侗文化的调查

合集下载

侗族文化传统调查问卷模板

侗族文化传统调查问卷模板

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男()女2. 您的年龄:()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3. 您的职业:()学生()国企、事业单位员工()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外企、私企员工()其他4. 您的民族:()汉族()少数民族二、侗族文化认知5. 您是否了解侗族文化?()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6. 您了解侗族文化的途径有哪些?()书籍、杂志()网络、社交媒体()影视作品()参观实地()其他7. 您认为侗族文化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服饰饮食()建筑工艺()其他三、侗族文化传承与保护8. 您认为侗族文化传承现状如何?()非常良好()较好()一般()较差9.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侗族文化传承有积极影响?()政府政策支持()民间组织推动()学校教育()媒体报道()其他10.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侗族文化传承有消极影响?()人口流失()现代生活方式冲击()文化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其他四、侗族文化体验与参与11. 您是否参加过侗族文化活动?()参加过()没有参加过12. 您认为以下哪些侗族文化活动最具吸引力?()侗族大歌表演()侗族传统节日()侗族手工艺品制作()侗族建筑参观()其他13. 您希望未来能参与哪些侗族文化活动?()侗族大歌演唱()侗族传统节日庆典()侗族手工艺品制作体验()侗族建筑参观()其他五、侗族文化发展建议14. 您认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侗族文化?()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加大民间组织推动力度()开展侗族文化教育()加强媒体报道()其他15. 您对侗族文化发展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问卷,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侗族文化。

请您在填写问卷时,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您的观点和感受。

祝您生活愉快!(问卷填写完毕后,请将问卷提交至以下联系方式:)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寄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关于贵州黔东南黎平县侗族民俗文化的流失现状调查

关于贵州黔东南黎平县侗族民俗文化的流失现状调查

关于贵州黔东南黎平县侗族民俗文化的流失现状调查1、1、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男○ 女2、2、您的年龄是?【单选题】○ 18岁以下○ 18到30岁○ 30到50岁○ 50岁以上3、3、您的所在地是?【单选题】○ 城市○ 乡镇○ 农村4、4、您了解侗族多少民俗故事?【单选题】○ 无○ 3-5个○ 6-10个○ 10个以上5、5、您所认为的侗族民俗文化都有哪些(多选)?【多选题】□ 侗族的传统节日□ 婚丧嫁娶习俗□ 侗族大歌□ 侗族服饰、银饰□ 行歌坐月□ 踩歌堂□ 侗族芦笙节6、6、您对家乡的这些习俗的态度是?【单选题】○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没什么意义○ 太麻烦7、7、您在日常生活中,有专门去了解过这些家乡的风俗文化吗?【单选题】○ 经常○ 偶尔○ 很少○ 根本不8、8、您对侗族民俗文化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多选)【多选题】□ 父母长辈□ 社会媒体□ 口头相传□ 报刊杂志□ 其他9、9、您认为传统习俗在节日庆祝活动中的作用是?【单选题】○ 活跃节日气氛○ 增加了凝聚力○ 继承传统文化○ 只是老人们的旧观念10、10、您认为现在家乡的节日气氛如何?【单选题】○ 越来越热闹○ 跟往年一样○ 越来越冷清○ 完全没气氛11、11、你如何看待自己民族的民俗禁忌?【单选题】○ 理解并遵守○ 理解但不遵守○ 无所谓○ 不知道所谓的民俗禁忌○ 其他12、12、对于当地侗族风俗文化的保留现状,您认为?【单选题】○ 保留工作非常好○ 比较好○ 仍需改善○ 效果不好○ 漏洞很大13、13、对自己民族的民俗文化的未来,您认为?【单选题】○ 很乐观○ 比较乐观○ 很难判断○ 不乐观○ 很悲观14、14、您认为家长或学校有向孩子传播民俗文化的需要吗?【单选题】○ 非常有必要○ 有一些必要○ 没什么必要○ 完全没必要15、15、对于自己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的发展,您的看法和建议是?【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侗族研究报告

侗族研究报告

侗族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以调查问卷为主要手段,对中国南方侗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研究,从社会历史、文化传承、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研究表明,侗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底蕴,革命传统和人文精神等特点。

然而,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足。

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以促进侗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正文:一、社会历史侗族是中国南方一个自治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两汉时期。

侗族历史文化悠久,吸收了周、楚、汉、滇等各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侗族文化是多元文化的代表,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变革,形成了一种自成体系的多元文化。

二、文化特征1.模样民居它是侗族传统建筑的代表,有木结构,斜切侧角楼房。

模样民居既体现了侗族文化的特征,也具有民族特点的风韵和民族特色的魅力。

2.侗族服饰侗族服饰是侗族文化的体现,其特点是鲜艳、华丽、富有民族特色。

侗族男性通常穿着白背心,裤子和侧褶袍,女性则穿着绣花裙和纱裙等华美的衣服。

3.侗族音乐侗族音乐包括唱歌、击鼓等几种表现形式。

其中,侗族的信棒舞是侗族音乐的代表,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特点也是侗族文化的代表。

三、文化传承侗族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承,被崇尚,受欢迎。

在侗族地区,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往来帮助年轻一代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此外,当前,侗族的文化传承遇到了困难,其原因是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四、语言特点侗族语言是中国南部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的语言之一,其特点是发音困难,语法复杂。

作为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侗族语言承载着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五、研究成果1.了解侗族文化的历史和特点。

2.认识到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一系列保护和传承措施。

3.深入探讨侗族的社会经济问题,并提出促进侗族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结论:本研究表明,侗族文化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代表,但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社会实践侗族文化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侗族文化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侗族文化调研报告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贵州、广西、湖南等地,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侗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情况,为促进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的方法1. 实地调研:前往侗族聚居地区,与侗族群众交流,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观察侗族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

2. 文献资料研究:查阅相关书籍、论文以及侗族文化传统的相关资料,积累有关侗族文化的知识。

3. 专家访谈:就侗族文化进行深度访谈,获取专家学者对侗族文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三、调研的内容1. 侗族的居住地域和人口分布情况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的贵州、广西、湖南等地,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统一的数据,侗族在中国的人口总数约为25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生活在贵州、广西等地。

2. 侗族的语言文字侗族使用侗文,侗文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种文字,与中文并不相同。

侗文的书写方式是从上到下竖直书写,在侗族地区的村落和集市上,我们都能看到侗文书写的广告、标语等文字。

3. 侗族的宗教信仰侗族主要信奉自然崇拜和家族祖先崇拜,他们相信大自然有灵性,尊重自然、崇拜自然。

在侗族的节日、婚丧嫁娶等重大事件中,都会有庙会等宗教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 侗族的传统节日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侗年、庆丰节、赛秋节等,这些节日在侗族村落中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些节日中,侗族人民通过举行祭祀活动、歌舞表演等方式,来迎接春耕、庆祝丰收。

5. 侗族的风俗习惯侗族的饮食习惯主要以米饭、玉米、鸡鸭鱼肉为主,丰富的菜品口味独特;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也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传统习俗。

6. 侗族的民间艺术侗族民间艺术以歌舞、织布、银饰、剪纸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其中,侗族的歌舞表演最具特色,他们的歌曲多情、节奏明快;舞蹈表演也富有活力和热情。

四、调研结果的意义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侗族的文化传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侗乡文化调研报告

侗乡文化调研报告

侗乡文化调研报告侗乡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侗乡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为了深入了解侗乡的文化风俗和传统习惯,我们对该地区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侗乡文化的历史背景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侗族人民继承和发扬了古代楚汉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侗族文化。

侗族文化主要有侗族婚嫁、服饰、民居、节庆等方面的特色。

三、侗族婚嫁习俗侗族的婚嫁习俗非常独特。

在婚礼过程中,有着一系列的仪式和规定。

例如,嫁妆中的“摆跑”是一种跳舞形式,新娘通过跳舞来展示她的美丽和灵巧;新郎的“收弓”,则是通过拉弓来展示自己的力量和勇气。

婚礼上还有合家团圆的宴会和走婚促膳的传统。

四、侗族服饰文化侗族的服饰非常特别,无论男女,都有自己的独特打扮方式。

男子通常穿戴白色或黑色的长袍,头戴紋帽,腰束绣腰带。

女性则喜欢穿着色彩鲜艳、绣花精美的长袍和襦裙。

在节庆活动中,侗族人民还会身着特殊的礼服,展示自己的风采。

五、侗族民居特色侗族的民居建筑也与其他地区不同。

他们居住在木结构、竹楼的房屋中,楼层高低错落有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由于侗族地区地形复杂,民居的建筑风格也因地制宜。

同时,侗族的民居中还经常有壁画和彩绘,增添了文化艺术的氛围。

六、侗族节庆活动侗族有着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

例如,每年的侗族“芦笙节”是侗乡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将穿着盛装,载歌载舞,演出各种精彩的传统剧目。

在农历的春、秋两个最重要的节日,侗族人民也会进行盛大的祭祀和赛龙舟等传统习俗。

这些节庆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文化自信。

七、侗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社会,侗乡文化面临着一些挑战。

年轻一代因为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了解的程度有所下降。

为了保护和传承侗乡文化,我们需要加大对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文化传承中。

八、结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侗乡的文化风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侗族的婚嫁习俗、服饰、民居和节庆活动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并且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发展,成为了侗族人民珍视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关于侗族地区农村文化现状调查

关于侗族地区农村文化现状调查

关于侗族地区农村文化现状调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

标签:侗族地区;农村文化;调查侗族是我国人口上百万的民族之一,接近300万人,主要分布在湘、黔、桂毗邻的广大地带。

在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剑河、三穗、镇远等县,以及铜仁地区的玉屏侗族自治县、铜仁市、江口、石阡等县。

在湖南省,主要分布在通道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自治县以及绥宁、会同、黔阳等县。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地。

此外,在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宣恩、咸丰等县还有数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等多方面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有了较大发展。

1.乡风文明,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最明显的是打仗斗殴、偷盗抢劫、残害妇女儿童等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与人为善、互相帮助的淳朴民风得以发扬。

2.村容整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政策,加大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阅报栏建设工程的有效实施,推动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侗乡武术调研报告

侗乡武术调研报告侗乡武术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为了进一步了解侗乡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武术的发展状况,本次调研团队前往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侗乡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深入了解侗族武术的历史渊源、技艺表现和现代发展,我们旨在推广侗乡武术,传承侗乡文化。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观察:参观侗乡的武术表演,并观察训练场地、器械等设施。

2. 采访调查:与当地武术爱好者、传统武术传承人、志愿者等进行深入交流,收集他们在侗乡武术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3.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报告和记录,对侗乡武术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1. 侗乡武术的历史渊源:侗族武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融合了侗族的思想、宗教和生活方式,并且与民族舞蹈和民俗活动密切相关。

2. 技艺表现:侗乡武术以柔和的力量为主,注重内外相结合、快慢相济、攻防兼备。

其中较为常见的拳法有“侗拳”和“八仙拳”。

3. 现代发展:尽管侗乡武术传承至今,但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新兴娱乐方式的出现,传统武术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难。

目前,侗乡武术在当地的发展非常有限,且缺少专业的培训机构和推广平台。

四、存在问题1. 传承困难:由于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年轻一代对传统武术的兴趣较低,导致侗乡武术的传承困难。

2. 缺乏推广渠道:对于侗乡武术的推广来说,缺乏专门的公共媒体和推广平台,以及相应的宣传和推广策略。

3. 培训机构不足:在侗乡缺乏专业的武术培训机构,无法提供系统和全面的训练课程,培养专业的武术人才。

五、建议与对策1. 提高传统武术的宣传:通过开展公益活动、举办武术比赛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并提高对侗乡武术的认知度和兴趣。

2. 建设培训机构:在侗乡地区建立专业的武术培训机构,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侗乡武术人才。

3. 建立推广平台:开发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侗乡武术的资讯和活动,为侗乡武术提供更广泛的宣传渠道。

4. 文化振兴计划: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侗乡武术的资金支持和项目扶持,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投资,推动侗乡武术的传承和发展。

侗族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一、引言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为了深入了解侗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发展现状,我们团队在暑假期间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侗族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对侗族的社会实践进行了全面了解,现将调研成果总结如下。

二、侗族历史与文化1. 侗族历史侗族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百越族群。

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侗族先民便开始向南方迁徙。

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侗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2. 侗族文化(1)侗族语言: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侗台语族。

侗族语言文字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侗族音乐:侗族音乐丰富多彩,有侗族大歌、侗族小歌、侗族琵琶歌等。

其中,侗族大歌是侗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被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3)侗族建筑:侗族建筑以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为代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侗族人民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精神。

(4)侗族服饰:侗族服饰色彩斑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侗族女子传统服饰为银饰、绣花衣、围裙等,男子则为对襟衣、长裤、绣花鞋等。

三、侗族风俗习惯1. 婚姻习俗:侗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分为求婚、订婚、迎亲、拜堂等环节。

侗族婚礼注重礼仪,强调夫妻间的和谐相处。

2. 丧葬习俗:侗族丧葬习俗讲究厚葬,认为死者灵魂会在阴间继续生活。

丧葬仪式分为入殓、出殡、守灵等环节。

3. 节日习俗:侗族节日众多,如侗族新年、花炮节、芦笙节等。

这些节日既是侗族人民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载体,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

四、侗族社会发展现状1. 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侗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农业、旅游业、手工业等产业成为侗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2. 教育事业:侗族地区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数量不断增加,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

侗族研究报告

侗族研究报告引言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侗族文化丰富多样,包括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侗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侗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侗族概述侗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属于汉藏语系的侗傣支,人口约为300万。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侗族的祖先是古代的百越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2. 侗族语言侗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侗傣语群。

侗傣语包括侗语和傣语两个大的分支。

侗语是侗族人民日常交流的语言,大多数侗族人都能说侗语。

傣语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

3. 侗族服饰侗族的服饰非常华丽多彩,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审美观和文化传统。

侗族男女的服装各有特点。

男性常穿蓝色或黑色长衫,衣襟上有刺绣和银饰,下身配以黑色裤子和高筒皮靴。

女性则着装更为华丽,穿着绣花的上衣、色彩鲜艳的长裙和腰带,戴着银饰和花朵装饰的发饰。

4. 侗族音乐侗族音乐是侗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侗族人民以歌唱表达情感和寄托希望、祈祷。

侗族音乐具有独特的旋律和节奏,常常伴随着吹奏竹笛、弹奏板胡等传统乐器。

侗族的舞蹈也是音乐的重要配套,以舞龙、舞狮等舞蹈形式为主。

5. 侗族节日侗族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侗族过大年。

侗族过大年的习俗非常独特,包括贴窗花、燃放鞭炮、舞狮等活动。

此外,侗族还有祭山节、祭祖节等重要节日,这些节日体现了侗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信仰。

6. 侗族建筑侗族的传统建筑是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美观。

侗族建筑常见的有“侗寨”和“侗楼”,是侗族人民居住和集会的场所。

侗寨通常建在山坡或河边,是由多个木质建筑构成的小型村落。

侗楼则是侗族人民集体居住的建筑群,多层楼,风格独特。

7. 侗族工艺品侗族人民善于制作各种工艺品,如银饰、刺绣、木雕等。

侗族的银饰非常精美,包括戒指、耳环、项链等,常常镶嵌着珍贵的宝石和彩色水晶。

侗族的刺绣技艺也非常高超,刺绣作品通常配以花鸟、山水等图案,色彩鲜艳。

侗族研究报告

侗族研究报告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等地。

侗族素有“水族”之称,因为他们居住的地区多山多水,水资源丰富。

侗族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侗族的传统乐器和歌曲非常丰富多样,以侗族八音为代表。

侗族八音曾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八音包括侗族独有的打击乐器、吹奏乐器、拉弦乐器等。

在侗族的节日和婚礼等场合,人们常常会演奏八音,以表达喜庆和祝福之意。

侗族的服饰也是其独特文化的体现。

侗族男性喜欢穿长袖衣和短裤,女性则喜欢穿大袖衫和筒裙,并且还会在衣物上绣上各种花纹和图案,十分讲究细节和装饰。

侗族的服饰也经常在节日和婚礼等重要场合展示,展示出侗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侗族民居建筑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传统民居特别注重生态环保和与自然的融合。

侗族的土楼是著名的侗族建筑,外观呈圆形或方形,内部分为多层,用以居住和存放物品。

土楼是侗族人民的家园,也是侗族文化的象征。

如今,土楼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人们瞩目的建筑之一。

侗族还有许多传统习俗和节日。

例如,侗族人民热爱发歌,每年夏季都会举办盛大的“侗族歌圣”活动,各地的歌手会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艺。

除此之外,侗族还有著名的望族节、赛龙船等节日和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总的来说,侗族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包括音乐、服饰、建筑、习俗等方面。

这些文化传承了千百年来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对于研究侗族文化的学者来说,了解侗族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页
2012级社会实践--侗族文化调查小队 1
领队人:1211姚俊
成员:1214黄俊雄.1211李荣.1211杨金权
1213唐学康.1209姚莎.1311姚丹
关于中学生对侗族文化的了解调查(问卷篇)
(中学生填)
一 选择题
1.你知道自己是侗族的一员吗? A 知道 B 不知道
2.侗族是少数民族你知道吗? A 知道 B 不知道
3.侗族的三大国宝你知道吗?(多选) A 侗族大歌 B 鼓楼 C 风雨桥 D 腊肉 E 侗族服饰 F 侗族节日
4. 你对侗族的建筑知道多少?(多选) A 风雨桥 B 鼓楼 C 吊桥 D 拱桥
5. 你穿过侗族的服饰吗? A 穿过 B 没穿过 C 见过没穿过
6. 你喜欢侗族的服饰吗? A 喜欢 B 不喜欢
7. 你会讲侗语吗? A 会 B 不会 C 不会但是能听懂
8. 对侗族的节日你知道多少?(多选) A 赶社(赶场) B 斗牛节 C 播种节 D 尝新节(6月初6) 10. 你参加过这些节日吗? A 参加过 B 没有参加过 11.你喜欢这些节日吗? A 喜欢 B 不喜欢 12.你吃过米豆腐吗? A 吃过 B 没吃过 13.你吃过黑油茶吗? A 吃过 B 没吃过 14.你听侗族大歌吗? A 听过 B 没听过 15.你知道侗族大歌大致分为几种?(多选) A 鼓楼歌 B 戏曲大歌 C 场面大歌 16.新晃县是侗族自治县吗? A 是 B 不是 17.侗族大歌大致是以合唱为主吗? A 是 B 不是 18.芦笙是侗族的乐器之一吗? A 是 B 不是
9.侗族的服饰特点?
A 男穿对襟短衣
B 女上着大襟
二 简答题
19.回答完选择题后,你对侗族文化知道多少?面对现代文化不断对侗族文化的冲击,许多人忘记了自己的本族文化。

对此你的看法是?
20.作为侗族文化的继承人,我们怎么去弘扬侗族文化?
2012级社会实践--侗族文化调查小队 2
领队人:1211姚俊
成员:1214黄俊雄.1211李荣.1211杨金权
1213唐学康.1209姚莎.1311姚丹
关于中学生对侗族文化的了解调查(答卷篇)
2012级社会实践--侗族文化调查小队
3领队人:1211姚俊
成员:1214黄俊雄.1211李荣.1211杨金权1213唐学康.1209姚莎.1311姚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