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旧空间改造设计——东京六本木新城
日本六本木规划设计及景观分析一览表

旧改案例分析-东京六本木

东京六本木新城——旧城改造案例分析日本规模最大的都市再开发项目项目地点:东京都港区六本木六丁目地区项目占地:11.6公顷用地面积:84,000㎡存在问题:街道狭窄、杂乱无章;建筑物陈旧、矮小稠密,亟需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定位规划规划:定位:改造背景城市综合体。
打造“城市中的城市”,以展现艺术、景观、生活独特的一面为发展重点。
以办公大楼森大厦为中心,具备居住、办公、娱乐、学习、休憩等多种功能及设施,成为超大型复合性都会地区,满足都市生活的多样需求。
总体规划C区住宅楼;多层办公楼;其他生活辅助设施。
B区核心区,包括森大厦、五星级酒店、朝日电视台、综合电影院、空中美术馆“森艺术中心”。
A区新城主要入口,广场直通地铁车站,同时集商业、教育等综合设施于一体。
•通过增加大楼高度来增加更多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垂直型都市将人们的生活流动线由横向改为竖向➢运用绿色广场和园林庭院形成丰富的城市公园景观。
➢保留现存水系和绿化,整合周边公园和广场空间;➢规划区一半区域作为户外开放空间;•缩短办公室与居住区之间的距离,较少通勤时间;打造广阔的开放空间和大面积园林景观改造方法•地铁交通系统与都市公共交通系统相结合,交通立体复合。
立体花园和屋顶绿化大规模运用再生系统发电、产生热能;利用建筑高度,增大公共绿地面积;立体花园和屋顶绿化。
生态城市城市综合体的定位,集工作、生活、文化娱乐等功能,推进多功能型城市建设。
多样的开放空间,更多的活动聚集场所。
紧邻型城市概念城市新生活方式,让城市“立”起来;城市绿地空间倍增,找回繁忙都市迷失的人文关怀。
垂直花园城市成功因素。
东京六本木改造ppt课件

项目历程:六本木新城再开发计划 的起始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六 本木六丁目地区被东京都政府指定 为“再开发诱导地区”。其后,作 为土地所有者之一的森大厦株式会 社与朝日电视台等共同向其它土地 所有者提出建议,对此区进行街区 改造。但是,这一地区的土地所有 权人有四百多位,要达成一致的开 发共识并非易事。因此,街区的改 5
地铁明冠中央垂直体及夜间效果横 纵剖面图
商业内街“west walk” 20
丰富的文化艺 术设施 作为艺术和知识的融合体的六本木新
城,其艺术文化设施包括艺术中心、 展望台、博物馆、图书馆、教育设施 等,酝酿营造像维也纳艺术街区的艺 术氛围。右图是六本木中心主要的文
化艺术设施分布图。
21
丰富的文化艺 术设施
• 开放的垂直空 间
• 丰富的文化艺 术设施
19
开放的垂直
空间
六本木新城在规划时就将人的流动 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并以垂直流动 线来思考建筑的构成,使整体空间 充满了层次变化感。森大厦株式会 社希望创造一个垂直的都市,将都 市的生活流动线由横向改为竖向, 建设一个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都市 以改变人们的居住与生活行为模式, 通过增加大楼的高度来增加更多的 绿地和公共空间并缩短办公室与居 住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人们的交通 时间。六本木新城内的建筑就是根 据这一规划理念朝垂直化方向设计 的,建筑在设计上将人们的垂直活 动完全暴露在公共的视线下,在不
居住的住户,不用在上下班时挤公交车,他们从工作的地方到居住11
分析评价
12
功能分区
六本木新城的空间组成大致可分为五个 区域,即 地带大厦(North Tower)、 地铁明冠(Metro Hat)、 好莱坞美容美发世界(Holly Wood Beauty Plaza)、 Hill Side、 West Walk、 榉树坂(Keyakizaka)区。地带大厦为联 结地铁日比谷线六本木站的商业大楼, 其一楼与地下一楼设有餐厅、商店和便 利店等;地铁明冠、Hill Side与West Walk是主要的商业活动集中区域;榉树 坂区则包括了六本木新城入口大厦 (Roppongi Hills Gate Tower)、六本木 13
东京六本木案例分析分解

六本木简介
六本木发展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六本木一带原本设有军事设施,被美军接收,此后附近逐渐开 设了为外国人而设的商店与饮食店。其后附近又开设了多间电视台,如朝日电视台等,加上外国使 馆的设置,六本木遂演变成酒吧、夜总会等夜店林立的繁华地区。
196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外国人与较富裕的日本人为对象的迪斯科舞厅开始在六本 木开业,吸引不少外国人、艺能人与传媒工作者在此消遣。19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 高峰时期,迪斯科数目有数十家之多,但其后经济泡沫爆破,部分迪斯科结业。近年 来,由于特种行业的聚集,六本木一带的治安亦逐渐变坏。
六本木设计理念 关键字:新城中的公园
提到CBD,多数国人联想的画面必然是有多栋拔 地而起的高档写字楼。跟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CBD 不同,这里不是办公大楼的天下,它的建筑设计更多 关注的是建筑使用者的感受。建成后的六本木新城保 留了水系和绿化,整合周边的公园和广场,规划中一 半以上区域作为开放式空间。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六本木新城还规 划了大量公园和绿地。在开发之前,这个区域就是树 木丛生的绿色地带。大楼建成后,六本木新城仍然保 留了四成以上的绿地,当时建设时暂时移走的百年古 树,新楼落成后又移回原地。不止如此,开发商还修 建了一个江户时代武士庭园风格的毛利庭园,和一个 露天广场供人们休闲,后者也是众多明星举办活动的 地点。森大厦东侧的毛利庭园(Mohri Garden)是 一处日式造景庭园,为毛利藩宅邸遗址中庭园的复原 版。毛利庭园里的潺潺流水声、花草的芬芳、水池假 山和春天点点飘落的樱花,为高楼林立的东京提供了 一处民众在闹区中可以悠闲赏景的户外天地。
写字楼
公寓
森艺术中心:六本木综合开发项目的“文化都心”象征,位于六本木山森大厦49层至顶层,由美术馆、 展望台、会员俱乐部、会议论坛等组成,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巨大的文化综合体。 六本木新城的空中花园,从人的最基本生存需要出发,设置了稻田、蔬菜等田园风格的景观,强调了 可参与性,为大城市带来清新的田园景观。
东京六本木新城案例分析

东京六本木新城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六本木新城概述 (6)1. 六本木新城简介 (8)2. 六本木新城的发展历程 (8)3. 六本木新城的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 (9)4. 六本木新城的主要建筑与设施 (10)三、六本木新城的成功因素分析 (11)1. 独特的经营模式 (12)2.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13)3. 丰富的文化与娱乐资源 (14)4. 高品质的建筑与设施 (16)5. 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营销策略 (17)四、六本木新城在行业中的地位与影响 (18)1. 对东京市的经济贡献 (19)2. 对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启示 (20)3. 对全球商业地产市场的借鉴意义 (22)五、六本木新城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23)1. 面临的挑战 (25)2. 发展战略调整 (26)3. 未来展望 (27)六、结论 (28)1. 研究总结 (2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0)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全面分析东京六本木新城的案例,包括其规划背景、设计理念、实施过程、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六本木新城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城市更新和规划项目提供参考。
这一部分将介绍东京六本木新城的规划背景,包括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区域特征以及规划前的状况等。
还将探讨当时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如人口密度过高、基础设施落后等。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六本木新城的设计理念,包括其规划目标、设计原则、空间布局以及功能性混合等。
还将探讨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融入当地文化和历史元素。
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六本木新城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包括项目筹备、资金筹措、政策支持等方面。
还将重点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本部分将分析六本木新城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包括房地产开发、商业活动、就业机会等方面。
案例三:六本木

案例三:六本木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经济》 2015年第1期
六本木新城是目前亚洲最成功的旧城改造典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78 万平方米,总投
资达到2700 亿日元,经历了17 年建设,在2003 年4 月正式开业。
不到2 年时间,其已成
为东京著名的购物和旅游中心,也成为日本目前新都市主义居住空间的范本和东京新地标。
六本木位于东京都港区,附近有新桥虎门的商业街、青山赤坂商业区、霞关的政府机关、
广尾的高档住宅街区。
六本木综合体交通发达,周围地铁有大江户线、千代田线、日比谷线、
南北线等。
新城有2 万人在这里工作,每天平均出入人数达10 万。
总体停车位2762 辆,共
计12 个停车场,方便顾客寻找地方来就近停车。
六本木所带来的成功启示:第一,开发商对规划设计的高要求。
长达17 年开发、规划和
建设周期,施工时间仅 3 年;对项目前期定位、规划、设计花了14 年。
第二,选址的科学性。
充分利用公路交通与轨道交通结合所能激发的巨大经济潜力,增加了大量的物流和人流。
第三,强调城市立体化建设,其内部由地下街道、地面街区和高空花园等构成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第四,出色的园林景观设计。
“垂直花园都市”创造出绿意盎然的开放空间,把都市人工作、休息、游玩、教育、学习、居住、商业、医疗等多样化的城市功能立体复合。
国际一流片区开发案例

国际一流片区开发案例
国际一流的片区开发案例包括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案例:
1. 纽约哈德逊城市复兴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把纽约市的一个破败工业区变成一个新的城市中心。
这个项目包括建设新的住宅、商业、公园和文化设施,以及改善交通和公共设施。
这个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提高了该地区的房价和生活质量。
2. 伦敦金丝雀码头城市复兴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把伦敦市的一个旧工业区变成一个新的金融中心。
这个项目包括建设新的办公楼、商业中心、住宅和娱乐设施,以及改善交通和公共设施。
这个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公司和投资,提高了该地区的房价和生活质量。
3. 东京六本木新城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把东京市的一个旧商业区变成一个新的城市中心。
这个项目包括建设新的住宅、商业、文化和娱乐设施,以及改善交通和公共设施。
这个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提高了该地区的房价和生活质量。
这些案例都是成功的国际一流片区开发案例,它们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借鉴和启示。
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东京六本木

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东京六本木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日本东京六本木城市综合体考察报告杨宝民一项目简介东京六本木新城是东京着名的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该项目在2003年4月开业,目前已经成为了外地游客去东京必到的综合商业设施,坐地铁日比谷线六本木站下车就可到达。
日本东京的六本木新城是日本森建筑公司的一个马拉松项目。
在这个项目的初期,许多人都对这个项目持悲观态度,预测这个项目可能太大了,或者它对于日本传统来说,变化太大、太突然。
同时人们也怀疑建造这样一个项目的时机不对,因为那个时候日本正处于一个最长的衰退期。
长达17年的运作,是任何一家国内开发商都不可能做到的。
其敬业精神,为后代留下一点有价值东西的负责态度,是国内开发商所欠缺的。
森稔社长要整个团队坚持不懈地追求品质,树立世界一流品牌,这也是森大厦株式会社感到自豪的信念。
图1六本木新城在东京的地图位置发展商简介:森稔,森大厦株式会社社长。
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出资兴建了上海森茂国际大厦,该公司一直在日本东京的中心地区从事城市开发事业,上海国际森茂大厦是其在海外进行正式投资的重要项目之一。
森大厦在上海投资的第二个项目是世界最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的建设。
图2空中看东京六本木项目考察的启发不仅在项目技术层面,而且要深入思考我们对留下对后代有价值建筑及商业文化作品的负责态度与敬业精神,提醒我们在前期投入足够的精力和心血。
17年的坚韧精神,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总体规划设计特点城市设计与项目设计相互结合,充分利用地铁交通和城市公路交通,园林设计立体化,整体设计趣味化,具有丰富的设计内涵。
(一)总体布局—酒店与购物中心形成综合体图3项目总体布局示意图(二)建筑设计特点美国JERDE建筑事务所负责六本木购物中心及公共空间设计,JERDE在购物中心设计中非常注重将项目设计为旅游目的地,立面变化丰富,不断让顾客产生好奇心,延长顾客的停留时间,很多游客停留一天还没有单调的感觉,实践证明JERDE 的设计思想是成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建筑师个人意愿强加于使用者。 2 ﹑城市设计没有法律地位,对实际开发不具有法律效力。 3 ﹑土地的绝对私有化,使成片开发和统一设计成为空想。 4 ﹑城市中不断变化的人际交往的要求,靠设计师的努力打不 到。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复兴的肇始
东京政府在1986年(昭和61年)指定六本木六丁木 地区为再开发导入地区。“让城市立起来”的思想 开始在东京初露端倪。六本木山位于东京港区六本 木,属中心地区。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一、项目概况:
区位:
六本木新城(六本木ヒルズ),又称 六本木之丘,位于日本东京闹区内的六本 木,由森大楼公司(森ビル)主导开发, 是日本目前规模最大的都市再开发计划之 一。
此前,这个地区的街道一直非常狭窄, 建筑物陈旧且密度极高。另外,该地区内 林立着各式各样的Pub和Club,各国人士 穿梭其中,给人一种灯红酒绿、夜夜笙歌 的印象。
除了保留六本木新城现存的水系和绿化之外,还整 合了周边的公园和广场空间
将规划区内一半以上的区域作为会外开放空间,加 强地区与都市之间的融合与协调
充分利用地铁交通系统与都市公交系统,将地区商 业活动与东京整体观光旅游相结合
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居住者与游客的多种需求,这使 得六本木新城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的新兴都市 规划区之一。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是通过形态环境的综合设计来提高环境 的质量,但渗透到社会和经济的诸多方面…… 在大量的城市设计活动的背后,往往都依附着一 定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目标。
——《城市设计的运作》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是建筑向城市的扩大。 — —丹下健三
(办公380,105平方米
住宅149,964平方米)
项目费用:4700亿日圆(含土地价值)
主要用途:办公、住宅、酒店、商场、 美术馆、电影院、 电视台、 学校、寺院等文化及公共设施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总平面图:
本项目是日本最大的由民间力 量为主题的再开发项目。历时 17年完成。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二、空间特征: 对外交通及停车:
六本木交通便利: 地铁直接连通B1F 数条公交线路 道路交通通达,停车位充足 同时设有摩托车与自行车停车位置,其 中自行车免费 步行街、地下通道以及上下自动扶梯相 连通,组成了一个完善的交通网络
六本木新城里的建筑,包括了朝日电视台总部 (由日本著名建筑师桢文彦设计)、54层楼高的森大 厦、凯悦大酒店、维珍(Virgin)影城、精品店、主题 餐厅、日式庭园、办公大楼、美术馆、户外剧场、 集合住宅、开放空间、街道、公共设施……几乎可 以满足都市生活的各种需求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六本木山地区比邻新桥、虎门的商务 街,霞关的政府机关街道、青山、赤板的 商业街以及麻布、广尾的高档住宅区。国 际性的信息、时尚前沿。交通十分便利, 四条轨道交通在此通过。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一、项目概况:
规模:
地块面积:
约11.6公顷
场地用地面积: 84,801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724,524平方米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Progress:
日本以前大多数再开发项目往往把重点 放在门面的翻新和原有城市功能保留上, 使它们更便于现代人的利用。但六本木 的建设则基于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个 确切的说,它是一个全新的形态,它放 弃保留原有城市机能,而重新构建一个 让全东京的人都感到焕然一新的城市。 此外,还引入了更能吸引人气的娱乐设 施,增加了商业面积的比例。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二、空间特征: 建筑功能:
学校、论坛、图书馆、俱乐部、瞭望厅 通过垂直空间充分发挥回了建筑功能的复合型
Ur2b.1a项n目d经e营s特ig色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二、空间特征: 项目结合:
因此项目总体规划方面所呈现出最大的特点就是城市设计与项目设计 相互结合,充分利用地铁交通和城市公路交通,园林设计立体化,整体设 计趣味化,具有丰富的设计内涵。
• 开业推广造势 • 通过活动扩大影响力 • 与旅游业密切合作 • 完善的商业设施和服务
Urban design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二、空间特征: 建筑动线:
六本木新城在规划时就将人的流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 并以垂直流动线来思考建筑的构成,使整体空间充满 了层次变化感。以森大厦株式会社为首,他们希望创 造一个“垂直”的都市,将都市的生活流动线由横向 改为竖向,建设一个“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都 市,以改变人们的居住与生活行为模式。通过增加大 楼的高度来增加更多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并缩短办公 室与居住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人们的交通时间。六本 木新城内的建筑就是根据这一规划理念朝垂直化方向 设计的,因此六本木地区的户外公共空间开阔,绿化 率也较高。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构建城市新模式:
鉴于信息业和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 的崛起,人们需要更多时间或更有 效率的使用时间,所以,构建一个 紧凑的高层综合体可以为他恩提供 更多的机会,也有助于东京的改造 重建。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六本木新城具备了居住、办公、娱乐、学习、休 憩等多种功能及设施,是一个超大型复合性都会地 区,约有2万人在此工作,平均每天出入的人数达 10万人。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二、空间特征:
功能分区:
六本木新城的空间组成大致可分为5个区域:
a.地带大厦(North Tower) b.地铁明冠(Metro Hat)与好莱坞美容美发世界 (Holly Wood Beauty Plaza) 主入口,地铁入口, 好来屋美容广场 C.Hill Side 作为门楼,是麻布十翻方向的大门 d.坂(Keyakizaka)区 4栋住宅楼及部分沿街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