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六本木新城案例解析
东京六本木案例分析分解

六本木简介
六本木发展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六本木一带原本设有军事设施,被美军接收,此后附近逐渐开 设了为外国人而设的商店与饮食店。其后附近又开设了多间电视台,如朝日电视台等,加上外国使 馆的设置,六本木遂演变成酒吧、夜总会等夜店林立的繁华地区。
196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外国人与较富裕的日本人为对象的迪斯科舞厅开始在六本 木开业,吸引不少外国人、艺能人与传媒工作者在此消遣。19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 高峰时期,迪斯科数目有数十家之多,但其后经济泡沫爆破,部分迪斯科结业。近年 来,由于特种行业的聚集,六本木一带的治安亦逐渐变坏。
六本木设计理念 关键字:新城中的公园
提到CBD,多数国人联想的画面必然是有多栋拔 地而起的高档写字楼。跟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CBD 不同,这里不是办公大楼的天下,它的建筑设计更多 关注的是建筑使用者的感受。建成后的六本木新城保 留了水系和绿化,整合周边的公园和广场,规划中一 半以上区域作为开放式空间。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六本木新城还规 划了大量公园和绿地。在开发之前,这个区域就是树 木丛生的绿色地带。大楼建成后,六本木新城仍然保 留了四成以上的绿地,当时建设时暂时移走的百年古 树,新楼落成后又移回原地。不止如此,开发商还修 建了一个江户时代武士庭园风格的毛利庭园,和一个 露天广场供人们休闲,后者也是众多明星举办活动的 地点。森大厦东侧的毛利庭园(Mohri Garden)是 一处日式造景庭园,为毛利藩宅邸遗址中庭园的复原 版。毛利庭园里的潺潺流水声、花草的芬芳、水池假 山和春天点点飘落的樱花,为高楼林立的东京提供了 一处民众在闹区中可以悠闲赏景的户外天地。
写字楼
公寓
森艺术中心:六本木综合开发项目的“文化都心”象征,位于六本木山森大厦49层至顶层,由美术馆、 展望台、会员俱乐部、会议论坛等组成,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巨大的文化综合体。 六本木新城的空中花园,从人的最基本生存需要出发,设置了稻田、蔬菜等田园风格的景观,强调了 可参与性,为大城市带来清新的田园景观。
日本东京六本木城市综合体案例调研分析

国外城市综合体案例—东京六本木
六本木购物中心及公共空间设计 --美国JERDE建筑事务
毛利庭园/屋顶绿化
六本木新城内不仅有大面积的地上公园,也把绿化引入了一些建筑的 屋顶,形成立体的绿意空间,毛利庭园由原地块既有的公园改建而成, 总面积4300平方米,是一个非常地道的日本传统庭园,是一次在完全 现代感的环境中将花园与建筑形体充分结合的尝试。榉树坡综合设施 的屋顶上种植了稻米等作物那里成为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接触自然的生 动课堂。通过为顾客提供里了参与的空间,使他们获得了体验的感受, 销售了新的生活方式。
概念设计-应用洋流理论
• 充分考虑构思环形布 局,留住顾客的好奇 心。
总体布局效果图
• 充分考虑打 造体验式空 间,详细考 虑顾客的感 受
人流动线的构思
• 在货流动 线合理的 同时,在 人流动线 方面精心 构思。
建筑设计特点
• • • • • • • • • • ■■购物中心建筑设计特点: 内部中庭设计很有特色,采用 内部地面盆景绿化,而且中庭内 部立面设置空中绿化花池和水幕 处理,增加中庭空间的动态特征 中庭上空采用透明的天棚处理, 同时适度遮挡阳光直射,创造出 通透宜人的空间。 ■中庭主要通道采用曲线方式布 置,让顾客在中庭中方便购物。
秋天的六本木 新城
• 秋天到了,稻田中间 插着的老鹰吓跑了偷 吃水稻的麻雀,成熟 的水稻在微风中摇曳。 老师带着小学生来空 中花园劳动,看到成 熟的水稻,感受秋天 收获的喜悦。
不寂寞的冬天
• 冬天到了,周边 的树叶开始飘落, 六本木新城精心 选择的鲜花依旧 开放,让严冬里 的人们看到春天 的希望。
森大厦俱乐部
• 森大厦俱乐部位于森 大厦51层,目前拥有 2500名会员,汇聚了 各个领域的精英,从 欣赏音乐到葡萄酒会, 形式多样丰富了人们 的文化生活,增加了 六本木新城的活力。
整理-东京六本木新城

主要建筑分布
朝日电视台
朝日电视台大楼为朝日电视台的新总部所在, 由日本著名建筑师桢文彦设计,地上5层,地下 2层,占地广大。
大楼一楼设有公众开放空间,除 了纪念品专卖店之外,还设有介 绍朝日电视台各节目的展览专区 等朝日电视台有关的设施。
东京君悦酒店
君悦饭店客房由美国设计师 Peter Remedios设计,餐厅 空间的室内设计由美籍华裔 设计师季裕棠与日本设计师 杉本贵志共同完成,灯光规 划师是Charles Stone。
停车场的设计十分人性化,整个办公区和 消费区的地下空间相连,白天办公区停车 位不够时可以向消费区的停车场靠拢,晚 上停车紧张的消费区可以往办公区分流。
功能分区
六本木新城有ABC三个基本区域构成: A区位于项目北端,面对六本木大街,是六
本木新城的主要入口。该广场直通六本木地 铁车站,同时还集商业、教育等综合设施于 一体。
购物中心
文化设施 空中花园
基本信息:总面积约32平方米,设有超过220间国际一线品牌旗舰店和各国风味餐厅,50%零售, 30%餐饮,其余20%。
世界级品牌旗舰店:LV、Chanel、Hermes、Gucci、Cartier、Zegna、Tiffany、Dunhill及Burberry
露天剧场:这是一个集聚了影像(电影)、流行(时尚商店)、表演(露天剧场)等商业艺术文化的 露天剧场。
区位交通
六本木新城位于日本东京都港区六本木山地区,比邻新桥、虎 门的商务街,霞关的政府机关街道、青山、赤板的商业街以及 麻布、广尾的高档住宅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地铁线路 六本木新城在规划时就考虑到将地铁交通系统与都市公共交通
系统相结合,并建立了良好的区内交通体系。到达六本木新城 主要可以经地铁日比谷线到“六本木站”或经地铁南北线、大 江户线到“麻布十番站”。地铁直接连通六本木新城B1F。步 行街、地下通道以及上下自动扶梯相连通,组成了一个完善的 交通网络。 公交线路 都营公共汽车有4条路线、港区社区公共汽车有2条路线通往六本木新城。
典型案例日本城市综合体六本木新城研究分析

谢谢!
都市发展的制约;
►城市建设思路——在都心周边的公共交通系统集中地区,积极推进副中心的开 发建设,作为分散都心机能的各类设施的建设用地并大力发展道路网及公共交通 配套;
►六本木定位——在城市新中心的规划中,六本木定位为文化智能之都,该项目 从业态规划建设、商家引入等多方面承接片区规划功能。
六本木建设过程中完美的承接了城市规划功能,通过电视台、艺术馆、美术馆、露天 剧院的引入突出了项目的文化内涵,并打造了当时日本最具智能化的森大厦。
3
项目开发理念——垂直城市实现“良性互动”
54层270米高的森 大楼
低矮拥堵的日本传统建筑
超高层住 宅
►垂直城市——创造一个“垂直”的 都市,将都市的生活流动线由横向改 为竖向,建设一个“垂直”的而不是 “水平”的都市,以改变人们以往的 居住与生活行为模式;
►实现良性互动——增加大楼的高度 来增加更多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并缩 短办公室与居住区之间的距离,减少 人们的交通时间,提供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便利、舒 适、综合性的生活。
4
项目借鉴一 —— 空间组织实现“自由体验”人流 六本木新城露天 广场
汇聚人流动 自由体线验式
曲线
►洋流理论打造自由体验动线——该项目根据洋流理论设计符合“体验”需求的自由曲线,使人流自 然流动到项目各处,增强了逛街的趣味性; ►以广场打造“人群焦点”——在项目中心位置打造露天广场,表演世界级的艺术节目,充分吸引四 面八方的人流在此处汇聚,实现写字楼、酒店、住宅、商业中心的人群互动。
典型案例日本城市综合体六本木新城研究分析
1
项目开发背景 东京新宿
六本木 新城
中央 银座区
“城市再开发”——项目总体 量77万方,位于东京闹市区六 本木丁,是目前日本最大的城 市再开发(城中村改造)项目;
国外旧城改造案例

国外旧城改造案例包括东京六本木、汉堡港口新城、苏黎世西部工业区、美国猎人角南滨公园等。
1. 东京六本木:六本木新城再开发项目于2000年4月正式施工,历时三年的旧城改造,呈现出了代表日本最高水平的城区改建,被誉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一个典范”。
六本木新城建设项目负责人森稔当时的理念即是把六本木建设为一个垂直城市花园。
最终,一个集住宅、办公、美术馆、电影院、观光厅、会展、学术中心、商业设施乃至水稻田于一体的“城中城”呈现在了世人眼前。
不仅如此,城市还围绕住宅、商业、文化、设计四大元素,处处体现出了人文精神,让你感受到丰富的城市文化情感。
2. 汉堡港口新城:号称欧洲现时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与城市发展项目,新城内80%的项目会被要求必须满足办公、居住和公众使用三个功能。
3. 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工业区转型之代表。
4. 美国猎人角南滨公园:工业衰败地区成功地转型成为生态街区典范。
此外,还有新加坡碧山公园、法国克里希街区、荷兰蒂尔堡公共图书馆、克罗地亚“Level Up”公共平台和澳大利亚普拉汉广场等也是国外旧城改造的优秀案例。
日本六本木综合体案例分析

开发过程
– 六本木开发、规划及建设周期长达17年,其中施工只用了3年时间,而对该项目 的前期开发、规划、设计以及与拆迁户的沟通花了14年。
14
营销宣传
开业前预热成功
– 在最初开业的五天里面,整个访问人士超过了两百万,而且森株式会社开放六本 木新城这么一个事件,在整个周末,就是2003年4月26号,27号两天几乎占据了 所有媒体的主要版面。
秋天,成熟的水稻在微风中 摇曳。老师带着小学生来空 中花园劳动,看到成熟的水 稻,感受秋天收获的喜悦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六本 木新城为学生提供实习劳动的 机会,帮助学生学会在春天播 种,通过实际劳动增强对生活 的认识,在劳动中认识自然
12
夏天,所有的鲜花开放, 青蛙为繁华的东京带来欢 快的叫声。 鲜花怒放,青 菜长势喜人,在六本木新 城的空中花园感受夏天斑 斓的色彩
2
六本木业态
新城里有美术馆、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露天演出广场等众多文化娱乐设施。开业以 来,六本木新城人气很旺,被称为“城中城”、“立体城”、“艺术城”,商业在开 业两个月后月来访人达到1000万人次,开业后半年月销售额达到200亿日元。
3
资料来源:六本木网站/
开展大手笔文化活动
– 六本木新城成为「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主要会场
与旅游业合作
– 六本木设计新城在设计之初就周密进行市场调研。利用新城的空中庭院优势,专 门安排学生修学旅行。 – 将六本木新城列入东京旅游手册中,各个旅行社将六本木新城列为重要旅游景点 。每年200多万香港与台湾游客都要参观六本木新城,因此中国口味的餐馆也较 多。 – 六本木新城管理公司对外接待参观团,需要提前预约,预定会议室并提前确定时 间,参观团需要支付会议室费用何讲师费用,带领参观商业设施,讲解开发过程 – 提前几个月预告活动内容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六本木新城

行政管理机构要对多数决定法作出的决定予以大力支持。 需要重视公共与私人部门的分工,协调他们的利益,以便获得来自于 私人部门的资金和知识方面的资助。 城市新政策的目标,就是通过整合小地块,进行综合开发而使城市的 可用空间增多一倍,同时让城市里生活和工作的人们获得更多的休闲 时间。
结语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构建城市新模式
鉴于信息业和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崛起,人们需要更多时间, 或者更有效率的使用时间,所以,构建一个紧凑的高层综合体可 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也有助于东京的重建。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体验1
森大厦
森大厦高54层,2楼到5楼为饭店等商业店铺,7楼 到48楼是写字楼,49层以上为“森艺术中心”。其 中,写字楼部分的单层面积为4500平方米,使森大 厦成为日本单层面积最大的建筑。
谢 谢!
联想集团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革
指导教师:王凤彬 教授
第二小组:丛晓萌、魏晓彬、高祥振、唐旭、赵兴兵
一、历史背景介绍
• 联想集团是一家有着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的
计算机及IT公司 • 柳传志是企业界的名人,被誉为中关村的教
父 • 柳传志有许多企业经营管理思想:“贸工技”
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搭班子,定战略,带 队伍”的管理三要素;等等。
二、新闻背景介绍
• 2019年4月 联想集团换标 Lenovo,预示着国际 化进军的构想
• 2019年3月联想集团与国际奥委克签署全球合作 伙伴协议,所谓TOP赞助计划,预示着国际化进 军又迈进了一步
• 2019年3月28日 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接受 面对面王志的采访,其中,杨元庆谈到,2019年 业绩比2019年和2019年下降了,2019年3月裁员
最新东京六本木新城案例解析

案例解析——东京六本木新城(Roppongi Hills in Tokyo)一、概况日本东京是个临海城市,环抱东京湾,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东京的规模也逐步扩大,高密度的人口带动了交通网络的建设,地下铁、电车等各种公共交通发展迅速。
东京地铁站覆盖密度非常高,几乎每个路口都是都有地铁口,大部分商场都与地铁连通,完善的轨道交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二、基地区位六本木新城位于日本东京都港区六本木,毗邻新桥、虎门的商业街,霞关的政府机关街道,青山、赤坂的商业街,历时17年兴建而成,是集住宅、办公、酒店、商业设施等诸多要素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六本木新城项目地块面积约为11.6公顷,场地用地面积约为84000㎡,并且基地所处位置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有四条轨道交通在此通过,分别是首都高速4号新宿线、首都高速3号涉谷线、首都高速2号目黑线、首都高速都心环线,此外还有多条公交线路穿过。
三、基地历史1.江户时代在江户时代,此地区有六个皆有“木”姓氏的家族在此建房居住,分别为:青木氏、一柳氏、上杉氏、片桐氏、朽木氏以及高木氏。
因此将此地命名为“六本木”,六本木地区在江户时期是诸侯官邸聚集的区域。
2.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之后,六本木附近开设了为外国人而设的酒店与饮食店,其后又开设了多间电视台,加上外国使馆的设置,六本木逐渐演变成为酒吧、夜总会等设施的繁华地区。
3.60年代、80年代196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外国人与较富裕的日本人为对象的舞厅在六本木开业,吸引更多人来此,80年代后期,各式最新潮流的商店、舞厅等在这里接连开张,日本人与外国人都相聚于此。
4.90年代至今90年代后期,为了对城市进行更新,让老区重获活力,东京政府将六本木地区定位“城市改建示范区域”,同时发表六本木项目改造方案,2000年,六本木地区正式开始动工建设,并更名为“六本木新城”,03年竣工,正式对外开放,形成东京市中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四、项目总体规划六本木新城由三个区域构成:A区、B区、C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能丰富空间流线以及最大化利用空间,六本木新城在空中设计出很多漫步道,这些漫步道配合景观设计,连接各个主要建筑,使综合体内的交通更为流畅、不同区域的联系更加方便。
六、六本木新城可借鉴之处
1.区位相似,定位相似
日本六本木新城处于东京港区的繁华地带,周边有四条轨道交通穿过,并且还有若干条公交线路,交通极为便利,并且由于自身用地条件的限制,因此六本木新城的定位为大型城市综合体,集工作、居住、商业、游憩于一体,对于高新木塔寨基地,也是处于高新区繁华的商业区,地铁六号线从中穿过,并且附近还有700、710、324、高新一号线、高新四号线等多条公交线路,区位条件与六本木新城有很大的相似处。基地西边为枫林绿洲居住区,东部为木塔寺遗址公园和兰亭坊小区,南部为木塔寨,西部为高层办公写字楼,因此该基地也可定位为服务于高新片区的城市商业综合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
3.立体城市
立体城市不是单一的提倡高层建设,而是应该依托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地面设施以及地下空间形成一个立体的系统:立体的人群流线、立体的绿化空间等,通过这种理念不但能丰富空间的变化,还可以最大化的集约利用土地,增加每个人的都市空间,为城市生活带来便利,创造紧凑的、有机聚合的街区。
2.3城市形象设计——创造城市的美感
六本木新城的建设非常注重创造城市美感,构筑文化场所,通过构件一系列的美术馆、媒体中心、展示馆、影院、剧场等设施丰富文化特色的休闲空间,表达丰富的城市文化,并且通过设置雕塑、灯光等园林绿化小品,更大幅度的提升了空间的品质。
3.立体城市——人活动方式由水平转向垂直,交通的立体复合
C区:位于项目的南端,主要有四幢住宅楼,共有840单元,能容纳2000人。此外还配合一幢多层的办公楼和其他生活辅助设施。
五、项目设计理念
1.垂直花园城市——绿地中有高层的街道
对细分化的土地加以整合,通过建筑物的集约化和高层化,灵活利用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在地面创建出丰富的开放空间;通过开发超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立体利用,有效完善了铁路和公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将工作、居住、游憩、商业等丰富多彩的城市功能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将土地利用高度集约;通过高密度、高效率的使用土地,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创建环保型城市。
2.2城市生活的舞台——广场与街道
在项目总体规划上,保留六本木新城现存的绿化同时,还整合了周边的公园和广场空间,将规划区内一半以上的区域作为户外开放空间,加强地区与都市之间的融合与协调。城市综合体中入口广场、半室内庭院、屋顶绿化广场等空间形态都是建筑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相互渗透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
三、基地历史
1.江户时代
在江户时代,此地区有六个皆有“木”姓氏的家族在此建房居住,分别为:青木氏、一柳氏、上杉氏、片桐氏、朽木氏以及高木氏。因此将此地命名为“六本木”,六本木地区在江户时期是诸侯官邸聚集的区域。
2.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之后,六本木附近开设了为外国人而设的酒店与饮食店,其后又开设了多间电视台,加上外国使馆的设置,六本木逐渐演变成为酒吧、夜总会等设施的繁华地区。
3.60年代、80年代
196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外国人与较富裕的日本人为对象的舞厅在六本木开业,吸引更多人来此,80年代后期,各式最新潮流的商店、舞厅等在这里接连开张,日本人与外国人都相聚于此。
4.90年代至今
90年代后期,为了对城市进行更新,让老区重获活力,东京政府将六本木地区定位“城市改建示范区域”,同时发表六本木项目改造方案,2000年,六本木地区正式开始动工建设,并更名为“六本木新城”,03年竣工,正式对外开放,形成东京市中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2.多样化的开敞空间
城市综合体项目在城市中往往占据最佳位置的城市开发地段,这类项目的建成会对城市街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市民而言,综合体是一个全天候的工作、生活、消费、游憩的场所,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通过六本木新城的案例可以看出,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不单单只提供商业办公等功能,而是一个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者。这种从实际生活的互动出发,结合当地社会的发展,以营造丰富的城市公共生活为核心的这种理念才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综合体应该秉承的设计理念。对于高新木塔寨基地也是同样如此,由于两侧的唐城墙遗址带与木塔寺遗址公园,使这块基地成为高新区公共空间品质最高的地区之一,因此本次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公共开敞空间的设计,一切从居民的需求出发,力求通过此次设计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周边片区的公共空间品质。
六本木新城在规划时就将人的流动防灾第一位来考虑,并以垂直流动线来思考建筑的构成,使整体空间充满了层次变化感。希望创造一个“垂直”的都市,将都市的生活流线由横向改为竖向,改变人们的居住与生活行为模式。
3.1地铁线
地铁日比谷线、南北线、大江户线、千代田线在六本木交汇,可以方便的到达城市的各个地点,并且从地铁站台可以直接通向六本木区域内办公、居住以及商业地带。
四、项目总体规划
六本木新城由三个区域构成:A区、B区、C区。
A区:位于项目北端,面对六本木大街,是六本木新城的主要入口。A区的广场直通六本木地铁车站,同时还集商业、教育等综合设施于一体
B区:是六本木新城的核心区,包括54层的“森大厦”主办公楼、拥有300间客房和五星级酒店、朝日电视台、综合电影院和空中美术馆“森艺术中心”等,并且在其中通过一些商业空间、街道和小型绿化公园将这些主体建筑串联起来。
2.多样的开放空间城市——在有限的场地给人更多的活动聚集场所2.来自城市公园——立体迴游式庭园景观设计
在漫长的17年开发建设时间里,设计者们考虑到工作、居住和游憩的多重功能,在设计中融入了文化、艺术、商业以及休闲等元素,力求打造一个体现“城市中心文化”理念的景观设计。设计师运用绿色广场和园林庭院将各个标高的室外地坪、建筑屋顶组合起来,环绕超高层建筑塔楼,通过毛利庭园、连廊、大台阶等与城市街道相连,并结合墙面的绿化、中心广场形成丰富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师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街道景观的连续性,并成为人们在此自由迴游、交流等各种活动的重要空间。
二、基地区位
六本木新城位于日本东京都港区六本木,毗邻新桥、虎门的商业街,霞关的政府机关街道,青山、赤坂的商业街,历时17年兴建而成,是集住宅、办公、酒店、商业设施等诸多要素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六本木新城项目地块面积约为11.6公顷,场地用地面积约为84000㎡,并且基地所处位置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有四条轨道交通在此通过,分别是首都高速4号新宿线、首都高速3号涉谷线、首都高速2号目黑线、首都高速都心环线,此外还有多条公交线路穿过。
案例解析——东京六本木新城(Roppongi Hills in Tokyo)
一、概况
日本东京是个临海城市,环抱东京湾,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东京的规模也逐步扩大,高密度的人口带动了交通网络的建设,地下铁、电车等各种公共交通发展迅速。东京地铁站覆盖密度非常高,几乎每个路口都是都有地铁口,大部分商场都与地铁连通,完善的轨道交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商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