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鱼纲解剖与分类
鱼纲分类

实验18 鱼纲分类一、实验目的1.学会鱼类分类性状的采集,掌握鱼类分类和标本鉴定的基本方法。
2.掌握鱼类各主要目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区别,认识常见经济种类。
3.初步了解分类检索表的编写,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材料1.几种常见的经济鱼类新鲜标本。
2.各主要目代表种浸制标本。
三、实验器具显微镜、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针、镊子、直尺、卡尺、圆规、放大镜、载玻片、刷子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鱼类分类性状与术语鱼类外部形态和构造特点是鱼类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进行分类之前必须认识相关的分类术语和测量方法。
1.可量性状全长从吻端到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即鱼的全部长度(图14-1,A-G)。
体长又称标准长,从吻端到尾鳍基的直线长度,即全长减去尾鳍长(图14-1,A-F)。
头长从吻端到鳃盖后缘的直线长度(图14-1,A-D)。
吻长从吻端到眼眶前缘的直线长度(图14-1,A-B)。
眼后头长从眼眶后缘到鳃盖后缘的长度,即头在眼以后的长度(图14-1,C-D)。
尾柄长从臀鳍基部后端到尾鳍基部(最后一椎骨)的直线距离(图14-1,E-F)。
尾柄高尾柄部分最低的垂直高度(图14-1,J-K)。
体高是身体的最大高度,通常采取背鳍起点处到腹面的垂直高度(图14-1,H-I)。
眼径从纵轴方向量出眼的直径,即眼眶的前缘到后缘的直线距离(图14-1,B-C)。
眼间距 从鱼体一边眼眶背缘量到另一边眼眶背缘的宽度,即左右两眼间的最短距离。
背鳍基长 从背鳍基部起点到末端的直线长度。
臀鳍基长 从臀鳍基部起点到末端的直线长度。
2.可数性状鳞式 用以表示鳞片数目的式子,称为鳞式,写着:侧线鳞侧线下鳞侧线上鳞。
如鲤的鳞式为34-385465--或345465--38,其中:34-38表示侧线鳞数目,5-6为侧线上鳞数目(指背鳍起点到侧线的横列鳞排列的行数);4-5为侧线下鳞数目(指臀鳍或腹鳍起点到侧线的横列鳞排列行数)。
鳞的类型 鳞的类型亦是重要的分类依据,可分为:盾鳞(板鳃亚纲特有)、硬鳞(如中华鲟)和骨鳞(又分为:圆鳞和栉鳞,如鲤、鲫、草鱼等的鳞片为圆鳞,金线鱼、鳜、鲈等的鳞片为栉鳞)3类(图14-2)。
鱼的解剖与形态结构观察实验

互重叠导 致 其 空 间分布 不 能全 方位 观察 等 难 点 问题 。 为此 ,我们采用 Unity3D、Maya等软件 工具研 发的 3 D 仿真 鱼 与实体 解剖 的高 清 视 频相 结 合 的方 式制 作 了 微课 视 频 ,既 可 以一 目了 然 的 看 出鱼 类 循 环 方 式 , 还能 够全 方位 的 了解 鱼 的 内部 结 构 ,更 能够 在 实 体 结构 中分 辨 出 脑 、膀 胱 、输尿 管 等 不 容 易观 察 与 区 分 的结构 。
高 校 生 物 学教 学研 究 I电子 版 )2017年 3月 ,7 (1):63—64 ISSN 2095—1 574 CN 1 1-9307/R bioteach.hep.com.cn DOI 10.3{粥8/j.issn 2095-1574.2017.01.002
资 源 之 窗
“2016年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优秀 作品选登
态 与 内部结 构 组 成 。它是 开 展鱼 类 资 源 调 查 、鱼 类 繁 育 、鱼类 养殖 和 鱼 产 品 加 工 等 方 面所 必须 掌 握 的 基 本 实验技 能 之一 。
五 、教 学 切 入 点
二 、教 学 目标
设 置 问题 导 入 ,从 鱼 的外 部 形 态 观 察 开 始 ,引 入 体 壁解 剖 ,并通 过 对 内部 各 器 官 系 统 的原 位 观 察
四、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七 、教学 总结
在单一 实 体解 剖教 学 中 ,由于脑 、输 尿管 、膀 胱
通过将 “鱼 的体 壁 解 剖 与 内部 器 官 分 离 ‘规 范
化 ’操 作流程 、鱼的外 部形 态特 征与 内部 结构 特 征 ”
通 讯作 者 :王爱勤 ,E—mail:aqwang@yzu.edu.on.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2、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3、口式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4、鳍与鳍式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2)偶鳍:胸鳍、腹鳍鳍的结构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
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5、侧线与鳞式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二)内部解剖与观察解剖步骤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2、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3、口式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4、鳍与鳍式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2)偶鳍:胸鳍、腹鳍鳍的结构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
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5、侧线与鳞式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二)内部解剖与观察解剖步骤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鱼的解剖实验高二(10)谢颖瑜高二(8)罗永健1.实验目的:通过对鱼的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2.实验内容:对鱼进行解剖观察,掌握正确地解剖方法;通过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3.试剂和仪器设备:鲤鱼,酒精,乙醚,乙酸乙酯,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尖头镊子、解剖针等。
4.实验步骤:解剖方法:左手握鱼,右手持解剖剪,先在肛门前方剪一小的横切口,然后将解剖剪,然后将解剖剪钝头插入,沿腹中线向前方剪开直至鳃盖下方,然后直臀鳍前缘向左侧背方体壁剪上去,沿脊柱下方向前剪到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呈显内脏。
用剪从下颌中央向后剪至鳃孔下方,再沿鳃孔上方经眼下缘向前剪断口上缘骨骼,除去口咽腔侧壁,观察口咽腔。
5.观察●鱼鳔:白色气囊状,内部装有空气。
●肝胰脏:呈粉红色弥散状分布,从心腹腔横隔后起,覆盖及包埋于肠各部之间。
●胃肠:胃在食道之后,外观难辨,比食道略膨大,被肝胰脏包埋,其右侧有胆囊,直接通于肠。
在幽门处有分支,形成幽门盲囊。
●肾(中肾):位于体腔背侧正中线两侧,暗红色。
每一肾的前端为头肾。
●心脏:由静脉窦、心房、心室组成。
静脉窦为心房和心室后侧的暗红色长囊,背侧为古。
维尔氏管,静脉窦前方呈暗红色薄囊状结构为心房;心房前方呈淡红色、倒圆锥形的肌肉囊即为心室;沿心室向前可见到一膨大的圆锥形白色球状结构,此即动脉球,而动脉球并不属于心脏结构,是动脉管之一部分。
●脾:呈深红色条状,位于肠与性腺之间。
●性腺:位于鱼鳔下方,充满淡黄色鱼卵。
●鱼鳃:红色,半圆形瓣状。
●排泄系统:两条输尿管在将近末端处合为一,膨大成膀胱,其后端稍细开口与尿殖窦。
●耳石:白色块状,形似小石子,坚硬且光滑。
与鱼类的平衡感有关。
▲。
动物学实验报告解剖鱼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鱼类的主要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等。
2. 掌握鱼类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通过解剖观察,比较不同鱼类器官系统的异同点,加深对鱼类生理结构特征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鲤鱼、鲢鱼2. 实验工具: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直尺、记录纸、笔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鱼类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在肛门前方剪一小口,然后沿腹中线向前剪开直至鳃盖下方。
- 将解剖剪钝头插入剪口,沿脊柱下方向前剪至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暴露内脏。
2. 观察消化系统- 消化管:观察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部位。
- 消化腺:观察肝脏、胰脏、胆囊等部位。
3. 观察呼吸系统- 鳃盖:观察鳃盖的结构和鳃丝。
- 鳃弓:观察鳃弓的数量和排列。
- 鳃丝:观察鳃丝的形态和分布。
4. 观察循环系统- 心脏: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 血管:观察心脏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之间的血管连接。
5. 观察排泄系统- 肾脏:观察肾脏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 输尿管:观察输尿管的走向和连接。
6. 观察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系统:观察精巢、输精管、阴茎等部位。
- 雌性生殖系统:观察卵巢、输卵管、子宫等部位。
7. 比较不同鱼类器官系统的异同点- 观察鲤鱼和鲢鱼的器官系统,比较其异同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消化系统结构相似,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 鲤鱼和鲢鱼的消化管长度、消化腺大小存在差异。
2. 呼吸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呼吸系统结构相似,包括鳃盖、鳃弓、鳃丝。
- 鲤鱼和鲢鱼的鳃丝数量、鳃弓排列存在差异。
3. 循环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循环系统结构相似,包括心脏、血管。
- 鲤鱼和鲢鱼的心脏形状、血管走向存在差异。
4. 排泄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排泄系统结构相似,包括肾脏、输尿管。
- 鲤鱼和鲢鱼的肾脏大小、输尿管走向存在差异。
普通动物学实验—鱼的外形及内部解剖

实验目的: 一、通过对鲫鱼的结构观察,了解硬骨鱼 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 形态结构特征。 二、学习和掌握鱼类的解剖方法。
实验内容:
(一) 观察鲫鱼的外形(身体分区、鳍、鳞片以及 侧线等)。
(二) 剪去鱼体左侧体壁肌肉,暴露出内脏器官, 进行内部解剖与观察。
使用双目连续变倍 体式镜认识鳃各部 分的结构。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
脑 (高级中枢) 脊髓(低级中枢) • 外周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 植物性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2)感觉器官
• 皮肤感受器 • 听、平衡觉感受器 • 视觉器官
前半规 管
后半规 管
躯干椎和肋骨
。 尾椎
肋骨(rib)
。
• 发达,保护内脏 • 按体节排列 • 单头式
肋骨仅有一端连于脊柱上 另一端游离,无胸骨相连
附肢骨骼
• 鳍骨 奇鳍骨 偶鳍骨
• 带骨 肩带 悬挂胸鳍的带骨, 由上锁骨; 锁骨; 乌喙骨;肩胛骨; 后锁骨组成 腰带
偶鳍骨
• 胸鳍:软骨鱼 基鳍软骨3,辐鳍软骨3列,软鳍条 硬骨鱼 基鳍骨退化,支鳍骨退化或不超过5 枚, 鳍条。
原位观察
生殖系统
• 雄性: 精巢:一对 输精管:一对
• 雌性 卵巢 :一对( 游离卵巢; 封闭卵巢
输卵管一对
消 化 系 统
消化道
口咽腔 →食管→ 胃→肠→肛门
消化腺
肝脏 胆汁
胰液 胰腺
口咽腔
• 口腔与咽腔无明显的界限 故称口咽腔
• 具齿 •舌
较原始,由基舌骨的突 出部分外覆粘膜构成, 少数鱼的舌退化或无舌 • 鳃耙
实验09 鱼纲分类

实验九
一、实验目的
鱼纲分类
1、认识常见的鱼类,了解常见鱼类的特点。
2、学习鱼类的分类方法。
二、实验材料
鱼类的浸制标本。
三、实验内容
1、鱼类外形测量及物种的描述方法。 2、鱼类的体型、尾型、鳞片、鳍。 3、鱼纲的分类。
四、观察研究
(一)鱼类外形的测量 1、认识常见的鱼类,了解常见鱼类的特点。 2、学习鱼类的分类方法。 (二)鱼类的描述方法 1、物种名称
中文名、学名、英文名、地方名、同物异名。
如:中文名: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英文名:Grass carp,地方名:鲩鱼、鲩子。
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
鳓Ilisha elongata
鲱鱼Clupea pallasi
鲑形目:体形似鲱形目,但具脂鳍;有侧线。
如大马哈鱼、虹鳟、大银鱼。
大马哈鱼
马苏大麻哈鱼
白斑狗鱼
3、鳗鲡总目
主要特征:体呈鳗型;裸露或具小圆鳞;腹鳍腹位
或缺失;背、臀和尾鳍相连;若有鳔则具鳔管,各
鳜鱼(Siniperca chuatsi)
带鱼(Trichiurus haumela)
鮣鱼
青干金枪鱼
鲐
蓝点马鲛
弹涂鱼
虾虎鱼
斗鱼
鲻形目: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由鳍棘组成。如
鲻、梭鱼。
鲻(Mugil cephalus)
梭鱼(Liza soiu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鲇形目(Siluriformes),替差异极大,包 括世界最大的淡水鱼──欧鲶,长达5米,重 330千克,也包括一种很小的寄生鲶鱼,成体 小于10毫米。 有韦伯氏器,口大齿利,口须1到4对,体表
裸露无鳞,除了电鲇科以外,在第一背鳍和胸
鳍上都有一根刺,部分种刺下有毒腺。
我国经济种类有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 胡子鲶Clarias fuscus 、鲶鱼等。
全世界约800种,我国产190余种
亚纲的检索表
1 鳃裂5—7个,分别开口于体表,上颌与脑 颅不愈合;雄性只有鳍脚,无腹前鳍脚和额 鳍脚………………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2 鳃裂4个,外被一膜状鳃盖;上颌与脑颅愈 合;雄性有鳍脚、腹前鳍脚及额鳍 脚…………………………全头亚纲
Holocephali
淡水中常见的为江鳕,
俗名“山鲶鱼”,属冷
水性鱼类,下颌前端
无颏须,背鳍2个,臀
鳍1个,尾鳍圆形,以
鱼为食,产于东北冷水
中。
(7)合鳃目(Symbranchiformes):体似鳗,无 腹鳍,奇鳍也退化。无鳞,无鳔。两鳃孔在 腹面联合,故名合鳃目。我国只产一种,即 黄鳝(Manopterus albus)。穴居性鱼类,栖息 于江河、沟渠、稻田的泥土层,夜出觅食。 鳃退化,由口腔粘膜辅助呼吸。繁殖中具性 逆转现象。
鳍脚:体内受精者雄鲨鱼腹鳍最后一根鳍条
延长形成的交接器(copulatory organ)。
全世界约有20000多种现生鱼类,分类系统为:
鲨总目
板鳃亚纲 鳐总目
软骨鱼纲 全头亚纲
鱼类
总鳍鱼亚纲
硬骨鱼纲 肺鱼亚纲
硬鳞总目
辐鳍鱼亚纲 全骨总目
真骨总目
一 软骨鱼类
特征: 内骨骼全为软骨,海生鱼类 多数体表被盾鳞,(极少数无鳞) 鳃孔5--7对,鳃间隔发达 鳍末端附生皮质鳍条 无鳔或肺 歪形尾 肠内具螺旋瓣 生殖腺与生殖导管不直接相连 雄鱼有鳍脚,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
一)板鳃亚纲 Elasmobranchi 特征:1.体梭型或盘型 2.鳃孔5-7对,开口体表无鳃盖 3.上颌不与颅骨愈合 4.雄性仅腹鳍内侧有鳍脚 5.体被盾鳞 6.口位于头腹面 7.眼后有一喷水孔
目检索表 1(2)眼和鳃孔侧位,眼缘游离,胸鳍前缘游离,与体侧 及头侧不愈合 ……………………………侧孔总目 Pleurotremata 2(1)眼上位,鳃裂腹位;上眼缘不游离;胸鳍前缘与体 侧及头侧愈合 ……………………………下孔总目 Hypotremata
颊部:眼的后下方和鳃盖骨的中间部分。颏部:下颌与鳃膜着生地方之间的部 分。
峡部:分隔两鳃腔的地方。喉部:鳃膜与胸膜之间的部分。 腹部:躯干的腹面。胸部:即喉部后方,胸鳍前方的部分。 颈部:在头顶的后部: 鳍式 鳞式
2 描写鱼类的种时,可参考下列内容:
1)外形观察:名称(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同物异名)体 长、全长、体色、性别、鳞( 形状、大小、分布、鳞式), 侧线情况。鳍(各鳍形状,位置、颜色、鳍式)、体形、 各部与长的比例、头(形状、大小),粘液孔、口(位置、大 小、形状),吻(形状、比例)眼(形状、位置)、鼻辦、上下 颌、唇、口腔、鳃膜、鳃盖骨骼、尾柄、肛门、咽喉、齿 式、须. 2)内部解剖;体腔大小,腹膜颜色、肠、胃、鳔、脊椎 骨数目,鳃等。
软骨鱼系 (Chondrichthyes)主 要特征是:软骨,被盾 鳞,口在腹面,肠中具 螺旋瓣,鳃隔发达,鳃 裂一般5对,直通体外, 无鳔,体内受精,雄体 有鳍脚,卵生或卵胎生, 歪尾,血液中保存大量 溶解的尿素。我国约分 布有190种软骨鱼类。
硬骨鱼系 (Osteichthyes)硬骨, 体被骨鳞,少数被硬 鳞或无鳞;口多端位, 肠中不具螺旋瓣;鳃 隔退化,具骨质鳃盖; 皮肤粘液腺发达;多 正尾;多数具鳔;多 数体外受精,卵生, 少数发育经变态。
(4)鳗鲡目(Anguilliformes)
体长圆筒形,无腹鳍,背、尾、臀三鳍完全相连。 成鱼在淡水区生活,成熟后降河入海,在海洋中生殖, 孵化后经变态,幼鳗又从海洋到江河口,并上溯到江 河湖泊定居。
鳗鲡 Anguilla japonica
(5)鳕形目(Gadiformes):圆鳞,各鳍无棘,腹鳍 喉位,背鳍2-3个,颏部常有一根须,鳔无鳔管。如鳕鱼 (Gadus macrocephalus)是冷水性底栖鱼类,背鳍3个,臀鳍 2个,颏部有须一根。是世界渔业中的主要捕捞对象,但 我国产量不大。鳕鱼除食用外,肝是提制鱼肝油原料。
九、鲫鱼骨骼标本示范
(一)鱼纲分类:
1、 鱼类的一般测量与记载:鱼类的外部形态的构造往 往是鱼类的分类标准,因此,必须了解有关的术语与测 量方法。
全长:自吻端至尾鳍未端的长度。体长:由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 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 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鳃膜)的长度;无鳃盖的鱼类至最后一鳃孔 止。 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有鳃盖的鱼类),或由最后一鳃孔(无鳃盖的鱼类)到肛 门的长度。 尾长:由肛门至尾毀卡端的长度(也可至最后一个脊椎骨或尾柄与尾鳍妒警界 处)。 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眼径:眼的最大直径。 眼间距:两眼间的垂直距离。 眼后距:两眼末端的垂上距离。 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颌骨长:吻端至下颌骨末端的长度。 眼后头长:眼后缘至鳃盖骨后缘的长度。 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 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 下颌联合:左右二齿骨在前方的会合处。
注意揭开左侧体壁之前先将体腔膜与体壁 分开,以使内脏器官与体壁分开时不致被损坏, 不损坏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肾脏和紧靠头后 部的头肾;
实验观察及记录应注意顺序。
1、原位观察
2、生殖系统:生殖腺和生殖导管
(1)生殖腺:精巢纯白色,卵巢扁长囊状 (2)生殖导管观察毕,移去左侧生殖腺,观察消化器官。
•鳍的种类、鳍条构成和数目等也是分类的依据之一。 鳍的种类、鳍条组成和数目的表达式称鳍式。
•D(dorsal fin)、A(anal fin)、C(caudal fin)、 P(pectoral fin)、V(ventral fin)分别代表背、臀、 尾、胸、腹鳍,大写的罗马字表示鳍棘,阿拉 伯数字代表软条,鳍棘和软条连续时以“—”表 示,鳍条数目范围也以“—”表示,鳍棘和软条 分离时,之间插以“,”号。如
▲鳞片 侧线鳞:有侧线器官穿孔的鳞片 鳞式
侧线鳞的数目
背鳍起点至 侧线之间的 侧线上鳞的数鳞目片数
侧线下鳞的数目
鲤鱼的鳞式:34~5838
臀鳍起点至侧
•软骨鱼类的鳍,外面覆盖膜,内有角质鳍条支持; 硬骨鱼类的鳍条多骨质,鳍条间有的鳍膜相连。
•骨质鳍条分鳍棘和软条两种,鳍棘是不分支也不分 节的硬棘,软条则柔软有薄节,远端分支或不分支, 均由左右两半合并而成。
鳓鱼(Ilisha elongata):是我国四大海鱼之一, 体形侧偏,下颌突出,腹部具齿状棱鳞,臀鳍 较长。
鲥鱼(Hilsa reevesii):外形似鳓,但臀鳍短, 尾叉深。肉味鲜美,为我国名贵食用鱼类。
(3)鲤形目:具韦伯氏器。鳍多无硬棘,有时 为假棘,且不超过3根。腹鳍腹位,无硬棘; 背鳍1个。鳔管与食道相通。为鱼类中大目, 已知至少5000种,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淡 水产的鱼类多属此目。
3、消化系统
(1)口腔、咽 (2)食道、肠、泄殖腔
、胆囊 (3)消化腺:肝胰脏
♣ 出现真正的牙齿,齿由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
层的齿质以及髓腔组成,与软骨鱼类的盾鳞同 源。
胆囊位于肠管前部右侧,大部分埋在肝胰脏内, ♣ 掀动肝胰脏,从胆囊的基部观察胆管如何通入 肠前部。
观察完毕,移 去消化管及消化 腺,观察消化器 官。
1、躯干端与尾端:
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覆瓦状排列的圆鳞,用 手触摸鱼体表,♣ 是否粘滑?有何功用?躯体 两侧具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 ♣ 侧线有何功能?体被和腹侧有鳍。
何为鳞式?何为鳍式?如何用公式表达?
(二)内部解剖:注意解剖要点
剪开体壁时剪刀不要插入太深,而应向上 翘,以免损伤内脏;
(9)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繁多,世 界约有8000多种,为鱼纲第一大目。主要生活 于海水,少数生活于淡水。主要特征是:各鳍 均有硬棘。背鳍由两部分组成,前部为硬棘, 后部为软鳍条。腹鳍胸位或喉位。鳞为栉鳞。 鳔无鳔管。本目中包括许多经济鱼类。
♣ 膀胱:2输尿管后端汇合后稍扩大的囊状 物。
6、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2胸鳍之间的围心腔内,由1心室、
1心房和静脉窦等组成。
7、鳃
鳃片组成,鳃隔退化。 ♣
8、脑
沿体长轴方向剪开头部背面骨骼,小心移去头部
背面骨骼,用棉球吸去银色发亮的脑脊液,脑便显 露出来,从脑背面观察:
(1)短脑:由嗅脑和大脑组成 (2)中脑:位大脑后,较大,两侧具视叶 (3)间脑 (4)小脑 (5)延脑 ♣ 鲫鱼的五部脑中哪部分比较发达,它与鱼类的生 活有何联系?
实验二 鱼纲解剖与分类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鲫鱼外形观察及内部结构解剖,认识 鱼类的身体结构特征对水生生活的适应性,熟悉 鱼类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特征。 2、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3、学习鱼纲分类方法,认识主要的鱼类,了解 各群鱼类的特点,学习鱼纲的分类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鲫鱼的外形﹑骨骼系统的观察,内部 解剖与观察 2、鱼类的测量方法,记载及种的描写、 鱼纲分类;国内常见目及代表种. 三、实验材料用具: 活鲫鱼﹑鲫鱼的整体骨骼标本﹑各类鱼类 浸制标本、解剖器﹑解剖盘﹑解剖镜﹑棉 花﹑培养皿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一)外形:鲫鱼体呈纺锤形,略侧扁。体 可区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如何区分?
1、头部: 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吻背面有鼻
孔1对,用解剖针从鼻孔探入,♣鼻腔通口腔 吗?鼻腔参与呼吸过程吗?眼1对,位于头部 两侧,形大而圆,无眼睑,眼后头部两侧为 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藉 此覆盖鳃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