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第五版使用说明-PPT

合集下载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ppt课件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ppt课件

95 民族学
96 人才学
97 劳动科学
7
D 政治、法律
0 政治理论
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4 工人,农民、青年、 5 世界政治
妇女运动与组织
8 外交、国际关系 9 法律
2 中国共产党 6 中国政治
33/37 各国共产党 73/77 各国政治
8
E 军事
0 军事理论
1 世界军事
8 战略学、战役学、战 9 军事技术
例:《地方戏曲谱研究》,入 J 617.506(跨越仿I236分)
5.自然科学各类中的专类复分表,已统一在复分号前冠“0”, 各级类目依专类复分表复分时,无需再加“0”。
例:《汽车助力器设计》,入 U463.217.02
6.主表中的类目,凡仿“一般性问题”分时,均须在仿分号 前加“0”。
例:《生活废水处理》,入 X799.303
术学
2 中国军事
3/7 各国军事
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 理学
F 经济
0 经济学
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 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经济史、经济地理
3 农业经济
4 工业经济
49 信息产业经济(总 5 交通运输经济
论)
59 旅游经济
6 邮电经济
7 贸易经济
8 财政、金融
9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0 文化理论 4 教育
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 2 信息与知识传播
事业 8 体育
3 科学、科学研究
H 语言、文字
0 语言学 4 汉藏语系
1 汉语 5-84 世界各地语系
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9 国际辅助语
3 常用外国语
10
I 文学
0 文学理论

中图法第五版课件(曹玉强)

中图法第五版课件(曹玉强)
• 类目涵义受上位类的限定。 因为下位类是由上位类直接区分出来的,所以,下 位类的类名只表达它区别于其他同位类的最本质的 特征就行了。有时还需要通过上级类才能判断类目 的涵义。
类目涵义受上位类的限定
• K313 日本 K313.0 通史 K313.8 民族史志 K313.9 地方史志 • K516 德国 K516.0 通史 K516.8 民族史志 K516.9 地方史志
级关系。 • 注释和参照(类目注释):对类目的含义及内 容范围、分类方法、与其他类目的关系等 进行说明。
《中图法》的结构
• S27 农田水利
农业水利化,农田水利的规划、设计、测量、 计划等入此。总论农业测量入S29。参见TV。
• S27为三级类目 • Q94 植物学
古植物学入Q914。依总论复分表分。
• Q94为二级类目。
《中图法》的编制理论与编制技术
• 类目的划分与排列
– 类目划分时力求全面,使由一个上位类划分出 来的一组下位类的外延之和等于上位类的外延, 以保证类列的完整。 – 在同一划分阶段中,多数类目使用同一分类标 准划分,而个别类目采用其他分类标准划分, 并排列在类列之后,也是常用的一种划分方法。
蜈蚣、地鳖等入此。 姬蜂、金小蜂、小赤眼蜂入S476.3。
《中图法》标记符号的编制与使用
• 标记符号
标记符号也称分类号,是类目的代号。
– 基本标记符号
• 《中图法》采用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 合制标记符号。 • “字母标记法”,即在类目的最后区分阶段(不含仿 分、复分的类目),再使用字母标记其下位类目。 TP312; TP311.138
– 用总论性类目、“一般性问题”判断专论性类 目涵义。 – 用专论复分表判断专论性类目的内容范围。 – 通过已展开的类目来判断未展开类目的内容范 围。 – 有时还可以通过外延比较宽的类目判断外延比 较窄的类目的涵义。

《中图法》第五版及《中分表》Web版培训

《中图法》第五版及《中分表》Web版培训
例1:2002#$a德性与民主$e与现代新儒家 谈政治哲学$f吴圣正著
6060#$a政治哲学$x新儒家$z现代 690##$aD0-02 政治哲学 690##$aB261 二十世纪哲学 x
五四运动以后现代哲学家的哲学专著,均分入有关各 类。
例5:2001#$a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f赵可金著
330##$a“全球公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正在改变人们对 国家及相关概念(主权、公民身份和民主)的认同,从而推动 了传统国家理论的转型。
例1:2001#$a基于GIS的数量方法与应用
本书是GIS和计量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各种应用的集中演示。
690##$aC39
6060#$a地理信息系统$x应用$x社会科学
例2:2001#$a社工給你的苦中一点甜$f香港家庭福 利会编著
本书收录香港特区25个社会工作专业辅导个案故事
690##$aD676.588 ;690##$aI253.7 6060#$a社会个案工作$y香港
例2:2001#$a德国古典哲学新探
690##$aB516.3
6060#$a德国古典哲学$x研究
例3:2001#$a苏联哲学70年
690##$aB512.5
6060#$a哲学史$y苏联$z现代
例4:人生的思辨:现代西方人生哲学述评/路沙舟, 王宇编著
690##$aB821.219.56 6060#$a人生哲学$x评论$y西方国家$z现代
论述法学和各种法的理论的文献分入 D90/91有关类目;各国法律分入D92/97 有关类目;国际法分入D99有关类目。法 学理论和国际法的文献选择相对应的专 指主题词,采用“法学\方面”的组配标 引模式;各国法律、法规、条例采用 “法律\方面\空间\时间”的组配标引模 式。

《中图法学习与交流》课件

《中图法学习与交流》课件

中图法的应用范围
01
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和情报机构 进行图书分类和检索的主要依据 ,广泛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公共 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等。
02
中图法不仅用于图书分类,还可 以用于期刊分类、档案分类、电 子资源分类等多种资源分类。
02
中图法分类原则与体系
分类原则
01
02
03
04
科学性原则
确保分类体系能够反映学科内 在逻辑关系和发展规律,保持 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案例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深入理解《中图法》在图书馆分类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 能力。
详细描述
案例分析法要求学习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剖析其分类实践的过程、方法和技 巧,理解《中图法》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分类实践
能力。
实践操作法
总结词
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中图法》的分类技能,提高分类工作效率。
04
中图法的学习方法
系统学习法
总结词
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图法》的 分类原则、分类体系、分类标记等知 识,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
详细描述
系统学习法要求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 《中图法》的框架和逻辑,掌握其基 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分类原则、分类 标记的规则和使用方法,以及分类体 系的构建和调整等。
中图法将所有学科分为五大类,从A到 K依次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总论,自然 科学总论,综合性图书。
中图法的起源与发展
中图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中国图书馆 界为了适应图书馆的图书分类需要,开始着手编制一套适合 中国国情的图书分类法。
中图法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版,覆盖 了更多的学科领域,更加适应了现代图书馆的分类需求。

《中图法知识讲座》课件

《中图法知识讲座》课件

分类表的编制和使用
分类表的编制:按照学科、主题、地域等标准进行分类,形成分类表
分类表的使用:根据分类表对文献进行分类,便于检索和管理
分类表的更新:随着学科、主题、地域等的变化,对分类表进行更新和 调整 分类表的推广: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推广分类表的使用,提高文献 检索和管理效率
中图法的编目规则
检索表的结构:按照学科分类体系,将相关主题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和组织,形成检索表
检索表的内容:包括主题词、文献题名、作者、出版信息等,用于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 文献资料
检索表的分类:按照学科分类体系,将相关主题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和组织,形成检索表
检索表的用途:用于图书馆、情报机构等机构的文献检索服务,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文 献资料
分类原则:科学 性、系统性、实 用性、完整性
分类方法:等级 列举法、平行列 举法、交替列举 法
分类表的结构和内容
分类表的基本结构: 包括分类表名称、 分类表编号、分类 表说明等
分类表的内容: 包括一级类目、 二级类目、三级 类目等
分类表的类目设 置:根据学科领 域、文献类型等 因素进行设置
分类表的类目排 列:按照学科领 域、文献类型等 因素进行排列
检索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检索表的作用: 帮助用户快速 找到所需信息, 提高检索效率
检索表的类型: 分类检索表、 主题检索表等
检索表的使用 方法:根据需 要选择合适的 检索表,按照 检索表的指引
进行操作
检索表的注意 事项:注意检 索表的更新情 况,避免使用 过时或错误的
检索表
中图法的应用领域
图书馆管理领域
编目原则和方法
编目原则:客观、准确、完整
编目方法:分类、标引、著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说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是为适应信息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对第四版所做的修订,其新增类目1631多个,修改类目5200多个,停用或直接删除类目2500个,补充了新主题、新概念,调整完善了类目体系,增加了复分标记等,将类表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信息组织、知识组织、文献组织的工具性,更好地满足文献标引、信息、知识、文献的检索需求。

其修订特点主要有:1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和局部调整大类根据用户使用意见、《分类法研究与修订调研报告》以及“修订报告”对《中图法》第4版存在问题的分析,此次修订确定“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特别处理的大类,“F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U交通运输”为重点修订大类,“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计算机技术相关类为局部调整大类。

最后的修订结果也基本体现了这些修订重点。

A类:推荐选择使用法。

规定若不集中A大类文献,可按文献性质及学科内容分散处理。

对A类均给出选择使用类号并在D大类增设了相关类。

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综合性著作及其研究可入D33/37的“\|0”;毛泽东、邓小平的综合性著作及其研究可入D2\|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专论、专题汇编及其研究入有关各类。

例:马列主义研究入D0\|0,毛泽东思想研究入D610.0,邓小平理论研究入D610.1,邓小平论文艺入I0,毛泽东传入K827=73等。

F类:增删改类目数最多。

(1)新增类目230多个。

直接增加主题概念类目,如F0\|08西方经济学(总论)、F209涉外经济管理、F26产业经济、F719.52博彩业、彩票业、F740.46国际贸易代理等;对某一类目扩充加细、增加下位类,如F271企业体制、F49信息产业经济、F590.7各类型旅游、F840.6各种类型保险等;修改某一类目的类名,调整其下位类,并扩充其他类目,如F25物流经济、F241劳动力与人力资源、F272企业管理(总论)、F293城市土地经济、房地产经济、F713.36电子商务等。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 修订重点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 修订重点

修订特点:

● ● ●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和 局部调整大类 增加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 合并使用频率过低的类目 完善附表类型,补充共性复分的新主题; 通过主表类目注释解决附表连续复分的使 用问题 其他常规性修订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 和局部调整大类
A类:推荐选择使用法 规定若不集中A大类文献,可按文献性 质及学科内容分散处理。对A类均给出选择 使用类号并在D大类增设了相关类。 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综合 性著作及其研究可入D33/37的“-0”;毛泽东、 邓小平的综合性著作及其研究可入D2-0;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专论、专题汇 编及其研究入有关各类。
谢 谢

合并使用频率过低的类目
参考我国大型的、有代表性的文献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同方中国学术 期 刊网数据库”、“万方期刊硕士论文数据库” 等) 的《中图法》类目使用频率统计数据,采取了 对使用频率为0或频率过低的类目合并到上位类 或取消仿分、复分的注释的做法。第5版共停用 2300多个类,停用或删除类主要集中在TS、TD、 TF、TG、U、TN、F、G35等类。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 和局部调整大类
D类:局部调整较大,增改类目数量仅次于F类。 (1)增加部分新主题类目,增加注释或修改类名。 如:D610.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610.3科学发展观 (2)调整法律类体系,增补新类。 理顺D90法学理论和D91应用法学的体系,如 增补D904.6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等。修改 D911/919各部门法的类名并增补下位类,同 时修改调整D92/97相对应的类目体系。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 和局部调整大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使用手册》机读数据分类标引规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使用手册》机读数据分类标引规
od;C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i n d e x i n g
Cl a s s Nu mb e r G2 5 4
《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 第五版 ) 使 用手册 》 ( 以下 简称《 手册》 ) 是对《 中 国图 书馆 分 类 法 》 ( 以
号 法 组 号 的标 引 方 法 与 分 类 法 不 一 致 、 举 例 中排 架 分 类 号 重 复 等 问题 。 为 此 , 笔 者提 出可修 订《 中图法》 ( 第五版) 有 关 类
目注 释 、 《 手 册》 中有 关机 读 数 据 分 类 标 引规 则 和部 分 例 子 。
关键词
分类号
Ho we v e r ,S O I T I e q u e s t i o n s,s u c h a s ,t h e ma c h i n e - r e a d a b l e d a t a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nd a i n d e in x g r u l e s b e i n g i n c o n s i s t e n t wi t h s o me e x a mp l e s i n t h e Ma n u a l , t h e i n d e in x g me t h o d i n g r o u p n u mb e r me t h o d b e i n g i n on c s i s t e n t wi t h g r o u p n u mb e r s i n u s i n g CLC,a nd f r a me la c s s i f i c a t i o n n u mb er r e p e t i t i o n i n e x 锄 一 p l e s av h e b e e n f o u l 吐 Th e r e f o r e ,t h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t o r e v i s e t h e t e l e v a n t at c e g o r y a n n o t a t i o n s o f CL C( F i f t h E d i t i o n ) 。t h e ma c h l n e - r e a d a b l e d a t a da s s f i - c a t i o na n di n d e in x g r u l e s a n d s o me e x a mp l e si nt h eMa n u a l h a v e b e e n p u tf o r wa r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