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数据恢复参考文章

合集下载

浅谈数据恢复技术的原理和硬盘数据恢复

浅谈数据恢复技术的原理和硬盘数据恢复

浅谈数据恢复技术的原理和硬盘数据恢复摘要:当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普及,大量工作信息、个人信息采用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于个人电脑、服务器、智能终端等电子设备上的存储介质上,从而导致日常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严重依赖于电子设备和电子数据,数据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软件逻辑故障以及存储介质硬件故障,将导致数据丢失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数据恢复和硬盘维修这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也越来越被各大企业重视。

关键字:硬盘;数据存储;数据恢复一、数据恢复技术的基本分类及技术层级:(一)数据恢复技术的基本分类1.软恢复:主要是恢复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层的数据。

这种丢失主要是软件逻辑故障、病毒木马、误操作等造成的数据丢失,物理介质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损坏,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修复的,一些专用的数据恢复软件都具备这种能力。

在所有的软损坏中,系统服务区出错属于比较复杂的,因为即使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硬盘,系统服务区也不一定相同,而且厂家一般不会公布自己产品的系统服务区内容和读取的指令代码。

2.硬恢复:主要针对硬件故障而丢失的数据,如硬盘电路板、盘体、马达、磁道、盘片等损坏或者硬盘固件系统问题等导致的系统不认盘,恢复起来一般难度较大。

这时要注意不要尝试对硬盘反复加电,也就不会人为造成更大面积的划伤,这样还有可能能恢复大部分数据。

3.数据库系统或封闭系统恢复:这部分系统往往自身就非常复杂,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保护措施,一般的数据问题都可以靠自身冗余保证数据安全。

如SQL、Oracle、Sybase 等大型数据库系统,以及MAC、嵌入式系统、手持终端系统,仪器仪表等系统往往恢复都有较大的难度。

4.覆盖恢复:恢复难度非常大,一般民用环境下因为需要投入的资源太大,往往得不偿失。

但是在尖端的国防军事等国家统筹或者个别掌握尖端科技的硬盘厂商能做到,具体技术都涉及核心机密,无法探知。

(二)数据恢复技术的层级目前,专业存储系统如DAS、NAS、SAN军采用磁盘阵列作为基本的存储设备单元,它是由硬件阵列控制器(Raid卡)将若干硬磁盘驱动器按照一定规则构成一个整体,并由阵列控制器管理数据的读、写和存储方式。

妙法修复希捷11代硬盘

妙法修复希捷11代硬盘

没有想到,没有想到,真的是没有想到。

在购买硬盘快一年的时候,自己竟然遇上了臭名昭著的“希捷固件门”故障(希捷Seagate 7200.11 ST3500320AS 500GB 32M,固件号SD15),BIOS无法识别硬盘,这可把我急的!打电话询问电脑城的奸商,说只能更换,无法保留数据,而且还要春节以后才能拿到。

不情愿被忽悠的我,秉承DIY的精神,参考网络文献,成功修复了被锁死的希捷硬盘。

硬盘是2009年1月14日装电脑时配置的,点名要盒装,奸商还是拿的是散装,保修三年。

当时就听说了希捷硬盘固件门事件,让奸商拿西数或日立,奸商说整个绵阳只有希捷有货。

配机心切,希捷就希捷吧,好歹是大牌子,自己总不会这么倒霉遇上吧!!!2010年1月7日,老妈打来电话说电脑开不了机了,上一次还好好的。

我以为是装了WIN 7后,系统有问题,并没有多在意。

1月9号回到家里,弄了半天,又是换线又是扫灰,硬盘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上网查询了一下,才知道1年前的疏忽决定导致了今天的悲剧!机器的故障描述:1、机器自检缓慢,显示"Detecting IDE drives..."。

2、无法启动系统,光盘启动Windows PE或分区软件,均无法找到硬盘。

3、硬盘灯常亮,硬盘马达转动正常。

在网络上查找到两篇非常有用的文献,都是参考老外和台湾网友的方法解决成功的。

非常感谢如此慷慨的分享![DIY]ST7200.11 ST31000333AS BSY问题已修正(作者:风里有梦Dreamerate)关于希捷11代硬盘的修复问题(作者:cbw22137)这样的问题是希捷的固件问题导致的。

如果硬盘能正常运行的话,可以通过升级固件来解决(新固件会关闭硬盘缓存,性能所有下降)。

但是现在硬盘锁死了,BISO不能识别,只有通过串口调试的方式解决。

在淘宝上请人解决此问题至少也是100多元(其实他们也是用的这样的方法),去找专业人士维修更是天文数字。

基于NTFS的数据恢复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NTFS的数据恢复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NTFS的数据恢复系统设计与实现封富君;姚俊萍;李晓军【摘要】Windows下的NTFS文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NTFS下数据恢复软件的研究对数据的安全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分析了NTFS文件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NTFS的数据恢复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三个主要模块的实现过程,包括磁盘分析模块、分区扫描模块和数据恢复模块。

数据恢复模块是恢复系统的核心模块,给出了NFTS数据恢复实现的具体流程。

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很好的恢复原始数据。

【期刊名称】《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年(卷),期】2017(007)012【总页数】9页(P1245-1253)【关键词】NTFS;数据恢复;MFT【作者】封富君;姚俊萍;李晓军【作者单位】[1]西安高新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1]西安高新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1]西安高新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 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据量的急剧增加,在大数据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把重要资料保存到计算机硬盘中,却不得不面对数据可能丢失的风险。

数据恢复是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方法。

数据恢复技术就是因计算机系统遭到误操作、病毒侵袭、硬件故障、黑客攻击等事件后,将用户数据从各种“无法读取”的存储设备中拯救出来,从而将损失减到最小的技术[1]。

数据恢复根据故障可分为两大类:软恢复和硬恢复。

由于磁盘故障导致的数据恢复称为硬恢复,例如磁道或盘片损坏。

软恢复是指通过软件的方式进行的数据恢复,整个过程并不涉及硬件维修。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误操作,如误格式化或误删除;恶意程序的破坏,如病毒感染;操作系统错误,如系统死机导致的数据丢失等。

大多数的数据恢复属于软恢复。

在数据恢复之前应该对数据存储介质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恢复方案。

数据恢复涉及的领域较广,具有电子数字数据和数字文档存储的地方都会有数据存储、数据损坏和数据修复的问题,目前对计算机的数据恢复[2] [3][4] [5] [6]和电子取证中的数据恢复[7] [8]研究较多,本文则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数据恢复系统。

移动硬盘RAW格式数据恢复技术研究

移动硬盘RAW格式数据恢复技术研究

移动硬盘RAW格式数据恢复技术研究作者:***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年第16期關键词:移动硬盘;RAW格式;数据恢复技术0 引言作为常见的数据存储设备,移动硬盘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多种数据丢失问题,其中之一是移动硬盘转变为RAW格式。

当移动硬盘呈现RAW格式时,用户无法直接获取硬盘内部数据,这给数据的使用和恢复造成了诸多困扰。

因此,深入研究移动硬盘RAW格式数据恢复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究基于硬件的数据恢复方法在处理移动硬盘RAW 格式数据恢复中的应用,以期为数据恢复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1 数据存储单元在信息学中,未经处理的原始信息称为“数据”。

数据是指以数字媒体存储和传输的信号或位串的统称。

在信息系统的记录介质中,紧凑形式的信息确保了信息可以被软件处理,这被称为数据。

数字数据存储在磁性和光学盘片以及电子存储单元中。

数据存储介质在使用目的、连接类型和数据记录技术方面各不相同。

内部或外部磁盘、相机、平板电脑、手机、闪存驱动器、CD/DVD/蓝光光盘和存储卡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据存储介质[1]。

1.1 移动硬盘的组成结构移动硬盘于1956年首次由IBM公司推出。

从外观上观察,移动硬盘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印刷电路板(PCB),其中包含硬盘的电子电路元件、电源和数据接口。

第二部分是金属外壳,称为硬盘装配体(HDA),其中包含数据读取/记录头、金属盘片(盘片)、马达和磁铁。

硬盘旋转的金属盘片表面具有磁性特性。

当特定于硬盘结构时,计算机中使用的二进制数据(1和0)被磁性地保留在这些盘片上。

通过位于盘片上方和下方的数据读写头,可以访问盘片上的数据,并通过感应的方式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移动硬盘的组件如图1所示。

移动硬盘可以根据其连接接口分为Pata(并行ATA-IDE)、SATA(串行ATA)、SAS (串行连接SCSI)、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Zif/Lif(低插入力)等类型。

关于硬盘数据恢复的原理及方法探讨

关于硬盘数据恢复的原理及方法探讨

关于硬盘数据恢复的原理及方法探讨摘要:由于人为的误操作或者硬盘自身的质量问题,导致数据丢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所以硬盘数据的恢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硬盘数据恢复的原理及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硬盘数据恢复原理方法1 前言硬盘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主要的存储设备,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容易出故障的部件。

近年来,计算机CPU的运行速度已经翻了很多倍,计算和处理功能已经过了几代飞跃。

计算机其他零部件,如显卡、声卡、光驱等也已经更新换代,只有硬盘这个最主要的存储设备,虽然容量和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但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

2 硬盘数据恢复的原理2.1磁存储技术的原理磁存储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磁粒子的极性来在磁性介质上记录数据。

在读取数据时,磁头将存储介质上的磁粒子极性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信号,并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形式。

进行写操作的原理也是如此。

要使用硬盘等介质上的数据文件,通常需要依靠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文件系统功能,文件系统维护着存储介质上所有文件的索引。

因为效率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在我们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指令删除数据文件的时候,磁介质上的磁粒子极性并不会被清除。

操作系统只是对文件系统的索引部分进行了修改,将删除文件的相应段落标识进行了删除标记。

同样的,目前主流操作系统对存储介质进行格式化操作时,也不会抹除介质上的实际数据信号。

正是操作系统在处理存储时的这种设定,为我们进行数据恢复提供了可能。

因为这些存储设备也和磁盘一样使用类似扇区、簇这样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管理。

2.2硬盘的数据系统2.2.1主引导扇区主引导扇区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包括硬盘主引导记录Mp2.2.3文件分配表FAT即文件分配表,是DOS/Win9x系统的文件寻址系统,为了数据安全起见,FAT一般做两个,第二FAT为第一FAT的备份, FAT区紧接在OBR之后,其大小由本分区的大小及文件分配单元的大小决定。

2.2.4目录区DIR是Directory即根目录区的简写,DIR紧接在第二FAT表之后,只有FAT 还不能定位文件在磁盘中的位置,FAT还必须和DIR配合才能准确定位文件的位置。

数据恢复测试报告

数据恢复测试报告

数据恢复测试报告一、背景介绍数据恢复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损坏的存储介质中恢复丢失的数据。

本次测试旨在评估数据恢复软件的性能和效果,以确定其在不同情况下的恢复能力。

二、测试目的1. 评估数据恢复软件在各种存储介质上的表现,包括硬盘、SSD、U盘等。

2. 测试不同类型的数据丢失情况下,软件的恢复效果。

3. 比较不同数据恢复软件之间的性能差异,以找出最优解决方案。

三、测试方法1. 硬件环境:- 桌面电脑:CPU Intel i7-9700, 内存16GB, 硬盘1TB- 移动设备:手机型号iPhone 12 Pro Max, 存储容量256GB- 存储介质:硬盘、SSD、U盘、手机内部存储2.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iOS 14- 数据恢复软件:A软件、B软件、C软件3. 测试步骤:- 步骤一:在各种存储介质上创建不同类型的数据文件,包括文档、图片、视频等。

- 步骤二:模拟数据丢失情况,例如误删除、格式化等。

- 步骤三:使用不同的数据恢复软件进行恢复操作。

- 步骤四:评估恢复的成功率、速度和恢复的数据完整性。

- 步骤五:对比不同软件的表现,综合评估其性能和效果。

四、测试结果1. 硬盘数据恢复测试结果:- A软件:成功恢复了90%的数据,速度较慢,但恢复的数据完整性较高。

- B软件:成功恢复了95%的数据,速度较快,但恢复的数据完整性稍有损失。

- C软件:成功恢复了85%的数据,速度一般,但恢复的数据完整性较高。

2. SSD数据恢复测试结果:- A软件:成功恢复了80%的数据,速度较慢,但恢复的数据完整性较高。

- B软件:成功恢复了90%的数据,速度较快,但恢复的数据完整性稍有损失。

- C软件:成功恢复了85%的数据,速度一般,但恢复的数据完整性较高。

3. U盘数据恢复测试结果:- A软件:成功恢复了95%的数据,速度较慢,但恢复的数据完整性较高。

- B软件:成功恢复了90%的数据,速度较快,但恢复的数据完整性稍有损失。

(完整版)数据恢复技术一

(完整版)数据恢复技术一

预备知识一
➢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 ➢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位,字节和字。
预备知识二
硬盘是用来存储数据的,为了使用和 管理的方便,这些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储 在硬盘上。任何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文件 管理系统。
扇区
➢ 硬盘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
➢ 在读取数据时,磁头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 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再利用数据转换器 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
(2)厂商标识和系统版本号
这段数据占8个(03~0A)字节,其内容随系统版本不同 而略有变化。
(3)磁盘参数块
磁盘参数块也称为BIOS参数块BPB (BIOS Parameter Block)。它从第12 (0BH)个字节开始,占用 52 (0B~3E, FAT12/FAT16格式)或80 (0B~5A, FAT32 格式)个字节,各字节内容及地址分配如表2-6所示。表 中记录了磁盘的每扇区字节数、磁头数、目录起始簇等 重要信息,该部分的内容随磁盘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数据恢复技术
1、为什么要学?
1、信息化的今天,电子设备普及,数据量 剧增。无论个人、公司、企业还是国家机关 ,都越来越依赖计算机系统。个人档案、文 件、电子邮件、公司财务记录、销售合同、 甚至国家机密等,无一不存储于计算机中, 设想如果系统崩溃,硬盘故障,数据损失将 会出现何种后果?
形形色色的电子设备
3、硬盘有价,数据无价。
4、病毒,如木马、病毒、蠕虫、以及恶意 代码等几乎只要入侵了我们的系统,我们的 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毫无抵抗能力, 任由其毁坏数据、破坏系统或者控制系统。
5、在遭遇不可预测的遭难时,比如说是系 统瘫痪,服务器里的数据全被请除,如果不 能恢复,那么这个公司将遭受灭顶之灾。

误GHOST情况数据恢复技巧

误GHOST情况数据恢复技巧

误GHOST情况数据恢复技巧今天,给同事做系统的时候出现错误操作!导致系统安装后就剩下一个C盘,其他都没有了,也就是说整个磁盘就分了一个区,其他区的资料也跟着没有了。

于是找资料。

终于找到了方法!拿出来大家分享!方法如下:方法一:(借助Diskgenius 一般5块钱的盘都会带这个工具。

本人采用方法一解决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要是在软件搜索的时候请不要动鼠标,不然容易重新启动!请耐心等待。

)如果我们在恢复分区时这样选择:Local—Disk—from image。

Ghost就认为我们现在所要进行的是把以前的硬盘备份映像文件(*.gho)恢复到整个硬盘(如图2)!显而易见,这样的选择操作所带来的结果仅仅只是把原来备份的某一个分区的备份映像文件恢复到整个硬盘。

这就是开机后只有一个分区,而计算机又能正常启动的原因。

我们先来分析一个所有的逻辑盘有没有可以恢复的可能性。

这里我们假定原硬盘的逻辑分区为4个,假设C盘为系统分区。

一、如果误将主分区C区的映像文件还原来整个硬盘还原时Ghost将从硬盘的起始扇区开始写入数据,并根据使用者输入的硬盘容量参数重新定义硬盘分区表(Ghost选项中的默认容量为硬盘最大容量)。

由于还原的数据大小受到原C 区有效数据数据容量的限制,因此从硬盘的起始扇区开始还原的数据其覆盖范围不会超出原C区的边界,这就意味着原D、E、F区的所有数据应该是完好无损的,而此时看不到D、E、F区仅仅是因为Ghost修改了分区表而已,这种情况在恢复了主分区表后即能恢复所有逻辑盘。

二、如果误将逻辑D区的映像还原到整个硬盘因原逻辑D盘没有安装操作系统,故硬盘不能启动,但可以从软驱或光驱启动,启动后只可以看到一个分区(即原逻辑D盘)及数据。

这时分为两种情况:1、如果原D区的有效数据容量小于原C区容量,则原C区数据被破坏,但D、E、F分区完好无损,可以恢复。

2、如果原D区的有效数据容量大于原C区容量,其还原数据的覆盖范围将超出原C区的范围并进入D我,因此不仅原C区数据被破坏,同时原D区数据也难以幸免于难,但原E、F分区数据完好无损,可以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告诉我说打开机器,发现无法启动,主板似乎没有自检,怀疑主板坏了,换了一块主板,发现只能在bios里面找到硬盘,而不能进入系统,接到别的机器上,也看不到分区。我说可能就是分区表丢了,如果仅仅是分区表丢了的话比较简单。
2粗略查看硬盘数据。运行winhex或者RunTimes的磁盘工具diskexplorer,(其他的可以进行磁盘编辑的软件也可以),如图winhex_edit.png,选中需要的物理硬盘,申明一点,贴图时候那块硬盘不在了,所以这里仅仅是作个例子说一说。然后拖动滚动条,浏览一遍整个硬盘,可以看到一些有意义的字符串,还可以见到大批的零数据,当然更多的是看不懂的内容。这个没有关系,至少目前说明硬盘没有什么明显的物理损坏,或者逻辑坏道。
最后,总共历时1个小时。基本上,数据恢复是成功的,不能恢复的部分估计是因为fat表的损坏导致Easy recovery 6接错了文件的尾部。得到的教训是,充分利用自动化工具,但是,随着大硬盘的增多,自动化工具扫描一次非常费时间,当然4g的硬盘很小,也是比较慢的。所以要注意收集信息,信息收集越充分,提供给自动化工具的信息越多,数据恢复的可能也越大。
7再一次自动寻找。根据前面的信息,已经可以推算出大部分的信息了,但是手工劳工比较辛苦,还是试一试自动化的工具哦。
再一次运行Easy recovery 6,使用Data recovery里面的AdvancedRecovery工具,如图advanced_recovery.png所示,当硬盘上没有分区信息时候,红色箭头所指的Advanced Options按钮是可以选择设定的。第一次自动寻找的时候,就是使用了缺省的设置,所以搜索失败,根据前面的分析,设定搜索范围从16000个扇区开始,分区类型选择fat32,fat的匹配模式选择忽略fat表(缺省时候是最佳匹配),然后就可以看到Easy recovery 6不断的显示出查找的文件。
3自动寻找。用Easy recovery 6里面的工具试图自动找到分区,失败了。
4试图重建分区表。查看第一个扇区也就是MBR的内容,发现一塌糊涂,分区表完全损坏。如果仅仅是分区表损坏,完全可以通过搜索分区,然后根据分区的偏移重建分区表。
5了解分区情况,如硬盘分几个区,每个分区大概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区格式是什么。继续询问,了解到机器大概是99年左右买的,装的是win98,不知道几个分区,不知道分区格式是fat16还是fat32,不知道那个关键程序装在那个分区,不知道那个关键程序的目录名字,头晕,一问三不知阿,不过至少知道是fat格式,不是ntfs格式,而且很可能是fat32的分区格式(纯属猜测)。根据经验,一般第一个分区从第64个扇区开始,这个扇区是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对于fat来说,是引导扇区,里面存储着BPB数据。从起始扇区一直浏览到第64个扇区,前面的扇区数据都很混乱,不像是空白的样子,怀疑被病毒改写了,看这样的症状,猜测是类似CIH的病毒,损坏bios,导致主板不能启动,同时搞乱C盘的数据。一直到远远超过了64个扇区的时候,也没有看到看起来可能是fat的引导扇区的扇区。直接搜索扇区尾部的55AA(引导扇区的标志数据),搜索了一会,似乎没有找到引导扇区。
6寻找根目录。找不到引导扇区,无法定位分区的开始,从而无法定位fat文件分配表的位置。换个思路,根路径就在fat后面,挨着fat阿,所以决定搜索根路径。看看我的win98的根目录,有MSDOS这个文件名字,于是搜索MSDOS这个字符串,很幸运,找到了,在大约第16700个扇区里面,然后倒退几个扇区,发现了fat表,fat表一般是排列很整齐的数据,你打开你自己的硬盘,看看fat的16进制表示,就知道这个很整齐大概是什么样子了。这样看来,第一个分区大概在硬盘的8M左右的位置开始的。找一个磁盘编辑工具,如RunTimes的磁盘工具diskexplorer,从根路径扇区的开始位置用根路径的模式查看,熟悉的文件名字出现了,说明这里确实是根路径所在的扇区。查看fat表,似乎前面部分的fat损坏了一部分,而后面的比较完好,同时还是没有找到引导扇区,看来引导扇区被破坏了。
上午的时候他打电话问我如何恢复数据,我就和他简单说了几句,说用easy recovery试一试,中午他拿着硬盘找上门来,要我帮他。他告诉我说用easy recovery 6只找到一些古怪的文件,如.mpg等等没有用处的东西。
首先我把他的硬盘接到我的机器上,然后我是这么做的:
1大概了解硬盘的情况,询问硬盘损坏的原因。
硬盘数据恢复参考文章
电脑巧门2008-11-12 13:44:24阅读14472评论1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个朋友拿着一个硬盘来找我,说起动后看不到分区,但是里面有一个程序里面有关于公司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dbf格式的数据库,公司比较小,没有多少人懂电脑,也没有备份。我帮助他找到了大部分数据,还是有一份数据丢失了。现在我把这一次的体会写出来,给其他朋友增加一点经验,由于当时没有截图,我现在写的时候是凭着记忆写的,而且那块硬盘已经拿走,不可能重现当时的情况了,所以我就多说几句来弥补这一点,图都是事例性质的,不是当时修复的抓图。
8导出重要数据。可以说Easy recovery 6得恢复还是比较成功的,恢复出了相当多的目录结构,关键是我看到了lock2000目录,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重要数据目录。其他没有关系的数据就不要了。存储lock2000目录后,打开dbf数据库,发现大部分数据库完全恢复,少部分在最后面出现了乱码,也就是最后面的数据不太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