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经营管理重点复习题供参考五计算题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重点复习题供参考五计算题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重点复习题供参考五计算题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重点复习题(供参考) 五、计算题

五、计算题

1.某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为10元,其中变动费用为6元,年销售额为10000元,问若要使该产品不亏本,该产品的固定费用不能多于多少?

解:产品销售量=10000/10=1000(件)

因为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费用)-固定费用

所以 1000×(10-6)-固定费用≥0 即固定费用≤4000(元)

要使该产品不亏本,该产品的固定费用不能多于4000(元)

2.某企业急需资金,持票3天后将一张60天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贴现,年利率为7.2%,面额为6万元,银行贴现率为9%,试计算企业能得到多少元?

解:票据到期值=60000×(1+60/360×7.2%)=60720(元)

贴现费用=60720×(60-3)/360×9%=866(元)

企业所得=60720-866=59854(元)

答:企业可得到59854元。

3.某企业欲购买某机器设备,有两个品牌可供选购,A品牌的初始投资7000元,年使用费3000元, B产品初始投资10000元,年使用费2000元,两个品牌的寿命均为10年,年利率6%,则(1+6%)10 =1.791,问采用年费法计算时应该购买哪个品牌?

解:根据设备和年费计算公式:G1=1×{[i(1+i)n]/ (1+i)n}+ G0 得

G1A=7000×{[6%(1+6%)10]/ (1+6%)10-1}+3000=3900(元)

G1B=10000×{[6%(1+6%)10]/ (1+6%)10-1}+2000=3359(元)

∵G1A >G1B 所以应选用设备B较为划算。

答:依题意知应选用设备B比较划算。

4..某企业加工一个部件,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其固定成本为5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140元;B方案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其固定成本为1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70元;C方案在加工中心加工,其固定成本为2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试问:

(1)当产量为2100件时,应采用哪个方案?

(2)当产量为600件时,又采用哪个方案?

解:各方案的成本为:

CA=50000+140Q

CB=100000+70Q

CC=200000+20Q

由CA和CB组成:50000+140Q=100000+70Q 求得:Q1≈714(件)

由CB和CC组成:100000+70Q=200000+20Q 求得:Q2=2000(件)

所以(1)当产量为2100件时采用C方案。

(2)当产量为600件时采用A方案。

5某企业从事ABCDEF六种产品的生产,已知该企业的固定费用为2000万元,现给出各产品的销售额与边际贡献,试计算该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

解:第一步: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A产品:×100%=45%; B产品:25%; C产品:20%; D产品:55%;

E产品:50%; F产品:35%。

第二步:按边际贡献率的高低,列表计算相关参数

第三步:计算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

销售额 =3600+=4171(万元)

6、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预计产量700吨,年固定成本100万元,单价4000元/吨,单位变动成本2000元,求盈亏平衡产量和经营安全率,问该产品是否可生产?

解:盈亏平衡产量 ==500(吨)

经营安全率 = ×100%=28.6% 较安全,该产品可生产。

7、某企业为实现某一决策目标,提出三种经营方案(Ⅰ、Ⅱ、Ⅲ),未来有三种自然状态(畅销、一般、滞销),各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效益见下表:

要求:用乐观法、悲观法、后悔值法、折衷法和等概率法求出应采用哪个方案?

解:(1)乐观法:max{50,70,100}=100 (选方案Ⅲ)

(2)悲观法:max{20,0,-20}=20 (选方案Ⅰ)

(3)后悔值法:

min{50,30,40}=30 (选方案Ⅱ)

(4)折衷法:(设最大值系数为0.75,最小值系数为0.25)

Ⅰ)加权平均值=(最小值×最小值系数)+(最大值×最大值系数)=20×0.25+50×0.75=42.5 Ⅱ)加权平均值=0×0.25+70×0.75=52.5

Ⅲ)加权平均值=[(-20) ×0.25]+100×0.75=70

取加权平均值最大者:max{42.5,52.5,70}=70 (选方案Ⅲ) (5)等概率法:Ⅰ:50×+40×+20×= Ⅱ:70×+50×+0×=40 Ⅲ:100×+30×+(-20)×= max{,40,}=40 (选方案Ⅱ)

8、某企业下年度有甲、乙两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

要求: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佳方案。 解:

甲方案期望值=0.2×20+0.3×70+0.5×100=75

乙方案期望值=0.2×10+0.3×50+0.5×160=97

比较甲、乙两种方案,乙方案的期望值比甲方案大,∴应选择乙方案为最佳方案。

9、某企业机床每台售价1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6万元,年固定成本400万元。当目标利润确定为400万元时,目标成本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解:设目标产量为Q,则根据“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得:

400=Q(10-6)-400 Q=(400+400)/4

Q=200(台)即目标成本为:200×6+400=1600(万元)

依题意知目标成本应控制在1600万元。

10、某企业从事ABCD四种产品的生产,生产的固定费用为6000万元。现给出各产品的销售额、贡献毛益率,试计算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是多少?

解:第一步,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

第二步,按边际贡献率的高低,列表计算相关参数

第三步,要使企业盈亏平衡,企业的边际贡献应正好等于固定费用,即企业要另生产一种相当于2200万元边际贡献的D产品。即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额)×100%

即30%= 得销售额=7333(万元)

销售额=9000+2200÷30%=16333(万元)

11、假定某公司计划年度只产销甲产品,销售单价为200元,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为80000元。

要求:预测该公司为保证目标利润60000元,实现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各为多少?

解:目标销售量= = =1750(件)

目标销售额=目标销售量×销售单价=1750×200=350000(元)

12、假定某公司本年度只产销A产品(单位:件),若其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变动成本为68000元,共获利润18000元,现该公司计划在下年度A产品的销售单价不变,其变动成本率仍与本年度相同为40%。

要求:1)预测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2)若该公司下年度将销售量提高15%,则可获得多少利润?

解:1)销售单价= = =10(元)

利润=销售单价×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18000=10×-68000-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84000(元)

则保本销售量= = =14000(件)

2)销售单价= ==17000(件)

利润=销售单价×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17000×(1+15%)×(10-4)]-84000=33300(元)

13、某企业发行长期债券300万元,发行费用率3%,债券利息率10%,所得税率33%,等值发行,则本次发行

的债券资金成本为多少?

解:依公式C = (I-T),代入数字得C = (1-33%)=6.9% 本次发行的债券资金成本为6.9%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1、某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如下: 单位:(件) 试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37360 13320 == = ∑∑f Xf X (件) 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44360 15840 == = ∑∑ f Xf X (件)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7件。其原因是不同组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2、某纺织厂生产某种棉布,经测定两年中各级产品的产量资料如下: 解: 2009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250 10 3 40 2 200 1? + ? + ? =1.24(级) 2010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300 6 3 24 2 270 1? + ? + ? =1.12(级) 可见该厂棉布产品质量2010年比2009年有所提高,其平均等级由1.24级上升为1.12级。质量提高的原因是棉布一级品由80%上升为90%,同时二级品和三级品分别由16%及4%下降为8%及2%。

试比较和分析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为什么? 解: 甲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0×10%+1.1×20%+1.2×70%=1.16(元) 乙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2×30%+1.1×30%+1.0×40%=1.09(元) 可见甲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较高,其原因是甲企业生产的3批产品中,单位成本较高(1.2元)的产品数量占70%,而乙企业只占30%。

公司理财计算题公式总结及复习题答案out

112公司理财计算题 第二章:财务比率的计算 (一)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100% =所有者权益负债长期负债流动负债++×10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流动比率=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 ×100% 3、速动比率=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 ×100% =流动负债待摊费用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资产---×100% 4、现金比率= 流动负债 短期投资短期有价证券货币资金现金) ()(+×100% (二) 反映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赊销收入净额=2 --÷+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现销收入销售收入 2、存货周转率= 平均存货销货成本 =2 ÷+期末存货)(期初存货销货成本 习题: 1、某公司20××年末有关财务资料如下:流动比率=200%、速动比率=100%、现金比率=50%、流动 负债 = 1000万元,该公司流动资产只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和存货四个项目(其 中短期投资是货币资金的4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和存 货四个项目的金额。 2、某公司20××年末有关财务资料如下:流动比率=200%、速动比率=100%、现金比率=20%、资产负债率=50%、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2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填列下面的资产负债表简表。 资 产 负 债 表(简) (单位:元) 3、某公司年初应收账款56万元、年末应收账款60万元,年初存货86 万元、年末存货90万元, 本年度销售收入为680万元(其中现销收入480万元,没有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销货成本

六年级计算题(总复习)

1、直接写出得数。 5141-= 1-21= 43+43= 495 ?= 14+15= 1+12= ?4343= 3×27= 1×1112= 2.5×0.4 = 35×12= 13×14 = 14-15= 9.5+0.5= 54+152= 1―41―21= 2、计算 5391? 23×52 103×125 87×7 4 59913? 1265? 87281?? 25×5 2×4 15×1625 7×27 125×15 83×3 2 78×514 38×12 32×61×109 19×7 8 ×9 3、简便计算 23×7+23×5 (16-112)×24-45 18×(49+56 ) 57×38+58×57 127-(41-12 5 ) 51503? 六(2)班计算题专项练习1 指导教师:吕涛 学生姓名:

)1437141(28-+? 32×25×1.25 3-712-512 257101257-? 91490? 48)16 7 125(?+ 85×43+41×85 43×52+4 3×0.6 36)125 6141(?++ 7.8×2.5+78×0.75

1、直接写出得数。 3117?= 483?= =?6115 =?9 221 =?7311 =?6124 =?1232 =?15107 6143?= 9865?= 12556?= 85352?= 57710?= 354?= 211 4?= 841 ?= 2、计算 4131? 21×51 41×81 41×6 1 4357? 7365? 87281?? 25×5 2×4 6143?= 9865?= 12556?= 85352?= 57710?= 354?= 211 4?= 841 ?= 61243? 8×12 5 255×15 161244? 六(2)班计算题专项练习2 指导教师:吕涛 学生姓名:

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计算题

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将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是财务运行的一种驱动。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总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4种观点,企业价值最大化普遍认可.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保证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应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其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企业价值,在于它能带给所有者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 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是把企业相关者利益主体进行糅合形成企业这个唯一的主体,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也必能增加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投资价值。 企业主要是由股东出资形成的,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理所当然地,企业的发展应该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所以股东财富又可以表现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有着积极的方面。这是因为:一是利用股票市价来计量,具有可计量性,利于期末对管理者的业绩考核; 二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股票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2.简述吸取直接投资的优缺点。 答: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主要是: 1)、能够增强企业信誉。吸收投入资本所筹的资金属于企业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相比较,能够提高企业的资信和借款能力; 2)、能够早日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吸收直接投资不仅可以筹取现金,而且能够直接获得所需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与仅筹取现金相比较,能够尽快地形成生产经营能力; 3)、财务风险低。吸收投入资本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决定向投资者支付报酬的多少,比较灵活,不像发行普通股有支付相对稳定股利的压力。 吸收投入资本的缺点主要是: 1)、资本成本高。当企业经营好,盈利较多时,税后利润分配缺乏必要的规范,投资者往往要求将大部分盈余作为红利分配; 2)、产权清晰度程度差。吸收投入资本由于没有证券为媒介,产权关系有时不够清晰,也不便于产权的交易。 3.简述企业的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利润及其分配活动与企业上下左右各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企业的财务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所有者主要有以下四类:(1)国家;(2)法人单位;(3)个人;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算题专项练习完整版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算题 专项练习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六年级计算题的复习与回顾练习 一.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是:(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进行化简。) (1)×(2)×45 (3) × (4)×25 (5)×36 (6)×16 二.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1)÷(2)÷(3)÷ (4)÷(5)÷(6)÷ 三.简便计算 ⑴?a+b =b+a 88+56+12 178+350+22 56+208+144 ⑵?(a+b)+c=a+(b+c) (+)+ 286+54+46+4 ++

? ⑶?a ×b =b ×a 25×37× 75××4 ×11×4 125×39×16 ⑷?(a ×b)×c =a ×(b ×c) ×37× 43×15×6 41×35×2 ⑸?a ×(b +c) =a ×b +a ×c 136×+×64 ×123+877× 3 4.68425 ?+? 11164.53411112?+? 512924514343?+? 11 3536 ? ⑹?a ×(b -c) =a ×b -a ×c 102×-×2 471×-×71 43×126-86×13 101×99-897 33 3833 3.7544 ?-+? 555 13.75 2.75888?-?- ⑺a -b -c =a -(b +c) -— -- --

复习题中计算题参考答案

计算题实例及标准答案 一、采用氧化钛作为外源指示剂测定某饲粮的赖氨酸消化率:已知该饲粮干物质中赖氨酸含量为1.1%,生长猪采食该饲粮后回肠食糜中干物质中赖氨酸含量为0.8%,与此同时测得饲粮和粪干物质中氧化钛含量分别为0.1%和0.4%,请计算该饲料的赖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该饲料的赖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D= 100%-[饲粮指示剂含量/食糜指示剂含量*食糜赖氨酸含量/饲粮赖氨酸含量]*100% =100%-(0.1/0.4*0.8/1.1) =100%-18.2% =81.8% 所以该饲料的赖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为81.8%。 二、某研究生想测定某饲料的猪消化能含量,他计划采用盐酸不溶灰分内源指示剂法。他已经测得以下数据,该饲料和粪中的总能含量分别为17.2MJ/kg和6.8 MJ/kg,饲料和粪中酸不溶灰分的含量分别为2.5%和6.1%,请计算该饲料的猪消化能含量。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1)猪对该饲料的总能消化率D(%) =100%-(饲料酸不溶灰分含量/粪酸不溶灰分含量)*(粪总能含量/饲料总能含量) =100%-(2.5/6.1)*(6.8/17.2) =100%-16.2% =83.8% 2)该饲料的猪消化能含量=饲料总能含量*消化率 =17.2*83.8% =14.4MJ/kg 所以该饲料的猪消化能含量为14.4MJ/kg。 三、某研究生计划测定海兰蛋鸡对虾粉(一种非常规饲料原料)的蛋氨酸利用率,由于担心其中的盐分太高影响采食量,所以决定采用间接法。他分别配制了基础日粮和混合日粮饲喂成年海兰公鸡,基础日粮和虾粉的蛋氨酸含量分别是0.30%和1.50%,虾粉在混合日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算题专项 练习

六年级计算题的复习与回顾练习 1. 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是:(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进行化简。) (1)2.5×3.6 (2)0.875×45 (3) 0.065×0.45 (4)3.14×25 (5)3.14×36 (6)3.14×16二.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1)5.98÷0.23 (2)19.76÷5.2 (3) 10.8÷4.5(4)1.256÷3.14 (5)78.5÷3.14 (6) 6.21÷0.3三.简便计算 ⑴ a+b =b+a 88+56+12 178+350+22 56+208+144

⑵ (a+b)+c=a+(b+c) (2.3+5.6)+4.7 286+54+46+4 5.82+4.56+ 5.44 ⑶ a×b=b×a 25×37×0.4 75×0.39×4 6.5×11×4 125×39×16 ⑷ (a×b)×c=a×(b×c) 0.8 ×37×1.25 43×15×6 41×35×2 ⑸ a×(b+c) =a×b+a×c 136×4.06+4.06×64 7.02×123+877×7.02 ⑹ a×(b-c) =a×b-a×c 102×5.6-5.6×2 471×0.25-0.25×71 43×126-86×13 101×99-897

⑺ a-b-c=a-(b+c) 4.58-0.45—0.55 23.4-4.56- 5.44 6.47-4.57 -1.43 【8】 a÷b÷c=a÷(b×c) 4500÷0.4÷75 16800÷8÷1.25 48000÷0.8÷125 5200÷4÷2.5 四.分数的加减法 法则(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是( )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 ),然后按照( ) 法则进行计算. (3)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 )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要先( ),化成( )分数再加减. ++ - - + -(-) -(+) + 五.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 )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 )

统计学复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 四、计算题 1.某企业的工人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 (1)计算工人人数结构相对指标: (2)分析各工种工人的月工资额2006年比2005年均有提高,但全厂工人的月工资额却下降了,其原因是什么? 解:(1) (2)技术工人和辅助工人的月工资额2006年比2005年相比有所提高,但全厂全体工人平均工资却下降20元,其原因是工人工种结构发生了变化。月工资额较高的技术工人的人数比重减少了,从2005年的60%下降为2006年的40%;而月工资额

比较低的辅助工人的人数比重增加了,由2005年的40%提高到60%。 2.某企业所属三个分厂2005年下半年的利润额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计算空格指标数值,并指出(1)~(7)是何种统计指标? (2)如果未完成计划的分厂能完成计划,则该企业的利润将增加多少?超额完成计划多少? 解:

(2)/∑(2)= (4) /∑ (4) =(4) /(2) (4)/ (1) A厂B厂C厂1082 1418 915 1234 1724 1085.71 30.52 42.63 26.85 1358 1637.8 1140 32.84 39.60 27.56 110.05 95 105 125.51 115.50 124.59 合计34154043.71100.004135.8100.0 0 102.2 8 121.11 (1):表中(1)(2)(4)为总量指标,(3)(5)(6)(7)为相对指标。其中(3)(5)为结构相对指标,(6)为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7)为动态相对指标。 (2)B分厂计划利润1724万元,实际只完成1637.8万元。如果B分厂能完成计划,则该企业的利润将增加86.2万元(1724-1637.8=86.2),超额完成计划178.29万元,[(4135.8+86.2)-4043.71=178.29],超额4.41%.(178.29/4043.71=4.41%) 3.某地区商业局下属20个零售商店,某月按零售计划完成百分比资料分组如下: 要求:计算该局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该局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4.某企业1999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算题专项练习20180309

六年级计算题的复习与回顾练习 一.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是:(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进行化简。) (1)2.5×3.6 (2)0.875×45 (3) 0.065×0.45 (4)3.14×25 (5)3.14×36 (6)3.14×16 二.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1)5.98÷0.23 (2)19.76÷5.2 (3) 10.8÷4.5 (4)1.256÷3.14 (5)78.5÷3.14 (6) 6.21÷0.3 三.简便计算 ⑴a+b =b+a 88+56+12 178+350+22 56+208+144 ⑵(a+b)+c=a+(b+c) (2.3+5.6)+4.7 286+54+46+4 5.82+4.56+5.44

⑶ a ×b =b ×a 25×37×0.4 75×0.39×4 6.5×11×4 125×39×16 ⑷ (a ×b)×c =a ×(b ×c) 0.8 ×37×1.25 43×15×6 41×35×2 ⑸ a ×(b +c) =a ×b +a ×c 136×4.06+4.06×64 7.02×123+877×7.02 3 4.68425 ?+? 11164.53411112?+? 512924514343?+? 11 3536 ? ⑹ a ×(b -c) =a ×b -a ×c 102×5.6-5.6×2 471×0.25-0.25×71 43×126-86×13 101×99-897 333833 3.7544?-+? 555 13.75 2.75888 ?-?- ⑺ a -b -c =a -(b +c) 4.58-0.45—0.55 23.4-4.56- 5.44 6.47-4.57-1.43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1.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41252947383430384340 46364537373645433344 35284634303744263844 42363737493942323635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解:频数分布表如下: 2.甲、乙两个生产班组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分别计算两个班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并说明哪个班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解: 甲 x=8.5 ,乙x=11.75 σ 甲=2.22 ,σ 乙 =2,74 ∴乙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3.请根据下表资料计算商品数量综合指数、价格综合指数,并运用指数体系对影响销售额的因素进行指数分析。

解:数量指数:%37.112180400 202720K 0001 ===∑∑p q p q q 202720-180400=22320(元) 质量指数:%52.101202720 205800K 0111 ===∑∑p q p q p 205800-202720=3080(元) 销售额总变动指数:%08.114180*********K 0011===∑∑q p q p pq 205800-180400=25400(元) 综合指数体系:)(1804002058000011∑∑q p q p )(1804002027200001∑∑=p q p q )(2027202058000 11 1∑∑?p q p q 绝对数:25400=22320+3080 4.希望集团公司所属三个子公司均生产同类型产品PS-101,它们的单位产品价格及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利用指数体系分析希望集团公司PS-101产品的总产值的变动情况。

操作系统复习题答案计算题

复习题答案 一、(1) (2)平均周转时间:(10+11+16)/3=12.33 (3)平均带权周转时间:(10/10+11/3+16/4)/3=2.89 二、10+5+10+10+5/10+5+5+10+10+10+10+5+5+10=50% 三、(1)先来先服务:平均周转时间为(3+7+9+12+12)/5=8.6 P1 P2 P3 P4 P5 (2)时间片轮转:平均周转时间为(4+16+13+14+7)/5=10.8 (3)剥夺式短进程优先,有两种情况: A:P1→P2→P3→P5→P4→P2 (3+18+4+9+2)/5=5.2 B:P1→P2→P3→P5→P2→P4 (3+13+4+14+2)/5=7.2 (4)剥夺式优先级:P1→P2→P3→P4→P5→P2 (3+18+4+7+7)/5=7.8 (5)非剥夺式优先级:P1→P2→P3→P4→P5 结果与先来先服务相同。 四、1、非抢占式优先级:因为作业到来的时间是按作业编号顺序进行的(即后面的作业依此比前一个作业迟到一个时间单位)。T=1时,只有作业一到达,不必分析优先级,作业一先进入运行态运行10个时间单位。T=10时,作业二、三、四、五陆续到达,其优先级分别为1、3、4、2,按优先级高低陆续进入运行态的是:作业四、作业三、作业五、作业二。

2、时间片轮转:清注意:到达时间差一个单位。 (1)在第一秒内(T=0~1S),A进入运行态, ①运行态:A 就绪队列:无,因到达时间差一个单位,其它作业均未到达。 在第一秒末(T=1S),B到达进入就绪队列,A进入就绪队列,B由就绪转入运行; ②运行态:B 就绪队列:A,因到达时间差一个单位,其它作业均未到达。 (2)在第二秒内(T=1~2S),B运行;A就绪。 第二秒末(T=2S)C才到达,进入就绪队列;此时就绪队列中顺序为:A、C;因为队首A 由就绪转入运行,B运行时间为1,所以时间片结束时,作业完成,退出系统;此时各队列如下: ③运行态:A 就绪队列:C (3)在第三秒内(T=2~3S),A运行,此时就绪队列中仅为:C; 在第三秒末(T=3S)D才到达,进入就绪队列;同时A由运行转入就绪;C进入运行;此时就绪队列中顺序为:D、A。 ④运行态:C 就绪队列:D、A (4)在第四秒内(T=3~4S),C运行,此时就绪队列中顺序为:D、A; 第四秒末(T=3S)同时E到达,进入就绪队列,同时C由运行转入就绪;D进入运行;此时就绪队列中顺序为:A、E、C。此时各个作业已经分别陆续到达。 ⑤运行态:D 就绪队列:A、E、C (5)在第五秒内(T=4~5S),D运行,此时就绪队列中顺序为:A、E、C; 第五秒末(T=5S)D运行时间仅为1,所以时间片结束时,作业完成,退出系统同时A转入运行;此时就绪队列中顺序为:E、C。 ⑥运行态:A 就绪队列:E、C (6)在第六秒内(T=5~6S),A运行,此时就绪队列中顺序为:E、C; 第六秒末(T=6S)A时间片结束时,转入就绪队列尾,同时E转入运行;此时就绪队列中顺序为:C、A。 ⑦运行态:E 就绪队列:C、A 以后E、C、A循环转入运行态、就绪态。并且根据所需运行时间陆续退出。按照进入运行态的顺序,如下图所示。

三级总复习计算题汇总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一、巴特制计算工作效率(P26) 工作效率=工人作业效率/开工率 开工率=定额工时/实际可利用工时 实耗工时=实际可利用工时—各级管理责任造成的浪费工时 二、计算各部门定额完成率的标准差(σ) σ=√ ∑(x?x)2 n ( n 为该部门统计人数)P30 计算均衡系数(K ),K=σ x (K 越大,说明现行定额水平波动性越大) 三、压缩率是指对工时定额水平的调整幅度(P33) 压缩率= 原产品台份定额?计划产品台份定额 原产品台份定额 X100% 计划产量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四、定额修改时,可采用下列公司核算出新定额(P34) b= a 1+y b ——零部件的实耗工时 a ——修改前的定额工时 y ——平均超额的百分比 y=a1 a2—1 a1——实际完成定额工时数 a2——应出勤工时数 x=(1+K)b x ——修改后新的单件工时定额 K ——允许超额幅度 例如:某企业甲车间生产产品A ,2011年工时定额a 为136工时/吨,生产员工人数为20人,年实际产量为426吨,年制度工日为251天,平均出勤率为95%,2012年修改后的定额工时允许比上一年实际耗用工时高20%(K ),试计算出新的工时定额。 (1)a1=426X136=57936 a2=20X251X8X0.95=38152 Y=a1 a2—1=57936 38152—1=0.5186 (2)求b ,由于a=136,故b=a 1+y =136 1+0.5186=89.56 (3)求x ,由于K=20%,故x=(1+K)b=(1+20%)X89.56=107.47(工时/吨) 结论: 2012年的新定额比2011年的老定额下降了(136-107.47)=28.53工时/吨, 定额压缩率(28.53/136)=20.98% 五、计算单位产品的实耗工时有两种方法(P37) (1)直接计算法 单位产品实耗工时= 报告期内某产品实耗工时总数报告期内该产品成品总量

统计学复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复习题计算题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统计学 四、计算题 1.某企业的工人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 (1)计算工人人数结构相对指标: (2)分析各工种工人的月工资额2006年比2005年均有提高,但全厂工人的月工资额却下降了,其原因是什么 解:(1) (2)技术工人和辅助工人的月工资额2006年比2005年相比有所提高,但全厂全体工人平均工资却下降20元,其原因是工人工种结构发生了变化。月工资额较高的技术工人的人数比重减少了,从2005年的60%下降为2006年的40%;而月工资额比较低的辅助工人的人数比重增加了,由2005年的40%提高到60%。 2.某企业所属三个分厂2005年下半年的利润额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计算空格指标数值,并指出(1)~(7)是何种统计指标 (2)如果未完成计划的分厂能完成计划,则该企业的利润将增加多少超额完成计划多少解: (1):表中(1)(2)(4)为总量指标,(3)(5)(6)(7)为相对指标。其中(3)(5)为结构相对指标,(6)为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7)为动态相对指标。

(2)B分厂计划利润1724万元,实际只完成1637.8万元。如果B分厂能完成计划,则该企业的利润将增加86.2万元(1724-1637.8=86.2),超额完成计划178.29万元,[(4135.8+86.2)-4043.71=178.29],超额4.41%.(178.29/4043.71=4.41%)3.某地区商业局下属20个零售商店,某月按零售计划完成百分比资料分组如下: 要求:计算该局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该局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4.某企业1999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件/人) 5.1999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该商品在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元/件) 该商品在乙市场的平均价格(元/件)

电工复习计算题详细答案

《电工上岗证复习》计算题参考答案 南宁一职校城建部 1、某用户装有220V1000W 白炽灯二盏。若正常供电,每天每盏用电4 小时,一个月(30天),该用户用电多少度。P12 解:W=pt=1.000×2×4×30=240 (度) 答:该用户每月用电240度。 2、用钳形表测量一小电流,若已选取最小量程,在钳口绕10圈,钳表读数为3安,求被测电流值。 解:表盘上的电流读数是以钳口一匝设定,现钳口上绕有10匝,故 实际电流值=表盘上电流读数÷钳口上的匝数 即实际电流值 = 3÷10 = 0.3安 答:被测电流值为0.3安。 3、如图,R 1=2欧、R 2=4欧、R 3=4欧,求 AB 两端的等效电阻为多少? 解:R=R 1+3232R R R R +?=2+4 444+?=4(Ω) 答:AB 两端等效电阻为4欧姆。 4、某单相变压器、匝数比为N 1/N 2=10/1, 初级输入电压若为1000V ,次级输出电压为多少伏?若次级绕组流经的电流为50安,初级绕组的电流为多少安?P264 解:据 U 1/U 2=N 1/N2 得 U2=U 1·N 2/N 1=1000×1/10=100(伏) 据 I 1/I 2=N 2/N 1 初级电流为 I 1=N 2×I 2/N 1=50×1/10=5 (安) 答:次级输出电压为100伏,初级绕组的电流为5安。 5、一台星形接法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接到相电压为220伏的三相电源上,其每相电流为10安,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是0.8 。试求该电动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P43 解:三相对称的有功功率为 P=3U 相I 相COS Φ相=3×220×10×0.8=5280(W) sin Φ相=相φ22cos 1-= 228.01-=36.0=0.6 Q=3U 相I 相sin φ相=3×220×10×0.6=3960 乏(Var) 答: 电动机的有功功率为5280瓦、无功功率为3960乏。 6、一台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是4400匝,电压是220伏,若想在次级得到36伏电压,则需在次级绕线圈多少匝?P264 解:从21U U =2 1N N 得 N 2=N 1× 12U U =220364400?=720(匝) 答:需在次级绕线圈720匝。

六年级计算题(总复习)

指导教师:吕涛
六(2)班计算题专项练习 1
学生姓名:
六年级计算题(总复习)
11 4 5= 11 4 +5=
11 1× 12 = 11 4 -5= 2、计算 1 3 95
13 9 95
1 1- 2 =
1 1+ 2 =
2.5×0.4 =
9.5+0.5=
32 2×5
5 12 6
33 4+4= 3 3 4 4= 31 5×2= 42 5 +15 =
35 10 ×12
1 28 87
54 9=
2 3× 7 =
11 3×4= 11 1― 4 ― 2 =
74 8 ×7
2 25× 5 ×4
1 16 5 × 25
75 8 × 14
3、简便计算 22 3 ×7+ 3 ×5
2 7× 7
5 12 ×15
3 8 ×12
21 9 3 × 6 ×10
11
4
( 6 - 12 )×24- 5
32 8×3
17 9 × 8 ×9
45 18×( 9 + 6 )
5 35 5 7 ×8+8×7
7 15 12 -( 4 - 12 )
1 / 15
3 51 50

28 (1 1 3 ) 4 7 14
32×25×1.25
75 3- 12 - 12
7 101 7
25
25
90 4 91
( 5 7 ) 48 12 16
5315 8× 4 + 4 ×8
3 23 4 × 5 + 4 ×0.6
(1 1 5 ) 36 4 6 12
7.8×2.5+78×0.75
指导教师:吕涛
六(2)班计算题专项练习 2
学生姓名:
1、直接写出得数。
7 3 11 =
34 8=
15 1 6
21 2 9
2 / 15

统计计算题复习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 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7740 3080 412156349512851575665355==++++?+?+?+?+?= = ∑∑f xf x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 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 试指出哪一年的总平均单位成本高。 解:

2009年平均成本74.1172700 317900 137 95900120960001051260009590096000126000==++++= = ∑∑X M M x 2010年平均成本04.1232700 332208 11009007001100137900120700105==++?+?+?= =∑∑ f xf X 因此2010年平均成本比较高。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7.28100 2870 1001245313539251815==?+?+?+?= = ∑∑f xf X (件) 127 .9100 8331 123139181269.2653169.393969.131869.187) (2 ==+++?+?+?+?= -= ∑∑f f X x σ(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267.036 6 .9===X V σ 甲 318.07 .28127 .9== = X V σ 乙 因为0.318 >0.267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小学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1、 136+471=607 2、 286×25=7150 3、 995-775=220 4、 875÷25=35 5、 345+427=772 6、 463×30=13890 7、 985-807=178 8、 852÷47=18 (6) 9、 622+190=812 10、 856×49=41944 11、903-786=117 12、 457÷38=12 (1) 13、437+270=707 14、 524×36=18864 15、525-412=113 16、 862÷72=11 (70) 17、81+519=600 18、275×55=15125 19、736-675=61 20、546÷94=5 (76) 21、683+181=864 22、702×36=25272 23、833-732=101 24、875÷47=18 (29) 25、461+433=894 26、183×33=6039 27、961-600=361 28、375÷49=7 (32) 29、166+262=428 30、300×29=8700

1、 718-608=110 2、 781÷48=16 (13) 3、 419+489=908 4、 645×91=58695 5、 188-14=174 6、 798÷32=24 (30) 7、 275+421=696 8、 164×55=9020 9、 811-796=15 10、452÷43=10 (22) 11、391+589=980 12、106×54=5724 13、230-177=53 14、328÷74=4 (32) 15、252+69=321 16、737×64=47168 17、395-46=349 18、741÷32=23 (5) 19、696+266=962 20、604×38=22952 21、487-35=452 22、289÷32=9 (1) 23、397+455=852 24、464×14=6496 25、856-213=643 26、135÷89=1 (46) 27、256+728=984 28、571×13=7423 29、999-921=78 30、197÷27=7 (8)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 (计算题)

第四章----第一部分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4.1:(1)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5%,比上年增长7%,试计算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2)单位产品成本上年为420元,计划规定今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今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字和实际数字,并计算出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3)按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12%,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4.2:某市三个企业某年的下半年产值及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要求: [1]试计算并填写上表空栏,并分别说明(3)、(5)、(6)、(7)是何种相对数; [2]丙企业若能完成计划,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说明该市三个企业将超额完成计划多少? 4.3:我国2008年-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 单位: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自行设计表格: (1)计算各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 (2)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上年对比的增长率; (3)简要说明我国经济变动情况。 4.4:某公司下属四个企业的有关销售资料如下: 根据上述资料: (1)完成上述表格中空栏数据的计算; (2)若A能完成计划,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 (3)若每个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都达到B企业的水平,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 第四章-----第二部分 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4.5:已知某地区各工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情况以及计划产值资料如下: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的平均完成程度。(2)如果在上表中所给资料不是计划产值而是实际产值,试计算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4.6:已知某厂三个车间生产不同的产品,其废品率、产量和工时资料如下: 计算:(1)三种产品的平均废品率;(2)假定三个车间生产的是同一产品,但独立完成,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3)假定三个车间是连续加工某一产品,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 4.7:对某车间甲、乙两工人当日产品中各抽取10件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得资料如下: 试比较甲乙两工人谁生产的零件质量较稳定。 4.8:某企业工人基本工资资料如下:

三角函数计算题 期末复习(含答案)

一、解答题 1.sin30°+tan60°?cos45°+tan30°. 2.计算:-12016-2tan 60°+(-)0-. 3.计算:2sin30°+3cos60°﹣4tan45°. 4.计算: ()222sin30-°()0 π33--+-. 5.计算: 2sin30tan60cos60tan45?-?+?-?. 6.计算:|﹣3|+(π﹣2017)0﹣2sin30°+(13 )﹣1. 7.计算: ()0222cos30tan60 3.14π--?+?+-. 8.计算: 2212sin458tan 60-+?-+?. 9.计算: 2sin30°2cos45-°8+. 10.计算: (1)22sin 60cos 60?+?; (2)()2 4cos45tan6081?+?---. 11.计算: ()()103sin4513cos30tan6012 -+-+?--o o o . 12.求值: +2sin30°-tan60°- tan 45° 13.计算:(sin30°﹣1)2﹣ ×sin45°+tan60°×cos30°. 14.(1)sin 230°+cos 230°+tan30°tan60° (2)o o o o 45cos 30sin 245sin 45tan - 15.计算:﹣4﹣tan60°+|﹣2|. 16.计算:﹣2sin30°+(﹣)﹣1﹣3tan60°+(1﹣)0+.

17.(2015秋?合肥期末)计算:tan 260°﹣2sin30°﹣cos45°. 18.计算:2cos30°-tan45°-()21tan 60+?. 19.(本题满分6分) 计算:121292cos603-??-+-+ ??? o 20.(本题5分)计算:3--12+2sin60°+11()3 - 21.计算: ()1 013tan3023122-???+--+- ???. 22.计算:∣–5∣+3sin30°–(–6)2+(tan45°)–1 23.(6分)计算: ()()2122sin303 tan45--+?--+?. 24.计算:()1021cos 603sin 60tan 302π-??-?+--?? ???(6分) 25.计算:2sin45°-tan60°·cos30°. 26.计算:()1 012sin 60320152-??-+?---- ??? . 27.计算:?+???-45sin 260cos 30tan 8. 28.计算: ()()1 20150 11sin30 3.142π-??-+--+ ???o . 29.计算:. 30.计算:32sin 453cos602??+?+- . 31.计算:2sin603tan302tan60cos45?+?-???

计算题总复习题

1、电荷为+q 和-2q 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x =1 m 和x =-1 m 处.一试验电荷置于x 轴上何处,它受到的合力等于零? 2、如图所示的长空心柱形导体半径分别为1R 和2R ,导体内载有电流I ,设电流均匀分布在导体的横截面上。求 (1)导体内部各点的磁感应强度。 (2)导体内壁和外壁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 3、如图所示,有一根长直导线,载有直流电流I ,近旁有一个两条对边与它平行并与它共 面的矩形线圈,以匀速度v 沿垂直于导线的方向离开导线.设t =0时,线圈位于图示位置,求 (1) 在任意时刻t 通过矩形线圈的磁通量Φ ; (2) 在图示位置时矩形线圈中的电动势E 。 4、在复色光照射下的单缝衍射图样中,其中某一未知波长光的第3级明纹极大位置恰与波长为nm 600=λ光的第2级明纹极大位置重合,求这种光波的波长。 5、求线电荷密度为λ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的电场强度分布。 6、A 和B 为两个正交放置的圆形线圈,其圆心相重合。A 线圈半径m R A 2.0=,10=A N 匝,通有电流A I A 10=;B 线圈半径m R B 1.0=,20=B N 匝,通有电流A I B 5=。求两线圈公共中心处的磁感应强度。 7、电流为I 的无限长直导线旁有一弧形导线,圆心角为1200,几何尺寸及位置如图所示。求当圆弧形导线以速度v 平行于长直导线方向运动时,弧形导线中的动生电动势。 I

8、一衍射光栅,每厘米200条狭缝,每条狭缝宽为a=2×10-3 cm ,在光栅后放一焦距f=1 m 的凸透镜,现以λ=600 nm (1 nm =10-9 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求: (1) 单缝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 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9、一均匀带电半圆环,半径为R ,电量为Q ,求环心处的电势 10、一无限长的载流导线中部被弯成圆弧形,并用同样的直导线将B A ,两点连接,如图B07所示,圆弧形半径为cm R 3=,导线中的电流为A I 2=。求圆弧形中心O 点的磁感应强度。 11、一同轴电缆由中心导体圆柱和外层导体圆筒组成,两者半径分别为1R 和2R ,导体圆柱的磁导率为1μ,筒与圆柱之间充以磁导率为2μ的磁介质。电流I 可由中心圆柱流出,由圆筒流回。求每单位长度电缆的自感系数。 12、在通常亮度下,人眼瞳孔直径约为3 mm ,若视觉感受最灵敏的光波长为550 nm (1 nm = 10-9 m),试问: (1) 人眼最小分辨角是多大? (2) 在教室的黑板上,画的等号的两横线相距2 mm ,坐在距黑板10 m 处的同学能否看清? 13、一半径为R ,均匀带电Q 的球面,试求:(1 A O B 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