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教育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垃圾分类活动方案

垃圾分类活动方案垃圾分类活动方案(通用6篇)垃圾分类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二、活动要求:(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区教育局成立教育系统垃圾分类活动领导小组,由孙夕礼局长担任组长,庄芸、俞泰鸿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各中小学幼儿园一把手校长(园长)以及教育局机关各科室科长为领导小组成员。
各中小学、幼儿园结合本校实际认真研究部署垃圾分类工作,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领导,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校园内进行规范化垃圾分类回收,并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动,推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垃圾分类的开展。
(二)明确意义,加强宣传各学校行政领导、班主任、卫生老师要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向学生广泛宣传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目标、意义。
通过电子屏幕、宣传栏、广播、开展生活垃圾知识的宣传,在学校主要出入口设立宣传标牌,悬挂宣传标语,使全体学生充分认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全体学生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结合实际,全面清理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各个年龄阶段的垃圾分类常识教育,增设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劳动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在校园内实现最大程度垃圾源头减量,规范化分类回收。
组织开展校园内外环境大清扫活动,彻底清除校园内卫生死角,对校园垃圾做到日日清分类处理。
(四)丰富活动,培养理念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撰写生活垃圾分类日记,制作手抄报,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学校营造浓厚的生活垃圾分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氛围。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到社区、公共场所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实践等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
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班队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科学课的教育内容,使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不仅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循环经济理念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垃圾分类活动组织方案(通用10篇)

垃圾分类活动组织方案(通用10篇)垃圾分类活动组织方案篇1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局属各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改善校园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区教体局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组织机构成立中学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垃圾分类工作。
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二、分类原则和标准按照国家住建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六大类。
结合我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实际需求,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分布实施、逐步到位,现阶段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待相关设施建设、分类收集的条件成熟后,再按照部颁标准细化、实施。
1、可回收垃圾: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如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
2、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如普通生活垃圾、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垃圾。
三、目标任务1、开展宣传动员。
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校园网、班会课、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各类活动。
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2、参与社区共建。
与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3、设置分类收集设施。
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设置垃圾收集设施。
四、经费保障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校校园内部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以及分类设施的设置、改造工作。
五、阶段安排1、宣传动员和准备阶段(20年月)本阶段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开展普及宣传、教育活动,设置垃圾分类箱。
中小学 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中小学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中小学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精神和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讲话精神,倡导低碳、文明生活方式,推进以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为主要抓手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落实区教育局相关通知要求,制订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1.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覆
盖率达到100%,师生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2.分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从2020年开始,学校将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并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全校垃圾分类全覆盖。
二、分类要求
1.明确分类品种,基本分类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厨
垃圾和干垃圾。
2.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硒鼓、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专业回收,回收点在门卫处和行政楼底楼楼梯间。
3.可回收物包括废弃电器电子类产品和适宜回收循环利用
和资源化利用类的废弃物,专业回收,后勤部门负责。
4.餐厨垃圾包括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
的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等,专业回收。
5.其他垃圾包括污损后不宜回收利用的包装物、餐巾纸、
厕纸、尿不湿、竹木和陶瓷碎片等,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分类垃圾箱和保洁工负责。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全体干部员工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在学校素质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各部门、各班要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问题日益凸显。
垃圾分类工作是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举措。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实施,制定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是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
2.原则: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公众参与、科技支撑、法律保障。
三、实施步骤1.制定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明确责任主体、分类标准和处罚措施,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确定分类方式和标识: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垃圾种类和特点,确定适用的分类方式和标识,让公众便于辨认和分类。
3.建立分类投放设施:在小区、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建立分类投放设施,提供垃圾分类投放的便利条件。
政府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先进的智能分类垃圾桶,提高投放效率。
4.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意识。
可以利用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广告牌和宣传册等多种形式传播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5.实施分类收运: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确保分类垃圾能够得到及时收集和转运。
政府可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设立分类收运站点,统一收集和运输垃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推动资源化利用:加大对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力度,建立健全的资源再利用体系。
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动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垃圾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
7.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规范实施。
政府需要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相关主体的督促和约束,通过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保障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用于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宣传教育、分类收运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
2.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垃圾分类产业,激发创新活力和竞争,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益。
市教育局推动校园垃圾分类减量实施方案

市教育局推动校园垃圾分类减量实施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产量急剧增加,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校园这个人口密集、生活习惯相对单一的场所,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响应国家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号召,推动我市校园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提高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减量实施方案。
二、目标及原则(一)目标1.提高全市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垃圾分类习惯。
2.实现校园垃圾分类全覆盖,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3.创建绿色校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原则1.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共同推进。
2.教育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全面实施。
3.科学管理、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协同推进。
三、主要任务(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垃圾分类意识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载体,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师生垃圾分类意识。
3.组织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师生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和意义。
(二)完善分类设施,提高垃圾分类效果1.按照国家标准,配置校园垃圾分类设施,确保设施标识清晰、方便使用。
2.定期检查、维护垃圾分类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结合实际,创新垃圾分类投放方式,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的便捷性。
(三)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制度落实1.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制定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对校园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和通报。
3.引入社会力量,鼓励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校园垃圾分类指导和评估。
(四)推动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相结合,实现减量化处理1.建立校园垃圾分类数据信息平台,实时统计、分析垃圾分类情况。
2.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3.开展校园垃圾分类示范项目,推广先进经验,辐射全市。
四、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1.市教育局负责全市校园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
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环境保护部(已撤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布日期】2018.01.16•【文号】教发厅〔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1.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1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厅(教委、教育局)、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局)、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深刻领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按照所在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强化国民教育基础性作用,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范围。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
在《实施方案》规定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和区域,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当地政府出台的实施办法,根据属地规定的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规范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做好与社会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环节的衔接。
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方案范文(通用5篇)

垃圾分类的活动方案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方案范文(通用5篇)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活动方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方案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垃圾分类的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的在平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们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在日后生活中能够分类投放各类垃圾的好习惯。
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环境,为了大家都能拥有一个清洁、美好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下午xx三、活动对象xx校区x年级全体学生四、活动地点xx校区x楼报告厅五、活动流程1、组织学生观看《xx市垃圾分类宣传片》。
2、齐诵童谣《垃圾分类我宣传》3、学生代表发言。
4、现场提问并进行模拟操作。
5、各班“环保小卫士”宣誓。
六、活动安排1、报告厅布置、录像:xx负责。
2、学生座位安排:xx安排。
3、四个垃圾筒及部分垃圾:xx负责。
4、电视台人员茶水:xx。
5、活动主持:xx。
6、拍照、微官网:xx。
7、信息报道:xx。
8、学生代表发言、环保小卫士集合:xx负责。
七、补充说明1、xx市电视台组织拍摄,请xx校区x年级各班主任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有组织地参加活动。
2、x月x日下午,x年级xx课暂停一次。
如果下雨,原定在报告厅上课的情xx请任课老师安排好地点。
xx老师的xx课暂停一次,学生留在自己班级上课,涉及到的学生请各班主任关注好。
3、假期里,学生们已完成了各项关于“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作业。
一二年级绘制宣传画,三四年级设计宣传标语,五六年级出刊宣传小报。
学校德育处将对学生作品进行组织评比。
4、各中队在本学期组织开展关于垃圾分类的有仪式的中队活动,出刊一期黑板报。
垃圾分类的活动方案2一、活动背景:校园在进行施工建设,基础设施还不太完善,我们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垃圾随处可见,污水随意从窗户往外面倒,垃圾随手从窗户扔,影响到了我们的公共卫生,环保学院不再环保。
区教育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引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计划和目标•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步骤和措施•资源安排和预算•生活垃圾分类的效益分析和评估指标引言01国家层面提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推广实施。
国家政策要求地方政策响应教育系统责任地方政府为落实国家政策,制定更细化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和措施。
作为区教育局所属单位,有责任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树立环保意识。
030201方案背景通过制定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提高教育系统内各单位垃圾分类水平,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目的生活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营造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和教职工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意义目的和意义本工作方案适用于以下单位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等。
幼儿园:包括公办、民办幼儿园等。
培训机构:包括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补习班等。
以上单位均应遵守本方案所规定的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010*******适用范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计划和目标02定期检查评估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定期检查评估机制,对各学校、办公室的分类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制定分类方案根据学校、办公室等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案,明确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投放要求。
宣传教育培训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对全体师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分类意识。
设施配备和改造按照分类要求,配备齐全的垃圾收集设施,如垃圾桶、垃圾袋等,并对现有的垃圾收集设施进行改造,以满足分类需要。
工作计划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确保全区教育局所辖范围内的学校、办公室等区域全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分类覆盖率达到100%。
促进资源回收利用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促进可回收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垃圾处理压力,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区教育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是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的目标;是全面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基础,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在我区的顺利开展,现根据盘锦市教育局关于下发《全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探索学校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可行途径,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全面开展,提高我区各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掌握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常识。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内容
(一)明确垃圾分类标准
依据《辽宁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导则》,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
可回收垃圾是指具有市场价格的适宜回收和再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单独存放的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织物、废旧家具、废旧家电等。
有害垃圾是指含有害物质,包括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灯管、家用化学品、电池和过期药品、化妆品等。
易腐垃圾是指因易腐性物质直接或间接产生恶臭的垃圾,包括厨房等产生的废弃食材、废弃食物、废弃食用油;花草、落叶等废弃物;卫生间的废纸、卫生巾等废弃物;其它被易腐性物质污染了的纸张等。
其它垃圾是指除上述类别之外,未能单独收集的、失去利用价值的各类生活垃圾。
包括废弃纸张、塑料、橡胶、宣传、玻璃等失去利用价值废弃物。
(二)落实垃圾分类责任
学校幼儿园的食堂、宿舍楼、教学楼、实验楼、保安室等分别落实垃圾分类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三)分类设施设置标准
1.实验楼、宿舍楼区域设置可回收垃圾(蓝色)、有害垃圾(红色)、易腐垃圾(绿色)和其它垃圾(灰色)四类垃圾桶,并将不同种类垃圾图样标识印制在桶上;有害垃圾筒的设置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它三类垃圾桶一般为每一个单元楼为一组。
2.教学楼、办公楼、操场、食堂、保安室等学生集中或人员密集通行区域,应在方便位置放置1—2组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其它垃圾三类垃圾桶。
各单位自行采购标准的垃圾分类桶和标识,并落实责任部门负责垃圾桶的日常维护工作。
(四)垃圾分类作业流程
1.分类投放。
学生或教职工将生活垃圾分类装入不同垃圾袋内,分别投放到统一设置的对应种类垃圾桶内。
2.监督指导。
学校按垃圾投放区域成立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组成的垃圾分类督导小组,监督指导师生的垃圾投放,严把“垃圾投放关”;学校健全保障制度,把垃圾投放工作纳入《量化考核》,同评选
“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生”相结合,使
师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严把“习惯养成关”。
3.收集运输。
学校积极同街道、社区或盘锦京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系选派垃圾清运员,负责学校垃圾收集和集中贮存,盘锦京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定期回收。
学校为进出校园车辆和人员办理通行标识。
三、工作目标
第一阶段为试点阶段。
设立平安学校、西安学校、三校为试点学校,开展试点工作,探索生活垃圾分类保障政策和工作标准,建立长效机制,积累经验;
第二阶段为推广阶段。
2017年底前,实现全区学校生活垃圾分类设备完备,人员配备齐全,垃圾分类覆盖面达100﹪;
第三阶段为巩固阶段。
自2018年起,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实施,
并实现垃圾分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四、实施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有序推进。
1、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2、健全队伍,加强垃圾分类管理。
(1)成立各校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为各校指导员,具体负责本部门、组(室)的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日常宣传指导和管理、监督和检查。
(2)规范垃圾回收方式和渠道,加强学校层面的垃圾收集和处置工作。
3、加大投入,完善设备设施。
向各部门、组(室)、班级等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宣传资料、垃圾袋等,指导全体教职工、学生将垃圾分类投放;各校增设生活垃
圾分类收集箱,班级内分设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食堂提供可重复使用餐具,设置餐厨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剩余汤水桶;会议室设置茶水桶、消毒柜、陶瓷杯(不使用一次性杯子);办公室设置可重复使用的办公用品,自备可重复使用茶杯。
(二)加大宣传、体验实践,确保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有效开展。
1、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教职工大会、校园广播、电子屏幕、橱窗、横幅、黑板报、班会课、展板、分发宣传手册等形式,等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普及教育,强化师生垃圾分类减量意识,提升知晓率。
2、多途径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垃圾分类减量践行率。
(三)实施步骤
(1)前期部署阶段(4月18日前)
(2)试点阶段(4月18日-6月25日)
试点单位完成垃圾分类设施设置规划,布置设施设备等工作,6
月25日至7月初总结工作经验。
(3)推广阶段(7月5日-10月31日)
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学校同相关部门对接落实垃圾清运员和分类运输车辆;部署垃圾设施设备,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培养师生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4)提升阶段(11月1-12月31)
总结经验,建立管理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健全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不断完善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和配套设施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垃圾分类质量。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各校要明确职责,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要将其作为建设文明校园、落实节能减排的工作来抓,积极做好实施和推进工作。
2、加强监督,务实求效。
校领导小组定期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和评价,各部门、级组和班级要加强对责任区域的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的监督,确保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取得实效。
3、加强宣传,各校要加强宣传垃圾分类减量活动,并注重挖掘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及时上报,使师生自觉践行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全方位全角度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