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分拣系统设计
智慧物流中的自动化分拣系统设计

智慧物流中的自动化分拣系统设计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智慧物流中的自动化分拣系统成为了解决方案之一、本文将从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对智慧物流中的自动化分拣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一、系统架构1.输入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接受分拣指令和传感器数据的输入。
分拣指令来自于物流管理系统,传感器数据则用于感知货物信息,如尺寸、重量和形状等。
2.控制模块:该模块用于分拣任务的调度和控制。
它通过与输入模块和执行模块的数据交互,实现分拣过程的自动化。
3.执行模块:该模块是整个自动化分拣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机械臂、传送带和仓库货架等设备。
机械臂用于将货物从传送带上取下,并根据分拣指令将其放入相应货架上。
4.输出模块:该模块用于输出已完成的分拣任务的信息,如分拣完成的货物数量、分拣准确率等。
二、功能模块1.分拣任务调度:根据物流管理系统的指令,将需要分拣的货物进行合理的调度,使得分拣过程高效、准确。
2.识别和分类:通过传感器和视觉系统,对货物进行识别和分类。
可以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图像处理,提取货物的特征,如尺寸、重量和形状等。
3.分拣执行:根据分拣指令和货物的特征,控制机械臂将货物从传送带上取下,并将其放入相应的货架上。
4.异常处理:处理分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如货物丢失、堵塞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
5.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分拣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如分拣准确率、效率等,为物流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三、关键技术1.机器视觉技术:通过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对货物的特征进行识别和提取,实现自动化分拣。
2.传感器技术:利用激光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设备,对货物的位置、尺寸、重量等信息进行感知。
3.控制算法:使用合适的控制算法,对机械臂进行精确的控制,使其能够准确地进行分拣操作。
4.通信技术:通过与物流管理系统的通信,实现分拣指令和数据的传输,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货物分拣控制系统设计终版

货物分拣控制系统设计终版货物分拣控制系统是一个关键的物流系统,负责将大量的货物按照特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分拣和分配。
设计一个高效、稳定且可靠的货物分拣控制系统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一个终版的货物分拣控制系统的设计。
首先,货物分拣控制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的分拣能力。
因此,系统需要使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对货物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
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训练系统,使其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货物。
同时,系统应该具备并行处理的能力,以提高分拣速度。
可以将分拣线上的任务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由一个独立的处理单元负责。
其次,货物分拣控制系统应该能够根据货物的特性和目的地进行分配。
系统需要能够根据货物的重量、体积和目的地等因素,确定最佳的分拣路径。
可以使用贪心算法或动态规划等方法,寻找最短路径或最佳路径。
同时,系统需要能够动态地调整分拣路径,以适应运输量的变化和分拣要求的变化。
还有,货物分拣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自动化的能力。
系统应该能够自动地将分拣完毕的货物送往不同的目的地。
可以使用自动搬运机器人来完成货物的转运。
机器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和感知技术,与系统进行实时的交互和通信。
此外,系统还可以使用自动唛头贴附技术,将唛头贴附在货物上,以便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此外,货物分拣控制系统还应该具备监控和报警的能力。
系统需要实时地监控货物的分拣过程和运输过程,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以使用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对货物和设备进行监控。
同时,系统还应该具备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以便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异常情况。
最后,货物分拣控制系统应该具备易于维护和升级的能力。
系统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模块化的设计,以方便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
同时,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和变化。
综上所述,一个高效、稳定且可靠的货物分拣控制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的分拣能力、智能的分配能力、自动化的能力、监控和报警的能力,以及易于维护和升级的能力。
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暴增,大量货物需要进行分拣并快速送达客户手中。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现代物流企业采用自动化分拣系统。
相比人工分拣,自动分拣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效率快等优点。
本文将探讨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分拣系统的构成物流分拣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构成的。
硬件部分包括运输线、传送带、分拣机、输送机等设备。
软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主要功能是控制硬件设备的运行并完成分拣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不能分割,需要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物流分拣任务。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在物流分拣系统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物流企业通常会采用条码、RFID等技术来采集货物信息。
比如,在仓库中,货物到达时,工作人员会贴上标签,标签上会有货物的名称、数量、重量、收货人信息等。
当货物经过扫描器时,扫描器会读取标签上的信息,并将其上传到系统中进行处理。
此后,系统会根据货物的数量、重量、收货地址等信息,自动安排货物的分拣顺序,并将其发送到对应的分拣机上进行分拣。
三、分拣机的设计与实现分拣机是物流分拣系统中的核心设备。
分拣机通常由运输线、传送带、机械手臂等部件组成。
当货物到达分拣机时,机械手臂会根据货物的信息来抓取货物,并将其分拣到对应的分类箱中。
在选择分拣机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如分拣速度、分拣精度、承载能力、占地面积等。
四、系统控制与监测在物流分拣系统中,系统控制与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系统控制部分主要功能是控制分拣机的运转,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分拣机的速度、分拣顺序等。
同时,系统还需要实时监测整个分拣过程中的数据,以便随时掌握货物的实时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系统需要及时进行排查与解决。
五、总结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拣机的设计与实现、系统控制与监测等。
如果一个物流分拣系统能够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完善的设计与实现,那么将能够大大提高物流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分拣系统规划和设计

(2) 分拣辨认
在这分段中,商品接受激光扫描器对其条形码标签旳扫描, 或者经过其他自动辨认方式,如光学文字读取装置、声音辨认输 入装置等,将商品分拣信息输入计算机。
商品之间保持一种固定值旳间距,对分拣速度和精度是至 关主要旳。虽然是高速分拣机,在多种商品间也必须有一种固定 值旳间距。目前旳微型计算机和程序控制器已能将这间距减小到 只有几英寸。
三、分拣作业旳手段
按分拣旳手段不同,可分为人工分拣、机械分拣和自 动分拣三大类。机械分拣也称电子辅助分拣。
本章目录
9.1 分拣作业 9.2 电子辅助分拣系统 9.3 自动分拣系统
9.2 电子辅助分拣系统
一、系统构成
电子辅助分拣系统 是一套安装在储位上旳 电子装置,由电脑上安 插旳一片界面卡连接并 控制这些装置,借由灯 号与数字显示作为辅助 工具,引导拣货人员正 确、迅速、轻松地完毕 拣货工作。
汇集输送机具有自动停止和开启旳功能。假如前端分拣
辨认装置偶尔发生事故,或商品和商品连结在一起,或输送机 上商品已经满载时,汇集输送机就会自动停止,等恢复正常后 再自行开启,所以它也起缓冲作用。
高速分拣,要求分拣输送机高速运营。例如,一种每分钟 可分拣75件商品旳分拣系统,就要求输送机旳速度到达75米 /分 。为此,商品在进入分拣辨认装置之前,有一种使商品 逐渐加速到分拣系统输送机旳速度,以及使前后两商品间保持
(4)可合理调配车辆、使用和规划配送路线 因集中顾客需求后才开始分货,工艺计划性强,故配
送时可合理调配、使用车辆和规划配送路线。
合用领域
(1)顾客稳定、数量较多。 (2)顾客需求共同性很强、差别较小,需求数量可有差 别但种类相同。 (3)顾客需求种类有限、统计轻易、分货时间不长。 (4)顾客配送时间无严格限制。 (5)力求追求效率,降低成本。 (6)专业性强旳配送中心、形成了稳定顾客和需求, 货品种类有限。 (7)商业服务业连锁、巨型企业内部供给配送。
分拣系统方案

分拣系统方案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分拣系统在快递、仓储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分拣效率、降低成本,设计一套高效准确的分拣系统方案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技术设备和操作流程等方面,详细介绍一种分拣系统方案。
一、系统架构分拣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设备层、控制层和管理层。
1. 设备层:分拣系统设备层包括传送带、机械臂、相机装置等。
传送带用于输送物品,机械臂用于抓取物品并放置到指定位置,相机装置用于拍摄物品特征。
2. 控制层:分拣系统控制层主要由计算机和控制软件组成。
计算机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控制软件负责分拣策略的制定和执行。
3. 管理层:分拣系统管理层包括用户界面和数据库。
用户界面用于人机交互,数据库用于存储分拣系统的相关数据,如订单信息、物品特征库等。
二、技术设备1. 传送带:传送带是分拣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通常采用带式传送带。
传送带长度和宽度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同步控制与高精度定位是其关键技术。
2. 机械臂:机械臂是自动分拣的关键设备,使用多关节构造实现物品的抓取和放置。
机械臂的材质、力量、速度和灵活性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3. 相机装置:相机装置负责拍摄物品特征,如尺寸、形状、条形码等。
高分辨率、高速度及可靠性是选择相机装置的关键要素。
4. 控制软件:分拣系统的控制软件需要实现机械臂的运动控制、图像识别和物品信息数据库的交互等功能。
使用成熟稳定的控制软件可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操作流程1. 数据准备:将订单信息导入分拣系统的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物品扫描:物品通过传送带运输到相机装置下方,相机对物品进行扫描,采集物品特征信息。
3. 特征识别:控制软件根据相机拍摄的特征图像,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物品进行特征识别,判断物品的种类和属性。
4. 分拣决策:基于特征识别结果和订单信息,控制软件决策将物品分拣至何处,生成相应的运动指令。
5. 物品分拣:根据控制软件生成的指令,机械臂准确抓取物品并放置到指定位置上,完成物品分拣。
物流分拣系统设计

物流分拣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物流行业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而在物流行业中,分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能够保证快递、包裹等物品的准确、快速的送达。
因此,一个高效的物流分拣系统设计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物流分拣系统设计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分拣系统。
一、分拣过程的流程剖析在进行物流分拣系统设计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分拣的过程。
分拣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货物到达分拣中心后,需要进行称重、扫描、录入等工作,将货物信息进行记录;其次,对于不同种类的货物,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
例如,易碎品需要进行特殊包装和标识,大件物品需要安排专门的运输车辆;然后,根据货物的目的地,将其归类到不同的车辆或区域,并对货物进行封闭、标记等处理,以确保货物不受损失或混淆;最后,将归类好的货物装载到对应的车辆中,并按时发运。
了解分拣流程后,我们需要搭建一个能够满足流程需求的分拣系统。
二、物流分拣系统设计1. 系统选型物流分拣涉及到数据的管理、处理与储存。
一个较好的系统除了具备稳定、安全的性能外,还需要具备可扩展性,方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随时增加和减少业务处理,并支持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最常用的物流分拣系统设计是基于ERP系统的定制化开发,但也需要视企业经济实力与IT实力量身定制。
2. 系统流程设计物流分拣系统设计的主要流程包括了货物的录入、归类、封闭、装载等。
对于不同种类的货物,还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
因此,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安排区域或车辆,来方便分拣,并且尽可能减少货物的损伤风险。
同时,系统应当支持自动化分拣,减少人工错误率,提高物流效率。
3. 系统功能设计在物流分拣系统设计中,需要规划出一些应用程序来支持分拣的操作和数据管理。
例如,货物扫描系统、货物管理系统、设备调配系统、业务跟进系统、人员考勤系统等。
另外,充分考虑到员工操作的易用性及基础设置方面,应提供相应的权限设置,以确保处理分拣任务的员工按角色分配合理,实现完善的分拣生产线。
物料分拣系统毕业设计

物料分拣系统毕业设计一、项目背景物料分拣是现代物流仓储领域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准确性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在传统的分拣过程中,人工操作容易出现疏漏和错误,同时速度也较慢。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准确的物料分拣系统成为了当今物流行业的迫切需求。
二、系统设计目标本项目旨在设计一个自动化物料分拣系统,具体目标包括: 1. 提高物料分拣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减少人工操作,节省人力成本; 3. 提升物流供应链服务质量;4. 降低错误率,避免物料错发或丢失的情况;5. 实现分拣数据的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
三、系统功能和工作流程1. 系统功能本系统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自动识别物料:通过视觉识别技术,自动识别物料的类型、属性和特征。
- 分拣任务下发:根据系统输入的订单信息和物料识别结果,下发相应的分拣任务。
- 自动分拣:通过机械臂、输送线等设备,自动将物料分拣到指定的目标位置。
- 分拣结果记录:将分拣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记录下来,用于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
2. 工作流程本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 采集物料信息:使用摄像头等设备采集物料的图像信息。
2. 物料识别:对采集到的物料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通过训练好的模型进行物料识别。
3. 分拣任务下发:根据识别结果和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分拣任务,并下发给机械臂等设备。
4. 自动分拣:机械臂按照任务要求,将物料从初始位置分拣到目标位置。
5. 分拣结果记录:记录每一次的分拣任务信息,包括分拣时间、物料类型、分拣结果等。
6. 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通过物料分拣系统的监控界面,可以实时监控各个分拣点的工作状态,并对分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系统硬件配置为了实现自动化物料分拣,需要配备以下硬件设备: - 摄像头:用于采集物料图像信息。
- 机械臂:用于自动分拣物料到目标位置。
- 输送线:用于物料的运输和传送。
-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和管理整个物料分拣系统的运作。
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一、前言在现代工业革命中,物流行业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竞争,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也成为了企业追求高效、准确的物流态势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着重探讨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或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物流分拣系统是指根据物品的属性、数量等特征,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物品分类、分拣,并将其储存于指定的位置。
在物流行业中,物流分拣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1.系统结构物流分拣系统一般由三大模块构成,即:输入模块、执行单元、输出模块。
其中,输入模块主要负责接收物品信息,执行单元主要完成物品的分类、分拣等工作,输出模块则将物品组织出货,发送至指定的目的地。
2.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物品属性:物品属性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因此,需要对物品属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归类,以便为后续的分类、分拣提供基础。
(2)速度:物流分拣系统的速度很重要,特别是在高峰期或特别繁忙的情况下,因为如果速度慢的话,就会导致物品积压,影响物流流程的顺畅。
(3)质量要求:不同的物品有着不同的质量要求,系统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3.系统优化在设计完物流分拣系统之后,需要进行系统优化。
系统优化是关于系统性能和合理性的全面审查,以便使其最适合异构化物品的分类、分拣。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优化内容:(1)优化分类算法:分类算法决定了分拣速度和准确度。
因此需选择合适的算法,并针对特定情况进行调整。
(2)优化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是分拣系统中的核心部件,需要多方面优化,以确保它能够高效、准确地执行分类操作。
(3)优化系统交互性:系统交互性决定了分拣系统整体的操作效率。
优化交互性时,需要考虑到用户和系统的需求,并不断地改进系统的交互方式。
4.总结物流分拣系统是物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同时,优化物流分拣系统也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方案,逐步快速地发展起来,以保证高效、准确的分拣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物分拣系统设计摘要本模块为物流自动化控制系统第十单元,通过MicroLogix1400控制器来进行对该模块的操作。
主要功能为利用电机带动传送带运行,把货物传送到相应的位置,检测传送过来的物体属于哪种材质,然后根据电感传感器和电容传感器分别对货物进行分类,送入货道。
货物传送到电感传感器时,若传送的货物为金属物体,电感传感器就会产生一个信号,电磁阀给气缸一个动作的信号,气缸就会动作把金属货物送入货道;若货物为非金属物体,继续传送,到达电容传感器时,电容传感器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同样电磁阀给气缸一个动作信号,气缸就会把非金属货物送入货道。
同时还有光电开光来进行对货道是否储存满进行检测。
在货物进入货道时,利用计数器来对货物计数,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客户对货物量的统计,来达到客户的要求,当满足客户要求时,就会出现闪烁报警,当货道存入货物满时,货道中的光电开关就会发出一个红色灯来提示工作人员。
关键字:可编程控制,传感器,货物分拣目录摘要 (I)1 元器件说明 (1)1.1 可编程控制器 (1)1.1.1 Micrologix 1400/1766-L32BXB (1)1.1.2 MicroLogix1400的性能: (2)1.2 供电及保护模块 (3)1.2.1 CDB3LE-40系列漏电断路保护器 (3)1.2.2 S8JC-Z03524C经济型开关电源 (3)1.3 BLJ18A4-8-Z/B1Z电感传感器 (5)1.3.1 组成 (5)1.3.2 参数说明 (5)1.3.3 接线示意图 (5)1.3.4 原理 (5)1.3.5 功能 (5)1.3.6 应用范围 (5)1.3.7 特点 (6)1.3.8 注意 (6)1.4 E2K-X8ME1电容传感器 (6)1.4.1 组成 (6)1.4.2 参数说明 (6)1.4.3 接线示意图 (7)1.4.4 原理 (7)1.4.5 功能 (8)1.4.6 应用范围 (8)1.4.7 特点 (8)1.4.8 注意 (8)1.5 光电开关EE-SPY402 (8)1.5.1 组成 (8)1.5.2 参数说明 (8)1.5.3 接线示意图 (9)1.5.4 原理 (9)1.5.5 功能 (10)1.5.6 术语解释 (10)1.5.7 特点 (10)1.5.8 注意 (11)1.5.9 常用材料的反射率 (12)1.6 E6A2-CW5C旋转编码器 (12)1.6.1 参数说明 (13)1.6.2 接线示意图 (13)1.6.3 原理 (14)1.6.4功能 (14)1.6.5 应用范围 (14)1.6.6 特点 (14)1.6.7 注意 (14)1.7 SCDJB16-60气缸 (15)1.7.1 组成 (15)1.7.2 原理 (15)1.7.3 功能 (15)1.7.4 特点 (15)1.8 电磁阀SVK0120 (16)1.8.1 组成 (16)1.8.2 参数说明 (16)1.8.3 接线示意图 (16)1.8.4 原理 (16)1.8.5 功能 (17)1.8.6 特点 (17)1.9 55TDY4永磁同步电机 (17)1.9.1 组成 (17)1.9.2 参数说明 (17)1.9.3 接线示意图 (17)1.9.4 结构 (17)1.9.5 原理 (18)1.9.6 功能 (18)1.9.7 特点 (18)2 接线图及程序图 (19)2.1 硬件设计 (19)2.1.1 I/0分配 (19)2.2.2 接线图 (20)2.2 软件设计 (21)2.2.1 Address/Symbol表 (21)2.2.2 梯形程序图 (22)2.2.3 控制过程分析 (24)参考文献 (26)1 元器件说明如表1.1。
表1.1 元件清单表1.1 可编程控制器1.1.1 Micrologix 1400/1766-L32BXB图1.1 Micrologix 1400/1766-L32BXB 示意图参数说明如表1.2。
表1.2罗克韦尔1400产品1766-L32BXB表1.1.2 MicroLogix1400的性能:(1)内含的数字量I/O (1766-L32BWA, -L32AWA, -L32BXB)–20个数字量输入(110/240V AC or 24V DC)。
–12个数字量输出(继电器, 或继电器和直流场效应晶体管)。
(2)内含的电压型模拟量I/O (1766-L32BWAA,-L32AWAA,-L32BXBA) –4路0-10V dc 电压型模拟量输入。
–2路0-10V dc 电压型模拟量输出。
(3)支持7 块扩展模块(1762-I/O) 总数达144 I/O点。
内含6个100kHz 高速计数器(在直流输入的控制器上)。
(4)3个高速脉冲串PTO输出/脉宽调制PWM输出其中PTO输出达100kHz和PWM输出达40kHz (在直流输出的控制器上)。
(5)2个内含的串口支持DF1/DH485/ModbusRTU/DNP3 Slave/ASCII协议。
(6)10K 字用户程序内存和10K字用户数据内存。
(7)内置背景灯的LCD。
1.2 供电及保护模块1.2.1 CDB3LE-40系列漏电断路保护器图1.2 (德力西集团)CDB3LE-40系列漏电断路保护器CDB3LE系列漏电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230V ,额定电流至40A的线路中,用来对人进行间接接触保护,以及对建筑物及类似用途的线路进行过电流保护。
也可对由于过电流保护装置不动作而持续存在的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提供保护。
带过电压保护的漏电断路器还能对由于电网故障引起电压过高进行保护。
本系列产品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作为接地故障和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电击的后备保护。
1.2.2 S8JC-Z03524C经济型开关电源图1.3 ( 欧姆龙OMORON)S8JC-Z03524C经济型开关电源1.2J系列带盖正面安装型开关电源:(1)CE标记的经济型电源;(2)通过UL508/1950/60950,CSA C22.2 No14/950/60950 Class2、EN60950、EN50178(=VDE0160)认证;(3)符合EMC的EN61204-3 Class A。
S82K系列为切换式电源,可用DIN铝轨直接安装,输出及输入端子上下分离,安装及配线容易。
输入电压范围较宽,AC85-264自由S8JC系列小型轻量基本电源系列:(1)行业最小尺寸;(2)全面采用高温电解电容,确保系统长寿命高可靠性;(3)能量分散系统设计,印刷线路板受外部压力降低到极限;(4)采用高等级印刷线路板,强度、耐湿性一步提高;(5)接线端子台构造,全面提高了撞击保护等级。
1.3 BLJ18A4-8-Z/B1Z电感传感器图1.4 BLJ18A4-8-Z/B1Z电感传感器1.3.1 组成振荡器、开关电路及放大输出电路。
1.3.2 参数说明检测距离:8mm、电压:6-36VDC。
1.3.3 接线示意图BLJ18A4-8-Z/B1Z 电感传感器+24V I:0/2 OV图1.5 BLJ18A4-8-Z/B1Z电感传感器接线示意图1.3.4 原理振荡器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当金属目标接近这一磁场,并达到感应距离时,在金属目标内产生涡流,从而导致振荡衰减,以至停振。
振荡器振荡及停振的变化被后级放大电路处理并转换成开关信号,触发驱动控制器件,从而达到非接触式之检测目的。
1.3.5 功能感应金属物体。
在该单元中当货物从传送带送来时,利用电感传感器来检测货物并进行分类,当电感传感器感应到货物为金属时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并自动把货物送入相应的货道。
1.3.6 应用范围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广泛被采用。
1.3.7 特点1.无活动触点、可靠度高、寿命长;2.分辨率高;3.灵敏度高;4.线性度高、重复性好;5.测量范围宽(测量范围大时分辨率低);6.无输入时有零位输出电压,引起测量误差;7.对激励电源的频率和幅值稳定性要求较高;8.不适用于高频动态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主要用于位移测量和可以转换成位移变化的机械量(如力、张力、压力、压差、加速度、振动、应变、流量、厚度、液位、比重、转矩等)的测量。
1.3.8 注意电感传感器只能检测金属、检测距离较近一般为1mm~200mm。
1.4 E2K-X8ME1电容传感器图1.6 E2K-X8ME1电容传感器1.4.1 组成LC高频震荡电路、检波器、直流电压放大器。
1.4.2 参数说明如表1.3。
表1.3 E2K-X8ME1电容传感器参数说明1.4.3 接线示意图+24V I:0/30V图1.7 E2K-X8ME1电容传感器接线示意图1.4.4 原理一般采用圆形金属薄膜或镀金属薄膜作为电容器的一个电极,当薄膜感受压力而变形时,薄膜与固定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量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即可输出与电压成一定关系的电信号。
1.4.5 功能几乎能感应任何物体,包括金属。
在该单元中负责检测非金属。
1.4.6 应用范围检测距离:8mm±10%、电压:DC12~24V(DC10~30V)。
1.4.7 特点1.输人能量小而灵敏度高。
2.电参量相对变化大。
3.动态特性好。
4.能量损耗小。
5.结构简单,适应性好。
1.4.8 注意:保护回路时采用逆接保护、浪涌吸收。
1.5 光电开关EE-SPY402图1.8 EE-SPY402光电传感器1.5.1 组成发射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
1.5.2 参数说明如表1.4。
表1.4 EE-SPY402光电开关参数说明1.5.3 接线示意图+24VI:0/40VEE-SPY402光电开关有三个接线端,分别接入电源+24V、PLC输入接线端子I:0/4、及接地0V.图1.9 EE-SPY402光电传感器接线示意图1.5.4 原理利用被检测物对光束的遮挡或反射,由同步回路选通电路,从而检测物体有无的。
物体不限于金属,所有能反射光线的物体均可被检测。
光电开关将输入电流在发射器上转换为光信号射出,接收器再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弱或有无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
多数光电开关选用的是波长接近可见光的红外线光波型。
1.5.5 功能物位检测、液位控制、产品计数、宽度判别、速度检测、定长剪切、孔洞识别、信号延时、自动门传感、色标检出、冲床和剪切机以及安全防护等诸多领域。
本单元中用于检测物品的有无计数。
1.5.6 术语解释1.检测距离:是指检测体按一定方式移动,当开关动作时测得的基准位置(光电开关的感应表面)到检测面的空间距离。
额定动作距离指接近开关动作距离的标称值。
2.回差距离:动作距离与复位距离之间的绝对值。
3.响应频率:在规定的1s的时间间隔内,允许光电开关动作循环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