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水彩画理论基础知识
水彩画理论知识

水彩画理论知识(一)水彩灰白比水粉要透色泽鲜亮可以为画作提供的多种多样的可能出现接下来就来说说水彩如何调色颜料的特征基本色是不能通过混合色环上其他颜色而得到的,所以由于所使用的品牌不同,颜色的名称和色调会有所变化,因此并没有全世界统一的红、黄、蓝三原色。
透明色和不会透明色水彩颜料多少都有些透明,在俞家骥水彩颜色的时候,将透明色与水调和在一起,会得到更加透明的色泽。
在水彩纸上用防水的黑色马克笔画一条线,让这条线变干然后在这条线上涂上颜色的采样。
你能看到的黑色越多,颜色越透明。
着色力用清水和硬画笔尝试擦掉颜色来测试颜料的着色力。
褐色是比较容易清掉的颜色,比较方便纠错。
调色用这类方式调色颜色往往比较均匀。
可以将两种颜料完全混合从而使色彩富于变化。
1. 用湿罩湿的手段调色这种方式调出的颜色一定是富有变化的。
在这个紫色的区域,可以清晰地看到混合前的蓝色和紫色。
2. 用层涂的方式调色这种技巧会使你对最终产生的颜色效果有更多的可控性,产生比较明亮鲜艳的颜色。
色彩理论基础基本的色彩系是相似色系、互补色系、瓦解互补色系和三色系。
相似色系相似色系是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在色相环上相邻的色。
其中纯粹颜色为主色,其他颜色为强调青色。
相异色系会产生非常和谐的配色效果。
互补色系互补色系使用色相环上呈180对比的颜色。
其中一种颜色为主色,另一种颜色为一再强调色。
使用互补色系可以创作出具有高度对比和活力的绘画作品。
分裂互补色系分离主义互补色系与互补色系相似。
除了相互补的两个主要颜色外,这两个采用主要用途颜色两侧相邻的另外两个颜色也被使用。
三色系三色系中三采用在色相环中呈120均匀分布的三个颜色,也就是每隔三个颜色出马一种颜色使用。
(二)不同的画家具体的着色方法是有区别的。
这里介绍的是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步骤。
水彩工具性能决定着色顺序大都是先画明色,后画暗色,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需要进行着色;同时,与水粉、油画一样,要从整体到局部。
为什么要从里到外、从左到可着色呢画水彩的画板放置角度不能接近直立,因为直立时水色极易流淌破坏形体。
水彩人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彩人物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水彩颜料水彩颜料是水彩人物画的关键材料之一,它决定了作品的色彩质感和表现力。
水彩颜料主要分为固体颜料和液体颜料两种。
固体颜料是指以固体形态存在的颜料,通常需要加水搅拌溶解后使用;液体颜料则是指已经稀释成液体状的颜料,可以直接使用。
水彩颜料的选用和搭配是水彩人物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二、画面构图水彩人物画的构图是指画面的布局和结构安排。
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吸引人,更具有表现力。
在水彩人物画中,构图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人物的位置、角度、动作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背景和环境的布置。
构图的设计往往需要反复推敲、调整和完善。
三、明暗处理水彩人物画的明暗处理是指创作者使用水彩颜料来表现画面的明暗关系。
通过深浅不同的颜色层叠和渐变,可以表现出人物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明暗处理是水彩人物画中的重要技法,它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效果和氛围。
四、色彩运用水彩人物画的色彩运用是指创作者在画面中使用水彩颜料来表现人物的肤色、衣物和周围环境的色彩。
水彩颜料的特点是色彩柔和、透明,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调配和混合。
创作者可以通过色彩的选择和运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个性,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五、线条勾勒水彩人物画的线条勾勒是指创作者使用水彩颜料来描绘人物的轮廓和细节。
在水彩人物画中,线条勾勒通常比较轻柔细致,目的是为了突出色彩和形态的表现。
线条勾勒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是勾勒人物轮廓,也可以是描绘人物的细节特征。
六、表现技法在水彩人物画创作中,创作者可以运用各种表现技法来丰富画面的表现力。
比如可以运用湿画法来表现细腻的肌肤质感,可以运用干画法来表现粗犷的衣纹,也可以运用挂白法来表现人物的光影效果。
表现技法的灵活运用是水彩人物画创作中的关键环节。
七、情感表达水彩人物画常常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为主题。
创作者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周围环境的表现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情绪状态。
水彩人物画在表现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等方面的处理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情感氛围。
水彩相关知识点总结

水彩相关知识点总结水彩画的起源水彩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当时艺术家们开始在绘画中使用水溶性颜料。
在16世纪的英国,水彩画开始出现在书籍和插图中,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成为了水彩画的发展中心,水彩画家们开始在户外风景中使用水彩来捕捉自然的美景。
20世纪,水彩画在欧洲和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绘画形式。
工具和材料水彩画所需的主要工具和材料包括颜料、画笔、纸张和水。
颜料是水彩画的核心部分,水彩颜料通常以固体形式出现,需要添加水来溶解。
画笔在水彩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画笔可以帮助艺术家们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效果。
纸张是水彩画的载体,艺术家们可以选择不同种类和质地的纸张来呈现不同的效果。
水作为水彩画的溶剂,它不仅可以改变颜料的浓度和稀释程度,还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质感和效果。
基本技巧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包括湿画和干画两种,湿画是指在纸张上涂抹水后再使用颜料,干画是指在干燥的纸张上直接使用颜料。
掌握好湿画和干画的技巧可以让艺术家们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此外,水彩画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比如湿画融化、干刷和拉丝等,这些技巧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创作水彩画作品创作水彩画作品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和构图,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颜色和画法。
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水彩颜料的运用,注意颜料的浓淡和渐变,同时还要注意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在画面的构图和细节的表现上,艺术家们需要有一定的审美和表现力,同时还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
总结水彩画是一种古老而又美丽的艺术形式,它与插画、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密切相关。
水彩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绘画形式。
水彩画具有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独特的表现力,它可以通过各种技巧和材料来展现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水彩画,并且对水彩画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爱。
水彩初步基础知识点总结

水彩初步基础知识点总结水彩初步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水彩介绍水彩是一种表现力强、透明感强烈的绘画媒介,它以水为媒, 以颜料为材料,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
水彩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中国,现今已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绘画艺术。
二、水彩颜料1. 水彩颜料的种类:水彩颜料分为悬浮型和染料型两种。
悬浮型颜料含有颜料颗粒,需要用水来稀释和调和。
染料型颜料则是通过水溶解,不需要额外稀释。
2. 颜料的色调:水彩颜料有多种色调,包括暖色调和冷色调,色调的选择会影响到画作的整体效果。
3. 颜料的透明度与不透明度:水彩颜料有不同的透明度与不透明度,这决定了颜料叠加时颜色的深浅与覆盖性。
4. 使用颜料的技巧:可通过湿笔、干笔和在纸上晃动、喷溅水等方式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三、水彩画刷1. 刷毛的种类:水彩画刷的刷毛有许多种类,如丝质刷毛、尼龙刷毛等,每种刷毛都会给画作带来独特的效果。
2. 刷毛的形状:水彩画刷的形状有圆形、扁平、斜面等,不同形状的刷毛适用于不同的绘画需求。
3. 刷毛的选择与保养:选择画刷时要考虑画笔的质量、大小、形状和弹性,同时还要保持刷毛的清洁和保养。
四、画纸选择与准备1. 画纸的种类:水彩画纸有热压画纸和冷压画纸两种,热压画纸较光滑,适用于细节描绘,冷压画纸较粗糙,适用于湿润与扩散效果。
2. 画纸的处理:在使用画纸之前,需将画纸平铺并用胶带固定于画板上,以免出现起皱的现象。
还可以使用背胶砖或乳胶带来调整画纸的湿度与平整度。
五、画图技巧与表现效果1. 干笔与湿笔的运用:干笔可产生清晰的细节和明亮的颜色,湿笔则能够创造柔和和模糊的效果。
2. 调色盘的使用:对画家来说,熟练使用调色盘来混合并调整颜料的色调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3. 色彩的运用:给画作赋予适当的色彩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可以运用色彩理论来确定使用的颜色组合。
4. 光影的表达:水彩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是光影的处理。
通过技巧性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
水彩画色彩基础知识

水彩画色彩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水彩画色彩基础知识的要点:
1. 色彩理论
在水彩画中使用的色彩可以通过色轮进行分类。
常用的色轮包括三原色(红、黄、蓝)、次要色(橙、绿、紫)、和终极色(红紫、蓝紫、红橙、黄橙、黄绿、蓝绿)。
通过混合不同的色彩,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多丰富多样的色调。
2. 色彩对比
在水彩画中,色彩对比可以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常见的色彩对比包括对比明暗色调、冷暖色调、互补色和相邻色。
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可以突出画面的主题和细节。
3. 色彩的透明度和叠加效果
水彩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透明度和叠加效果。
通过调整水彩颜
料的浓度和水的比例,可以达到不同的透明度效果。
在叠加不同的
颜色时,颜色会相互影响,产生出新的色彩效果。
这种叠加效果可
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4. 颜料的选择和测试
选择优质的水彩颜料是创作成功的关键。
了解不同品牌和颜料
的特点,并进行颜料测试,可以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创作风格的
颜料。
在测试中,可以探索颜料的透明度、颜色稳定性和互相混合
的效果。
5. 调色技巧
水彩画的色彩表达也需要一些基本的调色技巧。
例如,通过叠
放不同颜色的薄层来创造柔和过渡,使用干净的画笔和水来控制颜
料的流动性,以及通过润湿画纸和颜料相结合来创造特殊的效果。
以上是水彩画色彩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
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将帮助你创作出令人赞叹的水彩画作品。
初中的美术水彩画知识点汇总

初中的美术水彩画知识点汇总水彩画是美术教育中常见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接触与学习水彩画的关键阶段。
水彩画的特点是色彩明亮透明、自由灵动,可以用来表现各种主题与情感。
在初中课堂上学习水彩画,学生需要了解丰富的知识点,从基础的技法到绘画原理与构图方法。
本文将对初中水彩画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水彩画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一、水彩画基础知识1.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水彩画起源于欧洲,并在19世纪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
其特点是使用水溶性颜料,透明度高、色彩鲜艳。
2.水彩画的基本材料:水彩画需要用到水彩颜料、水彩纸、水彩画刷、水彩调色盘等工具和材料。
其中,水彩画刷的选择需要根据画面大小和绘画技法来决定。
3.水彩画技法:初中阶段主要学习水彩画的扫描、涂抹、叠加、拓印等技法,通过掌握这些技法,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和表现手法。
二、水彩画调色技巧1.调色基本原理:水彩调色以三原色(红、黄、蓝)混合得到其他颜色为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颜色的特点和色彩搭配原则,才能正确地调配出所需的颜色。
2.色彩的明暗表现:水彩画常用的色彩表现方式有纯色、明暗色和灰色。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使用不同的明暗层次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立体感。
3.色彩渐变与过渡:水彩画的色彩过渡需要通过渐变、湿画、干画等技法来实现。
学生需要练习掌握渐变色的平滑过渡和色彩层次的变化。
三、水彩画构图与表现1.构图基本原理:水彩画的构图需要考虑画面的平衡、层次和重点。
学生需要掌握构图要素如画面分割、对比、重复等概念,以便合理地布置画面的元素。
2.透视与比例:透视是水彩画中表现三维空间的重要手法,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线性透视和色彩透视来营造画面的深度感。
比例是水彩画中表现人物和物体形象的基本要素,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捕捉和保持准确的比例关系。
3.光与影的表现:光影是水彩画中重要的表现元素,学生需要掌握如何通过运用明暗对比和色调变化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水彩基础知识

水彩基础知识水彩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鲜艳的色彩和透明的质感而闻名。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水平的画家,了解水彩基础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水彩画的基础知识,包括材料、技巧和常见问题等方面。
一、材料篇1.水彩颜料水彩颜料分为固体颜料和液体颜料两种形式。
固体颜料以干粉的形式存在于盒子或管中,需要添加适量的水来调配。
液体颜料则已经稀释好,可以直接使用。
选择颜料时,要注意品质和光稳定性,以保证作品的持久性。
2.纸张水彩画纸有冷压和热压两种,冷压纸表面粗糙,适合湿润的水彩效果,而热压纸表面平滑,适合细致的细节处理。
选择纸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作品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纸张。
3.画笔水彩画笔通常由天然毛发或合成毛发制成。
选择画笔时要考虑其吸水性能和弹性,较硬的画笔适合细节处理,而较软的画笔则适合大面积的涂抹。
4.其他工具水彩画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海绵、刮刀、喷雾瓶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创造出更多样化的效果。
二、技巧篇1.湿润与湿度控制水彩画最大的特点就是水。
控制水彩画的主要技巧是湿润与湿度的控制。
湿润的画面可以创造柔和的过渡效果,而干燥的画面则可以创造出清晰的轮廓和细节。
2.分层绘画水彩画一般需要多次绘制,每一次都会叠加在前一层之上。
这就需要学会分层绘画的技巧。
从最远的背景开始,一步步地往前绘制,留出前景和重要的细节。
3.色彩运用水彩画的色彩运用也是一门技巧。
掌握调色盘的使用和颜色混合的原理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同时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和色调的协调,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谐。
4.修复和润色水彩画一旦上色,其特殊性使得修复变得较难。
但是一些轻微的错误还是可以通过刮除、覆盖或润色来进行修正。
修复和润色是技巧和经验的积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尝试。
三、常见问题篇1.如何处理颜色的渗透水彩画容易出现颜色的渗透现象,即相邻颜色之间相互渗透。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干燥的前一层上涂一层透明胶水或淡水彩,形成一道屏障,使颜色不再渗透。
水彩教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彩教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水彩绘画的基本知识1. 色彩理论水彩绘画中的色彩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色彩理论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原色、辅色、冷暖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等基本知识。
掌握了色彩理论,能够帮助绘画者更好地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2.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绘画时对画面进行布局、构思和设计,使得画面在构图上能够呈现出美感和和谐感。
水彩绘画在画面构图上有其独特的特点,需要绘画者根据画面主题和构图意图进行构思。
3. 调色技巧水彩绘画的调色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绘画者需要了解水彩颜料的混合特性,掌握水彩颜料的混合方式、颜色过渡、色调的渐变等技巧,以达到色彩变化和过渡的自然效果。
4. 色彩叠加色彩叠加是水彩绘画中的重要技巧之一,通过对颜色的多次叠加和叠加方式的掌握,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的色彩层次和艺术效果。
5. 描绘技巧水彩绘画的描绘技巧包括湿画、干画、湿画上色、湿画下色、干画上色等多种方式,通过运用不同的描绘技巧,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绘画效果。
6. 画面处理画面处理包括水彩纸张的选择、处理、准备工作和后期处理等一系列技术,旨在为绘画创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7. 画面修饰画面修饰是水彩绘画的最后一道工序,包括使用白色颜料做细节处理、增加高光和明度,以及对画面进行装裱、修边等处理。
二、水彩绘画的常见技法1. 湿画湿画是水彩绘画中的一种基本技法,也是水彩绘画中最为常见的技法之一。
在湿画中,绘画者通过在画纸上先涂抹水或颜料,再在湿润的画面上进行绘画,以达到较为柔和、渐变的色彩效果。
2. 干画干画则是在画纸完全干燥的状态下进行绘画,干画能够呈现出较为清晰和鲜艳的色彩效果,适用于绘制一些细节、线条等部分。
3. 湿画上色湿画上色是在画面处于湿润状态时进行上色,能够呈现出较为渐变和柔和的色彩效果,是水彩绘画中常用的技法之一。
4. 湿画下色湿画下色则是在画面处于湿润状态时先涂抹底色,再在底色上进行上色,通过底色和上色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彩画理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
(70分)1.14-15世纪,以( A)形式出现了单色水彩画。
(2分)A:油画创作草稿B:壁画创作草稿C:雕塑创造草稿D:版画创作草稿2. 16—17世纪的欧洲,(B )式的理想美使画家开始重视自然的写实精神。
(2分)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阿基米德D:德谟克利特3. 伟大的德国画家(D )是最有成就的水彩画先驱,代表作有《樱草》。
(2分)A:勃鲁盖尔B:托马斯?穆勒C:荷尔拜因D:阿尔伯来希特?丢勒4. 世纪荷尔拜因成为最早来到英国宫廷的(C )画家。
(2分)A:美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5. 17世纪上半叶,(C )是英国最有名的肖像画家,其水彩作品有《奥利弗•克伦威尔》。
(2分)A:庚斯博罗B:威廉•透纳C:塞缪尔•库伯D:波宁顿6. 世纪( B)成立了水彩画协会,促进了这门艺术的发展。
(2分)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7. 19世纪下半叶,英国风景画最具代表的天才画家是(C )。
(2分)A:刘易斯波宁顿康斯泰波尔B:透纳刘易斯波宁顿C:透纳波宁顿康斯泰波尔D:透纳波宁顿刘易斯8. 画家威廉•透纳把注意力集中在(B )和(B )的表达上,使得物体的形状和轮廓显得柔和。
(2分)A:时令形状B:光线空气C:形体环境D:时令空气9. 在英国(A )时代,出现了一批水彩画家,他们有着明显的时代之风,构图平稳、华丽,充满细节,代表作品有《某处出错了》。
(2分)A:维多利亚B:伊利莎白一世C:克伦威尔D:伊利莎白二世10. 世纪中叶俄国的(C )成为绘画历史的一环,这个流派的画家创作大量现实主义杰作,其中不乏优秀的水彩作品,代表作有列宾的水彩画《门捷列夫肖像》。
(2分)A:印象画派B:古典画派C:巡回画派D:现实画派11. 19世纪以来,由于动观的视觉经验和内在的个体精神进入艺术,艺术形态分离为(A )还有功能主义三种基本倾向。
(2分)A:结构主义表现主义B:立体主义象征主义C:表现主义象征主义D:结构主义立体主义12. (C )被称为美国水彩画的复兴期。
(2分)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0世纪80年代13. 1927年秋,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建立,聘请留法的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D )先生主持日常工作。
(2分)A:李铁夫B:李叔同C:齐白石D:徐悲鸿14. 1954年8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举办了( A),共展出了248幅作品。
(2分)A:全国水彩速写展览B:全国水彩画作品展C:全国水彩写生展15. 如果把油画比作交响乐,那么水彩相当于(A )。
(2分)A:轻音乐B:管弦乐C:打击乐D:爵士乐16. 学习水彩画的方法按照程序应是(B )。
(2分)A:写生-临摹-创作B:临摹-写生-创作C:创作-临摹-写生D:临摹-创作-写生17. 用来调配其他颜色的基本色彩,而不被其他颜色调配而成的成为(B )。
(2分)A:纯色B:原色C:间色D:复色18. 光的三原色与色彩的三原色不同的是(D )颜色。
(2分)A:黄B:红C:绿D:青19. 色彩的纯净程度被称为纯度,又称(C )。
(2分)A:对比度B:明暗度C:饱和度D:冷暖度20. 两种颜料混合,得到了黑灰色,它们是互为(A ),又称对比色。
(2分)A:补色B:间色C:原色D:同类色21. 色彩的本来相貌称作(A )。
(2分)A:明度B:纯度C:色相D:冷暖22. 环境色是指物体周围环境的色彩由于光的(C )而影响到物体上的颜色。
(2分)A:直射B:折射C:反射D:映射23. 色彩的明暗程度,被称为( B)。
(2分)A:纯度B:明度C:冷暖D:色相24. 两种颜色(C )倾向比较接近,被称为同类色。
(2分)A:明度B:纯度C:色素D:冷暖25.光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白色,也称为( C)。
(2分)A:原色B:间色C:复色D:对比色26. 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喜欢以( B)为主作画,表现宁静,深幽。
(2分)A:同类色B:同种色C:相似色D:邻近色27. 光源色越强,对物体固有色影响( B)。
(2分)A:不大B:越强C:越弱D:没关系28. 色彩的软硬轻重和( D)有关。
(2分)A:明度B:纯度C:冷暖D:色调29. 色彩的兴奋程度与(B )的强弱有关。
(2分)A:纯度B:光线C:明度D:色彩30. 下面四种画法,不属于干画法的是(A )。
(2分)A:湿接法B:平涂法C:重叠法D:并置法31. 色彩关系处理不当,造成(C )弊病。
(2分)A:灰B:脏C:生D:焦32. 未能充分认识颜料性能导致( D)弊病。
(2分)A:灰B:脏C:生D:焦33. 水彩人物较之静物风景的特殊之处,就是要求(B ),神情生动感人,这就给水彩人物塑造增加了很大难度。
(2分)A:色彩的鲜艳B:造型的严格准确C:色调的完整统一D:用笔的灵活多变34 绘画手法上可分为( B)两大类。
(2分)A:写实抽象B:具象抽象C:写实具象D:写实意象35. 欣赏与分析一件水彩画作品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包括的是( D)。
(2分)A:理解内容B:分析形式C:研究技法D:现实情况二.名词解释。
(30分)1. 水彩画(4分)顾名思义:水彩它给人的感觉有2种,一种是给人“水”的感觉,非常流畅和透明;另一种是给人“色彩”的感觉,各种不同的色彩,刺激我们的大脑,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就像世界是多姿多彩一样。
简单来说,水彩就是水与色彩的融合。
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大幅作品,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
颜色携带方便,也可作为速写,搜集素材用。
2. 柏拉图(3分)柏拉图(Plato,Πλάτων,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另有其他概念包括: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含义。
3. 阿尔勃莱希特•丢勒(3分)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 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
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
他的作品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
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男人浴室》、《海怪》、《浪荡子》、《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骑士、死亡与恶魔》等。
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
4. 绘画中的肌理(4分)在绘画中,肌理是物质材料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的一种画面的组织结构与纹理。
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其特定的纹理变化,这种特定的纹理变化所呈现出的神奇的视觉感受,正是绘画艺术所探求的肌理效果。
肌理在绘画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不可低估,它有着其它表现手法难以实现的美学特质。
水彩画不仅有绚丽的色彩、高雅清新的格调、丰富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有最使画者心醉神迷的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真亦幻、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
这种水与彩的交融所产生的效果是自然物象借助作者主观与客观、有意与无意的创作活动而呈现出来的,这种物体表象特征所呈现出的特殊视觉语言,就是水彩画有别于其它画种而特有的语言魅力,即水彩画的肌理美。
5. 固有色(4分)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
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
习惯上把白色阳光下物体呈现出来的色彩效果称为固有色.严格说,固有色是指物体固有的属性在常态光源下呈现出来的色彩. 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
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
6. 光源色(4分)由各种光源(标准光源:白炽灯、太阳光、有太阳时所特有的蓝天的昼光)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如:普通灯泡的光所含黄色和橙色波长的光多而呈现黄色味,普通荧光灯所含蓝色波长的光多则呈蓝色味。
那么,从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其中所含波长的光的比例上有强弱,或者缺少一部分,从而表现成各种各样的色彩。
自然界的白色光(如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构成。
7. 环境色(4分)指在太阳光照射下,环境所呈现的颜色。
物体表现的色彩是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三者颜色混合而成。
所以在研究物体表面的颜色时,环境色和光源色必须考虑。
环境色在摄影构思构图、影视作品创作、装修设计、酒店餐饮娱乐界等显得十分重要。
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光源的颜色、环境色的颜色、物体的颜色,自然界物体呈现的颜色和在这些环境中呈现的颜色截然不同。
例如在装饰中,若不考虑环境色,人物面部的颜色可能是青色或者土黄色(病态感),食品若放置在红光和紫色的环境里,呈现的颜色有可能十分可怕或者影响人的食欲。
8. 审美能力(4分)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
审美感受以“视、听”两种感官为主,而在这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
在这里,先天的条件,以及后天的训练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先天失明的人无法有绘画的感受,先天失聪的人也无法有音乐的感受。
对绘画和音乐的敏感程度,与人的视听器官的先天敏锐程度有关,而后天各人生活条件和经验的不同,对感官的培养、锻炼的不同,更现实的使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能力。
这些个人的能力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虽然和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素质有关,但在本质上是人类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个人在生活中和审美活动中长期受到教育和训练的结果。
三.附加题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重感色彩的兴奋程度与光线的强弱有关。
人们在阳光充足的环境里,则感到兴奋;在光线柔弱得环境里,则感到沉静。
纯度高,明度也高的暖色给人以幸福感;明度低、纯度也低的冷色给人以沉静感。
参考以下色彩给人带来的感觉:红色使人兴奋、热烈、警觉、恐怖、危险、血腥;橙色使人温暖、华贵、庄严、隆重、闷热、重压;黄色使人明亮、轻快、活跃、爽朗;绿色使人清新、舒适、安全、压抑、伤感;青色使人宁静、雅致、轻快、凄凉、冷酷;蓝色使人静谧、清廉、幽深、悲伤、寂寞;紫色使人轻柔、娇艳、忧郁、险恶;白色使人单纯、明快、洁净、悲意、恐怖;黑色使人严肃、高贵、沉重、阴森、恐怖、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