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合集下载

云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详解

云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详解

云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详解——才聪学习网2021年云南大学新闻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全套目录•云南大学新闻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预售]全国名校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精选及详解•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复旦、武大等)•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暨大、川大等)•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人大、北大等)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预售]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用教材•[预售]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题库说明:《专用教材》根据大纲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整理,《考研题库》参考名校考研真题并精选重要习题编写而成。

•试看部分内容暨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2015年暨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6选4,共20分)1.闭合式提问2.编者按3.报网互动4.广告主5.平行声6.网络媒介炒作事件二、简答题(6选3,共30分)1.简述新媒体时代记者的基本功。

2.简述新闻评论专业化的趋势。

3.简述媒介融合时代版面视觉创新的趋势。

4.简述特稿的写作特点5.新闻发言人为什么要熟悉新闻规律和媒体特点。

6.简述“数字营销传播”。

三、分析题(4选2,共50分)1.论述新媒体时代报纸为什么要坚持慢阅读、深阅读、精阅读。

2.论述“微传播”时代新闻评论的新趋势。

3.论述网络经济“免费模式”的本质。

4.危机传播的理论要点和应对策略。

201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一、单选二、判断三、简答1.新闻五要素及其对新闻工作的意义答: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

新闻五要素是指: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都以W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个W。

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两大作用:(1)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五要素是弄清每一个事实的阶梯。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不可能有条不紊地把五个W都讲清或者在叙事过程中可能会讲错,记者有必要从五个方面一一核对清楚,以此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

当然,弄清每一个事实的五个W,对于采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说,还需要抓住重点,弄清细节;需要理解重要事实的内涵;需要明白背景,等等,这是新闻采访写作课的任务。

但是,弄清每一个事实的五个W,是弄清每一个事实的基本前提。

(2)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

最早的新闻导语就是把五个w都浓缩在一个段落里,称为“小结论式的导语”。

这种导语的好处是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明白一个事件的全貌。

但其短处也显而易见:主次不分,把读者最感兴趣或最有意义的部分淹没在冗长的陈述中。

现代新闻写作,除r继续保留“小结论式的导语”外.总足千方百计地突出五个w中一两个最重要、最有意义、最让读者感兴趣的要索。

2.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主要作用答:新闻事业是指人类运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系统的新闻媒介,有组织地采集、报道、评述和传播新闻以影响舆论、服务社会的经常活动。

人类的劳动生产和社会交往是新闻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的进步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社会和阶级的需要推动着新闻事业的发展。

2021年云南大学638-传播理论

2021年云南大学638-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638)考试大纲(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传播理论》是传播学、新闻学和文化传播专业的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力求反映专业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新闻传播研究和实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国际视野和具有较强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分析实际传播问题能力的新闻传播研究与应用人才。

二、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理论、新媒体概况、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等。

测试考生对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1.术语解释(30分);2.简答题(30分);3.论述题(40分);4.材料分析题(50分)。

五、考试内容一、中国新闻传播史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二、外国新闻传播史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最初发展3.18世纪:英国的荣誉4.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5.法国大革命与报刊6.便士报的革命7.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8.广电简史9.国际传播:走向地球村?三、传播学理论1.传播与传播学2.信息、符号与传播3.人际传播4.组织传播5.大众传播6.传播媒介与控制7.传播功效8.传播学研究的流派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一)网络传播1.网络传播基本概念2.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3.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4.网络传播的文本5.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6.网络情景中的网民7.网络传播的结构8.网络传播的效果9.网络情境中的把关人10.传播技术的社会文化意义11.传播方式变革与技术演进的关系12.数字鸿沟13.网络传播的联合与碎片化(二)新媒体1. 新媒体概念2. 新媒体发展历程3. 新媒体传播4. 新媒体形态5. 新媒体用户特征6. 新媒体技术7.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1.新闻的概念2.新闻价值3.新闻真实4.新闻客观性原则5.传播法规6.传播伦理。

温州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1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温州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1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温州Leabharlann 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2021 年考研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方向):055200 新闻与传播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简述题(共 40 分,每题 10 分) 1、简述国家对传媒业管理的三个层面? 2、简述新闻选择的标准? 3、简述姿态的传播功能? 4、简述当代新媒介技术的主要领域? 二、论述题(共 40 分,每题 20 分) 1、试论述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新闻媒介的作用? 2、试论述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关于大众传播的功能观? 三、应用分析题(共 70 分,每题 35 分) 1、联系实际,谈谈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2、联系实际,谈谈对人际传播动机的理解?
第1页共1页

2021年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新闻学概..

2021年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新闻学概..

特别说明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

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

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1年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新闻学概论简答题精编1.新闻报道中如何体现客观性原则?【答案】(1)报道时只客观叙述(表现)事实,不抒发个人感情,或发表作者观点。

(2)用第三人称报道。

(3)事实信息要交代来源(4)引述语言,关键语句要尽可能用直接引语。

(5)全面报道来自不同渠道的事实,重要信息至少有两个以上来源。

(“三角法则”)(6)新闻报道与言论分开。

言论由作者负责(署名)。

2.公营电视台的基本特点【答案】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

公共媒体既不属于私人,也不属于政府,而是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公营的管理机构或由政府提名,议会批准,或由原先的管理机构提名经议会批准。

但公营台的管理机构一经成立,就独立运作,不受政府的领导或控制,从办台方针到财政预决算、节目制作、播出,都由管理机构最终决定。

3.新闻活动出现的根本原因?【答案】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而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浙江工业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类别:□学术型■专业学位适用专业:新闻传播学一、基本内容新闻学部分(一)新闻学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新闻学和新闻工作(二)新闻活动新闻活动的渠道(三)新闻新闻的基本特点、定义、要素(四)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五)新闻事业的产生中外新闻媒体产生历史(六)互联网与新媒体互联网与新媒体造就传媒新业态及其引发的新问题(七)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传播工具的物理性、受众的多元需要和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八)新闻媒介的性质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九)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传播效果、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十)大众传媒与社会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之间的复杂综合关系(十一)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新闻自由的含义和起源(十二)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十三)传媒业经营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路径(十四)新闻媒介的受众受众的特点、细分、定位及其地位的新变化(十五)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战斗性、党性原则(十六)新闻选择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十七)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新闻专业理念、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十八)中国的新闻改革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传播学部分(一)信息海洋中的人类传播学的作用、从“地球村”到“地球脑”的演变(二)传播工具的演变传播载体的变迁历史(三)传播的功能传播的基本功能、具体功能、派生功能(四)口语传播口语在传播中的地位、特点、作用(五)图像传播图像传播的特点和价值(六)文字传播文字媒介的作用(七)人内传播人内传播的定义、特征、信息处理机制、形式及其社会属性(八)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理论、人际非语言传播(九)公众传播公众传播的定义及特点(十)组织传播组织传播的概念及其功能、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十一)大众传播“把关人”理论的内涵与实质、“新闻价值”的理解、“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内涵与理解评价(十二)网络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及大众传播在网络世界的演变(十三)跨越国界的传播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的概念与理解、信息主权及其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帝国主义的特征(十四)传播的社会控制传播的社会控制的几种范式(十五)传播学流派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和施拉姆的主要贡献、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评析、“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注意力经济学派的主要观点、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十六)传播职业传播职业道德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考试时间: 3小时考试总分: 150分考试方式:闭卷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题(以上题型不一定同时出现)分数比例:名词解释、简答题约50分;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约占50分;应用题约占50分。

云南民族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参考书目

云南民族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参考书目
716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版。
717民商法
1.《民法学》,吴汉东、陈小君,法律出版社,最新版。
2.《民法学》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3.《商法学》,范健、王建文,法律出版社,最新版。
4.《商法学》,覃有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711民族学概论
《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小地方,大论题》,[挪威]埃里克森,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713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编写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7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陈建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814艺术学综合
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云南艺术史》,李昆声著,云南教育出版社。
815语言学理论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2.《语言学概论》,马学良,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816民族文学、文学理论
823国际政治学
《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版。
8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825西南民族史
《西南民族史》,尤中,云南大学出版社。
827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
718东南亚文化发展史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贺圣达,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1年云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2021年云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考试大纲(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国际视野和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理论、网络与新媒体概况、新闻学理论和传播伦理与法规等。

测试考生对新闻与传播专业所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1、选择题(20分);2、简答题(30分);3、论述题(40分);4、材料分析题(60分)。

五、考试内容(一)中外新闻传播史1、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渊源及活动形态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与发展(2)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3)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4)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事业的历史意义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早期发展(1)星法院与新闻管制(2)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3)英国的跃进(4)笛福《评论》与斯威夫特《检查者》(5)《闲谈者》和《旁观者》(6)便士报的革命6、美国言论自由的确立及大众报纸的诞生与发展(1)北美殖民地报业——富兰克林与曾格案(2)独立战争宣传家(3)杰弗逊与宪法《第一修正案》(4)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7、法国大革命与报刊(1)大革命与报刊(2)《人权宣言》与言论自由8、广电简史(1)广播与电视的发端(2)美国广播:私有商业型模式的确立(3)BBC:公共广播系统的建立(4)六十年代的电视新闻(5)解除管制与兼并浪潮9、国际传播:走向地球村?(1)国际传播(2)全球新闻与信息流动(3)国际新闻流向与世界传播新秩序(二)传播学理论1、传播与传播学(1)关于传播的认识(2)传播学的发展(3)传播学的研究方法(4)传播学研究的流派2、信息、符号与传播(1)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中关于信息的基本概念(2)信息传播的过程研究(3)符号学基本概念(4)传播中的符号使用3、传者研究(1)把关人研究(2)媒介规范理论4、媒介研究(1)加拿大传播学派的媒介理论(2)媒介情境论(3)李普曼媒介理论5、受众研究(1)大众受众理论(2)使用与满足理论(3)文化研究学派的受众研究6、传播功效(1)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2)传播效果的产生与制约因素(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研究7、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的特点和功能(2)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3)人际传播与媒介效应8、组织传播(1)组织传播的特点和作用(2)组织内传播(3)组织外传播9、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2)大众传播的生产和发展过程(3)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4)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三)网络传播与新媒体1、网络传播(1)网络传播基本概念(2)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3)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4)网络传播的文本(5)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6)网络情景中的网民(7)网络传播的结构(8)网络传播的效果(9)网络情境中的把关人(10)传播技术的社会文化意义(11)传播方式变革与技术演进的关系(12)数字鸿沟(13)网络传播的联合与碎片化2、新媒体(1)新媒体概念(2)新媒体发展历程(3)新媒体传播(4)新媒体形态(5)新媒体用户特征(6)新媒体技术(7)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四)新闻学理论1、新闻定义(1)新闻定义(2)新闻定义的学术历史2、新闻与宣传3、新闻与舆论4、新闻价值(1)新闻价值(2)新闻价值的要素(3)新闻价值在新闻实践中的影响因素5、新闻真实(1)新闻真实(2)新闻真实在现实中的影响因素(3)新闻失实的原因和表现6、新闻客观性原则(1)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与发展过程(2)新闻客观性的内涵(3)影响新闻客观传播的因素7、新闻体制(1)新闻体制(2)新闻体制的决定因素及其影响(五)传播伦理与法规1、传播伦理概述(1)传播伦理的理论渊源(2)传播伦理的一般原则2、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及伦理原则的运用(1)真实性及其伦理边界(2)新闻炒作(3)有偿新闻(4)图片伦理(5)传播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6)灾难报道3、传播法概述(1)区分“法制”与“法治”(2)新闻传播法的渊源(3)中西方新闻立法的历史4、宪法规范(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2)言论、出版自由(3)批评建议权和舆论监督5、政府信息公开与国家秘密保护(1)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2)保守国家秘密和保密法6、传播与司法(1)司法公开和司法独立(2)新闻报道与司法审判的平衡7、传播与公民权利(1)传播与名誉权(2)传播与隐私权(3)传播与肖像权(4)传播与著作权8、新闻业的行政管理(1)报纸、期刊(2)广播电视(3)互联网(4)新闻记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目的在于检验考生对新闻传播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为硕士研究生今后更为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

二、考试要求
本科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及网络媒体的应用等方面。

检测考生对新闻传播实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与实际应用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1、选择题(共30分)
2、简答题(共30分)
3、分析题(共30分)
4、实作题(共60分)
五、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四)网络媒体的应用
1、新技术在新闻网络中的应用
2、“两微一端”的传播与制作
3、网络直播策划与实践
4、网络短视频的竞争战略与制作要点
5、网络新闻专题策划与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