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合集下载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案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案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活中存在着是非善恶,并认识到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是非善恶2. 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3. 分辨是非善恶的方法4.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 生活中的道德选择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生活中存在着是非善恶。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是非善恶的含义。

2.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

3.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是非善恶的存在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六、教学准备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

2.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 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好一些讨论题目,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出是非善恶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以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案例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

4. 讲解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以及分辨是非善恶的方法。

5. 实践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是非善恶的重要性。

八、课堂练习1. 让学生就生活中的一个案例,分析其是非善恶。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非善恶的理解和看法。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找出一些是非善恶的例子,并进行分析。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十、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课件二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课件二

总结词
学校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学 校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对个人品德 和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案例
总结词
社会生活是个人与他人交往的广阔领域,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 具有重要影响。
05
总善恶的相对性
不同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对是非善恶 的评判标准存在差异,需要辩证地看 待问题。
在夫妻关系方面,是否忠实于婚姻、 是否尊重对方的权利和尊严等都是判 断是非的重要标准。
总结词
在亲子关系方面,父母是否关注孩 子的成长需求、是否过度溺爱或忽 视等都是判断善恶的重要依据。
总结词
在兄弟姐妹关系方面,是否团结友 爱、是否互相尊重和支持等也是判 断是非善恶的重要标准。
学校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案例
持续改进与自我完善
不断寻求自我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1 2
社会现象的多维度分析
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全面理 解其本质。
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探究
探究社会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之道,是每个公 民的责任。
3
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为社会进步贡献 自己的力量。
道德判断的复杂性
实践中的道德选择
在面对具体情境时,需要审慎地权衡 利弊,做出符合道德原则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善恶的判断往往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改进
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有助于提升个 人品质。
积极面对错误
勇于承认和面对自己的错误,是改正错误的第一步,也是个人成长 的重要环节。
$number {01}

第17.1课《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设计

第17.1课《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设计

17.1《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设计班级姓名小组等级【课标目标】一2.6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目标】1、学生能客观、全面地认识到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

2、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注意观察社会生活,从中分辨出是非善恶。

3、学生能够掌握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同影响。

【教学重点】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分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同时又是纷繁复杂的。

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

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学会用自己的一双慧眼来识别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这节课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学习17.1《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请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师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请同学们紧扣学习目标结合学案的自学指导要求进行学习,解决基础问题。

二、先学(13分钟)(一)自学指导1、认识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2、体会真善美三者之间的关系。

3、能够简要分析社会生活中人物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用铅笔勾画出关键句子,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做好标识,限时、独立完成。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的自学都非常认真,自学效果究竟怎么样,请接受自学检测吧。

(二)自学检测要求:对桌相互检测,最后在小组长的协调下小组内形成统一答案,教师抽查提问。

1、1、生活中有乐于助人的人,也有雪上加霜的人,有敬老爱幼的人,也有以强凌弱的人……这些现象说明:()A.生活中阳光多于风雨B.生活中只有真、善、美。

C.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丑、恶D.生活中只有假、恶、丑2、“做好事的人也是好事的受益者”,这说明()A.任何人做任何事其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受益B.做好事的人肯定能得到很多好处C.真善美的行为既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个人D.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应积极追求真善美3、爸爸妈妈在饭店为小华过生日,点了许多小华爱吃的菜。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1、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 生活中有 2、为什么要分清是非善恶? 是非善恶 (真善美 假恶丑的影响?) 3、怎样辨别是非善恶?
1、观察社会生活列举: 体现真善美的现象: 爱岗敬业、孝敬父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 体现假恶丑的现象: 欺行霸市、短斤缺两、欺小凌弱、贪污受贿…… 2、在同学们学习和生活中(班级、家庭) 体现真善美的现象: 爱护同学、尊敬师长、认真听课、遵纪守法…… 体现假丑恶的现象: 欺负同学、乱扔垃圾、迷恋网游、不认真完成作业、 不遵守校规校纪、盲目追星、奇装异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分析漫画中这些人物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在 公 交 车 上 抄 作 业
P82阅读资料
• 回想一下,自己有过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经 历吗?感受如何?
• 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 事迹,讨论它们的事迹对社会和个人产生 的积极影响。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第二大题
• 结合两个事例,请你谈谈是非善恶的 影响。
谢延信的行为,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它能够起 到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人们加强自身的品 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诗魂的气息
人性中的真善美, 一旦在灵魂中如清泉掬水般流溢时, 那语言的葡萄或在浪漫惬意中成熟, 或在纠缠忧苦中蒂落! 人品中的仁勇严, 一旦在灵魂中如火焰烧空般喷薄时, 那天地的精神或在浩然正气中结晶, 或在无力气短中飞泻!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第一题
有益于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 共同利益,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
——真善美
积累名言警句,体验真、善、美的快乐
1、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英)莎士比亚 3、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法)左拉 3、一分纯洁的良心比金钱更好(英)哈代 4、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 (法)纪德 5、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英)莎士比亚 6、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说课稿山东省泰安第六中学邵夫红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山东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第三单元第二个项目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这为本项目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项目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二是面对是非善恶我们应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三单元是整个七年级上册的总结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教育。

这一生活主题单元,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懂得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不同影响,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从而在面对不同行为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自我负责的人。

因而本项目的教学,对整个单元乃至整个年级的教学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㈠内容标准:一2.6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恶扬善,做一个正直的人。

【能力】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识】懂得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教学难点: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四、说教法和学法教法为充分体现思想品德学科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按照“三贴”原则,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情景体验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引导学生实现“明理、激情、导行”的转变学法新课程的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本节课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角色模拟、总结反思等动态活动较多的学习方法。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逐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收获园地
总结:明辨是非善恶的意义 1.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
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2.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在生活中自觉用道德和法律 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 3.只有明辨是非善恶,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才能
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小刚坚决不同意„„如果你在场,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为什么? 带走垃圾。因为破坏环境是不道德的,带走垃圾 是符合道德标准的。
该做怎样的选择 (二)
小林有一个爱好,就是上网,而且在网上很喜欢交友。这
几天小林非常高兴,因为他在网上结识了一个叫“海风”的网
友,这个“海风”会写诗,文采特别好,而且和小林有着共同的兴 趣爱好。小林感觉和他特别聊得来,短短几天他们已经发展成 无话不谈的朋友了。这两天有个问题困扰着小林,“海风”提出 要和他见面,小林是既想去又有点担心,他犹豫了……
板块二:访谈: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该做怎样的选择 (一) 星期天,小林和同学一起到郊外去玩,他们带去了很 多好吃的和好玩的。这一天他们玩得可尽兴了。下午要走 了,小林却发现他们身后一片狼藉,垃圾遍地,他们吃的食品 的包装袋到处都是。小林说:“我们把垃圾带走吧 ,太脏 了!”。“带什么啊,这里又没人管,再说又那么麻烦!”
慧眼,把这纷繁复杂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
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
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
生活在线,辨别是非
看见同学偷其他同学的东西„„ 听见有人说要打架„„ 听见有几个同学谈论在某网站看见的黄色影片„„ 发现有同学思想不健康,甚至言行、举止不文明„„ 有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自由散漫,影响班级荣誉„„

七年级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七年级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自尊自强 2.5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在社会生活中积极追求真、善、美,自觉抵制假、恶、丑,做一个正直的人。

2.能力目标:增强是非善恶观,提高分析辨别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懂得是非善恶对社会的不同影响。

【教学内容分析】“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是第五课《看社会辨是非》的第一个项目。

由“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和“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两个层次构成。

这两个层次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事例,使学生从中认识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存在着假、恶、丑,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生活。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理解真、善、美和假、恶、丑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追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也为第二个项目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教师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本着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探究理论,再回归学生生活,学以致用的原则,把教学过程分为“自主感悟—合作学习—生活在线—我的收获”四个环节。

在教学中,应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这一问题。

【教学方法与策略】1.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反思已有的行为,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

2.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辨别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收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事例,收集有关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例,查阅颂扬真善美的警句。

2.教师准备:(1)反复研读教材;(2)提炼教学的主要问题;(3)搜集、整理针对性的教学案例,统计典型例题,制作多媒体课件;(4)设计学生活动。

主题班会-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主题班会-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27
2019/3/16
社会生活
充满 存在
真善美
积极 影响
假恶丑
消极 影响
净化 心灵
28
良好 风尚
腐蚀 心灵
危害 社会
2019/3/16
相关链接:
某设计院出纳员王宾,原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羡慕“大款”气派,看到周围的 一些人出手阔绰,经常出入于高档消费场所,仅靠工资收入的他心理上越来越不平衡。 于是,他的手伸向了自己管理的公款,利用职务之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连续作案39 次,共贪污公款140余万元,“大款”梦引他走上了绝路。
生活中的真、善、美
主动护送迷路的老人 自觉捡起地上的垃圾 为找寻失主在路边久等
生活中的假、恶、丑
仗势欺人,欺负弱小 随意践踏草坪,污损洁净 的墙壁 把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 为己有
奉公守法,主动缴纳税款 虽有亿万家财,却偷税漏 税 11
2019/3/16
请同学们根据平时对周围社会生活 的观察,列举:
4
2019/3/16
感动中国颁奖词: 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志愿者就 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更要习惯, 您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个。在 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在 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 运,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 都可以看到志愿精神在闪耀。 我们把它转变成一颗又一颗志 愿的心。属于志愿者的奖杯应 该颁给太多太多的人,它属于 你,属于我,属于他。让这个 奖杯在人群中传递,在您的手 中传递,就像一个邀请,你, 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员。让它, 带着我们的温度,一个接一个 地向下传递。 5
1、体现真、善、美的现象:
2、体现假、恶、丑的现象:
12
2019/3/16
13
2019/3/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课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李家营中学吕丽丽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在生活中积极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做一个正直的人。

2、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3、知识目标: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恶,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
1、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
一、知识清单
阅读课本80-84页,自主学习解决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学习的标记。

1、生活中存在哪些是非善恶?
2、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二、我没有解决的问题
课内探究案
活动一:说一说
通过课件上的六个镜头展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1、这六个镜头中属于真、善、美的是:
2、属于假、恶、丑的是:
2、生活中你自己体验到的真、善、美有
你体验到的假、恶、丑有
总结:
活动二:议一议
毒胶囊之/v_show/id_XMzg2MDgzMDAw.html 最美妈妈
/cover/m/m9cbxqhyaft9t2l.html?vid=8JTSMJmOO rM
多媒体展示关于是非善恶的视频,体会生活中存在的是非善恶对于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真、善、美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假、恶、丑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总结:是非善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活动三:体会感悟
播放歌曲《八荣八耻》,深刻体会感悟善恶美丑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学会鉴别是非善恶,争做社会主义好青年!
/?__m=mboxCtrl.playSong&__a=10309264&__o=/song/10 309264_playBtn&fr=ps||#loaded
课堂小结:
学以致用:
1、青少年之所以要明辨是非善恶,这是因为()
①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并需要做出各种选择。

②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生活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③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④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应该()
①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②消极应付③提高辨别能力④增强自控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在谈到日本20世纪上半叶对其它亚洲国家的军事占领时没有使用“侵略”一词。

在谈到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时,教科书只是称这是一起“事件”,导致“许多中国人被杀死”,而回避了遇难者人数具体数字。

对于中日争议的钓鱼岛时,教科书称该岛“为日本领土,但中国声称对其拥有主权。

”针对上述材料,作为青少年你的态度是()
A那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

B分清是非善恶,坚决抵制。

C作为学生,我的任务是学习,别的事我一概不管。

D钓鱼岛是一个小岛,无所谓。

课外拓展:
搜集“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相关资料,体会获奖人物的伟大,同时感悟真、善、美的力量,思考真、善、美之间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