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幼穗分化发育
能力提升水稻答案

2、水稻60—70%籽粒已经灌满浆,其中大部分籽粒已经有块状固型物,叫做乳熟期。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3、防治灰飞虱的策略是,以治虫防病为目的,措施的重点是消灭害虫于传毒之前,采取“狠治1代,控制2代”的防治策略。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4、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于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北至黑龙江的漠河,南至海南岛的三亚,西至新疆,东至台湾。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7、有机水稻生产先决条件之一必须隔几年后轮作的土地。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8、水稻育苗,如发现苗床有一块块苗,稻叶虽然不黄,但心叶叶尖早晨没有水珠,这时也应该打药。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稻叶蝉类白天栖息于稻丛()部,早晚爬至叶片刺吸为害。
B、下9、水稻受冻害的秧苗刚开始稻叶变成水浸状的浓绿色,经过太阳晒后就变红。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10、水稻稻瘟病流行年份一般会造成水稻减少30%左右。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稻黄矮病苗期发病以顶叶或顶叶以下( )出现症状。
A 、一叶19、水稻发生赤枯病,受害植物(),分蘖()。
A 、矮小减少目前水稻栽培上利用穗粒互补关系。
可使水稻增产的途径有()种。
B、33、水稻收割的时间与产量、米质无关。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5、判断种子质量,要“四看”:1、看色泽;2、手摸种子;3、看有无虫蛀;4、看米质。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6、根据热量资源状况,年≥10℃积温2600℃以上的地区可以种植三季稻。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8、种子包装上的标签根据种子类别而使用不同的颜色,其中水稻常规原种的标签颜色为红色.()【您的答案】:×【正确答案】:×9、一般分蘖率高的品种适合于稀植栽培,分蘖少的品种适合于密植栽培。
水稻的分类

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
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
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
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
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
水稻幼穗发育过程中减数分裂及花药发育的电镜观察

水稻幼穗发育过程中减数分裂及花药发育的电镜观察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一直是植物学家们所关注的研究领域。
其中,水稻的花药发育和减数分裂是水稻生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对水稻的育种和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电镜观察的方式,探究水稻幼穗发育过程中减数分裂及花药发育的细节和机制。
一、水稻花药的结构水稻花药是水稻雄性生殖器官的重要部分,它由四个花被片和一个花药组成,花药内部的细胞按照一定的顺序发育、分化和成熟,最终产生粉末状的花粉,为水稻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保障。
为了更好地观察水稻花药的结构,我们采用了电镜技术。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水稻花药内部的细胞分布非常整齐,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感。
花药外部为被子类,内部则是球形花药,由内向外依次为四个分室。
每个分室内部有着一定数量的小细胞,这些小细胞会在花药的发育过程中依次分裂、分化,最终形成花粉。
二、水稻花药的减数分裂花药内的细胞在分化、发育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型分裂以及花粉粒形成等多个步骤。
而其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就是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又称减数分裂分离,是指染色体复制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单倍体着丝粒之间的联接断裂,随后的步骤中染色体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重组和分离,最终形成四个单倍体的分离子。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发生的过程中的一环,而花药内的生殖细胞也需要经历这一过程。
通过电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花药内的小胞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不断地膨胀和收缩,染色体也随之产生了明显的形态变化。
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结束之后,小胞子母细胞会迅速地开始第二次减数分裂,随后形成四个单倍体的花粉细胞。
三、花药中花粉粒的形成花药中的花粉粒也是花药发育和减数分裂的重要结果之一,它主要由花粉壁和花粉细胞两部分组成。
花粉壁是由多层不同形态的细胞产生,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和营养作用。
而花粉细胞则是由4个单倍体的核结合而成,最终发育成熟并散发出来。
电镜下观察花药中花粉粒发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花粉壁的细胞内部形态十分丰富和复杂。
水稻幼穗分化与拔节关系是怎样的

水稻幼穗分化与拔节关系是怎样的水稻幼穗开始分化和稻株拔节有密切的关系。
但它们之间发生的先后,因品种生育期的不同而有差异。
那么水稻幼穗分化与拔节关系是怎样的呢?
水稻幼穗分化与拔节的三种关系
有的品种分蘖还未结束,拔节尚未开始,幼穗分化却早已进行;有的品种拔节刚开始,幼穗分化也就跟着进行,还有的品种拔节以后,幼穗分化仍未开始。
这三种情况表现稻穗发育和拔节之间呈现重叠、衔接和分离三种类型。
一、重叠型
所谓重叠型是指主茎基部第一个节间开始伸长时,幼穗发育早已开始。
也就是稻穗发育早,拔节(或分蘖停止)开始得迟。
农业工作者把这种分蘖期和长穗期互相重叠的现象称为重叠型。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早稻品种之中。
如二九青、矮南早39等。
都属于这种类型。
其重叠的时间约一个星期左右。
二、衔接型
这类品种的主茎基部节间伸长时,幼穗刚好开始分化,即拔节和幼穗分化是同时开始的,拔节和孕穗之间刚好衔接,所以称为衔接型。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一些中稻品种之中。
三、分离型
这类品种是主茎基部节间伸长时,幼穗分化尚未开始,拔节在幼穗分化之前,彼此分离,称作分离型。
这种情况多半出现在单季晚稻品种中。
如农虎6号等属于这种类型。
实验三_水稻幼穗分化发育进程观察

(一) 形态特征
(二)水稻幼穗分化发育进程判断方法
发育时期
第1期 第一苞原基分化期
第2期 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 间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二次枝梗 及颖花原基分化期 雌雄蕊原基分化期
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花粉粒 内容充实期 花粉完熟期
1、生体解剖法
正确使用双目解剖镜,正确调节焦距及找出视野范围。 操作注意:
①将幼叶叶鞘剥除干净,让茎端完全露出来,才能 见到幼穗或生长锥。
②解剖时解剖针的拨动方向与叶卷的方向相反,才 容易我到叶鞘的边缘,从此边缘插针进去剥除叶子, 较易保护生长锥不受损伤。
③要注意保护生长锥基部的茎节,使生长锥与茎杆 相连,便于双目镜下的解剖操作及观察生长锥的发育
幼穗形态
看不见 苞毛可见
判断口诀 天数
看不见
2
毛出现
4-5
幼穗0.5-1mm 毛丛丛
5-10
幼穗5-10mm 粒粒现
3-4
幼穗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0mm 颖壳分
2-3
颖花1/2长
粒半长
2
颖花5/6长
穗绿色
8-12
颖花全长
穗将出
四、检查方法:
前四个时期(即第1-4期)用生体解剖法,借助双目放大 镜解剖检查;
后四个时期(即第5至第8期)用花药涂制抹片显微镜检 查法;
2、花药涂制抹片显微检查法:
①用镊子从幼穗中上部取下一颖花,将内、外颖分开,取出 花药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将花药捣烂,滴上一滴染液。
②盖上盖玻片,用解剖针柄轻轻压盖玻片,并把多余的染液 用吸水纸吸干,然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孢原细胞或孢子发育情 况,判别该颖花的发育时期。每穗以中上部颖花的发育情况代 表该穗的发育时期。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2011-03-30 11:18:41)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
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
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
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
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
水稻长穗期是什么时候 水稻穗期管理的三个重点

水稻长穗期是什么时候水稻穗期管理的三个重点水稻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这一时期为长穗期,这一时期决定水稻的产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决定水稻的产量,一定要加强此期的田间管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稻长穗期是什么时候,以及水稻穗期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一、水稻长穗期是什么时候我国地域广大,水稻长穗期的具体时间,不同地区是有很大差别的。
在黑龙江地区,水稻长穗期一般为30天左右,主要在7月份,6月末7月初开始幼穗分化,7月末开始抽穗。
从叶龄看,以11叶品种为例,还要长出4片叶,即8、9、10、11。
此期平均5~7天生长一片叶。
后4片叶的最晚出叶期分别在6月25日长出8叶、7月2日长出9叶、7月9日长出10叶、7月16日长出11叶,7月25日(再经过1.2个叶龄期,9天左右)开始抽穗。
二、水稻穗期管理的三个重点水稻长穗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除茎秆急剧增长外,幼穗迅速分化形成,分蘖向两极转化,有效蘖继续生长发育。
水稻长穗期管理的重点有三个:1、巧施拔节长穗肥凡是拔节后叶黄缺肥田,应巧施穗肥,对巩固有效分蘖,提高每穗粒数有显著效果。
一般施用尿素2.5~5千克左右。
不可施肥过多,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孕穗一般不再追肥,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15~18天巧施粒肥。
一般每亩施尿素 1~2千克。
切忌施肥量过大,引起贪青晚熟。
2、灌好“养胎”水水稻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长很快和需水最多时期,是耐旱、耐寒力最弱时期。
此时正值盛夏,日照强,温度高,适当加深水层,可以控制水温。
一般保持水层2~3寸深。
如果缺水,幼穗首先受到影响,不但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必须注意水分的管理。
3、加紧防治病虫害水稻拔节后,病虫害流行,纹枯病、白叶枯病、叶稻瘟以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常在这一时期为害,要注意及时除治。
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

• 当第3叶始出前后,胚乳养分基本耗尽,此期 称为离乳期.
• 离乳期秧苗质量较差,抵抗力差.
3,影响种子萌发能力的因素
• a. 休眠:品种间差异很大。有些品种没有休眠期,有些品 种的休眠期可长达7个月以上。
• b. 成熟度: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多发芽率也提高。一般栽 培水稻在开花后的第7天,谷粒就开始具有一定的发芽能 力;开花后的14天发芽率明显提高,至蜡熟期就具有完全 的发芽能力。
叶片生长和功能衰退。干旱影响叶片的生 长,也影响叶片的功能。
(五)分蘖的生长发育
• 1,分蘖
2,分化与生长
• 分化 • 由稻茎基部的节(分蘖节)上的腋芽(分
蘖芽)在适宜的条件下长成的。 • ▲一般芽鞘节和不完全叶上不发生分蘖 • ▲茎秆节上的芽一般不萌发,特殊情况下
发生,成为高位分蘖。
• 生长:
重点和难点
• 重点: • 分蘖的分化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
系;幼穗分化发育过程及其判断;幼穗分 化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难点: • 幼穗分化发育过程及其判断
• 重点:分蘖的影响因素、幼穗分化过程与 影响因素、需水需肥规律、光温特性应用、 产量形成与调空、品质分类与调空
一、水稻的形Leabharlann 结构二、器官建成(二)根的生长
• 1,根的形态结构
2,根的分化与生长
• 生长部位:芽鞘节以上,伸长节以下. • 分化规律:
N叶抽出 ≈ N节根原基分化出现 ≈ N-1节根原基数增殖≈
n-2节根原基分化发育(少量发根) ≈ N-3节旺盛发根≈
N-4节发生1次分枝根≈ N-5节发生二次分枝根
3,根的分布
• 主要分布在离土表0~10m的土层中(约占 80%),特别是0~5cm的表土层分布最多, 耕作层以下分布很少。自移栽初期至生育 中期,根系主要向斜下方发展;抽穗期根 系的分布与中期相比分布在土表和深层的 根系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实验了解水稻幼穗分化不同阶段的幼穗形态 特征并掌握水稻幼穗分化发育时期的判断方法,为 水稻穗肥的正确施用和杂交制种父母本花期预测提 供技术支撑。
二、实验材料和器材
材料:不同发育阶段的水稻幼穗
器材:双目放大镜、、解剖针、镊子、剪刀、擦 镜纸。
三、实验内容
(一)不同发育时期水稻幼穗的形态特征(形态判断法)
,从此边缘插针进去剥除叶子,较易保护生长锥不受损伤。
③要注意保护生长锥基部的茎节,使生长锥与茎杆相连,便于双目镜下 的解剖操作及观察生长锥的发育情况。
五、作业
1 、将所观察到的稻穗形成各个时期的特征绘图,并说明 之。
观看投影
(二)水稻幼穗分化发育进程农民判断方法
发育时期
第 1期 第 2期 第 3期 第 4期 第 5期 第 6期 第 7期 第 8期 第一苞原基分化期 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 期间 第二次枝梗及颖花原 基分化期 雌雄蕊原基分化期 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期 花粉粒 内容充实期 花粉完熟期
⑧花粉完成期:
稻穗发育过程详细的检查方法,在操作技术上分两大类 ;前四个时期(即第 1-4期)用生体解剖法,借助双目放大镜解剖检查;后四个时期(即第5至第8期)用 花药涂制抹片显微镜检查法,现分述如下: 生体解剖法 : 首先要正确使用双目解剖镜,特别是正确调节焦距及找出视野 范围。解剖技术上要做到全部剥净叶子 (包括已出和末出的 )而不损伤生长锥, 在操作上要注意: ①将幼叶叶鞘剥除干净,让茎端完全露出来,才能见到幼穗或生长锥。 ②解剖时解剖针的拨动方向与叶卷的方向相反,才容易我到叶鞘的边缘
幼穗形态
看不见 苞毛可见 幼穗0.5-1mm 幼穗5-10mm 幼穗15-40mm 颖花1/2长 颖花5/6长 颖花全长
判断口诀
看不见 毛出现 毛丛丛 粒粒现 颖壳分 粒半长 穗绿色
天数
2 4-5 5-10 3-4 2-3 2
8-12 穗将出
穗的分化发育过程 ①第一苞分化期(看不见):约2d。
②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 (白毛尖): 4-5d ,幼穗小于 0.5mm。
③二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毛丛丛):幼穗 1mm 以上,5-10d。
④雌雄蕊形成期(粒粒现):幼穗约为5-6mm,3-4d。
⑤花粉母细胞形成期(颖壳分):幼穗长约1.5-3.0cm, 2-3d。
⑥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谷半长):穗长由 3-4cm伸长 到10cm,2d。
⑦花粉内容充实期(穗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