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桥总体设计及进度安排汇报

合集下载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结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结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调查组:茅以升班第8组2011年11月1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小组负责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

杭州湾跨海大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贯通,启用日期是2008年5月1日。

现在我们向各位老师和工作组作简要汇报:1.工程概况1.总体概况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

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

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

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

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

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

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40亿元,实际建设工期43个月。

资金来源: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

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股份。

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

投资方分别是:宁波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45%;杭州宋城集团有限公司17.3%;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12.83%;慈溪天一投资有限公司9.26%;慈溪兴桥投资有限公司7.4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余姚市杭州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3.7%;嘉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0%。

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

大桥工程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大桥工程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大桥工程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近年来,大桥工程建设一直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大桥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所负责的大桥工程建设情况。

首先,我所负责的大桥工程位于XX省XX市,是一座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工程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勘测和设计工作,并且顺利通过了环评审批。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其次,大桥的主体结构已经完成了一定的施工进度。

桥梁的主体结构采用了XX技术,具有较强的抗风、抗震能力,能够满足未来的交通运输需求。

同时,我们还对桥梁的防水、防腐等工作进行了精细化管理,确保了桥梁的长期使用性能。

除此之外,我们还注重了大桥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且对周边道路、绿化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提升了整体的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我所负责的大桥工程建设情况良好,目前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施工,并且在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争取早日完成工程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所负责的大桥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谢谢!。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 方米的海中平台。该平台在施工期间,将作为海上作业人员生活基地,海上 救援、测量、通信、海事监控平台。大桥建成后,这一海中平台则是一个海 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旅游休闲观光台。
大桥亮点之二
据初步核定,大桥共需要钢材76.7万吨,水泥129.1 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 土240万立方米,各类桩基7000余根,为国内特大型 桥梁之最。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 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 的新纪录。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制、 运、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 一。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80 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建桥史上 第一。
大桥亮点之一
• 大桥36公里的长度,使之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 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在建中的最长的跨海大桥。
• 大桥在设计中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 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 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总体布置原则。整座大桥平面为S形曲线,总体上看线 形优美、生动活泼。从侧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具有 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

制定总体设计方案难度很大
设计要求新,其中水中区引桥(18.27公里)和南岸滩涂区引桥 (10.1公里),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结构防腐问题十分突出,且无 规范可遵循;大桥运行期间,桥面行车环境受大风、浓雾、暴雨
及驾驶员视觉疲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采取合理有效的设计对策
是保障桥面行车安全的关键;设计方案涉及新材料、新工艺、新 技术的应用以及多项大型专用设备的研制。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GIS技术研制成基于B/S模式的大型桥梁测绘资料管理系统。
技术创新
8、灾害天气对跨海长桥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对策
主要创新点是:确定车辆安全行驶风速标准;面向所有灾害天气类型进行研究;提出杭州湾跨 海大桥的行车安全保障措施;基于气象监测系统、预报系统与道路管理系统多方面系统研究; 制定不同灾害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控制标准;开发低造价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开发集数据 传输、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的计算机软件。目前,已取得系列中间成果,其中报告推荐的风障 方案即将付诸执行。
技术创新
1、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建设条件十分恶劣,为保证海上施工的安全和 质量,必须将设计与施工综合考虑。经过国内外多次调研和专家咨询,制定 了施工决定设计的总体原则,尽量减少海上作业时间,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 工,采用工厂化、大型化、机械化的设计和施工原则。
2、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施工成套技术
6、杭州湾跨海大桥河工模型与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2002年8月,通过专家组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实体模型 中涌潮的模拟方法和试验技术以及分布式浑水生潮系统和沙量随潮变化的加沙 系统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技术创新
7、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关健技术研究 其创新点是:连续运行GPS参考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成功应 用及在实践中形成的规程和细则,弥补了中国跨海大桥这方面的 空白;目前的规范没有适应几十公里长度跨海大桥投影坐标系建 立的相应标准,根据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特殊性加以了解决,为制 定相应规范提供参考;创造性地提出过渡曲面拟合法,使海中 GPS拟合高程的精度达到三等水准的精度;用测距三角高程法配 合GPS拟合高程法进行连续多跨跨海高程贯通测量,创造出一种 快速海中高程贯通测量的方法;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国内首次采用

跨海大桥主桥建造技术汇报

跨海大桥主桥建造技术汇报

单塔桩数 36
布置形式 梅花型
类别 嵌岩桩
桩径(m) 3.0~2.5
桩长(m) 73.8~111
工期 工期较长,须在台风到来前下沉。 工期短,受台风等因素影响较小。
25
2.1.2 方案比选
建安 费
11646万元
10941万元
综合 评述
1.沉井基础刚度大,整体性好,受力明确,但施工需要大型锚碇系统、浮 运和下沉需困难,加工、浮运定位、下沉均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施工风 险较大,工程造价和成本较高。
2.桩基础的穿透能力较强,可以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较深的地层中, 容易选择承载能力相对较理想的地层,同时桩基础也比较灵活,形式多样, 具有施工机具简便、技术简单、适用范围较广、造价较低。
从地质、水文、经济等角度分析,推荐采用群桩基础方案。
26
2.1.3 施工图设计
27
2.1.3 施工图设计
桩基基本设计参数
基础 形式
沉井
桩基础
结构 受力 特性
整体稳定性好、刚度大,受力明确, 可以承受较大的竖向和水平荷载。
适应地层的能力强,稳定性好,整体 刚度约小,承载力比较均匀,但单桩 受力特性有一定离散性。
施工 难度
规模较大,结构复杂,下沉深度较大, 需要较高精度的施工控制及较多的 施工设备,施工难度大。
工艺多、成熟,对地质和施工条件 适应性好,数量大。
米 。
米 , 中
, 塔 高
227 97.1

柱米


227米!
13
1.2.2 主要构件
热挤聚乙烯高强钢丝斜拉索
14
1.2.2 主要构件
流线型扁平钢箱梁
15
1.2.3 关键构造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结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结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调查组:茅以升班第8组 2011年11月1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小组负责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贯通,启用日期是2008年5月1日。

现在我们向各位老师和工作组作简要汇报:1.工程概况1.总体概况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

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

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

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

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

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

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40亿元,实际建设工期43个月。

资金来源: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

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股份。

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

投资方分别是:宁波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45%;杭州宋城集团有限公司17.3%;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12.83%;慈溪天一投资有限公司9.26%;慈溪兴桥投资有限公司7.4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余姚市杭州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3.7%;嘉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0%。

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3篇)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跨海大桥建设成为连接陆地与岛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我国在跨海大桥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

二、施工技术1. 深水基础施工深水基础是跨海大桥施工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沉井基础、设置基础及大直径钢桩基础。

在深水基础施工中,要充分考虑海底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采用大型化、装配化及智能化施工技术,确保基础稳定可靠。

2. 上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主要包括主塔、主梁及索束。

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主塔、主梁及索束的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进行研究,重点解决大节段制造运输、自动调整对位安装、结构抗风措施等问题。

3. 智慧建造结合信息化平台及可视化装备,实现跨海大桥施工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三、施工难点1. 海底地质条件复杂跨海大桥施工面临海底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变化大等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确保地基稳定可靠。

2. 施工环境恶劣跨海大桥施工多在海洋环境下进行,受海洋气候、潮汐、水流等因素影响较大。

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降低施工风险。

3. 施工周期长跨海大桥施工周期较长,涉及多个专业领域。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四、工程效益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完善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1. 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缩短出行时间。

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沿线产业升级。

3. 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品质。

总之,跨海大桥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我国在工程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第2篇一、施工技术1. 深水基础施工技术:在深水环境中,桥梁的基础施工是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已掌握了沉井基础、设置基础及大直径钢桩基础等多种深水基础施工技术。

调研大桥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调研大桥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调研大桥规划建设情况汇报大桥规划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大桥规划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对于促进交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我们团队的调研和整理,现将大桥规划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一、规划背景大桥规划建设是由国家交通部主导的项目,位于我国江南地区,连接了两个重要的工业城市,成为了两地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

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人流、物流的增长对交通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设一座能够承载大负荷、具备安全、快捷、便利等特点的大桥。

二、工程概况大桥规划建设将采用悬索桥的结构形式,总长约为X公里,主跨长度约为Y米。

桥梁由Y座桥塔和X座桥墩构成,桥塔在河床中采用复合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桥面结构采用双层双向六车道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日常交通需求,而且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此外,在设计中还考虑到了桥面的平稳性和舒适性,以确保行车安全和乘车舒适。

三、建设进展目前,大桥规划建设已进入了施工阶段,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了招标和划分各个工区。

截至目前,主塔和桥墩的施工已经完成,桥面铺装正在进行中。

同时,我们还对大桥的施工技术和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四、问题与挑战在大桥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地理条件复杂,施工环境较为恶劣,对施工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项目的预算较大,需要合理调度资金,避免造成经济浪费。

此外,我们还需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解决土地征收、环境保护等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五、未来展望大桥规划建设的完成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使两地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大桥的建设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最后,我们将继续秉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同时,会积极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感谢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与指导,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桥规划建设将为区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主要工程量及造价
1. 项目概况
工程造价
建安费(万元)
造价(万元)
934361
1182446
混凝土总量达250万方,钢材60多万吨。
工 程 量
预制50m箱梁404片,预制70m箱梁540片。 桥墩总数630个。
桩基总数8000多根,钻孔桩3472根,钢管桩5000多根。
2020/9/4
2. 主要技术标准
75 300
行 车 道
3×375 2%
2. 主要技术标准
路中路 央
缘分缘 隔
带带带
3300 50 200 50
行 车 道
3×375 2%
紧 急 停护 车 带栏
中 引 桥:14×70+134×70+10×70=11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梁桥;
南航道桥:100+160+318=578m三跨连续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 拉桥;
南 引 桥:10×70+86×70+203×50+80+5×50+60×30+50+34 ×30+3.5=2007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根据2000年10月进行的环杭州湾24小时OD调查,杭州湾南北来往 自然车交通量已达23000辆/日,其中上海及苏南地区往返宁波及浙东南 地区的车辆已达万辆,且大部分需绕行杭州,使沪杭甬高速公路交通量 日趋饱和,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本项目的建设将使上海至宁 波陆路距离缩短100多公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和节省旅客在途时间,社
940 / 470 1520 / 760 340 / 170
2020/9/4
2. 主要技术标准
28m 47m 28m
北航道桥
嘉兴
110m
8000
16000
立面
325m 55800
110m
31800
宁波
20m 31m
20m
120 80
南航40 道桥
0 -40 -80 -120
50m
主1
主2
主3
125m 50m
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北岸:同三线、沪杭、乍嘉苏、北岸连接线、东西大道、320国道、07省道。 南岸:甬台温、杭甬、上三线、南岸连接线、329国道、61省道、七塘公路。
2020/9/4
1.2 项目功能
乍嘉苏 320国道
07省道
北岸连接 线
1. 项目概况
新卫一级公路
沪杭高速
东西大道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甬高速
1250 500 800 3250
37100/2 15000 3×3750
2%
桥面系横向布置(一)
(标准横断面)
2000 500 1000 1000 500
37100/2 15000
3×3750
6cm桥面铺装
2%
3250 800 500 1250
2158 1000
3500
3158
6000
25100/2 37100/2
25100/2 37100/2
800 3250
航道桥箱梁标准横断面布置与车道划分 桥面系横向布置(二)
33600/2 15000
3×3750
(索塔区横断面)
2000 500 1000 1000 500
33600/2 15000
3×3750
6000
3252பைடு நூலகம்02080/09/4
紧 急 护停 车 栏带
嘉兴 北引桥
中引桥
北航道桥
南航道桥
1. 项目概况
郑家埭 水路湾
南引桥
宁波
2020/9/4
1.4 桥跨布置
1. 项目概况
北 引 桥:3.5+15×30+10×50+3×60+50+50+80+50+24×50+ 7×70=305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北航道桥:70+160+448+160+70=908m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钢箱 梁斜拉桥;
2020/9/4
1.4 桥跨布置
嘉兴
2579(第二合同段) 2378(第一合同段)
15.5 2563.5
490 908
980
1. 项目概况
9380(第二合同段) 9380
1978(第一合同段) 700 578 700
35673(大桥长)
19685(第二合同段) 19373.5
宁波 311.5
2020/9/4
跨海大桥总体设计及进度安排汇报
汇报人: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XXX
2020/9/4
汇报内容
1. 项目概况 2. 主要技术标准 3. 自然条件 4. 总体设计 5. 结构设计 6. 全桥进度安排 7. 海中平台 8. 其他
2020/9/4
1.1 地理位置
1. 项目概况
上海市
嘉兴市 杭州市
杭州湾跨海大桥
宁波市
上海 宁波
2020/9/4
1.2 项目功能
1. 项目概况
杭州湾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最便捷的通 道,它的建设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 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交通量的迅速 发展也要求加快完善跨杭州湾的同江至三亚的国道主干线建 设。为解决沪杭甬高速公路的紧张状态,建设杭州湾跨海大 桥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主 0204/9/4
2. 主要技术标准
L
3500
L


土硬

路央路

硬土


路路


分 隔


路路


肩肩

带带带

肩肩

75 325
3×375 7530075 3×375
325 75
2%
1:1.5
原地面线
2%
1:1.5
原地面线
6000 公路用地范围
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与车道划分
2020/9/4
2. 主要技术标准
航道
通航净空 (米)
船舶吨位(t)
北航道桥 单孔单航道
南航道桥 单孔单航道
主跨 边跨 主跨 边跨
325 × 47 110 × 28 125 × 31 50 × 20
35000 1000 3000 500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5.19米
其他技术指标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执行。
船舶撞击力(t) 3000 / 1500
七塘公路 61省道
上三线
329国道 南岸连接线 宁波绕城路
2020/9/4
1.3 工程规模与组成
工程规模: 起点桩号 K49+000;终点桩号 K85+000,全长 36km。北引线长15.5m,北引桥长3053.5m,北 航道桥长908m,中引桥长11060m,南航道桥长 578m,南引桥长20073.5m,南引线长311.5m。 海中平台中心桩号K66+120,总面积12000m2。
根据计委工可批复和交通部批复,大桥主要技术标准为:
⑴道路等级: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⑵最大纵坡≤3%,横坡2%; ⑶设计时速100(桥)、120(线)km/h; ⑷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⑸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⑹路基宽度:大桥33m,引线35m; ⑺通航标准:按交通部交水发[2001]692号文采用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