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有这三大长寿穴位 灸一灸百病不生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中医学里艾灸治病、防病的历史悠久,尤其对于阳气不足、身体偏弱、怕冷、手脚发凉、免疫力差、容易感冒、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的人,通过艾灸能达到补益气血、条畅经络、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
艾灸能从整体上改善人体功能,不仅能防治邪毒侵袭,还能抢救危重症患者。
下面介绍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的八大要穴。
第一要穴:足三里足三里可以健脾胃,不仅能让人强壮,还能延年益寿、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穴位主要管辖消化系统,同时对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也有诸多益处。
温灸足三里,能强健脾胃,激活免疫力,加强新陈代谢,排除人体内浊气。
用艾条温灸双侧足三里30分钟,使局部皮肤微见潮红,每天灸1次,连续灸3天,灸完后喝点姜枣茶。
具体位置:坐位屈膝,先确定犊鼻的位置,自犊鼻直下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犊鼻就是外膝眼。
第二要穴:身柱身柱归属督脉,位于后背部两个肩胛骨的中间,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其在两肺之间,跟肺气、肺的联络非常密切。
督脉为“阳脉之海”,刺激该穴可宣肺清热、宁神镇咳、补气壮阳、益智健脑。
艾灸时,自然正坐,略向前低头,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身柱,在距离皮肤3-4厘米处进行艾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灸10-15分钟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
频率为隔日一灸,1周后可改为每周灸1—2次。
第三要穴:关元关元能让人体元气快速恢复,从而更好地抵御外邪。
关元治疗的疾病非常广泛,它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任脉之会,又是小肠募穴。
它既能补肾,又能健脾,还可调肝,且对小肠的活动有益。
关元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地,是人生之要关,真气之所存,元阴元阳交关之所。
具体位置:在脐下3寸、腹部正中线上。
第四要穴:气海气海和关元在位置和功能上有相似之处,该穴主治各种气病,如气喘、脐下冷气上冲等,它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略胜于其他穴位。
灸气海时需要注意一点,阳盛体质者必须配合灸足三里以泻火,常须调护脾胃;如果没有发泡,不宜服用热药,发泡则不宜服用凉药。
常按三穴位补肾益长寿

龙源期刊网 常按三穴位补肾益长寿作者:谢桂珍来源:《家庭医学》2012年第05期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宁肯做终身无疾的乞丐,也不做疾病缠身的皇帝。
”这话道出了健康与人生荣辱苦乐之间的辨证关系。
这本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但人们不临其间,往往难以领悟其中之真谛。
对于中国人来说,补肾一直是大家谈不完的话题。
有的服用药物,有的爱好食疗。
试试这3个穴位吧,简单又有效。
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此。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之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
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
经常按揉太溪穴,每次5分钟左右。
在肾经的流注时间,即下午17~19点按摩效果更好。
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不必拘泥于方法。
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胀感之外,最好有麻麻的感觉。
涌泉穴:补肾固元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
《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所以,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按摩涌泉穴的好处,有歌诀云:“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
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
能益气精神,呵护三宝物;识得其中趣,寿星随手摘。
”可见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关元穴:封藏一身真元我们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
中医认为元气禀于先天,藏在肾中,又依赖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长寿穴

背景音乐:秋日玫瑰资料来源:网络点击进行1、涌泉穴属性: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及人体长寿大穴之一。
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意义: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
涌泉如山环水,维护中气气场,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作用: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
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主治:推搓涌泉穴疗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五十余种疾病。
保健方法1.用热盐水浸泡双侧涌泉穴。
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
2.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
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的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2、足三里属性: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保健穴。
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作用: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主治:胃痛、腰痛、腹痛、痢疾、便秘、头痛眩晕、下肢瘫痪、半身不遂、颈膝酸痛、消化系统疾病。
保健方法1.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按而揉之,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2.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
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3. 命门穴属性: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及人体长寿穴位之一。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与肚脐平对的区域。
作用: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衰老。
主治:阳萎、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症。
保健方法1.用掌摩擦命门穴及两肾,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
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意令守住命门穴约10分钟即可。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
可得百年寿
灸疗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
《扁鹊心书·须识抚养》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
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
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关元、足三里的长寿灸法

关元、足三里的长寿灸法前几日,朋友来家做客。
一进门,就见他脸色晦暗,无精打采。
他说一场“金融危机”让他的生意受到冲击,最近是睡不好也吃不好,一下感觉老了很多。
看着朋友疲累的样子,我也没跟他过多寒暄。
当务之急是要激发他身体的阳气。
于是我取来一支艾条,给他灸了一下关元穴,此穴主人的先天之气。
关元过去也叫玄关,就像人体腹部的一个阀门,有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的意思,历来为修炼家所重视。
灸关元就是利用艾条燃烧发出的温阳之气,通过关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复体力补充能量最快的方法。
大约灸了10分钟,朋友伸了个懒腰,大喊舒服。
我微笑不语,知道他体内的阳气已经升发上来了。
关元穴在哪儿呢?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
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即是该穴。
那么,穴位到底怎么灸呢?我首推温和灸法。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灸。
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5~3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接下来我又给他灸了足三里,大家都知道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大穴,此穴多气多血,主人后天之气。
学医的时候,听老一辈的人讲过一个长寿灸法。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江户,有一个习俗,每建成一座新桥都要邀请当地年龄最高的长者第一个踏桥渡河。
有一年一座桥建成之后,邀请到一位174岁高龄的老人“初渡”。
在举行“初渡”的仪式上,主持仪式的将军问这位老人有什么长寿之术。
老人回答道:“这事不难,我家祖传一个方法,每个月的月初,连续八天用艾灸足三里穴,坚持不断,就能长寿了。
我现在174岁,妻子173岁,儿孙皆已过百岁。
”那位将军听了不胜感慨。
灸足三里能长寿也随之广为人知,后来形成了日本的一个习俗。
其实日本人灸足三里保健的方法来自中国,早在隋唐时期的医学著作里就有灸足三里治病养生的记载。
《针灸大成》载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谚语,指的是化脓灸,又称为“灸花、灸疮”,用艾条灸灼足三里穴时,灸到该处皮肤起水疱,产生无菌性的化脓,结痂,可以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强壮脾胃,使后天生化有源。
常按4大保健穴位 男人强壮阳气

常按4大保健穴位男人强壮阳气
来源:养生发布时间:2013-01-10编辑:小妮子围观:2326次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更多4
【导读】“人过三十天过午”,按中医理论,男性从三十岁左右,整个身体机能就开始进入衰退的状态,只有多一些保健的手段,才可以使人体正气充足,阳气不亏,从而减少各种男性疾病发生的机会,提高生命质量。
男人两大穴:足三里
前者是男性第一大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
这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壮阳,对治疗男性勃起不坚、早泄、脾胃虚弱等症有帮助。
肾俞穴也是按摩较多、效果较好的一个穴位。
它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处,具有补益肝肾、填精益髓的作用,能治疗遗精、勃起问题、遗尿、腰痛、腰膝酸软、头昏目眩、耳鸣等。
肾俞穴
最简单的按摩方法,效果最好。
如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选定的穴位上绕圈按揉。
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或先向左画圈20次,再向右画圈20次,早晚各做一次。
气海和关元穴
是另外两个重要的保健穴。
这两个穴位都在下腹部的中线上。
按摩前者具有益气助阳、调经固经的作用,能辅助治疗男子遗尿、勃起不坚、遗精、滑精等。
按摩后者则能治疗性功能低下、早泄以及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
最常用的3个长寿穴位

最常用的3个长寿穴位(组图)最常用的3个长寿穴位及按摩方法(组图)。
随着的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渐渐减弱和衰退,更容易被疾病侵害。
因此,我们应及早采取措施,延缓衰老。
中医认为,穴位按摩,可强体益寿。
下面介绍3个最常用的长寿穴位及其按摩方法,以起到防病健身的养生目的。
内关穴取穴:内关穴的取穴是这样的: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按摩方法: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防病养生效果。
按摩作用: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合谷穴取穴:合谷穴的取穴是这样的: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按摩方法: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养生作用。
按摩作用: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足三里取穴:足三里穴的取穴是这样的:可以在膝盖外侧的凹陷处向下四指并在胫骨外侧的交点处就是此穴。
男人性保健三大穴位

男人性保健三大穴位
最近我一直在学习中医人体经络学,觉得其中有三个穴位对男人是十分有好处的,让男人更加有精力、更强壮。
一、命门——强腰补肾又壮阳
命门穴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跟肚脐在同一水平高度,也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处就是了。
主要作用:壮腰补虚,温补脾肾。
治疗腰部虚冷疼痛、遗尿、腹泻、阳痿遗精以及女子的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
做法:用手掌来回擦命门,直到有一股热感透过皮肤向里渗透为止,每天坚持三分钟即可,最多一个月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关元穴
位置:人体的正中线上,肚脐眼正下方四横指(拇指除外)处。
作用:培补元气、肾气、暖下元。
主治妇科的白带病、痛经以及各种妇科炎症,男科的阳萎、早泄以及前列腺疾病。
方法:最好是炙法、也可以点揉。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十分钟,一个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气海(也称丹田)
位置:身体前正中线上,肚脐正中下1.5寸。
也可以这样找,先四指并拢取肚脐下三寸(关元穴位置),中点就是气海穴。
作用:治疗性功能衰退。
对中风脱证以及脱肛都有好的防治作用,对老年人有奇效。
方法:按揉或者是艾炙,另外还可以通过呼吸进行调节。
多采用腹式呼吸有意识的使小腹收缩或隆起,以增加呼吸的深度。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十分钟。
按照上述方法坚持做下去,一个月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人有这三大长寿穴位灸一灸百病不生
中医说,未病先防是为“上医”,该如何防?除了生活方式要健康,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林国华教授指出,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可以养护阳气、防病保健。
三大长寿穴位灸一灸百病不生(图片来源:东方IC)
什么是艾灸?
艾灸可以分为“艾”和“灸”两个字。
“艾”指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
艾性温,其味芳香,善通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的作用。
“灸”指的是灸法。
灸法是运用艾绒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林国华教授指出,人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艾灸应有所侧重。
肺腧穴(图片来源:凤凰网健康)
30岁前灸“肺俞”
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饮,所以很容易感冒。
固护肺气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
林国华介绍,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施灸频率不拘时灸,即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时,或进食冷饮后施;随年壮灸,即在农历生日当天灸,小儿可灸5分钟左右,青年灸15分钟左右。
此外,转季灸,即每月灸两次,分别在转节气的前1-2天施灸。
足三里(图片来源:凤凰网健康)
30至50岁灸“足三里”
步入中年,生活稳定,应酬繁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伤脾胃。
因脾胃损伤,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水湿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现了。
林国华说,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
艾灸方法同肺俞穴,频率可不拘时灸。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
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关元穴(图片来源:凤凰网健康)
50岁后灸“关元”
步入老年,肾气渐疲,元气渐亏,会出现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劳、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等症。
《医经理解》记载:“关元,在脐下三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
”该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频率为一日一次,亦可不拘时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图片来源:东方IC)
艾灸的注意事项
1、灸后当天需避风寒,保持情绪平稳,切忌生冷厚味,饮食素淡最宜。
2、大饥大饱、劳累醉酒、情绪不宁时不宜施灸。
3、施灸后,可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水疱、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若症状持续,可至医院专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