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2)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2)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 , 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 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4、品位语言,感悟特色 口语和演讲特色的体现 ① 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② 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③ 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2.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作 业 布 置 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
教 学 随 笔
4
福 清 市 城 兴 中 学 教 案 ____周 第___________节
课题
敬业与乐业
课型(新课、练习课、 讲评课、复习课)
新课
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过程与方法: 1.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初步学习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 2.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初步学习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1.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2. 初步学习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教学目标(三 维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多媒体 诵读法 研讨探究法 备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 、作业处理、板书设计、教 学反思
缩写《敬业与乐业》2

缩写《敬业与乐业》21缩写《敬业与乐业》闫雷磊“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首先,业是敬与乐的主体,有业很必要。
第一要敬业,因为职业都是神圣的,只要他们对生活有帮助,就值得我的尊敬。
无论什么职业,只要能做好,都具有一样的价值。
第二是乐业,尽管做工可能很苦,但乐业的人总会从其中找出快乐,我们不愿意做一些事,但它并不能逃避,把它坚持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能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让他们为生活服务。
2 《敬业与乐业》缩写韩鑫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
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第一要敬业。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凡做一件事,便要把这件事作我的命。
第二要乐业。
不要叹气“做工好苦”苦乐全在主观的心。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为生活才有价值。
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如此。
3《敬业与乐业》缩写来泽桐我认为敬业乐业是生活的不二法门。
首先要敬业。
“主一无适便是敬”。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头上,一点都不旁鹜便是敬。
其次便是乐业。
要从自己的工作中找出快乐来。
只有当你找到乐趣,它将会变得更加有趣,更加亲切有味。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望你我一同受用! 4《敬业与乐业》缩写宁诗宇我确信“敬业与乐业”五个字,是人生的不二法门。
“有业”是前提,是“敬业”“乐业”的必要条件。
接着论证“有业”的必要性,证明了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的观点,并提出如何对待现有职业的问题。
再然后,作者以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为例,论述了人应该有敬业精神,只有敬业才能将一种劳作做到圆满;接着又提出了“乐业”问题,论述了“乐业”的重要性。
最后将“敬业”与“乐业”归结为“责任心”和“趣味”。
敬业与乐业2到5段论证思路

敬业与乐业2到5段论证思路敬业与乐业是现代社会中许多人追求的理想状态。
敬业指的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专注投入,而乐业则强调在工作中找到享受和满足感。
敬业与乐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
敬业与乐业可以相辅相成。
一个敬业的人往往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感。
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够持之以恒地投入其中,追求卓越。
敬业使人们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有着清晰的认识和目标,能够克服困难和挑战,不断突破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逐渐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其中。
敬业和乐业也可以相互促进。
一个乐业的人往往会更加敬业。
当人们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感时,他们会更加愿意付出努力和时间,追求工作的卓越和成就。
相反,当人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投入时,他们也更容易找到工作的乐趣和满足感。
因此,敬业和乐业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敬业和乐业对个人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个人来说,敬业和乐业是追求事业成功和个人成长的基石。
敬业使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就。
而乐业则保持人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高效的工作状态。
对组织来说,敬业和乐业是推动组织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动力。
敬业的员工能够贡献更多的价值和创新思维,推动组织不断进步。
而乐业的员工则能够保持高效工作状态,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敬业和乐业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敬业和乐业使人们能够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贡献。
一个敬业和乐业的社会能够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同时,敬业和乐业也是实现个人幸福的关键。
当人们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时,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敬业和乐业是现代社会中许多人追求的理想状态。
敬业和乐业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个人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不断追求敬业与乐业,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高中生《敬业与乐业》读后感(2篇)

高中生《敬业与乐业》读后感《敬业与乐业》是当年梁启超先生在上海给他学生的一篇演讲文章。
下面我就谈一谈自我对敬业和乐业的理解吧。
就敬业而言我理解是凡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心无旁骛,便是敬。
一个人是否有作为不在于他能做什么,而在于他是否尽心尽力地把所做的事做好。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就是敬业。
梁启超以前这样说过:“敬业乐业是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是啊,当敬业意识植根于人们脑海里,那么做起事来就会用心主动,并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取得更大的成就。
也只有敬业的人,才会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
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庄子》中的佝偻丈人就无法把承蜩这样一件小事做到“经典”,做到“出神入化”;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孔子的为人就不会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作为一名规划战线上的一员更能体会到敬业的内涵。
城乡的发展离不开规划,城乡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
一方应对于规划工作的性、严肃性都要求我们务必要有敬业精神,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拓展也需要我们为未来城乡的定位、城乡的性质、城乡的文化、城乡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定好位,同时也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去思考去研究,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进步,工作方式的改善和提高,都会在城乡的未来体现出来。
所以好的规划才会有好的城乡发展,这些都需要一份敬业精神。
下面来谈谈乐业。
至于他的概念,我觉得书上写的那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已经足以诠释了。
人生能从自我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凡做一件事,都要认为它是搞笑味的,做工苦,不做工更苦;被动与主动,能产生两种截然不一样的结果。
如果我们达不到乐业,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很单调。
如果有人说,我的职业没有可乐的地方。
那么它就是个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单调人,因为所有的职业都会有可乐的地方,只但是不容易被发现,而且很多人又不知如何去乐业。
敬业与乐业2到5段论证思路

敬业与乐业2到5段论证思路一、引言敬业与乐业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敬业是指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和专业素养,乐业则是指对工作的兴趣和快乐感受。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证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敬业的重要性1. 敬业是一种职业素养,是个人在工作中展现专业能力和责任心的表现。
敬业的人注重工作质量,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不论工作的大小,都能做到尽心尽力。
2. 敬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敬业的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3. 敬业能够增加职业发展机会。
敬业的员工在工作中展现出色的表现,容易获得上级的认可和重视,从而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例如晋升、加薪等。
三、乐业的重要性1. 乐业能够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乐业的人对工作充满热情和兴趣,享受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2. 乐业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和创造力。
乐业的人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更好地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创造力。
3. 乐业能够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乐业的人会主动寻找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四、敬业与乐业的关系1. 敬业和乐业相辅相成。
敬业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而乐业的人也会更加敬业,对工作更加投入和认真。
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2. 敬业和乐业相互影响。
敬业的人在工作中展现出色的表现和专业素养,能够提高工作满意度和乐业感受;而乐业的人会更加投入和认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绩效。
五、结论敬业和乐业是现代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敬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绩效和职业发展机会,乐业能够提高工作满意度、幸福感和创造力。
敬业和乐业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所以,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不仅要敬业,还要乐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满意度,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实现个人的职业成功和幸福感。
敬业与乐业2-5段论证方法及作用

敬业与乐业2-5段论证方法及作用敬业与乐业是指对工作的专注和投入,以及对工作的热爱和乐趣。
敬业与乐业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
在职业生涯中,敬业与乐业对个人的发展和组织的成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首先,敬业与乐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当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有敬业和乐业的态度时,他们会更加专注和投入,更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工作。
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这样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生产力。
当组织中的员工都对工作有敬业和乐业的态度时,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也会得到提升。
其次,敬业与乐业可以增强员工的创新能力。
敬业和乐业能让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当员工对工作充满激情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
在这种积极的工作环境下,员工更容易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新建议,从而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敬业与乐业可以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敬业和乐业使员工更容易专注于工作任务,同时也促使他们不断学习和成长。
当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时,他们会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这样的积极学习态度有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提高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
第四,敬业与乐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当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敬业和乐业的态度时,他们会更加享受工作的过程和成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相反,如果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兴趣,工作将成为一种负担,这样的员工容易感到疲惫和无趣。
因此,敬业与乐业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敬业与乐业可以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当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敬业和乐业的态度时,他们会更加忠诚于组织,愿意为组织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同时,他们也会更愿意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团队任务。
第7课《敬业与乐业》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

合作探究
朗读 注音: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
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
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
伐,万不能容赦的。
shè饶恕
“蛀米虫”和“盗贼”是什么修辞手
法比?喻(暗喻)。
2024/8/27
合作探究
为什么要运用比喻,把“没有职业的懒人”称为 “蛀米虫”和“盗贼” ?
运用比喻,一是生动形象,二是感染力 强,更能突出其“不劳而获” 的特点, 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
骈进(pián) 强聒 (qiǎng guō)
2024/8/27
整体感知 1.本文是议论文,论点是什么?请在文 中找出一句话回答。
但我确信“敬业与乐业” 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 门。
2024/8/27
整体感知 2.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 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 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 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为什么呢?作者列举了4条理由。这4条理由和 这句话是什么关系?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一、身体力行寻找快乐。 二、刻苦奋斗感受快乐。 三、比较骈进体味快乐。 四、远离无聊享受快乐。
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或:证明和被证明的关 系。 道理论证。
合作探究
怎样才算敬业?作者的意见是:
敬业与乐业2-5段论证思路

敬业与乐业2-5段论证思路
第一段:敬业是指人们以责任心和精神追求职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有一种特殊的激情,它使人们把自己的付出视为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并坚持不懈地追求成功。
乐业是指一种以乐趣为推动力的职业,它鼓励人们通过爱好和兴趣寻求报酬,同时也激发了人们追求职业成就的欲望。
第二段:敬业注重责任心和精神,它强调坚守信用、勤奋工作、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使人们得以尽职尽责地执行自己的工作,并将自己的工作作为职业生涯的一部分,不断追求卓越。
相反,乐业基于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以此为推动力,以此来走向职业角色,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能够获得报酬的方式。
第三段:敬业是一种持久而持续的努力,是把职业作为自己的一部分,贯彻责任心和追求卓越精神的行为。
敬业精神使得每一次付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将带来真正的成就感。
乐业则强调的是消遣的快乐,它鼓励人们将兴趣爱好付诸实践,获得实际的报酬,并在此基础上保持职业的持续发展。
第四段:敬业的追求者需要不断的学习,以提升自身的技能,不断去发现前沿的知识,另外,敬业的追求者还要能够把每一次付出融入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去。
相反,乐业则更多的是在促进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职业,并能够从中获得报酬。
第五段:敬业的追求者必须有把职业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坚持不懈去追求成功的精神;而乐业的追求者,则需要有转换兴趣爱好,成为职业角色并寻求获得报酬的能力。
两者之间当然存在不同,但也可以得出结论,即通过敬业和乐业,都可以使人们获得职业上的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 二法门。
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
中心句中的关键不词可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
• 敬业乐业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 方法。
“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断章取义”是用的原意吗?
(是褒义词吗?)
• 原是贬义词,指引用文章或谈话,只孤立 截取其中合乎自己意图的一段或一句,不 同原意,不顾全文 。
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归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 直捷的法门。 “直捷”和“直接”一样吗?
直接:不经过中间事物的。意思范围较宽 泛。与“间接”相对。
直捷:直截了当,似乎比“直接”更“直 接”。也写作“直截”。意思范围较窄, 只与动作行为相关。也没有与“间接”相 对的意思。
引用这些经典名句,起什么作用?
• 使文章精练、典雅; • 增强说服力,因为经典名句是世人公认
的真理。
读一读,写一写
征引 旁骛 亵渎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 惟其如此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强聒不舍
扩展 迁移
小试身手:仿写
• 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 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 原因加以说明。
“会打算盘的人”是什么人?
• 有头脑的人,善于思考的人。 • 不是会珠算的人。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 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 官都搁起不用。
删除加红色的文字可以吗?为什么?
• 不可。原文不但语言通俗,如话家常,而 且有强调作用。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
• 这样,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朗读、正音:
gōulóu 鸡胸驼背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 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 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 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 之知。”
tiáo
蝉
朗读、解释词语:
gōulóu 怎样才能把一种tiá劳o 作做到圆满 鸡胸呢心驼?理背惟上一发的出秘来诀的就便是是忠蝉敬实。,《忠吾庄实的惟子倒知从》装蜩翼
阅读“乐业”
第7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 第二要乐业。
这段的分论点是: • 要乐业
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 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
为求语句简洁,删除加红色的词语,改为 “今日,我讲,诸君听”可以吗?为什么?
• 不可。“今日大热天气”,是作者结合演讲时的 情境,随机加入的与听众现场交流的内容,这样 显得亲切自然,讲演效果也好。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敬业与乐业
作者
感知
阅读1
阅读2 阅读3
归纳
扩展
你在历史课本上见过这张 照片吗?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 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 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 《饮冰室合集》。
“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
• 提示:课文对这个成语的注释中没有加红 色的部分。
• 作者说的“敬业”与“乐业”,与其原意 没有什么不同,并非断章取义。说自己 “断章取义”,是风趣和自谦而已。
朗读 解释词语:
主要的 着眼处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 “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 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 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引用孔子的话和讲百丈禅师的故事, 是想引论用证什么道理?
• 作者: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 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 的劳作。
• 归纳:论证“有业”之必要。 • 说明“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 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门”“佛门”的话分别指:
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
蜩翼之知。”
对老人
捕蝉
的尊称
我只知道有蝉 翼罢了
《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是怎 么一回事?说明什么道理?
• 故事见《庄子·达生》。大意说一个鸡胸驼 背的老人虽然残废,但用竹竿粘蝉,百发 百中。孔子问他有为什么,他说天地虽大, 万物虽多,我只知道有蝉翼罢了。
归纳 复习
文章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 该如此”,
“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1. 敬业; 2. 乐业。 或:有业、敬业、乐业。
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也可以指 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 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本文用了许多经典名句,请把它们汇集 在一起,再化为“身内之物”。
3. 举例论证 • 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当木匠做桌子和 当政治家建共和国……
论证“敬业”,有无运用“反面论证”?
1. 劳作便是功德( 正),不劳作便是罪恶 (反)。
2.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 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 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 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 己。(不敬业的害处,反)
• 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有 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 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例:“有业之必要”的理由:
1. 可以谋生,使自己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 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
2. 使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 使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 4. 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
请解释孔子这两句话。
1. 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爱好它的人,爱好 它的人比不上以它为乐的人。
2. 他这个人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 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自己将要老 了,如此而已。
“`乐业”一节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1. 道理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4条理由) 2. 反面论证(天下的第一等、第二等苦人) 3. 引证(孔子的两句话)
梁启超一生著述达一 千四百万字,在政治活动 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 每年平均写作三十九万字。 《饮冰室合集》计148 卷。
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本文是什么文体 • 议论文
论点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一句话回答。
• 但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1. 有业 2. 敬业 3. 乐业
道理极容 易明白
转折关系。它强 调后面的意思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
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
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
说有业之必要。
因果关系。
表示后面是“果”
“但”和“所以”各表示什么关系?
第二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 引出“有业之必要”。 • 起过渡作用。
朗整 脑天筋读吃去饱 做解了点饭事释,,词不这肯种语和 道动人:理大是的家话整天,混只是在卖一起弄,小不聪明说一,句这有种
儒门: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
哉。
佛门:
–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朗读 注音: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 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 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 不能容赦的。
shè 饶恕 “蛀米虫”和“盗贼”是什么修辞手法?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 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 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消化面包的机器”是什么意思?
• 不劳而获的人; • 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废物。
那为什么不如此说而用“机器”之喻?
• 幽默、风趣, 有讽刺意味。
怎样才算敬业?作者的意见是:
•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 满。
唐代高僧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 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 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 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 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 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 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 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言行一致
阅读“有业”
附带阅读第一自然段
正确朗读 不顾解上释下词文,语孤:立截取其中
春秋时期道家 的代表著作
断,的截成采一取书自段。于先或章西秦一,汉儒句篇,家。章大著。半作
对自己的事业 很尽职,和朋 友相处很融洽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 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 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 否与《礼记》 《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 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 的不二法门。
1. 敬业乐群。 《礼记》 2. 安其居,乐其业。 《老子》 3.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 4.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 5.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百丈禅师)
续:经典名句
6.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 7.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庄子》 8.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 9.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10.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
• “喊破喉咙”“扯直耳朵”不但生动形象,而且 有感染力,突出了“我们好苦”。
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 费力?难道又不苦?
这句作如下改动可以吗?为什么? 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也是一样在淘神费
力,也一样是苦。
• 不可。 • 原文是反问句,语气更肯定。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 乐来。
加红色的词语不可删除,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