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血压国际标准(2020版)

合集下载

2020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完整版)

2020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完整版)

比使用特定的血压阈值进行定义要更加准确;但需要注意,若收缩压(SBP)≥220mmHg 和(或)舒张压(DBP) > 1 4OmmHg ,则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视为高血压急症;某些患者既往血压増高已造成相应靶器官损伤,未接受系统的降压/器官保护治疗,或降压治疗不充分,就诊时血压虽未显著升高,但检查明确提示已经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或急性脑卒中者,也应被视为高血压急症。

2高血压性脑病(hypeMenSiVe encephalopathy)高血压性脑病是指血压快速和显著升高z并伴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癫痫发作、嗜睡、昏迷和皮质盲[皮质盲(COrtiCal blindness)是大脑枕叶皮质受血管痉挛缺血或毒素影响而引起的一种中枢性视功能障碍,尤以血管痉挛性损害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双眼视觉完全丧失,瞳孔光反射正常,眼底正常Z 可有偏瘫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有超过1/3的高血压性脑病患者缺乏晚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改变,但上述典型症状出现前会表现出一些细微的神经系统症状,因此,需要格外注意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3恶性高血压(IYlalignant hypertension f M H)恶性高血压是指血压显著升高(通常>200/1 2OmmHg) Z同时可伴有显著视网膜病变(双侧火焰状出血、棉絮斑或视乳头水肿)。

硏究显示,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情况下Z此类患者的生存期有限,这也是恶性高血压一词的由来。

需要指出的是,全身微循环损伤是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征,在肾脏和脑急性微血管损伤的患者中可能不同时存在视网膜病变。

因此,有指南建议将"急性高血压微血管病”作为恶性高血压的替代术语,本《规范》仍然使用“恶性高血压"一词。

4高血压血栓性微血管病(hypertensive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f HTM)HTM是指出现血压显著升高,伴有COOmbS试验阴性的溶血(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或检测不到,可见破碎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降压治疗可使上述相应症状有所改善时Z应考虑此病。

《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解析(最全版)

《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解析(最全版)

《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解析(最全版)摘要2020年5月6日,国际高血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ISH)在全球同步发布了《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ISH2020指南)。

这是继1999年和2003年ISH与WHO联合发布高血压指南以来,ISH首次单独发布指南,旨在减轻血压升高带来的全球负担。

总体上看,ISH2020指南实践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简化和优化的指南,给全球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气象。

目前全球的高血压人数庞大,接近14亿例。

加之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高血压已经从高收入地区转入到中低收入地区,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推出新版的ISH2020指南具有必要性。

2020年5月6日,国际高血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ISH)在全球同步发布了《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ISH2020指南)。

这是继1999年和2003年ISH与WHO联合发布高血压指南以来,ISH首次单独发布指南,旨在减轻血压升高带来的全球负担。

总体上看,ISH2020指南实践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简化和优化的指南,给全球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气象。

目前全球的高血压人数庞大,接近14亿例。

加之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高血压已经从高收入地区转入到中低收入地区,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推出新版的ISH2020指南具有必要性。

全球新视野——ISH指南更新点解读提出双标准相比既往指南,ISH2020指南提出了"基本标准"和"最佳标准"的双标准。

其中,基本标准的设定是考虑到最佳标准并非一贯可行,实际上为最低标准,适用于中低收入地区。

"最佳标准"是基于已发布的相关指南及证据进行凝练,是基于循证证据的标准,适用于高收入地区。

高血压标准

高血压标准
舒张压最高值的判定可以参照相当于2/3收缩压的概念。按照3~18岁儿童身高百分位参考值(低位值)计算 出的最高值为79mmHg,即≥80mm Hg应按照高血压治疗,避免80~89mmHg的众多高舒张压人群长期处于失控而进 入顽固的高血压难治状态,以致引发早些年降压“显著疗效”仅限于舒张压的现象。
综上所述,身高的毫米数除以汞的比重即为个人收缩压的最高汞柱值,下浮20mmHg范围视为正常。舒张压为 <80mmHg不设下限。
感谢观看
身高影响
追溯血压升高的原因,主要与人体发育的身高指标有直接关系。心脏每次射血必须能克服身体高度所致的血 液重力的影响,所以,应将血压值以人体身高换算出的身高——血压对应值作为个人正常血压标准,即身材越高 的人收缩压越高。换算方法为身高的毫米数除以汞的比重(13.6)即为个人收缩压的最高汞柱值。例如:1.5米 身高收缩压为110mmHg,1.8米身高收缩压为132mmHg。
中国标准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中规定,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17.3~18.6Kpa(130— 139mmHg),舒张压在11.3—11.9Kpa(85~89mmHg)者称为高血压的正常高值,以前称为“高正常血压”。
1984年医学家们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压”概念,后又在1993年进一步将血压低于17.3—11.3Kpa(130— 85mmHg)定为正常血压,因此当收缩压为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为11.3~11.9Kpa(85~ 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项达此水平,便是“高正常血压”,也就是血压“正常高值”。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 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这 就是血压“正常高值”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不是高血压,这样如果无靶器官损害,也无危险因素存在的 条件下,就无需医治。

高血压3级临床路径【2020版】

高血压3级临床路径【2020版】

高血压3级临床路径一、高血压3级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3级(ICD10:I10.x05)无并发症者。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版)》。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高血压3级(疾病编码ICD10:I10.x05),3级高血压患者。

2.除外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及严重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疑主动脉夹层等。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1.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初始治疗用药,建议根据特殊人群的类型、合并症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2.应根据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选择初始单药或联合治疗。

3.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根据需要,可考虑逐渐增加至足剂量。

4.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 小时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5.对血压≥160/100 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 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I,C),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1. 治疗目标:(1)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2)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3)年轻人或同时患有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

2020年最新ESCESH高血压指南

2020年最新ESCESH高血压指南
2020年最新ESC/ESH高血压指南
2020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2020ESC/ESH高血压指南解读
目录
01
02
03
04
05
高血压的定义
血压测量
总体危险分层 降压治疗的启动 降压治疗的目标值
左室肥厚
视乳头水肿 2020ESC/ESH高血压指南解读
已诊断的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脑血管病(缺血 性卒中、脑出血、TIA)、冠心病(心肌梗死、心 绞痛、心肌再血管化后)、影像学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心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周围 动脉疾病、房颤。
2020ESC/ESH高血压指南解读
2020ESC/ESH高血压指南解读
2020ESC/ESH高血压指南解读
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HMOD):动脉僵硬度增加(老年人脉压 ≥60mmHg、颈股动脉PWV>10m/s)、心电图左室肥厚、超声心 动图左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或ACR增加、中度CKD(eGFR30-59 ml/min/1.73m2)或重度CKD(eGFR<30ml/min/1.73m2)、 ABI<0.9、晚期视网膜病变(出血、渗出或视乳头水肿)。
指南将诊室外的血压测量仅仅看作是一种补充、参考辅助,甚至个别医师在临床中甚至 只相信自己测量的结果,这样显然不利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
2020ESC/ESH高血压指南解读
03
总体危险分层
2020ESC/ESH高血压指南解读
高血压的总体危险分层
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多种其他危险因素,而多种危险因素的合并存在会增加心 血管风险。推荐应用SCORE系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2020国际高血压新标准

2020国际高血压新标准

2020国际高血压新标准
2020年国际高血压新标准根据全球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的最新数据和临床研究的证据,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更新。

以下是该
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
1. 高血压的定义:将高血压的阈值降低为收缩压≥13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与之前的140/90 mmHg有所不同。

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将被诊断为高血压。

2. 分类和分级: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被分为四个阶段:正常血压、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和高血压3级。

此外,还引入了心血管
风险等级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3. 治疗目标:建议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将血压降
至收缩压<130 mmHg和舒张压<80 mmHg。

对于特定的人群,如老年人和存在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4. 非药物治疗:强调非药物治疗措施的重要性,如改变生活方式、饮食管理、增加体力活动和减轻体重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降低
血压,并减少药物的需求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5.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选择适
当的药物治疗方案。

常用的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断剂等。

6. 血压监测:推荐进行定期的血压监测,包括在家庭和临床环
境中测量血压。

这可以帮助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以及检测可
能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国际高血压新标准仅提供了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具体的治疗决策应结合个体患者的特征和情况来制定。

最新高血压国际标准(2020版)

最新高血压国际标准(2020版)

最新高血压国际标准(2020版)
国际高血压学会(ISH)于5月6日发布了2020版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

新指南分为“基本标准”和“最佳标准”两种管理
标准,其中基本标准建议最好低于140/90 mmHg,最低降低
20/10 mmHg。

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最佳标准下降到<
130/80 mmHg(不宜低于120/70 mmHg),而老指南只要求血
压低于120/80属于正常血压。

新指南的血压分级也有所改动,将原来的三级改为现在的二级,血压大于等于160/100就是2
级高血压。

同时,危险分层也做了调整,将极高危取消并合并到高危。

在诊断高血压方面,新指南要求进行2-3次诊室测量,以确认高血压的诊断。

《国际高血压学会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解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国际高血压学会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解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三、 血压的测量
• 在妊娠期血压测量方面,ISH提出了针对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基本标准” 与针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最佳标准”。
• 基本标准:根据一般指南进行诊室血压测量。使用手动听诊式血压计,或在妊 娠期和子痫前期人群使用经过验证的自动上臂袖带式血压计进行诊室血压测量。
• 最佳标准:使用经验证可用于妊娠期和子痫前期血压测量的设备进行动态血压 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或家庭血压监测,以评估 白大衣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
二、 HDP分类
• 2018年国际妊娠期高血压研究学会(ISSH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创新性地 将HDP划分为两大类,
• 第一类为妊娠前诊断或妊娠20周前新发现的高血压,包括3个亚型:慢性高血压 (原发性和继发性)、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
• 第二类为妊娠20周后发生的高血压,包括3个亚型:一过性妊娠高血压、妊娠高 血压和子痫前期(新发或由慢性高血压基础上演进而来)。
• 该分类方法包含了3种特殊类型HDP,即白大衣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和一过 性高血压。强调了孕期血压随访监测的重要性。202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 分会(CSC)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采纳了2018 ISSHP的这一分 类标准。
二、 HDP分类
• 2020ISH指南延续了HDP4分类的框架,在此基础之上,将HELLP综合征(溶血、肝 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单独列为一类。
六、 何时启动降压治疗
• 2020年CSC《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推荐,无靶器官损害的孕妇血 压≥140/90mm Hg,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建议启动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血 压。有靶器官损害的孕妇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 Hg,生活方式干预同 时启动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及靶器官损害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风险降低。更多的是原来的2级和3级都属于比较危险的级别。
不但修改了高血压分级,对于危险分层也做了调整,分层简化:取消了极高危,将其合并到
高危。
三、还有哪些改动?
诊断高血压方面,只有一次诊室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通常需要隔1~4周(取决于血
压水平)进行2~3次诊室测量,以确认高血压的诊断。之前的要求是不同日三次血压均高
最新高血压国际标准(
5月6日,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正式发布了2020版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新指南
推出了“基本标准”和“最佳标准”两种管理标准,基本标准也就是最低标准,降压
目标,基本标准建议最好低于
一、降压目标不同:
最佳标准是对于中青年,目标血压应v130/80mmHg(不宜低于120/70mmHg);在
以前的指南中,并没有提出不宜低于20/70mmHg。
老指南只要求血压低于120/80属于正常血压,但对于下限没有特殊要求。新指南指出对于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到130/80以下,但不建议更低,当然现实中我们很难做到不 高于130/80,不低于120/70.只是大家有一个新概念,血压并不是越低越好,我们先做好 降到130/80第一步!
3、单药治疗效果欠佳时按照以下4个步骤调整用药:
A、小剂量普利/沙坦+地平;
B、全剂量普利/沙坦+地平;
C、在普利/沙坦+地平基础上+利尿剂;
D、普利/沙坦+地平+利尿+螺内酯。
高血压的分级虽然变了,以前的2级3级都合并为2级高血压,但我们预防高血压,控制
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永远不变!
坚持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不会改变!
于140/90,现在把不同日改为1-4周,也就是给出了更多时间,以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导致
血压临时升高。
更加建议家庭血压监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个比诊室血压,也就是医院监测工位准 确。
四、药物治疗的改变
1、具体最佳标准推荐,单药治疗时可选用普利、沙坦、地平、利尿药。
2、单药效果未达标,理想方案是用单片复方制剂。
二、高血压分级简化,从原来的三级,修改为现在的二级
新指南血压分级:
140-159/90-99
>
老指南的血压大于180/110属于3级高血压,已经取消了3级高血压的概念。
也就是原来的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合并为2级高血压;这可能说明只要是高于
160/100这个标准的血压,其风险都是很高的。
所以对于原来3级高血压的人不要庆幸,这这是一个医学分级, 并不是原来3级现在改为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