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基础知识磨课历程
动画高中美术教案

动画高中美术教案第一部分:了解动画基础在教学的初期阶段,首先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脉络,从最初的手绘动画到现代的计算机生成图像(CGI),让学生对动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通过观看经典动画片段和分析其背后的技术,学生能够认识到动画不仅仅是娱乐产品,更是一门融合了绘画、雕塑、电影和数字技术的复合艺术形式。
第二部分:掌握动画制作流程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动画制作的关键环节,包括前期的剧本创作、分镜头设计,中期的角色设计、场景搭建,以及后期的动画制作、特效添加和剪辑。
每一环节都要求学生亲自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例如,在角色设计环节,学生需要根据剧本内容设计出具有个性的角色形象,并考虑其动作的可能性和连贯性。
第三部分:动手实践创作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
在此阶段,学生将分组进行小型动画项目的创作。
每个小组需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故事构思、角色设定、画面构图等。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使用专业的动画软件来实现自己的创意,体验从无到有创造出一部动画的过程。
第四部分:作品展示与评价完成动画创作后,每个小组将在班级前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其他同学及教师将对作品进行评价,不仅关注动画的技术层面,也重视创意和故事表达的深度。
这一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公开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这份高中美术教案的实施,学生不仅能掌握动画的基本技能,更能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与沟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种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享受创作乐趣的同时,深入理解动画艺术的魅力。
幼儿园动画制作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动画制作教学案例分享主题:幼儿园动画制作教学案例分享一、案例背景介绍我所在的幼儿园一直致力于以丰富的教育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了让幼儿园的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尝试引入动画制作教学。
通过让孩子们参与动画制作的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案例解析1.教学目标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动画制作,让幼儿学会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意拼贴与组合,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教学流程第一步:讲解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
我和同事们向幼儿们展示了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过程,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我们还向孩子们介绍了常见的动画角色和物体,让他们了解不同的动画元素。
第二步:带领幼儿们进行创意绘画。
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图形草图和彩色纸张,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绘画出自己想象中的角色和场景。
第三步:帮助幼儿们进行拼贴。
我们为幼儿们提供了各种贴纸和装饰材料,让他们自由地进行拼贴和组合,创造出自己的独特作品。
第四步:教授幼儿们基本的动画制作技巧。
我们向幼儿们介绍了如何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动画制作,并演示了一些常用的动画技巧,如移动、旋转、缩放等,让孩子们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操作。
第五步:让幼儿们进行动画制作。
我们帮助孩子们将自己绘制和拼贴的作品导入动画制作软件中,让他们自己设计动画角色的动作和行为并进行制作。
第六步:展示和分享动画作品。
最后,我们为孩子们安排了动画作品展示和分享的环节,让孩子们通过互相欣赏和讨论,发现彼此的创意和优点,体验分享和交流的乐趣。
3.教学效果通过本次动画制作教学,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动画制作技巧,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孩子们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到了自己做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成就感。
4.教学难点本次动画制作教学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向幼儿们讲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我们通过对幼儿们的语言和表达能力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调查,并选择了合适的语言和方式向幼儿们介绍和演示动画制作的过程。
《动画基础知识》磨课历程

总结
(2)你能改变小黄人在画布中的位置或方向,制作出小黄人上下 跳跃、翻跟头等动画效果吗?
导入 感受 理解 探究
总结课堂,提出希望(2分钟)
总结
图片关系 □相关 □相关 □不相关 □不相关
关键词:
相关联
总结
总结:快速显示一系列相关联的静止图片就能形成动画。
导入 感受 理解 探究
运用原理,探究GIF动画(15分钟)
活动6:制作“小黄人”GIF动画。
(1)从“小黄人”图片组中选择相应图片制作成GIF动画,观察 动画效果。
所选图片 图片数 动画效果
知识逻辑 教学逻辑
“手工翻阅小本子”、 “快速播放第一组小黄人 图片”、 “对比快速播放 第一、二组图片” 动手实践、直观体验
学习逻辑 认知逻辑
“翻转课堂”的模式, 借助微视频认识“视觉 暂留”现象,理解动画 产生的原理
导 入
感 受
理 解
探 究
总 结
导入 感受 理解 探究
互动游戏,导入新课(3分钟) 活动1:听声音片段,猜动画片名。
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单 由表及里
——《动画基础知识》磨课历程
一、课题简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设计思想】
二、课前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是对原理性知识进行文字上或概
念上的浅述,较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更不必说有效地利用和整合 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最终往往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教 材上的概念和原理。 如何让教学活动的设计达到 “四两拨千斤” 的目的, 让学生 由表及里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这是我们所思索的。
(一)磨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讲解制作小动画教案

知识讲解制作小动画教案制作小动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掌握小动画的制作工具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小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小动画的制作工具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小动画制作流程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对小动画制作工具和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熟悉小动画的制作流程和技巧,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好小动画制作软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小动画的视频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小动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讲解小动画的基本概念。
教师向学生讲解小动画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小动画与大型动画片的区别,以及小动画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3.介绍小动画的制作流程。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动画的制作流程,包括故事构思、角色设计、场景搭建、动画制作、音效添加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小动画的制作过程。
4.讲解小动画制作工具和技巧。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动画制作的常用工具和技巧,包括小动画制作软件的选择和使用,角色设计和动作设计的技巧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小动画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技巧。
5.示范小动画制作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小动画的制作过程,包括故事构思、角色设计、场景搭建、动画制作、音效添加等环节,让学生对小动画的制作流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6.学生动手制作。
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小动画制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进行故事构思和角色设计,然后利用小动画制作软件进行动画制作,最后添加音效,完成一部小动画作品。
7.展示和评价。
学生完成小动画作品后,可以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小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掌握小动画的制作工具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一节绘本教学课的磨课历程与感悟

一节绘本教学课的磨课历程与感悟发布时间:2021-12-01T02:13:57.18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月19期作者:刘迎[导读] 本文以一节绘本教学课的磨课经历过程为例,展示了授课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变化,说明了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走近”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刘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小学 710004【摘要】本文以一节绘本教学课的磨课经历过程为例,展示了授课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变化,说明了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走近”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故事图片等教学资源,在教学中适时开展想象、预测、概括、归纳等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绘本教学;磨课;思维能力一、教学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2019年10月初,笔者执教了一节绘本教学的公开课,经历了整个试教及磨课过程,深有感悟启发且受益匪浅。
本节课选自外研社英语分级阅读,丽声自然拼读故事书第三级《The Red Hen》。
本册绘本主要学习5个元音字母A a, E e, I i, O o, U u在重度闭音节中的自然拼读发音,绘本的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形象具体,语言结构具有重复性、累积性的特点,并且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二、磨课历程1、第一次教学(1)教学过程①紧扣核心字母e,旧词带新知上课伊始,教师与孩子们进行free talk ,引出三个学生学过的词语:friend, best, get, 一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二来明确本节课的评价内容,鼓励孩子们积极思维,主动参与。
②图文匹配,理解语篇教师充分利用故事图片与声音资源,给学生呈现完整的故事内容。
之后再结合故事图片,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积极的思考。
③归纳语音,拓展升华教师在上一环节的故事阅读中相机完成了板书内容,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读一读核心词语,并总结出元音字母e在文中的发音,启发学生说一说其他含有这个发音的单词。
初中美术教案《动画》

初中美术教案《动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故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运用动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故事。
教学难点:1. 动画的制作技巧和创意表现。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动画制作软件或绘图工具。
3. 动画素材和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动画作品,引起学生对动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画的喜爱和了解,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动画》。
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介绍动画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流程。
2. 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明确动画的制作过程。
三、制作流程(1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画的制作流程,包括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分镜头、动画制作等环节。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个简单的动画制作流程,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
四、创意表现(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动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故事,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动画主题和故事情节,并进行角色设计和分镜头。
五、动画制作(10分钟)1. 教师演示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动画制作。
2. 学生根据分组讨论的结果,利用动画制作软件或绘图工具进行动画制作。
六、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画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七、总结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画制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动画制作方向进行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制作技巧和创意表现。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动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故事。
在展示评价环节,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作品,感受到动画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初级动漫教案教学过程怎么写

初级动漫教案教学过程怎么写教案标题:初级动漫教案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动漫的定义、历史和发展;2. 掌握动漫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流程;3. 培养学生的动漫创作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白板;2. 动漫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3. 学生绘图纸和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知名的动漫作品,并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动漫的认识和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动漫的定义,解释动漫是一种结合了绘画、动画和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动漫的历史和发展,包括起源、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和动漫在当代的影响力。
2. 解释动漫创作的基本要素,如角色设计、故事情节、背景绘制等,并展示相关案例。
3. 介绍动漫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流程,包括构思、草图、绘制、上色和后期处理等。
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展示一部动漫片段,解析其中的创作技巧和流程。
2. 分发学生绘图纸和彩色铅笔,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进行模仿绘制。
3. 在学生绘制的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展示与分享(15分钟):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困惑。
2.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动漫创作的基本要素、技巧和流程,并强调继续培养兴趣和提升技能的重要性。
2. 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拓展活动(可选):1. 邀请专业动漫创作者或学生进行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
2. 组织学生参观动漫展览或参加动漫创作比赛。
以上是一个初级动漫教案的教学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内容。
教案的撰写应该清晰明了,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并且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
动画制作教案幼儿园

动画制作教案幼儿园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
2.培养幼儿动手制作动画的能力和兴趣。
3.提高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动画创作并展示。
三、教学准备
1.动画制作的软件或工具。
2.制作教具,如画纸、颜料、画笔等。
3.准备足够的教学要点,便于让幼儿接受。
四、教学过程
1. 动画的概念
教师向幼儿简要介绍动画的概念,如何产生动画效果,以及动画在幼儿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看法。
2. 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师向幼儿介绍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何使用画纸、颜料和画笔进行绘制,并介绍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动画的创作
让幼儿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动画作品,绘制角色、环境等,然后将这些元素进行动画制作并进行排版创作。
4. 动画的展示和分享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动画作品,鼓励幼儿互相分享,讨论和提供意见,以促进幼儿的动画创作技能的提高。
五、教学反思
动画制作教学课程设计和实践证明了该教学课程针对幼儿群体特点是非常适合的。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和发展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等能力。
同时注重以团队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这样能够让孩子们通过相互交流发表意见来提升创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
1.游戏导入,以听声音片段,猜 片名游戏。 2.动手实践,感受动画形成。 3.观看微视频,理解动画原理。 4.运用原理,探究制作GIF动画。 5.总结课堂,提出希望。
(三)磨重难点突破,尽显掷地有声
观察老师演示分析, 理解动画的原理。
重难点突破
1.快速翻阅“绘画手册”,初步感受动画形成过程 2.快速切换图片,进一步感受动画的形成。 3.观看微视频,理解动画的原理
3.评价不够精确到位
03 教学节奏
1.教学节奏过快, 教学重点的教 学仅用了5分钟 2.语速过快,有的学生没有听清 便说完了
3.学生没有说完就被打断
04 教学素材
1.提供的素材单一 2.没有体现分层教学 3.课件前后没有协调一致的情景 4.没有导学案 5.缺鼓励学生的奖卡等
(四)磨细节完善,突出润物无声—第二次磨课
3.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03 教学节奏
1. 节奏把握得更好了,增加了力 度,快慢结合 2.能根据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 调整,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3. 引导更有针对性
04 教学素材
1.增加了四个动态GIF文件的静态 组图 2.在原基础上增加了激历学生学习 的奖卡、积分卡
3.制作了电子稿学案 4. 调整了课件的出现秩序
01 有效提问
1.无效提问相对少了些 2.提问有了力度,有发散性, 能引导学生高级思维
3.比前一次课要有激情
02 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增加了手势,如用 大拇指表扬
2.评价语多了一些 3.有了集体的掌声,但还不够
03 教学节奏
1.语速较以前稍慢,且关键性提 问很清楚
2动画原理的教学增加到了8分钟, 但还不够 3.能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 引导
1.学生较好地融入课堂。 2.90%的学生搞懂了动画原理。 3.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豹子原地跑、 向前跑、爬坡跑的创建。
4.学生不仅学到本课的知识点, 且 受到从小爱环保、 要助人为乐的教
育。
5.开放性的课堂产生出了丰富多彩 的学生作品。
本课为《动画设计与制作》一章的起始课,本节课以学生体验为中心。
图片关系 □相关 □不相关 □相关 □不相关
总结:快速显示一系列相关联的静止图片就能形成动画。
关键词: 相关联
导入 感受 理解 探究 总结
观看微视频,理解动画的原理(5分钟)
视频1:“笼中鸟”动画实验。在一张纸盘上一面画上鸟笼,另一面画上一只小鸟,将纸盘 拧紧,松开后,随着纸盘转动速度的加快,小鸟好像进入了笼子里。
1.以小黄人为动画原型,设计三个活动; 2.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四)磨细节完善,突出润物无声—第一次磨课
01 有效提问
1.无效提问过多 2.提问不精确,不具启发性 3.声音不宏亮,缺乏激情 4.有些生疏,不太熟练
02 教学评价
1. 教学评价方式较单一 2.评价语重复,如 “你真棒” 过多
视频2:“自行车轮光圈实验”。在黑夜中,在自行车轮上装一个风火轮,当转动风火轮的 时候,会看到它从一个光点变成一个非常明显的光圈。视频中解释了什么是 “视觉暂留”。
导入 感受 理解 探究 总结
运用原理,探究GIF动画(15分钟)
活动6:制作“小黄人”GIF动画。 (1)从“小黄人”图片组中选择相应图片制作成GIF动画,观察动画效果。
04 教学素材
1.提供了学案 2.增加了学生的助学 “帮助文件” (屏幕录像)
3.提供了多个素材,供选用
(四)磨细节完善,突出润物无声—第三次磨课
01 有效提问
1.导入新课很快,课堂有效率 2. 以最简练的方式提问 3.整个提问较有激情,体态语较 好,与学生的交流很融洽
02 教学评价
1.评价更加多样化 2.课堂里掌声更多了 举手发言的也 更多了
知识逻辑 教学逻辑 学习逻辑 认知逻辑
“手工翻阅小本子”、“快速播 放第一组小黄人图片”、 “对比 快速播放第一、二组图片”
动手实践、直观体验
“翻转课堂”的模式,借助微视 频认识“视觉暂留”现象,理解 动画产生的原理
导
感
理
探究
总结
入
受
解
导入 感受 理解 探究 总结
互动游戏,导入新课(3分钟) 活动1:听声音片段,猜动画片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磨教学效果,体现学生本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很多学生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 2.一部分学生没有与老师教学节 奏相融合。
3.部分学生积极性没有调动,未 开动脑筋思考。
4.部分学生对动画原理还是搞不 明白。
5.还有少数学生,对技术原理没 兴趣。
1.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听清 楚,有自己的思考。 2.学生的发言不够多,积极性不够。 3.大多学生知道动画原理,但也局 限于死记硬背。 4.大部分学生能制作一个gif动画。
简而不单由表及里 ——《动画基础知识》磨课历程
一、课题简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设计思想】
二、课前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是对原理性知识进行文字上或概念上的浅述,较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 验,更不必说有效地利用和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最终往往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教材上 的概念和原理。
导入 感受 理解 探究 总结
动手实践,感受动画的形成(15分钟) 活动2:手工快速翻阅“小本子”。 活动3:快速播放电脑中的“第一组小黄人”图片。
关键词: 快速
导入 感受 理解 探究 总结
活动4:快速播放电脑中的“第二组小黄人”图片,比较两次播放效果,完成表格。
图片 第一组 第二组
能否形成动画 □可以 □不可以 □可以 □不可以
如何让教学活动的设计达到 “四两拨千斤” 的目的, 让学生由表及里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这是我们所思索的。
(一)磨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第二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三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二)磨教学环节流畅,尽显大刀阔斧
第一次
第二次
1.了解动画的概念 2.动画的分类 3.动画原理的引入 4.了解Ulead gif animator界面的组 成
5.探究gif的原理 6.自己制作gif动画 7.作品评价 8.课堂小结及欣赏动画发展历程视频
1.动画的分类 2.感受动画原理 3.探究动画原理 4.制作gif动画 5.作品评价 6.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