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堂中如何利用美术教具进行教学
美术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2013-03新视角教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效果所使用的辅助性实物器材,如,图表、模型等。
美术教具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对于美术课堂而言,没有美术教具就难以称得上一堂完整的美术教学。
由此可见,美术教具对于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一、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具的作用1.能够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吸收美术教具存在的意义就是将教师抽象的描述变得生动、具体化,其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在美术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教师通过对教具的展示,能够很快、很直接地将教学目的传达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学习重点,解决学习难点,对课堂教学进行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2.能够丰富教学手段在多种类别的教学当中,美术教学更重视视觉的直观性,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是难以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的。
美术教具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看似简单的教具,却能使教师枯燥、无味的表达变得生动而具体化,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只要将美术教具使用恰当,并搭配上教师的语言讲述,才能有效地将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由此可见,美术教具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具的应用1.图片类图片是美术教具中最普遍且教学效果最好的一种,由于图片能够使学生在视觉上直观、轻松地接受到其所要传递的信息,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色彩丰富的图片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避免了过多的信息干扰,使所要表达的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素描课堂教学中,素描概念分析是很难通过语言来完整地呈献给学生的,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几张素描的步骤图片,来对学生进行分析展示,逐一分析讲解,并结合图片示范,进行最直观的教学,使学生很容易地明白其中的道理并掌握表现技巧。
2.手工类手工类教具源自于生活中的真实材料,通过对材料的灵活运用,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很好地发展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审美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手工类教具是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喜爱的教具。
美术教学中合理利用手工更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术教学中合理利用手工更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学中合理利用手工活动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手工活动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下面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探讨美术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手工活动。
手工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手工活动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艺术作品。
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亲身体验美术创作的过程,还能够增强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颜料、画笔、纸张等材料,让学生自由绘画,丰富想象,发挥创造力。
通过自主发挥和创作,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手工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美术教学中,通过手工活动,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例如拼贴、剪纸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不同材料和技巧带来的效果。
这种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术作品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在手工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自由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艺术表达能力,提高艺术创作技巧。
手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手工活动,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完成艺术作品。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和包容他人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合作手工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吸收他人的优点,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浅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浅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巧妙运用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巧妙运用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材料,如石膏、彩泥等,让学生进行雕塑创作。
这种材料可以给学生一个新的感觉和体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主题进行创作,通过塑造、雕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巧妙运用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质感和颜色丰富的材料,如颜料、纸张等,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这种材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感受事物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学生在运用这些材料进行绘画时,需要动手进行操作,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巧妙运用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特殊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通过选择具有质感和颜色丰富的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材料,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通过选择适合学生合作的材料,可以促进教学的互动和合作。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各种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和体验机会。
浅谈美术课堂教具的使用

浅谈美术课堂教具的使用作者:尹璐贞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6年第03期【摘要】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氛围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教学时使用的各式各样的教具,制作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给课堂教学增添了许多精彩。
教师恰当巧妙地使用教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没有合理使用教具,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画蛇添足。
如何使用教具,笔者有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具课堂效率合理使用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3-016-01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氛围里,各种的交流、培训和评比,呈现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渗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课例,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教学时使用的教具,可谓是各式各样,五彩纷呈。
尤其是多媒体课件教具制作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给课堂教学增添了许多精彩。
但是,也有不少教师偏面追求“豪华课”,开始效仿制作了很多精美的教具,甚至花“高成本”制作,他们过多依赖着这些教具,甚至认为上课只要有这些美观的教具就可以解决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可是,不知大家是否考虑过,如果没有合理使用教具,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画蛇添足。
之前,我听过一堂美术公开课,启发很大。
当时教师执教的是小学一年级《大鱼和小鱼》这一课,令人意外的是这种大型公开课,她并没有使用多媒体这一教具来辅助教学,但课前先准备了很多海底里的鱼和陆地上动物的实景大照片。
当她讲解到如何给鱼添加装饰花纹的时候,使用了一个自制的十分巧妙的教具(用一张较厚的白色卡纸镂空出一条鱼的形状),将这张镂空的大卡片放在一张有斑马的照片上,这时镂空的小鱼立刻给人感觉穿上了斑马的条纹状“花衣裳”,学生见后兴奋地鼓起掌来,接着老师又把镂空的卡片放在一张有大豹子的照片上,小鱼立刻又换上了点状的“花衣裳”,随后老师又将镂空的卡纸放在一只开屏的孔雀的羽毛上……教师在讲解花纹美时,巧妙使用教具辅助教学,紧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十分直观地演示了不同的花纹不同的感受,让学生理解了大自然中花纹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点、线、面组成。
浅谈美术课堂中如何巧用教具突破重难点

浅谈美术课堂中如何巧用教具突破重难点发表时间:2018-06-15T10:35:39.7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7月作者:臧乐乐[导读] 学校美术是学校美育的组成部分,而在有限的时间里上好一堂美术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教具的合理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具的合理使用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益,增大知识密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而教具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并且起到重要的教学辅助作用,但这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教具的使用不应是一种展示或欣赏,而是要充分利用教具,来达成教学目标。
本文围绕“如何巧臧乐乐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东屏中心小学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学校美术是学校美育的组成部分,而在有限的时间里上好一堂美术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教具的合理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具的合理使用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益,增大知识密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而教具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并且起到重要的教学辅助作用,但这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教具的使用不应是一种展示或欣赏,而是要充分利用教具,来达成教学目标。
本文围绕“如何巧用教具突破重难点”这一中心问题进行了探究,其中就“教具演示要明确”、“出示时机要得当”、“展示形式要科学”等方面进行了思索,以期能够对课堂教学中把握重点、解决难点,达到教学应有目的,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等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具美术课堂突破重难点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7-027-03一、问题的提出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前进使我们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美术教育家尹少淳也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
”因此,做好美术教育对我们一线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怎样将我们的美术课堂开展的有意义,真正实现美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也是我们这些一线美术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究的问题。
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选择展示和运用教具

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选择展示和运用教具发布时间:2022-02-21T07:24:32.5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月总第383期作者:王丽娟[导读] 美术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美术教学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中心小学266603美术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美术教学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在美术教学中教具的选择、展示和运用是不可缺少的,用得恰当,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选择教具。
一是,选择教具时注意是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影响。
如:烟、酒、赌具等一些奢侈品,会使学生走入歧途。
二是,所选择的教具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如:给一年级上美术课,选一个初中生的教具,那太脱离学生实际,会造成学生接受上的困难。
反之给五年级的学生选一个学前班用的教具,内容又偏低了,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美工课的兴趣,选一些比较新颖、具有吸引力的教具,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和更多的独立作业机会。
一次,我给三年级学生折了一只小船,回头让他们再做只船,看谁做得最好。
第二天,有的同学把已经做好的小船带来了。
有纸船,有泥捏的泥船,还有木头刻的小木船,有船舵,还有人坐的小靠椅,非常精致。
四是,选的教具不宜过小。
一次美工课上,我用核桃壳做了只小乌龟,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学生:“那是什么?看不清!”你问我,我问你,几十个同学叽叽喳喳。
所以教具太小了,会扰乱课堂时间和秩序。
二、展示教具。
一是,假如在黑板前放置或展示一个黑色的教具时,就很难突出教具,也就说明不了问题。
如果把这个黑色教具以白色为背景来放置或演示,效果就比较好些。
二是,要考虑演示的角度。
如:讲解立方体透视特征时,老师站在讲台上位置高,学生座位低,老师在那里按自己看到的现象使劲讲解、分析,但学生感受完全不同,印象不深。
美术教学中合理利用手工更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术教学中合理利用手工更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手工艺术在美术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手段。
它是学生通过手工技能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让学生获得创造性的体验和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上的积极性。
因此,合理利用手工艺术在美术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手工艺术是一种手工制作活动。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式各样的手工艺术来辅助教学,例如:创意拼贴、纸机、手工球、彩绘、捏塑等等。
它们的制作工具和原料都简便易得,不需要特别昂贵的投资,更不需要过多的知识和技能,只要有一个创意和想象力,就可以创造出惊人的手工艺品。
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手工艺术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要不同。
对于小学生,可以利用纸板、彩纸、剪刀等工具来做各种造型、拼贴活动,学习各种颜色、形状、材质等基本知识。
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可以利用木材、陶土、石膏等材料来做各种造型、雕塑活动,深入学习手工制作的技术和艺术知识。
当然,手工艺术的教学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规范学生的操作流程,保证学生的安全。
其次需要重视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在手工制作时,学生们有不同的想法和个性,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继承,在手工艺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浅谈美术学具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美术学具在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运用学具进行教学的几点做法一、充分运用学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拓展延伸学具使用范围,让学生在学具的使用中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三、课堂上要求学生集体协作,团结互助。
四、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正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
因此在美术课教学时,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表现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
应运用学具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活动,具有真实、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以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和技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具的使用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主体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并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加强主体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更好的体现了寓教于乐,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新课程改革精神。
因此将美术学具的准备工作做好,才能保证美术课教学的顺利开展。
美术的创造性、灵活性、多元性需要有多种工具和材料的配合完成。
但美术教材方面的内容又决定了美术工具的选择,另外,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也常有偏好某种工具的现象。
因此导致学具的功能展示受到一定制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导向作用,教师示范用的教具,有意无意提到的绘画工具,都会影响到孩对学具的选择。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开发出美术学具的使用功能,引导学生用足、用好美术学具。
常见的美术学具罗列起来大体可分为笔、颜料、刻刀、剪刀、布、纸、胶等,它的功能是通过画和塑将思想情感以美的形式展示给人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术课堂中如何利用美术教具进行教学
摘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手段的丰富利用,导致教具的多样化。
美术教具除了笔墨纸等教具必备之外,还可采用以下形式:一是电教手段的运用,多用的是课件、录像、相机等,还可用音乐感染学生、它形式新颖,清楚直观,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有着其他教具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挂图教学,它经济、简单、方便,与投影录像相比它的优点是可长时间悬挂。
挂图可用现成的也可以课前自己绘画制成。
事实证明美术教具的应用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历来被视为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美术教具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具的规模、种类也丰富起来。
制作水平很高,质量也很精美。
但这只是教学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中的目的,教具的应用不应是只满足一种展示或欣赏,而是要充分利用教具,来达到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要求。
教具演示要明确,出示时机要得当,展示形式要科学,执教者要充分发挥教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从而把握重点,解决难点,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达到教学应有的目的。
一、传统美术教具的应用长期以来,美术课堂教学以展示范画、欣赏范画为课堂教学导语已经形成规模,对学生的审美与欣赏都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教学器具的应用已走进课堂,它们综合了声,形,色,意,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尤其小学生好动、好奇,但自制力差。
上课铃响,学生往往气喘吁吁地奔进教室,很难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准备上课。
虽静堂术很多,像无声注目、当头喝棒、以点带面等,大多引起抵触情绪或无兴趣。
我的方法是运用电化教具或活动教具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或欣赏、演唱歌曲创设一个艺术的氛围。
这样,既有声,又有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稳定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师灵活制作的各种简易教具,如在《剪贴小乌龟》一课,将小乌龟的生活习性通过一段录像,让学生观看。
在《剪贴大轮船》一课中将海鸥声、轮船开动声、海浪声与大轮船一起走进孩子们的视野,特别震撼,通过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看得清晰、明了。
即教具和范画的数量过多,在某种程度上,教具不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是为展示而炫耀的一种形式。
忽视其本身的作用。
欣赏性、演示性比较突出,但其作用甚少,教具数量繁多,制作精美,本是教师辛勤劳作的结晶,但未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些美术课几乎成了教师范画的展示会,各种美术教具和范画铺天盖地占满了整个黑板,冲淡了教学的主题,让人眼花缭乱。
好像教具在表现教师的绘画技能。
这些教具虽说在审美、演示、表现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随之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1、复杂的范画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力,过多教具的展示,则成了一种学生思维的包袱。
2、精美的教具,有时使用不当,会使学生失去创新的自信心。
3、范画的数量太多给学生带来一种心理压力,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他们顾虑重重4、过于频繁的展示教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减无增,禁锢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有位儿童美术教育先驱者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不教的,让学生自己去注意,自己去画,自己去创造,儿童的思想是很宝贵的,我们不要把成人的见解注入他的脑海里。
什么希腊雕刻,什么罗马名画,都不应给小孩看。
”
在某些阶段,不给学生欣赏作品,不灌输过多的绘画知识技巧,有利于儿童本能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当的教具展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许多条条框框,限制了他们创作才能的发挥。
例如:中国写意画的教学,范画的展示,总给学生一种固定的绘画模式。
许多学生不能正确的运用写意水墨的技巧表现自己所观察的事物和自己的思想感情,只能局限于教师演示的内容,这就是由于教具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
如果把所展示的教具分解成局部展示,或独立的技能展示,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改观。
二、对美术教具应用的再认识
美术教具的设计和制作,在教学中非常重要。
美术教具首先为教学过程服务,通过教具演示来达
到一定的目的。
教学的合理应用,是教学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美术课教具应用,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合理使用,教具的使用,一定要切合实际,要有针对性,不能为了展示效果去使用毫不相关的内容。
教具使用的前提,应是针对一个新问题,新概念,设计原理等等,让学生直观的领悟其奥妙所在,更容易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教具的使用应该是通向掌握知识、发挥想象、启迪智慧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盲目刻意地展示,只有科学的使用教具、应用教具来达到教育审美理解知识的目的。
才是教具使用的本质。
二是出示时机,教具使用的质量高低取决于教具出示时机,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只有在学生学习中遇到难点和疑惑时,教具的出示才会奏效。
在某些方面教具出示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在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后的时机来出示教具,会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因此,丰富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联想,从而提高教具应用的质量。
三是教具的展示方式,在教学的各种环节中,要想达到预定的目的,教具的展示顺序、形式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学生只有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发挥学生学习、创新的主动性,巧妙地展示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开发智慧,首先展示的方式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又能够引起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和想象。
随着今后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具形式和种类会更加丰富多彩,不论教具构思多么巧妙,制作多少精美,都不能忘记其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这一宗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美术教具的应用达到教学相长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