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土地改革课件

—(—48)刘0 巩少固奇政《权关的于需土要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迎喜来儿70土 逃改居后深第山一多个年丰,收头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
同时60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
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
那么50,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实在什么时期。
人口
1实9行5400地—主19减52租年减底息,农民交租交息
“ 耕 者愿 有望 其: 田 ”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 年底实现了。
毛泽东说:”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革命 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解决了农民问题,就是解决了 中国革命问题。
那么,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实在什么时期。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底)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大大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
结论:土地改革标志着我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彻 底完成,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最彻底的社会变革。
(三)学习探究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 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 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 —毛泽东
“1950年辽宁金县经土改后现状是:梅家村的农民,昼 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全部种上了花生 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 年增长了26.9%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探究四: 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学习探究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导入新课
歌剧《白毛女》讲述 了这样一个故事:
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 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 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 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 传说为“白毛仙姑”。八 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 霸,喜儿获得翻身。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 基本过程; 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调查、搜集与整理历史资 料的能力。
新课导入:
看图说话,建国初期,广大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根源是什么?
链接中考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
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
此,中央人民政府(
)
A A.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
(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C )
年 份 雇 农 贫 农 中 农 富 农 新富农 地 主 其 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题6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7.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改
是(
)
B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题4图是195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土地改革》邮票,方寸票幅中,
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
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
)
D
A.“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第3课 土地改革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 基本过程; 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调查、搜集与整理历史资 料的能力。
新课导入:
看图说话,建国初期,广大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根源是什么?
链接中考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
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
此,中央人民政府(
)
A A.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
(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C )
年 份 雇 农 贫 农 中 农 富 农 新富农 地 主 其 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题6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7.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改
是(
)
B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题4图是195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土地改革》邮票,方寸票幅中,
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
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
)
D
A.“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共16张PPT)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 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 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 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 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第3课 土地改革
概括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打土豪,分田地
减租减息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实 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农奴们将寺庙所有高利贷、卖身等文 书契据,投入熊熊烈火化为灰烬。
西藏达孜县的农奴正在焚烧地契、债约
今日西藏:不断延伸的幸福之路
2009年,西藏人口平均寿命已由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高到67岁。
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 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 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10% 20-30%
90%
70-80%
地主或富农
贫农、雇农和中农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原因是 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 员会的统计, 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 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村民对地主展开控诉和清算
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这是江苏 省林隐乡第 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 土改工作团深入群众发动农民参加土地改革 农民开会斗争地主 大会上控诉地主的妇女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 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 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 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 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第3课 土地改革
概括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打土豪,分田地
减租减息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实 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农奴们将寺庙所有高利贷、卖身等文 书契据,投入熊熊烈火化为灰烬。
西藏达孜县的农奴正在焚烧地契、债约
今日西藏:不断延伸的幸福之路
2009年,西藏人口平均寿命已由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高到67岁。
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 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 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10% 20-30%
90%
70-80%
地主或富农
贫农、雇农和中农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原因是 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 员会的统计, 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 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村民对地主展开控诉和清算
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这是江苏 省林隐乡第 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 土改工作团深入群众发动农民参加土地改革 农民开会斗争地主 大会上控诉地主的妇女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 (共28张PPT)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人口 7% 57%
占土地 50%以上 14%
思考: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旧中国土地制度极为不合理。农村存在大量无地 和少地的农民。
地主收租
解放前农民居住的草房
广大农民还生活在地主的压迫之下,农民迫切要求 获得土地。
完整地再现了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进程。
暴风骤雨
周立波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 土地制度,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生产
积极性大大提高。土地改革巩固新生政
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下列各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的是( C ) A 《中国土地法》 B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 根本原因是( A )
A
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 上是“按功行赏”
C D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议一议: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
翻身做了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 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分
到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
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给我们今天的建设和 发展有什么启示? 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 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发展。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人口 7% 57%
占土地 50%以上 14%
思考: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旧中国土地制度极为不合理。农村存在大量无地 和少地的农民。
地主收租
解放前农民居住的草房
广大农民还生活在地主的压迫之下,农民迫切要求 获得土地。
完整地再现了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进程。
暴风骤雨
周立波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 土地制度,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生产
积极性大大提高。土地改革巩固新生政
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下列各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的是( C ) A 《中国土地法》 B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 根本原因是( A )
A
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 上是“按功行赏”
C D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议一议: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
翻身做了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 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分
到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
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给我们今天的建设和 发展有什么启示? 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 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共24张PPT)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 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 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爷孙俩的争吵
爷爷:哎呀,刚解放那会儿,可好啦,每家每户都有地儿,农民都 翻身斗地主啦!
孙子:爷爷,这您可说错啦,土地可不是您的,是国家的,您只是 明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 有使用权,就是说您只能用,不能买。
权的区别,增加生活常 爷爷:谁说的?那时候隔壁家的王大爷因为实在过不下去了,不就 卖了自家地吗?你年轻人不懂就不要乱说哦· · · 识 孙子:明明就是您· · · · 唉呀,和您说不通· · · · 您老了,记性不好了 爷爷:你你你· · · · ·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类 别
不同点
产品分配
相同点 土 地 归 私 人 所 有
地主阶级 土地 名 占有者 与农民关系 称 地主阶级与 封建 地主 农民之间是 土地 剥削与被剥 所有制 阶级 削关系 地主 农民 农民 和农民一样 土地 参加劳动 所有制
李自成:均田免粮 洪秀全:有田同耕
孙中山:平均地权
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第三篇章: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
第四篇章:兴农--富裕起来的新农村
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
材料: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 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 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的中国,是 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 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知识拓展: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方 式主要是地租。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 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 也不出卖劳动力。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 分劳动力,受剥削。 一般全无土地, 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 材料一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巩固政权
结合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背景、目的。
材料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 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 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 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 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 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相关史事:西藏的土地改革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 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 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 务。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 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 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 度。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西藏地区完成了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课堂检测
5.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学史更轻松,让漫画更深刻。与下边漫画所 反映的史实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B)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6.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 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 的主要举措是(B )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②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 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需要土地。
(直接原因)
土地改革的原因(必要性)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 中国社会的发展。
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3亿多的新解 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 到土地。
地 主
剥削与被剥削关 系
农 民
每年需要向地主缴纳的 300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 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1953-1958完 成土改的地区。
1949年9月以 前基本完成 土改的地区。
1959年以后进 行土改的地区。
1949年冬到1952 年底基本完成土 改地区。
土改地区 开始时间 法律依据
内容
具体措施
完成时间
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7、下面对1950年—1952年底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的
B 意义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 B. 彻底废除了农村的土地私有制度 C. 农民真正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D. 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
D 8、学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
解放西藏”内容应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A.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行动 B.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 C. 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 D. 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
废除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B.全面取消农业税 D.土地改革的完成
课堂演练
1.到1952年底,我国完成土地改革后,土地
的所有制形式是
A.国家土地所有制
福建省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pptx课件人教部编版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
会的发展。 (2)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
行__土___地__改__革___,获得土地。
2.时间:1950—1952年底。 3.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
探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阅读教材第13页正文第一段和下面材料,分析归纳土地改
革的必要性。 材料:
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 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阅读材料,为改变像材料中喜儿这样的千百万农民的命 运,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通过这一措施,我国农村的 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 喜儿:“爹种了财主黄世仁家六亩地,爹种地,我 跟后,风里来,雨里走……年年欠东家的租子,一到快过 年的时候,爹就出去躲账了。” ——歌剧《白毛女》
土地改革后
农民每年需向地主缴纳 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
地租被免除
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
阶级的对立
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1949年,全国粮食产量为1.13 亿吨,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为 1.64亿吨,工业总产值为 343亿元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 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措施:土地改革。 变化: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 所有制。
探究二 土地改革的意义 结合下列材料和教材知识,分析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
会的发展。 (2)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
行__土___地__改__革___,获得土地。
2.时间:1950—1952年底。 3.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
探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阅读教材第13页正文第一段和下面材料,分析归纳土地改
革的必要性。 材料:
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 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阅读材料,为改变像材料中喜儿这样的千百万农民的命 运,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通过这一措施,我国农村的 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 喜儿:“爹种了财主黄世仁家六亩地,爹种地,我 跟后,风里来,雨里走……年年欠东家的租子,一到快过 年的时候,爹就出去躲账了。” ——歌剧《白毛女》
土地改革后
农民每年需向地主缴纳 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
地租被免除
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
阶级的对立
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1949年,全国粮食产量为1.13 亿吨,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为 1.64亿吨,工业总产值为 343亿元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 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措施:土地改革。 变化: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 所有制。
探究二 土地改革的意义 结合下列材料和教材知识,分析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郊区的农民开会斗争地主
土地改革——分田地
四川金堂县的贫农分到了土地
土地改革——烧地契
土地改革——拔界碑
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49年 1951年 1949年 1951年
土地改革的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 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 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 革,农民获得解放。
第3课 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 2、了解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3、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习难点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歌剧《白毛女》 剧照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 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 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请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 (2) 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标志是什么? (3)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2年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如果你是人大代表,针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至少三点建议。
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如何?(土改背景)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10%
占有土地比例
20-30%
90%
70-80%
地主 农民
地 主
坐享其成
收取高额的地租剥 削压榨农民
农 民
劳而无获
•思考:由上述材料,你估计当时农村里的 大多数人会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住的是……
过着这种生活的根源在哪里?
吃的是……
农民交地租后被迫逃荒要饭
土 地 改
原因 经过 结果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 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 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 了条件
三、土地改革特点: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政策
减少土改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 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颁布,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 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南方日报》于三十日在第一 版头条全文刊登,番禺农民高 兴得围拢起来争相阅读
土地改革——斗地主
农民被迫卖儿卖女
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 的根源是什么?
封建土地制度
一、土地改革原因:
• 1.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 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
•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经过:
1、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3、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除部分少数民族外)
革 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 日· 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 8.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1 9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2 0.命运是那些懦弱和认命的人发明的! 21.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22.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23.昨天是失效的支票,明天是未兑现的支票,今天才是现金. 24.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 25.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 26.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27.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 28.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29.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30.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31.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32.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33.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34.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35.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6.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37.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38.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39.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40.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0、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名 称
类 别
不同点 土地 占有者
地主阶 级 农民
相同点
产品分配
地主阶级占有 绝大部分劳动 成果 农民 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剥削与被剥削
封建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 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内容), 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基本目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