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土地改革ppt
合集下载
《土地改革》ppt完美课件1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土地改革》完美实用课件1(PPT优 秀课件 )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 基本过程; 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调查、搜集与整理历史资 料的能力。
新课导入:
看图说话,建国初期,广大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根源是什么?
链接中考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
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
此,中央人民政府(
)
A A.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
(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C )
年 份 雇 农 贫 农 中 农 富 农 新富农 地 主 其 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题6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7.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改
是(
)
B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题4图是195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土地改革》邮票,方寸票幅中,
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
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
)
D
A.“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第3课 土地改革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 基本过程; 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调查、搜集与整理历史资 料的能力。
新课导入:
看图说话,建国初期,广大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根源是什么?
链接中考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
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
此,中央人民政府(
)
A A.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
(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C )
年 份 雇 农 贫 农 中 农 富 农 新富农 地 主 其 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题6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7.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改
是(
)
B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题4图是195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土地改革》邮票,方寸票幅中,
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
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
)
D
A.“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 (共28张PPT)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人口 7% 57%
占土地 50%以上 14%
思考: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旧中国土地制度极为不合理。农村存在大量无地 和少地的农民。
地主收租
解放前农民居住的草房
广大农民还生活在地主的压迫之下,农民迫切要求 获得土地。
完整地再现了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进程。
暴风骤雨
周立波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 土地制度,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生产
积极性大大提高。土地改革巩固新生政
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下列各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的是( C ) A 《中国土地法》 B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 根本原因是( A )
A
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 上是“按功行赏”
C D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议一议: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
翻身做了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 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分
到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
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给我们今天的建设和 发展有什么启示? 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 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发展。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人口 7% 57%
占土地 50%以上 14%
思考: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旧中国土地制度极为不合理。农村存在大量无地 和少地的农民。
地主收租
解放前农民居住的草房
广大农民还生活在地主的压迫之下,农民迫切要求 获得土地。
完整地再现了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进程。
暴风骤雨
周立波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 土地制度,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生产
积极性大大提高。土地改革巩固新生政
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下列各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的是( C ) A 《中国土地法》 B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 根本原因是( A )
A
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 上是“按功行赏”
C D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议一议: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
翻身做了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 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分
到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
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给我们今天的建设和 发展有什么启示? 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 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共24张PPT)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 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 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爷孙俩的争吵
爷爷:哎呀,刚解放那会儿,可好啦,每家每户都有地儿,农民都 翻身斗地主啦!
孙子:爷爷,这您可说错啦,土地可不是您的,是国家的,您只是 明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 有使用权,就是说您只能用,不能买。
权的区别,增加生活常 爷爷:谁说的?那时候隔壁家的王大爷因为实在过不下去了,不就 卖了自家地吗?你年轻人不懂就不要乱说哦· · · 识 孙子:明明就是您· · · · 唉呀,和您说不通· · · · 您老了,记性不好了 爷爷:你你你· · · · ·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类 别
不同点
产品分配
相同点 土 地 归 私 人 所 有
地主阶级 土地 名 占有者 与农民关系 称 地主阶级与 封建 地主 农民之间是 土地 剥削与被剥 所有制 阶级 削关系 地主 农民 农民 和农民一样 土地 参加劳动 所有制
李自成:均田免粮 洪秀全:有田同耕
孙中山:平均地权
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第三篇章: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
第四篇章:兴农--富裕起来的新农村
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
材料: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 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 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的中国,是 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 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土地改革》PPT课件

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B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解析] 把握题干关键信息“1950年10月”“中国、朝鲜”,结合所学知 识不难判断,“积极政策”是指抗美援朝。
6.【2018·株洲】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
们中有一位战士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
【答案】(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 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 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前后中国土地制度的比较
土地所有权 性质
第3课 土地改革
-.
第3课 土地改革
探究点 土地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材料一 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表
比较内容
贫农、中农 富农、地主
1950年(%)
人口比重
85.5 14.5
土地占 有比重
45.2
54.8
1954年(%)
人口比重
92.1 7.9
土地占 有比重
91.4
8.6
A.成立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2.【2018·大庆】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
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
会的主人的事件是( D )
A.重庆谈判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2018·宁夏】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知识拓展: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方 式主要是地租。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 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 也不出卖劳动力。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 分劳动力,受剥削。 一般全无土地, 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 材料一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巩固政权
结合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背景、目的。
材料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 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 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 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 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 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相关史事:西藏的土地改革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 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 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 务。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 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 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 度。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西藏地区完成了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课堂检测
5.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学史更轻松,让漫画更深刻。与下边漫画所 反映的史实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B)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6.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 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 的主要举措是(B )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
第3课 土地改革 (21张PPT)课件

己占有 所
和农民一样参 加劳动
劳动成果
有
知识归纳 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史上进行了哪些土地的改革
时期
内容
意义
国共十年对峙时 打土豪.分田地,废 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巩
期
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固和发展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实行地主减租减 抗日战争时期 息,农民交租交息
制定《中国土地
①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 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
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 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 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 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 大呢?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 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 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 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 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合作探究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何异
同
类
别
名
土地
称
占有者
不同点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相同
土点 产品分配 地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 阶级
农民
地主阶级与农 地主阶级占有 归 民之间是剥削 绝大部分劳动 私
土地改革ppt课件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 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图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 年冬起,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 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包括 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 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 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 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同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 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8.“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 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这场 20世纪50年代初的“暴风骤雨”就是土地改革。下列对当时土地改革 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C ) A.由私有到公有 B.由公有到私有 C.由私有到私有 D.由公有到公有
10.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下列资料,其中 最有价值的是( D ) A.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B.亲历土地改革运动的老人写成的回忆录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资料 D.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档案
11.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 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 土地改革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 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 差。”这表明( C )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毛泽东对土地改革工作充满信心 D.各地土地改革没出现任何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封建土地制度。
影响: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措施:土地改革。
【政策篇——有法可依目的明确】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
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 业化开辟道路。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区别 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分到了土地和农具、牲畜和房屋; 免除每年向地主缴纳地租等。
【意义篇——农民翻身巩固政权】
(4)结合土地改革的意义分析材料二中土地改革的目的实现了
吗。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请再举出两项巩固 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 【参考答案】
实现了。
措施:①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②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10%
占有土地比例
20~30%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 国社会的发展。 90% 70~80%
地主
农民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原因)
请你总结土改的原因有哪些?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 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2、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农民迫 切要求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三、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 2.农民翻身做主人。 3.巩固政权。 4.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5.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土 地 改 革
经 过
开始: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重点地区:新解放区
【参考答案】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直接目的: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无地或少地的农 民获得土地。 根本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人民政权。
【改革篇——土地易主欢欣鼓舞】 材料三 漫画《家乡喜讯1952》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农民”回家乡后生活会发 生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结束:1952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土地改革完成
意义:摧毁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 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 发展
探究主题
土地改革 【背景篇——土地制度深恶痛绝】
材料一
【探究思考】 (1)材料一反映了解放前的哪一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给新中国 带来怎样的影响?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分到了土地
农民分到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材料一:某日报记者: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 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 农民翻身做主人,解放农村生产力。 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1年 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材料二: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 说: “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 的拥护。 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 共产党的威信提高, 巩固人民政权。 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材料三: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 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 示高兴表示庆贺。”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地主阶级占 有绝大部分 劳动成果
农民
地主阶级 和农民一样 参加劳动
农民自己 占有 劳动成果
土 地 归 私 人 所 有
4、与以往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 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财产,没 收地主土地 。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
二、经过
1、开始的时间: 1950年冬天
2、地点: 新解放区
3、法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主要内容: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类 别 名 称
不同点
土地 占有者 地主 阶级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地主阶级与农 民之间是剥削 与被剥削关系
相同点
产品分配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策上中立富农。对 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分 西藏、新疆 给地主应该得到的一份地。
5、完成: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
土 改 纪 念 邮 票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斗地主
分到了土地
丈量土地
参加管理
“农民工”拿 到工资存折
忆往昔,看今朝
对承包的土地 进行现代化管 理
子女接受现代 化教育
第3课
土地改革
本课知识点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的公布 三、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 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土地改革的背景
请你结合图 表和课文内容,
谈谈解放后土地
改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