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统计学(贾俊平)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贾俊平)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思考题1.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答案同1.3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一、思考题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如何理解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4.试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5.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何联系。

二、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答案:二、 1.× 2.× 3.√ 4.× 5.×三、 1.C 2.B 3.C 4.B 5.B第三章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可以分为哪些种类?2.为什么说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3.为什么说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5.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有哪些特点?6.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标志变动度的作用是什么?7.标志变动度可分为哪些指标?它们分别是如何运用的?8.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为什么要结合运用?二、练习题(教材第四章P108课后习题答案)1.某村对该村居民月家庭收入进行调查,获取的资料如下:按月收入分组(元)村民户数(户)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以上20 30 35 25 10合计120 要求:试用次数权数计算该村居民平均月收入水平。

统计学课后题答案_吴风庆_王艳明

统计学课后题答案_吴风庆_王艳明

《统计学》课后题答案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C2.A3.C4.C5.C6.B7.A8.D9.C 10.D 11.A 12.C 13.C 14.A 15.B 16.A 17.C 18.B 19.D 20.A 21.D 22. D23.B 24.C 25.A 26.A 27.A 28.B 29.A 30.D 31.C 32.A 33.B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一、选择题1.A2.B3.A4.D5.B6.C7.D8.D9.D 10.C 11.C 12.A 13.D 14.D 15.C 16.A 17.D 18.C 19.B 20.B 21.A 22.B 23.C 24.A 25.B 26.B 27.A 28.B 29.C 30.C (A)二、判断题1.∨2.∨3.×4. ∨5. ×6. ×7. ∨8. ×9. ×10. ×第三章数据整理与显示一、选择题CABCD CBBAB BACBD DDBC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一、选择题1.A2.C3.B4.C5.D6.D7.A8.B9.A 10.B 11.A 12.D 13.C 14.C 15.D 16.A 17.A 18.B 19.A 20.B 21.A 22.A 23.B 24.C 25.C 26.D 27.D 28.A 29.D 30.C 31.C 32.D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 11. ∨ 12. ×四、计算题1. 11399073.8954ki ii kii x fx f=====∑∑甲11.96σ===甲73.89100%100% 6.18%11.96x σν=⨯=⨯=甲73.8100%100%7.43%9.93x σν=⨯=⨯=乙甲的代表性强2. 10.2510.966ki ii kii x fx f====∑∑0.250.056σ==0.250.056100%100% 5.834%0.966xσν=⨯=⨯= 1114.534ki ii kii x fx f====∑∑10.1295σ==10.1295100%100% 2.857%4.534xσν=⨯=⨯=该教练的说法不成立。

统计学课后题目+答案

统计学课后题目+答案

进行测量,得到的重量数据如下:(单位:公斤)
22.6
26.6
23.1
23.5
27.0
25.3
28.6
24.5
26.2
30.4
27.4
24.9
25.8
23.2
26.9
26.1
22.2
28.1
24.2
23.6
假设金属板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在a=0.05 显著水平下,检验该企业生产金属板是否符
合要求。


7
9
9
4
10
8
8
取显著性水平 a=0.05,检验管理者的水平不同是否会导致评分的显著性差异。
7.3 某家电制造公司准备进一批 5 号电池,现有 A、B、C 三个电池生产企业愿意供货,为比
6
较它们生产的电池质量,从每个企业各随机抽取 5 只电池,经实验得其寿命数据如下(单位:
小时):
实验号
电池生产企业
1994 1296
1985
1245
1995 1416
1986
1200
1996 1367
1987
1260
1997 1479
1988
1020
1998 1272
1989
1095
1999 1469
1990
1260
2000 1519
(1)绘制时间序列图描述其形态。 (2)用 5 期移动平均法预测 2001 年的单位面积产量。 (3)采用指数平滑法,分别用平滑系数 a=0.3 和 a=0.5 预测 2001 年的单位面积产量, 分析预测误差,说明用哪一个平滑系数预测更合适? 详细答案: (1)时间序列图如下: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统计学 >>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1.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二一8% 100% =102.9%1+5%2.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二1一6% 100% =97.9%1—4%3.4.5.解:⑴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4防13 100%"5.56%(2)从第四年二季度开始连续四季的产量之和为:10+11 + 12+14=47该产品到第五年第一季 已提前完成任务,提前 完成的天数90•该产品总共提前10个月零15天完成任务。

6.解: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0 11 12 14-45V 天 14 一10156 230 540 279 325 470 535200 1040.1% 100% =126.75%(2) 156+230+540+279+325+470=2000 (万吨)所以正好提前半年完成计划7.第五章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1 . X 甲= :.26 27 28 29 30 31 32 3334=309—20 25 28 30 32 34 36 38 40 '1.44X乙二9AD甲二26-30卩27 -30 28-30 29 -30 30-30 |31 -30 32 - 30 亠|33 - 30 叫34 - 309-2.22AD乙二20—31.44” 25—31.44 十2〔8—31.44 屮30—31.44 +|32|— 31.44 + 34卜31.44 + 網 + 31.44 + 38—|31.44 + 4Q — 9= 5.06R 甲=34-26=8R 乙=40-20=20(26一30)2 (27 一30)2 (28一30)2 (29一30)2 (30 一 30)2 ⑶ 一 30)2 (32 一 30)2 (33一 30)2 (34一33)2--------------------------------------------------------------------- 9=2.58(T 乙一(20 -31.44)2 - (25 -31.44)2 (28 —31.44)2 (30 -31.44)2 (32 -31.44)2 (34-31.44)2 (36 -31.44)2 • (38-31.44)2 • (40_31.44)2----------------------------------------------------------------------------------------- 9=6.06 2 58 V 甲二 100%=8.6% 30V 乙二100% =19.3%31.44 所以甲组的平均产量代表性大一些2. 解:计算过程如下表:3. 解:计算过程如下表:X 甲80 77600X 乙=80= 970(元)X 甲=9550 119.480 (件)X 乙二 9660120.8=80(件)V 甲二旦06100%=7.58%119.4V 乙二!08! 100% =8.94%120.8所以甲厂工人的平均产量的代表性要高些4. 解:55 3 65 7 75 18 85 12 95 5=11 =7010=76.4718-7 18-1245 “10=70 上 10 = 76.94185.解:(1)上期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00% =99.67%CT 甲=6568.7580二 9.06 (件)9355'80-10.81(件)3 7 18 12 5 18 -780 110% 700 108% 1000 100% 1500 95%80 700 1000 1500(2)下期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96 810 1200 1400------------------------------------------ =103.37%96 810 1200 1400110% 107% 101% 103%6解:P =300 _28100% =90.67%300X P二P = 90.67%二P「90.67% 1 -90.67% =0.2910.291V P100% =32.1%0.9067432.604 321.255 506.943 1042884.3兀/t 432.604 321.255 506.943、 4----------- +------------- +------------ ix 102800 2900 2950 丿苗吾第八章1.= 8722.a =600 670 2 .670 840 2 . 840 1020 1 . 1020 900 2 • 900 980 3 980 4030 ?2 2 2 2 2 23.解:全年月平均计划完成程 度为: 303 306 324 310 350 368 410 412 485 463 350 385 303 306 ------ + -------- 101% 102% 435 如00% = 105.85%324 310 350 368 410 412 485 463 350 385 + ------- + -------- + -------- + ------- + -------- + -------- + ------- + ------- + --------- + --------- 110% 105% 106% 98% 112% 105% 120% 97% 102% 113%576 4500 462亠 100% =79.63% 580 620 580 600 - 2 25.解:⑴甲工区上半年建筑安装 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680 620 620 680 680 720 720 690 690 700 700 710 /汇600+ 汇620+ 江640+ 汇645 + ^625+ 汉610 2 2 2 680 620 680 720 690 7002 22乙工区上半年建筑安装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650 670 670 680 “c 680 730 730 655 655 710 一 710 690640 600 620 655 615600 =623.7(元)2 650 + 670 + 680+730 + 655 + 710 +2 2 二 621.6(元)6■解:平均增长速度=4黔1皿7% 2000年该县粮食产量为:500 1 4.67% 10 = 788.7(万吨) 7解:计算过程如下表a y=竺=45.44 n 9则直线趋势方程为:y = a bt1994年的地方财政支出额为:45.44, 4.3 5 =66.94(万元)二次曲线方程为:y = 0.0108x2 + 4.1918x + 24.143过程略)指数曲线方程为:y = 26.996e0.0978x8.解:计算过程如下表原数列趋势图日期9•解:(1)同季平均法求季节比率的过程如下表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度第四季合计1987 13 18 311988 5 8 14 18 451989 6 10 16 22 541990 8 12 19 25 641991 15 17 32平均8.5 11.75 15.5 20.75 14.125 季节比率60.2% 83.2% 109.7% 146.9% 100.0%⑵趋势剔除法测定的季节变动如下表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度第四季合计19871988 44.94 71.11 123.08 153.191989 48.98 76.92 116.36 154.391990 53.78 76.8 112.59 136.051991平均49.23 74.94 117.34 147.88 389.40校正系数 1.0272214 1.027221366 1.027221366 1.02722137季节比率50.57 76.98 120.54 151.90 400.00第七章统计指数' q i Z。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四版)_贾俊平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四版)_贾俊平

《统计学》第四版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4.1 (1)众数:M 0=10; 中位数:中位数位置=n+1/2=5.5,M e =10;平均数:6.91096===∑nxx i(2)Q L 位置=n/4=2.5, Q L =4+7/2=5.5;Q U 位置=3n/4=7.5,Q U =12 (3)2.494.1561)(2==-=∑-n i s x x (4)由于平均数小于中位数和众数,所以汽车销售量为左偏分布。

4.2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年龄出现频数最多的是19和23,故有个众数,即M 0=19和M 0=23。

将原始数据排序后,计算中位数的位置为:中位数位置= n+1/2=13,第13个位置上的数值为23,所以中位数为M e =23(2)Q L 位置=n/4=6.25, Q L ==19;Q U 位置=3n/4=18.75,Q U =26.5(3)平均数==∑nx x i600/25=24,标准差65.612510621)(2=-=-=∑-n i s x x(4)偏态系数SK=1.08,峰态系数K=0.77(5)分析:从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来看,网民年龄在23-24岁的人数占多数。

由于标准差较大,说明网民年龄之间有较大差异。

从偏态系数来看,年龄分布为右偏,由于偏态系数大于1,所以,偏斜程度很大。

由于峰态系数为正值,所以为尖峰分布。

4.3 (1(2)==∑nxx i63/9=7,714.0808.41)(2==-=∑-n i s x x (3)由于两种排队方式的平均数不同,所以用离散系数进行比较。

第一种排队方式:v 1=1.97/7.2=0.274;v 2=0.714/7=0.102.由于v 1>v 2,表明第一种排队方式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二种排队方式。

(4)选方法二,因为第二种排队方式的平均等待时间较短,且离散程度小于第一种排队方式。

4.4 (1)==∑nx x i8223/30=274.1中位数位置=n+1/2=15.5,M e =272+273/2=272.5(2)Q L 位置=n/4=7.5, Q L ==(258+261)/2=259.5;Q U 位置=3n/4=22.5,Q U =(284+291)/2=287.5(3) 17.211307.130021)(2=-=-=∑-n i s x x4.5 (1)甲企业的平均成本=总成本/总产量=41.193406600301500203000152100150030002100==++++乙企业的平均成本=总成本/总产量=29.183426255301500201500153255150015003255==++++原因:尽管两个企业的单位成本相同,但单位成本较低的产品在乙企业的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拉低了总平均成本。

统计学基础课后全部详细答案与讲解

统计学基础课后全部详细答案与讲解

统计学第一至四章答案第一章一、思考题1.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2.统计数据的分类:按计量尺度: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获取数据的方式: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数据与时间的关系: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特点:分类数据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顺序数据的分类是有序的;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是定量数据;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截面数据也称静态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也称动态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3.对武昌分校的全体教师进行工资调查,那么全体教师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五十名教师进行调查,这五十名教师的集合就是样本,全体教师工资的总体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差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五十名教师工资的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教师的工资。

4.有限总体:指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

例如:武昌分校10 级金融专业学生无限总体:指总体所包含的元素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例如:整个宇宙的星球5.变量可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同时数值型变量可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6.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可以一一列举,例如“产品数量” 、“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的取值指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

例如“温度” 、“年龄”。

二、练习题1.(1)数值型变量(2)分类变量(3)数值型变量(4)顺序变量(5)分类变量2.(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IT 从业者,样本是从IT 从业者中抽取的1000 人,样本量是1000(2)“月收入”是数值型变量(3)“消费支付方式”是分类变量3.(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分类变量第二章一、思考题1:答:1: 普查的特点:①: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②: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调查时间;③: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4:普查的使用围比较狭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的、特定的现象。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A.统计学B .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 .统计资料2. 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A. 30名职工 C. 每一名职工 3.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 某人的年龄 C. 某人的体重 4. 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 连续变量 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B. 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B. 某人的性别D. 某人的收入)B •离散变量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 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 .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C. 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二、多项选择题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 .数量性 C.总体性 E. 社会性2.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 .大量观察法 C .统计模型法 E. 直接观察法3. 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 教师职称4. 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A 年龄B 机器台数C 人口数D 学生成绩5. 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 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 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6. 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A. 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B .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D .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B .同质性D .具体性 B .归纳推断法D .综合分析法)C 企业规模D 企业产值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C.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D.在不同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转化7.在说明和表现问题方面,正确的定义是()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标志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C.变异是可变的数量标志的差异D.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E.标志值是变量的数量表现三、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工作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四章 统计描述【】某企业生产铝合金钢,计划年产量40万吨,实际年产量45万吨;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降低成本8%;计划劳动生产率提高8%,实际提高10%。

试分别计算产量、成本、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

【解】产量的计划完成程度=%5.112100%4045100%=⨯=⨯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即产量超额完成%。

成本的计划完成程=84%.96100%5%-18%-1100%-1-1≈⨯=⨯计划降低百分比实际降低百分比即成本超额完成%。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85%.101100%8%110%1100%11≈⨯++=⨯++计划提高百分比实际提高百分比即劳动生产率超额完成%。

【】某煤矿可采储量为200亿吨,计划在1991~1995年五年中开采全部储量的%,试计算该煤矿原煤开采量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及提前完成任务的时间。

【解】本题采用累计法:(1)该煤矿原煤开采量五年计划完成=100%⨯数计划期间计划规定累计数计划期间实际完成累计 =75%.12610210253574=⨯⨯ 即:该煤矿原煤开采量的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2)将1991年的实际开采量一直加到1995年上半年的实际开采量,结果为2000万吨,此时恰好等于五年的计划开采量,所以可知,提前半年完成计划。

【】我国1991年和1994年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表:要求:(1)计算我国1991年和1994年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填入表中; (2)1991年、1994年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是什么比例(用系数表示)? (3)假如工业总产值1994年计划比1991年增长45%,实际比计划多增长百分之几?1991年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比例=96.01.144479.13800≈;1994年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比例=73.04.296826.21670≈(3)%37.251%)451(2824851353≈-+即,94年实际比计划增长%。

【】某乡三个村2000年小麦播种面积与亩产量资料如下表:要求:(1)填上表中所缺数字;(2)用播种面积作权数,计算三个村小麦平均亩产量; (3)用比重作权数,计算三个村小麦平均亩产量。

(2))(75.72840013065015082012070011斤=⨯+⨯+⨯==∑∑==k i iki iiff xx(3)【】两种不同品种的玉米分别在五块地上试种,产量资料如下:已知生产条件相同,对这两种玉米品种进行分析比较,试计算并说明哪一种品种的亩产量更稳定一些? 【解】田块总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量=即: 由于是总体数据,所以计算总体均值:要比较两种不同玉米的亩产量的代表性,需要计算离散系数:<甲σv 乙σv ,∴甲品种的亩产量更稳定一些。

【】两家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每批产品的单位成本及产量比重资料如下: 甲企业乙企业【解】∴乙企业的产品平均单位成本更低。

【】某粮食储备库收购稻米的价格、数量及收购额资料如下:要求:(1)按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稻米的平均收购价格;(2)按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计算稻米的平均收购价格。

【解】(1))(02.19000915011元≈==∑∑==k i iki iiff xx (2))(02.190009150400030002000360031502400m H 元≈=++++==∑∑xm x【】已知我国1995年—1999年末总人口及人口增长率资料:试计算该期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

按照平均增长率的公式可知:1-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率= 所以,1995年—1999年期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96.91-1204861253604≈‰【】某单位职工按月工资额分组资料如下:根据资料回答问题并计算: (1)它是一个什么数列? (2)计算工资额的众数和中位数;(3)分别用职工人数和人数所占比重计算平均工资。

结果一样吗? (4)分别计算工资的平均差和标准差。

【解】(1)是等距分组数列 (2)d f f f f f f L M m m m m m m ⨯-+--+≈+--)()(1110下限公式:即:59.54821000)30134()37134(371345000)()(1110≈⨯-+--+=⨯-+--+≈+--df f f f f f L M m m m m m m(注:用上限公式算出的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 (注:用上限公式算出的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 (3))(22.5343236107500306500134550037450025350011元≈⨯+⨯+⨯+⨯+⨯==∑∑==k i iki iiff xx (元)2.53434.24%7500 71%.12650078%.56550068%.15450059%.103500x 1111≈⨯+⨯+⨯+⨯+⨯=⋅==∑∑∑∑====ki ki iii k i iki iiff x ff x两者结果一样。

(忽略小数点位数的保留对结果造成的影响)(4)平均差 92.65411≈-=∑∑==ki iki iid ff x xM标准差 33.923)(12≈-=∑=Nf X XKi i iσ【】某市甲、乙两商店把售货员按其人均年销售额分组,具体资料如下:要求:(1)分别计算这两个商场售货员的人均销售额;(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商场人均销售额的代表性大?【解】(1) 423001260011===∑∑==k i iki iiff xX 甲 (2)05.1030030300)(12≈=-=∑=Nf X XKi i i甲甲σ >甲σv 乙σv ,∴乙商场销售额的代表性大。

第五章 统计抽样【】袋中装有5只同样大小的球,编号为1,2,3,4,5,从中同时取出3只球,求取出的最大号X 的分布律及其分布函数并画出其图形。

【解】先求X 的分布律:由题知,X 的可能取值为3,4,5,且2345{5}/6/10P X C C ===,∴X 的分布律为:⎪⎪⎭⎫ ⎝⎛10/610/310/1543, 由(){}i i ix xF x P X x p ≤=≤=∑得:【】设X 的密度函数为求: (1)常数c ;(2)X 的分布函数()F x ; (3){13}P X <≤。

【解】(1)24241()0(32)018f x dx dx c x dx dx c +∞+∞-∞-∞==+++=⎰⎰⎰⎰(2)当2x ≤时,()00xF x dt -∞==⎰;当24x <<时,22211()()0(32)(310)1818xxF x f t dt dt t dt x x -∞-∞==++=+-⎰⎰⎰当4x ≥时,24241()()0(32)0118xx F x f t dt dt t dt dt -∞-∞==+++=⎰⎰⎰⎰.故分布函数(3)21{13}=(3)(1)(33310)04/918P X F F <≤-=+⨯--= 【】随机变量,X Y 相互独立,又(2)XP ,1(8,)4YB ,试求(2)E X Y -和(2)D X Y -。

【解】(2)()2()2222E X Y E X E Y -=-=-⨯=-【】一本书排版后一校时出现错误处数X 服从正态分布(200,400)N , 求: (1)出现错误处数不超过230的概率;(2)出现错误处数在190~210的概率。

【解】(200,400)XN(1)200230200(230)()2020X P X P --∴≤=≤ (2) 190200200210200(190210)()202020X P X P ---∴≤≤=≤≤【】某地区职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平均为12000元,标准差为2000元。

若知该地区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服从正态分布,现采用重复抽样从总体中随机抽取25户进行调查,问出现样本均值等于或超过12500元的可能性有多大? 【解】对总体而言,2(12000,2000)XN∴样本均值22000(12000,)25xN【】某商场推销一种洗发水。

据统计,本年度购买此种洗发水的有10万人,其中3万6千人是女性。

如果按重复抽样方法,从购买者中抽出100人进行调查,问样本中女性比例超过50%的可能性有多大? 【解】总体比例 3.6=36%10π=万万(1)(,)p N nπππ-∴即2(0.36,0.048)pN第八章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某店主分析其店面的经营情况时,收集了连续10天的访问量数据(单位:【解】相关分析(1)画访问量和营业额数据的散点图,如下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访问量和营业额数据是简单线性正的不完全相关。

(2)计算相关系数计算访问量和营业额的简单线性相关系数为,大于,说明访问量和营业额之间存在较高的线性关系。

【】某饮料广告费投入为x ,产品销售数量为y ,根据收集2年的月度数据 资料,计算得到以下结果:∑=-6546)(2x x i,∑=-5641)(2y y i375=x ,498=y ,6054))((=--∑y y x x i i(1)计算相关系数,并初步判断x 与y 之间的关系; (2)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回归系数,并写出模型结果; (3)说明所计算的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4)计算模型可决系数,并用其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

【解】最小二乘法的计算(一元)(1)计算相关系数,并初步判断x 与y 之间的关系;计算x 与y 相关系数为r=,说明两者的简单线性相关程度非常高,因此可以初步判断x 与y 呈现线性关系。

(2)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回归系数,并写出模型结果;记模型为:iix y10ˆˆˆββ+=,将以上结果代入最小二乘法的计算公式,得到=1ˆβ,=0ˆβ。

因此,产品销售数量为y 对广告费投入为x 的模型为i i x y92484.01852.151ˆ+= (3)说明所计算的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1ˆβ表示当广告费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产品销售数量会增加个单位。

(4)计算模型可决系数,并用其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

由于模型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可决系数为模型因变量和自变量简单线性相关系数的平方的关系,可得模型的可决系数R 2=(r)2=2=。

可决系数接近1,说明模型拟合的非常好。

第九章 统计指数【】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1) 根据综合指数编制规则,将上表所缺空格填齐; (2) 用拉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3) 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4) 建立适当的指数体系,对蔬菜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解】 %p q p q L %pq pq L p q 11.1092282431227.107228239022001001======∑∑∑∑)拉氏:( 即 ()⎩⎨⎧+=⨯=元17516233732.10727.10712.115%%计算表明: 四种蔬菜的销量增长了 %,使销售额增加了 162元;四种蔬菜的价格上长了 %,使销售额增加了175元;两因素共同影响,使销售额增长了%, 销售额增加了337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