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墨梅》优质教案_

合集下载

22古诗三首《墨梅》(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2古诗三首《墨梅》(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古诗三首《墨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墨梅》,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古诗:《墨梅》2. 了解诗人:王冕3. 学习古诗的表现手法和意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墨梅》,理解诗句的意思。

2.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欣赏古典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简介诗人王冕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古诗《墨梅》,理解诗句的意思。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句的寓意。

3. 课堂讲解3.1 讲解诗句的意思,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3.2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4. 朗读与背诵4.1 学生齐读古诗《墨梅》,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2 学生自愿分享背诵成果,鼓励大家积极背诵。

5. 课堂练习5.1 根据诗句内容,完成练习题。

5.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六、板书设计1. 《墨梅》2. 王冕3. 表现手法与意境七、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墨梅》。

2. 写一篇关于《墨梅》的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古诗《墨梅》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3.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3.1 针对学生对诗句寓意理解不足的问题,可以适当增加相关故事和背景资料的介绍。

3.2 针对学生朗读和背诵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可以采用更多的激励措施,如表扬、奖励等。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在这个部分中,包含了课堂讲解、朗读与背诵、课堂练习三个环节,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课堂讲解1. 讲解诗句的意思(1)词语解释:对诗中出现的生僻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整体意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2.古诗三首:墨梅》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2.古诗三首:墨梅》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2.古诗三首:墨梅》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墨梅》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元代画家王冕。

这首诗以梅为题材,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全诗简短而意境深远,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代文化和诗歌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深层含义方面仍有难度。

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感受梅花的清雅和高洁,体会诗人高尚的品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墨梅》,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洁品格,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梅花、墨色、洗尽、骚人、品题等。

2.诗歌意境:理解诗人以梅言志,表达自己高洁品格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提高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诗歌全文、生字词、图片、音乐等。

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梅花,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然后简介诗人王冕,导入本课。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总结诗歌的主题,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各组分享讨论成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高洁品格。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与反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与反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与反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与反第【1】篇〗教材分析: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2个生字。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同时,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体会两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构想:品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石灰吟》、《墨梅》。

学生学习过程:一、谈话引入,接题解题1、你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首新的古诗。

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和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墨梅》。

2、老师布置你们搜集了于谦和王冕的资料,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3、解题《石灰吟》题中“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相传有一天,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那年于谦才12岁。

《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即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墨梅指只有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高雅大方。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自读情况三、理解诗意,品读吟诵《石灰吟》1、小组合作学习,可借助工具书或其他参考书初步弄懂词句及诗的意思,不理解的作上记号。

2、小组汇报交流3、看图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感情(1)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怎样的(2)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4、指导朗读石头是那样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在世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

想一想,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怎样的志向应用什么语气读(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优质课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优质课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优质课教案1一. 教材分析《墨梅》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元代画家王冕。

这首诗通过描绘墨梅的傲骨清香,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仰。

本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富有深刻的哲理,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但对于诗中所蕴含的深层哲理还需引导。

学生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品格的描绘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如何将这些描绘运用到写作中还需锻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墨梅》,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珍惜自己的品格,做一个高洁、坚定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墨梅》,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领悟诗中所蕴含的深层哲理,学会如何将这些描绘运用到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示范法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墨梅》全文、相关背景资料、PPT等。

2.学生准备:预习《墨梅》,了解诗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墨梅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墨梅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王冕及《墨梅》的背景。

2.呈现(5分钟)教师朗读《墨梅》,学生跟读,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文的意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墨梅》,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朗读古诗。

4.巩固(10分钟)学生默写《墨梅》,教师检查学生的默写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们体会诗人的情感。

5.拓展(10分钟)讨论:诗中的墨梅代表了什么?引导学生从诗文中领悟到墨梅的高洁、坚强,进而联想到自己,做一个高洁、坚定的人。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墨梅》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之一,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作者善于画梅,也喜欢咏梅。

诗人借墨梅表达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静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表现出他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

因此,课堂中重点是引导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大意,吟诵、想象画面等体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田园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砚、乾、坤”3个生字,会写“砚、乾、坤”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墨梅》,背诵古诗。

3.让学生理解《墨梅》的诗意,感悟诗情,体会梅花的品格,从中感悟作者借梅花所表达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

2.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美丽的。

(课件出示梅花)2. 你喜欢梅花吗?喜欢梅花的什么呢?(香味,颜色,精神)梅花是“四君子”之首,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用最美的语言来赞美梅花,你知道哪些呢?预设: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不仅在下雪时有诗人赞美梅花,在黄昏时刻,它也毫不逊色,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来赞美梅花的。

二、解读课题,了解诗人。

(一)解读课题1.出示墨梅图。

师引导:这幅图的梅花,与我们刚才看的图片有什么不一样呢?2.(生交流)师小结:是的,这是用浓浓淡淡的水墨来画梅花,这副画就是墨梅图,而上面的这首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墨梅》——板书课题:墨梅3.像这样在中国画的空白处,提上一首诗的艺术形式,我们叫它“题画诗”(二)了解诗人这首诗和这幅画的作者,王冕,字元章,元朝画家、诗人、篆刻家。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第【1】篇〗《墨梅》教学设计《墨梅》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十课中的一首古诗,也是一首题画诗。

此诗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代表作。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诗人借墨梅为喻,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六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要感受古诗的文化精髓,仅仅是从诗歌的表面去理解,并不能真正的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歌蕴含的意境。

为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就要让学生去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领悟诗歌的意境美,体会和学习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并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在本堂课中还是让学生以读为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要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同时,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意。

2、感受诗人借咏梅贞洁自守,淡泊清高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 1、以读感悟,体会诗情。

2、文图合并,感受情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2、激发学生爱梅的情感,学习梅花的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教学准备:生:提前预习古诗。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前热身:出示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四组,一方面复习了六年级第一学期所学文中人物的品质,一方面为降低学生总结概括王冕的品质做铺垫。

(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严谨认真;碧血丹心、忧国忧民、赤胆忠心;舍己为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淡泊名利、鄙视流俗、贞洁自守)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导入课题课件出示含有“梅”的三首古诗,让学生朗读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说说诗中的“梅”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是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1 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2 制作好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请一学生介绍一下本首诗的作者——王冕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钱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钱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四、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钱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钱老师要表扬他们。

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钱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六、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第【1】篇〗今天,在教学《古诗两首》这一课时,我尝试着将两首古诗——《石灰吟》、《墨梅》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读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的节奏。

(注意诗中前鼻音的字较多)2、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注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二、解诗。

1、自由读诗,结合文中的彩图,试着理解诗意,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书中批注诗意。

3、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梳理。

“若”、“等闲”、“吾”、“清气”、“满”、“乾坤”的意思理解是重点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讨论上述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指名说,自由说,引导说。

三、品诗。

1、齐读《石灰吟》,想一想:诗中的“石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诗人借石灰抒发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墨梅》,想一想:诗中的“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墨梅”“墨梅”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墨梅素洁高雅、贞洁自守,诗人借墨梅表到了自己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辨诗。

1、自读自悟:这两首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2、引导学生讨论,板书:咏物抒怀石灰——于谦——清白墨梅——王冕——清气3、熟读成诵。

五、延读。

布置学生课外阅读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教学随想】1、古诗教学的思路要简约。

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力求简约。

从整体而言,整堂课的教学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的教学思路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从局部而言,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没有过多的繁琐设问、条分缕析,在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把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梅》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砚乾坤”3个字,会写“砚乾坤”3个字,了解古诗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墨梅这首古诗。

)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

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墨痕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古诗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

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

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

(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

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

(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突出了它淡淡的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

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

(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

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 朗读全诗。

4. 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 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背诵《墨梅》
板书设计: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