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7:7-15-11 各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经济发展进程中带来新的健康问题

经济发展进程中带来新的健康问题1、工业化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各类企业85.7万家,从业人数440.9万人,其中乡、镇企业85.4万家,从业人数335.4万人。
许多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操作方式原始,厂房简陋,尘毒浓度大,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缺乏,工人自我防护意识差,因此,职业病、职业中毒和工伤事故屡有发生。
工业环境污染导致非职业人群患职业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环境污染。
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破坏引起环境、空气、水源和动植物食品受到污染,带来高发病率和过早死亡的负担,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增加卫生保健成本。
3、城镇化进程加快。
第五次人口普查情况表明,2000年我区城镇人口达1263.95万人,占普查登记人口的28.15%。
与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分别提高16.32%和13.05个百分点。
1982年至1990年间,城镇人口比重每年增加2.04个百分点,1990年至2000年,平均每年增加1.31个百分点。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入城市,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较差,增加了城市人口拥挤和加重周边环境的恶化。
同时由于县改市、乡改镇,部分农村人口相对集中转为城镇人口,从农村家庭经济到以市场为主导的工业经济的快速转变,也带来新的健康问题。
4、流动人口。
据有关资料,1995-2000年我区区内流动(暂住)人口年均83万,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的易感人群,容易感染上多种疾病,并造成流行。
而且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成为疾病预防控制的难点和盲点。
补偿机制不健全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
卫生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卫生事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卫生投入的绝对值逐年增加,1995年政府对卫生事业拨款额为4.89亿元,2000年为6.59亿元,增长34.76%,推动了我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但广西是一个后发展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未能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近3年我国卫生人员数量变化趋势分析:以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例

近3年我国卫生人员数量变化趋势分析——以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例一、背景、问题的提出与假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快速转型和升级。
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卫生资源尤其是卫生人员的总量和区域性合理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卫生人员总量增长较快。
2011年末,我国卫生人员总数达861.6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20.3万人1。
但是,受到区域经济欠协调发展的影响,我国卫生人员配置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促使患者进一步选择到大城市和大医院就诊,导致了不合理的就诊流向2。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3。
新医改实施3年成效显著,我国的卫生人员总量和区域性配置合理性均应得到了改善。
为了检验新医改在卫生人员建设方面的进展,本文选择2009年—2011年我国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卫生技术人员指卫生事业机构支付工资的全部职工中现任职务为卫生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4,包括医师、护师、药师、技师等,是卫生人员队伍的主力军。
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队伍整体的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近3年我国卫生人员总体和区域配置的变化,希望能了解我国新医改形势下卫生人员队伍建设的情况。
二、数据来源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数据(表2-1)来自2009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表21-3《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
每年的数据均以省级行政区划(不包括港澳台数据)为单位报告了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人数5,6,7。
表2-1 2009年—2011年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统计将31个省区市分为东部地区(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共11个省区市)、中部地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湖南,共8个省区市)和西部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共12个省区市)。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的地区差异及均等化对策研究

i l
/
—
其 中, P 和 分别为第 i 区域的人 V数和医疗卫 I
生 资源 数 。 式 ( )中的 T el 公 2 hi—L可被 分解 为 :
v
—
卫生技术人员( 如院长 、 副院长 、 党委书记等) 。 泰 尔指 数或 称 泰 尔 熵 标 准 , 早 是 由泰 尔 利 最 用信息理论中的熵作为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问收 人差距( 不平等度” 的指标 。 目前 , 或“ ) 泰尔指数被 广泛 应用 于 衡 量 地 区 问卫 生 资 源 配 置 的 均衡 性 , 这 类 文 献如 : 向光 和胡 善联 _ 王 晓洁 、 海波 和 龚 l 、 冯 陈旭 佳 ]王 莹 以及 张彦 琦 和 唐 贵 立 等 。泰 n、
标体系 , 因此 , 引用 与比较 这 些 研究 结 论 时 有 必要 在
持谨 慎态 度 。
尽管学术界仍未就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 的内涵 达成共识 , 但是 , 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均等化毫无争
议地 被 认 为 是 基 本 医疗 服 务 均 等 化 的 重 要 内容 之
一
,
而且 常被 作 为 考 察 基 本 医疗 服 务 均 等 化 的 主 要
异。
泰尔 指数 。按 照 《 国卫 生 统 计 年 鉴 》( 00年 ) 中 21 , 东 、 、 部 的统 计 分 组 情 况 如 下 : 部 地 区 包 括 北 中 西 东 京、 天津 、 宁 、 海 、 苏 、 江 、 建 、 辽 上 江 浙 福 山东 、 东 、 广
当基本 区域 单 元 为 省 级 行 政 单 元 时 , 国总 体 全 差 异 的 T el h i—L指数 可用 下式 表示 :
财政研 究
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7:7-14-4 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7-14-4 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项目
高等教育 研究生
博士 硕士 普通本专科 本科 专科 成人本专科 本科 专科 其他各类高等学历教育 在职人员攻读
硕士学位 网络本专科生
本科 专科 中等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 高中 普通高中
完全中学 高级中学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成人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 普通中专 成人中专 职业高中 技工学校 初中阶段教育
成人初中 初等教育
普通小学 小学 九年一贯制学校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成人小学 #扫盲班
工读学校 特殊教育 学前教育
14238679 10260439
1839773 280519
1856446 1502
311504 15932974 15074466 13390494
1527985 155987 858508 331150 3298 59164
毕业生数
563938 55011
508927 7041800 3743680 3298120 2444650 1021846 1422804
1874787 700906
1173881 27856325 13306142
7969902 7923500 2440700 5247743
235057 46402
280131 99962809 99130126 88468544
9703690 957892 832683 334201 7181 491740
44138630
注:1.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数按教育层次分别计入对应教育阶段的学生 数中。
2.特殊教育学生数中包 括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的
5843883 2686619 3157264
2013-2018年广西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2013-2018年广西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石梦潇,王前强(广西医科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摘要]为了解广西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卫生规划提供参考。
通过查阅《广西统计年鉴》等获取相关资料,对广西卫生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发现2013-2018年,广西卫生人员总体呈上升趋势。
卫生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增幅分别为29.56%、34.63%、29.22%、48.93%,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则呈缓慢下降趋势;医疗机构间卫生技术人员增长幅度有所不同,其中三级和二级医院人员数均呈增长趋势,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数增长相对缓慢;从每千人口卫生人员变化情况来看,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增速明显缓慢;广西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幅为23.56%,均低于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平均水平;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增幅达到88.37%,高于全国、东、西部水平,但低于中部水平;当前,广西部分卫生人力资源主要指标与国家、自治区的规划目标还存在差距。
结论:广西卫生人力资源总量有所增加,但人才布局不合理,基层卫生人才不足且仍有向大型公立医院集中的趋势,与有关规划目标仍存在差距。
建议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盘活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存量、重点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
[关键词]卫生人力资源;卫生资源配置;广西[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卫生人力资源是影响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有效地推进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培训,推动基层医疗发展。
因此,本文以有关政策背景为视角,对2013—2018年广西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为深化广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卫生与健康十四五规划制定提供参考思路。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主要指标解释一、医疗卫生机构简要说明医疗卫生机构分类1、机构类别: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四类。
2、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公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为国有和集团办的医疗卫生机构;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疗卫生机构。
3、按主办单位分为政府办、社会办和私人办。
政府办包括卫生健康(原卫生计生)、教育、民政、公安、司法等行政部门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办的医疗卫生机构。
4、按分类管理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5、按城乡分,城市包括直辖市区和地级市辖区,农村包括县及县级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计入农村。
按市县分,市包括直辖市区、地级市区和县级市,县包括自治县和旗。
主要指标解释医疗卫生机构:指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在职培训等工作的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中医医院:指中医(结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公立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的医院。
民营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以为的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
最新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一、卫生资源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
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
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指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的基层卫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