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9 《母亲的恩情》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母亲的恩情》教案苏教版(2021-2022学年)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母亲的恩情》教案苏教版(2021-2022学年)

9。

《母亲的恩情》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忙着”造句。

3。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念。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2。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2。

出示生字、教认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4。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三、初读指导1。

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2。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4。

出示:针注视迟著名寸草言孟郊缝补沐浴生机勃勃了(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ﻬ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7.比赛读书8。

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四、教学生字1。

读读生字词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注、视、迟、寸、远”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4。

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5。

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1。

抄写今天教的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一节1。

指名读2。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从第1、2句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的吗?(板书:缝衣一针针一线线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教学:缝补针线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4。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教学课件】《母亲的恩情》(苏教)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教学课件】《母亲的恩情》(苏教)
一针针一线线
又....
精读课文
页脚›
唐朝有个诗人,名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精读课文
页脚›
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
精读课文
页脚›
精读课文
页脚›
默读第3自然段,用“——”划出孟郊看到的,用“﹏﹏”划出想到的。
精读课文
页脚›
出来了,路边的 更显得 。
太阳
小草
生机勃勃
精读课文
页脚›
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
第四单元·第九课
母亲的恩情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新偏旁“示部”;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导入课文
这是古代的一位诗人写的,这位诗人是谁呢?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呀?学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就能弄清楚这些问题了。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多了几根白发
湿润
精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精读课文
骨肉之情 痛痒相关
情深似海 恩重如山
精读课文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标好自然段号,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母亲的恩情》优秀8篇

《母亲的恩情》优秀8篇

《母亲的恩情》优秀8篇《母亲的恩情》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9《母亲的恩情》(p52)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文包诗。

文章通过文本的描述,再现了《游子吟》的创作情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读悟,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中所包含的情感。

课文文共有5个自然段,1~3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

这首小诗共三句,第一自然段再现了前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通过慈母灯下“密密缝”,让人领悟到“意恐迟迟归”的辛酸。

这两句诗比较形象和直观,学生较易理解。

而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难点,理解第3自然段便是解决这一难点的突破口。

全文共三幅插图,插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每一幅插图都很好地再现了每一自然段(1~3自然段)的情境,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合理地利用课文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为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服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5个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游子吟》。

3.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4.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读熟课文,结合文、图,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掌握寸、永的笔顺。

第二课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能联系课语文内容,说说《游子吟》的意思。

学习余下的生字。

会用“忙着”造句。

第三课时:巩固前两课的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情导入,诱发感恩。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一块唱首歌好吗?——《世上只有妈妈好》2.我们叫“妈妈”还可以用什么来称呼她呢?——引出“母亲”并板书。

3.听(唱)过这首歌之后,假如你的妈妈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话要说?——引出“恩情”并板书。

4.在唐代有一名著名的诗人叫孟郊,他为报答自己的母亲的恩情写了一首诗叫《游子吟》,那么他是怎么写这首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补充完课题)9 母亲的恩情,看看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及原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及原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及原文《母亲的恩情》课文原文唐朝有个诗人,名叫孟郊。

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

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母亲的恩情》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

文包诗这种课文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

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地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生动地介绍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及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

可以说:“诗”是“文”的中心与升华。

本课围绕“游子吟”展开,生动地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是训练学生朗读,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课文还配备了3幅插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和古诗。

二、学情分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的朗读与积累。

大部分孩子古诗能背到七八十首,并略知大意,知道名句,早自习时也能模仿老师有模有样地配乐朗读。

这首《游子吟》孩子早已熟悉。

母亲节的贺卡上有的小朋友甚至用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

每日一句孩子们积累过“香九龄,能温席,首孝悌,次见闻。

”“事父母能竭其力”“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这是有利的一方面。

但仅仅是纸上谈兵,从知恩,到感恩还有一段距离。

要让孩子在简单而富有诗意的情境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思考,化作一种行动,任重而道远。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 9 母亲的恩情》精品课课件_22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  9 母亲的恩情》精品课课件_22
线线地缝着。
第二天清早, 母亲把孟郊送到 村外。
她望着儿子说:“郊 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 呀!”
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 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 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看图并思考: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比 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看图并思考: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比 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看下面三幅图,把这首《游子吟》背出来吧!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 抚摸)身上的衣服,( 注视)着 那又(细 )又(密 )的针脚,心里想,母 亲对我的(慈爱 )不就像这春天里的阳光 吗?沐浴着(阳光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报答 )不了太阳的(恩情 )啊!
学习了课文你想对 你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把它写下来吧!
抚摸 注视
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 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 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 的恩情啊!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 太阳的恩情啊!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
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 什么要写这首诗?
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就在他5
0岁那年,写成了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 吟》。
《游子吟》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
1. 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一句可以帮助理解下 面两句诗。
意恐迟迟归。 他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 能回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 阳的恩情啊。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 小草更显的生机勃勃。
看图并思考: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 小草更显的生机勃勃。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课件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课件

她想:孩儿这 次外出,还不知 道什么时候才能 回来……
母亲的恩情
学习第二自然段。
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
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 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早 日归来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 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 “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 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 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 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恩师 补课 补习 针眼 根由
报名 报到
永生永世
缝补 报答 抚摸 沐浴 铭记 迟到
孟郊 针线 湿润 光辉 永远 恩情
生机勃勃 寸草心 慈爱
游子吟
(孟郊)
cí lí n shé i mì
xià n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fé nɡ kǒnɡ huī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自学我快乐: 1、朗读课文一、二自然节,思考:母亲的 恩情表现在哪里? 2、用“——”划出“母亲对儿子关爱”句 子。
我交流我进步: 讨论交流: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母亲对 儿子的关爱?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交流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我划下的句子 是——,我从中感受到——。)
学习第一自然段。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 门,母亲忙着给 他缝补衣服。
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 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 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孟郊:唐代诗人
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标出生字词。
2.注意做到“三不”(不加字、不漏字、 不错字)
我会认
ēn bǔ zhēn ɡēn fǔ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评课稿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评课稿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评课稿一、课程背景《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本课文主要通过温暖动人的母爱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母亲的伟大、深入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通过此文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培养学生感恩的品质,进一步增进家庭和谐与亲子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体会母爱的无私。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文本,并在复述中发展语言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情感交流和讨论,培养感恩的品质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此文学习,培养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进一步加深家庭与亲子关系。

•学生能够体会家庭的温暖和幸福,理解亲情的珍贵,增强亲子关系。

三、教学准备•《母亲的恩情》课文材料的复印件。

•粉笔、黑板。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安排1. 导入(5分钟)使用生活化的情境,向学生介绍阅读课文的内容。

例如:当你生病时,谁会最关心你?当你遇到困难时,谁会最第一时间帮你?这个人是谁?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关爱和帮助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预读(10分钟)让学生先自己阅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通过预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师生一起朗读课文,师生一起分析和讨论一些重要的情节,以便进一步理解故事。

例如,当母亲遇到危险时,孩子怎样去帮助母亲?母亲为孩子付出了什么?这些都需要学生思考和探讨。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惑和疑问,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4. 情感体验(15分钟)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动的故事。

可以是母亲给予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也可以是其他人给予的恩情。

通过情感交流和分享,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体会母爱的伟大和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母亲的恩情》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母亲的恩情》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母亲的恩情》课文及教案【课文】唐朝有个诗人,名叫孟郊。

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

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这首的小诗《游子吟》。

【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教具准备:字卡,挂图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2、出示生字、教认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4、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孟郊
一、练一练
• 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 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 蚂蚁忙着( )。 •( )忙着(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摸( )漠( )针( )什( )恩( )思(
• 补( • 扑(
) )
三、按课文内容填写
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 ) 细 )的针脚,心里想, 着那又( )又( 注视 密 春天里 母亲的( )不就像这( 慈爱 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 阳光 )的小草, 报答 无论怎样都( )不了太阳的( ) 恩情 啊!
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40岁才 当上了江苏溧阳 的一个小官,接 着就把母亲接到 身边,50岁写下 了小诗《游子 吟》。
诗意:儿子就要出远门了,慈 爱的母亲双手飞针走线,忙着 为远走他乡的儿子做衣服,针 脚缝得又细又密,只怕儿子回 家太迟。 啊,母亲,您就像春天 的阳光,我就像那小草,做子 女的怎样报答得了您的恩情?
抚养
安抚
抚摸
摸黑
摸鱼
报纸
报答
报告 报名
迟到
推迟
迟早
分寸
尺寸
寸草不生
永远
永别
永久
恩情 缝补 针脚 根本 抚摸 摸鱼 报答 迟到 尺寸 永远
恩人 补丁 针线 树根 爱抚 摸彩 报告 迟缓 寸阴 永久
报恩 恩爱 补充 补品 针对 针尖 根治 耳根 抚养 摸奖 报复 海报 迟早 迟延 寸步难行 永别 永存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阅读提示: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依次标上序 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mèng
féng
mù yù
孟 郊
míng fǔ
缝润 注视
gēn
在汶川大地震来临时,我们看到了这样 一位母亲:早已没有呼吸的她双膝跪着,整 个上身向前趴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身 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人员们发现她身下还 有一个3、4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在母亲的保 护下依然睡得很香甜。孩子身上的手机上有 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 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铭 记

ēn
针 脚 光 辉
chí chí
抚 摸
yǒng yuǎn
报答 著名
guāng huī
几根白发
cùn
永 远
迟迟归
寸草心
孟郊 铭记 抚摸 永远
缝补 恩情 报答 著名
沐浴 针脚 光辉 迟迟归
湿润 注视 几根白发 寸草心
恩情
恩爱
感恩 恩师
补丁
补课
补习
针脚
针对
时针 打针
树根
根本
根除 根治
抚摸
再 见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 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 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孟郊听 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 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 显得生机勃勃。孟郊抚摸着身上 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 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 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 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 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 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江浙一带古风俗
“临行密密缝”主要目的并不是为 了使衣服结实,“临行密密缝” 是 古代的一种风俗。当时不论是穷 人还是富人,临要远行时,母亲 或妻子都要密密地缝衣服。“缝” 与“逢”同音,希望的是早日相
她想,孩儿这次 外出,还不知道 什么时候才能回 来……
恩师 补课 补习 针眼 根由
报名 报到
永生永世
孟郊 铭记 抚摸 永远
缝补 恩情 报答 著名
沐浴 针脚 光辉 迟迟归
湿润 注视 几根白发 寸草心
唐朝有个诗人,名叫孟郊。 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 着给他缝补衣裳。夜深了,母亲 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她想,孩儿这次外出,不知道什 么时候才能回来„„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 显得生机勃勃。孟郊抚摸着身上 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 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 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 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 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 显得生机勃勃。孟郊抚摸着身上 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 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 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 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 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