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复习题之炎症

合集下载

病理学《炎症》考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炎症》考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炎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8道)249.下列哪种不是异物性肉芽肿的原因( )A.手术缝线B.注入的油脂C.植物纤维D.寄生虫E.滑石粉250.下列哪一种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 )A.单核细胞B.T淋巴细胞C.浆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251.以变质为主的炎症,其实质细胞的主要变化是( )A.增生和再生B.萎缩和变性C.变性和坏死D.增生和变性E.坏死和萎缩252.下列哪项病变不是浆液性炎( )A.胸膜炎积液B.早期感冒黏膜炎C.肾盂积水D.昆虫毒素引起的皮下水肿E.皮肤Ⅱ度烧伤水疱253.炎症反应中最有防御作用的是( )A.组织增生B.动脉充血C.发热反应D.吞噬作用E.液体渗出254.炎症的基本病变是( )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C.变质,渗出,增生D.红,肿,热,痛,功能障碍E.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体温升高255.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A.蜂窝织炎B.脓肿C.纤维素性炎D.伪膜性炎E.出血性炎256.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A.蜂窝织炎B.脓肿C.纤维素性炎D.伪膜性炎E.出血性炎257.伪膜性炎症发生后对患者危害最大的部位在( )A.心包B.胸膜C.腹膜D.气管E.结肠258.在葡萄球菌感染的炎症反应中所见到的炎细胞主要是( )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中性粒细胞259.下列哪项与漏出液的特点无关( )A.液体比重低B.液体静置后不凝固C.液体内无或极少纤维蛋白原D.漏出与流体静力学因素有关E.Rivalta反应阳性260.在寄生虫感染病变中,下列哪种细胞常见( ) 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261.下列哪项与炎症渗出液无关( )A.血管通透性增高B.液体比重高C.液体静置后凝固D.液体内含纤维蛋白原E.液体内含极少细胞262.卡他性炎症指的是( )A.皮肤的浆液性炎B.浆膜的浆液性炎C.黏膜的浆液性炎D.关节的浆液性炎E.脑膜的浆液性炎263.化脓性炎症组织内浸润的细胞主要是( ) A.淋巴细胞B.浆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264.在炎症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血管反应是( ) A.细动脉扩张,充血B.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C.细动脉,细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D.毛细血管扩张E.细动脉收缩265.关于化脓性炎的结局下列哪项是错的( ) A.吸收消散B.机化包裹C.脓汁引流排出,组织再生而痊愈D.转为慢性E.化脓菌入血引起菌血症266.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淋巴细胞常见于( ) A.急性炎症B.炎性肉芽组织C.伤口愈合处D.肉芽肿性炎E.化脓性炎症267.引起出血性炎的主要原因是( )A.血管破裂B.血管壁损伤较重C.组织缺血缺氧D.组织内胶体渗透压升高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268.引起炎症的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 A.机械性损伤B.物理性损伤C.化学性损伤D.生物性损伤E.遗传性缺陷269.在过敏反应炎症中,组胺来源于( ) 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单核细胞270.慢性炎症组织内浸润的细胞主要是( ) 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肥大细胞271.急性炎症病灶内哪种炎症细胞最多见( ) A.浆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272.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盲管是( ) A.糜烂B.溃疡C.窦道D.瘘管E.空洞273.钩端螺旋体病属下列哪种类型炎症( )A.浆液性炎B.化脓性炎C.蜂窝织炎D.增生性炎E.出血性炎274.下述哪种疾病属出血性炎( )A.病毒性肝炎B.肠阿米巴病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钩端螺旋体病E.丹毒275.有关炎症的定义,下列哪项最准确( )A.是机体对损伤所发生的反应B.是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反应C.是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D.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反应E.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276.急性炎症时,炎症局部血流速度的减慢主要是由于( ) A.血管内流体静压下降B.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阻力增大C.微血管通透性升高的结果D.组织水肿升高对血管产生压迫E.血管阻塞277.炎症时,渗出液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 )A.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B.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C.血管通透性升高D.组织静水压升高E.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278.炎性假瘤常发生于( )A.急性渗出性炎B.慢性增生性炎C.急性化脓性炎D.细胞不典型增生E.急性出血性炎279.类上皮细胞来源于( )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中性粒细胞D.浆细胞E.巨噬细胞280.急性炎症时引起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 ) A.组织增生B.动脉扩张C.静脉阻塞D.富含蛋白的液体进入组织间隙E.小静脉痉挛281.急性炎症时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 ) A.血管内血栓形成B.动脉性充血C.肉芽组织形成D.静脉性充血E.血管扩张282.急性病毒性肝炎属于( )A.渗出性炎B.肉芽肿性炎症C.变质性炎症D.增生性炎症E.出血性炎症283.在白细胞的渗出过程中,下列哪种细胞最先渗出( ) A.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C.浆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284.伪膜性炎发展下去可引起( )A.假膜下肉芽肿形成B.伪膜溶解液化形成脓肿C.伪膜脱落形成溃疡D.表面化脓E.伪膜坏死发生穿孔或形成窦道285.下列哪项最符合脓肿的含义( )A.可形成空腔的变质性炎B.常见于实质性脏器的化脓性炎症C.伴有明显组织坏死溶解的化脓性炎症D.有组织坏死,经溶解后形成脓腔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E.愈合后常有瘢痕形成的化脓性炎症286.蜂窝织炎的概念应为( )A.是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及阑尾的急性炎症B.是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C.是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D.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化脓性炎症E.没有明显坏死的渗出性炎症287.假膜性炎的假膜成分不包括( )A.大量纤维素C.病原体D.坏死细胞碎屑E.大量增生的纤维母细胞288.急性炎症过程中,最先发生哪种变化( ) A.白细胞游出B.白细胞附壁C.吞噬作用D.血流淤滞E.趋化作用289.纤维素性炎症的好发部位应除外( )A.心包膜B.腹膜C.皮下D.结肠黏膜E.支气管黏膜290.慢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 ) A.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B.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C.浆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E.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291.急性病毒性肝炎时,最常见的炎症细胞是( ) A.嗜酸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E.浆细胞292.在慢性炎症灶中下列哪种炎症细胞最常见( )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肥大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293.脓肿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溶血性链球菌D.白色葡萄球菌E.绿脓杆菌294.在下列疾病中,除哪项外都是纤维素性炎症( ) A.细菌性痢疾B.小叶性肺炎C.大叶性肺炎D.白喉E.尿毒症性心包炎295.下列哪项不符合脓肿的病变.( )A.病灶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B.周围可有肉芽组织增生C.中心部分常发生凝固性坏死D.有脓液形成E.病灶中可见细菌菌落296.伪膜性炎症指的是( )A.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B.黏膜的纤维素性炎症C.浆膜的浆液性炎症D.黏膜的浆液性炎症E.皮肤的纤维素性炎症297.炎症时,血液中的细胞成分进入组织的现象称为( ) A.白细胞附壁B.白细胞粘着C.炎性细胞浸润D.阳性化学趋向性E.化学趋向性298.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见于( )A.伤寒杆菌感染B.变态反应或寄生虫感染C.乙脑病毒感染D.溶血性链球菌感染E.葡萄球菌感染299.炎症的渗出主要由于( )A.血流动力学改变B.血管壁通透性增高C.小静脉血栓形成D.循环血量增加E.组织间液比重降低300.炎症灶中吸引炎细胞定向集中的现象称为( ) A.白细胞游出B.白细胞吞噬C.白细胞阿米巴运动D.炎性趋化作用E.白细胞渗出301.炎性假瘤不具有下列哪项特点( )A.是一种良性肿瘤B.由局部组织的炎性增生形成C.为一边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D.肉眼形态和X线所见与肿瘤相似E.常见的好发部位是眼眶和肺302.下列哪一项,不是渗出液对机体的有利因素( ) A.带来各种抗体,补体及杀菌物质B.稀释毒素或刺激物C.纤维素的形成可限制细菌蔓延D.纤维素的形成有利于机化E.纤维素的形成有利于白细胞的吞噬作用303.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A.释放氧自由基B.释放血管活性胺C.形成浆细胞D.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和组织碎片E.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304.下列细胞中来源与巨噬细胞无关的是( ) A.泡沫细胞B.Aschoff细胞C.伤寒细胞D.印戒细胞E.类上皮细胞305.下述炎症改变中,最有防御意义的是( ) A.渗出液的产生B.氧自由基释放C.白细胞渗出D.血液停滞E.炎症介质形成306.痢疾杆菌感染,结肠发生( )A.蜂窝织炎B.表面化脓C.浆液性炎D.假膜性炎E.出血性炎307.下列有关炎症的理解,哪项是不正确的( ) A.血管反应是炎症的中心环节B.炎症对机体有利,又有潜在危害性C.炎症既有局部反应,又有全身反应D.凡是炎症都运用抗菌素抗炎E.对机体损伤的任何因素均可作为致炎因子308.炎症反应的防御作用,应除外以下哪项( ) A.白细胞渗出有利于清除、消灭致病因子B.液体的渗出可稀释毒素C.吞噬搬运坏死组织,有利于再生和修复D.细胞溶酶体成分外溢有利于炎症介质的形成E.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炎症的局限309.下列哪种细胞不会在炎症灶中增殖( ) 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E.纤维母细胞310.下列哪种变化最能促使血液成分渗出( ) A.小动脉短暂痉挛,血流减少B.小静脉、毛细血管淤血,血流缓慢C.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D.组织变质崩解E.内皮细胞肿胀311.炎症反应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A.血清渗出B.血浆渗血C.纤维素渗出D.白细胞渗出E.红细胞渗出312.炎性肉芽肿内的细胞成分不包括( )A.上皮细胞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多核巨细胞E.纤维母细胞313.下列各项急性炎症反应,按出现顺序哪一种最先出现( ) A.血管扩张B.血流缓慢C.白细胞附壁D.白细胞游出E.血流停滞314.炎症时,引起白细胞渗出最重要的因素是( )A.血管壁通透性升高B.白细胞附壁C.炎症介质起作用D.白细胞的阿米巴运动E.血管内压力升高315.下列哪项是变质性炎(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细菌性痢疾C.大叶性肺炎D.阿米巴肝脓肿E.化脓性胆囊炎316.肉芽肿指( )A.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B.淋巴、网状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灶C.多核巨噬细胞形成的结节状病灶D.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细胞呈局部浸润和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E.黏膜上皮、腺体和结缔组织增生并向黏膜表面突出的蒂状肿物317.炎症时白细胞定向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白细胞的阿米巴样运动B.轴流消失C.化学刺激物D.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E.血管内压增高318.在大多数类型的组织损伤中血管通透性升高的速发反应主要是下列哪种因素影响A.补体B.细菌毒素C.过敏毒素D.组胺E.坏死分解产物319.炎症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增生压迫神经末梢B.局部组织变性坏死C.局部充血及血流量增多D.组织分解代谢增强E.渗出物压迫及炎症介质刺激320.炎症时液体渗出的部位是( )A.细静脉和毛细血管B.细动脉和细静脉C.毛细血管D.细静脉和淋巴管E.细动脉和毛细血管321.在慢性炎症中,下列哪种细胞最常见A.嗜酸性粒细胞。

病理学题库:炎症

病理学题库:炎症

1小王昨天晚饭后,感觉右下腹剧痛,急诊入院。

查体:T 38.l℃,神志清,右下腹麦氏点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血常规:血红蛋白145g/L,白细胞计数13.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血小板计数215×109/L。

该患者阑尾的最可能病变是(2.0分)A、化脓性炎B、出血性炎C、纤维素性炎D、增生性炎E、浆液性炎2引起出血性炎的主要原因是(2.0分)A、血管壁损伤严重B、血管破裂C、组织缺血缺氧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E、组织内胶体渗透压升高3下列关于纤维素性炎的叙述,正确的是(2.0分)A、渗出的纤维索呈红染条索状、丝网状或颗粒状物B、渗出物很难被溶解吸收C、常常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D、炎症中血管壁损伤较轻E、渗出物机化后导致纤维素性粘连4女性,25岁。

流感一周。

高热(39℃)、胸痛。

听诊可以听到心包摩擦音。

心包腔渗出物的主要成分为(2.0分)A、淋巴细胞B、红细胞C、纤维素D、中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5最容易形成窦道或瘘管的病变是(2.0分)A、脓胸B、化脓性支气管炎C、肺脓肿D、肾周脓肿E、肛周脓肿6急性炎症局部肿胀的主要原因是(2.0分)A、纤维组织增生B、毛细血管增生扩张C、淤血D、淋巴液淤积E、炎症性充血、渗出7下列关于炎性息肉的叙述,正确的是(2.0分)A、常常发生于肺、肝脏B、急性炎症中易见C、常常发生于胃肠道、宫颈D、仅由纤维组织构成E、位于黏膜下层87岁男孩因“发热、头痛、呕吐4天,嗜睡、抽搐2天”入院。

送检脑脊液及血清,乙脑病毒IgM抗体为阳性,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患儿抢救无效死亡,之后行尸体解剖,大脑皮质可见多个帽针头样大小的坏死灶,该病变是(2.0分)A、增生性炎B、渗出性炎C、变质性炎D、化脓性炎E、脓肿9下列关于肉芽肿的叙述,错误的是(2.0分)A、肉芽肿形成是肉芽肿性炎的形态学特征B、一些肉芽肿形成的原因不明C、肉芽肿的境界多不清楚D、肉芽肿形成可见于急性炎症E、肉芽肿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或)其衍生细胞构成10不属于肉芽肿性炎的病变是(2.0分)A、手术缝线慢性炎症反应B、肺结核C、肺脓肿D、麻风E、伤寒11在炎症时,漏出血管外的细胞是(2.0分)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红细胞12在炎症的局部表现中,哪一种是因炎症局部代谢旺盛而引起的(2.0分)A、功能障碍B、热C、肿D、红E、痛13上皮样细胞不具有下述哪项特点(2.0分)A、胞质呈淡粉色B、吞噬力强C、胞质丰富D、胞质界限不清E、形态与上皮细胞相似14炎症最重要的特征是(2.0分)A、白细胞渗出B、液体渗出C、血管通透性增加D、红细胞漏出15炎症时,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黏着主要是由于(2.0分)A、内皮细胞损伤B、血流缓慢C、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D、细胞表面黏附分子数量、亲和性增加E、趋化因子吸引16下列关于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不正确的是(2.0分)A、不同的黏附分子,作用的细胞可能不同B、炎症过程中,黏附分子的合成与表达增加C、炎症过程中,黏附分子向细胞表面再分布D、炎症过程中,黏附分子的亲和力增强E、炎症过程中,白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不紧密17男童,10岁,慢性扁桃体炎2年,睡觉打鼾严重,进行了双侧扁桃体切除,显微镜下看到的病理改变是(2.0分)A、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B、多量肥大细胞浸润C、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D、多量浆细胞浸润E、肉芽肿形成18浆液性炎症中,其渗出物中蛋白质含量浓度常为(2.0分)A、7%~9%B、1%~3%C、5%~7%D、>10%E、3%~5%19下列关于炎症经血道蔓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0分)A、细菌进入血液后即称为毒血症B、脓毒败血症可形成迁徙性脓肿C、菌血症患者常无全身中毒症状D、菌血症患者血液中可以检查到细菌E、细菌的毒性产物或毒素入血可导致寒战、高热20菌血症见于(2.0分)A、症的晚期B、炎症的慢性期C、炎症的缓解期D、炎症的中期E、炎症的早期21具有致痛作用的炎症介质(2.0分)A、白三烯B、组织胺C、细菌产物D、溶酶体酶22肉芽肿时增生的细胞主要为(2.0分)A、异物巨细胞B、类上皮细胞C、朗汉斯巨细胞D、巨噬细胞E、纤维细胞23炎症的全身反应,不包括(2.0分)A、血压升高B、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多C、急性期反应蛋白合成减少D、嗜睡E、发热24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常见于(2.0分)A、化脓性炎B、急性炎症C、伤口愈合处D、肉芽肿性炎E、炎性肉芽组织25下列关于化脓性炎的叙述,正确的是(2.0分)A、炎症弥漫、易于扩散B、疖是由多个痈融合形成C、包括表面化脓、积脓、蜂窝织炎和脓肿D、迁徙性脓肿常见于蜂窝织炎E、必然出现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26女性,50岁,不明原因腹水,其腹水具有如下特征:比重大于1.018,呈浑浊黄色,静置后凝固,离心涂片镜检可见多量中性粒细胞。

《 病理学 》试卷(炎症)

《 病理学 》试卷(炎症)

《病理学》试卷(炎症)(课程代码)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分)肉芽肿;栓塞性脓肿;绒毛心;化脓性炎症;脓肿;蜂窝织炎;渗出;积脓;菌血症;假膜;炎性息肉;炎细胞浸润;脓毒败血症;脓性卡他;化脓;炎性肉芽肿;败血症;假膜性炎;炎症介质二、填空题(每小题﹡分,共﹡分)1.发生在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症又称。

2.肉芽肿大致可分为和两类。

3.急性炎症过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是血液动力学的主要变化。

4.体液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可归为、、三种。

5.渗出性炎症分为、、、四类。

6.根据渗出物的主要成分及炎症发生的部位.可以从形态学上将炎症分为、、和炎症。

7.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为、、。

8.化脓性炎症的病理类型有、、。

9.化脓性炎症以为主.慢性炎症以、细胞为主;寄生虫感染时以细胞为主。

10.根据炎症病变特点,急性菌痢属炎症;阿米巴痢疾属炎症;乙脑属炎症;流脑属炎症。

11.举例:以变质为主的炎症有、、。

以渗出为主的炎症有、、。

以增生为主的炎症有、、。

12.慢性炎症病变是以为主,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

13.常见炎症性疾病举例:变质性炎:、、。

假膜性炎:、。

化脓性炎:、、。

急性增生性炎、、。

肉芽肿性炎:、、、、。

14.纤维素性炎症好发部位为、、。

15.急性炎症中以增生病变为主的疾病有和。

16.在不同的炎症病灶中.巨噬细胞可转化为、、、等细胞。

17.纤维素性炎症发生在粘膜时称炎症。

18.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为、、、和。

19.巨噬细胞在不同疾病时可表现为不同态.如、、、、、。

20.炎症局部引起疼痛的炎症介质可能有、和。

21.根据基本病变,病毒性肝炎是以为主的炎症;伤寒病是以为主的炎症,脓肿是以为主的炎症。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所给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选错或未选者不得分。

每小题﹡分,共﹡分)1.在慢性炎症中,下列哪种细胞最常见A.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中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巨噬细胞2.下列哪项是变质性炎症?A.肾盂肾炎 B.菌痢C.大叶性肺炎 D.阿米巴肝脓肿E.阑尾炎3.下列哪一种不是渗出性炎症A.卡他性炎症 B.乙型脑炎 C.流行性脑膜炎D.肾盂肾炎 E.脓肿4.在葡萄球菌感染的炎症反应中所见到的主要细胞是: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 E.嗜中性粒细胞5.炎症的渗出主要由于:A.血液动力学改变 B.血管壁通透性改变C.小静脉血栓形成 D.循环血量增加E.组织间液比重降低6.哪一项不属于渗出性炎症A.浆液性炎 B.假膜性炎 C.化脓性炎D.感染性肉芽肿性炎 E.出血性炎7.下列哪项不属于渗出性炎症A.假膜性炎症 B.大叶性肺炎 C.卡他性炎症D.阿米巴肝脓肿 E.流脑8.溶血性链球菌最常引起:A.蜂窝织炎 B.假膜性炎 C.坏死性炎D.脓肿 E.出血性炎9.下列关于炎症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嗜中性粒细胞浸润通常是急性炎症的标志B.慢性炎症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C.淋巴细胞浸润并非总是慢性炎症的特征D.嗜中性粒细胞游出后必然引起局部单核细胞增多E.白细胞渗出只见于急性炎症早期10.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和淋巴细胞最常见于:A.急性炎症 B.肉芽组织 C.伤口愈合处D.慢性炎症 E.化脓性炎症11.下列哪项不属于渗出性炎症A.假膜性炎症 B.卡他性炎症 C.肾盂肾炎D.乙型脑炎 E.流行性脑炎12.下列哪项不属于渗出性炎症A.淋病 B.绒毛心 C.肾盂肾炎 D.菌痢 E.肠伤寒13.关于炎症的概念,较恰当的说法是:A.白细胞对细菌的一种作用 B.由损伤引起的细胞变化C.细胞生长异常的一种形式 D.充血、水肿的一种形式E.组织对损伤的一种防御为主的反应14.急性炎症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一般按下列顺序发生:A.血流速度减慢→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细动脉短暂收缩→白细胞附壁B.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细动脉短暂收缩→白细胞附壁→血流速度减慢C.细动脉短暂收缩→血流加速→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减慢→白细胞附壁D.细动脉短暂收缩→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白细胞附壁→血流速度减慢E.细动脉短暂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白细胞附壁15.以变质为主的炎症,其实质细胞的主要变化是:A.增生和再生 B.萎缩和变性C.变性和坏死 D.增生和变性E.坏死和萎缩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渗出性炎症A.卡他性炎症 B.阿米巴肝脓肿C.假膜性炎 D.绒毛心E.大叶性肺炎17.多核巨细胞不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伤寒 B.结核 C.霍奇金病D.血吸虫虫卵结节 E.异物肉芽肿18.下列哪项不是渗出性炎A.大叶性肺炎 B.钩体病 C.阑尾炎D.绒毛心 E.Pautrier微脓肿19.下列有关炎症的理解,哪项不正确A.血管反应是炎症的中心环节B.对机体损害的任何因素均可为致炎因子C.炎症对机体有利,又有潜在危害性D.凡是炎症都运用抗菌素抗炎E.炎症既有局部反应,又有全身反应四、判断改错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病理学》测试题 炎症(含答案)

《病理学》测试题 炎症(含答案)

病理学测试题及答案——炎症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4题)1、炎症的概念是【C】A、致炎因子诱发的机体血管反应B、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C、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D、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发生防御反应E、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反应2、炎症时先起血管反应是【B】A、小动脉B、细动脉C、毛细血管D、细静脉E、小静脉3、创伤的基本病变反应是【D】A、血管反应B、细胞和体液反应C、抗体和抗原反应D、炎症反应E、形成瘢痕4、判断体腔积液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的主要依据是【D】A、积液数量多少B、积液的颜色C、纤维蛋白含量多少D、积液的成分E、有无静脉回流受阻5、关于炎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A、致炎因子未必都是损伤因子B、任何机体都会发生炎症C、炎症反应不会损伤机体D、任何损伤必然会引起炎症E、炎症是一种损伤后防御性反应6、炎症的变质是指病灶局部实质细胞发生【D】A、增生和变性B、萎缩和坏死C、增生和坏死D、变性和坏死E、萎缩和变性7、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引起【B】A、蜂窝织炎B、脓肿C、出血性炎D、浆液性炎E、纤维素性炎8、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引起【D】A、浆液性炎B、假膜性炎C、出血性炎D、蜂窝织炎E、脓肿9、既能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又对白细胞有趋化作用的炎症介质是【A】A、血小板激活因子(PAF)B、组胺C、细胞因子D、前列腺素E、缓激肽10、浆液性炎时,其浆液内所含蛋白主要是【C】A、纤维蛋白B、球蛋白C、白蛋白D、脂蛋白E、补体11、过敏性炎中,具有特征性的炎细胞是【D】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浆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12、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炎性渗出的因素【B】A、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组织胶体渗透压升高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13、急性炎症时局部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E】A、组织细胞增生B、组织细胞变质C、肉芽组织增生D、静脉充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E、血管充血及液体渗出14、发生急性炎症的组织内浸润细胞主要是【D】A、淋巴细胞B、浆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粒细胞15、5ˉ羟色胺主要来源于【D】A、巨噬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嗜酸粒细胞D、肥大细胞E、淋巴细胞16、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出血性炎【C】A、病毒性肝炎B、流脑C、流行性出血热D、肠阿米巴病E、丹毒17、下列哪种炎症介质具有趋化作用【B】A、组胺B、C5aC、C3bD、缓激肽E、活性氧代谢产物18、脓性卡他、蜂窝织炎,以及脓肿是根据什么区分的【B】A、根据脓液含量多少B、根据致病菌和发生的部位不同C、根据白细胞渗出的数量D、根据是否形成脓腔E、根据细菌种类不同19、慢性炎症中较常见的炎细胞是【D】A、中性粒细胞B、嗜碱粒细胞C、嗜酸粒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肥大细胞20、类上皮细胞来源于【C】A、成纤维细胞B、中性粒细胞D、浆细胞E、淋巴细胞21、炎性息肉常见于【E】A、胃B、肠C、食管D、口腔E、子宫颈22、炎性假瘤常见于【A】A、慢性增生性炎B、急性炎性增生C、良性细胞增生D、不典型细胞增生E、恶性细胞增生23、感染性肉芽肿的特征性细胞成分是【D】A、嗜酸粒细胞及浆细胞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D、多核巨细胞及类上皮细胞E、异物巨细胞及淋巴细胞24、炎性肉芽肿中主要炎细胞是【E】A、肥大细胞B、浆细胞D、成纤维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25、下列哪一项不是败血症的表现【C】A、细菌入血并产生毒素B、高热寒战C、一些器官多发生小脓肿D、皮肤、粘膜出血点E、肝、脾肿大26、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变质性炎【B】A、白喉B、病毒性肝炎C、伤寒D、绒毛心E、肝脓肿27、有一小孩左前臂不慎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出现水泡,则属于哪种炎症【A】A、浆液性炎B、浆液纤维素性炎C、纤维素性炎D、出血性炎E、急性炎28、有一病人,两天前突然感冒发热寒战,呼吸困难,今天咳嗽,痰为红色带铁锈样外观,叩诊肺有一大叶实变,该病人病变性质可能为何种病变【D】A、化脓性炎B、浆液性炎C、出血性炎D、纤维素性炎E、肺脓肿29、有一病人尸检发现脑膜充血、水肿,在脑及蛛网膜下腔内见到黄白色脓样渗出物,此脑病变属于何种病变【B】A、脑脓肿B、化脓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浆液性脑膜炎E、乙型脑炎30、有一病人的阑尾切除,做病理切片检查,发现阑尾各层均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明显充血,其诊断是【B】A、单纯性阑尾炎B、蜂窝织炎性阑尾炎C、坏疽性阑尾炎D、阑尾类癌E、以上都不是31、病理检查一小儿肺脏切面时,两肺各叶均有大小不等的实变病灶,而且下叶为重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病灶边界不清,其病变应属于何种疾病【C】A、大叶性肺炎B、不典型肺炎C、小叶性肺炎D、干酪样肺炎E、病毒性肺炎32、尸检发现肾脏肿大,包膜易剥,表面光滑,呈红色,可见小出血点,切面皮质增厚,皮髓分界尚清,该肾病变最可能是何种炎症【D】A、变质性炎B、渗出性炎C、出血性炎D、增生性炎E、纤维素性炎33、病理解剖一女尸,发现一侧肾体积较小,表面不光滑,有数个大小不一、不规则瘢痕,切面瘢痕处质地较硬,肾盂粘膜增厚等改变,该肾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C】A、动脉粥样硬化梗死瘢痕B、慢性肾炎C、慢性肾盂肾炎D、高血压固缩肾E、以上都不是34、外科切除一段肠管,病检发现肠粘膜表面肿物有一细蒂与肠粘膜相连,镜下见腺体增生,腺管大小及形状不一,上皮无异型性,间质中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其病理诊断可能是【E】A、高分化肠腺癌B、肠类癌C、慢性肠炎伴粘膜上皮增生D、克罗恩病E、肠粘膜息肉35、烧、烫伤的水泡【A】A、以血浆渗出为主的炎症B、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炎症C、以疏松组织内广泛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为主的炎症D、以局限性化脓为主的炎症E、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36、丹毒【C】A、以血浆渗出为主的炎症B、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炎症C、以疏松组织内广泛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为主的炎症D、以局限性化脓为主的炎症E、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37、脓肿【D】A、以血浆渗出为主的炎症B、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炎症C、以疏松组织内广泛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为主的炎症D、以局限性化脓为主的炎症E、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38、白喉【B】A、以血浆渗出为主的炎症B、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炎症C、以疏松组织内广泛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为主的炎症D、以局限性化脓为主的炎症E、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39、急性炎症【E】A、以血浆渗出为主的炎症B、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炎症C、以疏松组织内广泛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为主的炎症D、以局限性化脓为主的炎症E、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40、溃疡【C】A、具有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B、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C、表面或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形成较深缺损D、单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E、多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41、窦道【B】A、具有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B、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C、表面或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形成较深缺损D、单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E、多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42、疖肿【D】A、具有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B、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C、表面或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形成较深缺损D、单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E、多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43、痈肿【E】A、具有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B、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C、表面或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形成较深缺损D、单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E、多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44、瘘管【A】A、具有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B、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C、表面或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形成较深缺损D、单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E、多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4章 炎症+答案+完整解析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4章 炎症+答案+完整解析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4章炎症+答案+完整解析1、下列有关炎症的描述,正确的是()A、炎症是一种疾病B、炎症均对机体有利C、凡是炎症都运用抗生素治疗D、炎症的本质是以防御为主E、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解析:炎症不属于独立的疾病,炎症是以防御为主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炎症虽然是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对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和增生。

正确答案:D2、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是()A、白细胞的渗出B、液体的渗出C、血管反应D、组织的损伤E、免疫反应解析:渗出是炎症的标志,渗出的发生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环节。

正确答案:C3、渗出液的特点是()A、液体中蛋白质含量较少B、比重小于1.018C、液体澄清D、静置时液体不出现自凝E、液体中细胞数量较多解析:渗出液多由炎症引起,渗出液中细胞数量多、比重大、蛋白含量高、静置后可发生自凝,外观多浑浊。

正确答案:E4、具有高比重、静置凝固、黄色浑浊等性状的腹腔积液见于()A、门脉性肝硬化B、右心衰竭C、严重营养不良D、低蛋白血症E、胸膜炎解析:题干描述腹腔积液的特点符合渗出液,原因可以由腹膜炎引起,其余四选项主要形成漏出液。

正确答案:E5、在炎症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血管反应是()A、细动脉扩张、充血B、细动脉收缩C、毛细血管扩张D、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E、细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解析:炎症损伤发生后立即出现细动脉短暂收缩,仅持续几秒,主要由神经调节和化学介质引起。

正确答案:B6、炎症时,液体渗出的最主要原因是()A、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血管通透性升高D、组织静水压升高E、组织胶体渗透压升高解析:液体渗出的原因有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胶体渗透压增高、微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其中主要原因是血管通透性增加。

正确答案:C7、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中浸润炎细胞主要是()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中性粒细胞解析: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北京大学-病理学试题知识点】_3炎症

【北京大学-病理学试题知识点】_3炎症

第三章炎 症B.修复C.增生D.适应E.防御单项选择题1.关于炎症的阐述,错误的是A1.不引起肝脏炎症的化学因子有 ...D... A.炎症是白细胞吞噬及清除有害因子的反应B.炎症是机体对于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C.炎症是机体损伤及抗损伤过程D.炎症的局部反应为红、肿、热、痛和功能 障碍A.异烟肼B.利福平C.胆汁D.尿素E.酒精E.炎症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和白细胞计数 升高2.属于炎症的变质性病变是A.心外膜的纤维素D 1.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是CA.物理性因子心B.化学性因子C.生物性因子D.机械性因子E.免疫性因子B.蛛网膜下腔的脓液C.表皮内水泡D.乙型脑炎神经细胞溶解消失E.慢性肝炎汇管区炎细胞2.女性,30岁。

十天来厌油腻饮食,恶心、呕吐,皮肤黄染。

入院检查,肝肿大、压痛,ALT1.不感染脊髓灰质炎的人群是 ...D增高,HBsAg 和HbcAg 阳性。

不属于患者肝...A.体弱的儿童B.体健的儿童C.不去公共场所的儿童D.接受过计划免疫的儿童E.消化道疾患的儿童 1.炎症的最重要标志是 A.变性 脏变质改变的是 A.肝细胞疏松化 B.肝细胞灶状坏死 C.淋巴细胞浸润 D.肝细胞嗜酸性变 E.肝细胞气球样变 C CB.坏死 2.不符合炎症性增生的是 ...EC.渗出 A.实质细胞增生 B.纤维组织增生D.充血E.增生C.淋巴组织增生 1.炎症过程中,组织损伤的主要表现是CD.单核巨噬细胞增生E.不典型增生A.渗出B.充血 2.属于炎症性增生的病变是 CC.变质 A.风湿性动脉炎血管壁粘液变性 B.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胀C.风湿性心肌炎时风湿小结形成D.风湿性心内膜炎疣状赘生物形成E.风湿性心外膜炎纤维素渗出 2.急性重型肝炎引起肝功能衰竭是由于A.肝出血D.间质增生E.实质增生 1.属于感染性炎症的是A.物理性炎症CB.内源性化学性炎症C.生物性炎症DD.免疫性炎症B.肝充血E.外源性化学性炎症 1.炎症的本质是 A.代偿C.肝内炎细胞浸润 ED.肝细胞大片坏死E.小胆管增生2.流行性乙型脑炎引起患者智力低下是由于 EA.脑内炎细胞浸润B. 速发持续反应C. 迟发持续反应D. 细动脉短暂收缩E. 静脉持续淤血3.急性炎症反应中,最先渗出的是A. 纤维蛋白B.脑内胶质细胞增生C.脑内血管扩张D.脑水肿CE.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2.不符合炎症性增生的描述是 ...EB. 球蛋白C. 白蛋白 A.具有抗损伤的作用 B.具有修复功能D. 中性粒细胞E. 单核细胞C.可引起间质增生D.可引起实质增生E.对机体有益无害防御3.急性炎症反应中,不符合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因素 ... 是E2.病毒性肝炎时,不属于增生的病变是 ...EA. 致炎因子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B. 炎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C. 内皮细胞间隙增大D. 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E. 内皮细胞胞浆滤过增多 A.汇管区淋巴滤泡形成 B.出现多量双核肝细胞 C.出现多量小胆管 D.出现多量纤维组织3.急性炎症反应中,不符合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因素 E.出现多量有脂肪空泡的肝细胞... 3.急性炎症反应中,最先出现的血管变化是 D是DA. 血管扩张B. 血流缓慢C. 血流加快D. 血管收缩E. 血流停滞 A. 致炎因子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 B. 炎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C. 内皮细胞吞饮小泡增多 D. 小静脉的高通透性 E. 内皮细胞间隙增大3.炎症的中,最先出现的血管变化是A. 血管扩张 DA4.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A. 纤维组织增生 EB. 血流缓慢 B. 实质细胞变质C. 血流加快 C. 肉芽组织增生D. 血管收缩 D. 实质细胞增生E. 血流停滞E. 充血及血液成分渗出3. Ⅰ超敏反应引起的血管变化是A. 速发短暂反应4.不符合炎症渗出液的描述是 ...EA. 液体浑浊B. 液体比重高 B. 速发持续反应C. 迟发持续反应 C. 液体静置后凝固D. 液体内蛋白含量高E. 液体内含极少细胞4.病毒性肝炎时,属于渗出病变是A.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B.肝细胞嗜酸性小体形成C.肝细胞灶状坏死D. 细动脉短暂收缩E. 静脉持续淤血3.重度烧伤引起的血管变化是A. 速发短暂反应BCAB. 速发持续反应C. 迟发持续反应D. 细动脉短暂收缩E. 静脉持续淤血D.肝细胞水肿E.肝细胞嗜酸性变 3.紫外线晒伤引起的血管变化是A. 速发短暂反应4.符合炎性渗出液的描述是A.液体比重低EB.外观清亮 A. 中性粒细胞进入边流附壁C.细胞含量少D.蛋白含量低E.液体静置后可凝固B.附壁是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粘附因子互相识别的结果C. 游出是指红细胞进入血管外D. 在趋化因子作用下,到达炎症部位E. 白细胞三烯具有趋化作用 4.不符合炎症时液体渗出机制的描述是 ...EA.微循环内液体静压升高B.组织渗透压升高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D.新生毛细血管增加E.小静脉增多 5.与白细胞杀菌能力有关的疾病是A. DiGeorge 综合征B. Bruton 综合征 CC. T 细胞缺陷病D. 慢性肉芽肿病 4.不符合漏出液特点的是 ...E E. 丙种球蛋白缺乏A. 液体比重低5.影响白细胞吞噬与脱颗粒的疾病是A. DiGeorge 综合征B. Bruton 综合征 CB. 液体静置后不凝固C. 液体内蛋白含量低D. 液体内细胞数小于0.5×10/L9E. Riva1ta 反应阳性 C. Chediak-Higashi 综合征 D. 慢性肉芽肿病 4.不符合渗出液作用的描述是 ...EE. 丙种球蛋白缺乏A. 稀释毒素B. 带来抗体 5.趋化作用是指 DA. 白细胞靠边 C. 带来补体B. 白细胞附壁C. 白细胞游出D. 带来氧和营养物E. 对机体有益无害4.符合渗出液作用的描述是 A. 不引起组织粘连 B. 不引起组织水肿 C. 不影响器官功能 D. 不利于病原体扩散 E. 不利于清除病原体D. 白细胞定向运动E. 白细胞吞噬作用D5.与白细胞杀菌能力无关的过程是..E A. 识别和粘着 B. 包围吞入C. 杀伤降解D. 吞噬溶酶体的形成E. 趋化作用5.不符合炎症时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 ...A.白细胞靠边5.不参与吞噬细胞识别病原体的因子是 ...B B.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着 CA. C3b 受体B. 溶酶体酶C.内皮细胞主动收缩,使白细胞得以游出D.白细胞通过阿米巴运动游出血管E.白细胞向炎症灶定向运动 C. C3b D. Fc 受体 5.不符合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 D...E. 抗体A.肿瘤坏死因子(TNF )可促进粘附分子的表达6.病毒感染的病灶内最常见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粒细胞C.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D. 浆细胞CB.白细胞以阿米巴运动方式从内皮细胞缝隙 游出C.炎症的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种类不同D.红细胞漏出是主动过程E. 肥大细胞E.趋化因子的作用是有特异性的 6.沙门杆菌感染的炎症反应中最多见的细胞是 EA. 淋巴细胞5.不符合急性炎症时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 C...B. 肥大细胞C. 嗜酸粒细胞D. 见于寄生虫病及过敏性疾病E. 见于某些部位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D. 中性粒细胞 7.合成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CE. 单核细胞A. 单核细胞B. T 淋巴细胞C. 浆细胞6.葡萄球菌感染的炎症灶内主要的炎症细胞是EA. 单核细胞B. 淋巴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嗜酸粒细胞C. 嗜酸粒细胞D. 浆细胞 7.不符合浆细胞的描述是 ...CE. 中性粒细胞A. 不存在于血液B. 无吞噬功能6.寄生虫感染时,病灶内最多见的炎症细胞是EA. 中性粒细胞 C. 来源于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 D.椭圆形,核位于胞浆一端,核染色质呈C. 嗜碱粒细胞 车轮状分布D. 浆细胞E. 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E. 嗜酸粒细胞7.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细胞是 B6.脓细胞是 DA. 浆细胞B. 巨噬细胞A. 转化的淋巴细胞B. 含Russel 小体的浆细胞C. 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D. 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E. 变性坏死的嗜酸粒细胞6.慢性炎症组织内侵润的细胞主要是A. 淋巴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嗜酸粒细胞 E. 肥大细胞7.出现在新鲜梗死灶边缘的细胞是A. 浆细胞CAB. 单核细胞 B. 中性粒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嗜酸粒细胞E. 肥大细胞C. 嗜酸粒细胞D. 嗜碱粒细胞E. 肥大细胞7.出现在哮喘反应的支气管壁内的细胞是A. 浆细胞 D6.肉芽肿性炎增生的细胞是A. 巨噬细胞AB. 单核细胞 B. 淋巴细胞C. 中性粒细胞 C. 浆细胞D. 嗜酸粒细胞 D. 中性粒细胞E. 嗜酸性粒细胞E. 肥大细胞7.符合中性粒细胞的描述是A. 又称小噬细胞CE6.不符合巨噬细胞作用的描述是 ...DA.参与免疫反应B. 有活跃的运动能力C. 常出现于炎症晚期D. 吞噬细菌和坏死组织E. 有丰富的中性颗粒 7.符合肥大细胞的描述是A. 胞浆嗜碱性B.具有吞噬细菌的作用C.C3b 增强其吞噬作用D.常见于炎症早期A.可转化为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 7.不符合嗜酸粒细胞的描述是 ...C B. 可产生肝素 A. 来源于骨髓 B. 运动能力弱 C. 无吞噬功能C. 可产生组织胺D. 可产生5-羟色胺E. 具有吞噬功能8. 5-羟色胺主要存在于A. 巨噬细胞CE8.急性炎症中,引起血管通透性升高的速发反应的 炎症介质是 DB. 血管内皮细胞C. 肥大细胞A. 补体B. 细菌毒素C. 过敏毒素D. 组胺 D. 淋巴细胞E. 嗜酸粒细胞9.不符合炎症介质的描述是 ...E. 坏死分解产物8.具有化学趋化作用的炎性介质是A. 组胺 A.可由体液释放 BB.可由细胞释放C.可具有趋化作用D.可引起发热和疼痛E.不引起组织损伤B. C5aC. C3bD. 缓激肽9.不符合组胺的描述是 ...D E. 活性氧代谢产物8.具有调理化作用的炎性介质是A. 组胺 A.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血小板中B.引起血管扩张CC.对嗜酸粒细胞有趋化作用D.引起疼痛和发热B. C5aC. C3b E.导致血管通透性升高D. 缓激肽9.不符合...TNF 的描述是E E. 活性氧代谢产物A.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B.内毒素等致炎因子可促进TNF 分泌C.可促进白细胞粘附8.引起疼痛的炎症介质是A. 组胺CB. 溶酶体酶 D.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引起疼痛C. 缓激肽D. 白细胞三烯E. 细菌产物9.不符合化学趋化作用的描述是 E...A.趋化因子吸引白细胞定向运动B.阳离子蛋白质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C.TNF 促进中性粒细胞聚集 8.不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的炎症介质是 C ...A. 组胺B. C3a D.IL-8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E.血小板激活因子不具有趋化作用C. 缓激肽D. C5a 9.不符合缓激肽的描述是 ...DE. 白细胞三烯A.可由体液释放 8.引起发热的炎症介质是A. 组胺EB.可引起细动脉扩张C.可引起内皮细胞收缩D.可引起发热B. 溶酶体酶C. 缓激肽 E.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D. 白细胞三烯E. TNF9.不符合补体激活的描述是 ...E 8.不符合补体的描述是 ...D A.抗原抗体结合可激活补体 B.细菌毒素可激活补体A.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B.可引起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C.具有趋化作用C.坏死组织释放的酶可激活补体D.中性粒细胞释放的酶可激活补体E.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不激活补体 D.引起发热9.不符合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描述是 ...DE.C3和C5是最重要的炎症介质。

病理学复习题之炎症

病理学复习题之炎症

No1一、单选题1.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是A.物理性因子心B.化学性因子C.生物性因子D.机械性因子E.免疫性因子2.流行性乙型脑炎引起患者智力低下是由于A.脑内炎细胞浸润B.脑内胶质细胞增生C.脑内血管扩张D.脑水肿E.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急性炎症反应中,最先出现的血管变化是A. 血管扩张B. 血流缓慢C. 血流加快D. 血管收缩E. 血流停滞4.不符合炎症渗出液的描述是A. 液体浑浊B. 液体比重高C. 液体静置后凝固D. 液体内蛋白含量高E. 液体内不含细胞5.不符合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A.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促进粘附分子的表达B.白细胞以阿米巴运动方式从内皮细胞缝隙游出C.炎症的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种类不同D.白细胞渗出是被动过程E.趋化因子的作用是有特异性的6.寄生虫感染时,病灶内最多见的炎症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C. 嗜碱粒细胞D. 浆细胞E. 嗜酸粒细胞7.不符合嗜酸粒细胞的描述是A. 来源于骨髓B. 运动能力弱C. 无吞噬功能D. 见于寄生虫病及过敏性疾病E. 见于某些部位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8. 5-羟色胺主要存在于A. 巨噬细胞B. 血管内皮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E. 嗜酸粒细胞9.不符合缓激肽的描述是A.可由体液释放B.可引起细动脉扩张C.可引起内皮细胞收缩D.可引起发热E.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10.可导致迅速死亡的炎症性疾病是A. 菌血症B. 淋巴结结核C. 毒血症出现中毒性休克D. 蜂窝织炎性阑尾炎E. 伤寒11.符合脓毒败血症的描述是A. 白喉风患者出现中毒性心肌炎B. 血培养细菌阳性,无全身中毒症状C. 血液中病毒检查阳性D. 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细菌阳性E. 全身器官有多发性脓肿,血培养细菌阳性12.不属于炎症淋巴道播散的引起的疾病是A.化脓性淋巴结炎B.急性淋巴管炎C.肺门淋巴结结核D.腰椎结核E.颈部淋巴结结核13.男性,5岁,左腿烫伤后红肿、疼痛,数小时后起水疱。

病理学主治医师:炎症考试题库

病理学主治医师:炎症考试题库

病理学主治医师:炎症考试题库1、单选(江南博哥)丹毒()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炎C.蜂窝织炎D.多发性小脓肿E.肉芽肿性炎本题答案:C2、单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杀菌作用,主要由下列哪项完成()A.溶菌酶B.杀菌素C.阳离子蛋白D.H2O2--MPO-Cl--系统E.免疫球蛋白本题答案:D3、单选纤维素性炎()A.黏膜的浆液渗出B.急性痢疾杆菌的典型肠病变C.局灶性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组织坏死、液化D.体腔大量脓液蓄积E.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纤维素性炎以纤维素渗出为特征,病变好发于黏膜、浆膜和肺,当病变侵及肠黏膜时可引起菌痢;蜂窝织炎是发生于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而脓肿为局灶性的化脓性炎;卡他性炎是以浆液渗出为特征;积脓是因化脓性炎发生于浆膜或体腔致大量脓液蓄积而引起。

4、单选关于炎症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炎症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升高B.炎症的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C.炎症是白细胞吞噬和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反应D.变质是炎症的损伤性过程E.渗出和增生是炎症的抗损伤及修复过程本题答案:C5、单选下述物质在炎症的疼痛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细菌代谢产物B.白三烯C.溶酶体酶D.缓激肽E.组胺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激肽系统激活的最终产物是缓激肽,可使细动脉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收缩,使血管以外的平滑肌细胞收缩,并可引起疼痛。

6、单选可引起炎症局部疼痛的物质是()A.白三烯、细菌产物B.C3a、C5aC.缓激肽、PGE2D.TNF、IL-1E.溶酶体酶、氧自由基本题答案:C7、单选细菌由局部病灶进入血液,全身没有中毒症状的,称为()A.败血症B.脓毒败血症C.菌血症D.毒血症E.系统性红斑狼疮本题答案:C8、单选局部黏膜上皮、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的带蒂肿物称为()A.瘢痕疙瘩B.炎性息肉C.炎性肉芽肿D.腺瘤E.炎性假瘤本题答案:B9、单选炎性息肉镜下所见()A.有组织坏死、液体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B.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C.由巨噬细胞增生形成结节D.由局部黏膜上皮、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的肿块E.有白细胞浸润本题答案:D10、单选瘘管()A.坏死累及有腔脏器的全层,并穿透浆膜B.皮肤、黏膜的浅层缺损C.皮肤、黏膜的深层缺损D.有腔脏器的化脓、坏死连通于体外E.深部脓肿向体表穿破在组织内,形成盲端管道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糜烂是指皮肤、黏膜浅表性坏死性缺损;溃疡是指皮肤、黏膜较深的坏死性缺损;窦道是指坏死处形成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瘘管是指坏死处形成两端开口的通道样缺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1一、单选题1.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是A.物理性因子心B.化学性因子C.生物性因子D.机械性因子E.免疫性因子2.流行性乙型脑炎引起患者智力低下是由于A.脑内炎细胞浸润B.脑内胶质细胞增生C.脑内血管扩张D.脑水肿E.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急性炎症反应中,最先出现的血管变化是A. 血管扩张B. 血流缓慢C. 血流加快D. 血管收缩E. 血流停滞4.不符合炎症渗出液的描述是A. 液体浑浊B. 液体比重高C. 液体静置后凝固D. 液体内蛋白含量高E. 液体内不含细胞5.不符合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A.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促进粘附分子的表达B.白细胞以阿米巴运动方式从内皮细胞缝隙游出C.炎症的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种类不同D.白细胞渗出是被动过程E.趋化因子的作用是有特异性的6.寄生虫感染时,病灶内最多见的炎症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C. 嗜碱粒细胞D. 浆细胞E. 嗜酸粒细胞7.不符合嗜酸粒细胞的描述是A. 来源于骨髓B. 运动能力弱C. 无吞噬功能D. 见于寄生虫病及过敏性疾病E. 见于某些部位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8. 5-羟色胺主要存在于A. 巨噬细胞B. 血管内皮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E. 嗜酸粒细胞9.不符合缓激肽的描述是A.可由体液释放B.可引起细动脉扩张C.可引起内皮细胞收缩D.可引起发热E.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10.可导致迅速死亡的炎症性疾病是A. 菌血症B. 淋巴结结核C. 毒血症出现中毒性休克D. 蜂窝织炎性阑尾炎E. 伤寒11.符合脓毒败血症的描述是A. 白喉风患者出现中毒性心肌炎B. 血培养细菌阳性,无全身中毒症状C. 血液中病毒检查阳性D. 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细菌阳性E. 全身器官有多发性脓肿,血培养细菌阳性12.不属于炎症淋巴道播散的引起的疾病是A.化脓性淋巴结炎B.急性淋巴管炎C.肺门淋巴结结核D.腰椎结核E.颈部淋巴结结核13.男性,5岁,左腿烫伤后红肿、疼痛,数小时后起水疱。

其病变为A.出血性炎B.变质性炎C.炎性水肿D.炎性积液E.蜂窝织炎14.女性,25岁。

患风湿病5年。

听诊可以听到心包摩擦音。

心包腔的渗出物的主要成分为A.淋巴细胞B.纤维素C.中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红血球15.男性,30岁,颈部红肿8天,检查时,发现颈部皮肤红肿区约6×5cm,表面可见多个脓头,压痛明显。

病变符合A.疖B.痈C.蜂窝织炎D.淋巴管炎E.皮肤结核病16.肛门周围深部脓肿可发生A.溃疡B.空洞C.炎性息肉D.瘘管E.糜烂17.男性,47岁,慢性腹泻,脓血便7年,临床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病变常表现为A.炎性息肉形成B.假膜形成C.肉芽肿形成D.瘘管形成E.炎性假瘤形成18.女性,46岁,颈部淋巴结肿大,手术切除。

肿大的淋巴结内可见淡黄色、质软的干酪样坏死。

镜下形成结核结节。

符合淋巴结病变的描述是A. 化脓性炎B. 纤维素性炎C. 肉芽肿性炎D. 浆液性炎E. 出血性炎19.原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炎是A.结核性肉芽肿B.麻风性肉芽肿C.异物肉芽肿D.肉样瘤病E.伤寒肉芽肿20. inflammatory mediatorA.趋化因子B.渗出液C.吞噬作用D.炎症介质E.炎症反应二、多选题1.符合炎症的描述包括A. 炎症过程既有损伤,又有修复B. 变质渗出和增生是基本病变C. 变质是炎症的标志D. 血管反应是渗出的基础E. 炎症性疾病是常见病2.炎症时,液体渗出的因素有A. 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B. 组织渗透压升高C. 血管通透性升高D. 炎症介质的作用E. 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3.在急性炎症中,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包括A. 搬运、吸收坏死组织B. 刺激纤维组织增生C. 吞噬杀灭病原体D. 形成炎性肉芽肿E. 对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4.符合组胺的描述是A. 导致血管通透性升高B. 对嗜酸粒细胞有趋化作用C. 使细动脉扩张D. 细静脉内皮细胞收缩E. 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5.下列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皮肤粘膜浅层坏死形成的缺损叫做糜烂B.皮肤粘膜的较深层坏死形成的缺损叫做溃疡C.肺结核干酪样坏死经支气管咳出形成的缺损叫做空洞D.腕关节结核干酪样坏死穿破皮肤形成盲端管道叫做瘘管E.连接体表和空腔脏器的管道叫做窦道1C 2E 3D 4E 5D 6E 7C 8C 9D10C 11E 12D 13D 14B 15B16D 17A 18C 19D 20D多选题1ABDE 2ABCDE 3CE4ABCDE 5ABC二篇一、单选题1.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是A.物理性因子心B.化学性因子C.生物性因子D.机械性因子E.免疫性因子2.流行性乙型脑炎引起患者智力低下是由于A.脑内炎细胞浸润B.脑内胶质细胞增生C.脑内血管扩张D.脑水肿E.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下列哪个疾病属IV型变态反应A.寻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 过敏性鼻炎D. 抗基底膜性肾炎E. 免疫复合物性肾炎4.不符合炎症渗出液的描述是A. 液体浑浊B. 液体比重高C. 液体静置后凝固D. 液体内蛋白含量高E. 液体内不含细胞5.不符合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A.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促进粘附分子的表达B.白细胞以阿米巴运动方式从内皮细胞缝隙游出C.炎症的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种类不同D.白细胞渗出是被动过程E.趋化因子的作用是有特异性的6.脓细胞是A. 转化的淋巴细胞B. 含Russel小体的浆细胞C. 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D. 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E. 变性坏死的嗜酸粒细胞7.不符合浆细胞的描述是A. 不存在于血液B. 无吞噬功能C. 来源于T淋巴细胞D. 椭圆形,核位于胞浆一端,核染色质呈车轮状分布E. 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8.具有调理化作用的炎性介质是A. 组胺B. 5-HTC. C3、C5D. 缓激肽E. 活性氧代谢产物9.不符合缓激肽的描述是A.可由体液释放B.可引起细动脉扩张C.可引起内皮细胞收缩D.可引起发热E.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10.不符合炎症时末梢血变化的描述是A. 可出现核左移B. 白细胞计数可增多C. 白细胞计数可减少D.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E. 血小板计数升高11.不符合毒血症的描述是A.可出现高热、寒战B.可出现脾脏及淋巴结肿大C.可出现心、肝、肾等实质细胞变性或坏死D.可出现中毒性休克E.血中可培养出致病菌12.男性,28岁,胫骨慢性骨髓炎伴有皮肤破溃、流脓。

病变符合A.瘘管B.窦道C.溃疡D.糜烂E.机化13.卡他性炎是指A. 局灶性化脓性炎B. 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C. 体腔大量脓液蓄积的炎症D. 粘膜的浆、粘液渗出的炎症E. 大量纤维蛋白渗出的炎症14.不属于纤维素性炎的是A.绒毛心B.假膜性肠炎C.大叶性肺炎D.咽白喉假膜性炎E.小叶性肺炎15.患者女,17岁,转移性右下腹痛已四天,腹痛渐加重,伴有发热(39℃),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并可触及一有压痛的肿块。

符合患者病情的诊断是A.急性单纯性阑尾炎B.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C.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伴阑尾周围脓肿D.慢性阑尾炎E.阑尾粘液囊肿16.男性,40岁,背部红、肿、热、痛7天,表面有三、四个破口,流黄色汁液。

其病变由A.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B.大肠杆菌感染引起C.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D.变形杆菌感染引起E.绿脓杆菌引起17.不属于慢性炎症的病变是A.鼻息肉B.大肠炎性息肉C.大肠腺瘤性息肉D.胃炎症性息肉E.宫颈息肉18.不引起异物性肉芽肿的是A.手术缝线B.滑石粉C.石棉D.细菌团E.木刺19.不是一般慢性增生性炎中增生的成分是A.巨噬细胞B.嗜酸粒细胞C.淋巴细胞D. 浆细胞E. 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20. granulomaA.肉芽组织B.肉芽肿C.炎性息肉D.脓肿E.积脓二、多选题1.炎症引起的末梢血中白细胞的变化包括A. 计数增高B. 核左移C. 计数降低D. 嗜酸粒细胞增多E. 淋巴细胞增多2.炎症时,液体渗出的因素有A. 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B. 组织渗透压升高C. 血管通透性升高D. 炎症介质的作用E. 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3.在炎症中,淋巴细胞的功能包括A. 产生抗体B. 产生淋巴因子C. 参与免疫反应D. 参与炎性肉芽肿的形成E. 杀伤病原体4.具有趋化作用的物质有A. 可溶性细菌产物B. C5aC. 组胺D. 白细胞三烯B4E. 阳离子蛋白5.慢性炎症的特点有A. 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B. 上皮组织增生C. 纤维化D. 息肉形成E. 瘤样肿块形成1C 2E 3B 4E 5D 6D 7C 8C 9D 10E 11E 12B 13D 14E 15C 16C 17C 18D 19B 20B 多选题1ABCDE 2ABCDE 3BCDE 4ABDE 5ABCDE三篇一、单选题1.关于炎症的阐述,错误的是A.炎症是白细胞吞噬及清除有害因子的反应B.炎症是机体对于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C.炎症是机体损伤及抗损伤过程D.炎症的局部反应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E.炎症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升高2.女性,30岁。

十天来厌油腻饮食,恶心、呕吐,皮肤黄染。

入院检查,肝肿大、压痛,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不属于患者肝脏变质改变的是A.肝细胞疏松化B.肝细胞灶状坏死C.淋巴细胞浸润D.肝细胞嗜酸性变E.肝细胞气球样变3.急性炎症反应中,最先渗出的是A. 纤维蛋白B. 球蛋白C. 白蛋白D. 中性粒细胞E. 单核细胞4.符合炎性渗出液的描述是A.液体比重低B.外观清亮C.细胞含量少D.蛋白含量低E.液体静置后可凝固5.不符合炎症时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A.白细胞靠边B.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着C.内皮细胞主动收缩,使白细胞得以游出D.白细胞通过阿米巴运动游出血管E.白细胞向炎症灶定向运动6.链球菌感染的炎症反应中最多见的细胞是A. 淋巴细胞B. 肥大细胞C. 嗜酸粒细胞D.单核细胞E. 中性粒细胞7.不符合中性粒细胞的描述是A. 又称小吞噬细胞B. 有活跃的运动能力C. 常出现于炎症晚期D. 吞噬细菌和坏死组织E. 有丰富的中性颗粒8.不符合补体的描述是A.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B.可引起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C.具有趋化作用D.引起发热和C5是最重要的炎症介质9.不符合缓激肽的描述是A.可由体液释放B.可引起细动脉扩张C.可引起内皮细胞收缩D.可引起发热E.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10.不符合炎症的描述是A. 血管反应是中心环节B. 有利于清除致病因子C. 有利于修复损伤D. 有利于维持器官功能E. 有利于组织再生11.女性,12岁,发热(39℃),髋关节剧痛、活动受限,伴有皮肤粘膜多发性出血斑、脾脏轻度肿大。

查血,白细胞总数20×109/L,分叶核60%,杆状核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