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副词资料讲解
现代汉语副词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在句中多位于谓语之前充当状语,有时也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这是古今一致的。
现代汉语中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而古代汉语的副词常可以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谓语,这是古今不一致的。
例如: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庄子·秋水)句中否定副词“非”可以修饰其后的名词。
对于副词的分类,各家的意见历来存在分歧。
比较一致的有:范围、时间、程度、否定、表敬五种。
根据语法作用,我们把副词分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表敬等六类。
此外,还有指代性副词,附带也说一下。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
例如表示最高程度的主要有“最、绝、极”等,表示较高程度的主要有“太、殊、尤、甚”等,表示程度加深的主要有“弥、益、俞”等。
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不再举例。
下面的两个词值得注意。
1、少,是“稍微”、“略微”的意思,例如: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庄子·徐无鬼)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2、颇,在古代有两种意义:一是程度偏高,略近“很、甚”。
例如: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另一个意思是“稍、略”。
例如: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论衡·别通)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二、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的范围。
1、表示总括全部的有“皆、悉、尽、咸”等。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全”“都”“总共”。
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下面各举一例。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左传·隐公元年)齐悉复得其故城。
(史记·燕召公世家)周礼尽在鲁矣。
(左传·昭公2年)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
(汉书·元帝纪)2、古汉语中,“但、徒、特、第、直”常用来表示“只”的意思。
例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现代汉语副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副词的分类
1. 时间副词,哇,比如“马上”。
就像你正玩游戏玩得起劲儿呢,你妈妈喊你“马上过来吃饭”,这里的“马上”就是一个时间副词呀,它表示动作要赶快进行呢。
2. 程度副词呢,嘿嘿,像“非常”。
你说“这个蛋糕非常好吃”,“非常”就加强了好吃的程度呀,让别人更能感受到蛋糕的美味程度。
3. 范围副词哟,像“都”。
你想想,大家一起出去玩,然后你回来跟别人说“我们都玩得很开心”,这里的“都”就表示了所有人。
4. 肯定否定副词,比如说“不”。
当你说“我不喜欢吃胡萝卜”的时候,“不”就明确表达了你对胡萝卜的否定态度呀。
5. 频率副词呀,像“常常”。
就像你朋友总说“我常常去打篮球”,那你就知道他打篮球很频繁啦。
6. 处所副词,就类似“到处”。
你描述“他到处找钥匙”,“到处”是不是就说明了找钥匙的范围呢。
7. 情态副词呢,像“悄悄”。
比如“他悄悄地走过来”,这里的“悄悄”就描绘了他走路的那种情态呀。
我觉得吧,现代汉语副词的分类虽然挺多挺复杂,但了解了真的很有意思呀,可以让我们表达得更加准确和生动呢!。
汉语中的副词

汉语中的副词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表示处所:到处、处处、随处、四处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
所以,同类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别值得注意:举例来说,“都、只”都表示范围,但是“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而“只”表示限制,限制它后面的词语的范围。
例如“中文(1)( 2 )( 3)( 4 )班的同学都去了,只中文( 5 )班的同学没去。
”这一句的“都”所总括的对象是前面的“中文( 1 )( 2 )( 3 )( 4 )班的同学” ,而“只”所限制的范围是后面的“中文( 5 )班的同学”。
当然,“都”在疑问句里也可限制后面的词语。
例如:在美国这么些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你都点了哪些莱?即使同样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情况也很复杂。
比如:这些书我都看过了。
(“都”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这本书我们都看过了。
(“都”总括它前面的“我们”)这些书我们都看过了。
副词知识点定义

副词知识点定义一、知识概述《副词知识点定义》①基本定义:副词呢,就是那些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其他副词的词。
简单说,它就像一个小跟班,跟着动词、形容词或者别的副词,然后给它们加点料,改变点意思或者程度啥的。
比如说“跑得很快”,这里的“很”就是副词,它让“快”这个形容词的程度更明显了。
②重要程度:在语法这个大家庭里,副词可是很重要的成员哦。
它能让我们表达的内容更具体、更准确、更生动。
要是没有副词,我们描述事情的时候就会干巴巴的,很多细微的差别都表现不出来。
按我的经验,写作文的时候少了副词,就像炒菜少了调料一样没味。
③前置知识:你得知道什么是动词、形容词吧,就像盖房子得先有砖头一样。
知道这些基本的词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副词是怎么跟它们打交道的。
④应用价值:在我们的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里,几乎到处都有副词的身影。
你想想看,讲故事的时候说“他悄悄地走过来”,这个“悄悄地”让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
在写文章表达观点时,像“他非常聪明”,这个“非常”突出了聪明的程度,所以说副词能让我们传达出很细致的意思呢。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语法体系里,副词属于词类的一种,和名词、动词等其他词类并列存在,就像合唱里的不同声部一样,共同构成了语法的和声。
②关联知识:它和形容词、动词关联可紧密了。
有时候一个句子里同时有动词、形容词,那说不定就需要副词来修饰它们,让句子表达更完整。
和代词、冠词这些也会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大家一起配合着把一个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的难度在于,有些副词用法比较灵活,同一个副词在不同的语境里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比如说“就”,“我就来”里的“就”表示很快,而“我就要这个”里的“就”加强了“要”的语气。
关键点就是得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它的真正含义。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经常会出一些改错题,让你判断副词的使用是否正确。
或者让你用合适的副词填空,考查你对副词意思以及应该修饰什么词的理解。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准确来说,副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个修饰性的词。
汉语语法副词知识点总结

汉语语法副词知识点总结一、副词的基本概念副词是一种修饰词性的词语,通常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者整个句子,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原因等概念。
副词在句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丰富句子的表达,使句子的意思更加清晰和丰富。
在汉语中,副词的使用非常普遍,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进行分类。
二、副词的分类1.时间副词时间副词指的是表示时间概念的副词,常用的时间副词有“今天、昨天、明天、以前、以后、时候、时候、首先、其次”等。
它们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和顺序。
2.地点副词地点副词指的是表示地点概念的副词,常用的地点副词有“这儿、那儿、哪儿、外面、里面、前面、后面、上面、下面”等。
它们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地点。
3.方式副词方式副词指的是表示方式概念的副词,常用的方式副词有“慢慢地、快快地、小心地、认真地、不断地”等。
它们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的方式。
4.程度副词程度副词指的是表示程度概念的副词,常用的程度副词有“很、非常、特别、太、不太、挺、相当”等。
它们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
5.频率副词频率副词指的是表示频率概念的副词,常用的频率副词有“经常、常常、有时、偶尔、很少、从来不”等。
它们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频率。
6.疑问副词疑问副词指的是用来引导疑问句的副词,常用的疑问副词有“怎么、为什么、哪里、什么时候、多么、多少、何时、如何”等。
它们用来引导提问,求解答或者表示不确定的概念。
7.否定副词否定副词指的是表示否定概念的副词,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没、无、非”等。
它们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否定概念。
8.插入副词插入副词指的是用来引起说话者的注意或者表示语气的副词,常用的插入副词有“其实、恐怕、反正、总之、只是、毕竟、何况”等。
它们用来提醒或者加强语气的作用。
三、副词的使用规则1.副词与动词的搭配副词通常用来修饰动词或者整个句子,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时间、地点、程度、方式、原因等。
汉语副词教学PPT-PPT课件

12
2024-07-30
8
例子 : 我不吃早饭了。- 主观、现在 我没吃早饭呢。- 客观、现在
你昨天怎么不去看电影? - 过去 你昨天怎么没去看电影? - 过去
我明天不去看电影了。- 主观、将来
2024-07-30
9
② 否定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 状况或非动作性动词,要用"不"。
例子 : 他从来不迟到。 / 他不抽烟、不喝酒。
1、什么是副词?
副词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 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 方式等概念的词。
2024-07-30
1
2、副词语法功能
1) 不能做谓语,也不能做主宾语,只能做状语 2) 副词是附着性的,大多数不能单用。
2024-07-30
2
3) 有一部分副词具有关联性作用。 有的可以独用,有的可以合用,有的还可以 和连词配合使用。
: 立刻、马上、一再、渐渐、已经、常常、刚
4) 表示情态的副词
: 一起、互相、亲自、尽情
2024-07-30
5
5) 表示否定的副词
: 不、没、非、别、一定、必然、确实、大概
6) 表示语气的副词
: 并、才、就、反正、果然、居然、难道、究竟
2024-07-30
6
4、部分副词用法的区别
"不"与"没有(没)"
- "没"和"没有"意思和用法完全一样 - "没"一般只用在口语里 - "不"、没有"都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对动作、性状进行否定。
2024-07-30
7
① "不"多用于主观叙述,可以否定现在、 过去和将来的动作行为
汉语副词分类

汉语副词分类汉语是一个非常强调词义变化的语言,因此,副词在汉语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副词是用来修饰和限定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句子的词性,起着丰富语言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本文将会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汉语副词的分类。
一、副词的基本分类副词的分类方式很多,笔者提出以下的一种基本分类方式:1. 时间副词时间副词描述了一个动作或情况的时间或时间跨度,比如“昨天”、“刚刚”、“从来没有”等。
2. 地点副词地点副词描述一个动作或情况的位置或范围,比如“上面”、“里面”、“隔壁”等。
3. 方式副词方式副词描述一个动作或情况的方式、方法或手段,比如“轻轻地”、“慢慢地”、“用力地”等。
4. 程度副词程度副词描述了一个动作或情况的程度或强度,比如“很”、“非常”、“极其”等。
5. 频率副词频率副词描述了一个动作或情况的发生频率,比如“经常”、“每天”、“偶尔”等。
以上五类是最基本和普遍使用的副词类型,它们都是基于某种特定的语言现象而来的,例如时间、空间、方式、程度和频率等。
二、副词的进一步分类除了上述五种基本类型,副词还可以分为其他类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汉语副词的分类。
1. 接续副词接续副词是用来连接句子的副词,比如“虽然”、“然而”、“因为”、“所以”等。
这些词能够起到衔接句子之间关系和逻辑的作用。
2. 疑问副词疑问副词是用来询问特定信息的副词,比如“为什么”、“什么时候”、“怎么样”等。
疑问副词常常用在疑问句中。
3. 感叹副词感叹副词是用来表达强烈感情的副词,例如“真”、“太”、“够了”等。
感叹副词可以加强表达的感情色彩,也可以表达惊愕、惊讶和惊叹等情感。
4. 反义副词反义副词是用来表达相反意义的副词,例如“慢”、“快”、“高”、“矮”等。
反义副词常常用于对比表达的语句中,用来强调相反意义。
5. 经验副词经验副词是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表达出一定的语言经验,比如“显然”、“可能”、“不意外”等。
可以用它们来表达推测、岀乎预料或可预料等不同的推想。
语文中副词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语文中副词是什么有哪些作用语文中副词的位置:动词、形容词前。
副词是一种汉语词汇,意思是指一类用以修饰动词或加强描绘词组或整个句子的词。
副词常用来修饰动词(词组)、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以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语文中副词一般放在什么位置动词、形容词前。
副词是一种汉语词汇,意思是指一类用以修饰动词或加强描绘词组或整个句子的词。
副词常用来修饰动词(词组)、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以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副词作用1、表示程度:非常、绝对、极度、十分、最、顶级、太、更、极其、格外、分外、一直、才、总……2、表示范围:也、都、全部、总体、总共、共、统统、又、仅仅、只、光、一概……3、表示时间、顺序、频率:首先、其次、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4、表示肯定、否定:不、非、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5、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6、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7、表示地点:家、这里、那里、每一处、楼上楼下、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国外,在其他地……初中语文答题技巧1、要整体把握文章。
快速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理解文章主旨(情与理),梳清文章结构2、要细心研读题目,抓住题目的重要词语。
如“简要”“概括”“主要”“分别”“结合上下文”“结合文章分析”“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生活体验”使思考有的放矢3、要重新回读文章。
尤其是文中的重要句段,把握其中的关键段、关键句、关键词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二种抒情:1、直接抒情指作者直接出面就某种事物或情况抒发感情,由于是作者直接出面,直接抒情时的语言往往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中的副词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表示处所:到处、处处、随处、四处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
所以,同类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别值得注意:举例来说,“都、只”都表示范围,但是“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而“只”表示限制,限制它后面的词语的范围。
例如“中文(1)(2)(3)(4)班的同学都去了,只中文(5)班的同学没去。
”这一句的“都”所总括的对象是前面的“中文(1)(2)(3)(4)班的同学”,而“只”所限制的范围是后面的“中文(5)班的同学”。
当然,“都”在疑问句里也可限制后面的词语。
例如:在美国这么些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你都点了哪些莱?即使同样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情况也很复杂。
比如:这些书我都看过了。
(“都”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这本书我们都看过了。
(“都”总括它前面的“我们”)这些书我们都看过了。
(脱离语境是有歧义的,“都”可以同时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也可以只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中的一项。
)使用副词须要注意副词的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的不同,也常常会引起歧义,须要认真分辨。
比如:小东东最喜欢大熊猫。
副总理分别会见了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
“最”指向“小东东”指的是在所有的小朋友中,指向“大熊猫”指的是在所有的动物中。
“分别”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会见一共是三次,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会见总共是两次。
当然,在一定的语境中歧义往往可以自行消除。
同样是否定“去”,“不去”是说话人就自己的意愿说的。
“没去”是说这种行为尚未成为现实。
“别去”是对别人的行为进行禁止和劝阻。
再比如“还”和“更”都可以表示程度,但“更”的比较项可以隐含。
试比较:我这支钢笔还不如那支呢。
我这支钢笔更不如那支呢。
前句是两项比较(这支和那支);后句是三项比较,等于说“(你这支钢笔不如那支)我这支钢笔〔比你这支〕更不如那支呢。
”〔〕中的内容隐含了。
“他果然迟到了”和“他居然迟到了”是预设不同,前句的预设是“他会迟到”,后句的预设是“他不会迟到”。
对副词的分类,是大致的粗略的,有的副词用法很多,如“也、才、就、还……”虽是同一个副词,也可能属不同的小类。
试以“就”为例。
“我一会儿就去。
”,“就”表示事情短期内即将发生,表时间;“我就两张了,怎么能给你呢!”,“就”表示范围,“只”之意;“他就不听你的,你能怎么办?”,“就”表示语气,相当于“偏”。
再看“还”:“还好、还行、还可以”,“还”表示程度,有比较而言不错之意;“怎么还不来!”“还”表示时间,有“老也不来”之意;“二十年了,你还那样”,“还”表示情态,有“依然”之意;“还要怎么样”,“还”表示语气,有“究竟”之意。
可见,一个副词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往往须结合全句语境仔细体会。
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作状语。
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
例如:他〔马上〕吩咐小王倒水。
(表时间)牛娃〔从来〕〔都〕〔很〕犟。
(分别从时间、范围、程度三个角度修饰形容词谓语)“很”作补语,前头要加“得”如“糟糕得很”。
“极”作补语时后头要加“了”,如“伤心极了”。
作状语时,单音双音副词都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可以放到主语之前,例如:“也许她已经走到半路上。
难道这种产品还会受欢迎吗?”,“已经”、“还”修饰句中谓语,“也许”、“难道”是句首状语,修饰全句。
两种表述语用场合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
用来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不多,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
例如:“只这几个牌子过硬,你看要哪个?”(表示限制品牌的范围);“今天就我倒霉”(表示限制人的范围);“光轿车就有十几辆”(表示限制轿车的范围);“仅这一点理由就充分了”(表示限制理由的范围,只一点就可以了)。
“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等词可以修饰数量短语,这些带有数量义的结构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做了恰好三十天;一家伙来了好几十个;近40人困在井下;用了才八个小时;结婚已经六年了;没找到工作的就四个人”。
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这种句子所叙述的事情都是已经成为事实的。
(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附着性较强,只有“不、别、没有、马上、也许、大概、一点儿、有点儿、当然、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
例如:“味道怎么样?”只能回答说“好”或“很好,”不能说“很”。
“什么时候出发?”“马上。
”“你去吗?”“不,我不去。
”(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
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例如:1)单用:说了又说、打不赢就走、说清楚再走、不去也可以、这样更没有道理2)合用:又白又胖、不偏不倚、越忙越乱、既聋又哑、也好也不好、非去不可3)和连词配合使用: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除非……才、如果……就、即使……也、虽然……却、不论……都“白”、“怪”、“老”、“净”、“直”、“挺”、“光”等都是同音同形。
这些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
例如:形容词副词白鞋(表性质)白忙了一阵(白等于空,表方式)怪人(表性质)怪不好意思的(怪等于很,表程度)净水(表性质)书本上净是尘(净等于全,表范围)老年(表性质)老也不来(老等于一直,表时间)直线(表性质)痛得直哭(等于一直,表时间)裤子很挺(表性质)挺沉的(等于十分,表程度)面子很光(表性质)光吃不做(等于只,表范围)两个“白”、“怪”、“老”、“净”、“直”、“挺”、“光”等是同一个字,但它是两类词,因语义和语法性质都不同,两者意义上已经失去了联系,应该认为是同音词,不是形容词兼副词。
同音同形与兼类的区别在于同音同形不但功能不同,而且在语义上也相差很远,而兼类仅仅是功能不同,在语义上是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的。
有些形容词和副词意思很接近,都可以做状语,但副词只能做状语,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谓语。
我们要细心分辨: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试看下面的例子:“忽然下起雨来了”和“突然下起雨来了”(作状语)都可以说,但还可以说“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突然事件”。
“偶然也去看场电影”和“偶尔也去看场电影”看似一样(作状语),但还可以说“这次事故完全是偶然的(作谓语)”、“这完全是偶然事故(作定语)”。
所以,“突然”、“偶然”是形容词。
“没有”(没)是副词又是动词,是兼类词。
动词“没有”、“没”和副词“没有”、“没”的区别是用在谓词(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用在体词(名词、代词)前是动词。
例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
(否定动作或性状的曾经发生或存在,是副词,这样用时是当状语)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没有”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对事物的领有,这时是动词,谓语中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前一个“没有”为副词,后一个“没有”为动词)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时也混淆,要注意区别,它们的相似点是都可做状语,但是副词不能做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
比如“曾经”、“通常”是副词,“过去”、“往常”是时间名词,尽管都可以充当状语,但时间名词还可以充当主语或宾语。
试比较:他曾经去过北京—他过去去过北京。
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曾经的事情就别提了。
你往常/通常不肯吃请,今天怎么一请就应了呢?一今天因为有事,所以比往常(通常)回来晚些。
从来、从前:从来如此——从前如此(今后不能);从前有个和尚。
(主语)从前的事情。
(定语)。
刚刚、刚才:操场上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操场上刚才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刚才。
刚才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前者与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短语,是名词,做补语。
后者做定语)副词口诀: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
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
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
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
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
介词定义: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前头,组成介宾短语的一类词。
种类表示动作的方向、处所、时间的:从在向往自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的:把被对跟表示方式、手段、目的、原因的:按凭为由于关于语法特点1不能单独使用,只用于构成介宾短语。
2介宾短语多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或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