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检索》_课程考核报告
2012-2013(2)校本部《医学文献检索》 课程考核报告

新乡医学院《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报告学校:院系:专业:班级:2013年6月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新乡医学院《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报告班级:总成绩:《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报告检索题目: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一.确定检索目标1. 检索的主题概念2. 预期检索目标高血压病人的护理Th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二.选择检索工具1.中文检索工具(检索工具前打√的为必备检索工具)2. 外文检索工具(检索工具前打√的为必备检索工具)三.检索策略及结果1.检索工具名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式: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11422篇,并列出3~5篇相关文献题录。
1.武慧琴.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医药前沿》-2012年30期2.林燕敏.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6期3.曹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7期4.王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6期5.杨兰.浅谈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指导《工企医刊》-2010年4期2.检索工具名称: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检索系统检索式: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915篇,并列出3~5篇相关文献题录。
1.Simonson W, Han LF, Davidson HE. Hypertension treatmentand outcomes in US nursing homes: results from the USNational Nursing Home Survey.J Am Med Dir Assoc. 2011 Jan;12(1):44-9.2.Martins M, Monticelli M, Brüggemann OM, Costa R.Theproduction of knowledge regarding gestationalhypertension in the stricto sensu graduate nursing studies in Brazil. Rev Esc Enferm USP. 2012 Aug;46(4):802-8.3.Gindlesberger DR.Office-based nursing staff managementof hypertension in primary care. WMJ. 2012 Aug;111(4):183-4.4.Nieves JA, Kohr L.Nursing considerations in the care of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Pediatr Crit CareMed. 2010 Mar;11(2 Suppl):S74-8.5.Park YH, Chang H, Kim J, Kwak JS.Patient-tailored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 for older adults withhypertension in a nursing home.J Clin Nurs. 2013Mar;22(5-6):710-22.四.综述【关键词】高血压护理【正文】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影响身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多因思虑过度、劳累过度、精神紧张、嗜食肥甘、遗传等因素所致,具有“三高”、“二低“的特点。
医学文献检索实验报告

医学文献检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医学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技巧和实用工具,提高医学生独立检索和利用医学文献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1.确定检索主题:选择一个与医学相关的主题,如“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新型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等。
2.检索工具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如PubMed、Embase、Cochrane Database等。
3.制定检索策略:根据检索主题和检索工具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包括关键词的选择、布尔逻辑运算符的运用等。
4.实施检索: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在所选的检索工具中进行检索。
5.筛选和整理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整理,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对合格的文献进行摘要及关键词的整理。
6.撰写文献综述:根据筛选和整理后的文献,撰写一篇关于所研究主题的文献综述。
三、实验步骤1.确定检索主题:本次实验选择“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作为检索主题。
2.选择检索工具:本实验选择PubMed作为检索工具。
3.制定检索策略:在PubMed中,使用关键词“diabetes prevention”和“diabetes control”,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AND进行连接。
4.实施检索:在PubMed中输入关键词,点击搜索按钮,得到相关文献列表。
5.筛选和整理文献:根据题目、摘要及关键词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整理,保留符合要求的文献。
6.撰写文献综述:根据筛选和整理后的文献,撰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的文献综述。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检索到了关于“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的相关文献。
在筛选和整理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关于糖尿病预防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关于糖尿病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少。
这可能与糖尿病预防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性有关。
在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研究在方法、样本大小、干预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综合评价现有研究的结果。
医学文献检索课题报告

医学文献检索课题报告报告题目:医学文献检索题目背景:在当下科技发展的今天,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技术都在以瞬息万变的速度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医学文献检索是医疗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医学文献检索。
一、医学文献检索研究内容1. 医学文献检索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医学文献检索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检索工具和检索软件等,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检索和获取相关文献,而检索软件则用于帮助用户实现对检索出的文献内容的分析和深入研究。
2. 医学文献检索的算法与方法。
医学文献检索一般采用相关性检索或基于概念的检索,两者都是根据关键词去匹配文献;此外,还可以根据著者姓名及发表信息、发表期刊名称等,进行多元化的检索。
3. 医学文献检索的局限性及改进对策。
医学文献检索功能有限,查询结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有待改进,检索结果多时不能满足用户所需。
为此,应该采取更精细化的检索方法,如基于概念的检索、主题分析等;另外,可以考虑整合相关的第三方资源,以提高检索效果。
二、医学文献检索实施过程1. 根据需求分析,了解需求方的检索要求、获取检索结果的准确性、操作需要的简便性。
2. 进行检索前的准备工作,即选择合适的检索语言、制定检索技巧,准备相关的文献资料等。
3. 根据检索语言、技巧,选择合适的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等),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
4. 对检索出的文献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以获取准确的检索结果。
5. 检查检索结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最终检索出的结果满足需求方的要求。
6. 将检索出的文献内容封装为汇报文档,向需求方进行展示及汇报。
三、结论通过本次医学文献检索研究,我们了解了医学文献检索的系统结构、检索算法和方法,以及检索实施过程。
此外,本次研究还指出了医学文献检索存在的局限性及改进对策,为有关部门、学术研究者以及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文献检索思路,将促进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
新乡医学院-新医-《医学文献检索》 课程考核报告参考选题

新乡医学院《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报告设计参考选题1.肝素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副作用2.褪黑素的治疗应用综述3.胰岛素的给药途径综述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因综述5.乙型肝炎药物治疗方法综述6.肺癌的化疗方案综述7.冠心病危险因素综述8.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综述9.白血病治疗的发展趋势10.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综述11.胃肿瘤基因诊断研究现状12.助孕技术研究综述13.糖尿病的饮食疗法综述14.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15.肺栓塞的诊断方法综述16.用PCR技术检测结核病17.家庭安全用药18.骨质疏松症与钙制剂19.癫痫的遗传学研究综述20.氟化物预防儿童龋齿21.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22.突发性耳聋的治疗23.高度近视眼的治疗方法综述24.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方法综述25.家族性胃癌的流行病学的研究26.肝癌与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27.微量元素缺乏症的预防28.轮状病毒的检测技术29.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综述30.念球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综述3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32.儿童学习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33.吸烟与老年痴呆的关系研究综述34.精神分裂症行为治疗研究综述35.强迫性神经症研究现状36.心理社会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37.新生儿的护理综述38.高血压病人的护理39.妇科疾病的综合护理研究40.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护理方法综述41.糖尿病护理综述42.重度烧伤病人的护理43.脑出血患者护理44.生物芯片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45.氯霉素注射液含量下降原因分析及工艺改进46.酶促反应生产药物工艺路线探索47.基因活化聚乳酸表面工程的研究现状48.雌激素替代疗法综述49.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综述50.茶多酚胶囊的制法研究及检测方法51.避孕药的研究动向52.新型中药制剂技术53.口腔速溶片研究综述54.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55.磁共振成像诊断股骨头坏死56.经颅多普勒检测脑疾病57.脑血管意外与磁共振成像58.X线照片质量评价59.全麻药对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60.5-羟色胺对心血管系统效应的研究进展61.听觉诱发电位对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62.G蛋白的基本特性及其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63.医院药品管理现状64.医院药房管理模式转变的探讨65.医院信息化管理现状66.医院药房现代管理67.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现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68.中药商标的保护69.对当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思考70. 如何搞好医院药学情报工作。
文献检索实训课程报告范文

一、摘要文献检索是科研和学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提高文献检索能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对本次文献检索实训课程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2. 掌握各种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数据库、搜索引擎等。
3. 学会运用检索策略,提高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首先,介绍了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文献的类型、检索语言的分类等基础知识。
让学生了解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类型文献的特点。
2. 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实训过程中,重点讲解了以下几种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1)数据库检索:以CNKI(中国知网)为例,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和检索方法,包括关键词检索、主题检索、作者检索等。
(2)搜索引擎:以百度学术为例,讲解了搜索引擎的检索技巧,如高级搜索、引文搜索等。
(3)其他检索工具:介绍了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3. 检索策略的制定在实训过程中,重点讲解了检索策略的制定方法,包括:(1)关键词选择:根据研究主题,选取准确、相关的关键词。
(2)布尔逻辑运算:运用“与”、“或”、“非”等逻辑运算符,构建合理的检索式。
(3)检索式的优化:根据检索结果,对检索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4. 实践操作实训过程中,学生按照所学知识,自行选择课题,进行文献检索。
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
2. 学会了运用检索策略,提高了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实训体会1. 文献检索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可以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医学文献检索课题报告

《医学文献检索》课题报告一、选题简介课题名称:胃炎选题来源:胃病,是许多病的统称。
人们常说的胃病,一般是指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病。
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总称。
为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胃炎这类肠胃病在生活方面大多是一些坏毛病(比如:饮食无规律或是过冷过热)造成的,除此之外,精神方面的情绪也是生活中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之一,因为人的情绪容易导致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肠胃不适造成肠胃病。
急性胃炎如治疗不当,迁延不愈可转变为慢性胃炎。
此外,十二指肠液的反流,自身免疫因素,以及细菌感染也能引发慢性胃炎。
目的:通过对胃炎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对胃炎予以更多的了解和重视,避免肠胃病危害发生,认真规划自己的生活起居,减少肠胃病的发生,维护自己的健康不受任何疾病的侵犯。
二、文献检索过程所用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选库理由:①学位论文比较齐全②多元化发展,产品具有类型优势③自有特色数据库④数据挖掘、情报不错。
检索词: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胃炎病因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检索式:胃炎and病因胃炎and发病机制胃炎and临床表现胃炎and检查and诊断胃炎and治疗and护理文献:王建斌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甘肃中医》 ISTIC -2007年11期李岩徐进康陆喜荣胃炎系列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与病理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12期刘飞急性胃炎的的临床护理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7期焦艳光慢性胃炎的诊断及治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9期汪鸿志汪明华顾同进王润华专家详说慢性胃炎《家庭医药》 -2003年10期吕农华规范慢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 2006 - 第七届全国胃病学术大会郭晓钟慢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006 - 第七届全国胃病学术大会荆翠清试论急性胃炎的鉴别与诊断《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2年4期三、资料整理、阅读与汇总胃炎: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粘膜炎症和上皮细胞再生三个过程。
医学文献检索考核报告

本科年级(生物工程专业)《医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考核报告检索课题(中、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基因活化聚乳酸表面工程的研究现状英文名称学生姓名学号学生姓名学号学生姓名学号学科专业年级班别报告完成日期总成绩________新乡医学院图书馆医学文献检索教研室2015年03月基本要求一、考核目的通过对与个人专业相关课题的综合检索,复习巩固基本教学内容;熟悉各种检索工具、检索系统的特点、检索方法以及综合应用;初步了解本专业的文献信息资源,提高检索、收集和利用专业文献的实际技能,锻炼学生在收集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文献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二、考核要求1、检索课题: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或自己拟定一个与本人学科专业有关或感兴趣的检索课题。
2、检索工具:列出所选数据库(2-3种)。
必选: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两种。
(非医学专业不受此限制)任选:根据拟定的检索课题的需要选用1种或几种本学期学习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
3、检索年限:最近5年。
选用的数据库尽可能使用同一检索年限,以便相互比较。
4、本报告中题录格式书写要求:第一作者、文献标题、文献出处(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每一种检索工具检出的文献列出3-5条密切相关题录。
题录包括以下事项:第一著者、文献标题、文献出处(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可以参考以下标准格式填写:(1)中文期刊论文:李少兰,陈玉琼,陈瑞珍,等.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08,8(8):43-46(2)英文期刊论文: Harvey W.Anomalies and curiosities of cardiology and cardiologists. Am J Cardio.1984,53(1):900-9155、写出课程考核报告。
课程考核报告一、检索情况(一)分析课题,列出中英文关键词。
1、课题名称:基因活化聚乳酸表面工程的研究现状2、中文关键词:基因活化、聚乳酸、表面工程3、英文关键词:gene activation、polylactic acid、surface engineering (二)根据课题需要选择数据库1、数据库名称:PubMed检索年限:2010/05/08--2015/05/06检索式:("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MeSH Terms] OR ("transcriptional"[All Fields] AND "activation"[All Fields]) OR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All Fields] OR ("gene"[All Fields] AND "activation"[All Fields]) OR "gene activation"[All Fields]) AND "polylactic acid "[All Fields] AND ("2010/05/08"[PDat] : "2015/05/06"[PDat]) 检出篇数:7检出结果(写出3条题录):(1)Ren H, Han M, Zhou J, Zheng ZF, Lu P, Wang JJ, Wang JQ, Mao QJ, Gao JQ, Ouyang HW.Biomaterials. 2014 Aug;35(24):6585-94.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14.04.042. Epub 2014 May 5.(2)Pan H, Zheng Q, Yang S, Guo X, Wu B, Zou Z, Duan Z.J Biomed Mater Res A. 2014 Aug;102(8):2864-74. doi: 10.1002/jbm.a.34961. Epub 2013 Oct 16.(3)Xu H, Kona S, Su LC, Tsai YT, Dong JF, Brilakis ES, Tang L, Banerjee S, Nguyen KT.J Cardiovasc Transl Res. 2013 Aug;6(4):570-8. doi: 10.1007/s12265-013-9460-5. Epub 2013 May 3.2、数据库名称:中国知网(CNKI)检索年限:2007/01/01-2012/12/31检索式:主题:基因活化聚乳酸检出篇数:9检出结果(写出3条题录)(1)陈欣,胡燕,蔡开勇,王远亮;基因活化聚乳酸表面工程的初步研究,重庆大学学报, 2008(01):93-96(2)胡燕,蔡开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基因活化生物材料表面工程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03):738-741(3)朱惠光,计剑,高长有,封麟先,沈家骢;聚乳酸组织工程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表面设计研究,功能高分子学报,2001(04):488-4923、数据库名称:万方医学网检索年限:2007/01/01--2012/12/31检索式:关键词:基因活化聚乳酸 or 关键词:表面工程检出篇数:7检出结果(写出3条题录)(1)陶站华,王凤芝;酵母表面展示酶技术,《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年10卷03期 593-596页(2)许铁峰,汪良,夏立平,于继云;粘附分子CD44v6免疫靶向治疗与细胞表面工程技术,《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9卷03期 554-555页(3)胡燕,蔡开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基因活化生物材料表面工程的应用,《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年25卷03期 738-741页(三)综合或医学专业搜索引擎检索1、搜索引擎名称:百度学术搜索检索途径:学术高级搜索检出篇数:54检索词:包含全部检索词:基因活化、聚乳酸、表面工程检索年限:2010--2015检出结果(写出3条相关文献题录)(1)汪燕,彭少贤,李敏立,黄颖婷;聚乳酸的直接缩聚、改性及应用研究现状,《化工新型材料》2010(11):35--38(2)王海,戴红莲,王友法;基因控制和活化生物材料的研究与进展,《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4(6):53--56(3)邵俊,赵耀明;聚乳酸/DMSO增塑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塑料工业》,2010(2):8--112、搜索引擎名称:搜狗搜索检索途径:高级检索检出篇数:50检索词:关键词:"基因活化聚乳酸表面工程";搜索时间:全部时间;搜索词位于:仅在正文中;搜索结果排列方式:按相关性排序;指定文件格式:全部网页检出结果(写出3条相关文献题录)(1)吴传保,孙平,刘祥丽,曾湘晖,刘利江;聚合度可控的双端羟聚乳酸的缩聚合成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06):24--27 (2)吴传保,叶姗,曾湘晖,陈福山;一元酸对乳酸缩聚的调聚作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05):22--25(3)吴传保,刘利江,刘祥丽;非催化条件下的乳酸直接缩聚研究,《化工新型材料》 2013年(08):86--88二、对本专业最有用的数据库评价三、列出本专业重要网络信息如重要网站(1-3个)、免费电子期刊网站(1-2个)等重要网站。
医学文献检索综合报告

医学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最后修订日期:2009年6月30日星期三一、拟检索课题的背景知识及总体检索思路1、课题背景知识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 是一种以中脑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导致分泌的多巴胺递质降低, 引起静止震颤、四肢僵硬、运动迟缓及体位不稳为主的锥体外系疾病。
目前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
左旋多巴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但仅是一种递质替代治疗, 不能中止或逆转病程, 而且服用时间长会出现剂末现象、开关现象等一系列并发症。
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显示,移植多巴胺能神经元替代已经变性的神经元, 恢复黑质纹状体多巴系统的完整性并改善其功能, 很可能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治疗措施。
但是成人的神经干细胞并不容易获得。
胚胎的多巴能神经元移植可以减轻PD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缺失, 但存在日益目的伦理学问题, 因此探索神经细胞的其它组织来源成为最重要的问题。
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间充质干细胞的一种,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
1998年,Azizi SA等将人的MSCs注入小鼠纹状体后能迁移并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后,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研究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 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过诱导在体内、外均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并表达一些神经标志性蛋白,将其注入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能形成表达神经标志性蛋白的神经元样细胞或星形胶质细胞, 产生的细胞可在受损部位周围存活甚至移行至全脑, 并明显恢复运动功能,并具有取材方便、来源充足、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易被外源基因转染、能透过血脑屏障、可进行自体移植等优点,适合移植。
因此,骨髓基质干细胞为帕金森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课题检索旨在通过查询相关文献,了解目前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新乡医学院《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报告班级:药学二班总成绩:《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报告检索题目:脑出血患者护理一.确定检索目标2. 预期检索目标(需明确查找对象)脑出血患者护理研究综述需要查找:相应的主题:脑出血,护理,cerebral hemorrhage,nursing文献类型:综述二.选择检索工具三.检索策略及结果检索工具名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系统(CBM/SinoMed)检索式: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_46__篇,并列出3~5篇相关文献题录。
1. 刘晓华,180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分析,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 24(9) : 4552-45532. 杨红,脑出血微创颅内血碎吸术84例护理体会,工企医刊2011; 24(4) : 87-883. 胡爱菊,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护理,天津护理2009; 17(3) : 184-1854.王艳红; 黄金兰; 单金英,脑出血的护理,中国医学杂志2007; 5(7) : 26-272.检索工具名称: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检索系统检索式: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_99_篇,并列出3~5篇相关文献题录(建议采用说明中的标准格式填写)。
Presciutti M,J Neurosci Nurs. Nursing priorities in 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2006 Sep;38(4 Suppl):296-9, 315Deng JY.Zhonghua Hu Li Za Zhi.,Care and analysis of cerebral hemorrhage,1997 Sep;32(9):497-8. Chinese.3.Zhao CL, Chen XH.Zhonghua Hu Li Za Zhi,Nursing care of pregnant and parturient patients associated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1995 Nov 5;30(11):665-7. Chinese. No abstract available.四.综述说明请根据获得的相关文献撰写一篇短综述,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包括题名、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可以不附文摘。
题目:脑出血患者护理关键词:脑出血护理cerebral hemorrhage nursing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出血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脑出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在美国占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日本占第二位,我国占第一位。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
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脑出血的诊断:一、基本检查1.CT检查发病后立即行电子计算机断层X射线摄影(CT),立即出现高密度影,可与脑梗死鉴别。
同时,CT可显示血肿的部位、大小,是否有脑移位及有无破入脑室系统。
2.腰穿脑脊液检查无CT的单位或无明显颅压增高的患者可慎重进行腰穿,脑出血患者脑脊液压力常增高,多呈血性。
二、进一步检查脑血管造影适用于寻找出血原因,如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底异常血管网等。
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极少需作脑血管造影术。
三、诊断要点1.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起病,起病急,出现有头痛、呕吐、昏迷、偏瘫、失语等。
2.CT扫描立即出现高密度影。
3.本病需要注意与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糖尿病性昏迷、肝性昏迷、尿毒症、急性酒精中毒、低血糖、药物中毒、CO中毒等鉴别。
4.本病的主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尿路感染、褥疮等。
脑出血护理的新进展:脑出血的发生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目前临床上除运用传统脱水药外,治疗手段较少。
人们希望通过对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和方法。
本文就脑出血后脑内血肿病理的重新认识,尤其是局部脑血流的变化,脑水肿、血脑屏障的改变和脑细胞的毒性损伤等方面作一综述。
脑出血护理的新进展1 对脑内血肿病理既往认为,活动性脑出血多是一次性的,很少持续1h以上,现在发现起病1h后出血仍可持续。
brott等报道,至少有38%患者的血肿在脑出血后24h内有扩大,其中多数出现在3~4h。
少数病后2~14d内病情加重者也系血肿扩大所致。
因此脑出血发病后仍有继续出血现象,血肿扩大多与病情,尤其是早期病情加重有关作用的重新认识。
2 局部脑血流的变化,实验研究发现,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的血流可出现短暂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血肿大小呈正相关。
在出血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局部脑血流一般也逐渐下降。
脑出血后虽存在缺血,但梗死的出现取决于缺血程度和持续时间。
实验表明,猴脑血流下降至10~12ml/(100g·min)达2~3h才出现梗死,而血流量在25ml/(100g·min)时,即使持续较长时间也不会出现梗死,而脑出血后脑血流的改变均在缺血性损害的阈值15~20 ml/(100g·min)以上,并且4 h内均已恢复正常。
因此,脑出血后局部组织缺血的程度和时间均不足以导致缺血损害。
3 脑水肿,既往认为,脑出血后血肿压迫微循环可引起周围组织缺血,在脑出血后水肿的产生中起主要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脑出血后局部血肿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血肿释放的某些活性物质或血液本身的成分可能是脑水肿产生的物质基础。
研究发现,大鼠脑内分别注入全血和阳性脑脊液后,前者产生的水肿更为显著,表明脑出血后脑水肿与血肿本身的关系更为密切。
4 对血脑屏障的影响血肿形成24h后,同侧大脑半球血脑屏障的渗透性明显增高。
正常动物注入凝血酶可产生程度相同的血脑屏障破坏,提示凝血酶在血脑屏障破坏中起直接作用。
血脑屏障渗透性的明显增高,可使脑水肿液明显增多,加重脑水肿。
对单个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提示,凝血酶以剂量依赖方式增高通透性。
来源于不同组织的内皮细胞对凝血酶的反应不同,极低浓度的凝血酶即可使脑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
凝血酶破坏血脑屏障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最近的研究显示脑血管内皮细胞缺乏密集的凝血酶受体,因此可能与受体介导的途径无明显关系。
此外,脑出血后4h即可出现脑水肿,而此时血脑屏障的破坏尚不明显,因此,脑出血后早期脑水肿的形成与凝血酶对血脑屏障完整性的影响无关。
5其他影响因素1998年,winking等连续观察了12例脑出血后手术治疗的患者和5例保守治疗的患者,检测治疗前、后尿中半胱氨酸白细胞三烯的代谢产物发现,cys-l含量与血肿周围脑组织水含量显著相关(p<0.01),治疗结束后,手术治疗组尿中白细胞三烯水平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因此认为cys-lt可能是加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一个因素。
1998年,mayer 等用spect观察脑出血急性期血肿边缘脑血流的变化发现,水肿形成早期脑血流较低,但在72h内即恢复正常,而最初血肿边缘缺血再灌注的范围影响了脑水肿的程度。
这提示,血肿边缘缺血的高峰期是出血后的早期,而再灌注损伤是血肿边缘水肿形成的发病机制之一。
脑出血护理注意事项: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
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3.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
我们会予以合理的治疗。
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疼会逐渐消失,因此您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
如在治疗过程中,仍觉得痛得很厉害,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4.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
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5.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
病人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泄剂,诱导排便。
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防再次脑出血。
6.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后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
7.高血压是本病常见诱因。
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定量,不随意增减药量,防血压骤升骤降,加重病情。
8.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血脂等,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小结:尽管近年来对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揭示了脑出血对脑损害的病理过程,明显改善了脑出血的治疗现状,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对它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1.刘晓华,180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分析,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 24(9) : 4552-45532. 杨红,脑出血微创颅内血碎吸术84例护理体会,工企医刊2011; 24(4) : 87-883. 胡爱菊,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护理,天津护理2009; 17(3) : 184-1854.王艳红; 黄金兰; 单金英,脑出血的护理,中国医学杂志2007; 5(7) : 26-275.Presciutti M,J Neurosci Nurs. Nursing priorities in 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2006 Sep;38(4 Suppl):296-9, 3156.Deng JY. Care and analysis of cerebral hemorrhage,Zhonghua Hu Li Za Zhi,1997 Sep;32(9):497-8. Chinese.7.Zhao CL, Chen XH. Nursing care of pregnant and parturient patients associated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Zhonghua Hu Li Za Zhi,1995 Nov 5;30(11):665-7. Chinese. No abstract available.综合考核报告得分评分教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