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20 更新时间:2010-1-26

来源: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作者:武勤,朱光明

摘要:本文以日本政府的《关于科学技术相关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意见》为根据,在对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制定的背景与内容进行说明与评价的基础上,就这一战略对我国的启示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科技人才战略;人才开发;创新能力培养

1. 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制定的背景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力资源是当今时代第一资源”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人才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实力、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各国政府纷纷于世纪之交通过人才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一系列有关人才开发、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改革性举措。

尽管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地,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领先于其它发达国家,但美国政府仍于2001年和2003年相继出台了有关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的中期规划,并由联邦人事总署主持设计了《2003联邦人力资本战略》,明确提出努力吸引国内外社会英才为国家服务的口号。虽然“9.11”之后,美国出于反恐需要而加大了对外国人入境和滞留的限制,但对各类科技人才却依然保持了积极吸纳的宽松政策。根据联合国开发署的统计资料,2002--2005年间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获得理学博士和工学博士的外籍人士,继续留在美国的分别高达58%和72%,这一比率已超过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

与此同时,法国政府在2001年公布的《10年科技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把新增高级研究岗位的20%集中于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重点领域,并向全球招聘这些学科的领军人物;德国政府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决定对,30家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院给以专门支持,并为解决信息技术领域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而对非欧盟国家的相关人才实行特别绿卡制度;英国政府则积极倡导青年科技人才在欧盟范围内自由流动,并在1998年率先为促进人才交流而设立了专项基金和专门的研究设施。即使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也为吸引优秀科技人才而由政府投巨资兴建了世界水平的研发基地。尤其是1998年韩国政府公布的《人力资源、知识、新起飞: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中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继推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一流大学工程和人才强国战略,都给日本以强烈冲击。因为在韩国的人力资源战略中明确提出了“用10年时间使人才竞争力跻身世界前10名”的目标,而中国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则使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提升。

面对如此激烈而严峻的人才竞争形势,日本总务省、文部科学省和经团联分别于2002年5月、9月和2003年3月对日本的公共科技系统和企业科研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三份调查报告均认为,日本的科技竞争力正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学科的领先优势正在减弱,科技投入的效益已呈下降态势,而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科技人才的量与质的不足。从量的方面来看:①虽然日本拥有一支80多万人的科技专业队伍,其规模仅次于美国,且单位人口中科技人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美、德、英、法等国,但这些科技人员主要从事科技项目的研发,而在科技事业中承担战略规划、组织协调、效益评估、成果转让、推广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等职能的管理型人才以及为科研活动提供信息支持、技术协助和后勤服务的辅助型人才则十分缺乏。②从事研发的科研人员,大多集中于一些传统学科和传统制造业的相关

技术领域,而在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纳米材料、软件开发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专门人才则明显不足。③科技人才的后备力量不足。由于日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人口生育率长期处于低水平,因而总务省的调查报告根据国情普查资料推测,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日本科技人才的总量将在21世纪前半期以年均0.5%的速度递减。也就是说,日本的科技人才有可能在40年内自然减员10万人以上。

从质的方面看,日本科技人才的不足主要表现为:①基础素质有待提高。这一点,可从日美科技人才的学历比较中看到:日本科技专业人员中博士学位获得者为68%,而美国同类人员中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则为86%。尽管两国的学位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存有一定差异,不宜进行简单比较,但这一数字毕竟说明了日本的部分科技人员确实存有基础素质先天不足的问题。②创新性不足。这是由战后日本的经济与社会历史决定的。由于战后日本的国家发展目标是追赶美欧先进国家,因而科技人员尤其是占其总量23以上的企业科技人员的基本任务就是仿效或改良美欧国家的先进产品,从而形成了日本科技人员精于模仿而拙于原创的特性。③开放性不足。这是由封闭、孤傲的日本民族文化所造成的一种社会弊端。虽然日本十分注重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但对于外国学者进入其科技体系却一直持消极排拒的态度,因而在日本的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中长期供职于的外国学者微乎其微。同时,日本科技体系的对内开放也不足,即使国立大学之间在科技人才资源的共享上也存有许多障碍,而性别歧视在科技领域中则尤为典型,女性在科技专业人才中所占比例极低。

日本政府对调查报告的上述内容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年10月,作为科技政策最高决策机构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邀请教育界、科技界、财经界和舆论界的21位知名专家组成科学技术人才专门调查会,负责制定解决科技人才不足的对策。该机构在对日本科技人才现状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于2007年10月提出了《关于科学技术相关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意见》(以下简称《人才意见》)。由于该文件围绕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就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等提出了一系列积极而切实的政策建议,因而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将其作为日本科技人才的发展战略而加以研究。

2. 日本科技人才战略的主要内容

1)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

日本文部科技省调查报告转引的一项有关中学生未来志向的比较研究显示,当今日本中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热情大大低于中、美、韩等国,多数青少年不愿将科学家或工程师作为未来职业的第一选择。针对这一问题,《人才意见》强调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①要求学校必须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经常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等科普设施参观,增强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亲近感和理解力,提高他们学习理科知识的兴趣;②学校应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支持下,主动邀请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校举办自然科学讲座,介绍科技知识和优秀科研成果,增强科学技术对青少年的感染力和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③学校应积极举办各种科研活动,激发学生们对自然与科学的好奇心和挑战意识,对具有优秀潜质的青少年应及早进行重点培养,政府将从2006年起支持高中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等理科项目的竞赛并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④建立健全中学生的理科成绩档案,对全国的中学理科教学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和定期评估;⑤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理科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指导能力,对现职教师定期进行培训,通过他们将最新科技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原则上今后新录用的理科教师均应拥有硕士学位,对于教学能力和业绩突出的教师可破格晋升高级职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