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读“我国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此时乙地的天气状况是()A.晴朗B.阴雨C.狂风D.沙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有三处景观成因有共性,这三处是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4.图中与甲图鹅卵石的成因类似的地貌是A.乙B.丙C.XXX.没有5.图中与甲图鹅卵石遍布的成因类似的景观是A.乙B.丙C.XXX.没有6.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图,图中三个垂直分层的名称,正确的是A.①对流层B.②臭氧层C.③平流层D.③电离层7.读世界局部图(P0Q为晨昏线),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15℃等温线东段大致和纬线平行,是因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B.图示时刻8小时后,P地夜幕已深C.此时,0地人们看到日出正北方向D.此时,Q地地方时为18时蚂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虫豸物种之一,普通糊口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下筑巢中。
蚂蚁喜热,在15℃一4O℃都可一般生长,但最佳气温为25℃-35℃,低于10℃就进入蛰伏。
蚂蚁生存的土壤湿度为10%~2O%,氛围相对湿度为70%~90%。
下表为我国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垂直带蚂蚁群落重要目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位置植被类型海拔(m)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密度(个)(个)(个/m2)0.00.0寒温性竹林+灌丛3200寒温性竹林北段中山湿性常绿阔XXX半湿润常绿阔叶XXX季风常绿阔叶林竹林小乔木混交XXX南段中山湿性常绿阔XXX季风常绿阔叶林3000.4.2.8.2.0.48.影响高黎贡山南北段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差别的首要身分是A.地形B.热量C.降水D.光照9.高黎贡山南段山顶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都较高,其首要原因多是A.地形平缓10.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煤炭B.地热能C.风能D.生物能B.热量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河流某些特征常常随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A卷课内练习
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1.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大理岩、板岩
D.花岗岩、砂岩
答案:C
解析:从成因上看,岩石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类。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可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典型的变质岩有页岩变质后形成的板岩,石灰岩变成的大理岩等。
2.有关岩石的正确说法是()
A.岩石是地壳中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B.大理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
C.岩石是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D.岩石仅存在于地壳中
答案:C
解析: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大理岩是由方解石组成的,岩石存在于岩石圈中。
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②石灰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③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④石灰岩是矿产,大理岩不是矿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大理岩属于变质岩,也属于矿产。
完整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人教版(含答案)

完整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人教版(含答案)1.太阳大气结构排列为光球、色球、日冕的选项为C。
2.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地下水、湖沼水和土壤水的选项为A。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大气水平运动的选项为D。
4.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气旋的选项为A。
5.台风一般会带来狂风暴雨的选项为B。
6.正确的叙述是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选项为A。
7.图中最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是①的选项为A。
8.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增温减湿的选项为A。
9.能将①处被污染的海水带到②处的洋流是C的选项为C。
10.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选项为A。
11.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山地的是C的选项为C。
12.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的是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的选项为C。
13.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风力侵蚀作用的选项为C。
14.表示变质作用的是①的选项为A。
15.没有错误的叙述。
1.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甚至可以相互转化形成新的岩浆。
2.选项C,③对应沉积作用为主。
3.不正确的是选项D,山岳地区修建交通干线技术难度高,成本也高。
4.光合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5.华山的成因是断块山。
6.选项D,臭氧层“空洞”扩大不属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7.(1) D代表地球,G代表土星。
(2) ①绕日方向一致;③绕日速度相同。
(3) 最高一级形体系统是银河系,中心天体是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原因是其质量巨大,可以控制整个银河系的运动。
(4) A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B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C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8.1.A是冬至,B是春分,C是夏至,D是秋分。
2.地球绕日公转在图中的A点时最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较慢。
3.当地球公转在A→B段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此期间北京白昼在不断变长。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第1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
在侏罗纪时期,像百岁兰这样的裸子植物主宰着陆地风景。
百岁兰的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常被撕裂成多个条状;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
图示意百岁兰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百岁兰繁盛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2.百岁兰叶上气孔夜间张开,其主要作用是()A.吸收水分B.调节大气成分C.降低风速D.减少水分蒸发2023年10月22日起,京津冀周边地区出现重度雾霾天气,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3.图中②、④、⑥依次为()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4.雾霾笼罩时,京津冀地区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与其直接相关的环节有()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5.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A.①增强B.②增强 C.③减弱D.④增速减弱亚速海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海岸外的内陆海,亚速海东北部有多条河流注入,其中以顿河淡水注入量最大,但顿河流域全年降水较少。
下图为亚速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春季是塔甘罗格湾海水盐度最低的季节,其原因最可能是()A.大气降水多B.海水蒸发少C.河水流量大D.海域较封闭7.亚速海南部海域比北部海域更不易结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盐度B.植被C.气候D.光照2021年5月9日至15日是第30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宣传周的主题为“贯彻断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水资源对于青岛这个北方沿海缺水城市显得光为珍贵。
多年来引黄济青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共向青岛供水近50亿立方米,为青岛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和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钟C. 23小时50分钟D. 24小时50分钟答案:B2. 以下不属于世界上四大洲的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南美洲答案:D3. 以下不属于地球的自然环境要素是:A. 大气B. 水C. 土壤D. 植被答案:D4. 东经180°处的经线是:A. 万里长城B. 国际日期变更线C. 阿特拉斯山脉D. 佛罗里达山答案:B5.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是:A. 富士山B. 黄山C. 珠穆朗玛峰D. 天山答案:C6. 位于地理经线正东143°处的国家是:A. 日本B. 澳大利亚C. 加拿大D. 巴西答案:B7.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世界面积的:A. 2/5B. 1/4C. 1/6D. 1/10答案:A8. 制图所使用的工具不包括:A. 尺子B. 地图C. 罗盘D. 因式答案:D9. 以下不属于地球最寒冷地区的是:A. 北极圈B. 南极圈C. 寒带D. 温带答案:D10. 位于美洲地区的国家是:A. 尼罗河B. 尼亚加拉大瀑布C. 天坑D. 豪杰山脉答案:B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
2. 地理坐标中,经线长度逐渐(缩)小向两极靠拢。
3. 地球的总面积约为()平方千米。
4. 地球上海拔最高的点是(珠穆朗玛峰)。
5. 中国位于(东半球)。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什么是地理?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一门学科。
2.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地球是近似于椭球体的形状,略扁、稍扁球体。
3. 什么是经度和纬度?经度是地球表面划分东西两半球的线,也叫子午线;纬度是地球表面划分南北两半球的线,也叫纬线。
4. 经度和纬度的单位是什么?经度的单位为度,纬度的单位也为度。
5. 请简述制图的步骤。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期末检测高一地理试题说明:本试题包括第Ⅰ卷(选择题—页)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页)两部分。
总分分,时间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铅笔和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Ⅱ卷必须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分)本卷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回答—题。
.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有.个.个.个.个.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不.包括.距日远近适当.体积和质量适当.有液态水.有卫星绕转读图(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回答—题。
.①、②两地.自转的角速度相同.自转的线速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所在时区相同.春分日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①地大于②地.①地小于②地.①地等于②地.两地大小无法确定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若黄赤交角变为°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图太阳地球月球①②ºº图图.热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与现在相同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题。
.深秋季节,霜冻多发生在.阴天的夜晚.多云的白天.晴朗的白天.晴朗的夜晚.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上冷下热.水汽杂质含量多.对流旺盛.二氧化碳含量多读图,回答—题。
.与地相比,地.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气温高、气压高.气温低、气压低.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两地间的风向是.东南风.西北风.西南风.东北风.、两地的天气状况是.两地都多云雨天气.两地都多晴朗天气.地多有阴雨天气.地多有阴雨天气图是某地区水平气压分布图,读后回答—题。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题(含答案)期末检测高一地理试题本试题包括第Ⅰ卷(选择题,1-4页)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7页)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填涂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和试卷类型,使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
2.第Ⅰ卷答题时,考生需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项涂黑,如需更改答案,需先使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上新的答案。
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
3.第Ⅱ卷答题时,考生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得写在试题卷上。
如需更改答案,需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有几个?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下列不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的是:A。
距日远近适当 B。
体积和质量适当 C。
有液态水 D。
有卫星绕转读图2(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回答3-4题。
3.下列哪项相同?A。
两地自转的角速度 B。
两地自转的线速度 C。
两地地方时 D。
两地所在时区4.春分日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度,下列哪项正确?A。
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②地 B。
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②地 C。
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②地 D。
无法确定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关系图3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回答5-6题。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是: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6.若黄赤交角变为23.6度,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是:A。
热带范围变小B。
温带范围变大C。
寒带范围变大D。
与现在相同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7-8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试题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试题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B2.B解析:选项A、C、D均属于开源方面的措施,只有B项数节流方面的。
3.C解析:塔里木河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没有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
4.A解析:四个选项中A、D属于北半球,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看,A选项属于暖流(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故选A。
5.D解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中主要有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和洋流,前三项都不可能使位于北极圈内的港口终年不冻,只有暖流有可能,而它是欧洲沿海港口,只能是北大西洋暖流。
6.D解析: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在总水体中比例非常小。
如果过度用水或保护不当,就有使水资源枯竭的可能性沿,特别是地区性水资源枯竭。
7.B解析: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一部分)是从美国东部沿海流向欧洲西部海域。
8.B9.A解析:久雨不溢的原因是小天池通过下渗补给地下水,小天池的水并未溢出。
选项D不正确的原因是,地下水或地表水会通过蒸发等环节参与水循环。
10.D解析:秘鲁西海岸盛行离岸风(东南信风),吹拂海水离开海岸,迫使底层海水上泛补偿表层海水,同时将底层营养盐类带到上层,为浮游生物和鱼类提供大量的饵料。
11.D解析: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季风的影响,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结果。
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秘鲁沿岸热带荒漠气候形成的洋流是秘鲁寒流。
12.D解析:从风向看,④向左偏,应为南半球;风应该是从副高——30S吹来的,应是盛行西风吹拂下形成的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因受南极地区冰川、海上冰山等作用与影响,其性质为寒流。
13.C14.B解析: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是地表径流(该表的是地表径流)。
15.B解析:我国多河川径流平均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很少。
16.A解析:选项C、D不属于空间分布,最缺水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因为华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工农业较发达,人口密集,需水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2.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北方夏季的暴雨——暖锋过境B.清明时节雨纷纷——冷锋过境C.台风——热带气旋D.冬季寒潮——反气旋
3.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
A.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B.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
C.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D.气温日较差减小
5.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出()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
C.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D.风从北侧吹来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6~7题。
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
6.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逆辐射B.地面反射C.大气削弱作用D.地面削弱作用
7. 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增强
8.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9.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 B C D
10.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11.下图中表示南半球气旋示意图是()
A B C D
12.当今,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因素有()
①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②大量生产制冷设备
③大量植树造林④大量开荒种地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3.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近地面风向14.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15.下图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30°N附近B.乙地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气流D.②是盛行西南风
二、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读下面的资料和图,完成以下活动。
资料一图“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资料二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2003年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
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要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
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1)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__________ 趋势。
(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__年。
(3)造成气温变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的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4)你认为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1月12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
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给海平面上升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至少说出二点)
17.读“我国12月某日11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甲地为压,中心为气流,其天气状况为。
(2)从图中看冷空气正向方向移动,我国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锋天气过程。
(3)此时北京的天气情况是,过境后北京的天气情况是。
(4)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应用的知识点。
热处气流上升,冷处气流下沉。
白天山顶接受光热多,气流上升,谷底气流去补偿。
2.C
解析:北方夏季的暴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冬季寒潮是锋的活动,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形式。
3.A
解析:气流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4.D
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地表白天获取热量减少,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损失热量减少,从而使气温日较差减小。
5.B
解析:高空气流平行于等压线,在北半球向右偏,所以吹西风,飞机逆风飞行。
6.C
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7.D
解析:人造烟雾可使二氧化碳增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8.D
解析:近地面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冷,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高空为低压。
9.A
解析:西风位于中纬地区(即30°~60°纬度范围)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气流向右偏。
10.A
解析:②是副热带高压带。
11.A
解析:南半球气旋特征是气流由四周向中部辐聚,呈顺时针。
12.A
解析: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大量生产制冷设备释放氯氟烃等。
13.B
解析:图中d为水平气压梯度力;a与气流垂直,是地转偏向力;h为摩擦力;c为近地面风向。
14.C
解析:海洋热容量大,阴天日较差小,二者结合,所以温差最小。
15.A
解析:甲处是副热带高压。
二、综合题
16.(1)上升
(2)1998
(3)
(4)全球变暖(或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5)至少说出二点,言之有理。
①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A控制人口增长;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C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D开发清洁能源)。
②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量(A植树造林B固碳技术)。
③建设海岸防护堤坝。
17.(1)高下沉晴朗
(2)东南(或东)冷
(3)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升压、雨雪;气温降低、天气晴朗。
(4)有利,大风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大气质量变好;降温可以有效杀灭病菌。
或不利,大风降温造成出行不便;大风降温造成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