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施肥技术

合集下载

简述水稻施肥技术

简述水稻施肥技术

简述水稻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技术是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水稻是一种特别对土壤养分需求较高的作物,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水稻施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底肥施用:在水稻种植前适当施用底肥,如磷肥、钾肥等。

底肥的施用量取决于土壤养分水平和作物需求,通常在播种前
2-3周施用。

2. 追肥施用: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作物需要适时追肥。

通常分为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三个阶段进行追肥。

孕穗期追氮肥和磷肥,抽穗期追钾肥和微量元素,灌浆期追氮肥和磷肥。

3. 叶面施肥:水稻叶面施肥主要是通过叶面喷施肥料,补充植株所需的营养元素。

叶面施肥可以快速补充养分,提高作物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4. 水肥一体化:水稻是一种水生作物,水肥一体化是利用水来施肥的一种技术。

通过往水体中添加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使其随水体流动,并满足水稻根系对养分的需求。

5. 土壤调理:水稻施肥技术还包括对土壤进行调理,提高土壤肥力。

包括合理耕作、粉碎土壤团聚体、改善土壤通气性等措施。

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总而言之,水稻施肥技术是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合理施用底肥、追肥和叶面肥料,利用水肥一体化和土壤调理等措施,提高水稻生产效益。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一、前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稻施肥时间、施肥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水稻施肥时间1. 基本原则在确定水稻施肥时间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整施肥量和种类;(2)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3)避免在雨季或低温季节进行大量施肥,以免造成养分流失或积累。

2. 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时间(1)基础施肥:在播种前或移栽前进行,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一般情况下,基础施肥占总量的30%左右。

(2)追肥: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

追肥可以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3)叶面喷施:在生长期间,通过叶面喷施肥料来补充作物的养分需求。

三、水稻施肥技术1. 基本原则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2)合理控制施肥量和频率,避免过量或不足;(3)结合灌溉和管理等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

2. 施肥技术(1)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质量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手段。

适当加入有机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增加土壤营养、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手段。

选择适当的化学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四、总结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遵循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当的施肥时间和技术。

同时,结合灌溉和管理等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与时期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与时期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与时期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合理施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水稻施肥的技术要点和适宜的施肥时期。

一、基本施肥原则1.全面营养:水稻需要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如锌、铜、铁等。

合理施肥应注重各种元素的平衡供给,避免单一养分的过量或不足。

2.适量施肥: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沃度、水稻品种和生长期等因素确定。

过量施肥会造成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过少施肥则会限制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3.分期施肥: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采取适宜的施肥时期,使水稻能够在关键时刻得到及时供应。

二、施肥技术要点1.基础施肥:在田间进行整地和耕作后,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基础肥料。

基础肥料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混合施用,以满足水稻的营养需求。

2.追肥技术:水稻的生长期较长,需要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追肥。

一般分为底肥、分蘖期追肥、孕穗期追肥和灌浆期追肥。

每个阶段的追肥应根据水稻的生长状况和土壤条件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3.叶面喷施:水稻的叶片具有较强的养分吸收能力,叶面喷施可以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补充因土壤肥力不足或生长条件不理想而导致的养分缺乏。

叶面喷肥应选择适宜的养分溶液,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4.循环利用:水稻产生的秸秆和稻壳等农作物废弃物,经过合理处理后可以用于田间还田或制作有机肥料。

循环利用废弃物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供水稻所需的养分。

三、施肥时期1.基础施肥:水稻生长初期,即在栽插、分蘖期结束后进行基础施肥。

将基础肥料均匀撒在田间,然后耕翻土壤,使肥料充分与土壤混合,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

2.分蘖期追肥:水稻进入分蘖期后,可进行第一次追肥。

这时水稻开始分蘖,需补充氮、磷、钾等养分,促进分蘖发育,提高穗粒数和产量。

3.孕穗期追肥:水稻孕穗期是水稻形成穗粒的关键时期。

在此期间进行第二次追肥,增加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有助于提高穗粒的饱满度和产量。

水稻什么时间施肥 水稻施肥时间及施肥技术.doc

水稻什么时间施肥 水稻施肥时间及施肥技术.doc

水稻什么时间施肥水稻施肥时间及施肥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我国种植面积非常广泛,水稻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技巧可有效提高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户收入,那么,水稻什么时间施肥最好?水稻施肥时间及施肥技术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水稻施肥时间水稻施肥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

(1)基肥。

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

在施入农家肥的基础上,一般每亩冲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

(2)分蘖肥。

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

每亩随水冲施就果一桶,叶面喷施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促进分蘖。

(3)穗肥。

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

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

每亩冲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

(4)粒肥。

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

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每亩冲施德孚尔滴灌肥10-15千克。

水稻施肥技术施肥方法:在施肥的时候要注意方法,首先在施肥的时候要关注水稻的生长情况,根据不同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判断是否需要施肥。

如果施肥太早就会造成生长过快,没用的稻苗增多,但是施肥太晚就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等诸多疾病,同时有可能因为一时间水稻无法适应这个肥沃程度而倒苗。

其次施肥要注意用量,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根据稻田的肥沃程度和水稻的长势来进行施肥,通常一亩要用八千克复合肥或者六千克尿素。

最后施肥的时候尽量以喷施法,同时在肥料溶液中加一点洗衣粉,这样可以避免肥力被蒸发。

水稻施肥种类和要点施肥种类:水稻使用的肥料种类其实并不多,都是按照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的针对性的肥料。

水稻怎么施肥方案

水稻怎么施肥方案

水稻怎么施肥方案引言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施肥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水稻施肥方案,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保肥等方面的内容。

一、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水稻播种前或种植初期,通过施用有机肥、矿质肥等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具体方案如下:1.有机肥施用:在水稻上田前,将熟成的有机肥均匀撒在田面上。

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2.矿质肥施用: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矿质肥进行施用。

可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来调整矿质肥的配比。

常用的矿质肥包括复合肥、尿素、磷肥等。

二、追肥追肥是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进行的补充施肥。

具体方案如下:1.氮肥追施:水稻在生育过程中对氮素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

可以选择氮肥进行补充施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

2.钾肥追施: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对钾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穗肥期和灌浆期。

可以选择含钾肥进行追肥。

3.微量元素追施:水稻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较多,如锌、铁、锰等。

可以通过叶面喷施或土壤追肥的方式,进行补充。

三、保肥保肥是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以及丰收后,对土壤进行养分保持的措施。

具体方案如下:1.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定期进行适量浇水,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导致养分流失或根系缺氧。

2.覆盖地膜:在水稻丰收后,可以使用透明或黑色地膜覆盖在田地上。

地膜可以防止水分蒸发,减少土壤侵蚀,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微生物活动。

3.翻耕和杂草清除:在水稻丰收后,及时进行翻耕,将秸秆等有机物质深埋土中,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要注意清除田间杂草,以免竞争水稻的养分。

4.旋耕与轮作:水稻连作会导致土壤营养物质逐渐流失,建议采取旋耕和轮作方式,保持土壤肥力。

结论水稻施肥方案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保肥等措施。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保证水稻稳产。

同时,要注意根据土壤状况和水稻生长阶段的需要,适时进行追肥和保肥,以满足水稻对营养的需求。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本文将介绍水稻施肥技术的要点,包括基本原理、肥料选择和施肥方法等内容。

通过正确的施肥技术,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 水稻施肥的基本原理水稻是一种养分需求量较大的作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会对不同的营养元素有着不同的需求。

因此,合理的施肥是水稻生产的关键。

基本原理如下:•养分需求量: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在生长初期,水稻对氮、磷、钾的需求较大;在追肥期和灌浆期,对钾的需求增加。

同时,水稻还需要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

•生态环境适应性:水稻施肥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和地方性特点进行调整,适应水稻的生长环境。

•施肥原则:合理施肥的原则是均衡施肥、适时施肥、科学施肥和精确施肥。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农民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2. 肥料选择正确选择适合水稻的肥料是保证施肥效果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常见的水稻肥料选择要点:•氮肥:氮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营养元素之一。

一般可选择尿素、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

在生长初期,可以使用缓释氮肥,持续供应氮元素,减少浪费和损失。

•磷肥:磷肥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选择磷酸二铵、磷矿粉等肥料。

•钾肥:钾肥对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选择氯化钾、硫酸钾等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水稻对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的需求量较小,但缺乏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等方式补充微量元素。

3. 施肥方法合理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以下是施肥方法的要点:•基础肥料施用:在水稻苗床制备或深耕前,将基础肥料均匀施入,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

施肥量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确定。

•追肥施用: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适时进行追肥。

追肥时间及施肥量应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和水稻品种来确定。

•用肥与施肥技术结合:根据所用肥料的性质和施肥技术要求,结合灌溉和田间管理等措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损失。

水稻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技术一、水稻施肥的重要性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获得高产丰收和优质稻谷,正确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水稻施肥技术对于提高产量、改善稻谷品质、保护环境都有着重要作用。

二、水稻生长期的营养需求2.1 水稻生长期的阶段划分水稻的生长期可以分为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不同阶段的水稻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同。

2.2 水稻的主要营养元素需求水稻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硅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

这些营养元素在不同生长期有着不同的需求量和比例。

三、水稻施肥的原则与方法3.1 基于土壤测试的施肥原则水稻施肥应基于土壤测试结果,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并根据土壤肥力和所栽水稻的需求量来进行合理施肥。

3.2 不同生长期的施肥技术每个生长期的水稻对于养分的需求都不同,因此在不同生长期需要采用不同的施肥技术。

比如,在幼苗期应重点补充氮、磷等元素,而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则需要增加钾等元素的施肥。

3.3 种植技术与施肥的协同作用水稻生产中的种植技术也与施肥密切相关。

比如,精确插秧、深施肥、分段追肥等都可以提高施肥效果。

四、常见的水稻施肥技术4.1 基础肥和追肥的配比水稻种植时需施用基础肥和追肥。

基础肥一般在水田整地前施用,以提供水稻幼苗的初期养分供给;追肥则在生长期的不同阶段适量追施,以满足水稻生长的不同需求。

4.2 控释肥料的应用控释肥料具有缓释营养元素的特点,可以延缓养分释放,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和污染。

4.3 有机肥和绿肥的利用应用有机肥和绿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

4.4 配合生物技术的施肥技术生物技术在水稻施肥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如利用微生物肥料、菌剂和激素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转化效率。

五、水稻施肥的问题和对策5.1 养分流失和污染问题不合理的施肥会导致养分的流失和环境污染,应采取科学施肥和合理农田水利管理措施,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污染。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许多国家都被广泛种植。

正确的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稻施肥的要点,包括肥料选择、施肥时间、施肥方法以及施肥量的控制。

1.肥料选择水稻的施肥需要考虑到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

氮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对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起着关键作用。

磷对于水稻根系生长和形成花、实有着重要作用。

钾对于水稻的营养平衡和抗病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合理选择含有这些主要营养元素的肥料是水稻施肥的关键。

2.施肥时间水稻施肥的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常来说,水稻在活动生长期需要加强施肥。

一般而言,在水稻移栽后的30天内,对氮肥进行第一次追肥;在拔节期和抽穗期之间进行第二次追肥,主要补充磷和钾肥;在抽穗后期进行第三次追肥,这个阶段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提供丰富的氮肥和磷钾肥。

3.施肥方法水稻施肥有不同的方法,包括底肥和追肥。

底肥是在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的肥料,目的是为了提供给水稻种植初期所需的养分,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化学肥作为底肥。

追肥则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的补充肥料施用。

追肥可以通过灌溉施肥、叶面喷肥等方式进行。

根据水稻的生长状态和土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追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4.施肥量控制水稻施肥的关键是控制施肥量,以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的情况。

一般来说,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水稻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氮、磷、钾的施肥量。

根据水稻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性,逐渐增加施肥量可以更好地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同时,注意施肥的均匀性和深度,保证肥料的充分利用。

总结回顾:水稻施肥技术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正确选择肥料、合理施肥时间、掌握施肥方法以及控制施肥量是关键要点。

合理的施肥可以为水稻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而过量施肥或者不足施肥则会导致养分浪费或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实际种植中,农民应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条件,科学合理地施肥,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钾素的吸收规律
• 钾吸收量高于氮,表明水稻需要较多钾素,
但在水稻抽穗开花前其对钾的吸收已基本 完成。钾的吸收高峰是在分蘖盛期到拔节 期。孕穗期茎、叶含钾量不足1.2%,颖花 数会显著减少。出穗期至收获期茎、叶中 的钾并不像氮、磷那样向籽粒集中,其含 量维持在1.2%-2%之间。
施肥原则
• 稻田 施肥的原则应该是农家肥与化肥结合,
酸二氢钾+1%尿素。微量元素浓度在
0.1%-0.5%。喷施时间最好在下午或傍晚
无风的天气进行。
冷浸田施肥要点
• 这类稻田的特点是水分过多,空气过少,
土质冷凉,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所以有 效养分含量极低,并因常处于还原条件下, 水稻根系生育不良,致使前期生长十分缓 慢,分蘖少。后期则随气温的上升,有机 质矿化迅速,又易促进水稻过量吸收养分, 使植株猛发徒长,诱发稻瘟病和延迟出穗 影响产量。
前、后分期施肥法
• 前、后分期施肥法是以水稻对于氮素营养
需要的规律为依据提出的,所谓前期施肥 是指营养生长阶段的施肥,主要是底肥和 分蘖肥,后期施肥是生殖生长阶段的施肥, 主要穗肥。是一种省肥、稳产、高产的施 肥方法。
• 前期施肥:有机肥料全部作基肥施用,磷
肥一般作辅助肥,钾肥一般50%作基肥氮 肥得30%-40%可采用辅肥、全层施肥、深 层施肥。分蘖肥可在移载后10天内进行, 调整肥主要是防止分蘖肥施用不均或补救
• 这种施肥法重施基肥并重施分蘖肥,酌施
穗肥,基肥占施肥量50%以上,达到“前 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 要求。这种施肥方法主攻穗数,适当争取 粒数和粒重。
• 前促即基肥中施用速效性氮肥占总量的
40%-50%,磷肥的全部,钾施用量占总量 的50%分蘖肥氮肥占总量的30%。 • 中控即施穗肥氮肥占总量的20%,钾肥占 总量的50% • 后补即可根据田间长势适当补施粒肥,但 施用氮肥量不能超过10%。
磷素的吸收规律
• 以幼苗期和分蘖期吸收最多,插秧后3周前
后为吸收高峰。此时磷素营养不足,对水 稻分蘖数及地上与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 均有影响。水稻苗期吸入的磷,在生育过 程可反复多次从衰老器官向新生器官转移, 至稻谷黄熟时,约60%-80%磷素转移集中 于籽粒中,而出穗后吸收的磷多数残留于 根部。
• (2)增施磷肥,适当补锌 。盐碱地磷的含
量低于非盐碱地土壤。因此,盐碱地水田 要增加磷的施用量。在内陆盐碱稻区缺锌 比较普遍,容易产生稻缩苗,所以盐碱地 水田区要适当补锌,采用底肥施用或插秧 大时蘸根的方法。
• (3)改进施肥方法。盐碱地氮的挥发损失
比中性土大,深层施肥肥效明显高于浅表 施肥。因此,改进盐碱地施肥技术一是应 选用颗粒较大的肥料,以减少表面积与土 壤接触,二是多次表施改为80%作为基肥 深层块。
• 后期施肥:适时施用穗肥。穗肥施用要根
据水稻生长发育情况决定时间。北方稻区 一般幼穗分化与基部节间伸长同时进行, 此时施肥,有增加枝梗和颖花分化的作用, 但也可能会助长节间伸长过度而引起倒伏, 施肥时要注意。正常穗肥施用时期以减数 分裂期为宜。巧施破口肥和齐穗肥。齐穗 肥和破口肥要以水稻长势和长相来确定, 一般高温年效果大于低温年。
产量(千克)×一千克稻谷需要的营养元素量 • 土壤供应肥量=无肥区产量的养分吸收量 • 有机肥供肥量=每667平方米施用量(千克)× 含氮量(%)×利用率(%) • 一般有机肥含氮量为0.5%,利用率氮 为25%, 磷为25%,钾为50%,化肥利用率一般氮40%, 磷15%,钾50%。
前促、中控、后补法
• 冷浸田施肥要掌握的原则是:早追施返青
肥,适当控制后期施肥,防止贪青晚熟及
成熟度低;增磷补锌,冷凉条件下水稻吸
收磷受阻,因此要增加磷肥的施用量,同
时补充锌肥。
盐碱地种稻施肥要点
• (1)以增施有机肥为主,适当控制化肥施
用。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增加土壤 对有害阴、阳离子的缓冲能力,有机肥又是 迟效肥,其肥效持久,不容易损失,有利于 保苗、发根、促进生长。盐碱地施用化肥量 不宜过多,一般碱性稻田可选用偏酸性肥料 施用,如过磷酸钙、硫酸铵等。含盐量较高 的稻田可施用生理中性肥,以避免加重土壤 的次生盐渍化。盐碱地施用化肥应分次少量 施用。
水稻的施肥技术
水稻需肥的特性
• 生产500kg稻谷及相应的稻草,需吸收N
8--10 kg,P2O5 5--6kg,K2O12--18kg, 三者的比例大致为2:1:3。
氮素吸收规律
• 水稻对氮素营养十分敏感,是决定水稻产
量最重要的因素,水稻一生中在体内具有 较高的氮素浓度这是高产水稻所需要的营 养生理特性。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 显的高峰,一是水稻分蘖期,即插秧后两 周;二是插秧后7-8周,此时如果氮素供应 不足,常会引起颖花退化,而不利于高产。
氮、磷、钾结合,施足基肥,早施蘖肥, 巧施穗粒肥,瞻前顾后、平稳促进。
施肥量的计算
• 施肥量的计算要根据品种、产量指标、土
壤肥力、肥料类型等综合资料确定。一般 可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 化肥施用量=计划产量的养分吸收量-土壤 供肥量-有机肥供肥量/肥料含养分百分率 (%)×肥料利用率(%)
• 式中计划产量的养分吸收量=每667平方米计划
配方施肥法
• 配方施肥法科学地确定有机肥与无机肥料
配合,氮、磷、钾配合的最佳用量和比例,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根据
不同品种、地块确定不同的施肥量,北方
近几年这种施肥法引用较多。
根外施肥方法
• 根外施肥通常是在齐穗期至灌浆期喷施,
如果缺氮则以尿素为主,喷施浓度为1.5%-
2.0%。如果是磷、钾不足,可选择0.5%磷
怎样防止水稻倒伏
• 水稻倒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倒,由于
根系发育不良扎根浅而不稳,缺乏支持力, 稍受风雨侵袭就发生平地倒伏;另一种为 茎倒,由于茎秆不壮,负担不起上部重量, 因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
• 造成水稻倒伏的原因很多,除强风暴雨等
一些客观原因外,一是品种不抗倒,一般 植株矮、节间短、茎秆粗壮、叶片直立、 根系生长不良,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不好, 也易造成倒伏,所以深耕和合理密植是防 止倒伏的重要措施;三是肥水管理不当, 片面重施氮肥,分蘖期发苗过旺,叶片面 积过大,封行过早,千万茎秆基部节间徒 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