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床施肥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近年来,随着人类口粮需求的增加和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农业科技发展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新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帮助农民提高产量,改善农业生产。
一、精确施肥技术精确施肥技术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
它通过科学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量,实现精准施肥,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精确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测试、营养管理和肥料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
1. 土壤测试土壤测试是确定土壤养分含量的首要步骤。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检测其中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含量以及pH值等指标,农民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施肥,保证作物的养分供应。
2. 营养管理养分管理是精确施肥的核心内容。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合理调配不同种类的肥料,确保作物能够获得所需养分。
同时,科学施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
3. 肥料利用效率提升提升肥料利用效率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手段。
农民可以采用控释肥料、液体肥料等新型肥料,通过缓释效果和高效吸收特点,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精细管理技术精细管理技术是另一项推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方向。
它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
1. 间隔栽植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存在种植密度过高的问题,导致光、水和养分的竞争加剧,并且易发生病虫害。
而通过间隔栽植技术,合理安排植株间的距离,增加植株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
2. 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是一种将水管理和施肥有机结合的技术。
通过合理管理灌溉水量和施肥时间,将肥料充分溶解于灌溉水中,使植株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减少浪费和排放,提高施肥效果。
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制约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民可以采用生物防治、高效低毒农药等方法,针对性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牛人总结,不可思议)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牛人总结,不可思议)第一章水稻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一、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还有杀菌防病作用。
特别是对成熟不良和贮藏中受潮的种子,晒种效果尤为明显。
晒种方法:选高温晴天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晒2-3天。
晒种时要摊薄,勤翻,晒透,使种子受光、受热均匀,防止搓伤种皮。
二、盐水选种盐水选种是简便易行的选种方法,能淘汰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保证种子饱满,为齐苗全苗壮苗打好基础。
具体做法是:先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0-1.13的盐水(如果没有比重计测定比重,可用新鲜鸡蛋一个,放入盐水中,鸡蛋漂浮水面能露出伍分硬币大小的蛋壳盐水比重即约为1.10-1.13),将种子放入盐水中,充分搅拌,捞去漂浮在水面的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然后取出下沉的种子,用清水洗两遍即可。
每选二、三次,要用鸡蛋再测一次比重,及时调整盐水浓度。
三、种子消毒由种子传染的水稻病害,主要是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治这两种病害的简便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
常用的种子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浸种灵一支(2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6-8公斤,遮光浸种120小时。
此法对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效均在95%以上。
2、用98%巴丹原粉兑水6000倍,加上3%多菌灵溶液混合就苗海藻酸碘,浸种72小时,对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有良好效果。
种子消毒时应注意:在浸种过程中,每隔6小时左右要搅拌一次,使上下种子着药均匀,用药水浸种后,将种子捞出须放清水内浸泡半小时,反复两次,以防药害。
四、增产拌种水稻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起到壮苗、增产的作用。
方法是水稻播种前用60%吡虫啉种衣剂,拌匀后播种即可。
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根据4月下旬天气忽冷忽热情况,水稻苗期管理建议如下:一、苗床温度管理1、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
棚内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25-28℃,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最低温度不低于10℃。
东北地区水稻施肥方法

东北地区水稻施肥方法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水稻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下面介绍适合东北地区水稻的施肥方法。
1. 基肥:基肥是指在水稻种植前施用的肥料,可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施肥时间一般为春季(3月中旬至4月初),建议使用有机肥和磷肥。
2. 追肥:追肥是指在水稻生长期间的肥料施用,主要是提供氮、磷、钾等元素,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追肥时间为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建议使用尿素等氮肥和磷钾肥进行追肥。
3. 叶面喷肥:叶面喷肥是指将肥料溶液喷洒在水稻叶面上,通过植株叶片吸收养分,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叶面喷肥时间一般为生长期和开花期,建议使用速效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
4. 轮作施肥:水稻轮作作物在施肥时应注意与前一年作物施肥的差异,根据当前作物生长需要与营养素供给,进行适量施肥。
总之,东北地区水稻施肥方法应根据气候、土壤、品种等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为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1 -。
水稻秧田肥床旱育稀植技术

壤融 合 , 止落 谷盖 膜后 温度 升 高 , 防 有机肥 分 解转 化时 释 放
出大量 有 害物 质侵 害秧苗根 部 , 导致 秧苗 中毒 死苗 。 () 3 播前 2 右 , 速 效氮 磷 钾肥 , 5d左 施 以迅 速提 高 供 肥
以上。
2 秧 田 肥 床 旱 育 技 术 21 苗 床 选 择 .
肥床 标 准 要 求达 到 肥 、 、 。 谓“ ” 是 培 肥 后 苗 松 厚 所 肥 就 床 养 分充 足 , 养成 分 齐 全 ; 谓 “ ” 是 苗床 松 软 , 有 营 所 松 就 富 弹 性 , 海 绵 状 , 观 性 状 就 是 手 握成 团 , 如 直 齐胸 落地 即 散 ;
产 量 、 加 农 民 收 入 的 目的 。 增
关键 词 水稻 ; 育秧 ; 旱 稀植 中图 分类 号 ¥ 1 文献 标识 码 51
B
文章 编号
10 — 7 9 2 1 )4 0 9 — 2 0 7 5 3 (0 1 2 — 0 6 0
1 肥 床 旱 育 秧 的 优 点
一
5k/ z全层 施 入 1~0c g , m 5 2 m耕 作 层 中 , 保 持 土 壤 适 宜 水 并
是 秧 苗矮 壮 , 系 活 力强 , 根 抗倒 性 好 。 是 栽 后起 发 二
快 , 蘖旺 盛 , 穗率 高 , 大粒 多 , 实好 【三 是 能早 播早 分 成 穗 结 1 。 栽 , 早 成 熟 , 般 比 常规 栽培 提 早成 熟 3 5 。 是 具 有 提 一 ~ 四 d
“ 省二 增 ” 突 出优 势 , 五 的 即省 秧 田 、 种 子 、 省 省水 、 省肥 、 省 工和 增产 、 增收 。 省秧 田 : 大苗 移 栽旱 育 秧 6 6 7m 田可 6. 秧 6 以 栽 1 0 1 3h 大 田 , . ~ . m2 0 3 比水 育秧 节省 一半 以 上秧 田 ; 省种 子 : 育秧 成秧 率高 , 上大 田实行 扩 行 减 苗稀 植 , 田可 旱 加 大 省 种 1 gh 5k/m 左右 : 省水 : 育秧 只在 育秧 前浇 透底 墒 水 。 旱 4叶后 不卷 叶不 浇水 , 个育 秧期 间可 省水 9 %; 肥 : 整 O 省 旱育
水稻育秧技术及施肥方法

响水稻产量 。因此 , 在水稻生长发 育过程 中要注 意控 制 3 . 4重视 施 用磷 钾 肥 磷钾肥 是水 稻生长 发 育不可
4 0 g , 加水 3 0 —4 0 k g 喷 雾。施药前排干水 , 药后 1  ̄ 2 天上 氮肥用量 。 吡虫啉可 湿性 粉剂 4 0 g加稼洁 ( 5 0 %氯 溴异氰尿酸 ) 3 0 g 缺少 的元素 , 可 增强植株体 内活动 力 , 促进 养分合成 与 加三福 l I 1  ̄ ( 6 %丙硫 咪唑多菌 灵 ) 1 0 0 g , 加水 5 0 ~7 5 k g 喷 运转 , 加 强光合 作 用 , 延 长 叶 的功 能期 , 使谷 粒 充实饱
1 . 水稻种 子处理 与育秧 管理 晒种 , 再用 2 5 %咪鲜胺 1 0 0 g 或 恶线清 ( 1 6 %咪鲜 胺杀螟
水 稻测土配方施肥 要掌握 以土定 产 、以产定肥 、 因 3 . 1 测土 配方 测 土是测土配方施肥 的前提 , 通 过对
定水稻产量 的直接 因素 , 而合 理施肥是决定水 稻是否高 缺补缺 、 有机无机 相结合 、 氮磷钾平衡施 用的原 则。
1 . 3病 虫害 防 治 落 谷 前每 亩 用 4 8 %毒 死 蜱 乳 油 水稻获得高产 。农 家肥一定要选 用腐 熟的农家肥 。
3 . 3 控 制 氮素肥 水 稻适量 施用 氮肥可 促进 稻株发
谷后再用 4 0 %辛硫磷乳 油 1 0 0 g 拌饵料于傍晚撒施在秧 棵生长 , 但 过量施 用 , 不仅 会造成 无效 分孽增 多 , 贪青 、
肥 。但 培肥不好 、 底肥 不足 、 出现 落黄 的秧 田 , 要及 时撒
施速效氮肥 , 每亩施 1 0  ̄ 2 0 k g尿素 , 并及时浇水 , 以防肥 肥属 完全肥 料 , 含 有各种养 分 , 除氮 、 磷、 钾外 , 还有钠 、
水稻种植及施肥技术

( rp ui me t eaie c n lg eerhIs tt o eHeln j n rvn e g iutrl ce c Co s No r h n rt h oo yR sac nt ue fh i gi gP o ic r l a S in e s Op vT i t o a A c u Is i t nHabnHeln j n 5 0 6 n it i , r i, i gi g 1 0 8 ) tu o o a
失。
,
“ 好 一 半禾 ” ,育 秧 施 肥 是 培 育壮 秧 的关 键 措 施 之 秧 荆 来 育苗 。 水
稻 壮秧 营 养 剂 是 黑 龙 江 省 农业 科 学 院作 物 营 养 实 用 技 术 研
究所 最 早 研 制 成 功 的 , 该研 究项 目获 得 19 年 黑 龙江 省 省 97
有 壮 秧 剂 的 营 养 土 或 覆 盖 种 子 。② 配 制 营 养 土 必 须 混 拌 均
匀 。③壮秧剂不含除草剂,故要 除草须另作处理。④ 在育大 苗 后 期 出 现 脱 肥 的 情况 下 ,适 量 追 施 氮 肥 ,保 证秧 苗 正 常生
长。
与水稻施肥技术密切相关,所 以苗期和大 田施肥技术,是 提 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必然保障。 l 水稻 苗床施肥技术
中国西部科 技 2 1 年0 月 ( 00 9 上旬 ) 第0 卷 第2 期总 第2 2 9 5 2 期
水稻种植及施J 术 瞰
苏保 华 张 岩
( 龙 江省 农 业 科 学院 作 物 营 养 实 用技 术 研 究 所 , 黑 龙 江 哈 尔滨 1 0 8 ) 黑 0 6 5
摘
要:本 文介绍水稻种植过程 中的苗期施肥和 大 田施肥 技术及水稻一生 用肥量 。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
施肥作为水稻生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目前采用的水稻三控施肥技术(N、P、K三种营养元素施肥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顾名思义,即针对水稻生长和发育中的三个关键期进行相应的施肥控制。
其中,第一个控制点为出苗后4至5叶期,第二个控制点为拔节期,第三个控制点为抽穗期。
在这三个控制点中,对应的营养元素施肥量不同,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二、具体施肥方法1. 出苗后4至5叶期,此时水稻幼苗生长较快,需要增强其根系的吸收能力,因此施肥应以磷肥为主,并适量施用氮肥和钾肥。
其中,氮肥以尿素为主,磷肥以单超磷酸钙为主,钾肥以氯化钾为主。
具体施肥量为每亩施用15公斤尿素、20公斤单超磷酸钙和10公斤氯化钾。
2. 拔节期,此时水稻进入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的高峰期,需要适量增加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以促进其生长。
同时,为防止大量氮肥施入土壤后挥发、渗漏等现象,需要采用缓释肥进行施肥。
此时的具体施肥量为每亩施用30公斤尿素、10公斤缓释氮肥、15公斤氯化钾。
1. 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采用三控施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适量增加或减少施肥量,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 减少化肥浪费。
采用缓释肥等技术,可以减少肥料的挥发、渗漏等现象,避免化肥的浪费。
3. 保护环境。
采用三控施肥技术,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残留量,避免化肥对土地和水体的污染,保护环境。
四、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技术,以适应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
2. 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引起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3. 分散施肥,避免出现集中施肥和单一肥料施用的情况。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本文将介绍水稻施肥技术的要点,包括基本原理、肥料选择和施肥方法等内容。
通过正确的施肥技术,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 水稻施肥的基本原理水稻是一种养分需求量较大的作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会对不同的营养元素有着不同的需求。
因此,合理的施肥是水稻生产的关键。
基本原理如下:•养分需求量: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在生长初期,水稻对氮、磷、钾的需求较大;在追肥期和灌浆期,对钾的需求增加。
同时,水稻还需要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
•生态环境适应性:水稻施肥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和地方性特点进行调整,适应水稻的生长环境。
•施肥原则:合理施肥的原则是均衡施肥、适时施肥、科学施肥和精确施肥。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农民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2. 肥料选择正确选择适合水稻的肥料是保证施肥效果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常见的水稻肥料选择要点:•氮肥:氮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营养元素之一。
一般可选择尿素、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
在生长初期,可以使用缓释氮肥,持续供应氮元素,减少浪费和损失。
•磷肥:磷肥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选择磷酸二铵、磷矿粉等肥料。
•钾肥:钾肥对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选择氯化钾、硫酸钾等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水稻对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的需求量较小,但缺乏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等方式补充微量元素。
3. 施肥方法合理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以下是施肥方法的要点:•基础肥料施用:在水稻苗床制备或深耕前,将基础肥料均匀施入,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
施肥量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确定。
•追肥施用: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适时进行追肥。
追肥时间及施肥量应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和水稻品种来确定。
•用肥与施肥技术结合:根据所用肥料的性质和施肥技术要求,结合灌溉和田间管理等措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床基肥。
移栽水稻生长初期主要是培育壮秧,因此秧田的养分状况与稻秧的健壮与否有直接的关系,施用有机肥有创造松软的床土,使床土水、肥、气、热协调,给秧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适合做秧田基肥有机肥有猪圈粪,马牛粪、鸡鸭粪和人粪尿等优质农家肥,这些农家肥预先要堆腐发酵,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否则引起秧苗根腐病或枯苗现象,而且还造成草荒。
以每平方米施4-5千克为宜,与床土混匀耙细。
苗床施有机肥以外,还要强调用磷肥做基肥,因为水稻生长早期是水稻磷素营养的临界期,而且水稻分蘖的根系发育都需要丰富的磷素。
因此,早施并施足磷肥对水稻后期生长有良好的作用。
否则此时缺磷造成的影响以后也难以弥补。
以每平方米施过石100克为宜。
注意过石做基肥时要捣碎,筛细施匀,否则粒大施不均发生水稻立枯病,过石用量不宜过多。
宜使苗床的床面发干,不利于幼苗生长,也可每平方米施磷酸二铵50克,捣碎与床土混匀。
在施用优质有机肥的基础上,不提倡用氮肥做基肥。
因为氮肥过多地上部易徙长,根系发育弱,抗逆能力不降。
在有机肥不足或有机肥质量差的条件下,适当用些氮肥做基肥,以补充氮素的不足,但要掌握用量,不要过量、以每平方米施硝酸铵25克或尿素16克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