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技术基础习题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习题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习题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习题

答案:一、CCADA ABCBA

二、AC\ABCD\ABCD\AC\ABCD\ABC\AC\ABCD\ABC\ABC

三、1、数据通信 2、信息 3、数据 4 、信号

5、数字模拟数字模拟

6、发送设备传输设备接收设备

7、比特率

8、波特率

9、带宽 10、信道容量

11、误码率 12、吞吐量 13、串行传输 14、并行传输 15、同步 16 异步 17、单工 18、半双工 19、全双工

20、电路报文分组 21、电路建立数据传输拆除电路 22、报文交换存储-转发 23、分组交换

24、数据报方式虚电路方式 25、多路复用

26、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单工通信是指()。

A.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B.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C.信息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

D.通信双方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2.数据通信的信道包括()。

A.模拟信道B.数字信道

C.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D.同步信道和异步信道

3.双工通信是指()。

A.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B.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C.信息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

D.通信双方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4.半双工通信是指()。

A.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B.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C.信息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

D.通信双方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5.完整的通信系统是由()构成。

A.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

B.信源、变换器、信道、信宿

C.信源、变换器、反变换器、信宿

D.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

6.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构成。

A.移动台、基地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公用电话网相连接的中继线

B.移动台、基地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C.移动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公用电话网相连接的中继线D.移动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公用电话网相连接的中继线7.无线寻呼是()。

A.一种传送简单语言信息的单向呼叫系统

B.一种传送非简单语言信息的单向呼叫系统

C.一种传送简单语言信息的双向呼叫系统

D.一种传送非简单语言信息的双向呼叫系统

8.()是将一条物理线路按时间分成一个个互不重叠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常称为一帧,帧再分为若干时隙,轮换地为多个信号所使用。

A.波分多路复用 B.频率多路复用C.时分多路复用 D.远程多路复用9.频分复用是一种按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它将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互不交叠的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就是()。

A.波分多路复用B.频率多路复用

C.时分多路复用D.远程多路复用

10.()方式,就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是两个站之间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

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

C.电流交换D.分页交换

二、多项选择题

1.按传输信息的电信号可将通信系统分为()。

A.模拟通信B.同步通信

C.数字通信D.异步通信

2.光缆的优点是()。

A.光缆的传输速率高

B.光缆的传输衰减小,连接的范围更广

C.光缆不受外界电磁波的干扰

D.光缆无串音干扰

3.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成部分来看,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一般由以下()个部分组成。

A.数据终端设备B.通信控制器

C.通信信道D.信号变换器

4.在分组交换网中,有两种常用的处理数据的方法()A.数据报方式B.通信控制器

C.虚电路方式D.信号变换器

5.移动通信就是双方中至少一方处于运动状态中,其中()。A.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通信

B.移动台与另一个移动台通信

C.移动台通过移动交换中心与另一移动台之间通信

D.移动台通过移动交换中心与另一固定台之间通信

6.根据交换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的不同,常用的交换方式有()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D.波交换

7.多路复用通常采用()。

A.频分多路复用B.报文交换

C.时分多路复用D.波交换

8.移动通信的特点是()。

A.电波传播环境复杂B.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大

C.控制系统复杂D.组网方式灵活多样

9.公用移动通信系统是由()组成。

A.移动台B.基地台

C.移动电话交换中心D.固定台

10.无线寻呼系统是由()组成。

A.寻呼系统中心B.基站

C.寻呼接收器D.固定台

三、填空题

1.(数据通信)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

2.(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和相互联系特性的表征,是对现实世界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某种认识。

3.(数据)一般可理解为“信息的数字化形式”,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数据通常理解为在网络中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二进制数字编码。4.(信号)简单地说是携带信息的传输介质,具有确定的物理描述。5.信号可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从时间域来看,(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信号,(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信号。

6.任何一个通信系统都可以看作是由(发送设备)、(传输设备)和(接收设备)三大部分组成。

7.(比特率)是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在有效的带宽上,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数,可用每秒比特数单位表示。

8.(波特率)是一种调制速率,是指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的速率,即调制后的模拟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其单位为波特。

9.(带宽)是指物理信道的频带宽度,即信道允许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单位为赫兹。

10.(信道容量)是指物理信道上能够传输数据的最大能力。11.(误码率)是指二进制编码在数据传输中被传错的概率,也称出错率。

12.(吞吐量)是指数值上大于等于信道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总的数据量,单位也是bps。

13.(串行传输)是数据以串行方式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14.(并行传输)是将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15.(同步)就是接收端按发送端发送的每个码元的起止时间及重复频率来接收数据,并且要校准自己的时钟以便与发送端的发送取得一致,实现同步接收。

16.在(异步)传输中,发送端可以在任意时刻发送字符,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可以任意变化。

17.(单双工)是指通信双方传送的数据是一个方向,不能反向传送。18.(半双工)是指通信双方传送的数据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若要改变数据的传输方向,需要利用开关进行切换。

19.(全双工)是指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双向传输。

20.根据交换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的不同,常用的交换方式有三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21.电路交换的通信过程分为(电路建立)、(数据传输)、(拆除电路)连接三个阶段。

22.(报文交换)方式,就是源站在发送报文时,把目的地址添加到报文中,然后报文在网络中从一个结点传至另一个结点。在每个结点中,接收信息后暂时存储起来,待信道空闲时再转发到下一结点,这种工作方式叫(存储-转发)方式。

23.(分组交换)是吸取报文交换的优点,仍然采取存储-转发方式,但不像报文交换以报文为单位交换,而是把报文裁成若干比较短的、规格化了的“分组”进行交换和传输。

24.在分组交换网中,有两种常用的处理数据的方法:(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

25.(多路复用)是指在数据传输系统中,允许两个或多个数据源共享同一个公共传输介质,就像每一个数据源都有自己的信道一样。26.多路复用通常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四、简答题

1.数据通信模型由那几部分构成?其各部分功能是什么?

2.通信信道有那些分类?

3.常用的通信介质有那些?

4.什么是数据传输?其模式有那些?

5.光缆的特点。

6.常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有那些?

7.报文交换方式与电路交换方式相比有什么特点?

8.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优点。

9.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都有什么?

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道路

传输介质的性能与网络的通信、速度、距离、价格以及网络中的节点数和可靠性都有很大影响。

常见的传输介质有很多,可分为两大类: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等。

多路复用技术

1.多路复用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彼此独立的信号合并成一个符合信

号,在一条信道上进行传输的技术。

2.多路复用是通过多个信源共享一个公共信道,将传输信道在频率或

时间域上进行分割,形成若甘个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单独传输一路数据。

3.但信道的传输能力远远大于每个信源的平均传输需求时,采用多路

复用技术可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4.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有4种类型: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

用TDM、码分多路复用CDM、波分多路复用WDM

局域网及其特点

局域网是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利用通信设备将多台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

特点:覆盖范围小、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易于实现、单位专用、关键技术

ARP?

ARP即地址解析协议,是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当某节点的IP地址的ARP请求被广播到网络上后,该节点会收到确认其物理地址的应答,这样的数据包才能被发送出去。ARP只适用于广播功能的网络,不能使用与点到点网络。其主要用于已知IP地址,获取对应的物理地址的一种协议。

因特网接入方式

拨号接入方式,如PSTN拨号接入,窄带ISDN拨号接入,ASDL拨号接入;专线接入方式:DDN接入、有线电视网接入、LAN接入、光纤接入等;无线接入方式:固定式接入方式,如卫星;移动式接入方式,如Wi-Fi

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组网技术,它是以无线信道为传输

介质构成的计算机网络,通过无线电技术来实现在空间传输数据

具有使用灵活、移动性强、安装便捷、易于扩展、经济节约等优点,但传输质量易受外界干扰,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与有线信道的传输速率相比要低得多。

关键技术:传输介质和传输技术;无线局域网设备;CSMA/CA等

其他技术:无线ATM,HiperLAN,蓝牙等。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许骏)

第一篇计算机与网络基础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答:从产生信息的客体出发,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表述;从接收信息的主体而言,信息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一种东西;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信息可以理解为一组编码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某一目的有用的知识。 特征:(1)可共享性;(2)可转移性(时间上转移“存储”,空间上转移“通信”);(3)相对性与时效性;(4)可变换性;(5)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 2.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代表信息的哪些过程? 答: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其内容包括:(1)感测技术(信息的获取);(2)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3)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4)控制技术(信息的应用)。 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2)计算机内部采取二进制形式表示和存储指令或数据; (3)把解决问题的程序和需要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周而复始地取指令、执行指令的过程。 4.画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答:硬件系统结构图见P8页。各部分基本功能如下: (1)中央处理单元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控制器统一指挥和有效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2)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 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 充和后援。 (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作用是把原始数据以及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表示方式,然后放入存储器;输出设备用于把各种 计算机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 (4)输入/输出接口:作用是协调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的工作。功能大致包括:数据隔离;数据缓冲;数据变换;记录外设与接口的工作状态,据此调整对外设与数 据接口的指令;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联络控制。 (5)总线:是一组公共信号线,能分时地发送和接收各部件的信息。其优点是,可减少计算机系统中信息传输线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使计算机系统 便于实现模块化,从而提高计算机扩充内存容量及外部设备数量的灵活性。5.存储器为什么要分为外存储器和内存储器?两者各有何特点? 答:在计算机系统中,对存储器的容量、速度和价格这三个基本性能指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存储容量应满足各种应用需求,存储速度应尽量与CPU匹配,并支持输入/输出操作,价格要相对合理等。然而按目前的技术水平,仅采用一种存储技术组成单一的存储器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解决方案是采用多级存储器系统,即把几种存储技术结合起来,缓解容量、速度和价格之间的矛盾。 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充和后援。

信息技术基础题库(含答案)

附件4 敖汉旗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 B )形式加工、处理和传送的。 A. 十六进制码 B. 二进制码 C. 八进制码 D. 十进制码 2.当一个文件夹被重命名后,文件夹内的文件或文件夹将( D )。 A. 无任何变化 B. 也被重命名 C. 全部丢失 D. 文件夹被重命名,文件不会被重命名 3.在Windows默认环境中,下列4组键中,系统默认的中英文输入切换键是( C )。 A. Ctrl+Alt B. Ctrl+空格 C. Ctrl+Shift D. Shift+空格 4.在多媒体计算机中,( B )是用来播放、录制音乐的硬件设备。 A. 图形卡 B. 声卡 C. 网卡 D. 多功卡 5.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如果想一次选定多个分散的文件或文件夹,正确的操作是( D )。 A. 按住Ctrl键,用鼠标右键逐个选取 B. 按住Shift键,用鼠标右键逐个选取 C. 按住Shift键,用鼠标左键逐个选取 D. 按住Ctrl键,用鼠标左键逐个选取 6.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要实现粘贴操作,可以按( B )。 A. Ctrl+P B. Ctrl+V C. Ctrl+C D. Ctrl+X 7.下列哪项不属于电视类媒体( C A.投影机 B.视频展示平台 C.幻灯机 D.影碟机 8.在启动程序或打开文档时,如果记不清某个文件或文件夹位于何处,则可以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提供的( C )功能。 A. 帮助 B. 设置 C. 搜索 D. 浏览 9.在鸿合交互电子白板软件中能自动识别二维图形的是以下哪支笔?( D ) A.纹理笔 B.手势笔 C.智能笔 D.激光笔

松山区信息技术基础题库(带答案)

附件4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计算机部,数据是以(B)形式加工、处理和传送的。 A. 十六进制码 B. 二进制码 C. 八进制码 D. 十进制码 2.当一个文件夹被重命名后,文件夹的文件或文件夹将( A )。 A. 无任何变化 B. 也被重命名 C. 全部丢失 D. 文件夹被重命名,文件不会被重命名 3.在Windows默认环境中,下列4组键中,系统默认的中英文输入切换键是( B )。 A. Ctrl+Alt B. Ctrl+空格 C. Ctrl+Shift D. Shift+空格 4.在多媒体计算机中,( B )是用来播放、录制音乐的硬件设备。 A. 图形卡 B. 声卡 C. 网卡 D. 多功卡 5.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如果想一次选定多个分散的文件或文件夹,正确的操作是( D )。 A. 按住Ctrl键,用鼠标右键逐个选取 B. 按住Shift键,用鼠标右键逐个选取 C. 按住Shift键,用鼠标左键逐个选取 D. 按住Ctrl键,用鼠标左键逐个选取 6.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要实现粘贴操作,可以按( B )。 A. Ctrl+P B. Ctrl+V C. Ctrl+C D. Ctrl+X 7.下列哪项不属于电视类媒体( B ) A.投影机 B.视频展示平台 C.幻灯机 D.影碟机

8.在启动程序或打开文档时,如果记不清某个文件或文件夹位于何处,则可以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提供的( C )功能。 A. 帮助 B. 设置 C. 搜索 D. 浏览 9.在鸿合交互电子白板软件中能自动识别二维图形的是以下哪支笔?( C ) A.纹理笔 B.手势笔 C.智能笔 D.激光笔 10.LED交互式一体机是通过什么实现触控的?( A ) A.红外线 B.电容式 C.电阻式 D.压力感应 11.以下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D) A.从“开始”菜单往下选择相应的应用程序 B.在“开始”菜单中使用运行命令 C.在文件夹窗口用鼠标左键双击相应的应用程序图标 D.右双击相应的图标 12.电子白板与电脑如何连接( B ) A通过网络连接 B.通过USB线进行连接,且不需要外接电源 C.用U盘连接 D.通过DOS设置进行连接 13.第一次使用电子白板时,需要进行哪项操作( B ) A.定位操作 B.白板初使化操作 C.重装计算机系统 D.用U盘连接 14.用拼音或五笔字型输入法输入单个汉字时,使用的字母键( A )。 A. 必须是小写 B. 大写或小写 C. 必须是大写 D. 大写或小写混合使用 15.交互式电子白板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是( C )

数据通信基础

信道的数据速率计算公式 在使用香农理论时!由于s/n(信噪比)通常较大,因此通常使用分贝(dB)表示,例如。s/n=1000.分贝表示就是30dB.如果带宽是3KHZ,这时的极限速率是30Kb/s 通常误码率小于10E-6。 8.2 数据通信基础技术 1.信道特性 数据通信的目的就是传递信息,在一次通信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端称为信源,接收信息的一端称为信宿,而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就称为信道。信道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信道容量——也就是信道上数据所能够达到的传输速率。和信道相关的概念如下。 —带宽:是指发送器和传输媒体的特性限制下的带宽,通常用赫兹或每秒周期表示(对于模拟信道而言,其信道带宽W=最高频率f2-最低频率f1)。通常是信道的电路制成后,带宽就决定了,因此它是影响信道传输速率的客观性因素。 —噪声: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这种干扰就称为噪声,它会使得信道的传输速率降低。

在数据通信技术中,人们一方面通过研究新的传输媒介来降低噪声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研究更先进的数据调制技术,从而能更加有效地利用信道的带 宽。 图8-2 信道的数据速率计算公式示意图 从图8-2中,可以看出在计算信道的数据速率时有两种考虑的方式。 —有噪声:这时应该使用香农理论。 在使用香农理论时,由于S/N(信噪比)的比值通常太大,因此通常使用分 (S/N)。例如,S/N=1000时,用分贝表示就是30d 贝数(dB)来表示:dB=10 log 10 B。如果带宽是3KHz,则这时的极限数据速率就应该是C=3000 log(1+1000)≈3000×9.97≈30Kb/s(考试是会考该知识点的,应该记住这里的转换公式)。 对于有噪声的信道,我们用误码率来表示传输二进制位时出现差错的概率(出错的位数/传送的总位数),通常要求小于10-6。 —无噪声:这时应该使用尼奎斯特定律(也称为奈式定律)。 在计算时,关键的地方在于理解码元和比特的转换关系。码元是一个数据信号的基本单位,而比特是一个二制数位,一位可以表示两个值。因此,如果码元可取两个离散值,则只需1比特表示;若可取4个离散值,则需要2比特来表示。码元有多少个不同种类取决于其使用的调制技术,关于调制技术的更多细节参见后面的知识点,在此只列出常见的调制技术所携带的码元数,如表8-1所示。

通信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试举出若干个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例子。 答:模拟信号:语音信号等 数字信号:计算机处理数据等。 2、请说明有线电视、市内电话、调频广播、移动电话、校园网等通信系统各使用哪些信道。答: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市内电话:双绞线 调频广播:无线信道 移动电话:无线信道 校园网: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3、试述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通信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1)信源;2)发送设备;3)接收设备;4)信宿;5)信道。 4、一个有10个终端的通信网络,如果采用网型网需要用到多少条通信链路?如果采用星型网需要有多少条通信链路? 答:网状网:45条;星状网:10条 5、试述传码率,传信率,误码率,误信率的定义,单位。并说明二进制和多进制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相互关系。 答:1)传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传送的码元数目,单位为“波特”或“B”。 2)传信率也称为比特率(bit 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所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bit/s”或“bps”。 3)误码率就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Pe=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 4)误信率是指发生差错的信息量在信息传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Peb=系统传输中出错的比特数/系统传输的总比特数。 r=Rmlog2m(bit/s) 式中,r为传信率,Rm为m进制的传码率。 6、描述点对点通信的几种方式。 答: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7、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在哪里?各有哪些优点?

答:线路交换:网上的交换设备根据用户的拨号建立一条确定的路径,并且在通信期间保持这条路径,从被呼用户摘机建立通话开始到一方挂机为止,这条线路一直为该用户所占用。线路交换的很大一个优点是实时性好。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与转发的交换方式,很适合于数据通信。它将信息分成一系列有限长的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都有地址,而且序号相连。这些数据包各自独立地经过可能不同的路径到达它们的目的地,然后按照序号重新排列,恢复信息。它的优点是线路利用率高。 8、已知二进制数字信号每个码元占用的时间为1ms,1、0等概率出现,求(1)码元速率,(2)每秒钟的信息量,(3)信息速率。 答:1)码元速率=1/0.001=1000(B) 2)每秒钟信息量=Rmlog2m=1000*1=1000(bit) 3)r=Rmlog2m=1000*1=1000(bit/s) 9、同上题,如果码元速率不变,改用8进制传输,且各码元等概率出现,求码元速率,信息速率。 答:1)码元速率=1/0.001=1000(B) 2)r=Rmlog2m=1000*3=3000(bit/s)

信息技术基础模拟题

允许用户浏览 Internet 而不必担心恶意软件会感染主机软件安装 允许测试计算机硬件 允许测试计算机硬件升级 允许测试 ROM 固件升级 2 网络管理员目前有三台服务器,需要添加第四台服务器,但是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新增的显示器和键盘。下面哪种设备可以让管理员将所有服务器连接到一台显示器和一个键盘? 触摸屏显示器 PS/2 集线器 USB 切换器 KVM 切换器 UPS 3 组装计算机时,哪三个组件必须具有相同的规格尺寸?(选择三项。) 机箱 电源 显示器 显卡 主板 键盘 4 即使在拔下电源插头很长一段时间后,技术人员在打开电源时仍会有什么危险? 因存储的高压引起电击 热组件导致灼伤 接触重金属 吸入有毒气体导致中毒 5高速 USB 的数据速度最大是多少? Mbps 12 Mbps 380 Mbps 480 Mbps 480 Gbps 840 Gbps 6 最好使用哪项技术来实现驱动器冗余和数据保护? CD DVD PATA RAID SCSI 7可热插拔的 eSATA 驱动器的特征是什么? 为了连接驱动器,必须关闭计算机。 可热插拔的 eSATA 驱动器产生的热量少。 无须关闭计算机,即可将其连接至计算机或从计算机上拔下。 它具有较低的转速 (RPM)。 8 哪个 IEEE 标准定义了 FireWire 技术? 1284 1394 1451

1539 9 下面哪个术语是指在处理器制造商指定值的基础上提高处理器速度的技术? 节流 多任务 超频 超线程 10 电源的功能是什么? 将交流电转换成电压较低的直流电 将交流电转换成电压较高的直流电 将直流电转换成电压较低的交流电 将直流电转换成电压较高的交流电 11技术人员更换了公司所有笔记本电脑中的电池。下列哪个来源可提供有关旧电池正确处理要求的信息? MSDS OSHA 网站 笔记本电脑制造商的网站 当地环境法规 12 技术人员可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防范无线网络设备受到 RFI 影响? 降低湿度水平。 将设备放在防静电垫上。 一直将设备插在浪涌保护器中。 从该区域拿走无绳电话。 13 Windows 64 位操作系统有哪三项主要特征?(选择三项。) 64 位操作系统运行于 RISC 芯片体系结构上。 64 位操作系统可识别 128 GB 以上的 RAM。 64 位操作系统用于管理应用程序的寄存器更少。 64 位操作系统具有内置的虚拟化模式。 64 位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系统可提高程序性能。 64 位操作系统具有额外的安全功能。 14 技术人员想要在额外添加的新硬盘驱动器上创建新分区。应该使用下列哪种工具? 磁盘扫描 磁盘管理 Chkdsk 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设备管理器 15 一台运行 Windows 7 的 PC 一段时间以来运行缓慢,现在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启动应用程序和打开各种文档。可使用什么工具来修复此问题? Chkdsk Dr. Watson 系统还原 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16 技术人员在维护计算机系统时应该如何释放积聚的静电? 与计算机机箱的喷漆部件保持接触。 与计算机机箱的未喷漆部件保持接触。 在触摸任何计算机设备之前先戴上防静电腕带。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 所有计算机之间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都涉及由传输介质传输某种形式的数据编码信号。传输介质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起互连和通信作用,为数据信号提供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物理通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有线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中只作为传输介质,而非信号载体。计算机网络中流行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为:铜线和玻璃纤维。 1. 铜线 铜线(Copper Wire)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价廉和容易安装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早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为了尽可能减小铜线所传输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涉(Interference),我们使用两种基本的铜线类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1)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纽绞起来组成一条通信线路,它既可减小流过电流所辐射的能量,也可防止来自其他通信线路上信号的干涉。双绞线分屏蔽和无屏蔽两种,其形状结构如图1.1所示。双绞线的线路损耗较大,传输速率低,但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常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网络连接中。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由一对同轴导线组成。同轴电缆频带宽,损耗小,具有比双绞线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传输性能。按特性阻抗值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用于传输单路信号)和宽带(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两种。同轴电缆是目前LAN局域网与有线电视网中普遍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传输介质。 2.玻璃纤维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十分流行使用易弯曲的石英玻璃纤维来作为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光波(光脉冲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又将之称为光导纤维,简称光纤(Optical Fiber)或光缆(Optical Cable)。 光缆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纤芯),外加包层(硅橡胶)和保护层构成。在光缆一头的发射器使用LED光发射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或激光(Laser)来发射光脉冲,在光缆另一头的接收器使用光敏半导体管探测光脉冲。 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 一、通信信道与信道容量(Communication Channel & Channel Capacity) 通信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quot;联系",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逻辑信道可以是有连接的,也可以是无连接的。物理信道还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而分为有线信道和

最新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1)

无线通信技术 1.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信息传输能力。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有线通信,②无线通信,③光纤通信。 对于不同的传输介质,适宜使用不同的频率。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不同传输媒介可提供不同的通信的带宽。带宽即是可供使用的频谱宽度,高带宽传输介质可以承载较高的比特率。 2无线信道简介 信道又指“通路”,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可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

无线信道相对于有线信道通信质量差很多。有限信道典型的信噪比约为46dB,(信号电平比噪声电平高4万倍)。无限信道信噪比波动通常不超过2dB,同时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号衰落(骤然降低)。引起衰落的因素有环境有关。 2.1无线信道的传播机制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机制如下: ①直射:即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 ②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一般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墙壁表面发生; ③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物体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 ④散射:当无线路径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上,一般树叶、灯柱等会引起散射。 2.2无线信道的指标 (1)传播损耗:包括以下三类。 ①路径损耗:电波弥散特性造成,反映在公里量级空间距离内,接收信号电平的衰减(也称为大尺度衰落); ②阴影衰落:即慢衰落,是接收信号的场强在长时间内的缓慢变化,一般由于电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由于障碍物的电磁场阴影区所引起的; ③多径衰落:即快衰落,是接收信号场强在整个波长内迅速的随机变化,一般主要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 (2)传播时延:包括传播时延的平均值、传播时延的最大值和传播时延的统计特性等; (3)时延扩展: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沿不同的方向到达接收端会引起时延扩展,时延扩展是对信道色散效应的描述; (4)多普勒扩展:是一种由于多普勒频移现象引起的衰落过程的频率扩散,又称时间选择性衰落,是对信道时变效应的描述; (5)干扰:包括干扰的性质以及干扰的强度。 2.3无线信道模型 无线信道模型一般可分为室内传播模型和室外传播模型,后者又可以分为宏蜂窝模型和微蜂窝模型。 (1)室内传播模型:室内传播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小、环境变动较大、不受气候影响,但受建筑材料影响大。典型模型包括: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Ericsson多重断点模型等; (2)室外宏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架设较高、覆盖范围较大时所使用的一类模型。实际使用中一般是几种宏蜂窝模型结合使用来完成网络规划; (3)室外微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的架设高度在3~6m时,多使用室外微蜂窝模型;其描述的损耗可分为视距损耗与非视距损耗。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参考答案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一、填空题 1.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是指__数据传输___速率。 2.我们平时用的GSM手机采用的是___无线___通信。 3.在通信领域中,数据分为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电脑里的硬盘存储的数据属 于___数字数据。 4.数据包分为三部分:__地址信息______,数据和___校验码____。 5.发送方计算机将数据切分成协议能够处理的较小的部分,称为__分组__. 6.__光纤____更适于高速,高容量的数据传输,因为它衰减程度低,信号纯度高. 7.接收方计算机将数据包中的数据复制到____缓存_____中,以便进行重新组 装. 8.数据可分为_模拟数据_和_数字数据_两大类。 9.调制解调器在信源端是把_数字_信号转换成_模拟_信号,在另一端是把_模拟 _信号反转换成__数字_信号。 10.数字信号实现模拟传输时,数字信号变换成音频信号的过程称为__调制____; 音频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__解调_____。 11.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是指__数据传输____速率,而单位时间内 传输的码元个数是指__调制___速率。 12.串行通信可以有_单工__、半双工和_全双工__三种方向性结构。 13.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为_幅移键控ask_、频移键控法fsk和_相移键控psk. 14.为了能利用廉价的电话公共交换网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通信,必须将发送 端的__数字_信号变换成能在电话公共交换网上传输的_模拟_信号。 15._基带传输_是指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的简单传输方式。 16.在数字信号脉冲编码方案中,全宽码又称为不归零码,包括_单极性全宽码_和_ 双极性全宽码_两种。 17.在算机通信与网络中,广泛采用的信号同步方式有_异步传输方式_和_同步传 输方式_两种。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60863069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2.1 数据通信技术 2.1.1 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 1.几个术语的解释 1)数据-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是在某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 2)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数字信号则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选择适当的参量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3)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4)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5)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6)信道-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表示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可通过参量(幅度)来表示: 图2.1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表示 3.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的表示 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都可以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来表示,因而无论信源产生的是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都可以用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某种信号形式来传输。 1)模拟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模拟数据是时间的函数,并占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即频带。这种数据可以直接用占有相同频带的电信号,即对应的模拟信号来表示。模拟电话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2)数字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如Modem可以把数字数据调制成模拟信号;也可以把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数据。用Modem拨号上网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3)模拟数据也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对于声音数据来说,完成模拟数据和数字信号转换功能的设施是编码解码器CODEC。它将直接表示声音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流近似表示的数字信号;而在线路另一端的CODEC,则将二进制流码恢复成原来的模拟数据。数字电话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4)数字数据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数字数据可直接用二进制数字脉冲信号来表示,但为了改善其传播特性,一般先要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编码。数字数据专线网DDN网络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4.数据通信的长距离传输及信号衰减的克服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可以在合适的传输媒体上进行传输(如图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概述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概述

入设备通信。其本地管理接口(LMI)可大大简化帧中继网的配置和管理。 ⑤局域网(LAN)与广域网(WAN)的高速连接。 ⑥LAN与LAN的互联。 ⑦远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文件的传送、图像查询以及图像监视、会议电视等 2.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为移动数据通信。它的业务范围很广,也有广泛的应 前景。 (1)移动数据通信在业务上的应用。移动数据通信的业务,通常分为基本数据业务和专用数据业务两种:基本数据业务的应用有电子信箱、传真、信息广播、局域网(LAN)接入等。?专用业务的应用有个人移动数据通信、计算机辅助调度、车、船、舰队管理、GPS汽车卫星定位、远程数据接入等。 (2)移动数据通信在工业及其它领域的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可分为固定式应用、移动式应用和个人应用三种类型。 ①固定式应用是指通过无线接入公用数据网的固定式应用系统及网 络。如边远山区的计算机入网、交警部门的交通监测与控制、收费停车场、加油站以及灾害的遥测和告警系统等。 ②移动式应用是指野外勘探、施工、设计部门及交通运输部门的运输 车、船队和快递公司为发布指示或记录实时事件,通过无线数据网络实现业务调度、远程数据访问、报告输入、通知联络、数据收集等均需采用移动式数据终端。移动数据终端在公安部门的刑警、巡警、交警也开始应用。 ③个人应用是指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技术人员、公安外线侦察破案人员 等需要在外办公时,通过无线数据终端进行远程打印、传真、访问主机、数据库查询、查证。股票交易商也可以通过无线数据终端随时随地跟踪查询股票信息,即使度假也可以从远程参加股票交易。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中)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中) 什么是移动电话网? 移动电话网就是可以使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网络。我国自1987年开始开通移动电话业务以来,移动电话迅猛发展,用户增长迅速,到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五种移动电话网共存的局面,这五种网各有不同的通话范围和不同的业务功能。用户选择配备移动电话手机时,需要对现有的五种网有所了解。 我国的五种移动电话网又被称为A、B、C、D、G网,其中A网和B网是模拟网,C、D、G网是数字网。 1)A网和B网:模拟移动电话网 模拟网是我国早期建设的移动电话网。由于各地分别建设、时间先后不同,又有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两大移动电话系统等原因,模拟移动电话网形成了A网和B网系统,A网地区使用A网的手机,B网地区使用B网的手机。A网的地区是北京、天津、上海以及除河北、山东以外的全国各地。可见在大部分地区是共存的,但原来是不能互通的。B网的地区主要是在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四川、黑龙江、山东等地。1996年1月起,我国各省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实现了联网,模拟移动电话已有可能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实现自动漫游。但是,如果要从A网区到B网区,需要用户在自己的手机上进行操作,将手机转换为B网,否则不能使用;如果从B网区回到A网区,也必须先在手机上操作,将手机变回才能使用。变换的方法可见说明书。 2)C网:CDMA制式移动电话网 C网是指CDMA(码分多址)制式的移动电话网,CDMA制式是接通率高、噪声小、发射功率小的新型数字网,能实现移动电话的各种智能业务。我国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市建设了C 网,沿海的10省也在建设,已经建成的城市间已联网,使用CDMA手机可以在上述地区漫游。 3)G网:全球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设“全球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网,这就是G网。数字网具有许多新的业务功能,特别是具有漫游范围最为广泛的特点,因而被称为“全球通”。G网工作于900兆赫频段,频带比较窄,随着近年来移动电话用户迅猛增长,许多地区的G网已出现因容量不足而达到饱和的状态。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近来又建设了“D”网。 4)D网:工作在DCS1800系统的移动电话网 它的基本体制和现有的GSM900系统完全一致,但工作于1800兆赫频段,需要用全球通1800的手机。如果使用双频手机,那么在G网中也能漫游、自动切换。现在有许多城市是DCS1800系统和GSM900系统同时覆盖一个地区,就称为全球通双频系统,使全球通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成倍增长。

最新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习题与答案 一、判断题 1.(√)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用数字形式来表示的。 2.(√)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比特数越多,表示信道容量越大。 3.(×)波特率是指信息传输的错误率,是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衡量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4.(×)在单信道总线型网络中,带宽=信道容量×传输效率。 5.(√)在共享信道型的局域网中,信号的传播延迟或时延的大小与采用哪种网络技术有很大关系。 6.(√)DTE是指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信源和住宿。 7.(√)DCE是数据通信设备,是介于数据终端设备与传输介质之间的设备。 8.(×)Modem属于DTE。 9.(√)在单工通信的两个节点中,其中一端只能作为发送端发送数据不能接收数据,另一端只能接收数据不能发送数据。 10.(√)在半双工通信的双方可以交替地发送和接收信息,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只需要一条传输线路即可。 11.(×)在全双工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进行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只需要一条传输线路即可。 12.(√)在局域网中,主要采用的是基带数据传输方式。 13.(√)信道带宽的单位是赫兹。 14.(×)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中的信道容量=吞吐量×传输效率。 15.(×)比特率和波特率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16.(√)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传输速率不同。 17.(√)分组交换是以长度受到限制的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交换的。 18.(√)电路交换有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拆除连接三个通信过程。 19.(√)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线路利用率高,但实时性差。 20.(√)ATM(即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广域网主干线常采用的技术。 21.(√)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内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 22.(×)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网络数据传输称为基带传输。 23.(√)信元交换适宜于对带宽要求高和对服务质量要求高的应用。 24.(×)波特率是一种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 25.(×)分组交换属于“存储一转发”交换方式,它是以报文为单位进行传输转换的。 26.(×)奇偶检验是一种复杂的检错方法,有很强的检错能力。 二、填空题 1.数据一般分(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种类型。 2.在数字传输中,(码元)是构成信息编码的最小单位。 3.(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单位是字节/秒或位/秒。 4.数据通信系统是由(DTE )、(DCE )和通信线路等组成。 5.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送方向,数据通信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 6.数据传输方式有(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三种。 7.数据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信元交换)四种。 8.一个完整的信元长度为(53 )B,其中(5 )B是信元头,(48 )B为信元数据。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 姓名:班级: 、选择题:(括号内填选项字母)(每题2分,共6 0分) 1、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D)。 A.显示器 B.内存 C.显示卡 D.中央处理器(CPU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D)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A.信息、物质、知识 B.信息、能量、知识 C.物质、能量、知识 D.信息、物质、能量 3、计算机软件可分为(D) A.程序和数据 B.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系统 C.程序、数据和文档 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 IT”指的是(B) A.信息 B.信息技术 C.通信技术 D.感测技术 5、( B )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A.印刷术的发明 B.文字的发明 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D.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 6、心理学上的“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了(C) A.信息是丰富多彩的 B . 信息是可以被利用的 C . 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D . 信息没有好坏之分 7、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C) A.—则通知内容 B. —份成绩表数据

C. 一张光盘 D. —段新闻内容 8、老师的教学课件需要用一段视频,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文件。( B) A.资料.jpg B.资料.mpg C.资料.mp3 D.资料.html 9、 ( B)的有效结合,使信息的处理速度、传递速度得到了惊人的提高,人类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是人类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的革命。 A.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 B.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 C.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D.传统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 10、( C)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技术 C.微电子技术 D.传感技术 11、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B.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和传播 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并且多次使用 D.同一个信息不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12、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 B)。 A.增大容量 B.共享资源 C.加快计算 D.节省人力 13、“要知梨子味道,最好亲口尝尝”说明采集信息可以(C)。 A.通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 B.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习题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习题 答案:一、CCADA ABCBA 二、AC\ABCD\ABCD\AC\ABCD\ABC\AC\ABCD\ABC\ABC 三、1、数据通信 2、信息 3、数据 4 、信号 5、数字模拟数字模拟 6、发送设备传输设备接收设备 7、比特率 8、波特率 9、带宽 10、信道容量 11、误码率 12、吞吐量 13、串行传输 14、并行传输 15、同步 16 异步 17、单工 18、半双工 19、全双工 20、电路报文分组 21、电路建立数据传输拆除电路 22、报文交换存储-转发 23、分组交换 24、数据报方式虚电路方式 25、多路复用 26、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单工通信是指()。 A.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B.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C.信息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 D.通信双方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2.数据通信的信道包括()。 A.模拟信道B.数字信道 C.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D.同步信道和异步信道

3.双工通信是指()。 A.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B.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C.信息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 D.通信双方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4.半双工通信是指()。 A.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B.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C.信息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 D.通信双方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5.完整的通信系统是由()构成。 A.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 B.信源、变换器、信道、信宿 C.信源、变换器、反变换器、信宿 D.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 6.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构成。 A.移动台、基地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公用电话网相连接的中继线 B.移动台、基地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C.移动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公用电话网相连接的中继线D.移动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公用电话网相连接的中继线7.无线寻呼是()。 A.一种传送简单语言信息的单向呼叫系统 B.一种传送非简单语言信息的单向呼叫系统 C.一种传送简单语言信息的双向呼叫系统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03794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所有计算机之间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都涉及由传输介质传输某种形式的数据编码信号。传输介质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起互连和通信作用,为数据信号提供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物理通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有线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中只作为传输介质,而非信号载体。计算机网络中流行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为:铜线和玻璃纤维。 1. 铜线 铜线(Copper Wire)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价廉和容易安装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早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为了尽可能减小铜线所传输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涉(Interference) ,我们使用两种基本的铜线类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1) 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 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纽绞起来组成一条通信线路,它既可减小流过电流所辐射的能量,也可防止来自其他通信线路上信号的干涉。双绞线分屏蔽和无屏蔽两种,其形状结构如图 1.1 所示。双绞线的线路损耗较大,传输速率低,但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常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网络连接中。 (2)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由一对同轴导线组成。同轴电缆频带宽,损耗小,具有比双绞线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传输性能。按特性阻抗值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用于传输单路信号)和宽带(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两种。同轴电缆是目前LAN局域网与有线电视网中普遍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传输介质。 2. 玻璃纤维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十分流行使用易弯曲的石英玻璃纤维来作为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光波(光脉冲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又将之称为光导纤维, 简称光纤(Optical Fiber) 或光缆(Optical Cable) 。 光缆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纤芯),外加包层(硅橡胶)和保护层构成。在光缆一头的发射器使用LED光发射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或激光(Laser)来发射光脉冲,在光缆另一头的接收器使用光敏半导体管探测光脉冲。 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 一、通信信道与信道容量(Communication Channel & Channel Capacity) 通信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 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quot; 联系",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逻辑信道可以是有连接的,也可以是无连接的。物理信道还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而分为有线信道和 无线信道,也可按传输数据类型的不同分为数字信道和模拟信道。信道容量(Channel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试题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练习题 一、认识信息世界 单选题: 1.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A.物质B.信息C.信号D.消息 2.具有普遍性、共享性、通过载体而存在、具有价值的主要特征。 A.信息技术B.信息C.信息素养D.电脑 3.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C.信息是可以处理的D.信息的价值不会改变 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_________。 A.上课的铃声B.开会的通知 C.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5.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语言的形成 B.文字的产生 C.指南针的发明 D.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E.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 F.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6.信息技术是指与信息有关的技术。 A.输入、输出B.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 C.加工和输出D.分类和加工 7.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________,简称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多选题: 1.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有: A.信息泛滥B.信息污染C.信息犯罪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 A.多元化B.网络化C.智能化 二、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________年在美国研制成功,被命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当时主要被用于________ 。 A.1946、科学研究B.1946、军事 C.1964、科学研究D.1964、军事 2.下列有关计算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括号内填选项字母)(每题2分,共60分) 1、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D)。 A.显示器B.内存C.显示卡D.中央处理器(CPU)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D)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A.信息、物质、知识B.信息、能量、知识 C.物质、能量、知识D.信息、物质、能量 3、计算机软件可分为(D) A.程序和数据B.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系统 C.程序、数据和文档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B) A.信息B.信息技术C.通信技术D.感测技术 5、(B)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A.印刷术的发明B.文字的发明 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D.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 6、心理学上的“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了(C) A.信息是丰富多彩的B.信息是可以被利用的 C.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D.信息没有好坏之分 7、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C)。

A.一则通知内容B.一份成绩表数据 C.一张光盘D.一段新闻内容 8、老师的教学课件需要用一段视频,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文件。(B)A.资料.jpg B.资料.mpg C.资料.mp3 D.资料.html 9、(B)的有效结合,使信息的处理速度、传递速度得到了惊人的提高,人类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是人类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的革命。 A.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 B.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 C.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D.传统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 10、(C)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 A.计算机技术B.通信技术 C.微电子技术D.传感技术 11、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B.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和传播 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并且多次使用 D.同一个信息不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12、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B)。 A.增大容量B.共享资源 C.加快计算D.节省人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