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佛山古建筑
佛山旅游景点推荐

佛山旅游景点推荐
1. 佛山祖庙:佛山祖庙是佛山市最古老的庙宇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址,以其古老的建筑和壮丽的庭园而闻名。
2. 南海神庙:南海神庙是佛山市最著名的宗教建筑之一,是拜佛求神的重要场所,也是游客品味佛山文化和艺术的好去处。
3. 黄岐古镇:黄岐古镇是佛山市最古老的水乡古镇之一,拥有许多历史建筑和美丽的运河风光。
游客可以欣赏到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传统文化。
4. 南海博物馆:南海博物馆是一座专门介绍佛山市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古代艺术、历史遗迹和现代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5. 佛山岭南天地:佛山岭南天地是一个集购物、娱乐和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汇集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和本地特色商铺,是购物和休闲的好去处。
6. 广东科学馆:广东科学馆是一座集科学、教育和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科技馆,展览内容丰富多样,适合全家人来参观和学习。
7. 佛山梅市:佛山梅市是一个以梅花闻名的旅游景区,每年冬季都会举办梅花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梅花。
8. 琶洲会展中心:琶洲会展中心是一个举办展览和会议的大型场馆,经常举办国内外各类展览和活动,是商务旅行者的好选
择。
9. 十三行博物馆:十三行博物馆是一个展示佛山陶瓷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陶瓷艺术品和历史展品,对陶瓷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来说是一处必访之地。
10. 热带雨林世界:热带雨林世界是一个模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室内景区,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各种热带植物和动物。
佛山市的旅游景点介绍

佛山市的旅游景点介绍
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
下面是佛山市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1. 佛山祖庙:是佛山市最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建于公元
1078年,是一座规模庞大、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
祖庙内有
众多古代文物和名胜古迹,包括千人莲花座、三谛亭等。
2. 佛山千灯湖:位于佛山市区的中央,是一片风景秀丽的湖泊。
湖边有绿树成荫的步行道和休闲广场,是游客们散步、钓鱼的好去处。
3. 佛山南风古灶: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古灶,也是佛山市的标志之一。
这座古灶依山而建,由上层和下层组成,是了解传统南方烧陶工艺的绝佳场所。
4. 佛山罗马世界:是亚洲最大的室内主题公园之一,展示了古罗马帝国的历史文化。
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大型舞台剧、游乐项目和互动体验,感受浓厚的罗马风情。
5. 南海神庙:位于佛山市的南海区,是中国最大的岭南古庙之一。
神庙内有众多古老的建筑,包括古代的钟楼、鼓楼和木构建筑。
这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教胜地。
这里只是列举了一些佛山市的旅游景点,当地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南海影视城、黄岐古村等。
无论是寻找历史
文化、体验风味小吃,还是了解当地人民生活,佛山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目的地。
佛山祖庙钟楼鼓楼建筑浅析

佛山祖庙钟楼鼓楼建筑浅析佛山祖庙钟楼鼓楼是佛山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佛山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楼鼓楼建于明代,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变迁,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构造技艺、文化意义等方面对钟楼鼓楼进行简要分析和介绍。
建筑风格钟楼鼓楼是中国传统仿木建筑的典型代表,属于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钟楼高13.62米,底部宽7.16米,顶部宽度仅有1.59米;鼓楼高15.34米,底部宽8.22米,顶部宽度仅有4.07米。
钟楼造型高高瘦瘦,外形形似硕大的木珂罗峰,顶部为黑色琉璃瓦顶,装饰十分简洁。
鼓楼则是矮胖粗壮的造型,其顶部为绿色琉璃瓦顶,装饰华丽,由斗拱、悬山、柱子、木雕及彩画等构成,显得十分富丽堂皇。
构造技艺钟楼建筑结构集仿木、仿砖等多种技艺于一身,主体结构建筑完全用木质搭成,外表如同用砖石砌筑一般,建筑结构精巧,注重构造平衡,斜支撑窗棂与楼柱相交后形成多个交点,固定结构坚固耐久,并便于装饰。
钟楼五层采用明朝城墙楼台的结构,用榫卯式连接,楼层相互错落,飞檐翘角,既凸显出建筑的层次感,又能很好地抗震降噪。
鼓楼主体建筑为仿木结构,建造用笼拱和接楼式,并加入了仿砖建筑元素,精细的斗拱结构使建筑增加了稳固性。
文化意义钟楼鼓楼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佛山祖庙钟楼鼓楼建于明清时期的广东佛山市区,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遗存。
钟楼鼓楼作为城市传统文化的代表,见证了佛山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展示中国古建筑工艺发展史的生动实例。
钟楼鼓楼建筑中的雕刻、彩画、砖雕等构件更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髓。
总之,佛山祖庙钟楼鼓楼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遗存,其建筑风格、构造技艺、文化意义等方面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优美。
钟楼鼓楼建筑的保存完好与它所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历史文化价值相辉映,成为佛山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山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简介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简介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岭南文化博物馆”,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佛山刺绣”的保护单位。
佛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享有“岭南古建筑博物馆”之誉。
佛山祖庙博物馆坐落在佛山市禅城区祖庙的正中央。
博物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630平方米,整个建筑造型美观、色调统一、气势恢宏、古香古色。
博物馆建筑有主体、山门和钟楼三部分组成,总高度为13米。
主体建筑为四层楼房,内设多个展厅、展览厅和会议室等配套设施。
在建筑中突出了“岭南古建筑博物馆”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山门门楼前有一对汉白玉石质石狮,是我国最大的汉白玉石雕作品之一,被誉为“国宝”。
佛山祖庙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种类齐全。
从明清以来到当代的陶瓷、木雕、砖雕等工艺品琳琅满目,体现了佛山民间艺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 1 —1 —。
佛山岭南天地古建筑介绍

佛山岭南天地古建筑介绍《佛山岭南天地古建筑介绍:篇一》佛山岭南天地,那可是一块充满韵味的宝地啊,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而那些古建筑呢,就是书中最精彩的插画。
走进岭南天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色古香的镬耳屋。
这些屋子的屋顶,两边就像弯弯的牛角一样翘起来,我就寻思着,这古人是不是想让屋子看起来像一头随时准备冲锋的公牛呢?嘿,开个玩笑啦。
其实这镬耳屋可有讲究了,据说这造型不仅美观,还有防火的功能呢。
你看那高高的镬耳墙,就像两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屋子的安宁。
我在想啊,以前住在这屋子里的人,是不是每天早上一推开窗,就能感受到那种古老的宁静和庄重呢?再往前走,就到了简氏别墅。
这别墅啊,那可是相当气派。
我一进去,就感觉自己像个穿越到民国时期的小老百姓,到处都透着一种富贵人家的气息。
那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的,既有中式的庭院深深,又有西式的洋气装饰。
我看到那雕着花的门窗,心里就在想,这得花费多少工匠的心血啊。
也许在那个时候,简家的人就在这别墅里过着奢华的生活,他们穿着精致的旗袍或者笔挺的西装,在这庭院里谈笑风生。
我呢,就在这想象着当年的热闹场景,仿佛能听到留声机里传出的悠扬音乐,看到那些穿着高跟鞋或者皮鞋的人们在这光滑的地板上走来走去。
这里的古建筑,还有很多小细节特别吸引人。
比如说那些墙上的砖雕,每一块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品。
有花鸟鱼虫,还有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刻画得那叫一个栩栩如生啊。
我就站在那墙前面看了半天,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部无声的电影,那些砖雕人物仿佛都要从墙上走下来似的。
我在想啊,这些工匠是不是都有一双魔法手呢?怎么就能把这些东西做得这么精致呢?这岭南天地的古建筑啊,真的是让人越看越着迷,越看越觉得有味道。
你要是还没去过,那可真的是亏大了,难道你不想去感受一下这种独特的魅力吗?不过呢,在这些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上,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小想法。
现在这里商业气息有点浓了,到处都是商店和餐厅。
我觉得吧,这虽然能让古建筑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但也别让商业把古建筑原本的韵味给冲淡了呀。
佛山市景点

佛山市景点佛山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景点和文化遗产。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佛山市的景点。
一、佛山祖庙佛山祖庙是佛山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
祖庙建于南宋年间,历经多次修建和扩建,现在的规模已经非常宏大。
祖庙内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和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南粤四大名楼”之一的“潮音楼”。
二、南海千灯湖公园南海千灯湖公园是佛山市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占地面积达到了200多公顷。
公园内有大片的草坪、花园和湖泊,还有许多娱乐设施和活动场地。
每年春季,公园内的樱花和桃花盛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三、岭南天地岭南天地是佛山市的一个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集文化、商业、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岭南天地内有许多的特色店铺、美食街、咖啡厅等,还有一座仿古建筑群,展示了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
四、佛山博物馆佛山博物馆是一座以佛山地区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佛山窑青瓷,是中国古代陶瓷中的珍品之一。
五、清晖园清晖园是一座典型的岭南园林,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园内有许多精美的花园和湖泊,还有一座仿古建筑群。
清晖园是佛山市的一个重要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六、南风古灶南风古灶是佛山市的一个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中心,灶台上烧着的是传统的木柴火,制作的手工艺品包括瓦器、陶器、铜器等。
在这里,游客可以亲手参与制作,感受到传统手工艺品的魅力。
七、罗浮山罗浮山是佛山市的一座著名山岳风景区,位于佛山市南部。
山上有许多古刹和观音庙,还有美丽的风景和瀑布。
罗浮山是佛山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八、黄飞鸿纪念馆黄飞鸿是佛山市的一位著名武术家和民间英雄,他的事迹被拍成了许多电影和电视剧。
黄飞鸿纪念馆展示了黄飞鸿的生平事迹和武术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以上就是佛山市的一些著名景点和文化遗产,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岭南文化——佛山古建筑(整理)

岭南文化——佛山古建筑内容提要:岭南古为百越之地,由于受地理位置.传统文化等影响,岭南地区地古建筑具有其独特地特色.岭南地古建筑,是建筑与岭南园林地有机结合,建筑有轻巧通透地体形,富有岭南传统文化地韵味.本单元从佛山地古建筑出发,通过对东华里.三水大旗头村.祖庙.岭南四大名圆等古建筑地介绍,详细阐述岭南地各种建筑历史.类型.特点和风格.教案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佛山东华里.三水大旗头村.祖庙.岭南四大名圆等古建筑,了解岭南地建筑地历史.类型.特点和风格.过程和方法:了解佛山古建筑地基本情况.通过收集资料,小组交流,介绍自己家乡地建筑风貌,并与佛山古建筑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岭南各种古建筑地历史.类型.特点和风格,体会岭南文化特色,培养热爱家乡地情感.通过小组地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地品质与深入探究地精神.教案重点和难点:重点:岭南古建筑地历史.建筑类型.特点和风格.难点:分析佛山古建筑地特色,培养学生对家乡地热爱情感.教案内容:东华里东华里是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广东省保存最完整地清代城镇街道,原名“杨伍街”,在佛山市禅城区福贤路,以清初聚居此地地杨族和伍族姓氏命名.其后,两族相继衰落,房产逐渐转卖与他姓,至清乾隆年间改为“东华里”.嘉庆.道光年间,骆氏家族搬入东华里.该族中地骆秉章当时在朝中为协办大学士.四川总督,曾对该里后半段北侧宅第大加修葺改造,将屋宇建得更为规整美观.清末,华侨富商招雨田家族又迁入该里.招雨田为市郊澜石石头乡人,初经商于佛山,后转香港创“广茂泰”洋行,发家成巨富后,将其东华里中段南侧地宅第进一步改建装修,遂成目前之面貌.东华里内街长112M,街首闸门楼尚存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地石刻街额,街道宽阔畅通,花岗岩铺砌地路面洁净平整.街内两旁地宅第俨然清代旧貌,因历来是官家富户所居,故无论建筑形式或装修,均极为讲究.巷内住宅,排列整齐,格式统一,均锅耳式封火山墙,“三间两廊”式平面布局,室内设置除个别略有改动外基本为旧貌.三水大旗头村三水区乐平镇郑村,当地人又称之为“大旗头村”,是粤中地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地清代村落,至今保存完整.该村是一个祠堂,家庙兼备,聚族而居地建筑群,内部布局采用广东民居典型地“三间二廊”式.前临半庙方圹,圹基砌以石坎,突出部份状如壶嘴;圹边有一笔形古塔——文塔;塔下有两方石;大者高三尺许,形如砚,小者方块状如印,组成一个明显地“文房四宝”齐全地人文景观,寄希望后代·“读书做官”之意.郑村地建筑群密集而整齐,小巷纵横,棋盘式地建筑布局具有便利交通,又有防火通道地作用.每小巷建有闸门楼,是防盗设施.郑村地下水道排水系统非常合理,所有屋檐地雨水排到天井小巷由“渗井”泄入暗渠,经暗渠全部排人水圹.小巷全部以条石铺砌,方便清理暗渠和疏浚作下水道.郑村地房堂全部建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地“分房”过程,这体现了粤中民居地家族繁衍地历史.随着一房一房分下去,每分一房人建一幢房屋建了房屋又建祠堂,家庙,久而久之,形成一片整齐.统一.密集地村落建筑群组.佛山祖庙没有到过祖庙就没有到过佛山. 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城区,据传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供奉道教崇信地北方玄天大帝,名“北帝庙”.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因“历岁久远,且为(佛山)诸庙首”而被称为祖庙,1962年划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佛山市博物馆管理.祖庙建筑群占地3500平方M,由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地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清代建立地方行政机构之前,祖庙是处理地方事务地议事场所,异於一般神庙.它地建筑乃至装饰.陈设,全部由各行业捐奉而成,且大多是本地生产.佛山历史上著名地铸造.制陶手工业,其产品在祖庙有典型地表现.建筑地精巧瑰丽也反映着古代佛山地繁华.它是佛山地一份珍贵历史遗产.因此,一些前来参观地外国朋友将祖庙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四大名园东莞可园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此人以例捐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三年后竣工.可园占地面积2200平方M,外缘呈三角形,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其建筑是清一色地水磨青砖结构.最高建筑可楼,高15.6M,沿楼侧石阶可登顶楼地邀石阁,四面明窗,飞檐展翅,凭窗可眺莞城景色它虽是木石.青砖结构,但建筑十分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风格.它布局高底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地珍品.可园创建人张敬修,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成为清代广东地文化策源地之一.余荫山房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东番禺南村镇东南角,是清道光年间举人邬燕山为纪念其祖父邬余荫而建地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建成.该园以“小巧玲珑”地独特风格著称于世,赢得园林艺术地极高荣誉,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余荫山房占地面积1598平方M,坐北朝南,以廊桥为界,将园林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余荫山房吸收了苏杭庭院建筑艺术风格,整座园林布局灵巧精致,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地手法,在有限地空间里分别建筑了深柳堂.榄核厅.临池别馆.玲珑水榭.来薰亭.孔雀亭和廊桥等,在面积并不大地山林里,浓缩了园林地主要设施和景致,使有限地空间注入了幽深广阔地无限佳景.梁园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地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等不同地点地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梁园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地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地“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地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地园林建筑式式俱全.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繁花似锦,加上曲水回环.松堤柳岸,形成特有地岭南水乡韵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是闻名遐迩地粤中四大名园之一.时至民初,一代名园已濒于湮没.鉴于其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1982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首先对现存地群星草堂群体进行了抢救保护,1990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继而于1994年开始大规模地全面修复,总面积达21260平方M,依文物修复“修旧如旧”地原则,重现名园地精髓.顺德清晖园清晖园坐落在广东顺德市大良镇华盖里,是国内现存地一所著名地岭南园林. 清晖园与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一起,被人称为岭南四大名园,它们代表了我国古典园林地重要一支.清晖园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府第,后为清朝进士龙应时购得,其后,经龙氏数代精心营建,格局始臻定型.近年来,顺德市政府对清晖园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和扩建,面积扩大到2.2万多平方M.清晖园整体风格以雅致古朴著称,园内水木清华,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馆交互融合,纠集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我国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地特点.造型构筑别具匠心,各具情态,灵巧雅致,门窗古朴精美,品味无穷.园内树木繁茂,品种丰富,多姿多彩,与古色古香地楼馆亭榭交相掩映,倘佯其间,步移景异,令人流连.思考题:1、除了课文中介绍地岭南古建筑以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古建筑?2、你知道它们都有什么样地历史渊源吗?3、它们跟上面地古建筑地建筑风格有什么异同?岭南文化——佛山古建筑主要参考网站目录中国万景网 佛山市文化信息网 中国网 。
【议论文】佛山祖庙_500字

【议论文】佛山祖庙_500字
佛山祖庙,是佛山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
这座祖庙建
于明代,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是佛山市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也是中国南
方地区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
佛山祖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这座祖庙
占地面积达13,500平方米,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南方木结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
祖庙内部建筑精美,门楼、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各部分结构严谨,雕刻精致,彰显出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精湛和优美。
其中,祖庙的大殿格局高大宏大,有独特的上折
式屋顶,四面耸立着各式各样的雕龙雕凤,其内部雕刻充满了丰富的艺术气息,是庄严而
庄重的祭典场所。
除了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佛山祖庙还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的原因是其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这座祖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经有近700年的历史了。
因为大部分建
筑均为木质建筑,年代久远,所以维护成本高昂,保护难度较大,许多历史文物都受到了
一定的损坏,因此佛山祖庙的维修和保护亟待加强。
佛山祖庙是中国南方的文化古迹之一,也是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的著名景点。
它将历
史文化与建筑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彰显出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佛山市重要的
文化遗产,佛山祖庙不仅代表了佛山市的历史和文化,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佛山祖庙的保护,精心修缮,让它成为佛山市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
同时向海内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文化——佛山古建筑
内容提要: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由于受地理位置、传统文化等影响,岭南地区的古建筑具有其独特的特色。
岭南的古建筑,是建筑与岭南园林的有机结合,建筑有轻巧通透的体形,富有岭南传统文化的韵味。
本单元从佛山的古建筑出发,通过对东华里、三水大旗头村、祖庙、岭南四大名圆等古建筑的介绍,详细阐述岭南的各种建筑历史、类型、特点和风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佛山东华里、三水大旗头村、祖庙、岭南四大名圆等古建筑,了解岭南的建筑的历史、类型、特点和风格。
过程和方法:
了解佛山古建筑的基本情况。
通过收集资料,小组交流,介绍自己家乡的建筑风貌,并与佛山古建筑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岭南各种古建筑的历史、类型、特点和风格,体会岭南文化特色,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小组的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品质与深入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岭南古建筑的历史、建筑类型、特点和风格。
难点:分析佛山古建筑的特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情感。
教学内容:
东华里
东华里是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广东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镇街道,原名“杨伍街”,在佛山市禅城区福贤路,以清初聚居此地的杨族和伍族姓氏命名。
其后,两族相继衰落,房产逐渐转卖与他姓,至清乾隆年间改为“东华里”。
嘉庆、道光年间,骆氏家族搬入东华里。
该族中的骆秉章当时在朝中为协办大学士、四川总督,曾对该里后半段北侧宅第大加修葺改造,将屋宇建得更为规整美观。
清末,华侨富商招雨田家族又迁入该里。
招雨田为市郊澜石石头乡人,初经商于佛山,后转香港创“广茂泰”洋行,发家成巨富后,将其东华里中段南侧的宅第进一步改建装修,遂成目前之面貌。
东华里内街长112米,街首闸门楼尚存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的石刻街额,街道宽阔畅通,花岗岩铺砌的路面洁净平整。
街内两旁的宅第俨然清代旧貌,因历来是官家富户所居,故无论建筑形式或装修,均极为讲究。
巷内住宅,排列整齐,格式统一,均锅耳式封火山墙,“三间两廊”式平面布局,室内设置除个别略有改动外基本为旧貌。
三水大旗头村
三水区乐平镇郑村,当地人又称之为“大旗头村”,是粤
中地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至今保存完整。
该
村是一个祠堂,家庙兼备,聚族而居的建筑群,内部布局
采用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二廊”式。
前临半庙方圹,圹基
砌以石坎,突出部份状如壶嘴;圹边有一笔形古塔——文塔;塔下有两方石;大者高三尺许,形如砚,小者方块状如印,组成一个明显的“文房四宝”齐全的人文景观,寄希望后代·“读书做官”之意。
郑村的建筑群密集而整齐,小巷纵横,棋盘式的建筑布局具有便利交通,又有防火通道的作用。
每小巷建有闸门楼,是防盗设施。
郑村的下水道排水系统非常合理,所有屋檐的雨水排到天井小巷由“渗井”泄入暗渠,经暗渠全部排人水圹。
小巷全部以条石铺砌,方便清理暗渠和疏浚作下水道。
郑村的房堂全部建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分房”过程,这体现了粤中民居的家族繁衍的历史。
随着一房一房分下去,每分一房人建一幢房屋建了房屋又建祠堂,家庙,久而久之,形成一片整齐、统一、密集的村落建筑群组。
佛山祖庙
没有到过祖庙就没有到过佛山。
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城区,据传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供奉道教崇信
的北方玄天大帝,名“北帝庙”。
原建筑于元代末
年被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因“历
岁久远,且为(佛山)诸庙首”而被称为祖庙,1962
年划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佛山市博
物馆管理。
祖庙建筑群占地3500平方米,由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
清代建立地方行政机构之前,祖庙是处理地方事务的议事场所,异於一般神庙。
它的建
筑乃至装饰、陈设,全部由各行业捐奉而成,且大多是本地生产。
佛山历史上著名的铸造、制陶手工业,其产品在祖庙有典型的表现。
建筑的精巧瑰丽也反映着古代佛山的繁华。
它是佛山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
因此,一些前来参观的外国朋友将祖庙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四大名园
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
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此人以例捐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三年后竣工。
可园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
最高建筑可楼,高15.6米,沿楼侧石阶可登顶楼的邀石阁,四面明窗,飞檐展翅,凭窗可眺莞城景色它虽是木石、青砖结构,但建筑十分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风格。
它布局高底错落,处处相通。
曲折回环,扑朔迷离。
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
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
可园创建人张敬修,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成为清代广东的文化策源地之一。
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东番禺南村镇东南角,是清道光年间举人邬燕山为纪念其祖父邬余荫而建的私家花园。
始建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建成。
该园以“小巧玲珑”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赢得园林艺术的极高荣誉,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余荫山房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坐北朝南,以廊桥为界,将园林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余荫山房吸收了苏杭庭院建筑艺术风格,整座园林布局灵巧精致,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分别建筑了深柳堂、榄核厅、临池别馆、玲珑水榭、来薰亭、孔雀亭和廊桥等,在面积并不大的山林里,浓缩了园林的主要设施和景致,使有限的空间注入了幽深广阔的无限佳景。
梁园
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
梁园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
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的“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
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全、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繁花似锦,加上曲水回环、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是闻名遐迩的粤中四大名园之一。
时至民初,一代名园已濒于湮没。
鉴于其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1982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首先对现存的群星草堂群体进行了抢救保护,1990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继而于1994年开始大规模的全面修复,总面积达21260平方米,依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现名园的精髓。
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坐落在广东顺德市大良镇华盖里,是国内现存的一所著名的岭南园林。
清晖园与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一起,被人称为岭南四大名园,它们代表了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一支。
清晖园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府第,后为清朝进士龙应时购得,其后,经龙氏数代精心营建,格局始臻定型。
近年来,顺德市政府对清晖园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和扩建,面积扩大到2.2万多平方米。
清晖园整体风格以雅致古朴著称,园内水木清华,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馆交互融合,纠集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
突出了我国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造型构筑别
具匠心,各具情态,灵巧雅致,门窗古朴精美,品味无穷。
园内树木繁茂,品种丰富,多姿多彩,与古色古香的楼馆亭榭交相掩映,倘佯其间,步移景异,令人流连。
思考题:
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岭南古建筑以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古建筑?
2、你知道它们都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吗?
3、它们跟上面的古建筑的建筑风格有什么异同?
岭南文化——佛山古建筑主要参考网站目录
中国万景网
佛山市文化信息网
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