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康复评定
颈椎病常用康复评定量表

颈椎病常用康复评定量表关节活动度(ROM)左右两侧的正常值检查如下:肩部:屈曲和伸展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180度、70度和0度;内收和外展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90度、45度和0度;内旋和外旋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80度、45度和0度。
肘部:屈曲和伸展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50度、25度和0度。
前臂:旋前和旋后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45度、35度和0度;桡偏和尺偏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125度、20度和0度。
腕部:背屈和跖屈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45度、20度和0度;内翻和外翻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60度、45度和0度。
颈部:前屈和后伸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70度、45度和0度;侧屈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25度、15度和0度;旋转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55度、30度和0度。
躯干:侧屈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45度、45度和0度;旋转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45度、45度和0度。
髋部:屈曲和伸展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150度、90度和0度;内收和外展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45度、45度和0度;内旋和外旋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20度、35度和0度。
膝部:屈曲和伸展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130度、0度和0度。
踝部:背屈和跖屈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25度、20度和0度;内翻和外翻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分别为45度、35度和0度。
简式疼痛问卷表(MPQ)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和疼痛感觉方面总分(S)以及疼痛情感方面总分(A)。
PRI包括11项疼痛分级指数,从无痛到极痛,分别为跳痛、射穿样痛、戳穿样痛、锐痛、箍紧样痛、咬痛、烧灼痛、酸痛、沉重痛、触痛和劈开样痛。
这些指数可以相加得到疼痛感觉方面总分(S)。
另外,PRI还包括4项疼痛情感方面指数,分别为耗竭样、受病困样、害怕样和受惩罚样。
这些指数相加得到疼痛情感方面总分(A)。
XXX: (1) the sensory aspect of pain。
最新康复评定技术 — 颈椎病-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疼痛评定
•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其部位与病变的类型和 部位有关,常用的评定方法有: 视觉模拟分法、 数字疼痛评分法、 口述分级评分法、 McGill疼痛调查表。
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
较严重的患者进行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能 力和购物、上街、乘车等ADL评价。常用的 有 Barthel指数评定法和FIM评定法。
后根受压为主
B、脊髓型:颈椎椎体退化、相邻软组织(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后
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椎管狭窄等)退变造成对脊髓的直接压迫
临床表现:
1.
2. 3. 4. 5. 6.
锥体束征:压物对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的直接压迫或局部血供减少所
致,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如缚绑腿)及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呈足踏棉花抬 步打漂、跛行、易跪倒(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束胸感等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病因:
一 、劳损。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 椎病。 二、头颈部外伤。50%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
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 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 三、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上睡觉, 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四、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 五、风寒湿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 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 无菌性炎症。
眼部症状:如视雾、眼前闪光、暗点、一过性黑朦、暂时性视野缺损、
视力减退、复视、幻视以及失明等
延髓麻痹及其他脑神经症状:如语言不清、吞咽障碍、咽反射消
颈椎病的康复评定技术

康复评定原则
标准化原则
康复评定应遵循标准化的原则,采用统一的评定方法和标准,确保评 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个性化原则
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定,充 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对颈椎病的影响。
全面性原则
康复评定应全面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等方面, 确保评定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疼痛、麻木等颈椎病相关症状 ,以及这些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辅助器具使用指导建议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合 适的辅助器具,如颈托、枕头 、座椅靠背等。
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和使用辅助 器具,以减轻颈椎负担,缓解 疼痛症状。
提醒患者注意辅助器具的清洁 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有效。
家属参与和支持重要性
康复评定的基本方法
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特殊 检查等,用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
3
康复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 案,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 复训练等。
新型康复技术应用前景
机器人辅助康复技术
利用机器人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的生活 质量。
不随意运动评定
观察有无不自主运动,如震颤、舞蹈 样动作等,以评估颈椎病变对锥体外 系和小脑系的影响。
共济运动评定
通过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等方法, 评估颈椎病变对共济运动的影响。
反射功能检查与评定
浅反射检查
包括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等,以观察颈椎病变是否影响 浅反射弧。
深反射检查
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反射等,以评估颈椎病变 对深反射弧的影响。
家属应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了 解患者的需求和困难。
颈椎病康复评定

• 食管压迫型
• 症状:咽喉干涩、咽喉部疼痛、明显异物 、吞咽困难、音哑等咽喉、食道症状,以 食道后壁粘膜炎性渗出、不同程度的溃疡 、憩室形成等病理改变为诊断依据。
• 混合型
• 临床上常常有上述几型的症状混合存在 ,这种混合存在的现象使颈椎病的临床表 现更为复杂。
颈椎相关疾病:
视力障碍、猝倒、 心律失常、心绞痛、 高血压、胃肠功能 紊乱等。
一、概况与临床表现
3、发病率
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40~50岁的发病率为20%,
60岁以上者达50%,而70岁以上则更高。颈椎病多为青中年好发,
目前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近年来有调查显示我国青
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
一、概况与临床表现
4、发病因素
(1)年龄因素: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 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 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 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 (2)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
二、康复评定
(一)临床检查 常规检查 对每例患者的基本检查,包括详细地询问病 史,及进行体格检查等。 X线检查 CT、磁共振成像检查 TCD、椎动脉造影 肌电图
X线检查
• 通过X线片医生可 以了解到颈椎的
生理曲度、椎间
隙改变、是否有
骨质增生、关节
错位等
正侧 位片 了解 颈椎 曲度 和椎 体错 位情 况
一、概况与临床表现
(4)咽喉部炎症: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 性水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病情加重。 (5)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颈椎病,而且预后也相对较差。 (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各种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 情况都易于诱导颈椎病的发生。 (7)代谢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 激素代谢失调者,往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8)精神因素: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
颈椎病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技术

4)后缩加旋转 具体方法:患者先做后缩 动作,在后缩的基础上
转向疼痛侧,旋转过程
中注意保持后缩。在后 缩旋转的终点位停留1 秒钟后回复至起始位。 整个过程重复10~15次。
深层颈屈肌训练
(1)仰卧静态抬离 躺在垫子上,将
头部水平向上抬至离开
垫子一张纸的厚度左右, 每组1-3分钟,每天3-4 组
(4)跪姿收下颌 四点跪位,在身
体后面的中线上放一横 杆并让患者骶骨、腰、 肩胛骨和头在一条直线 上并始终贴紧横杆,收 紧下颌,可在下颌处夹 一条毛巾来增加难度。 一天3组,每组2min。
(5)瑞士球颈椎静态 练习
四点跪位,将额
头顶住瑞士球,逐渐将 双手抬离地面,让头部 支撑保持稳定,一天3 组,每组2min。若难度 较大,可另一侧上肢支 撑地面来降低难度,如 果还是完成不了,请慎 用该动作
上斜方肌:目标肌肉对侧侧屈, 并向对侧旋转
麦肯基疗法
1)坐位后缩 具体方法:患者头部尽可 能地向后运动,达到最大 范围,在终点停留瞬间后
放松回到起始位。有节律
地重复,争取每次重复时
运动幅度能进一步增加。
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头部必 须保持水平,双眼平视前 方,脸朝前,既不低头也不 仰头。
2)后缩加伸展 具体方法:患者先进行后
01 颈椎病的康复评定
CONTENTS
颈椎病康复评定内容

颈椎病康复评定内容
颈椎病康复评定内容
一、介绍
颈椎病是指因脊柱骨盆大多为固有性疾病,其患者的症状特点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其康复不能完全按照一定标准,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制保健方案,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
二、评估颈椎病康复的指标
1. 身体活动能力:以运动能力、活动训练、性能评估,以及游泳、瑜珈、舞蹈等活动能力的增强为指标,以达到活动能力的最大化。
2. 颈椎病康复的改善:评估颈椎病康复的改善主要包括颈椎病症状的减轻,如:头痛、颈部疼痛、肩部疼痛及麻木等,可以通过颈部转动以及X光片对比来评估。
3. 抗压能力:评估颈椎病患者的抗压能力,主要是以情绪管理、自我驯服和调节能力为指标,可以采用心理评估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评估抗压能力。
4. 其他指标:还可以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整循环治疗、腰骶椎拉伸治疗等方式,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增强对颈椎病的认知,达到改善体质,健康生活的目的。
- 1 -。
颈椎病康复评定及治疗PPT课件

3、中药内服 4、中药薰蒸疗法 5、针灸 拔罐 6、颈部进行中药离子导入 7、医疗体操 8、手术治疗
26
功能性评定
功能性评定:常用来评定疗效、比较
不同手段的康复效果
1) 颈椎稳定性评定(前屈及后伸位照片):
颈椎稳定性
导致或加速颈椎病的发生
在康复时容易出现加重损伤的状况
鉴别诊断 应与落枕颈部扭伤等进行监别。
18
2、神经根型颈椎病:以神经根受累为主要临床表 现。
(1)多数在30岁以上发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2)颈、肩部疼痛。可向前臂放射。手指呈神经 根性分布的麻木及疼痛。症状多为单侧。可伴有 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症。
(3)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棘突、棘突旁或沿肩 胛骨内缘有压痛点。
3、 交感性颈椎病:以头颈、上肢交感神经功能异常为主 要临床表现。
(1)多数病例有轻微的颈、肩痛等神经根刺激征。头 痛、枕部痛、头胀、视物模糊、眼发涩或流泪、双侧瞳孔 或睑裂大小不等,眼窝部胀痛等;耳聋、耳鸣;一侧面部 无汗或多汗;手麻木、肿、发凉;心率不齐,心动过速或 过缓等。
(2)有上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并有神经 根刺激征和颈椎病的X线征象,则可确定诊断。无合并神 经根刺激征的病例诊断比较困难,需同耳科、眼科、神经 科共同会诊。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姿势不 良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失眠,胸闷,颈部僵硬, 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 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 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关节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 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或反C型侧弯, 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 孔变小。C,患者能用筷子进食
康复功能评定学颈椎病康复

颈椎病的病因:
1.颈椎退行性病 2.慢性劳损 3.急性损伤 4.椎体发育畸形 5.咽部炎症 6.代谢因素 7.精神因素
慢性劳损为最常见原因,从这一点来说,颈 椎病是可以预防的。
(二)分型及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 神经根型症状最为常见。因颈椎增生、椎间盘 退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临床表现与神经根受压的节段 和程度相一致的运动、感觉及反射障碍。主要表现有一侧或 双侧颈肩臂痛、麻感,平时呈持续性或间歇性酸胀痛麻感, 夜间加重,咳嗽、喷嚏等胸腹腔内压升高时,可引起肩臂放 射性剧痛,少数患者有手无力,手指伸屈不利,不能握拳等 症状。检查可见颈肌紧张,颈椎棘突压痛,椎旁、冈上窝、 肩胛区压痛,压顶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伸颈、屈 颈试验阳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腱反射异常(早期活跃、 后期减弱),前臂和手皮肤痛觉过敏或迟钝,手握力减弱, 手的大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手功能障碍能参与任何娱乐活动 □我任何工作都无法做
□我有中□度我头可痛以,提且起经重常物发,生且不引起任何额外的疼
□我此刻没有疼痛□我的睡眠稍受影响(失眠,少于□1h我)痛有严重的头痛,且经常发生
□此刻疼痛非常轻□微我的睡眠轻度受影响(失眠,1~□2我h)几乎□一我直可都以有提头起痛重物,但会引起任何额外的疼 □此刻有中等程度□的我疼的睡痛眠中度受影响(失眠问,题2~6—3h—)痛集中注意力
颈椎病的评定
颈椎病的概念
•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
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颈椎病变,由于颈椎间 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周 围的血管、神经、脊髓等组织而引起相应 的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候群,一般分为神 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 合型五个类型。
颈椎病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