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合理用药-张雅慧

合集下载

高血脂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报告

高血脂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报告

高血脂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报告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脂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

本报告旨在详细介绍高血脂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包括治疗目标、常用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一、治疗目标高血脂的治疗目标是通过药物治疗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药物治疗使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降至目标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二、常用药物目前,常用于治疗高血脂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阿司匹林和纤维酸类药物等。

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高血脂治疗中的首选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酶(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血脂水平。

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剂量,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

2. 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主要通过干扰胆固醇的吸收来发挥治疗作用。

该类药物主要包括贝特宁和依折麦布。

在使用贝特类药物时,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并密切监测血脂水平。

3.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

对于高血脂患者而言,阿司匹林可以在降低血脂的同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4. 纤维酸类药物纤维酸类药物可通过与胆固醇结合,抑制其吸收和循环来降低血脂水平。

常用的纤维酸类药物有菊粉酸钠和壳聚糖硫酸酯。

在使用纤维酸类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三、治疗效果药物治疗是高血脂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的药物以及个体差异来评估。

通常情况下,血脂水平的降低可以通过监测TC、LDL-C、TG和HDL-C等指标来评估。

在药物治疗的监测过程中,患者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治疗目标。

血脂清颗粒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血脂清颗粒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血脂清颗粒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目的观察血脂清颗粒在高血压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阿托伐他汀钙片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清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颗粒,联合治疗组给予立普妥加血脂清颗粒治疗。

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以及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3组的血压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脂清颗粒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均可以有效降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且降低LDL-C效果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联合治疗组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降低TC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联合治疗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1);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血脂清组与联合治疗组的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脂清颗粒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用药后,其减毒增效作用显著,是治疗高血压合并MS的一种较好选择。

标签:高血压病;代谢综合征;血脂清颗粒;阿托伐他汀钙片;减毒增效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引起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1]。

与非代谢综合征相比,高血压合并MS的心血管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明显增多,而血脂异常与MS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MS的治疗要强化调脂,药物首选他汀类药物。

但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能力有限,且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易引起肝、肌肉毒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2]。

因此,有效调整血脂水平、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减少他汀类药物的毒副作用是治疗MS的关键。

本研究观察中药血脂清颗粒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MS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高血脂作为循环系统病变、心肌疾病、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而高血脂一般都会包括到胆固醇偏高、TG偏高、复合偏高型三种。

关于降低胆固醇的评定标准,在临床上一般为血浆中TC、TG、LDL-C水平,但降低胆固醇用药一般能够有效减少血浆中一个或多个指标,即TC、TG、LDL-C,以作用机制的不同为基础可把降低胆固醇用药分为很多种形式,如促进LDL分解药、复合调节剂、TC吸入剂/TC综合抑制药、促进TG水解药等[1]。

临床中,降胆甾醇药属于常规药剂一种,可以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少,对胆固醇转换有作用,而且对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表现也有作用,因而可以使脂蛋白代谢酶活化,对甘油三酯产生水解过程,因而起到了减低高脂的目的[2]。

降血脂药分为许多类型,但怎样选用合理且安全的药品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

虽然临床上存在许多降血脂药物,但由于个体差异,也有很多患者由高脂血症引发的疾病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治疗与控制[3]。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降低胆固醇药物药物的临床使用状况和合理用药情况加以分析,并试图通过剖析降低胆固醇药物临床使用状况,以促进降低胆固醇药物的合理应用,为当前临床应用的药物和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了依据。

血脂蛋白血症,俗称为高血脂症(Hyperlipoidemia,HLP)是指因脂类新陈代谢或运作反常致使血清脂蛋白(下列俗称"血脂")水准偏高,从而引起一连串的如冠心病,脑中风以至心肌梗塞等的重大结果[4]。

同样,高血脂症还会引起高血糖、脂肪肝和肝硬化等慢性病。

降血脂药物指能明显降低人体血浆中TC、TG水平的药品,其多以树脂工艺类药物、烟酸类、贝特类药物、他汀类等西药和中药的复方居多[11]。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从药用植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在人体慢性病预防与治疗上具有很大意义。

文献资料中指出,在近些年,人们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天然药物提取物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物,在调节血脂方面所具有的潜在功效。

高血脂联合用药方案

高血脂联合用药方案

高血脂联合用药方案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疾病。

不加以控制的高血脂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有效地降低高血脂的水平,联合用药方案成为常用的治疗策略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高血脂联合用药方案。

1. 辅酶A-脱氢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 快速释放型烟酸制剂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胆固醇的产生,并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促进胆固醇代谢。

烟酸则通过影响脂肪酯代谢,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减少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

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改善血脂谱,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2. 他汀类药物 +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来预防心血管事件。

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血脂谱,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这种联合用药方案适用于高血脂患者伴有相关心血管风险的情况。

3. 他汀类药物 + 风险特异性的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血管风险水平,可以选择联合应用一些风险特异性的药物。

例如,对于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患者,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和纤维酸类药物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甘油三酯;对于高胆固醇患者,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和胆酸螯合剂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

4. 他汀类药物 + 纤维酸类药物纤维酸类药物通过增加胆固醇的排出和抑制肝内胆固醇合成来降低血脂水平。

他汀类药物则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

这两种药物可以协同作用,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5. 他汀类药物 + 胆酸螯合剂胆酸螯合剂可以与胆汁中的胆酸结合,阻止其被再吸收,促使其从体内排出,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胆固醇的清除和胆固醇的合成抑制效果,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联合用药方案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并进行定期的血脂监测。

同时,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限制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合理控制体重,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以全面控制高血脂的风险因素。

自制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研究

自制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研究

Effectiveness studies on homemade Jiangzhi Decoction for Treating Hyperlipemia 作者: 张晓慧
作者机构: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丘476100
出版物刊名: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00-10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期
主题词: 高脂血症 自制降脂汤 疗效研究
摘要: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服用自制降脂汤,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及不良反应例数.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7%,对照组为746.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以,自制降脂汤能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的血脂,对高脂血症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高脂血症的用药指导

高脂血症的用药指导
(2)不能与葡萄柚汁合用
(3)用药期间不宜服用可降低内源性类固醇激 素或活性的药物(螺内酯、西咪替丁)
4.定期监测肝功能、血钙、碱性磷酸酶、CPK、 肌红蛋白水平
(二)贝特类药物
1.服用时间:非诺贝特与食物同服,而吉非贝齐在早晚 餐前服用
2.ADR:为胃肠道不适和胆石症等,也可引起肝酶升高 和肌病
1. 饮食中应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和胆固醇摄入, 补充可溶性纤维
2.增加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合适的身体质量指 数
3.同时应戒烟、限盐、限酒。
模块十 常见疾病合理用药指导
项目十二、高脂血症的用药指导
一、概述
高脂血症(Hyperlipoidemia),是指血清总胆 固醇升高(TC)、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甘 油三酯(TG)升高,其实质是血清脂蛋白水平升 高。
脂质异常血症
近年来的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血浆中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也是 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因而,有人建议采用脂 质异常血症的概念,也称为血脂异常,并认 为这一名称能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 的紊乱状态。
(4)代表药物有烟酸缓释片,烟酸衍生物阿昔莫 司
4.胆酸螯合剂 (1)能显著降低血清中TC和LDL,对TG无影
响或使之轻度升高
(2)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 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3)代表药物有考来替泊,考来烯胺。
5.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1)代表药物有依折麦布 (2)有效地抑制胆固醇和植物固醇的吸收。 (3)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
(五)依折麦布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和恶心。与胆酸螯合剂联 用时,在应用后者前至少2h服药
(六)其它
1.普罗布考与食物同服可使其吸收达最大。常见 的不良反应为腹泻、胀气、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胃肠道不适

降血脂药的使用说明书

降血脂药的使用说明书

降血脂药的使用说明书一、药物介绍本药品为降血脂药,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

经医师评估患者状况后,可根据需要使用本药品。

二、适应症本药品适用于以下病例:1. 高胆固醇症: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高,或总胆固醇(TC)超过正常范围;2. 高甘油三酯症:血液中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3. 混合型高血脂症:同时伴有高胆固醇症和高甘油三酯症。

三、禁忌症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不宜使用本药品:1. 对本药品中的任何成分过敏;2.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怀孕可能性高的女性;3. 患有活动性肝病或存在未经治疗的严重肝功能异常;4. 肾功能受损,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

四、用法与用量1. 建议成人口服,每日一次,可在饭前或饭后服用。

2. 初始剂量为每日1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反应,医师可视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3. 用药期间,请遵循医师的指导,不得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

五、注意事项1. 在使用本药品期间,定期复查血脂水平,并咨询医师,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2. 本药品不能代替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3. 使用本药品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免增加肝功能损害的风险。

4. 儿童、青少年、老年患者和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本药品时需谨慎,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 如出现药物过敏等不适反应,请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

6. 请妥善保管本药品,避免儿童接触。

六、不良反应使用本药品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1. 消化系统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2. 肝功能损害:如肝酶升高、黄疸等;3. 肌肉痛或病理性骨折等肌骨系统不适。

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停药,并就医咨询。

七、贮藏要求本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密封,远离儿童。

八、生产企业与联系方式生产企业:XXX药业有限公司地址:XX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九、其他本说明书仅供医务人员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药师释药——高脂血症用药禁忌

药师释药——高脂血症用药禁忌

药师释药——高脂血症用药禁忌吴文博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高脂血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者运转异常使人体血液中的血脂含量超过正常范围,表现为血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过低,就是临床常说的“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用药的选择高血脂的调脂药包含: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胆酸鳌合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1.高胆固醇血症:对于轻度、中度高胆固醇血症,首选药物为他汀类药物,也可选用烟酸、非诺贝特等不饱和脂类药物。

而对于重度或难治性的高胆固醇血症,则适宜选用胆汁酸隔离类药物或他汀类药物。

2.高甘油三酯血症:只适用于非药物治疗3-6个月无效的患者。

这类患者的药物治疗首选为贝特类药物,根据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还可以依次选择烟酸或氯贝丁酯类药物。

3.混合型高血脂症:混合型高血脂症是指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升高的一种高血脂类型。

如果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明显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不明显,则首选他汀类药物;如果是以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为特征的混合性高血脂症,则应以贝特类药物作为首选药物。

另外,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采取两种药物联用的治疗方法。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单纯性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应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要方法。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应用他汀类、贝特类和烟酸类药物进行治疗,因为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功效。

其中,尤其以烟酸类药物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最为显著。

配伍禁忌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与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等联用时,就要注意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发生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洛伐他汀免疫抑制剂、吉非贝齐和烟酸合用可引起肌病,甚至发生横纹肌溶解,应特别慎重。

多烯康(复方二十五碳五烯酸)可增加阿司匹林和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作用。

禁忌病症有肝病的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或慎重选择使用降脂药。

洛伐他汀: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对该药过敏者禁用,少数患者转氨酶明显升高,大量饮酒和有肝病史者慎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用药分析张雅慧高脂血症属于遗传代谢性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致病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关系十分密切。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升高的一种血脂异常,治疗原则为同时降低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由于该病在治疗时需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调脂药物,且这些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药师在工作中应学会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并做好相关监护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第一部分患者病例概况一、入院情况患者,女性,58岁,身高150cm,体重51kg,BMI 22.67kg/m2。

因胸闷、憋气半年,咳嗽咳痰半月入院。

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气,不能平卧,无胸痛、肩背部不适,无头疼、头晕、恶心、呕吐、无大汗。

持续2小时无缓解,行心电图示:Ⅱ、Ⅲ,V3-6ST-T改变,按“急性冠脉综合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治疗,症状稳定后,回家口服药物治疗。

患者今年1月,感冒后咳嗽,开始无咳痰及发热。

半月来患者咳嗽加重,伴有黄痰。

在家口服感冒药物,效果不佳。

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病史3余年,最高220mmHg,平日应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血压控制于170/80mmHg左右。

糖尿病史15余年,最高27mmol/L,平日应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笔芯)早16U,晚14U ih及阿卡波糖”治疗。

血糖控制在7-8mmol/L。

入院查体:T 36.8℃,P 84次/分,R 18次/分,Bp 191/81mmHg。

中年女性,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听诊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示:Ⅱ、avF、V5、V6ST段下移,T波倒置。

血脂:TC 23.0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86 mmol/L、LDL-C 8.64 mmol/L、TG 4.83 mmol/L。

临床诊断:1. 混合型高脂血症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4. 2型糖尿病二、主要治疗经过患者入院第3天诉咳嗽、咯痰,听诊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75 10^9/L、淋巴细胞百分数18.1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26 10^9/L。

胸部CT示:①符合支气管炎,双肺炎性改变CT表现,②双肺小结节。

经验性给予头孢曲松针抗感染治疗。

监测血糖谱示:血糖波动在6.5-16.7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70 %。

调整降糖方案为: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16IU、16IU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监测血糖。

给予瑞舒伐他汀钙与依折麦布联合降脂。

出院时患者血压155/75mmHg,病情平稳,咳嗽咳痰明显减轻。

表1 患者住院期间医嘱用药情况药物起始时间停药时间瑞舒伐他汀钙(可定)10mg po qn2014-4-302014-5-9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mg po qd2014-4-302014-5-9氯沙坦钾片(科素亚)50mg po qd2014-4-302014-5-9阿卡波糖片(卡博平)50mg po tid 餐中2014-4-302014-5-9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笔芯)14iu ih qd2014-4-302014-5-6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笔芯)16iu ih qd2014-4-302014-5-9头孢曲松针(罗氏芬)2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ivdrip qd2014-5-22014-5-9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笔芯)16iu ih qd2014-5-62014-5-9依折麦布片(益适纯)10mg po qn2014-5-62014-5-9表2 患者出院带药药物瑞舒伐他汀钙(可定)10mg po qn依折麦布片(益适纯)10mg po qn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mg po qd氯沙坦钾片(科素亚)50mg po qd阿卡波糖片(卡博平)50mg po tid 餐中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笔芯)16iu ih bid 出院后患者一直服用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两种药物联合调脂治疗,半年后随访患者肝功正常(AST 34 u/L,ALT 18 u/L)。

血脂:TC 6.95mmol/L,HDL-C 0.9,LDL-C 3.67mmol/L,TG2.31mmol/L。

比此次入院时(TC 23.00 mmol/L、HDL-C 1.86 mmol/L、LDL-C 8.64 mmol/L、TG 4.83 mmol/L),有明显降低。

第二部分患者用药分析一、对该患者血脂水平及危险程度的分析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关于血脂水平的分层标准(表3),本患者入院时血脂水平(TC 23.00 mmol/L、HDL-C 1.86 mmol/L、LDL-C 8.64 mmol/L、TG 4.83 mmol/L)中所有指标均处于升高的状态,且远远高于标准水平。

表3血脂水平分层标准分层TC LDL-C HDL-C TG合适范围边缘升高升高降低< 5.18mmol/L(200mg/dl)5.18~6.19 mmol/L(200~239 mg/dl)≥ 6.22mmol/L(240mg/dl)< 3.37mmol/L( 130mg/dl)3.37 ~4.12 mmol/L(130~159mg/dl)≥ 4.14mmol/L(160 mg/dl)≥l.04mmol/L(40mg/dl)≥ 1.55mmol/ L(60mg/dl)< 1.04mmol/L(40mg/dl)< 1.70mmol/L( 150mg/dl)1.70~2.25mmol/L(150~199mg/dl)≥ 2.26mmol/L(200mg/dl)根据心血管病发病的综合危险大小来决定干预的强度,是国内外相关指南所共同采纳的原则。

因此,全面评价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是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

我国人群流行病学长期队列随访资料表明,高血压对我国人群的致病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建议按照有无冠心病及其等危症、有无高血压、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多少,结合血脂水平来综合评估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将人群进行危险性高低分类(表4)。

根据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标准,本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危症),且有年龄(女≥55岁)的危险因素,属于心血管病发病的高危人群。

表4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危险分层TC5.18-6.19 mmol/L(200-239 mg/dl)或LDL-C3.37-4.12mmol/L(130-159 mg/dl )TC≥6.22mmol/L(240mg/dl)或LDL-C≥4.14mmol/L(160mg/dl)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数<3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3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数≥1冠心病及其等危症低危低危中危高危低危中危高危高危注: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低HDL-C、肥胖和早发缺血性心管病家族史血脂异常治疗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冠心病,所以应根据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以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表5)。

表5 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TC和LDL-C值及其目标值危险等级TLC开始药物治疗开始治疗目标值低危:10年危险性<5%中危:10年危险性5~10%高危:CHD或CHD 等危症,或10年危险性10-15极高危:ACS或缺TC≥6.22mmol/L(240 mg/dl)LDL-C≥4.14mmol/L(160 mg/dl)TC≥5.18mmol/L(200 mg/dl)LDL-C≥3.37mmol/L(130 mg/dl)TC≥4.14mmol/L(160mg/dl)LDL-C≥TC≥6.99mmol/L(270mg/dl)LDL-C≥4.92mmol/L(190mg/dl)TC≥6.22mmol/L(240mg/dl)LDL-C≥4.14mmol/L(160mg/dl)TC <6.22mmol/L(240 mg/dl)LDL-C<4.14mmol/L(160 mg/dl)TC<5.18mmol/L(200 mg/dl)LDL-C<3.37mmol/L(130 mg/dl)TC<4.14mmol/L(160 mg/dl)LDL-C<血性心血管病合并DM 2.59mmol/L(lOOmg/dl)TC≥3.11mmol/L(120 mg/dl)LDL-C≥2.07mmol/L(80mg/dl)TC≥4.14mmol/L(160mg/dl)LDL-C≥2.59mmol/L(lOOmg/dl)TC≥4.14mmol/L(160mg/dl)LDL-C≥2.07mmol/L(80mg/dl)2.59mmol/L(100 mg/dl)TC< 3.11mmol/L(120 mg/dl)LDL-C<2.07mmol/L(80 mg/dl)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本患者属于ACS合并DM的高脂血症患者,应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其治疗目标值为TC<3.11 mmol/L(120 mg/dl),LDL-C<2.07 mmol/L(80 mg/dl)。

二、临床常用调血脂药的分类及品种分布临床上供选用的调血脂药种类较多,目前主要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及药物的降血脂功能进行分类,按此分类方法可将调血脂药分为七类:①他汀类;②贝特类;③烟酸类;④胆酸螯合剂;⑤胆固醇吸收抑制药;⑥多烯不饱和脂肪酸;⑦其他。

(一)他汀类他汀类药物,也称为羟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此外还可抑制VLDL的合成。

因此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TC、LDL-C和apo B,也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被视为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

此外,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冠心病事件减少有关。

1.他汀类药物的分类按来源分为天然化合物和人工合成化合物,具体药物见表6。

表6 他汀类药物按来源分类人工合成化合物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按药物的亲水性分为亲脂性他汀类和亲水性他汀类,药物的分类见表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