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一、引言1. 课程背景解释成本管理会计学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培养学生运用成本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成本计算和分析的方法。

3.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及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

二、成本概念与分类1. 成本的基本概念解释成本的定义,强调成本与费用、损失的区别。

阐述成本与价值的关系,说明成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 成本的分类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析其在决策中的运用。

介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讲解其计算方法和区别。

3. 案例分析提供案例,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成本,并分析其在实际运营中的作用。

三、成本计算1. 成本计算方法讲解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原理及应用。

探讨作业成本法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的优缺点。

2. 成本计算流程详细介绍成本计算的各个环节,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

3. 案例分析提供案例,让学生运用成本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提高决策能力。

四、成本控制与分析1. 成本控制原理讲解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原则,强调成本控制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2. 成本控制方法介绍标准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等方法,并分析其适用场景。

3. 成本分析阐述成本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因素分析、比率分析等。

4. 案例分析提供案例,让学生运用成本控制与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成本管理与决策1. 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讨论成本管理如何支持企业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2. 成本优势与竞争策略分析成本优势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探讨如何实现成本领先。

3. 成本管理与决策案例提供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企业提供成本管理的建议。

六、成本计算的高级应用介绍活动基础成本计算(ABC)系统的概念和实施步骤。

分析ABC系统在提高成本透明度和决策支持方面的优势。

2. 供应链成本计算探讨供应链成本计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成本计算来优化供应链管理。

成本与管理会计第二版教学设计 (2)

成本与管理会计第二版教学设计 (2)

成本与管理会计第二版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成本与管理会计二、教学目标1.了解成本概念和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2.理解成本在决策中的作用。

3.掌握成本与价格、销售量、营销及生产计划之间的关系。

4.熟悉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的关系。

5.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会计和管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成本管理基本概念1.成本管理基本概念2.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第二章成本行为1.成本的分类和特点2.成本与价格、销售量的关系3.成本与生产计划、经营决策的关系第三章成本体系与成本计算1.成本单、成本簿、成本账2.各种成本计算方法3.全面成本与边际成本第四章经济利润分析1.经济利润的概念及计算2.土地、资本、劳动三要素收益率的计算3.经济增加值分析第五章预算成本控制1.预算成本控制的概念及其实现过程2.预算会计的原理和制度第六章管理会计1.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鉴别标准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第七章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1.定义和演化2.企业战略、计划、控制和决策的信息需求3.成本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3.课堂案例分析4.课外阅读与写作五、教材选用《成本与管理会计(第二版)》六、考核方式1.期末考试占总成绩70%,考试形式为闭卷。

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互动等。

七、参考资料1.马克奈克(Mark W. Martin),基尼(Dirk J. Van den Berghe).现代成本管理:基于战略的方法与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2.克莱斯特.管理会计[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格雷(William N.G.),莱萨克(Charles T.Horngren),哈里森Gary. 管理会计:策略与控制. 北京:华丰出版社, 2016.以上是针对《成本与管理会计(第二版)》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学生掌握基本成本管理知识和工具,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专题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专题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专题设计一、《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由于《成本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数学、管理学和金融学等理论,其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且内容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其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更在于对学生系统使用成本管理会计等相关信息,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基于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这些性质和特点,探索和建立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质疑及研究探索能力、进而深度阐释和解决现实经济管理问题能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是该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

二、我院《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三、《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的主要研讨专题本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强调“理论讲授、小组研讨和案例分析”的有机结合,真正体现理论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有机统一,理论授课以教师团队合作精讲为主,教师扮演“导学、督学”的角色,同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成立研究性合作学习小组,就成本管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案例展开课后的研究性讨论,开展课堂学术辩论,小组合作完成研究性问题和案例分析。

所以每次的研讨专题的设计尤为重要。

1、“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研讨专题其研讨目的是使学生对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该研讨专题可以设置以下问题:阐述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该研讨部分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对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等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阐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和阐述我国当前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由各小组推荐同学代表发言,同时可进行提问和辩论。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号: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学院:商学院专业:财务管理学生姓名:梁洁枝、罗玉娇、毛杨柳潘慧舟、潘玉梅学号: 11005802141100580219110058022011005802211100580222 指导教师:梁玉梅2013 年 12 月 18目录案例一关于多种成本分配基础下的成本计算 (5)案例二关于AS公司制定产品价格决策分析 (9)案例三太平洋渔业公司成本变化与所得税效应案例分析 (12)案例四政府医疗健康服务的成本性态 (14)案例五本量利分析 (16)案例六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目标成本法 (20)案例一 关于多种成本分配基础下的成本计算 1 理论依据1.1论述该案例涉及的是Manchester 公司生产X 、Y 、X 三种电路板的成本核算,现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来将成本分配到三种电路板中。

1.2作业成本法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媒介,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归集对象即成本库来归集,汇总费用,再以各种产品耗费的作业量将费用分摊到成本中,从而汇总计算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制度。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如图1所示。

图1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制造费用分配图2 计算过程与分析2.1作业成本计算法的计算步骤1、确认作业,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以资源动因为基础奖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

2、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奖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制造制造费制造费作业作业成作业成各有关产直接材按作按作2.2作业层次与成本动因作业成本计算中的作业可以看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业务活动。

而成本动因,则作为驱动一种业务活动活动成本因素。

作业成本计算中的作业再企业生产经营中可区分为“单位”、“批”、“产品”、“综合能力维持”四个层次。

1、单位层次的作业及其成本成因。

2、批层次的作业及其成本动因。

3、产品层次的作业及其成本动因。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设计课程背景管理会计是对企业内部管理活动进行预算、控制、评估,支持决策的会计分支。

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与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管理会计成为了企业内部决策的重要工具。

成本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从而保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因此,《成本与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会计领域的重要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管理会计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内容1. 课程介绍引入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实际应用,概括管理会计师的角色和职责。

2. 成本控制系统介绍成本控制系统的框架和结构,以及成本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实施。

3. 成本行为和成本标准了解成本行为与成本标准的基本概念,包括各种成本的分类和利润点的计算方法等。

4. 决策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和掌握决策分析的重要性,如何根据成本体系、收益预测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做出最优决策。

5. 预算管理分析企业经营环境,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衡量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对预算进行管理和控制。

6. 绩效评估与奖励探讨如何根据员工绩效对组织进行绩效评估,如何通过绩效奖励措施来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增强学习效果。

评估方法本课程考核分为两部分: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

其中,平时占总成绩的30%,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平时表现考核主要包括出勤状况、完成作业的质量与数量、参与课堂讨论等方面。

结语《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系统,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不仅仅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技巧。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成本与管理会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到成本与管理会计在企业和个人决策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首先,学生需要理解并能够运用成本分类、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其次,学生需要掌握预算编制、差异分析和管理决策的相关知识。

最后,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成本与管理会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成本估算、成本优化和成本管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了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成本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其次,讲解了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接着,阐述了成本控制的方法,包括预算控制、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

最后,探讨了成本与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如产品定价、生产计划和投资决策。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此外,还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成本控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选择了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是本课程的主要资源,我们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系统的知识体系。

参考书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案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多媒体资料将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设备将用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成本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一、背景及意义成本管理是管理学和财务学中的重要分支,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补充,也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成本的识别、测算、分析、控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关投资决策、经营控制、成本优化等方面的决策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成本管理,控制成本,并深入挖掘增长点,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便学生能够在企业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 - 理解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 掌握成本管理会计的核算方法、分析方法和控制方法; - 熟悉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领域和实践经验; - 培养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能力,为企业成本效益以及自身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1. 成本管理会计基本概念•成本与费用的区别•成本计算的方法和依据•成本与价值的关系2. 成本管理会计体系•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任务•成本管理会计的组成要素•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模式3. 成本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成本、费用、利润关系的分析•成本构成要素的分析•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的区分4. 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成本控制的实践案例•成本优化的方法和策略5. 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成本管理会计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成本管理会计在经营控制中的应用•成本管理会计在降本增效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主要介绍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案例分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成本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对某一实际案例进行调研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考试和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考试占总成绩的50%,主要考察学生对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论文写作占总成绩的50%,主要考察学生对成本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以及论文写作和表达能力。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会计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学会分析并归类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3. 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能进行简单的成本计算和分配;4. 了解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决策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成本会计方法对实际企业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成本控制和改进措施;2. 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熟练运用成本会计相关表格和软件;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形式,共同完成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责任感,树立成本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2. 增强学生对成本会计职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对成本会计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分析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成本会计分析与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成本会计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包括成本的定义、分类及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参考教材第一章内容。

2. 成本分类与归集:学习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概念,掌握成本归集与分配的方法,参考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成本核算程序与方法:学习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的核算方法,参考教材第三章内容。

4. 成本控制与分析:介绍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学习成本分析的技术,如量本利分析、差异分析等,参考教材第四章内容。

5. 成本决策:探讨成本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包括成本估算、成本效益分析等,参考教材第五章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案例一AS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其有关间接费用的预算如下:电子车间测试车间辅助部门变动间接成本(千元)1200 600 700固定间接成本(千元)2000 500 800预算人工工时(千小时)800 600在分派辅助部门间接成本时,变动间接成本是根据各车间的人工工时分配,而辅助部门的固定间接成本以电子车间和测试车间的最大实际生产能力为基础分配。

两个车间的最大实际生产能力相等。

AS公司的产品价格长期以来都是按照完全生产成本的25%至30%的比例加成的。

AS公司正在开发某个新产品,已处于最后阶段。

AS企业希望它的性能超过竞争者的同类产品,竞争者同类产品的市场价在60元至70元之间。

产品开发工程主任确定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每件7元,电子车间需耗人工工时每件4小时,测试车间3小时。

两个车间的小时工资率分别为2.5元和2.0元。

管理人员预测与该产品有关的固定成本为:每年管理人员工资13000元,最近购置设备的折旧100000元,广告费37000元。

这些固定成本已包括在上述预算中。

另外注意,上述预算包括很多产品,企业不会因一个产品的原因修改这个预算。

市场研究表明,AS公司对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10%,按乐观的估计可达到15%。

该产品的市场总需求量为20000件。

要求:1、编制一份概括性的信息资料以帮助决策者制定产品价格。

这些资料应包括分派了辅助部门间接成本后的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信息。

2、详细解释如何根据上述信息制定产品价格。

解答过程:1.相关数据计算(1其中:电子车间分配间接成本=700*800/(800+600)=400(千克)测试车间分配间接成本=700*600/(800+600)=300(千克)(2(3)产品成本资料元/件直接材料7元(4其中:专属固定成本=13000+100000+37000=150000(元)该企业产销量=市场总需求*该公司市场占有率=200000*10%=20000(件)2.(1)按完全成本加成法定价52 ×(1+25%)= 65(元)52 ×(1+30%)=67.6(元)52 ×(1+35%)=70.2(元)按完全成本法制定的售价中包括分配来的固定间接制造成本。

从完全成本法角度考虑,最低安全价格为52元,按完全成本加成法确定的售价在65至70元之间。

而竞争者同类产品市场价格在60至70元之间,这表明该公司的成本和竞争者大致相同。

如果充分利用生产能力,产量可超过20000件,成本还可以降低,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产品开发工程主任过于乐观。

(2)按变动成本加成法定价按变动成本加成法定价,最低售价可定位35.5元,售价大于35.5元的部分是贡献边际,用于弥补固定成本。

但题中无论什么价格都足以弥补专属固定成本。

根据保守估计,若销售量达到20000件,则最低售价应为43元。

如果销售价格定位65元,则每件产品可获得29.5元(65-35.5)的贡献边际,作为风险指标,弥补专属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为:150000/(65-35.5)= 5085(件)成本信息是有用的决策参考依据,但现行市价对决策更重要。

该公司应在60元至70元之间选择一个价格。

定价时还应考虑产品有多少新意才能吸引顾客购买公司的产品,推出的新产品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相比有哪些优点。

如果能在各种价格下预测出产品需求量那将是很有用的,价格弹性有助于决策。

但已知资料中只考虑到产品的制造成本,没有考虑到期间费用的影响(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题中没有相关信息。

按完全成本加成法定价52 ×(1+25%)= 65(元)52 ×(1+30%)=67.6(元)52 ×(1+35%)=70.2(元)按完全成本法制定的售价中包括分配来的固定间接制造成本。

从完全成本法角度考虑,最低安全价格为52元,按完全成本加成法确定的售价在65至70元之间。

而竞争者同类产品市场价格在60至70元之间,这表明该公司的成本和竞争者大致相同。

如果充分利用生产能力,产量可超过20000件,成本还可以降低,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产品开发工程主任过于乐观。

按变动成本加成法定价按变动成本加成法定价,最低售价可定位35.5元,售价大于35.5元的部分是贡献边际,用于弥补固定成本。

但题中无论什么价格都足以弥补专属固定成本。

根据保守估计,若销售量达到20000件,则最低售价应为43元。

如果销售价格定位65元,则每件产品可获得29.5元(65-35.5)的贡献边际,作为风险指标,弥补专属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为:150000/(65-35.5)= 5085(件)成本信息是有用的决策参考依据,但现行市价对决策更重要。

该公司应在60元至70元之间选择一个价格。

定价时还应考虑产品有多少新意才能吸引顾客购买公司的产品,推出的新产品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相比有哪些优点。

如果能在各种价格下预测出产品需求量那将是很有用的,价格弹性有助于决策。

但已知资料中只考虑到产品的制造成本,没有考虑到期间费用的影响(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题中没有相关信息。

案例二在一系列公司中运用分布成本核算法分布成本核算法是通过衡量总生产成本并将它们平均到一段时间内(通常为一产品的总产品上去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得出的平均成本再被用于决定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

让我们来看一些公司,看一下它们有没有可能使用分布成本核算法。

1.点击Lands’End公司的主页。

点击页面底部的“关于我们的按钮”。

判断Lands’End属于什么类型的公司?它们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你认为该公司可能使用分布成本核算法吗?为什么?2.点击La-Z-Boy公司的主页。

点击“La-Z-Boy”的按钮。

Boy属于什么类型的公司?它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你认为该公司可能使用分布成本核算法吗?为什么?解答过程nds’End是服装生产型企业,它的主要业务是生产男士、女士以及儿童服饰。

不适用成本分步法,适用分类法。

分类法特点是:按照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该类产品成本;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其适用范围:分类法与生产的类型无直接关系,它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就通用,即凡是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均可以彩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Z-Boy是家具生产类型的企业。

主要业务是家具生产。

适用分布成本核算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过程,各步骤分别计算半成品成本,最后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产品的企业案例三张先生和王先生最近成立了一家顾问咨询公司,并向你请教有关成本和收费的问题。

在开业的第一年,两人都希望各自收取42000元的工资。

他们购买了两部汽车,每部100000元,预计使用4年,4年后每部汽车估计可卖得40000元,公司采用直线折旧法。

两人估计的工作时间为每人每天8小时,每周5天,每年45周,他们将其称之为“可供使用时间”。

可供使用时间中的25%是用于公司的行政事务,估计第一年的可供使用时间中平均有22.5%的时间为闲置时间。

剩余的可供使用时间将是可向客户收费的时间。

两人达成一致,确定他们的收费标准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1)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每小时收费;(2)来往客户办公地点的交通时间的每小时收费;(3)来往客户办公地点的车程每公里收费。

他们估计交通时间将是可收取时间的25%,预计总行驶30000公里。

他们确定交通时间的费用按每小时服务收费的1/3收取。

要求:1.请把所有的成本分为专业服务成本和汽车成本两大类。

2.请按上述成本和资料,计算公司的下列保本金额:(1)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每小时收费;(2)来往客户办公地点的交通时间的每小时收费;(3)来往客户办公地点的车程每公里收费;3.请解释两人可用来监控当年收入和成本的方法,从而评估是否能达到其预定目标;4.请解释两人应该采用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以确保他们每一位客户收取的费用都是正确无误的。

解答过程:专业服务成本:汽车成本:直接工资42000+2=84000汽车折旧=(100000-40000)/4=150002.每年可使用时间:(8*5*45)*2=36003600*(1-25%-22.5%)=1890交通时间:1890*0.25=472.5服务时间:1890-472.5-1417.5交通时间按1/3计算,收益交通时间也有价值设每小时收益为x1417.5x+472.5(1/3x)=13380得x=84.95同理,交通时间每小时收费28.32元车程每小时51300/30000=1.713.这个公司只有两人,属于小企业,账务较少,可以用明细的方法进行账务处理,每月编制预算,每月分析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变化,还可以设置一个出勤记录表,全面反映他们的工作时间,休闲时间,交通时间,这样就可以对本月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也可以采用相互监督的运作方法,实行工作记录交换记录制,这样就可以保障成本与预算数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4.采取项目明细成本法。

把成本归类,每类成本设置一个代码,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直接计入所对应得代码,在月底时结合出勤表就可以计算出当月的各项成本,是因为此公司规模及业务量小,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内部结算。

案例四1、太平洋渔业公司是鲑鱼的批发商,它向芝加哥各地区的杂货店批发鲑鱼。

在过去的几年里,鲑鱼价格的不断提高使太平洋渔业公司的销售额稳步上升;如今它在规划下一个财务年度的计划,以下列示的数据预测本年度税后利润为138 000美元。

由于人工费用的增加,太平洋渔业公司声明要在下一年将其产品价格平均提高15%,同时太平洋渔业公司希望其他所有成本都能维持在今年统一比率或水平上。

要求:1. 太平洋渔业公司今年鲑鱼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是多少?2.太平洋渔业公司销售单价至少应定为多少,才能弥补鲑鱼成本15%的上升,并能保持今年的边际贡献率?3. 如果单价保持每磅5美元,鲑鱼成本上升15%,太平洋渔业公司在明年必须实现多少销售额才能保持与今年相同的预期税后净利润?4. 为保持今年预计的税后净利润,太平洋渔业公司需运用什么战略?解答过程:(1) P=p*x-(a+b*x)保本点为:p*x-(a+b*x)=05x-(550,000+3x)=0解的x=275,000(2)本年的边际贡献率=Tcm/P=(1950,000-3*390,000)/1950,000=40%有题意得:[ p-3(1+15%)]/p=40%解的p=5.75美元(3)有题意得,设销售额为U,则:U-550,000-3(1+15%)*U/5=138,000/(1-40%)得U=567,742磅(4)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战略,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进行预防性、前馈性的事前控制,并开展日常成本控制活动,最后进行成本分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即事后成本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