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标题:配料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配料作业指导书是一份详细记录了配料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文件,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配料作业的重要性、配料作业的流程、配料作业的注意事项、配料作业的质量控制和配料作业的改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配料作业的重要性
1.1 配料作业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2 配料作业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1.3 配料作业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二、配料作业的流程
2.1 配料前准备工作
2.2 配料操作步骤
2.3 配料后清洁工作
三、配料作业的注意事项
3.1 配料操作人员的要求
3.2 配料设备的维护保养
3.3 配料操作中的安全措施
四、配料作业的质量控制
4.1 配料原料的检验
4.2 配料操作的记录和追溯
4.3 配料作业的抽检和复核
五、配料作业的改进方案
5.1 定期评估配料流程
5.2 优化配料设备
5.3 培训配料操作人员
结语:配料作业指导书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生产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惟独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才干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同时,不断改进配料作业流程和设备,加强人员培训,也是提高配料作业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愿本文提供的配料作业指导书内容对您有所匡助。
注塑机加料作业指导书

注塑机加料作业指导书注塑机加料作业指导书准备工作:1. 确保注塑机和相关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清洁、润滑等。
2. 准备所需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将原料和辅助材料按照要求分类和储存。
操作步骤:1. 将所需原料提前放置在指定位置,并清理工作台和周围环境。
2. 打开注塑机的料斗盖,确认内部无残留材料,并将所需原料放入料斗中。
3. 关闭料斗盖,并确保其密封良好,防止杂质进入注塑机内部。
4. 打开注塑机的加料阀,并选择希望加料的料口。
5. 预热注塑机,根据注塑机的要求进行预热操作,使温度达到加热要求。
6. 当注塑机温度达到要求时,根据操作要求启动注塑机加料程序。
7. 观察注塑机加料过程,确保原料平稳流动,避免卡料或堵塞情况的发生。
8. 加料过程中,注意观察注塑机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并及时调整加料阀的开启度以保持稳定的加料速度。
9. 加料完成后,关闭注塑机的加料阀,并进行喷嘴清洁和更换。
10. 清理工作台和周围环境,确保注塑机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注意事项:1. 加料前要检查注塑机的设备和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并确保自己具备相关操作经验。
2. 加料时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身体接近运转中的注塑机,并戴好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
3. 在加料过程中,密切观察注塑机的工作状态,如温度、压力、流动状态等,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4. 加料时要确保原料质量良好,避免使用过期或劣质的原料。
5. 加料后要及时清洁注塑机的喷嘴和相关部件,以防止残留的材料对注塑机的影响。
这份注塑机加料作业指导书仅供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和操作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注塑加料指导书

篇一:注塑员工加料作业指导书注塑员工作业指导书首班开机1、首班开机将机台周边环境卫生清扫干净,将领来的包装物品按规定要求摆放整齐。
2、首班开机时将工艺调整过程中清料嘴的废料清理干净,并将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废料集中于废料桶中。
3、接受班长和质检员的生产前培训,一定要掌握取件、修件等要领及注意事项以保证产品质量,并了解掌握设备、模具及其特殊结构,以保证安全生产。
非首班开机1、员工每天上班前将自己修件所用的刀具打磨好,并保证工作时间内有足够的刀具使用。
2、工艺员做好交接班的接班准备工作,根据《设备日常点检表》所列各项要求,对设备、模具及其辅助设备以及工艺参数进行点检,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立即查找原因。
3、 员工整理好生产用的各种包装产品,以方便生产过程中使用。
工作过程1、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100%的自检,产品连续(3件以上)出现如下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找质检员确认,并通知工艺人员查找原因:⑴划伤;⑵熔接痕;⑶亮斑;⑷翘曲变形;⑸飞边毛刺;⑹浇口未修正平滑;⑺流痕;⑻缺料;⑼色斑;⑽色差;⑾气花;⑿撕裂;⒀顶白;⒁缩痕等;将发现的不合格品放入废料桶,并将发现的不合格品在《生产报表》上记录。
2、生产过程中严密关注设备、模具的运作,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工艺员或班长做相应措施进行维护和检查。
计划完成1、生产计划完成后,通知班长或工艺人员将设备停机,由班长负责安排换模,组织生产。
2、核对生产数量,并认真填写《生产报表》。
交班长保存。
3、清扫整理机台周围,由班长另行安排新的工作内容。
交接下班1、做好交接工作,将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告知接班人。
2、清扫整理工作现场。
篇二:注塑加料作业指导书(07)篇三:加料作业指导书青岛金宁塑料模具有限公司加料作业指导书1.0目的:为加强注塑车间加料工作的正确运作和管理,保证注塑生产的稳定性,避免发生错误. 2.0范围:此控制程序适用于注塑部的加料工作3.0职责:加料员负责烘料、加料、拌料、等上级安排的相关工作。
注塑成型换料作业指导书

注塑成型换料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成型设备的换料、加料作业进行规范,确保产品及原料切换时减少错误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制造成型单位成型原料的加料和换料作业3.职责成型负责进行加料和换料作业4.定义无5.流程图(无)6、工作程序6.1成型在线加料、换料作业6.1.1 不换料的加料作业6.1.1.1 不更换原料的状况A、同一个产品继续生产。
B、更换产品模具后,使用相同原料进行生产。
C、一个班次生产完毕(不管是否中断生产),下个班次继续生产同种原料的产品。
6.1.1.2 当移动料桶内没有原料,就应采取加料作业6.1.1.3 加料人员首先依据生产排程、成型条件表确认成型机生产的产品及规格和颜色,是否与准备加入的原料一致,确认一致后方可实施加料作业。
6.1.1.4 将原料加入移动料桶后,盖上料桶盖,确认烤料桶电热和送风开关是否打开,有无异常。
6.1.1.5 确认烤料桶自动送料装置(烤料桶进料、出料)是否在正常工作,烤料桶内料面应不低于透明窗口2/3位置,确认是否存在异常。
6.1.1.6 填写“原料投入记录表”记录原料的投料日期、时间、材料名称、批号、颜色、投入量等。
6.1.2 换料的加料作业6.1.2.1 更换原料的状况A、更换模具后使用的原料在材料或颜色上的任何变化。
B、未更换模具,但改变了颜色仕样及使用的原料。
6.1.2.2 在更换产品仕样或模具前,当移动料桶内没有原料且烤料桶内的原料能够保证该生产批次数量时,应不再进行加料作业,直到该批产品生产完毕后采取换料作业,(更换后的产品使用原料不变化时应执行5.2.1 )。
6.1.2.3加料人员首先依据生产计划、成型条件表确认需要生产的产品及规格和颜色,是否与准备加入的原料一致,确认一致后方可实施换料作业。
6.1.2.4 更换原料时卸除生产剩余原料,使用干净且装过相同颜色和型号的料袋装剩余的材料,料袋内不可有其他残留物,并在料袋外写上材料名称、原批号、日期及作业人员姓名。
加料作业指导书

加料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加料作业指导书是一份详细说明加料操作步骤和要求的指导手册。
它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确保操作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加料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其内容和结构。
正文内容:1. 加料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1.1 提高产品质量- 指导书详细说明了加料操作的步骤和要求,确保每次加料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 指导书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注意事项,匡助操作人员避免常见错误和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1.2 提高生产效率- 指导书中提供了加料操作的最佳实践和技巧,匡助操作人员更快地完成加料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 指导书中的操作流程和配料比例等信息,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快地准备好所需材料,避免生产线停机时间的浪费。
1.3 确保操作安全- 指导书中包含了加料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避免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 指导书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紧急处理措施,匡助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应对,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加料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结构2.1 操作前准备- 确定所需材料和配比要求。
-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 准备好所需的防护措施和安全装备。
2.2 加料操作步骤- 按照指导书中的操作流程,逐步执行加料操作。
- 注意加料顺序和速度,确保材料的均匀混合。
- 注意加料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2.3 质量控制要求- 检查加料后的产品质量,确保符合规定的标准。
- 检测加料过程中可能浮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调整操作方法。
- 记录质量控制数据,用于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2.4 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 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 熟悉紧急处理措施,如泄漏处理、火灾处理等。
2.5 操作后清理- 清理加料设备和工具,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 处理废弃物和残存材料,符合环保要求。
加料、换料作业指导书

换料,加料的事儿一、目的:规范注塑加料、换料操作,降低原材料的浪费,确保注塑正常生产。
二、适用范围:注塑车间内所有加料、换料动作三、责任者:加料员四、作业准备:4.1 准备好作业工具:风枪,干净碎布,酒精,干净的空料袋;4.2 《注塑生产工令单》,《注塑加料,烘料记录表》;4.3 成型原料,干燥烘料桶,吸铁架,分流梭。
五、作业内容:5.1生产前加料烘料5.1.1依照《注塑生产制令单》准备好生产原料;5.1.2将需要加料的烘料桶里剩余的材料放在干净的空料袋里,并做好材料标识;5.1.3把料桶中的吸铁架和分流梭拿出来用风枪吹干净;5.1.4用风枪把料桶里残余的料清理干净;5.1.5用碎布粘少许酒精(抹机水)将料桶内壁粘附的色粉擦拭干净,再将吸铁架和分流梭安放好;5.1.5再次确认所加原料与制令单相符后把原料加进料桶里,加料前务必确认放料口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加料时不可将料粒洒在机台或地面上,料桶里原料的高度不可低于所标识的红色标记,以免影响干燥效果;5.1.6依据《注塑原材料干燥条件表》设置干燥温度,打开料桶加热开关和热风循环开关,并确认其是否正常工作;5.1.7记录所加原材料于《注塑加料,烘料记录表》上;5.1.8搞好工作区域5S,加料完应把空料袋拿走。
5.2生产中加料5.2.1关闭料桶加热开关和热风循环开关;5.2.2依据《注塑生产工令单》和生产欠数加入适当重量原料即可,料桶里原料的高度不可低于规定的警戒高度;5.2.3打开料桶加热开关和热风循环开关,并确认其是否正常工作;5.2.4记录所加原材料于《注塑加料,烘料记录表》上;5.2.5生产过程中应每两小时对烘料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以免料桶里材料结块(注意下料口处的温度表是否准确)。
作业指导书-加料作业指导

作业指导书-加料作业指导
引言概述:
加料作业指导是指在完成基本作业指导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更加详细和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加料作业指导的内容和意义。
一、作业背景
1.1 作业的目的和要求
1.2 作业的重要性
1.3 作业的难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加料作业指导的内容
2.1 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例
2.2 提供更加详细的步骤和操作指导
2.3 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三、加料作业指导的意义
3.1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料作业指导的实施方式
4.1 制定详细的加料作业指导计划
4.2 确保加料内容与基本作业指导相衔接
4.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料作业指导的学习和实践
五、加料作业指导的评估和反馈
5.1 定期评估加料作业指导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5.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加料作业指导
5.3 借助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提高加料作业指导的质量和效果
总结:
加料作业指导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加料作业指导的制定和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加料作业指导的内容和意义。
压铸加料作业指导书

1.加料步骤:
1.1熔炉加料
一、二、三级回炉料与铝锭配比比例均为1:1,若有特殊要求,铝锭份
量要加大。
即每次加2条铝锭,2条回炉料.(回炉料需事先在熔炼炉内熔化后,在模腔内浇铸成条状。
) 为防止铝块上有水份和湿气,加入坩埚中
将熔液温度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半包除渣剂用瓢形罩压入炉底,对合金进行除渣,并缓慢在炉内转动,待铝液面泛起一层红渣,静置3分钟左右,将全部浮渣去除,此步骤每20分钟进行一次。
然后把铝渣放在指定的位置冷却,再装入铝渣桶.(注280T炉容量为250KG半包,400T为400KG 半包,800T为500KG0.75包,每包为2KG)
1.3精炼铝液
当铝液高度到达离炉顶2-3cm时,将停止加料;熔液温度控制在670℃±16℃左右时,将半包精炼剂用瓢形罩压入炉底处,对铝合金进行精炼,并缓慢在炉内转动,待合金反应完毕后(停止冒泡),静置3分钟即完成精炼过程。
2.压铸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以上熔炼作业规范执行,以保证铝料的纯净。
使产品质量得以保证。
在每天交班时,炉体必须清理一次后续停炉。
3.停炉
熔炼结束后,应将全部铝液放出,把炉底残渣捞出作废渣处理。
4.铝渣的存放与管理
4.1 从熔炉清理出来的铝渣盛放在专用的铁盒内,铝渣不能高于铁筐边缘,防
止铝渣落于地面。
4.2 把装有铝渣的铁盒放置在露天,(由于从熔炉出来的铝渣温度很
高,300-400℃左右,故必须等到冷却到室温(冷却时间为12小时)后,方可把铝渣从铁盒内用铁铲把铝渣储存在铁桶内.
4.3 铝渣存放区1米以内不能放任何易燃、易爆物品(比如:纸皮,木板,燃气)
等防止火灾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金宁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加料作业指导书
1.0目的:为加强注塑车间加料工作的正确运作和管理,保证注塑生产的稳定性,避免发生错误.
2.0范围:此控制程序适用于注塑部的加料工作
3.0职责:加料员负责烘料、加料、拌料、等上级安排的相关工作。
注塑当班班长负责监督相关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工作;加料员作业的监督
4.0工作程序:
4.1加料员在加料时必须注意先确认材料规格,颜色是否正确,才可将料加入料斗中,加料换料时应注意不可将料粒洒在机台或地面上,加完料应把空料袋拿走,不可乱丢。
4.2对需要烘干除湿的材料,料斗内料面不可低于料斗透明镜面2/3位置,避免材料干燥不充分产生料花。
加料不可满出料斗使盖子盖不上,影响干燥效果。
4.3换模换料后必须将剩余材料退回料房,严禁堆放在机台。
卸料时必须使用干净料袋或相同颜色料袋装剩余的材料,料袋内不可有残留色粉或粉料,并在料袋上写好材料名称与色粉编号再退回料房。
4.4加料员在换料换色时,必须用碎布将残留在料斗壁上色粉擦拭干净。
抹机水(酒精)严禁靠近高温物体(如煤气、炮筒)严禁乱丢含有抹机水(酒精)的碎布。
4.5生产透明及浅色产品时,料斗抽风进气口应清理干净,并定期清洁,避免材质因环境影响导致不良黑点、杂质增多。
4.6在使用水口料生产时,机台料斗内必须放入磁铁架,避免金属落入炮筒损伤螺杆。
4.7洗机时应注意炮筒温度是否与材料相符,PVC、POM、PA、含玻纤(GF)洗机必须用PP料进行清洗干净后才可升温,绝对不可直接加温洗机。
4.8材料料筒温度及料斗烘料温度设定参照工艺参数表。
4.9生产中定时巡查料斗送风开关是否打开,温度有无异常,材料料面是否过低。
4.10保证机位的水口料干净整洁,无杂料、杂物。
4.11抹机水(酒精)瓶必须要有标示,严禁靠近高温物体。
4.12检查烘料设定温度是否正确,切忌发生按错烘料温度设定开关。
4.13烤料参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