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O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演讲 Toyo Ito's Lecture

地点:深圳市民中心一层多功能厅时间:2009年12月6日14:00-15:30伊东丰雄先生出生于1941年。
在1965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他为菊竹清训(Kiyonori Kikutake)建筑事务所工作直到1969年。
1971年,他开始了自己的办公室“城市机器人”(URBOT),后于1979年更名为伊东豊雄建筑设计事务所。
他曾以访问讲师身份任教于东京大学(1988-89),以访问教授身份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91)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999),以客座讲师身份任教于京都大学(2002-07),以访问教授身份任教于多摩美术大学(2002~)。
自2005年起,他还成为了Kumamoto Artpolis的理事。
主要作品:中野本町之家(White U, 1976),银色小屋(Silver Hut, 1984),风之塔(Tower of Winds,1986),八代城市博物馆(1991),下諏訪町城市博物馆(1993),长冈Lyric礼堂(1996),大馆圆顶屋(1997),Taisha的T礼堂(1999),仙台媒体中心(2001),Brugge 大帐篷(2002),蛇形画廊夏季临时展馆(2002,伦敦),松本表演艺术中心(2004),TOD’S表参道大楼(2004),岛城中央公园GRIN GRIN(2005),三本木银座2(2005),Meiso no Mori城市殡葬礼堂(2006),Hopital Cognacq-Jay(2006,巴黎),活力城(2006,新加坡),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八王子校区)(2007),2009世界运动会主场馆(2009台湾R.O.C.),ZA-KOENJI公共剧场(2009)及其他。
在建项目:台中大都会歌剧院(台湾R.O.C.),台湾国立大学社会科学新学院(台湾R.O.C.),巴塞罗那展览会Gran Via Venue扩建(西班牙),Torrevieja休闲公园(西班牙),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艺术博物馆及太平洋电影资料馆(美国)等等。
建筑大师伊东丰雄简介及作品集

法蘭克福市幼兒 園 Ekkenhaimu 八代市壽廖保護 養老院
1994.03
1994.04
つくば南駐車場
1995.03
八代消防總部大 樓區域
伊東豐雄生平
作品年分 作品名稱 1995.12 蓼科S邸
作品介紹
作品介紹 地點 :千野忠男,長野縣 結構:支撐鋼框架結構鋼 筋混凝土平板結構 地點 :長岡,新潟 結構:鋼筋混凝土,鋼筋 鐵骨,鋼架部分 地上一層 地下四層 地點 :阿蘇郡,熊本縣 結構:鋼結構 地上兩層 地點 :柏,千葉結構:RC 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架,鋼架結構 地上一層 作品照片
1984.07
銀小屋
1986.08
馬込沢の家
伊東豐雄生平
作品年分
1986.08
作品介紹
作品介紹
地點 :港區,東京 結構:鋼結構 地上三層 地點 :西區,橫濱 結構:鋼構 引起了世人的注目,也將 他推向國際當代建築師之 列 地點 :千代田,東京 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架 地上六層 地下一層 地點 :北海道惠庭 結構:RC 地上一層 1990年-第3屆村野藤吾獎 (札幌啤酒北海道工廠迎
1979.11
中央林間の家
1981.11
笠間の家
1982.05
梅ヶ丘の家
伊東豐雄生平
作品年分 1983.05 作品名稱
作品介紹
作品介紹 地點 :小平,東京 結構:強化木架構 地上兩層 作品照片
花小金井の家
1983.05
田園調布の家
地點 :大田區,東京 結構:鋼筋混凝土+木材 地上兩層
地點 :中野區,東京 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架 地上兩層 986年-昭和60年度日本建 築學會獎(銀色小屋) 地點 :船橋市,千葉縣 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架 地上兩層
建筑的冒险——伊东丰雄建筑设计观再思考

丰雄成立 了自己的事务 所 ,早 期的建筑作品带有现代性 ,使用质地较轻 的标准工 将资讯媒体作为媒介 ,选择各式各样 的场所和 时间 ,”只有作为持续进行表演的场所 .
料及部件 ,如钢管 ,金属 网 ,穿 孔铝板及透气型织物。在其第一本年谱 及文集 著 城市才得 以存在 ,即最 为梦幻的视觉化表现 ,才会建 立起作为 变样体”的都市空
i西方的现代主义风格。或者说与安藤 忠雄所追求的 ”完整的 ,防御 的 ,城堡式 ” 筑不同 ,伊东丰雄追求建筑的漂浮性 ,薄膜 性与流动性。 ̄m_/T仅在 自己的建筑设 品 中不 断地 带给人们 惊喜 ” ,更影 响着例如妹 岛和世 ,西泽立卫 ,藤本 壮介 , :纯也等年轻一代 日本建筑 师的设计观 。伊东 丰雄的建筑时代精神 ,不断创新和 富 E化的空间特质与伊东 自身 的设计 思想 ,创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是密不可分 的。伊 东 自己的建筑作品时说 ,其实每一件建筑作品 都是在进行着一次冒险。
雄深受菊竹清训所提倡 的新陈代 谢派 “瞬时建筑”的理论影 响 ,认 为建筑是 瞬 空间。那是光在流动 ,意 义在漂浮 ,风也会流逝 的持续 变化的柔软漩涡的空 间。 ”伊
现 象” ,形式应该 是可 变的 ,并且能 够顺 应 自然和 历史的背景而 变化。1 971年 东丰雄甚 至只关心建筑 在此刻或其后 2O年做何 用途。他认为 , ”建筑 的瞬时 陛 只
《风之 变样 体》 (凰 变檬体 ,1 989)一书中就 阐述 了别样的建筑设计观 。 ”风之 间。也许作品风之塔正是此理念的延续
#体的建筑 ,如果只是如 风一样的轻盈与可移动的状态的话那就太可惜 了。建筑应
£赋予如身体般强 大的形式 可 以排解郁 闷 ,带来安心 清爽与舒适 ”。这其中伊 风之塔(Tower of W inds,1 986年 )是将伊东丰雄推 向国际当代建筑师之列的作 品了。
伊东丰雄作品中的临时性

伊东丰雄作品中的临时性1伊东丰雄作品“临时性”的设计思想和背景在伊东丰雄的设计中有不少作品都贯穿着“临时性”的概念,这个概念也成为了他的建筑哲学中的一部分,也是其建筑技术策略之一。
临时性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其真正成为世界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则要追溯到1851 年,首届伦敦世博会通过应用标准化的工业生产配件,在短时间内便组装了水晶宫,同时在博览会结束后又如期拆除了水晶宫,这开辟了临时性建筑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由于临时性建筑空间功能的模糊性的要求,出现建筑的生长和置换。
当建筑空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由电脑控制生成相应的的建筑形态,这种形式就如同“自由生长”的临时性建筑。
伊东丰雄曾说过:“我认为我的建筑没有必要存在100 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在我设计某个项目时,我只关心它在该时期或其后20 年作何用。
极有可能,随着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技术的进一步的更新发展或者是经济及社会条件的变化,在其竣工之后,就根本没有人再需要它了。
”“建筑是一种临时性的存在”,是一种独特也是容易引起误会的说法。
通过对临时性的演绎,伊东丰雄明确的拒绝了西方将建筑看成是“石头的史书”和“凝固的音乐”这样的永恒性和固定性的标准。
在“临时性”的背后隐藏着伊东对日本当代城市的所做的现实主义解析:一方面作为对建筑短暂性的积极回应;一方面作为对“无背景”式的都市环境的最好诠释。
另外,“临时性”也是日本建筑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传统。
因而可以说“临时性”是一种交织着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时尚的独特的都市观,审美观和世界观[1] 。
临时性充斥着现代社会,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伊东丰雄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
因此,建筑的临时性更多的是在描述其内部功能的临时性,另外,建筑的临时性也包括临时建筑,这类临时性的建筑在伊东丰雄近期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在这类建筑中,建筑的临时性是由建筑使用功能的临时性所导致的。
这其中所表达的临时性是对于建筑在历史长河中的临时性。
对于世界上大部分的建筑来说,它们的临时性都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象宫殿、纪念馆、体育馆等大型、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临时性的。
伊东丰雄建筑思想分析

浅谈伊东丰雄的建筑思想一、前言某晚,伊东丰雄私宅“银色小屋”,伊东丰雄与西泽立卫正在喝酒聊天,突然伊东一下捏扁了手上的铝合金啤酒罐,举着对西泽说:“建筑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西泽吓了一跳,桌上还摆着威士忌、日本清酒的酒杯,西泽举起威士忌酒杯问伊东:“这个不行吗?”伊东摇头,西泽又举起日本清酒酒杯,伊东还是摇头,晃着手中捏的变了形了的啤酒罐。
西泽好像一下醒悟过来一样理解了伊东建筑的本质。
二、伊东丰雄的思想背景建筑师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全面理解建筑师所生活的时代才能理解建筑师的建筑思想。
在中国,对大多数家庭来讲,住宅是一项重要用品,是一个需要经过慎重考虑的决定,一处身体以及心灵的归宿。
但是在日本却不同,由于火山季风和海岛的特殊风土,设计出持久坚固而结实的建筑的理念从来就不存在。
对于日本人来说,住宅仅仅是一处就寝的空间,一处临时避难的场所,尤其在东京这样一个消费至上的城市中,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更为明显,而建筑变得迅速不合时宜,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建筑早已沦为快速城市代谢物,因此伊东丰雄决定为建筑找到新的命运。
伊东丰雄曾说过:“我认为我的建筑没有必要存在100年或者更长时间,在我设计某个项目时,我只关心它在该时期或其后20年作何用。
极有可能,随着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技术的进一步的更新发展或者是经济及社会条件的变化,在其竣工之后,就根本没有人再需要它了”。
三、三个作品看伊东丰雄的建筑思想1)银色小屋—建筑的临时性这是伊东丰雄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一时期,他是多以形式的轻盈、建筑的短暂性来获取流动感和漂浮性的意向。
小屋处在东京郊区的林间,大量使用了玻璃、铝合金和钢结构制作的格子屏障。
这些透明和半透明的材质使建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小屋看上去更象是私人聚会场所或是周末用的临时度假屋和工作室,不象是定居的场所。
建筑是由7个大小不同的带有拱顶的独立房子组合在一起的,这些房子各有功能,包括一个由混凝土柱子围成的庭院。
伊东丰雄--从他的外表看内在

古拉·奥罗索夫他没有库哈斯那种令人生畏的、有英雄色彩的外表;也没有哈迪德女士那种艳丽的仪态。
相比之下,伊东丰雄是不招摇的。
他有少见的才智,总是用挑剔的眼光考虑他的项目寻找一种似乎对立的价值之间的平衡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Toyo Ito)工作40年之后,在全世界的建筑师中赢得了一群狂热的追随者。
但他在他的祖国日本并不出名。
通过他的奇特和虚幻的建筑——从为城市场隐居者设计的简朴的住房,到用精美的墙纸装饰的拱形的图书馆,他创造了一批无与论比的、具有独创性的多样化作品。
在过去的10年中,流行建筑繁荣,他的许多同行在世界各地获得了许多设计项目,但伊东丰雄很大程度是还是作为旁观者。
在人们关于建筑界的名流的谈话中,他很少像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或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那样被提及。
他一再被建筑业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忽略。
甚至在他们祖国,他被安滕忠雄(Tadao Ando)的阴影遮住。
安滕忠雄的混凝土建筑已成为当代日本建筑的陈词滥调。
伊东丰雄的情况可能最终会改变。
前不久,他为台湾高雄世界运动会设计的一个运动场投入使用。
这个运动场的像巨蟒一样的形式,至少会在建筑界引起轰动,就像赫尔佐格和梅隆为一年前的北京奥运会设计的“鸟巢”一样。
甚至更加雄心勃勃的是他设计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Taichung opera house)。
这个项目安排在明年开工建设。
这是一个很有独创性的作品,它已经被作为一个杰作向公众介绍。
它的有孔的外表,类似于一个巨大的海绵,就像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为西班牙的毕尔巴鄂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
这个项目的设计,是伊东丰雄最近被授予他的第一个美国项目的主要理由。
这个美国项目是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艺术博物馆(Berkeley Art Museum)。
伊东丰雄

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目录一、选择理由 (1)二、平生简介..........................................1~2三、他人评价..........................................2~3四、自我评价........................................3~4五、设计理念 (4)六、作品集.........................................4~5七、重要作品.........................................7~9一、选择理由内敛含蓄伊东丰雄的建筑作品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建筑理念与建筑风格,既非极简主义、也非参数化设计。
1971 年他从著名建筑师、日本新代谢派成员菊竹清训的建筑事务所脱离,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URBOT。
这个名字并非表达了他对工业技术的尊崇,更多的是失望。
新代谢派在20 世纪60 年代盛极一时,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在70 年代的衰弱,新代谢派也由60 年代的积极乐观,转向欧美式的颓废迷茫。
这一阶段伊东丰雄的建筑呈现出一种极为内向、收敛的姿态。
1976 年他为姐姐设计的私人住宅——白色U 形房代表了伊东丰雄内心的态度。
消融界限20 世纪80 年代日本经济一片繁荣,房地产市场的兴盛推动了一栋栋混凝土钢结构建筑的诞生。
伊东丰雄用轻质材料设计的住宅并不太受瞩目。
“整个80 年代,我很少能有机会接受公共建筑项目。
这令我有些愤世嫉俗。
”也因此,他有大把时间来思考建筑。
“城市千篇一律,建筑毫无特点,它们呆滞、没有表情。
我希望能用不一样的材料、思维来构造建筑。
”重叠空间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日本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将目光从西方转向本土,力图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灵感。
但伊东丰雄并未简单地模仿传统建筑,他认为决定自己的建筑有别于西方建筑的根本因素在于语言。
“日语松散、开放的语法结构对我的建筑理念有很大影响。
伊东丰雄白色o型住宅赏析

一、建筑师资料
• 伊东丰雄
• 日本当代建筑师
• 获得2013年普利兹克 建筑奖,是第六位荣 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 日本建筑师
• 曾获得日本建筑学院 奖和威尼斯建筑双年 展的金狮奖
• 在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系后,曾于 菊竹清训(Kiyonori Kikutake)建筑师事务 所工作;
他人评价
• 一场关于日本后现代建筑演讲上这样描述了伊东丰雄:
“在后现代艺术运动里,伊东释放了建筑学的古老角色, 让它不再仅是人类社会当中高效率的机器,在伊东的建筑 语意中,我们可以看到软而透亮的疆域逐渐形成了一股强 而有力的群体;伊东的建筑显现了都会中的人文环境关系, 将今日高度发展的大都会风景描绘的更加具体。在这些建 筑里念发展过程中,介于高度经济发展和建筑学理念的达 成间,伊东有顺序的探索了其中丰富的层次。而且,他的 作品很难归类。没有两幢伊东丰雄建筑看起来是完全一样 的。没有相同的美学风格;没有提前的宣言。你可能永远 也不能确定伊东丰雄下一步将做什么
二、时代背景
• 东京这类城市表现出无特色的、且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城市 特征。
• 由于地震的不断威胁,通常很短时间建筑就要重新翻盖。 在日本文化中,设计出持久、坚固而结实的建筑的理念从 来不存在。
• 在日本,城市背景变化很快,没有持久的东西。因而,他 的作品避免任何形式的坚固,而展现―种短暂的、脆弱的、 易变的外观。伊东丰雄发展了短暂建筑的理念,短暂建筑 是表现这些无背景大都市的最佳方式。建筑材料的坚固性 被减到最低程度。他使用技术把结构及细节的尺寸几乎缩 减到尽头,最大程度地使用玻璃,以使建筑抽象化而远离 其物质性,为建筑增添与临时装置相似的易碎性。
• 建筑在地势低的地方被刻意抬起到地平线高度,在下面形成一个建筑入口, 从而可以引导用户或参观者进入到建筑内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分区&交通流线(地下室) basement floor plan
支撑体系
空间界面
像空气一样透明的落地大玻璃将室外的一切视野引
入室内,你甚至分不清室内外的界限。形体关系环境配置
地形——这个周末休假别墅的基地微微向东北倾斜,并在此方向上有吸引人的风 景。这个方案旨在灵活运用整个基地,利用倾斜带来的特殊“优势”。
White O
/ Toyo Ito
功能分区 交通流线 支撑体系 空间界面 形体关系 环境配置
建筑师:伊东丰雄及其合作者 位置:玛贝拉,智利
当地建筑师:Christian de Groote 建筑面积:370m2 建筑时间:2009
功能分区&交通流线 (首层)
建筑很容易上到屋顶,天气好 的话,在这里甚至可以散步。
这条内部连廊成为该建筑的灵魂与核心,起到 交通作用的同时使得各个空间可从不同角度看 到,每个位置呈现出不同的生活画面
在向着入口方向,有个特别的起居 空间,紧邻着一个进餐空间。我们 可以设想内部花园以及这个起居、 进餐空间会组合在一起使用,创造 一个自由的“室内-室外”生活方式。 建筑环廊在朝向入口方向逐渐升起, 以便可以到达入口上方的私密空 间——卧室,卧室被架空在地面之 上,有着很好的私密性。
与周边建筑关系良好
与环境绝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