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含量

合集下载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常见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常见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常见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常见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1 序言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维生素是必须得从食物中获取并且在物质代谢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的一种物质[1]。

这类物质在生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特别少,不足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虽然生物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所需量必须经常从食物中获得,所以我们研究维生素具有重要的意义[2]。

维生素C是维生素的一种,维生素C在医学上被称作抗坏血酸,具有防治坏血病的功效,它是显示抗坏血酸生物活性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3]。

维生素C广泛的存在于我们常见的水果和蔬菜中,所以我们能够准确地测定出水果中地维生素C的含量,对我们的日常饮食和健康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史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病毒发病率较高,我国在对抗病毒的战争中起到一个关键作用。

SARS病毒首先出现在我们中国,死于SARS 病毒的90%是我们中国人。

国内对于维生素C的生产水平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可以彻底解决病毒的问题,只是生产的维生素C大部分都外销,我们中国人服用维生素C的平均剂量,远远低于一些欧美国家和日本。

目前,围绕着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课题和任务,因为它对人们日常饮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成为了现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在主要有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碘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1.2.1碘量法武文等[4]利用I?的氧化性,用淀粉作指示剂,采用I?作标准溶液进行直接滴定,这叫做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的滴定原理:维生素C分子中的二烯醇基可被I?氧化成二酮基,当维生素C分子中的二烯醇基被I?完全氧化后,过量的I?与淀粉指示剂发生显色作用,使溶液变蓝,所以当滴定到溶液中有蓝色出现时,即为滴定终点。

直接碘量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时,要求所测的果蔬溶液为无色和浅色的是样溶液或者提取液,该方法测维生素C不需要特殊的测定仪器,操作非常简便、准确。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维生素C具有强的紫外吸收性质,在2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

通过测定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的吸光度,可以比较它们的维生素C含量。

以下是该方法的详细步骤:一、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解其含量变化情况,为科学饮食提供参考。

二、原理维生素C具有强的紫外吸收性质,在2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在实验条件下,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

通过比较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的吸光度,可以求出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制作(1)配制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

分别称取0.05g、0.1g、0.2g、0.3g、0.4g的维生素C,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得到浓度分别为5mg/mL、10mg/mL、20mg/mL、30mg/mL、40mg/mL的溶液。

(2)用1cm石英比色皿分别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各标准溶液在265nm处的吸光度。

(3)以维生素C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处理(1)将果蔬样品洗净,晾干表面水分。

(2)将样品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榨汁,收集榨出的汁液。

(3)用纱布过滤,去除汁液中的杂质和果肉颗粒。

(4)将滤液倒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

3.测定样品吸光度(1)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mL样品溶液于1cm石英比色皿中。

(2)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样品溶液在265nm处的吸光度。

4.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1)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维生素C浓度(mg/mL)。

(2)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mg/100g),公式如下:维生素C含量 = 查得浓度× 溶液体积× 稀释倍数 / 样品质量其中,溶液体积为50mL,稀释倍数为100(即5mL样品溶液稀释成50mL),样品质量为榨出的果蔬质量。

实验9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或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

实验9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或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

大 学 通 用 化 学 实 验 技 术
5/10
蔬 菜 ) 中 的 维 生 素 含 量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水 果 ( 或
C
在线答疑:yanjie@
S54y@
(二)样品的测定 1.样品的提取:将果蔬样品洗净、擦干、切碎、混匀。 称取5.00 g于研体中,加入2~5 mL 1% HCl,匀浆,转 移到25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若提取液澄清透明 ,则可直接取样测定,若有浑浊现象,可通过离心( 10000 g, 10 min)来消除。
大 学 通 用 化 学 实 验 技 术
10/10
蔬 菜 ) 中 的 维 生 素 含 量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水 果 ( 或
C
在线答疑:yanjie@
S54y@
在线答疑:yanjie@
S54y@ V总——样品定容体积( mL)
蔬 菜 ) 中 的 维 生 素 含 量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水 果 ( 或
C
93.5 问题讨论
(1)除了本实验中的方法外,抗坏血酸还有哪些测定方法?
大 学 通 用 化 学 实 验 技 术
蔬 菜 ) 中 的 维 生 素 含 量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水 果 ( 或
C
4 .由待测样品与待测碱处理样品的消光值之差和 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5 .也可直接以待测碱处理液为空白,测出待测液 的消光值,通过查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维生素 C 的 含量。
大 学 通 用 化 学 实 验 技 术
大 学 通 用 化 学 实 验 技 术
3/10
蔬 菜 ) 中 的 维 生 素 含 量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水 果 ( 或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含量
1. 实验原理
维C在紫外光区(200-400nm)显示特征的吸收谱带,最大光吸收(λmax)为245nm。

因此可以用标准曲线法在245nm测样品吸光度,测得维C含量。

2. 实验试剂
(I)1%的HAc溶液
(2)100ug/ml的Vc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0.010g的Vc,用1%的HAc定容至100mL。

(3)Vc标准使用液:吸取贮备液5.00mL,用1%HAc稀释至250mL(现用现配)。

(4)比色皿清洗剂
3. 实验步骤
3.1 Vc的提取
称取剪碎混匀的新鲜样品0.5 ~1.0 g 加酸研磨,多次过滤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

吸取10ml待测液溶液于试管。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0.00、1.00、2.00、4.00、8.00、10.00ml维生素C标准溶液于10ml 比色管中用酸定容,用水稀释成一系列浓度分别为0.0、10、20、40、80、100μg/mL 维生素C标准溶液,分别测出其吸光度。

然后以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该曲线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可求出该曲线的斜率。

3.3 Vc的测定
波长245nm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银翘片中维生素C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银翘片中维生素C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银翘片中维生素C含量一、本文概述本文将详细阐述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银翘片中维生素C含量的实验方法和过程。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可以定量测定物质的含量。

该方法在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药物分析领域中,对于确定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VC银翘片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品,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V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然后详细描述了实验过程,包括样品制备、波长选择、标准曲线绘制以及结果计算等。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旨在为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在紫外区,许多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离子具有吸收紫外光的特性,其吸收程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待测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推算出该物质的浓度。

在测定VC银翘片中维生素C含量时,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维生素C在紫外光区具有特定吸收波长的特性。

维生素C分子中的共轭双键结构使其对紫外光具有吸收能力,且吸收峰通常出现在约245nm处。

通过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并测量其在245nm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建立吸光度与维生素C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然后,对待测的VC银翘片提取液进行同样波长的吸光度测量,根据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因此在药物分析、生物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该方法也受到一些限制,如对于颜色较深或浑浊的样品,可能需要进行前处理以消除干扰因素;对于某些在紫外区无吸收或吸收较弱的物质,该方法可能不适用。

紫外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实验工作报告

紫外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实验工作报告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维生素C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物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熟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VC)是一种酸性己糖衍生物,具有烯醇式己糖内酯立体结构,分D和L两种立体构型,但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可以互变,两者均具有生物活性(结构式见图1),其C2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H+,故维生素C虽然不含自由羧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

维生素C呈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脂。

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破坏速度。

具有π电子的共轭双键化合物、芳香烃化合物等,在紫外光谱区都有强烈吸收,其摩尔吸收系数k可达104-106数量级。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要借助朗伯-比尔定律。

根据维生素C在稀硫酸溶液(维生素C水溶液在pH 5~6之间稳定)中,在245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的特性,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含量的方法。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实验仪器:容量瓶(100 ml、1000 ml)、移液管(0.5 ml、5 ml)、烧杯、紫外分光光度计实验用品:98%浓硫酸(分析纯,1.84 g/ml)、维生素C对照品系以原料药经105 ℃干燥至恒重(含量为99.7 %)、维生素C片(2片)、去离子水四、实验步骤1. 0.005 mol·L-1硫酸溶液的配制用0.5 ml移液管移取0.27 ml 98%浓硫酸放入事先已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冷却至室温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待用。

2. 0.5 g·L-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维生素C对照品5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0.005 mol·L-1硫酸溶液制成0.5 g·L-1对照品溶液。

实验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的VC含量

实验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的VC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C片中的VC含量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及紫外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与分析条件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体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影响胶元蛋白的形成,参与人体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并且有解毒作用。

人体不能自身制造Vc,所以人体必须不断地从食物中摄入Vc,通常还需储藏能维持一个月左右的Vc。

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故又称抗坏血酸。

维生素C属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C6H8O6。

分子结构中具有二烯醇结构,其结构如下: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或乙醚。

分子中的二烯醇基具极强的还原性,性质活泼,易被氧化为二酮基而成为脱氢抗坏血酸。

维生素C分子结构中有共轭双键,固在紫外光区有较强的吸收。

根据维生素C在稀盐酸溶液中,Vc吸收曲线比较稳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其吸收值A的大小与维生素C的浓度c的大小成正比,符合郎伯—比尔定律:A=εbc其中A为吸收度;c为试样中维生素C的浓度,mol·L-1;b为吸收池厚度,cm;ε为摩尔吸收系数,L·mol-1·cm-1。

若在最大吸收波长下,首先绘制出维生素C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标准曲线,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出吸光度A,由测得的吸光度A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浓度,换算为药品中含量(mg/片)。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TU181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1台,研钵1个,50mL容量瓶7只和500mL容量瓶1只,10mL移液管2支,100mL、1000mL烧杯2只。

2.试剂维生素C标准品(抗坏血酸),市售维生素C含片(100mg/片),冰醋酸,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配制维生素C标准贮备液500mL(浓度约为1.5×10-4mol/L):称取约0.0132g维生素C标准品于100mL的烧杯中,用超声波助溶后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摇匀,配成贮备液。

实验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实验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实验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 含量一、实验目的掌握UVmini-124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定 量的原理,紫外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以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二、实验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是有快速,灵敏度高及分析混合物中各组份有时不需要事前分离,不需要显色剂,因而不受显色剂温度及显色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操作简便等优点。

目前广泛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中。

但有一个局限性,就是待测试样必须在紫外区有吸收并且在测试浓度范围服从比耳定律才行。

利用紫外光度法测定试样中单组份含量时,通常先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然后选择最大吸收峰的波长进行测定。

其原理与一般比色分析相同。

维生素C 对于人体骨骼及牙齿的构成极为重要,能阻止及治疗怀血症,又能刺激食欲,促进生长,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是人体必需的营养之一。

维生素C 又名丙种维生素及抗坏血酸,其结构式为: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桔类、番茄、马铃薯、绿叶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

三、仪器与试剂1. 维生素C 贮备液100mg/L (临用前进行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抗坏血酸,溶于无水乙醇中,并用无水乙醇定容于1000mL 。

2. 25 ml 容量瓶8只,100ml 刻度移液管2支3. 5 ml 刻度移液管2支,1ml 刻度移液管2支4. 50ml 烧杯1只,玻棒、洗球、吸球5. UVmini-1240型分光光度计、石英比色皿2只 O O OH H CH 2OH四、配制标准溶液配制5mg/L、10mg/L、15mg/L、20mg/L和25mg/L维生素C标准溶液。

取25ml容量瓶5只,分别吸取一定量的100mg/L维生素C标准溶液贮备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计算出各溶液的浓度)。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1)绘制维生素C吸收曲线取标准系列溶液浓度为15m g/L的样品,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320~220nm 波长范围扫描,得维生素C吸收曲线,并确定λma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含量
1. 实验原理
维C在紫外光区(200-400nm)显示特征的吸收谱带,最大光吸收(λmax)为245nm。

因此可以用标准曲线法在245nm测样品吸光度,测得维C含量。

2. 实验试剂
(I)1%的HAc溶液
(2)100ug/ml的Vc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0.010g的Vc,用1%的HAc定容至100mL。

(3)Vc标准使用液:吸取贮备液5.00mL,用1%HAc稀释至250mL(现用现配)。

(4)比色皿清洗剂
3. 实验步骤
3.1 Vc的提取
称取剪碎混匀的新鲜样品0.5 ~1.0 g 加酸研磨,多次过滤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

吸取10ml待测液溶液于试管。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0.00、1.00、2.00、4.00、8.00、10.00ml维生素C标准溶液于10ml 比色管中用酸定容,用水稀释成一系列浓度分别为0.0、10、20、40、80、100μg/mL 维生素C标准溶液,分别测出其吸光度。

然后以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该曲线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可求出该曲线的斜率。

3.3 Vc的测定
波长245nm处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