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光谱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习题集及答案

六、红外吸收光谱法(193题)一、选择题( 共61题)1. 2 分(1009)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 KBr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 )(1) KBr 晶体在 4000~400cm-1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2) KBr 在 4000~400 cm-1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3) KBr 在 4000~400 cm-1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4) 在 4000~400 cm-1范围内,KBr 对红外无反射2. 2 分(1022)下面给出的是某物质的红外光谱(如图),已知可能为结构Ⅰ、Ⅱ或Ⅲ,试问哪一结构与光谱是一致的?为什么? ( )3. 2 分(1023)下面给出某物质的部分红外光谱(如图),已知结构Ⅰ、Ⅱ或Ⅲ,试问哪一结构与光谱是一致的,为什么?4. 2 分(1068)一化合物出现下面的红外吸收谱图,可能具有结构Ⅰ、Ⅱ、Ⅲ或Ⅳ,哪一结构与光谱最近于一致?5. 2 分(1072)1072羰基化合物中,C = O 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低者为 ( )(1) I (2) II (3) III (4) IV6. 2 分(1075)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 )(1) 玻璃 (2) 石英 (3) 卤化物晶体 (4) 有机玻璃7. 2 分(1088)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1) 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2)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3) 因为分子中有 C、H、O 以外的原子存在(4)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8. 2 分(1097)下列四组数据中,哪一组数据所涉及的红外光谱区能够包括CH3- CH2-CH = O的吸收带( )9. 2 分(1104)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 )10. 2 分(1114)在下列不同溶剂中,测定羧酸的红外光谱时,C=O 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 )(1) 气体 (2) 正构烷烃 (3) 乙醚 (4) 乙醇11. 2 分(1179)水分子有几个红外谱带,波数最高的谱带对应于何种振动 ? ( )(1) 2 个,不对称伸缩 (2) 4 个,弯曲(3) 3 个,不对称伸缩 (4) 2 个,对称伸缩12. 2 分(1180)CO2的如下振动中,何种属于非红外活性振动 ? ( )(1) ←→ (2) →←→ (3)↑↑ (4 )O=C=O O = C =O O = C =O O = C = O↓13. 2 分(1181)苯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 )(1) 18 (2) 12 (3) 30 (4) 3114. 2 分(1182)双原子分子在如下转动情况下 (如图),转动不形成转动自由度的是 ( )15. 2 分(1183)任何两个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为 ( )(1) 1/2 h (2) 3/2 h (3) h (4) 2/3 h16. 2 分(1184)在以下三种分子式中 C=C 双键的红外吸收哪一种最强? ( )(a) CH3- CH = CH2(b) CH3- CH = CH - CH3(顺式)(c) CH3- CH = CH - CH3(反式)(1) a 最强 (2) b 最强 (3) c 最强 (4) 强度相同17. 2 分(1206)在含羰基的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 ( )(1) 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2) 向低波数方向移动(3) 不移动 (4) 稍有振动18. 2 分(1234)以下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 )(1)H2O (2)CO2 (3)HCl (4)N219. 2 分(1678)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 C4H8O (2) C3H4O2 (3) C3H6NO (4) (1)或(2)20. 2 分(1679)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1)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2)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3)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4) 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21. 1 分(1680)乙炔分子振动自由度是 ( )(1) 5 (2) 6 (3) 7 (4) 822. 1 分(1681)甲烷分子振动自由度是 ( )(1) 5 (2) 6 (3) 9 (4) 1023. 1 分(1682)Cl2分子基本振动数目为 ( )(1) 0 (2) 1 (3) 2 (4) 324. 2 分(1683)Cl2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 ( )(1) 0 (2) 1 (3) 2 (4) 325. 2 分(1684)红外光谱法试样可以是 ( )(1) 水溶液 (2) 含游离水 (3) 含结晶水 (4) 不含水26. 2 分(1685)能与气相色谱仪联用的红外光谱仪为 ( )(1)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2) 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3)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 (4) 快扫描红外分光光度计27. 2 分(1686)下列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图上1675~1500cm-1处有吸收峰的是 ( )28. 2 分(1687)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在3500~3100cm-1处有吸收谱带, 该化合物可能是 ( ) (1) CH3CH2CN(4) CH3CO-N(CH3)229. 2 分(1688)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 频率最小的是 ( )(1) C-H (2) N-H (3) O-H (4) F-H30. 2 分(1689)已知下列单键伸缩振动中C-C C-N C-O键力常数k/(N·cm-1) 4.5 5.8 5.0吸收峰波长λ/μm 6 6.46 6.85问C-C, C-N, C-O键振动能级之差⊿E顺序为 ( )(1) C-C > C-N > C-O (2) C-N > C-O > C-C(3) C-C > C-O > C-N (4) C-O > C-N > C-C31. 2 分(1690)下列化合物中, 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者为 ( )32. 2 分(1691)下列化合物中, 在稀溶液里, C=O伸缩振动频率最低者为 ( )33. 2 分(1692)羰基化合物中, 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者为 ( )34. 2 分(1693)1693下列的几种醛中, C=O伸缩振动频率哪一个最低? ( )(1) RCHO(2) R-CH=CH-CHO(3) R-CH=CH-CH=CH-CHO35. 2 分(1694)丁二烯分子中C=C键伸缩振动如下:A. ←→←→CH2=CH-CH=CH2B. ←→→←CH2=CH-CH=CH2有红外活性的振动为 ( )(1) A (2) B (3) A, B都有 (4) A, B都没有36. 2 分(1695)下列有环外双键的烯烃中, C=C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哪个? ( )37. 2 分(1696)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cm-1有吸收峰, 下列化合物最可能的是 ( )(1) CH3-CHO (2) CH3-CO-CH3(3) CH3-CHOH-CH3 (4) CH3-O-CH2-CH338. 2 分(1697)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在3040-3010cm-1和1670-1620cm-1处有吸收带, 该化合物可能是 ( )39. 2 分(1698)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是 ( )(1) 气体状态 (2) 固体状态(3) 固体, 液体状态 (4) 气体, 液体, 固体状态都可以40. 2 分(1699)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 试样应该是 ( )(1) 单质 (2) 纯物质(3) 混合物 (4) 任何试样41. 2 分(1700)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强度最大的是 ( )(1) C-H (2) N-H (3) O-H (4) F-H42. 2 分(1701)一个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上在3000cm-1附近只有2930cm-1和2702cm-1处各有一个吸收峰, 可能的有机化合物是 ( )(2) CH3─CHO(4) CH2= CH-CHO43. 2 分(1702)羰基化合物中, C=O伸缩振动频率最低者是 ( )(1) CH3COCH344. 2 分(1703)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器多用 ( )(1) 电子倍增器 (2) 光电倍增管(3) 高真空热电偶 (4) 无线电线圈45. 2 分(1704)红外光谱仪光源使用 ( )(1) 空心阴级灯 (2) 能斯特灯(3) 氘灯 (4) 碘钨灯46. 2 分(1705)某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 产生红外吸收谱图, 其分子结构必然是 ( )(1) 具有不饱和键 (2) 具有共轭体系(3) 发生偶极矩的净变化 (4) 具有对称性47. 3 分(1714)下列化合物的红外谱中σ(C=O)从低波数到高波数的顺序应为 ( )(1) a b c d (2) d a b c (3) a d b c (4) c b a d48. 1 分(1715)对于含n个原子的非线性分子, 其红外谱 ( )(1) 有3n-6个基频峰 (2) 有3n-6个吸收峰(3) 有少于或等于3n-6个基频峰 (4) 有少于或等于3n-6个吸收峰49. 2 分(1725)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2) 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3) 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即为红外活性振动(4) 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必为红外活性振动, 反之则不是50. 2 分(1790)某一化合物以水或乙醇作溶剂, 在UV光区204nm处有一弱吸收带, 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有如下吸收峰:3300~2500cm-1(宽而强); 1710cm-1, 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1) 醛 (2) 酮 (3) 羧酸 (4) 酯51. 3 分(1791)某一化合物以水作溶剂, 在UV光区214nm处有一弱吸收带, 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有如下吸收峰:3540~3480cm-1和3420~3380cm-1双峰;1690cm-1强吸收。
仪器分析实验试题与答案 (2)

二、填空题(共15题33分)1。
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应满足的条件是红外辐射应具有刚好满足分子跃迁时所需的能量和分子的振动方式能产生偶极矩的变化才能产生分子的红外吸收峰.3。
拉曼位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无关,而仅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拉曼光谱是______________光谱,红外光谱是______________光谱;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后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二者都是研究______________,两种光谱方法具有______________。
5。
带光谱是由_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产生的,线光谱是由__原子或离子的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产生的.6。
在分子荧光光谱法中,增加入射光的强度,测量灵敏度增加原因是荧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呈正比7.在分子(CH3)2NCH=C H2中,它的发色团是-N-C=C<在分子中预计发生的跃迁类型为_σ→s*n→π*n→σ*p→p*8。
在原子吸收法中,由于吸收线半宽度很窄,因此测量_______积分吸收________有困难,所以用测量__峰值吸收系数_______________来代替。
9。
用原子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铁谱可用作_谱线波长标尺来判断待测元素的分析线.10。
当浓度增加时,苯酚中的OH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将向__低波数方向位移。
11。
光谱是由于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在特定能级间的跃迁所产生的,故根据其特征光谱的()进行定性或结构分析;而光谱的()与物质的含量有关,故可进行定量分析。
12.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其分子中( )及()的特性,而不是它的整个分子的特性。
13.一般而言,在色谱柱的固定液选定后,载体颗粒越细则()越高,理论塔板数反映了组分在柱中( )的次数。
2022年检验员上岗考试题—仪器分析-分子光谱

2022年检验员上岗考试题—仪器分析-分子光谱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前一般应预热()分钟。
A 10B 20C 30(正确答案)D 不用预热2. 可见分光光度计平时应注意以下那些事项?()A 防晒(正确答案)B 防淋(正确答案)C 防潮(正确答案)D 防震动(正确答案)3. 在实际分析工作中,使溶液的吸光度控制在?()A 0.2~0.7(正确答案)B 0.02~0.07C 0.7以上D 无所谓4. 测定紫外波长时,应选用()比色皿。
A、石英(正确答案)B、玻璃C、都可以5. 分光光度计测量完后的空闲时间应该做以下哪些操作?()A、将比色槽盖打开,以免使仪器疲劳工作(正确答案)B、关闭灯源,延长寿命(正确答案)C不做任何操作6. 分光光度计放置应注意什么事项?()A、远离水池等湿度大的地方(正确答案)B、避免阳光直射(正确答案)C、避免强电场(正确答案)D、避免与较大功率的电器设备共电(正确答案)7.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时,在改测其他浓度溶液时,对比色皿操作应注意什么事项?()A、用水冲洗比色皿即可B、用待测溶液冲洗3-4次(正确答案)C、不需要冲洗8.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时吸光度A超过1.0时应如何处理?()A、直接测定,不需要处理B、稀释吸光度至0.2以下C、稀释吸光度至0.2~0.7(正确答案)9. 擦拭比色皿时须用什么擦拭?()A 、擦镜纸(正确答案)B 、滤纸C 、纸巾D 、都可以10. 比色皿中溶液的高度应为比色皿的()A 、 1/3B 、 2/3(正确答案)C 、无要求D、装满1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尽量注意不要有任何液体滴落在仪器上,一旦有这种现象发生,要在时间内使用的清洁工具进行擦拭B、比色皿使用时请勿碰撞C、凡含有腐蚀玻璃的物质的溶液,不得长期盛放在比色皿中。
D、拿比色皿时毛玻璃面、透光面均可以拿(正确答案)12. 在荧光定量分析试验中,以下哪些因素能影响荧光的强度()A . 温度(正确答案)B . 溶液的pH值(正确答案)C . 溶剂的性质(正确答案)D . 荧光物质的浓度(正确答案)13. 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因素有()A.异构体(正确答案)B.氧化物(正确答案)C.溶剂油(正确答案)D.中间体(正确答案)14. 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准确性的因素()A.单色光不纯B.杂散光过多C.灵敏度(正确答案)D.狭缝过大15. 酸度对显色反应影响很大,这是因为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A.反应产物的稳定性(正确答案)B.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正确答案)C.反应产物的组成(正确答案)D.显色剂的浓度和颜色(正确答案)16. 不属于分光光度法影响因素的是()A.溶液体积(正确答案)B.显色剂浓度C.溶液酸度D.反应温度17. 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时,影响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的光学因素有()A.杂散光(正确答案)B.非平行光(正确答案)C.非单色光(正确答案)D.散射光和折射光(正确答案)18. 以下可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的是()A、有腐蚀性、挥发性物品B、不耐热物品C、玻璃器械(正确答案)D、盐浓度过高的溶液19. 水浴锅用水为()A、自来水B、纯水(正确答案)C、饮用水D、沸后冷却水20. 天平使用时应注意()A、调准水平、不得轻易挪动位置(正确答案)B、称取挥发性、腐蚀性试剂时操作要快C、称量完毕后用力关闭拉门D、称量超过天平最大称量限度10%21. 电化学分析仪器测量特性包括()A、电位(正确答案)B、电流(正确答案)C、电导(正确答案)D、光导22. 液相色谱中,固体吸附剂适用于分离()A、异构体(正确答案)B、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颗粒C、沸点相差较大的试样D、极性变换范围23. 水作为底剂,在下述色谱中,洗脱能力最弱的是()A、正相色谱法B、吸附色谱法C、空间排斥色谱法D、反相色谱法(正确答案)24. 液相与气相比较增加了()A、恒温箱B、进样装置C、程序升温D、梯度淋洗装置(正确答案)2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取决于()A、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B、分子的电子结构(正确答案)C、原子的电子结构D、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常用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方法的是(C)A. 校正曲线法;B. 标准加入法;C. 内标法;D. 都不行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谱图中常见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是(B)A. 吸光度和波长;B. 波长和吸光度;C. 摩尔吸光系数和波长;D. 波长和摩尔吸光系数3. 紫外-可见检测时,若溶液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物质的吸光度A和摩尔吸光系数ε的变化为( C ) A. 都不变;B. A增大,ε不变;C. A不变,ε增大;D. 都增大4. 荧光物质的激发波长增大,其荧光发射光谱的波长(B)A.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5. 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中,要求所有组分全部流出色谱柱并能产生可测量的色谱峰的是()A.归一化法;B. 内标法;C. 外标法;D. 峰高加入法6.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非极性固定相SE-30分离己烷、环己烷和甲苯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为()A.环己烷、己烷、甲苯;B. 甲苯、环己烷、己烷;C. 己烷、环己烷、甲苯;D. 己烷、甲苯、环己烷.7. 反相液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分别为()A.极性、非极性;B. 非极性、极性;C. 都为非极性;D. 都为极性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的光源为()A. 钨灯;B. 空心阴极灯;C. 氘灯;D. 都可以9. 原子发射光谱是利用谱线的波长及其强度进行定性何定量分析的,被激发原子发射的谱线不可能出现的光区是()A. 紫外;B. 可见;C. 红外;D. 不确定10. 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时,若增大溶液浓度,则该物质的吸光度A 和摩尔吸光系数ε的变化为()A. 都不变;B. A增大,ε不变;C. A不变,ε增大;D. 都增大11. 荧光物质发射波长λem和激发波长λex的关系为()A. λem> λex;B. λem=λex;C. λem< λex;D. 不确定12.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F-时往往许须在溶液中加入柠檬酸盐缓冲溶液,其作用主要有()A.控制离子强度;B. 消除Al3+,Fe3+的干扰;C. 控制溶液的pH值;D. 都有13. 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峰峰电流ip与铁氰化钾浓度c及电势扫描速度v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量元素浓度的参数是()。
A. 波长B. 吸光度C. 光程D. 光源强度答案:B2. 质谱仪中,用于将样品分子离子化的方法不包括()。
A. 电子轰击B. 化学电离C. 热解吸D. 电喷雾答案:C3. 色谱法中,用于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原理是()。
A. 样品的物理状态B. 样品的化学性质C. 样品的生物活性D. 样品的热稳定性答案:B4.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于识别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是()。
A. 指纹区B. 特征区C. 组合区D. 吸收区答案:B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用于区分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是()。
A. 化学位移B. 耦合常数C. 信号强度D. 弛豫时间答案:A6.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量样品对光的吸收的参数是()。
A. 波长B. 吸光度C. 光程D. 光源强度答案:B7. 电化学分析法中,用于测量电极电位的方法是()。
A. 电位滴定B. 循环伏安法C. 电导分析D. 极谱分析答案:B8. 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分离挥发性组分的参数是()。
A. 沸点B. 分子量C. 极性D. 溶解度答案:A9. 液相色谱法中,用于分离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组分的参数是()。
A. 沸点B. 分子量C. 极性D. 溶解度答案:C10. 质谱仪中,用于确定分子质量的参数是()。
A. 离子化能量B. 碎片离子C. 分子离子峰D. 同位素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___是测量元素浓度的关键参数。
答案:吸光度2. 质谱仪中的_________可以提供样品分子的质量信息。
答案:分子离子峰3. 色谱法中的_________是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原理。
答案:分配系数4. 红外光谱分析中,_________区的特征吸收峰用于识别官能团。
答案:特征区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_________用于区分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第二章色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足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用什么样的样品测定? .7.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柱效并不高,试分析原因。
9.某人制备了一根填充柱,用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而推断A和B在该柱上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人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几个组分时可选用哪种方法?11.气相色谱仪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2.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结构分为几种?双柱双气路有何作用?13.为什么载气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15.简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用气固色谱分离永久性气体?18.对气相色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比较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的特点。
20.对气相色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大小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用量和载体的种类?26.毛细管色谱柱与填充柱相比有何特点?27.为什么毛细管色谱系统要采用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色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大载气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仪器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分子内部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即: 、和 ,相应于这三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分子具有 能级、 能级和能级。
2、折射率是指光线在 速度与在 速度的比值。
当温度、光波波长固定后,有机化合物折射率主要决定于物质的和 。
通过折射率可以测定出、 以及 等。
3、饱和碳氢化合物分子中只有 键,只在 产生吸收,在200-1000nm范围内不产生吸收峰,故此类化合物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常用来做 。
4、在中红外光区中,一般把4000-1350cm-1区域叫做 ,而把1350-650区域叫做 。
5、在有机化合物中,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_______,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_______。
6、在朗伯—比尔定律I/I o= 10-abc中, I o是入射光的强度, I是透射光的强度, a是吸光系数, b是光通过透明物的距离,即吸收池的厚度, c是被测物的浓度,则透射比T =_________,百分透过率T% =______,吸光度A与透射比T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7、在单色器的线色散率为0.5mm/nm的条件下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铁时,要求通带宽度为0.1nm,狭缝宽度要调到 。
8、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可用来进行在紫外区范围有吸收峰的物质的________及________分析。
9、在紫外光谱中,随溶剂极性增加,R带_____移,K带_______移10、某单色器的线色散率为0.5mm/nm,当出射狭缝宽度为0.1mm时,则单色仪的光谱通带宽度为 。
11、对于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可以用玻璃吸收池,而紫外光区则用________吸收池进行测量。
12、、红外光谱是由于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当用红外光照射分子时,要使分子产生红外吸收,则要满足两个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习题和答案解析

红外吸收光谱法一.填空题1.一般将多原子分子的振动类型分为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前者又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后者可分为面内剪式振动(δ)、面内摇摆振动(ρ) 和面外摇摆振动(ω)、面外扭曲振动(τ) . 2.红外光区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习惯上又将其分为三个区: 远红外区,中红外区和近红外区,其中中红外区的应用最广.3.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4.在红外光谱中,将基团在振动过程中有偶极矩变化的称为红外活性,相反则称为红外非活性的 .一般来说,前者在红外光谱图上出现吸收峰。
5.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主要有能斯特灯和硅碳棒 .6.基团一OH、一NH;==CH的一CH的伸缩振动频率范围分别出现在 3750—3000 cm—1, 3300—3000 cm-1, 3000—2700 cm-1.7.基团一C≡C、一C≡N ;-C==O;一C=N,一C=C-的伸缩振动频率范围分别出现在 2400-2100 cm-1, 1900—1650 cm—1, 1650—1500 cm-1。
8.4000—1300 cm-1 区域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基团的特征吸收一般位于此范围,它是鉴最有价值的区域,称为官能团区;1300—600 cm—1 区域中,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不同,犹如人的指纹一样,故称为指纹区。
二、选择题1.二氧化碳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A)A。
3,2,4 B。
2,3,4 C。
3,4,2 D。
4,2,32.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C)A. 2,3,3B. 3,2,8 C。
3,2,7 D. 2,3,74.下列数据中,哪一组数据所涉及的红外光谱区能够包括CH3CH2COH的吸收带?(D)A. 3000-2700cm-1,1675—1500cm—1,1475—1300cm一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利用两相间分配的分析方法是(D)A、光学分析法B、电化学分析法C、热分析法D、色谱分析法3、下列哪种分析方法是以散射光谱为基础的?(D)A、原子发射光谱B、X荧光光谱法C、原子吸收光谱D、拉曼光谱法4、下列分析方法中,哪一个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D)A、电导分析法B、极谱法C、色谱法D、伏安法5、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灵敏度一般(A)A、比化学分析高B、比化学分析低C、相差不大D、不能判断6、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准确度一般(B)A、比化学分析高B、比化学分析低C、相差不大D、不能判断7、仪器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比较,其优点是(ACDE)A、灵敏度高B、准确度高C、速度快D、易自动化E、选择性高8、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光学分析法的是(AB)A、发射光谱法B、分光光度法C、电位分析法D、气相色谱法E、极谱法9、对某种物质进行分析,选择分析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E)A、分析结果要求的准确度B、分析结果要求的精确度C、具有的设备条件D、成本核算E、工作人员工作经验10、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是(ABCDE)A、仪器结构的改善B、计算机化C、多机连用D、新仪器分析法E、自动化二、填空题1、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易于实现自动操作等特点。
3、测量物质试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法。
4、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有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极谱、电解、库伦分析法。
5、光学分析法是一类重要的仪器分析法。
它主要根据物质发射和吸收电磁波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
三、名词解释1、化学分析是基于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是基于测量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与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四、简答题1、定量分析方法的评定指标有哪些?答: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灵敏度、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等指标。
2、检出限的定义及意义?答:定义,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能够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意义:方法的灵敏度越高,精密度越好,检出限就越低。
检出限是方法灵敏度和精密度的综合指标,它是评价仪器性能及分析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
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导论一、选择题1、在光学分析法中,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C)。
A、原子光谱B、分子光谱C、可见分子光谱D、红外光谱2、同一电子能级,振动态变化时所产生的光谱波长范围是(C)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微波区3、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中,频率最小的是(C)A、X射线区B、红外光区C、无线电波区D可见光区4、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B)A、白光B、单色光C、可见光D、紫外光5、所谓的真空紫外区,其波长范围是(B)A、200-400nmB、10-200nmC、100-300nmD、400-800nm6、已知光速c=2.998x1010cm.s-1,波长为589.0nm的钠D线,其频率为(A)A、5.090x1014 HzB、5.090X1015 HzC、5.090X1016 HzD、5.090x1017 Hz7、下列哪种跃迁产生拉曼散射光谱?(D)A、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B、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C、分子外层电子的跃迁D、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8、钠原子的第一共振线的波长为588.9nm和589.5nm,它们的激发能是(A)A、2.10evB、0.21evC、21.0evD、0.021ev9、射频区的电磁辐射的能量相当于(B)A、核能级的跃迁B、核自旋能级的跃迁C、内层电子的跃迁D、电子自旋能级的跃迁10、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非光谱法的是(D)A、原子吸收法B、原子发射法C、核磁共振法D、折射法11、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光谱法的是(A)A、化学发光法B、X射线衍射法C、干涉法D、旋光法12、在光学分析法中,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C)A、原子光谱B、分子光谱C、可见分子光谱D、红外光谱13、光谱分析法包括(ABC)A、红外吸收法B、分子荧光法C、激光拉曼法D、电子衍射法E、干涉法14、根据辐射能量传递方式,光谱方法可分为(ABDE)A、发射光谱B、吸收光谱C、X射线衍射D、拉曼光谱E、荧光光谱法二、填空题1、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频率和能量。
波长越长,则频率越小,能量越小。
2、在光学分析法中,基于光的吸收、发射和拉曼散射等作用,通过测定光谱的波长和强度来进行计量的分析方法,称光谱法。
3、试举出属于光谱法的分析方法: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4、在光学分析法中,仅通过测量电磁辐射的某些基本性质(如反射、折射等)的变化的分析方法,称非光谱法。
5、属于非光谱法的分析方法有:折射法、干涉法、旋光法、X射线衍射法。
6、光学分析法是一类重要的仪器分析法。
它主要是根据物质发射和吸收电磁波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的。
三、名词解释1、光学分析法是以电磁辐射的测量或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一大类仪器分析方法。
2、电磁辐射是一种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传播的光量子流,它即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3、电磁波谱是将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便得到电子波普,电子波普无确定的上下限,实际上它包括了波长或能量的无限范围。
4、发射光谱是原来处于激发态的粒子回到低能级或基态时,往往会发射电磁辐射,这样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
5、吸收光谱是物质对辐射选择性吸收而得到的原子或分子光谱称为吸收光谱。
6、荧光光谱是在某些情形下,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可能先通过无辐射跃迁过渡到较低激发态,然后再以辐射跃迁的形式过渡到基态或者直接以辐射跃迁的形式过渡到基态。
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光谱称为荧光光谱。
7、原子光谱是由原子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
8、分子光谱是由分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
9、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是产生于原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10、紫外吸收光谱是产生于原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11、红外吸收光谱是产生于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第四章、原子发射光谱法一、选择题1、在原子发射光谱中谱线的强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D)A、样品的组成B、观测方向C、光源的温度D、元素及谱线的性质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自吸产生的原因?(D)A、原子间的碰撞B、光散射C、原子的热运动D、同种元素的吸收3、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中,一旦ICP开始工作后,可以停止的是(B)A、外管气B、中间管气C、内管气D、感应线圈中冷却水4、在原子发射分析中,如果采用摄谱法进行元素全分析时,一般采用下列那种元素作为标尺?(C)A、钠B、镁C、铁D、钴5、发射光谱法基本定量公式I=ac b,其中b值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C)A、式样组成B、光源类型C、谱线的自吸D、感光板性质6、发射光谱法分析难挥发的元素时,适宜的光源是(B)A、火焰B、直流电弧C、交流电弧D、火花7、原子光谱来源于(A)A、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C、原子核的转动D、原子核的振动8、若S表示黑度、H表示曝光量、I表示光强、C表示含量,则光谱感光板的乳剂特性曲线是(B)A、S-H曲线B、S-lgH曲线C、I-lgC曲线D、S-lgC曲线9、选用具有自吸的谱线进行原子发射常量进行分析时,其工作曲线会出现(B)A、直线下部向上弯曲B、直线上部向下弯曲C、直线下部向下弯曲D、直线上部向上弯曲二、填空题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是依据元素的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是依据谱线的强度定量分析。
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根本原因是原子能级是不连续的,电子跃迁也是不连续的。
狭缝宽度是影响谱线强度和分辨率的主要因素。
在光谱定性分析中并列铁谱的目的是用铁的谱线作为标尺,以确定谱线的波长及其所代表的元素。
2、发射光谱产生特征辐射波长与其能量的关系为△E=hc/λ。
3、原子自蚀现象是指自吸现象严重时,谱线的峰值吸收会被完全吸收这种现象称为自蚀。
4、IPC光源的全称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
5、感光板上谱线的黑度与曝光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乳剂特性曲线来描述。
6、光谱定性分析中确定试样中是否有某元素存在一般应找出2-3条元素的灵敏线来确定。
7、内标法定量的基本关系式为lgR=lg(I1/I2)=blgC+lgA。
8、发射光谱定性分析识别谱线的主要方法有标准光谱图比较法和标准式样光谱比较法。
9、在罗马金公式I=ac b中,b表示与谱线自吸有关的常数。
当b=0时,表示此时谱线强度与元素含量无关,当b=1时,表明谱线无自吸,此时谱线强度与元素含量呈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