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病理学--第十章 缺氧(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自考病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病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病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00分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缺氧是由于()。

A.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B.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D.血液中氧含量降低E.血液中氧容量降低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A.低张性低氧血症B.等张性低氧血症C..缺血性缺氧D.淤血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血液H+浓度升高B.血液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Hb与氧的亲和力增加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关于发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发绀不一定是缺氧C.动脉血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即可引起发绀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一般较明显E.循环性缺氧可出现发绀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A.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B.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C.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D.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E.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属于发热的是()。

A.妇女月经前期B.应激C.剧烈运动后D.中暑E.伤寒正确答案:E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产EP细胞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骨骼肌D.皮肤血管E.汗腺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A.细菌B.类固醇C.cAMPD.疟原虫E.抗原-抗体复合物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C.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D.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决定热型的因素是()。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习题带答案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习题带答案

病理生理学缺氧习题带答案选择题A型题1.乏氧性缺氧又称为A.低张性低氧血症B.等张性低氧血症C.缺血性缺氧D.淤血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2.严重贫血可引起A.循环性缺氧B.乏氧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3.血液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B.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C.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般均正常D.血氧容量、血氧含量一般均降低E.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4.循环性缺氧时静脉的A.血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B.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降低C.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D.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正常E.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5.循环性缺氧可由下列何种原因引起A.大气供氧不足B.血中红细胞数减少C.组织供血量减少D.血中红细胞数正常但血红蛋白减少E.肺泡弥散到循环血液中的氧量减少6.下列何种物质可使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结合氧的导致缺氧的发生A.硫酸盐B.尿素C.亚硝酸盐D.肌酐E.乳酸7.贫血时,血红蛋白低于下列哪一数值则可因心肌营养障碍而出现全心扩大甚至心力衰竭A.11g/dlB.9g/dlC.7g/dlD.5g/dlE.3g/dl8.组织中毒性缺氧是由于药物或毒物抑制下列何种细胞酶使递氢或传递电子受阻而引起生物氧化障碍A.溶媒体酶B.呼吸酶C.磷脂酶D.丙酮酸脱氢酶E.ATP 2012年8月22日星期三 6:36 PM B.磷脂多糖体 C.多肽 D.阴离子蛋白 E.类固醇10.静脉血短路(分流〕流入动脉可造成A.血液性缺氧B.缺血性缺氧C.瘀血性缺氧D.乏氧性缺氧E.组织中毒性缺氧11.缺氧是由于A.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B.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D.血液中氧含量降低E.血液中氧容量降低12.正常人进入高原或通风不良的矿井中发生缺氧的原因是A.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B.肺气体交换障碍C.循环血量减少D.血液携氧能力降低E.组织血流量减少13.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4.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主要与哪一代谢产物有关A.钠离子B.钾离子C.肾上腺素D.尿素E.腺苷15.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A.心脏B.大脑C.肺D.肾E.胃肠道B型题A.左心衰竭B.贫血C.静脉血经短路(分流)流入动脉D.氨中毒E.氰化物中毒1.乏氧性缺氧可见于2.循环性缺氧可见于3.血液性缺氧可见于4.组织中毒性缺氧可见于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含量降低、血氧容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含量降低、血氧容量正常、D.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容量降低E.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降低、血氧容量正常5.乏氧性缺氧时6.血液性缺氧时7.循环性缺氧时8.组织中毒性缺氧时参考答案:A型题:1-5.ACDDC 6-10.CEDAD 11-15.AADEBB型题:1-4.CABE 5-8.EBAA填空题1.外呼吸功能障碍因肺______不足、气体______障碍,致使肺通气与肺血流的比例失调而导致缺氧,此型缺氧又称为______缺氧。

病理学练习缺氧

病理学练习缺氧

一、选择题A型题1 .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 .血红蛋白的含量B. 组织供血C. 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 .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2 .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A .细胞摄氧的能力B. 血红蛋白含量C. 动脉血CO2分压D .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 . 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 .氧离曲线左移B. 血温降低C. 血液H +浓度升高D .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4 .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A. 吸入气氧分压B. 肺的通气功能C. 肺的换气功能D .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5 .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A .血氧容量降低B. P50降低C.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 .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6 .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7.0kPa (53mmHg ),血氧容量20ml/dl ,动脉血氧含量14ml/dl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 ,其缺氧类型为()A .低张性缺氧B. 血液性缺氧C. 缺血性缺氧D .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7 .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A .氰化物中毒B. 亚硝酸盐中毒C. 硫化物中毒D •砒霜中毒E.甲醇中毒8 .红细胞内2,3-DPG增多可引起()A .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 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C. 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D .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9 .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0kPa (98 mmHg ),血氧容量12 ml/dl ,动脉血氧含量11.5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 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 .哮喘B. 肺气肿C. 慢性贫血D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0 .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A .肺气肿B. 贫血C. 动脉痉挛D .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11 .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 .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 线粒体损伤C. 形成咼铁血红蛋白D. 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 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12 .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A .血氧容量降低B. 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 .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3 .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A. 心力衰竭B. 呼吸衰竭C. 室间隔缺损D. 氰化物中毒E. 慢性贫血14 . 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A. lO.OkPa (75mmHg )B. 8.0kPa (60mmHg)C. 6.7kPa (50mmHg)D. 5.32kPa (40mmHg)E. 4.0kPa (30mmHg)15 .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A •吸入气氧分压减少B. 肺血管扩张C. 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D .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E.肺循环血量增加16 .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A .心率加快B. 心肌收缩力加强C. 心、脑、肺血管扩张D .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17 .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A.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B. Ca2+激活型钾通道C. ATP敏感性钾通道D. 受体敏感性钾通道E. Mg2+激活型钾通道18 .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A •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 .肺血管重塑E.回心血量减少19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A .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 肝脾储血释放C. 红细胞破坏减少D .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0 .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 .血液H +浓度升高B. 血浆CO2分压升高C. 血液温度升高D .红细胞内2,3-DPG 增加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21 .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A. ATP生成不足B. 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 •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22 •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A •大脑灰质B. 大脑白质C. 中脑D •小脑E.延脑23 .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A .线粒体数量增加B. 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 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 .合成代谢减少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24 .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A. 肺水肿B. 失血性休克C. 严重贫血D. 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25 .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A •提高吸入气氧分压B. 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 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D. 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E. 增加细胞利用氧二、问答题1.什么是呼吸性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2•什么是肠源性紫绀,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3 .急性左心衰竭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4 .什么是发绀?缺氧患者都会出现发绀吗?5 .缺氧患者是否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其机制和代偿意义是什么?6 .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

缺氧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缺氧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缺氧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内:A. 氧气供应不足B. 二氧化碳排放不足C. 氧气需求增加D. 氧气利用率下降答案:A2. 缺氧时,细胞内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 糖酵解B. 氧化磷酸化C. 脂肪酸氧化D. 氨基酸代谢答案:A3. 缺氧状态下,机体可能出现的代谢变化是:A. 乳酸堆积B. 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右移C. 呼吸频率增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高原反应是由于:A. 氧气分压降低B.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C. 氮气分压升高D. 氦气分压升高答案:A5. 缺氧时,机体的代偿机制不包括:A. 心率加快B. 呼吸频率增加C.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D. 毛细血管扩张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缺氧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案:缺氧时,心血管系统会通过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来提高氧气输送能力。

同时,血管扩张以增加血流,尤其是对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

长期缺氧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肥厚,甚至心力衰竭。

2. 缺氧时,机体如何通过血红蛋白调节氧气的输送?答案:缺氧时,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右移,这使得血红蛋白在低氧条件下更容易释放氧气给组织细胞。

此外,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水平的升高也有助于降低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从而促进氧气的释放。

三、论述题1. 论述缺氧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长期后果。

答案:缺氧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短期内,缺氧可导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长期缺氧则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细胞损伤甚至死亡,从而引起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此外,缺氧还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缺氧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缺氧实验题库及答案详解

缺氧实验题库及答案详解

缺氧实验题库及答案详解缺氧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主要用于研究细胞或生物体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和生化变化。

以下是一份缺氧实验题库及答案详解的内容:一、选择题1. 缺氧实验中,细胞暴露在低氧环境中的时间通常是多久?A. 1小时B. 3小时C. 24小时D. 48小时答案:C2. 缺氧条件下,细胞内哪种物质的浓度会增加?A. ATPB. ADPC. AMPD. 乳酸答案:D3. 缺氧状态下,细胞内哪种酶的活性会受到影响?A. 乳酸脱氢酶B. 细胞色素氧化酶C. 糖酵解酶D. 磷酸果糖激酶答案:B二、填空题4. 缺氧实验中,细胞暴露于低氧环境中,其目的是模拟_________的生理状态。

答案:缺氧5. 在缺氧条件下,细胞的能量代谢会受到影响,导致_________的积累。

答案:乳酸三、简答题6. 请简述缺氧实验中常用的检测指标有哪些?答案:缺氧实验中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细胞内ATP含量、乳酸含量、细胞呼吸率、细胞内pH值、细胞存活率等。

7. 缺氧条件下,细胞如何调整其代谢途径以适应低氧环境?答案:在缺氧条件下,细胞会通过增强糖酵解途径来产生能量,同时减少依赖氧气的氧化磷酸化过程。

此外,细胞还会激活一些适应性基因表达,如HIF-1α,以促进血管生成和红细胞生成等,以缓解缺氧状态。

四、计算题8. 如果一个细胞在正常氧气供应下,每分钟消耗1摩尔的氧气产生36摩尔的ATP。

在缺氧条件下,该细胞每分钟消耗的氧气减少到0.5摩尔,请问在这种情况下,细胞每分钟能产生多少摩尔的ATP?答案:在缺氧条件下,细胞的ATP产生效率降低,假设每摩尔氧气产生的ATP数量减半,则细胞每分钟能产生18摩尔的ATP。

五、实验设计题9.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缺氧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答案:实验设计应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在正常氧气条件下培养,实验组在低氧环境中培养。

通过测定细胞数量、细胞周期分析、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等指标,来评估缺氧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最新病理生理缺氧、发热习题及答案

最新病理生理缺氧、发热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A型题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 )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减少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 )A.吸入气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5.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 ) A.血氧容量降低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6.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7.0kPa(53mmHg), 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 ( ) 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A.氰化物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D.砒霜中毒E.甲醇中毒8.红细胞内2,3-DPG 增多可引起 ( )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9.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0kPa(98 mmHg),血氧容量12 ml/dl,动脉血氧含量11.5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 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 )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 ( )A.肺气肿B.贫血C.动脉痉挛D.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 ( )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12.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 ( )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3.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 ( )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4.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 )A.10.0kPa(75mmHg)B.8.0kPa (60mmHg)C.6.7kPa (50mmHg)D.5.32kPa (40mmHg)E.4.0kPa (30mmHg)15.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 )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B.肺血管扩张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E.肺循环血量增加1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 ( ) 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17.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 ( )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B.Ca2+激活型钾通道C.ATP敏感性钾通道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E.Mg2+激活型钾通道18.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 ( )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肺血管重塑E.回心血量减少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 )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0.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血液H+浓度升高B.血浆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21.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 ) A.ATP生成不足B.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22.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 ( )A.大脑灰质B.大脑白质C.中脑D.小脑E.延脑23.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 ( )A.线粒体数量增加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合成代谢减少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24.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 ( )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2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 )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E.增加细胞利用氧二、问答题1.什么是呼吸性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2.什么是肠源性紫绀,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3.急性左心衰竭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4.什么是发绀?缺氧患者都会出现发绀吗?5.缺氧患者是否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其机制和代偿意义是什么?6.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

病理学-缺氧-试卷与答案

病理学-缺氧-试卷与答案

2018-2019 学年(春)季学期2018 级临床医学专业《缺氧》( A 卷)一、A1型题(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

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共有 25题,合计 100.0 分。

)1. 缺氧的概念是A. 吸入气中的氧含量减少B. 血氧含量过低C. 血氧分压降低D. 血氧容量降低E. 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E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2. 低氧血症是指A. 血氧分压低于正常B. 血氧容量低于正常C. 血氧含量低于正常D. 血氧饱和度降低E. 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C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3. 组织供氧量取决于A. PaO2和氧容量B. PA02和肺换气功能C. 血红蛋白的质和量D. 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流量E. 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流量4. 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的Hb浓度及Hb和02的结合能力B. 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C. 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 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实际带氧量E. 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 5ml/dl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C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5. 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A. 血液中溶解的 02量与总 02量的比值B. Hb与02结合的百分数C. HbO2和未结合的02的Hb的比值D. HbO2和Hb总量的比值E. 未结合的0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B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6. 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A. 血液温度B. 血氧分压C. 血液二氧化碳分压D. 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E. 血液pH值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B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7. Pa02 取决于A. 血氧容量B. 吸入气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C. 血红蛋白的质和量D. 血氧饱和度E. 血氧含量8. 下列哪项与动脉血氧含量无关A. Hb 的量B. 血液的携氧能力C. 吸入气氧分压D. 外呼吸功能E. 内呼吸状况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E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9. 反映组织摄氧量的指标是A. 动脉血氧含量B. 静脉血氧含量C. 静脉血氧饱和度D. P50E. 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E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10. 在平原地区低张性缺氧最常见的病因是A. 矿井塌方B. 吸入被麻醉药稀释的空气C. Fallot 症D. 肺部疾患E. 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D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11. 健康者进入高原地区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 吸入气体氧分压低B. 肺换气功能障碍C. 肺循环血流量少D. 血液携氧能力低E. 组织血流量少12. 呼吸功能不全而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A. 氧分压降低B. 氧容量低C. 氧含量降低D. 氧饱和度降低E. 氧离曲线右移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A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13. 血液性缺氧最常见的原因是A. 动脉供血不足B. 血红蛋白病 , 氧不易释出C. 贫血D. 静脉血栓形成E. 肠源性紫绀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C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14. 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氧饱和度均降低见于A. 低张性缺氧B. 血液性缺氧C. 循环性缺氧D .组织性缺氧E. 血液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A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15. 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A. 血氧容量下降B.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C.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D. 静脉血氧含量正常E. 动- 静脉氧差增大16. 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 : 血氧容量 20ml/dl , 动脉血氧含量 15ml/dl , 动脉血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4ml/dl。

缺氧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防治原则-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

缺氧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防治原则-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

缺氧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防治原则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注:山东省药师协会施教机构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题为随机抽取5道题进行考试,该文档列出了该科目的所有考试题目及答案。

1.呼吸功能不全而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C)A.动脉血氧含量降低B.动脉血氧容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2.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发绀(A)A.组织用氧障碍B.窒息C.静脉血掺杂D.呼吸功能不全3.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B)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氰化物中毒D.一氧化碳中毒4.急性低张性缺氧引起下列血管的效应是(B)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5.健康者进人高原地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可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A.吸入气的氧分压低B.肺部气体交换差C.肺循环血流量少D.血液携氧能力低6.下列哪一种中毒不引起血液性缺氧(D)A.亚硝酸钠中毒B.煤气中毒C.三氧化二砷中毒D.磺胺中毒7.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D)A.静脉血氧分压正常B.血氧容量下降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脉血氧分压降低8.某患者的血氧检查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5m1/dl,动脉血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A)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9.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B)A.CO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收缩10.氧中毒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B)A.氧浓度B.氧分压C.给氧方式D.给氧时间11.缺氧的概念是(C)A.血液的氧容量降低B.血液中的氧分压降低C.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D.血液中的氧含量过低12.病人血氧检查为:CO2max12m1/dl、CaO211.4m1/dl、PaO213.3kPa(10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5m1/dl,试问该病人为何种类型缺氧(B)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13.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D)A.CO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B.皮肤、枯膜呈樱桃红色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D.呼吸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14.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表现为PaO2降低(D)-中毒B.CO中毒C.法乐氏四联症D.NO-2中毒15.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全面的(D)A.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B.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力C.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D.动脉血氧分压完全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16.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D)A.休克B.心力衰竭C.肺动-静脉瘘D.动脉血栓形成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氰化物中毒患者嘴唇颜色为玫瑰红色B.CO中毒患者嘴唇颜色鲜艳,为樱桃红色C.贫血患者嘴唇颜色苍白D.亚硝酸盐中毒患者嘴唇颜色鲜艳,为鲜红色18.吸氧疗法改善下列何种病变引起的缺氧效果最佳(C)A.严重缺铁性贫血B.亚硝酸盐中毒C.肺间质纤维化D.氰化物中毒19.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有特征性的变化为(D)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20.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C)A.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静脉血氧含量升高D.动脉血氧含量下降21.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B)A.血液pH值B.血液O2分压C.血液温度D.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22.下列哪一种疾病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可明显下降(D)A.脑血栓形成B.冠状动脉痉挛C.肾小动脉硬化D.肺栓塞23.下列哪一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符合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C)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B.动脉血氧含量减少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十章缺氧1.何谓血氧分压(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静脉血氧分压(PvO2)的正常值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答:血氧分压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约为100mmHg(13.3kPa),主要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

静脉血氧分压(PvO2)正常值约为40mmHg(5.33kPa),主要取决于组织摄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

2.何谓血氧容量(CO2max)?它的正常值是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何谓血氧含量(CO2)?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静脉血氧含量(CvO2)的正常值多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能反映什么?何谓低氧血症?答:血氧容量是指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正常值约为20ml/dl,主要取决于Hb的质(与氧结合的能力)和量。

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主要是Hb实际结合的氧量和极小量溶解于血浆中的氧,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

动脉血氧含量(CaO2)正常值约为19ml/dl,静脉血氧含量(CvO2)约为14ml/dl。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能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3.何谓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是多少?答:血氧饱和度(SO2)是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

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

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为95%~97%;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为75%。

4.何谓缺氧?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可将缺氧分为哪几种类型?答:缺氧是指任何原因使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而导致机体功能、代谢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可将缺氧分为以下4种类型:①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②血液性缺氧(或称等张性缺氧或称等张性低氧血症)③循环性缺氧(或称低动力性缺氧)(可分为缺血性缺氧和瘀血性缺氧)④组织性缺氧5.何谓乏氧性缺氧?血氧会发生哪些变化?皮肤黏膜颜色发生什么变化?与乏氧性缺氧发生有关的原因和机制有哪些?何谓发绀?答: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是指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CaO2降低,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

血氧变化特点:①PaO2降低;②CaO2降低;③SaO2降低;④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急性缺氧: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

慢性缺氧: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变化不显著,CO2MAX正常或略增高。

⑤当毛细血管中氧合Hb浓度减少,脱氧Hb浓度达到或超过50g/L(5g/dl)时,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即发绀。

与乏氧性缺氧发生有关的原因和机制:①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或高空或通风不好的矿井和坑道,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②外呼吸功能障碍(肺通气功能障碍和肺换气功能障碍):阻塞性肺疾病或气胸→肺通气功能障碍→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瘀血水肿→肺换气功能障碍→动脉血氧分压降低;③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先天性心脏病(例:法乐氏四联症)或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发绀是指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0g/L(5g/dl)时,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

6.何谓血液性缺氧(或称等张性缺氧或称等张性低氧血症)?血液性缺氧的原因和机制有哪些?患者发生血液性缺氧时,血氧变化特点如何?不同原因导致的血液性缺氧,皮肤黏膜的颜色有何区别?为什么?何谓肠源性发绀?答:血液性缺氧是指由于Hb质或量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的缺氧。

它大多是CaO2(动脉血氧含量)降低而PaO2(动脉血氧分压)正常,为等张性低氧血症。

血液性缺氧的原因和机制:①贫血例如:磺胺类药摄入过量所致的大红细胞贫血→Hb含量减少→血液携带氧量降低;②一氧化碳中毒例如:煤气(CO)中毒→碳氧Hb形成→失去携带氧的能力;CO 能抑制糖酵解→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HbO2中的氧不易释出。

③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例如:食入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亚硝酸盐→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b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剩余的Fe++与氧亲和力增高,氧离曲线左移;④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强例如:输入大量库存血(库存血的红细胞中2,3-DPG含量减少)或输入大量碱性液体(使血液pH值升高)→氧离曲线左移→HbO2中的氧不易释出;患者发生血液性缺氧时,血氧变化特点:①PaO2正常;②CaO2降低;③SaO2正常;④CO2MAX降低;⑤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

不同原因导致的血液性缺氧,皮肤黏膜显示不同的颜色。

原因如下:①严重贫血导致的缺氧,由于脱氧Hb浓度未增加,故无发绀;但严重贫血者面色苍白。

②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缺氧,由于HbCO增多,故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③亚硝酸盐中毒导致的缺氧,由于出现大量高铁血红蛋白,故皮肤黏膜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的颜色。

④输入大量库存血[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减少]或碱中毒导致的缺氧,是由于Hb与O2亲和力增高,即氧离曲线左移,而血脱氧Hb量少于正常,故无发绀。

肠源性发绀是指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食物时,食物内的硝酸盐经肠道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并被吸收入血。

亚硝酸盐使Hb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使病人的皮肤和粘膜发生咖啡色(或青石板色)。

7.何谓循环性缺氧(或称低动力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请叙述各类型的原因和机制、血氧变化和皮肤黏膜颜色的特点。

答:循环性缺氧是指由于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不足所引起的缺氧。

循环性缺氧可分为缺血性缺氧和瘀血性缺氧。

原因和发生机制如下:1)缺血性缺氧:休克、心力衰竭等→导致心排出量减少→动脉压降低(或动脉栓塞)→造成全身或局部组织灌注量不足→缺血性缺氧。

2)瘀血性缺氧:静脉栓塞、静脉炎或静脉血栓形成等→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组织毛细血管床瘀血→瘀血性缺氧。

血氧变化和皮肤黏膜颜色的特点(不累及肺血流的循环性缺氧):①PaO2正常;②CaO2正常;③SaO2正常;④CO2MAX正常;⑤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缺血性缺氧,皮肤苍白;瘀血性缺氧,当毛细血管中脱氧Hb浓度达到或超过50g/L(5g/dl)时,皮肤黏膜可呈青紫色,即发绀。

8.何谓组织性缺氧?组织性缺氧的原因和机制有哪些?患者发生组织性缺氧时,血氧变化和皮肤黏膜颜色的特点有哪些?答:组织性缺氧是指因组织细胞的生物氧化过程发生障碍,不能有效利用氧而导致的组织细胞缺氧。

组织性缺氧的原因和机制:①组织中毒(氰化物、甲醇等中毒)→细胞色素氧化酶不能还原→呼吸链中断→组织不能利用氧;②线粒体损伤(放射线、氧中毒等)→通过氧自由基机制损伤线粒体结构→细胞氧利用障碍;③维生素缺乏(硫胺素、尼可酰胺、核黄素等)→呼吸酶合成减少→细胞氧利用障碍。

组织性缺氧时,血氧变化特点:①PaO2正常而PvO2高于正常;②CaO2正常而CvO2高于正常;③SaO2正常而SvO2高于正常;④CO2MAX正常;⑤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缩小。

皮肤黏膜颜色的特点:由于毛细血管中氧合血红蛋白(Hb)含量高于正常,故皮肤黏膜可呈玫瑰红色。

9.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包括哪几方面?急性乏氧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什么?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乏氧性缺氧可引起哪些酸碱平衡紊乱?答:乏氧性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呼吸系统的变化②循环系统的变化③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④血液系统的变化⑤组织细胞的变化急性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肺通气增强(即呼吸加深加快),主要机制是PaO2<60mmHg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即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肺泡通气量增加。

乏氧性缺氧可引起的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有:乏氧性缺氧→呼吸加深加快→呼吸性碱中毒。

乏氧性缺氧→无氧糖酵解增强→代谢性酸中毒。

10.缺氧早期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有哪些?严重缺氧导致心功能障碍的原因有哪些?答:缺氧早期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为一定程度的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使呼吸运动增强,过度通气所致的肺膨胀又经肺牵张反射兴奋心交感神经,于是引起心率增快,心肌收缩性增强;呼吸运动增强使胸腔负压增大,促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故心排出量增加。

严重缺氧导致心功能障碍(即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下降。

)的原因有①可直接抑制心血管运动中枢;②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即ATP不足);③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H+增多,H+-K+交换增多,血清K+升高。

11.缺氧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有哪些?引起脑水肿的机制有哪些?早期最易发生的脑水肿是什么?答:缺氧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有①脑水肿(包括脑细胞肿胀和间质水肿)和脑细胞受损;②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③神经介质合成减少;④能量代谢障碍(即ATP生成减少)。

引起脑水肿的机制有①脑血管扩张;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③细胞膜钠-钾泵功能障碍;④缺氧和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

缺氧早期最易发生的脑水肿是细胞中毒性脑水肿。

12.缺氧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有哪些?答:代偿性反应:1)红细胞增多:①急性缺氧刺激外周感受器→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脾、肝等储血器官收缩→储存的血液释放至体循环→红细胞增多→增加氧的运输;②慢性缺氧能刺激肾进球细胞生成和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骨髓造血增强→红细胞增多→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增加→增加氧的运输;2.氧离曲线右移③缺氧→红细胞内2,3-DPG含量增多→Hb解离曲线右移→Hb释放氧↑。

损伤性反应:1)血液粘滞度↑缺氧……→RBC↑→血液黏稠度↑→外周阻力↑→心脏后负荷↑;缺氧……→RBC↑→血液粘滞度↑→血栓形成→脑梗塞。

2)Sa02↓缺氧→红细胞内2,3-DPG过高→氧离曲线的右移→血液通过肺泡时结合的氧量减少→SaO2↓→组织供氧减少(即失去2,3-DPG增加的代偿意义)。

13.各种类型缺氧是否都可引起肺呼吸增强?举例说明。

答:不是各种类型缺氧都会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即肺呼吸增强),例如:血液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因Pa02正常,故静息时呼吸一般不增强。

14.哪些原因引起的缺氧对氧疗效果最好?高原居民(慢性缺氧)对缺氧的代偿方法主要有哪些?答:大气性缺氧和呼吸性缺氧对氧疗效果最好。

高原居民(慢性缺氧)对缺氧的代偿方法主要有:1.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2.肌红蛋白增加3.红细胞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