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缺氧-试卷与答案

病理学-缺氧-试卷与答案
病理学-缺氧-试卷与答案

2018-2019学年(春)季学期

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缺氧》(A卷)

一、A1型题(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共有25题,合计分。)

1. 缺氧的概念是

A.吸入气中的氧含量减少

B.血氧含量过低

C.血氧分压降低

D.血氧容量降低

E.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2. 低氧血症是指

A.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B.血氧容量低于正常

C.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D.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3. 组织供氧量取决于

和氧容量

和肺换气功能

C.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D.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流量

E.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流量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4. 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的Hb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能力

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

C.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实际带氧量

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5. 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血液中溶解的O2量与总O2量的比值

与O2结合的百分数

和未结合的O2的Hb的比值

和Hb总量的比值

E.未结合的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6. 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A.血液温度

B.血氧分压

C.血液二氧化碳分压

D.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

E.血液pH值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7. PaO2取决于

A.血氧容量

B.吸入气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

C.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D.血氧饱和度

E.血氧含量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8. 下列哪项与动脉血氧含量无关

的量

B.血液的携氧能力

C.吸入气氧分压

D.外呼吸功能

E.内呼吸状况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9. 反映组织摄氧量的指标是

A.动脉血氧含量

B.静脉血氧含量

C.静脉血氧饱和度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10. 在平原地区低张性缺氧最常见的病因是

A.矿井塌方

B.吸入被麻醉药稀释的空气

D.肺部疾患

E.休克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11. 健康者进入高原地区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吸入气体氧分压低

B.肺换气功能障碍

C.肺循环血流量少

D.血液携氧能力低

E.组织血流量少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A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12. 呼吸功能不全而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

A.氧分压降低

B.氧容量低

C.氧含量降低

D.氧饱和度降低

E.氧离曲线右移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A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13. 血液性缺氧最常见的原因是

A.动脉供血不足

B.血红蛋白病,氧不易释出

C.贫血

D.静脉血栓形成

E.肠源性紫绀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14. 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氧饱和度均降低见于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血液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A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15. 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

A.血氧容量下降

B.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C.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D.静脉血氧含量正常

E.动-静脉氧差增大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16. 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 ,动脉血氧含量15ml/dl ,动脉血氧分压(5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混合性缺氧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A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17. 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

A.一氧化碳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肠系膜血管痉挛

E.肠道淤血水肿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18. 某患者检查结果为: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dl ,动脉血氧分压(10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dl。该患者为下列何种疾病的可能性大

A.慢性支气管炎

B.矽肺

C.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D.慢性贫血

E.严重维生素B2缺乏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19. 循环性缺氧可由下列哪种原因引起

A.大气供氧不足

B.血中红细胞数减少

C.组织血流量减少

中毒

E.肺泡弥散到循环血液中的氧减少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20. 右心衰竭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变化特点是

A.血氧容量降低

B.血氧含量降低

C.血氧饱和度降低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21. 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何项不正确

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

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

C.吸入气中CO浓度为%时,约50%的Hb变成HbCO

D.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E.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22. 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

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D.静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高于正常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23.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B.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C.氰化物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

E.一氧化碳中毒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24.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发生低张性缺氧

A.支气管异物

B.吸入大量氯气

C.服用过量催眠药

中毒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25. 吸氧疗法对下列何种病变引起的缺氧效果最佳

A.高原肺水肿

B.失血性休克

C.先天性心脏病所致右-左分流

D.亚硝酸盐中毒

E.氰化物中毒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A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及答案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学: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 2、疾病: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二、填空题 3、病理学研究疾病的方法有_活体组织学检查__、__脱落细胞学检查__、__尸体解剖___、_组织细胞培养__、_动物实验__ 4、病理过程是指__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_ 5、判断脑死亡的依据有_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___、__自主呼吸停止__、_颅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__、_脑电波消失____、__脑血液循环停止。 三、问答题 6、病理学在医学中有什么作用? 答:病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它与前期的基础学科密切相关,也为后期的临床学科提供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依据,特别是在疾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名词解释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 3、增生:是指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加。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 5、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 6、坏死:是指活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7、坏疽:是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合并腐败菌感染。

8、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等的过程。 9、肉芽组织: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少量炎细胞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二、填空题 10、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__萎缩__、__肥大_、_增生__、__化生____.损伤主要有_变性__和_坏死__ 11、化生是指_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_,常见的类型_鳞状上皮化生_、_肠上皮化生_和_结缔组织化生。 12、坏死的主要类型有_凝固性坏死、_液化性坏死、坏疽 __、 __纤维素样坏死__ 13、坏死的结局包括_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和钙化__ 三、单项选择题 A型题 ( D )14、化生不可能发生于 A 结缔组织 B 膀胱粘膜上皮 C 支气管粘膜上皮 D 神经组织 E 贲门部粘膜 上皮 ( B ) 15、实质器官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 A 心脏 B 肝脏 C 脾脏 D 肺脏 E 肾脏 ( C )16、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用可发生 A 栓塞 B 脂肪坏死 C 坏疽 D 梗死 E 凝固 B型题 A 凝固性坏死 B 液化性坏死 C 溶解性坏死 D 干酪性坏死 E 脂肪坏死 ( D )17、肺结核可发生 ( B )18、脑梗死属于 四、多项选择题 ( BCE )19、实质细胞常见的有 A 纤维素样变性 B 玻璃样变性 C 水变性 D 粘液样变性 E 脂肪变性 五、问答题

病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病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E ) A.肠系膜动脉 B.门静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E、肺动脉 2、下列哪些器官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B ) A.心、肝 B.心、脑 C.心、肺 D.肺、肠E、脾、肾 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E ) A.常形成肿块 B.生长旺盛 C.相对无限制生长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E、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 4、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 C ) A.肿瘤生长方式 B.肿瘤的生长速度 C.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D.肿瘤是否转移E、肿瘤的阻滞结构 5、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是(C ) A.细动脉玻璃样变 B.中层动脉硬化 C.大动脉粥样硬化 D.中动脉粥样硬化E、微动脉粥样硬化 6、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C ) A.脾大 B.腹水 C.肝掌 D.“海蛇头”现象E、消化不良 7、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A ) A.外上象限 B.外下象限 C.内上象限 D.内下象限E、乳头部 8、绒毛膜癌最常转移的器官是( C ) A.脑 B.肝 C.肺 D.骨E、肾上腺 9、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或形成桥接坏死见于( C ) A.急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度肝炎 D.急性普通型肝炎E、慢性轻度肝炎 10、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C ) A.代谢性碱中毒 B.低钾血症 C.高钾血症 D.低钠血症E、高

钠血症 11、低钾血症可出现( B ) A.反常性碱性尿 B.反常性酸性尿 C.中性尿 D.酸性尿E、碱性尿 12、缺氧、中毒、感染等引起水肿主要因为( D ) A.钠水潴留 B.毛细血管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淋巴回流障碍 13、水肿和水中毒的相同点是( B ) A.低钠血症 B.细胞外液增加 C.细胞内液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E、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 14、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C ) A.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B.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C.碳氧血红蛋白化验阳性 D.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dl E、血液中血红蛋白量小于7g/dl 15、急性肾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E ) A.氮质血症 B.低钠血症 C.水中毒 D. 代谢性酸中毒E、高钾血症 二、多项选择题(2题,每题2分,共4分) 1、休克晚期可发生(ABCDE ) A.心力衰竭 B.肾衰竭 C.休克肺 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脑水肿、颅内高压 2、肝性脑病的诱因有(ABCDE ) A.上消化道出血 B.感染 C.便秘 D.不当使用镇静、止痛、麻醉类药物E、高蛋白饮食 三、填空(27空,每空1分,共27分) 1、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损伤主要有(变性)和(坏死)。 2、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

期考试试题(A) 课程号:课序号:课程名称《法医学》任课教师:成绩: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A4纸打印一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命题人]:温永启 [所属单位]:刑事科学技术系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表皮剥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发生在钝器打击、坠落、交通事故等情况 B.剥脱处呈点、片状,露出湿润的真皮 C.剥脱处亦可形成皮革样化 D.剥脱处皮屑翻卷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背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擦伤 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有关挫裂创叙述错误的是() A.常伴有表皮剥脱、皮下出血 B.创壁光滑、整齐 C.创腔常见组织间桥 D.常伴有骨折 答案:B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创 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对挫伤的法医学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外力作用

B.可推断致伤物的种类 C.可判明生前伤 D.可认定致伤物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皮下出血的特点() A.可发生在任何受损部位 B.范围边界模糊 C.颜色较浅呈淡紫红色 D.表面无异常 答案:A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挫伤的定义为钝器打击造成的() A.皮内出血 B.皮下出血 C.皮肤完整性破坏 D.皮内或皮下出血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4)病理学--第十章 缺氧(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2013)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缺氧 1.何谓血氧分压(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静脉血氧分压(PvO2)的正常值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血氧分压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约为100mmHg(13.3kPa),主要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静脉血氧分压(PvO2)正常值约为40mmHg(5.33kPa),主要取决于组织摄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 2.何谓血氧容量(CO2max)?它的正常值是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何谓血氧含量(CO2)?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静脉血氧含量(CvO2)的正常值多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能反映什么?何谓低氧血症? 答:血氧容量是指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正常值约为20ml/dl,主要取决于Hb的质(与氧结合的能力)和量。 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主要是Hb实际结合的氧量和极小量溶解于血浆中的氧,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含量(CaO2)正常值约为19ml/dl,静脉血氧含量(CvO2)约为14ml/dl。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能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3.何谓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是多少? 答:血氧饱和度(SO2)是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为95%~97%;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为75%。 4.何谓缺氧?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可将缺氧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缺氧是指任何原因使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而导致机体功能、代谢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可将缺氧分为以下4种类型: ①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 ②血液性缺氧(或称等张性缺氧或称等张性低氧血症) ③循环性缺氧(或称低动力性缺氧)(可分为缺血性缺氧和瘀血性缺氧) ④组织性缺氧 5.何谓乏氧性缺氧?血氧会发生哪些变化?皮肤黏膜颜色发生什么变化?与乏氧性缺氧发生有关的原因和机制有哪些?何谓发绀? 答: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是指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CaO2降低,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 血氧变化特点: ①PaO2降低;②CaO2降低;③SaO2降低; ④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急性缺氧: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 慢性缺氧: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变化不显著,CO2MAX正常或略增高。 ⑤当毛细血管中氧合Hb浓度减少,脱氧Hb浓度达到或超过50g/L(5g/dl)时,皮肤

病理学--肿瘤 试题及答案

习题集→病理学→肿瘤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瘤细胞间变多见于下列哪种肿瘤 B A 腺瘤 B 腺癌 C 囊腺瘤 D 甲状腺瘤 E 混合瘤 第2题肿瘤组织分化的程度越高 E A.恶性程度越高 B.越早发生组织坏死 C.转移较早 D.预后越差 E.异型性越小 第3题恶性肿瘤的主要生长方式为 B A 内生性生长 B 浸润性生长 C 破坏性生长 D 内翻性生长 E 外生性生长 第4题腺癌的分化标志是 C A.呈巢状排列 B.可见细胞间桥 C.有腺样结构 D.异型性小 E.可见角化珠 第5题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是指 E A.肿瘤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 B.不容易引起器官的阻塞和破坏 C.高度恶性的肿瘤 D.有较大的异型性 E.与起源组织相似 第6题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 E A 核大 B 多核或异形核 C 核仁大 D 核染色浓染 E 病理性核分裂 第7题关于恶性肿瘤细胞核的变化下正确的是 A A.核浆比值小 B.核体积大 C.核浆比值大 D.核多型 E.核膜增厚 第8题一淋巴结作病理切片检查,淋巴结内见成团的异型细胞,并有病理性核分裂相和角化珠形成,应诊断为 E A.淋巴结结核 B.淋巴结慢性炎症C.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D.恶性淋巴瘤 E.淋巴结转移性鳞癌 第9题肿瘤的恶性程度高低决定于 C A.肿瘤的发生部位 B.肿瘤的肉眼形态改变C.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D.肿瘤的生长速度 E.肿瘤的大小 第10题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 E A 核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日核分裂多见 B 核分裂多见 C 胞浆嗜碱性 D 血管丰富 E 浸润性生长和转移 第11题恶性肿瘤生长到多大需要血管供给才能生长 E A 0.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E 2mm以上 第12题CEA在下列哪种肿瘤中较多见 C A 食管癌 B 胃癌 C 肠癌 D 肝癌 E 肺癌 第13题决定肿瘤性质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B A 肿瘤的间质成分 B 肿瘤的实质成分 C 组织结构情况

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 (1)

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疾病 2 因果转化规律 二、填空题 1 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共同特点是:、、 、、。 2 局部化脓菌感染时,如果机体抵抗力强病变,如果机体抵抗力弱可引 起。 3 化学性致病因素的共同特点是:、、 。 三选择题 1 缺氧时主动脉弓、颈静脉窦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呼吸加深加快,此机理属于()。 A.组织机理 B.体液机理 C.神经机理 D.遗传机理 2 机体反应性包括()。 A. 种属反应性 B. 个体反应性 C. 年龄反应性 D. 性别反应性 四、判断题 1 所有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 五、问答题 1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是什么?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矛盾斗争过程,在此 过程中动物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患病动物表现出不同症状和体症,使役能力下降和经济价值降低。 2 因果转化规律:疾病过程中第一原因引起某一个结果,此结果变为另一原因又引起第二个结果,这种疾病过程中因和果交替出现的规律称为疾病过程的因果转化规律。 二、填空题 1 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一定的特异性;有传染性和一定的持续性; 侵入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机体反应性及抵抗力起着及重要作用 2 痊愈;脓毒败血症 3 化学性致病因素进入机体后常积蓄到一定量才引起发病;对组织器官选择性地毒害;在整 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作用。 三选择题 1 C 2 A、B、C、D 四、判断题 ×

五、问答题 1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是什么? 1、损伤与抗损伤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全过程 (1)一般情况下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两者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 的方向。 (2)损伤与抗损伤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细菌性痢疾的初期,腹泻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抗损伤),继续腹泻引起脱水、酸 中毒、休克。 2 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及主导环节 疾病过程中第一原因引起某一个结果,此结果变为另一原因又引起第二个结果,这种疾 病过程中因和果交替出现的规律称为疾病过程的因果转化规律。 主导环节:因果转化链上不是所有的环节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同样作用,而有一个 环节决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个环节称为主导环节。 3 疾病过程中局部和整体的辨证关系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局部病变和全身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局部病变受全身的制约,同时又影响全身。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名词解释 1 动脉性充血 2 静脉性充血 3 出血 4 血栓形成 5 梗死 二、填空题 1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和。 三、选择题 1 临床上铁锈色鼻液增多是()引起的。 A.慢性肝淤血 B.慢性肾淤血 C.心力衰竭 D.慢性肠梗塞 2 充血类型有()。 A.神经性充血 B.侧枝性充血 C.贫血后充血 D.出血后充血 3 当牛、羊瘤胃鼓气,马胃扩张以及腹腔大量积液时进行胃或腹腔穿刺治疗,如果放气或抽 水速度快可引起腹部()充血。 A. 神经性 B. 侧枝性 C. 贫血后 D. 遗传性 4 引起静脉性充血的原因有()。 A. 局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B. 心脏机能能障碍 C. 胸膜疾病 D. 小动脉扩张 5 属于渗出性出血的是()。 A. 点状出血 B. 斑状出血 C. 益血 D. 出血性浸润 四、问答题 1 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2 血栓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法医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法医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法医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题20分,每小题4分) 1.Electric mark:电流斑电流通过皮肤时产生热能,在皮肤上造成的具有诊断价值的特殊性损伤称电 流斑。典型电流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8mm;中央凹陷,周围隆起,边缘钝圆,形似火山口,高度1-3mm;病变区呈白色、灰色或褐色,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质坚硬。中央凹陷部的形状与导体接触面的形状相似,若皮肤与导线纵轴接触,则形成条状或沟状电流斑;与电线末端接触,则形成小圆形电流斑。故有时可根据电流斑的形状,推断导体的形状和接触方式。 2.whiplash injuries:挥鞭样损伤指头部急剧加速或减速运动致颈椎过度伸屈而造成的损伤。驾驶员或乘客在车辆行驶中突然加速或减速时易发生这种损伤。伤者表现为颈椎脱位,椎体前缘及横突骨折,韧带和关节囊撕裂、出血,颈髓震荡和挫伤。颈部的挥鞭样损伤在全部致命性车祸中约占1/3。 3.Poison:毒物是指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即可通过其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造成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毒物与非毒物并无绝对的界线,仅在于用那个气中毒的剂量大小不同。Poisoning:中毒是指人体因毒物作用发生组织、器官病理改变或功能紊乱。 4.identification in disputed paternity:亲权鉴定应用医学与生物学的知识与技能判断不同个体间是否有血缘关系称为亲权鉴定。包括鉴定有争议父母与子女、隔代与隔数代个体间的血缘关系等。其中判断有争议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称为亲子鉴定,判断有争议父亲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称为父权鉴定。 5.法医物证:主要指与案件有关的生物学检材。凡是与案件有关并可为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能揭露和证实案件性质的生物物品皆为法庭生物物证。 6.mechanical injury:机械性损伤机械力作用于机体导致的组织结构破坏或生理功能障碍统称为机械性损伤。约占暴力性死亡的70%以上。 7.sudden death syndrome:猝死综合症指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性疾病(器质性或非器质性)而发生急速的、意外的死亡。青壮年猝死综合症(sudden manhood death syndrome, SMDS)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青壮年的不明原因的猝死,又称睡眠中猝死。 8.abrasion 擦伤为表面粗糙的致伤物与体表摩擦造成的以表皮剥脱为主要改变的损伤。 10.hanging 缢死用条索状物体缠绕颈部,以自身全部或部分体重,使其压迫颈部而引起的死亡称为缢死。 二、是非题(本题12分,每题2分,在括弧内打“√”表示对,打“×”表示错) 1.引起小儿猝死最常见疾病是肺炎(对)

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病理学试卷A卷 一、单选题 (共30题,每题1分) 1.槟榔肝是由____引起的() A.肝脂变 B.肝水变性 C.门脉性肝硬化 D.慢性肝淤血 2.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淤血的后果( ) A.实质细胞的增生 B.出血 C.含铁血黄素沉积 D.可并发血栓形成 3.下列哪个器官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 A.心 B.肾 C.肺 D.脑 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 ) A.再生 B.增生 C.化生 D.不完全再生 5.在慢性炎症中,下列哪种细胞最常见( ) A.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中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6.炎症的渗出主要由于( ) A.血液动力学改变 B.血管壁通透性改变 C.小静脉血栓形成 D.循环血量增加 7.良性肿瘤的异型性表现( ) A.瘤细胞多形性 B.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C.瘤实质及间质排列紊乱 D.病理性核分裂 8.肿瘤的特殊性决定于( ) A.肿瘤的实质 B.肿瘤的间质 C.肿瘤的转移 D.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9.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是( ) A.小脑 B.内囊及基底节 C.蛛网膜下腔 D.大脑皮质 10.关于二尖瓣狭窄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左心室肥大、扩张 B.右心室肥大、扩张 C.左心房肥大、扩张 D.右心房肥大、扩张 11.下列哪项不符合小叶性肺炎( ) A.多由致病力弱的肺炎球菌引起 B.好发于老人、儿童、久病卧床者 C.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纤维素性炎症 D.常作为其它疾病的并发症出现 12.大叶性肺炎的病变性质是( ) A.纤维素性炎 B.变态反应性C.化脓性炎 D.浆液性炎 13.某男,60岁、胸痛、咳嗽、咯血痰两个月,胸片见右上肺周边一直径为5cm结节状阴影,边缘毛刺状。应首先考虑( ) A.肺结核球 B.周围型肺癌 C.团块状矽结节 D.肺脓肿 14.肺心病发病的主要环节是( ) A.慢性支气管炎 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病理学试题 姓名:专业:年级: 一、名词解释( 20 分) 1、Atrophy 2、肉芽肿 3、癌肉瘤 4、噬神经细胞现象 5、风湿小体 6、肺气肿 7、内爆效应 8、新月体 9、假结核结节 10、肝硬化 二、单项选择题( 40 分) 1 .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是 A .生理性增生 B .内分泌性增生 C .代偿性增生 D .非典型性增生 E .肿瘤性增生 2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上皮可化生为 A .鳞状上皮 B .移行上皮 C .软骨 D .骨 E .肠上皮 3 .有关坏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坏疽是一种坏死 B .坏疽易见于肝脏 C .坏疽局部颜色变黑 D .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E .坏疽发生在与外界相通的脏器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萎缩 ? A .重症脑动脉粥样硬化时的脑体积变小 B .空洞型肾结核时变薄的肾实质 C .老年人的心脏 D .小儿麻痹症的下肢肌肉 E .恶病质时的肢体 5 .结缔组织发生纤维素样坏死时,病变处不出现 A .粘多糖 B .免疫球蛋白 C .纤维蛋白 D .基底膜样物质 E .胶原崩解碎片 6 .关于结核病引起的干酪样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坏死灶呈淡黄色,均匀细腻 B .镜下呈颗粒状物质 C .可发生钙化 D .不发生液化 E .多由结核杆菌引起 7 .关于固缩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固缩坏死大多为细胞的生理性死亡 B .常为单个分散的细胞的死亡 C .可见核缩、核碎、核溶 D .固缩坏死不引起炎症反应 E .固缩坏死不破坏组织结构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化生 ? A .由柱状上皮取代了食管的鳞状上皮 B .胃粘膜中出现了胰腺组织 C .膀胱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D .胆囊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E .支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9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B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C .局部呈鲜红色 D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E .局部温度升高 10 .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 A .脑 B .肝 C .肾 D .肺 E .脾 11 .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 ?

法医学基础知识测试题《一》汇总

法医学基础知识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女婴的血型是A型、MN型,她可能是哪对夫妇的亲生女?() A、丈夫的血型为A型、M型;妻子的血型为B型、M型的。 B、丈夫的血型为AB型、MN型;妻子的血型为A型、N型的。 C、丈夫的血型为O型、N型;妻子的血型为AB型、N型的。 D、丈夫的血型为A型、N型;妻子的血型为O型、N型的。 2、血痕预试验的代表试验是() A、环状沉淀素试验 B、吸收试验 C、联苯胺试验 D、血色原结晶试验

3、某男有心脏病,夜暴死,妻诉说丈夫夜服中药后,突感胸闷,很快断气。检见流有多量口水,嗅到蒜臭味,瞳孔极度缩小,阴囊皮革样化(无出血),死因可能是() A、心脏病突然发作,免检; B、阴囊扭伤,休克死; C、有机磷制剂中毒; D、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4、锐器所致损伤的主要形态特征是() A、皮下出血 B、挫伤 C、创 D、充血水肿 5、引起机械性窒息的原因是() A、肺脏广泛性病变 B、血液携氧不足 C、组织细胞利用氧不足 D、机械力作用后的外呼吸障碍 6、实验室检验毒物的结果为阴性,正确的分析应该是() A、未查出毒物 B、否定中毒

C、检验不准确 D、检验没必要 7、法医在判定射出距离时,常依据() A、射入口及射出口的形态 B、射入口及射创管的形态 C、射入口形态及入口附近皮肤上附加成分的有无 D、射创管形态及射入口附近有无烟灰 8、遗体的器官移植应严格地选择在() A、生物学死亡期 B、濒死期 C、临床死亡期 D、休克期 9、中毒尸体剖验后,检材提取的正确做法是() A、检材中添加适当的防腐剂,以防腐败损坏 B、各种检材装于一个广口瓶中备验 C、先用清水洗净腹腔,然后提取检材 D、一氧化碳中毒的尸体剖验所采取的血液以装满至瓶口,加盖

法医学单选题试题(答案)

1、扩散期尸斑,死后大约经过()D A、2~12小时之内 B、24~48小时 C、3~4天 D、12~24小时 2、各种尸体现象所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晚期尸体现象于死后发展起来的时间是()D A、2~4小时 B、>24小时 C、12~24小时 D、2~12小时 3、中毒后发出尖叫声,抽搐,胸闷等症状,毒物可能是()C A、一氧化碳 B、敌鼠钠 C、氰化物 D、有机磷杀虫剂 4、角膜轻度混浊A A、死后6-12小时 B、死后12-24小时 C、死后24-36小时 D、死后 1-3小时 5、血痕确证试验的代表试验是:()C A、联苯胺试验 B、沉淀反应 C、血色原结晶试验 D、吸收试验 6、有以下征象不能认定生前伤的是()B A、凝血块 B、充血 C、肿胀 D、骨折 7、中国现代法医学的奠基人是()B A、宋慈 B、林几 C、和凝 D、郑克 8、检验某尸体,其尸斑指压稍有退色,分析死亡时间大约有:()C A、1小时以内 B、4~6小时 C、10~12小时 D、24小时以上 9、钝器所致人体损伤的主要形态学改变为:()D A、切创 B、砍创 C、刺创 D、挫裂创 10、解剖某尸体发现其胃内尚有较多米饭和青菜,其大部分米粒形态基本完整,推断该人在餐后约几小时发生死亡?()A A、1小时 B、3小时 C、5小时 D、7小时

11、蝇蛆对尸体的毁坏是相当严重的,如在夏季,在尸体旁发现蛹壳,分析死亡时间大约在:()C A、1-3天 B、5-7天 C、半月 D、1月 12、有一亲子鉴定案,其母亲的血型为A、MN,孩子的血型为O、N,请判断下列哪一位男性可能是孩子的生父?()C A、AB型、MN型 B、O型、M型 C、A型、MN型 D、B型、M型 13、颈部的索沟呈“八”字不相交状是:()D A、开放性前位缢死 B、闭锁性前位缢死 C、侧位缢死 D、后位缢死 14、尸斑发展到指压不褪色,改变体位也不能消失时为:()A A、浸润期 B、坠积期 C、扩散期 D、红斑期 15、联苯胺试验结果是阳性,说明:()C A、肯定是血 B、肯定是人血 C、可能是血 D、无实际意义 16、有一女性,指控某男为其子的生父,某男断然否定,查其“ABO”和“MN”系其母(A、MN)、其子(O、N)、某男(B、MN),请问其子与某男的关系:()B A、肯定是父子 B、可能是父子 C、肯定不是父子 D、无法判断 17、认定挫裂创的最典型特征为:()D A、伴有大量出血 B、创缘欠规整 C、创角不锐利 D、创腔有组织间桥 18、血液中氧化碳的含量测定必须:()D A、采耳血 B、采肘正中静脉血 C、采毛细血管血 D、采心脏内大血管血 19、形成机械性损伤的“三要素”是:()A A、致伤物、受伤人体、作用力 B、作用力、作用方式、致伤物 C、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D、受伤机体、作用方式、作用力 20、电击死最典型的尸体现象是:()C A、烧伤 B、内脏退行性改变 C、电流斑 D、皮肤金属化 21、造成猝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B A、损伤 B、疾病 C、衰老 D、诱因

病理学-缺氧-试卷与答案

2018-2019学年(春)季学期 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缺氧》(A卷) 一、A1型题(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共有25题,合计分。) 1. 缺氧的概念是 A.吸入气中的氧含量减少 B.血氧含量过低 C.血氧分压降低 D.血氧容量降低 E.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2. 低氧血症是指 A.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B.血氧容量低于正常 C.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D.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3. 组织供氧量取决于 和氧容量 和肺换气功能 C.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D.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流量 E.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流量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4. 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的Hb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能力 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 C.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实际带氧量 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5. 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血液中溶解的O2量与总O2量的比值 与O2结合的百分数 和未结合的O2的Hb的比值 和Hb总量的比值

E.未结合的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6. 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A.血液温度 B.血氧分压 C.血液二氧化碳分压 D.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 E.血液pH值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7. PaO2取决于 A.血氧容量 B.吸入气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 C.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D.血氧饱和度 E.血氧含量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8. 下列哪项与动脉血氧含量无关 的量

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病理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20分) 1、Atrophy 2、肉芽肿 3、癌肉瘤 4、噬神经细胞现象 5、风湿小体 6、肺气肿 7、内爆效应 8、新月体 9、假结核结节 10、肝硬化 二、单项选择题(40分) 1 .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是 A .生理性增生 B .内分泌性增生 C .代偿性增生 D .非典型性增生 E .肿瘤性增生 2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上皮可化生为 A .鳞状上皮 B .移行上皮 C .软骨 D .骨 E .肠上皮 3 .有关坏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坏疽是一种坏死 B .坏疽易见于肝脏 C .坏疽局部颜色变黑 D .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E .坏疽发生在与外界相通的脏器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萎缩 A .重症脑动脉粥样硬化时的脑体积变小 B .空洞型肾结核时变薄的肾实质 C .老年人的心脏 D .小儿麻痹症的下肢肌肉 E .恶病质时的肢体 5 .结缔组织发生纤维素样坏死时,病变处不出现 A .粘多糖 B .免疫球蛋白 C .纤维蛋白 D .基底膜样物质 E .胶原崩解碎片 6 .关于结核病引起的干酪样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坏死灶呈淡黄色,均匀细腻 B .镜下呈颗粒状物质 C .可发生钙化 D .不发生液化 E .多由结核杆菌引起 7 .关于固缩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固缩坏死大多为细胞的生理性死亡 B .常为单个分散的细胞的死亡 C .可见核缩、核碎、核溶 D .固缩坏死不引起炎症反应 E .固缩坏死不破坏组织结构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化生 A .由柱状上皮取代了食管的鳞状上皮 B .胃粘膜中出现了胰腺组织 C .膀胱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D .胆囊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E .支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9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B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C .局部呈鲜红色 D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E .局部温度升高 10 .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法医学综合测试题

一、是非题(一题一分,答错一题扣一分) 1.呼吸心跳停止即为死亡。( A.对 B.错 ) 2.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以呼吸道吸入时速度最快。( A.对 B.错 ) 3.在任何情况下,氧气和水都不是毒物。( A.对 B.错 ) 4.当发现颈部有勒沟而无勒索时应判断为他杀。( A.对 B.错 ) 5.当尸体后背部存在尸斑而发现尸体完全悬空缢吊时,应判断为死后悬尸。 ( A.对 B.错 ) 6.当尸体口鼻部存在少量蕈状泡沫即可判断为生前溺死。( A.对 B.错 ) 7.只有人体完全悬空缢吊才能造成缢死。( A.对 B.错 ) 8.仅肺内发现硅藻即可判断为溺死。( A.对 B.错 ) 9.干性溺死的尸体,呼吸道和肺泡内不见溺液存在。( A.对 B.错 ) 10.当测得死者胃内容物中含有致死量的某种毒物,即可确定为中毒死。 ( A.对 B.错 ) 11.扼死皆为他杀。( A.对 B.错 ) 12.儿童对吗啡等毒品极为敏感。( A.对 B.错 ) 13.猝死的死亡性质属于非暴力死。( A.对 B.错 ) 14.猝死的发生率中以冠心病猝死的发生率为最高。( A.对 B.错 ) 15.送检毒物化验时,样品中应添加适量的福尔马林防腐。( A.对 B.错 ) 16.当人体对某种毒物出现耐受性时,即使服用中毒量的毒物也不会引起中毒发生。( A.对 B.错 ) 17.在临床实践中,传统的死亡标志是简单有效的诊断死亡方法。( A.对 B.错 ) 18.立位尸体,尸斑分布在四肢远端、裤带下缘等部位。( A.对 B.错 ) 19.在发生致命性脑组织损伤或疾病时,才适用脑死亡这一死亡标志。 ( A.对 B.错 ) 20.溺死尸体,尸斑位置不恒定,常在颜面、颈等部位。( A.对 B.错 ) 21.尸体痉挛对推断死因及案件性质颇有参考价值。( A.对 B.错 ) 22.仰卧尸体,尸斑分布在枕、项、背、臀等部位。( A.对 B.错 ) 23.擦伤代表暴力作用点。( A.对 B.错 ) 24.中空性皮下出血说明致伤物系棍棒。( A.对 B.错 ) 25.拳击由于力较小,不会引起死亡。( A.对 B.错 ) 26.高坠伤只与高度有关,与地面情况无关。( A.对 B.错 ) 27.颈部看到试切创,可以大致推断系自杀。( A.对 B.错 ) 28.“熊猫眼”指眼及眼眶周围皮下出血,由于出血范围大,说明暴力也大。 ( A.对 B.错 ) 29.枪弹创必须由射入口、射创管及射出口构成。( A.对 B.错 ) 30.擦伤部位检测出纤维蛋白网说明该擦伤系生前形成。( A.对 B.错 )

病理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第一部分 第一章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一、单选题(共132道) 1.外科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A.尸体剖验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C.动物实验D.电镜E.活检 2.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A.肺B.阑尾C.膀胱D.四肢E.子宫 3.脱落细胞学可用来检查 A.痰液B.尿液C.胸腔积液D.乳房穿刺物E.以上均可 4.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A.肺、脾、肾B.心、脾、肺C.心、肝、肠D.肝、肾、脾E.心、肝、肾 5.病理学被视为桥梁学科的原因是 A.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B.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 C.能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D.能指导临床的治疗E.与A、B、C有关6.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 7.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 A.病因学B.发病机制C.疾病的治疗D.病理变化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8.关于动物实验,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可以复制某种疾病的模型B.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C.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 D.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药物或其他因素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影响 E.可利用动物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9.“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了 A.机化B.钙化C.包裹D.脱落E.吸收 10.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 A.胆色素B.疟色素C.脂褐素D.黑色素E.含铁血黄素 11.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变是 A.萎缩B.发育不全C.肥大D.增生E.化生 12.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13.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应该是 A.和实质细胞同时发生B.较实质细胞出现更早C.一般不发生改变 D.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E.只发生轻度变化 14.“肥大”是指: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 15.在坏死组织发生分离排出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描述的内容不够合适 A.有溶解现象出现B.有炎性过程参与C.可产生空洞D.不会形成包裹 E.一定会形成溃疡 16.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

(完整版)病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病理学试题库 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是非题' 1.湿性坏疽属液化性坏死,而干性坏疽属凝固性坏死。() 2?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3?不完全再生早期常以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 4?纤维素样变性实质上就是纤维素样坏死。() 5. 肉芽组织及肉芽肿内均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 6. 脂肪变性有时也可以见于细胞外。() 7?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的一种类型,制片过程中脂肪溶解,细胞呈气球样。() 10. 干酪样坏死的镜下特征是组织轮廓保持一段时间。() 11. 骨再生能力弱,因此骨折后须固定。 13. 萎缩的器官其体积均缩小。() 14. 变性是指细胞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正常物质异常蓄积) 15?凡是组织器官的体积变小都称为萎缩。() 16. 气球样变,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均属可复性的病变。() 17. 结缔组织玻变在镜下可见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均质) 18?生理性再生属完全再生,而病理性再生属于不完全再生。() 20. 骨和软骨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后一般均能完全再生。()

21. 机体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损伤。() 22. 干酪样坏死及脂肪坏死均属凝固性坏死。 () 23. 骨折后骨组织可通过完全再生而修复。( ) 24. 肺出血性梗死并腐败菌感染即为湿性坏疽。() 25. 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伴感染的伤口。( 26. 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属于适应性改变。( 二、填空题 1 ?骨折愈合的过程可分为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 成_______ 、骨痂改建再塑四个阶段。 2 ?鳞状上皮化生最常见于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_________ 、胃粘膜上皮。 3 ? Mallory 小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坏死的结局有溶解吸收_______ 、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_______ 、_钙化______ 。 5 .常见的变性有细胞水肿_______ 、脂肪变_________ 、玻璃样变 _________ 、淀粉样 变______ 、粘液样变。 6.常见病理性萎缩有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一去 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_五种。 7 ?机体的适应性改变有萎缩、增生’、肥大、化生________ 四种类型。 8 .形态学上可将坏死分为凝固性坏死__________ 、液化性坏死_________ 、纤维素性坏 死______ 、坏疽四种类型。 9. 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样变性有________ 、和三种。 10. 按再生能力,可将人体组织或细胞分为稳定细胞、 不稳定性细胞、永久性细胞_______ 三类。

法医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法医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题20分,每小题4分) 1.Electric mark:电流斑电流通过皮肤时产生热能,在皮肤上造成的具有诊断价值的特殊性损伤称电流 斑。典型电流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8mm;中央凹陷,周围隆起,边缘钝圆,形似火山口,高度1-3mm;病变区呈白色、灰色或褐色,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质坚硬。中央凹陷部的形状与导体接触面的形状相似,若皮肤与导线纵轴接触,则形成条状或沟状电流斑;与电线末端接触,则形成小圆形电流斑。故有时可根据电流斑的形状,推断导体的形状和接触方式。 2.whiplash injuries:挥鞭样损伤指头部急剧加速或减速运动致颈椎过度伸屈而造成的损伤。驾驶员或乘客在车辆行驶中突然加速或减速时易发生这种损伤。伤者表现为颈椎脱位,椎体前缘及横突骨折,韧带和关节囊撕裂、出血,颈髓震荡和挫伤。颈部的挥鞭样损伤在全部致命性车祸中约占1/3。 3.Poison:毒物是指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即可通过其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造成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毒物与非毒物并无绝对的界线,仅在于用那个气中毒的剂量大小不同。Poisoning:中毒是指人体因毒物作用发生组织、器官病理改变或功能紊乱。 4.identification in disputed paternity:亲权鉴定应用医学与生物学的知识与技能判断不同个体间是否有血缘关系称为亲权鉴定。包括鉴定有争议父母与子女、隔代与隔数代个体间的血缘关系等。其中判断有争议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称为亲子鉴定,判断有争议父亲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称为父权鉴定。 5.法医物证:主要指与案件有关的生物学检材。凡是与案件有关并可为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能揭露和证实案件性质的生物物品皆为法庭生物物证。 6.mechanical injury:机械性损伤机械力作用于机体导致的组织结构破坏或生理功能障碍统称为机械性损伤。约占暴力性死亡的70%以上。 7.sudden death syndrome:猝死综合症指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性疾病(器质性或非器质性)而发生急速的、意外的死亡。青壮年猝死综合症(sudden manhood death syndrome, SMDS)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青壮年的不明原因的猝死,又称睡眠中猝死。 8.abrasion 擦伤为表面粗糙的致伤物与体表摩擦造成的以表皮剥脱为主要改变的损伤。 10.hanging 缢死用条索状物体缠绕颈部,以自身全部或部分体重,使其压迫颈部而引起的死亡称为缢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