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思维导图
部编版: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第一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课俄国的改革
第三课美国内战
第四课日本明治维新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六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七课近代科学与文化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九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十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十一课苏联的社会主体建设
第十二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十三课罗斯福新政
第十四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十五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六课冷战
第十七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十八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十九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第二十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第二十一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二十二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1)

丨丄-
扌交履―一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H宗法制
<她方机构设置沿革
(中央集权与她方分
权的矛盾)
(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中外朝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三衙
明:废丞相,设内阁
I清:军机处
[秦:郡县制
西汉:郡国并行制
“削藩策"篁七国之乱"
卜推恩令"、刺史元:行省制
I明:地方设三司
思维导图
《十二铜表法》马其顿上国
产生征服希腊,
需腊城邦制
度开始衰落
公兀前
3 00年
公元兀年
200年27年
万民法出现罗马帝 国建立
r~
八X—
、
1
I1
1
1
1—
1
1
1
1
1
1勺00年1開0年
168R年
M曲年
1775年
1783年
17R7年
1789年
1ROO年
1765年
1翻1年
1X7右年
英国资
光荣革命
《权利迭案》
美国独立
时空定位
荷马时代
古风吋代
古典时代
希腊时代
,——,s a三s—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3000^ 1150年1100年 冏0年’
Iv雅典城
爱琴文明
■ si— _|—三三
公元前公元前 予09年449年
克利斯 邦萌芽 城建立 罗马共 提尼改革
750年
罗马
-UL.
刖
594年
按伦改革
和国建立
公元前Btr
4知年400年刘R年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模块综合复习-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
易错易混
主题四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1、电子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 及。 2、准确掌握下列组织的英文缩写: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 (APEC),欧洲联盟(EU),联合国(UN).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两级对峙, 1946年-1991 美苏“冷战” 建立霸权 年
二战后,成为军事、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与苏 联形成两极格局
霸主地位动 1991年 摇
多极化趋势
两级格局瓦解,随着一些国家的强大,霸主地 位动摇,世界多极化方向发展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
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
考点纵横
新的理论和政策 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人物)三位改革家都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具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等; 他们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国国情,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爆发标志 时间 作战双方 主战役 新式武器 战争性质 战争结束 战后国际组织
考点纵横
项目
背景
不
同 点
人物
内容
不 性质 同 点 作用
相同点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国内战争结束后, 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 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政 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 矛盾尖锐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 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
段
治。对外:①侵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占领中国150万平方公里领土);②20世纪初,
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

人民版历史必修1~3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高考考点梳理】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手工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世界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 《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力学(2) 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1840 至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 辛亥革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文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世界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俄国十月革命(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大林模式"(4)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1929 至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罗斯福新政(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
世界历史下册思维导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①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领土问题);②德国的海外殖民 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名义加以瓜分(殖民地问题 );③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 莱 茵河以东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军事问题); ④德国 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1. 1933年希特勒建立独裁政府,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2. 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化,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 1937年德意日轴心国集团形成,威胁世界和平。
罗斯福新政
1. 时间: 1933年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2. 目的:直接目的是尽快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兴;
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战争引起革命
•“一 战”
•战后国 际关系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俄国 十月革 命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
•探索:新经济政策 •建设:斯大林模式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二 战”
•“二战” 后
•美国罗斯福新 政
•德、日法西斯化
•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 相对稳定时 期
3. 主要内容;①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②整顿农业。 ③调整工业是新政的中心措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 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④兴建公共工程,增 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4. 成效: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 ,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度集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 ①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位、世界第二位,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②1937年基 本完成农业集体化,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总产值有 所增加。
历史事件脉络思维导图

历史事件脉络思维导图历史事件脉络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和梳理的方法。
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清晰地展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和演变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一、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早期人类的出现与演化- 人类起源与演化- 早期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特点- 古代文明的兴起- 早期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埃及文明的兴起与辉煌- 中东文明的兴起与辉煌-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明交流- 汉唐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影响-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二、中世纪的动荡与转型-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封建制度的兴起- 罗马帝国的危机与崩溃- 封建制度的兴起与特点- 基督教的兴起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影响 - 基督教的形成与传播- 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权威与影响- 清朝的崛起与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清朝的兴起与统一中国- 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与国家的崛起三、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变迁- 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对欧洲的影响-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 政治革命与近代国家的建立- 近代列强在亚洲的殖民与侵略-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近代中国的危机- 亚洲国家的独立运动与反殖民斗争四、现代世界的发展与变革- 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格局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联合国的成立- 冷战格局的形成与冷战期间的事件-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与发展- 非洲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亚洲国家的崛起与工业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来临-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影响- 信息时代的特点与发展通过历史事件脉络思维导图的整理,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人类社会从远古走到今天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文明的形成到近代世界的变迁,历史上的每一个事件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理解历史上的规律,并且对现实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公共基础知识思维导图-世界现代史

欧·亨利(美)
《警察与赞美诗》、《二十年后》、《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
O
俄国文学之父
普希金(俄)
P
《黑桃皇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上尉的女儿》、《自由颂》
契科夫(俄)
《变色龙》、《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
Q
儒勒·凡尔纳(法)
《海底两万里》
R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西班牙)
《堂吉诃德》
S
司汤达(法)
《红与黑》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
《罪与罚》
T
泰戈尔(印)
《飞鸟集》、《吉檀迦利》
夏洛蒂·勃朗特(英)
《简·爱》
席勒(德)
《美育书简》、《阴谋与爱情》
X
雪莱(英)
《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雨果(法)
《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Y
易卜生(挪威)
《玩偶之家》
22.3.2 世界艺术
美术 交响乐
现实
列宾(俄) 米勒(法)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拾荒人》
印象
莫奈(法) 梵高(荷兰)
《日出》尔尼卡》
浪漫主义
门德尔松、舒曼
肖邦
《钢琴协奏曲》、《叙事曲》、《夜曲》
舒伯特
《小夜曲》
古典
海顿 贝多芬
莫扎特
《皇帝》、《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热情》、《悲怆》 《奏鸣曲》、《协奏曲》、《安魂曲》
法国大革命
卢梭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论》、《爱弥儿》
影响了法国、美国、拉美 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大革命的爆发
1789年 《人权宣言》
反对君主专制和 等级制度的思想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思维导图: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于教材的单元线索思维导图(19页)

制度
步 酝酿 入 近 代 制度
确立
资本 主义 时代 曙光
早期 资产 阶级 革命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
经济动力:新航路的开辟
英国
工 业
生产力大 大提高
美国
革
法国
命
社会面貌
发生变化
世界近代的殖民侵略 与人民抗争及国际共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新
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航
路
开
辟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西藏:设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
趋进
) 时 期
巩固 边疆
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 将军
衰一 弱步
巩 固
中外 交往
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青铜工艺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科
中
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国
技
古
古代数学
《九章算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领
代
和
胜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利
解放
战争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爆发)
转战 陕北 (防御)
挺进大 别山 (进攻)
三大
渡江
战役
战役
(决战) (胜利)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思想文化
近
代
近代经济
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济
和
社
生活变化
会
生
活
及
科
科学技术
技
与
思
想
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