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绘画
古典主义绘画

三种不同的艺术倾向:
《阿卡迪亚的牧人》普桑
《诗人的灵感》普桑
画的中央坐着神 话传说的阿波罗, 头戴桂冠,这是他 追求女神达芙妮失 败的纪念物。阿波 罗狂恋达芙妮不成 ,达芙妮变成一棵 月桂树。阿波罗摘 下了月桂枝叶编成 桂冠,以为怀念。 那个记着阿波罗心 中被灵感激发的诗 句的缪斯似乎有所 悟,正仰起头望着 天空。
《海神的凯旋》普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海神波塞冬是宙斯 兄弟,这里画的是海 神从宙斯那里分得了 海域,并把古代地方 性海神涅柔斯等排挤 到次要地位,得胜而 归的情景。海神右手 执三叉戟,左手驾着 金鬃铜蹄马车,在画 的左边飞驰着,画面 的中央是其妻子安菲 特里忒和众女神们, 她们驾驶着由海豚牵 引的贝形船。所有人 物比较对称,构图热 烈而又均衡。
.以普桑为代表的崇尚永恒和自 然理性的古典主义。 .以达维特为代表的宣扬革命和 斗争精神的新古典主义。 . 以安格尔为代表的追求形 式 完美和典范风格的学院古典主义。
普桑:
普桑是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鉴 赏普桑的绘画,可以发现画家长期所探索的 东西,大致可归纳以下几条: 1、他强调绘 画与雕刻都是理智的产物,因此艺术家必须 是一位学者,而不是工匠。 2、他认为造型 艺术应和文学一样,目的在于提高人的崇高 理想。 3、古希腊提倡的美,是秩序、和谐 、比例与规范化。
达维特:
达维特是法国 “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 表人物。既是古典主义领域中的开山人物, 也是19世纪现实主义领域中的先锋,尤其 在肖像画上。他在法国画坛上是最有艺术 影响的人物,下一代著名画家中有一大半 出自他的画室。 代表作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马拉之死》等。
古典主义绘画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 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 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 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 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在具体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 和造型平整” (文社里语,见《西欧近代画家》一书)。因 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 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 的绘画作品中,如《泉》、《浴女))、 《大宫女》 《土 耳其洛室》等 。
他曾构思了很多草图,这幅肖像的构图是 最成功的一幅。画家将皇后安排在马尔梅 松城堡花园里的一角,约瑟芬侧身斜靠在 石椅上,左臂撑起扶托头部,古典发式下 那凝视的眼神、微微收紧的嘴角,皇后沉 陷在久久的忧思之中。约瑟芬穿着白色的 轻纱长裙,膝头盖着红色镶边大氅,那颀 长、匀称的身材,丰满的胸脯和娇柔的肢 体扭转成优美又略带慵懒的姿态,在画家 笔下充分体现出古典美的特征。普吕东将 背景处理得很暗,参天的古树、飘逸的枝 叶给人以悠静、神秘之感,在这样的背景 的衬托下,约瑟芬更是如梦中一般处于朦 胧的、甚至是飘忽不定的境地。普吕东的 作品,向以优雅并带有深沉的浪漫情调而 著称,他画肖像,更注重人物情感的刻画, 而不是单纯的像与不像的描绘,他的笔法 和色彩细腻而且带有理想化,所以他的画 妩媚柔和、具有抒情意味。普吕东作为一 个画家,他看事物不仅用眼睛去观察,他 更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因此,他的肖像 画,尤其是这幅作品,能让读者在欣赏画
古典主义绘画名词解释

古典主义绘画名词解释
古典主义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对古希腊和罗马雕塑和绘画作品的模仿和学习。
这种绘画风格在 17 世纪达到巅峰,并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包括:
1. 对称、平衡:古典主义绘画强调对称和平衡的原则,尤其是在描绘人物时,非常注重对人体比例的准确描绘。
2. 优美、优雅:古典主义绘画强调对优美和优雅的表现,通常使用明亮的色彩和严谨的线条来表现人物形象。
3. 重视自然:古典主义绘画重视对自然的描绘,主张真实地表现自然和人类生活。
4. 强调理性: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重视对结构和比例的准确描绘。
古典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如下:
1. 文艺复兴时期 (14 世纪至 17 世纪):古典主义绘画起源于
文艺复兴时期,是对古希腊和罗马雕塑和绘画作品的模仿和学习。
这一时期的古典主义绘画主要关注对人体比例的准确描绘和对优美、优雅的表现。
2. 巴洛克时期 (16 世纪至 18 世纪):巴洛克时期是古典主义
绘画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的画家们强调对称、平衡和对人体比例的准确描绘,并使用明亮的色彩和严谨的线条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优美和优雅。
3. 19 世纪:19 世纪的古典主义绘画主要关注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描绘,强调理性和科学的态度。
4. 现代时期:现代时期的古典主义绘画则更多地关注对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的表现,同时也融入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元素。
古典主义绘画是一种重要的西方绘画流派,其特点和发展历程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古典主义绘画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绘画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西方绘画分类

西方绘画分类1. 古典主义绘画古典主义绘画是指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影响,追求对称、秩序和完美形象的艺术风格。
这种绘画风格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复兴,并在18世纪达到了巅峰。
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包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2. 文艺复兴绘画文艺复兴绘画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被认为是西方绘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种绘画风格追求真实主义和透视效果,强调人物形象的表达和自然界的再现。
拉斐尔和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绘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圣母子》和《最后的晚餐》被视为艺术的经典之作。
3. 印象派绘画印象派绘画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是一种追求光线、色彩和瞬间感的绘画风格。
印象派画家通过捕捉自然界中光线的变化和色彩的表现来创作作品,强调瞬间的印象和感觉。
莫奈是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睡莲》和《印象·日出》是印象派艺术的代表作品。
4. 表现主义绘画表现主义绘画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一种强调艺术家情感和内心体验的绘画风格。
表现主义画家通过夸张的形象、扭曲的线条和明暗的对比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艾克斯普雷斯尼和贝克曼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吶喊》和《死亡之舞》展现了表现主义艺术的独特风格。
5. 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期的一种绘画风格,强调用几何形状和平面的重组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立体主义画家通过将物体分解为几何形状的碎片,再重新组合起来,以表达物体的多个视角和空间关系。
毕加索和勃拉克是立体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亲吻》和《吉他手》展现了立体主义艺术的独特魅力。
6.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是一种以抽象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绘画风格。
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通过大胆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和抽象的形状来创作作品,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
波洛克和罗斯科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一号》和《绿白》展现了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独特魅力。
西方新古典主义绘画特点

西方新古典主义绘画特点
1. 西方新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和细腻的线条呀!就像安格尔的《泉》,那优美的线条把人物的轮廓和姿态刻画得多么精准,真的太厉害啦!这难道不让你着迷吗?
2. 色彩运用上,它往往比较淡雅和柔和哦!看看大卫的《马拉之死》,色彩不张扬却能深深吸引你的目光,是不是很神奇呀?
3. 构图特别讲究对称和平衡呢!比如普桑的很多作品,那画面的布局多严谨呀,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充满了秩序感,能不让人赞叹吗?
4. 新古典主义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的庄重和高贵呀!像雅克·路易·大卫的《拿
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那种庄严的氛围简直要溢出来了,你能不被感染吗?
5. 题材上常常选取历史和神话故事呢!像《荷拉斯兄弟之誓》,把古老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你眼前,这不就像打开了一部神秘的历史画卷吗?
6. 对细节的刻画简直到了极致啊!去看看布格罗的画,那人物的肌肤纹理都清晰可见,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功力呀,真的太牛了!
7. 它传达出的那种古典的韵味太独特啦!就如同穿越回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感受着那份典雅,这种体验多棒呀!
8. 画面有很强的宁静感和稳定性呢!好比《大宫女》,那静谧的氛围让你的心也能沉静下来,是不是很特别?
9. 西方新古典主义绘画确实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呀,无论是线条、色彩、构图还是其他方面,都值得我们好好欣赏和品味,这真的是艺术的瑰宝呀!。
西方绘画分类

西方绘画分类1. 古典主义绘画:古典主义绘画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风格,强调对称、比例和和谐。
古典主义绘画通常描绘神话和历史题材,表现出理性和秩序。
2. 文艺复兴绘画: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绘画的黄金时代,艺术家们追求逼真的人物形象和透视效果。
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
3. 巴洛克绘画:巴洛克绘画注重戏剧性和夸张,强调光影效果和运动感。
其作品常常富有宗教和历史主题,透露出强烈的情感和表现力。
著名的巴洛克画家有卡拉瓦乔和伦勃朗。
4. 印象派绘画: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运动。
印象派画家试图捕捉自然光线和色彩的瞬间变化,以短而快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景物。
莫奈、马奈和德加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
5. 表现主义绘画:表现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期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表达内心情感和主观体验。
表现主义绘画常常具有扭曲的形象、鲜明的对比和夸张的笔触。
艾克斯普雷斯尼、委拉斯奎兹和莫迪利亚尼是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
6. 榜样主义绘画:榜样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对真实和客观现实的描绘。
榜样主义画家致力于揭示社会问题和不公正,并通过艺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卡维尔、霍普和霍金斯是著名的榜样主义画家。
7. 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运动,以几何形状和多角度的观点来表现物体。
立体主义画家试图将物体的不同面和角度呈现在画布上,以创造出更多元的视觉体验。
毕加索、勃拉克和格里斯是著名的立体主义画家。
8. 超现实主义绘画:超现实主义绘画是20世纪中期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梦境和幻想的元素。
超现实主义画家试图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幻觉和奇异的画面,探索潜意识和梦境的世界。
达利、马格利特和埃尔·格雷科是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9.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是20世纪中期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情感和个人表达。
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通过自由而激烈的笔触和色彩来表现内心情感和精神状态。
西方古典绘画

维纳斯诞生-波提切利
• 盛期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达 芬 奇 自 画 像 娜
达芬奇作品
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 1513-1514年 265×196厘米 现藏德累斯顿博物馆
画面上,帷幔向两边缓缓拉开, 圣母马丽亚怀抱婴儿基督从云 中冉冉降落。她的脚边,跪着 年老的教皇西斯廷二世和年轻 美丽的圣徒瓦尔瓦拉,前者穿 着沉重的法衣,用手指着圣母 应该去的大地,后者目光下垂, 虔敬里略带羞怯,似在为母子 俩祈祷。圣母面容秀丽而沉静, 眉宇之间似有隐忧,为了拯救 全人类,她将不得不牺牲自己 的爱子。小基督依偎在母亲怀 里,他睁着大眼睛望着我们, 目光里有一种不寻常的严肃感, 似乎他已明白这里所发生的一 切。
1、英国浪漫派艺术 、 2、拉斐尔前派 、 3、英国古典主义学院派艺 、 术 4、俄罗斯学院派 、 5、俄罗斯现实主义 、 6、巡回画展画派
名 称: 缠毛线 年 代: 1878年 年 创作者: 洛德·莱顿 创作者 洛德 莱顿 英国 规 格: 100.3cm×161.3cm × 材 料:布 油彩 布 存藏处: 存藏处 悉尼 新南威尔士 美术馆藏
西方古代绘画艺术
• 一、史前艺术 1、前洞窟壁画 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万年前, 史前洞窟绘画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多以 动物为主,它以现代人尚未确定的目的而被用矿物质和动物油 脂绘制在洞窟深处的窟顶和窟墙上。 史前洞窟壁画多发现于西班牙北部与法国南部的交接处,其中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和(法国拉斯科岩壁画)的数量最多,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 法国拉斯科岩壁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 法国拉斯科岩壁画 而且艺术价值也最高。
在这幅画中,为了展示农村妇女的日常劳动生活,画家捕捉了一个十分抒情 的牧羊生活场面(天空、草原、羊群、祈祷着的少女):高高的地平线,平坦与 辽阔无垠,牧羊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这个头上 包着暗红色绣花毧帽,身上披着厚重毛毡的牧羊女,背对着羊群与彩霞,兀自编 织着手上的毛线衣,她微躬的身影与专注的神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这幅画无 论就色彩,还是牧羊女形象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统一、和谐。真实感加强了全画 的乡土气息。 其实融合了《拾穗》和《晚钟》的长处:低头祈祷、感谢上苍赐 予她工作机会的牧羊女,和其他画作同样都包涵着农民单纯的心与虔诚的宗教情 怀。牧羊女站在落日余辉里,虽然因为逆光,脸部和身体比周围的景色、羊群都 要昏暗一些,但是,米勒流畅沉静的色彩,把因为生活压力而不得不微微伛偻的 牧羊女身躯,描绘得像是一座矗立在大地上的雕像,让人们很难不多看几眼;尽 管她的衣衫褴褛,神情也很疲惫,但在米勒眼中,她和其他的农民都是“日复一 日劳动,来养育这伟大民族、来缔造这美丽国家”的英雄,有一种平凡的诗情画 意 有人说那个虔诚的牧羊女就是米勒,或者说是他的精神化身,贯穿终身的是 作者自己对大地、对自然的虔诚。忧郁悲切的牧羊女,在夕阳的余辉中,站立在 旷野上,似乎在默默的祷告着。米勒由于自身的体验,感受到贫苦劳动者的辛酸 与痛苦,所以他以悲悯和同情的心态创作了这幅画。 “农民画家”米勒从小就看着农民在近乎不人道的严格劳动中求生存,因此 当他在眺望自然时,也毫不忽略在自然中与大地结合为一的人类。与荷兰风俗画 相比较,在这幅画中毫无任何戏剧性的偶发事件,唯有暮色中成群的羊儿和低首 祈祷的牧羊女。乍看之下显得随意的构图法,透过深沉的暮色实更加深了画面的 静谧气氛。
古典主义绘画

《阿卡迪亚的牧人》1655年
《阿卡迪亚的牧人》是1655年在罗马 完成的。阿卡迪亚,原是古代希腊伯罗奔 尼撤中部的一个城邦,后来被文艺复兴时 期的诗人们描写成理想的幸福乐园,一种 高尚风范的乌托邦。画面上有3个青年牧 人与1名少女,在田野中发现了一块刻有 古希腊文字的墓碑,一位身着蓝色长袍的 牧人;单膝跪地,用手指着碑文, 一一 辨认着上面的文字: “Et in Akcadia ego” (甚至在阿卡迪亚,我仌存在),另一位牧 人正低头沉思,似乎领悟到这句话蕴含的 深刻哲理:即使是在最幸福的理想之国, 人生也是短暂的,死亡不可避免。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 安格尔
1780-1867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 安格尔(1780-1867)出 生于法国蒙托邦,父亲是装饰雕刻家、皇家美术院院 士,自幼受到家庭良好的艺术教育,6岁时迚教会学校 学习绘画音乐,9岁时画的素描头像已显示出超群的才 能。尔后迚入当地的绘画雕刻学校学习,当他第一次 见到老师给他们看拉斐尔《椅中圣母》临摹作品时, 激动得流下热泪,这个印象决定了他的日后艺术追求 和命运。 17岁的安格尔经格罗介绍入达维德画室学习,由 于成绩优异使拿破从免了他的兵役,19岁时升入美术 学院。1806年因获得罗马大奖而赴罗马法兰西学院学 习,四年期满后不愿回法国,因为他的古典主义倾向 作品在巴黎历遭冷遇,因而继续留在罗马研究古代艺 术遗迹,成为意大利古典艺术(1748--1825)就是这种风格的创立者。达维 特生在罗可可美术流行的时代,随同老师维 昂到罗马深造时,认真研究了古典美术,仍 而变成一位古典理想的坚定信徒。 在罗马,他创作了《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 (1784),在这幅取材于法国大剧作家高乃依 同名诗剧的作品中,他把人们引回到古罗马 的崇高世界。在明确简洁的空间内,站立着 荷拉斯家族英勇的男子,有力的直线构成了 整个画面的纪念性气势,老荷拉斯高丽的利 剑,成为注视的焦点,奋臂宣誓的三兄弟的 指尖指向它,人们仿佛能听到回荡在大厅中 的坚定誓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画也很详实。这是一副沉浸于深刻的悲剧情感中的、结构简洁
而严谨的作品,达维特成功的把人物肖像描绘、历史的精确性和 革命人物的悲剧性结合起来。
达维特作品
达维特作品
达维特作品
达维特作品
达维特作品
达维特作品
威廉姆-阿道尔夫·布格霍(1825-1905),法国画家,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创作完美的人,是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 画家表现的是荷拉斯正送自己三个儿子奔赴战场,为 祖国而战的时刻,他把剑握在手中,准备分发给他们。 分发之前,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年迈的荷拉 斯举起右手,表示祝愿,祝他们旗开得胜。男性强壮 和女性柔弱在达维特的这幅画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 种二分法表现在整个画面构图的每个细节之上,男性 被安排在整个布局的最醒目的位置,妇女们却却瘫软 在一个角落里。这使我们很容易想到莎士比亚借哈姆 雷特之口说出的那句话:“软弱,你的名字是女人。” 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人来怀疑这个说法。
古典主义绘画
高二美术欣赏课 陈丽昭
以下是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你知 道他们的名字和代表作吗?
普桑
达维特
安格尔
你知道这些世界名画的名字和作者吗?
贝的牧人
马拉之死
大宫女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绘画是利用古代的艺术 精神、理想与规范来表现现实的道德观念, 它竭力追求一种完美的崇高感,在表现形式 上创造一种完整的典范性,塑造一种类型的 艺术形象。在技巧上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 柔缓微妙的明暗色调,追求宏大的构图和庄 重的风格与气魄。从艺术倾向上分为古典主 义、新古典主义和学院古典主义。
《大宫女》 安格尔
这幅《大宫女》就严格的古典风格去要求,确实存在很多 “越轨”之处,首先,色彩的“音域”受到严重破坏,背景 上很强的蓝色和裸体肌肤的黄色,以及人体的明暗和粉红色 调极不谐调,其次是前面所说的夸张了的形体,这个女裸体 几乎成了变形美的一种试验,它完全背叛了老师的庭训。安 格尔的学生杜瓦尔为此曾竭力为他作辩解,他说:“我并不 想说,安格尔先生是个浪漫主义者。但我也要肯定,他从来 不是当时所理解的那种意义的‘古典主义者’。”安格尔似 乎在这幅画上显示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独立性,但由于安格 尔的美学信念的坚定性,这里的表现反而给人们造成对他的 见解的模棱两可性,攻击与批评是在所难免的。从历史的角 度去认识,我们觉得安格尔具有他的探索勇气,尽管他所画 的这个人物是有着很大的虚构性。 此画约于1814年完成, 为91×162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
路易·达维特(1748~1825)不仅是法 国杰出的画家,而且还是法国大革命 时期的社会活动家。曾去意大利游学, 在那里深受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作品 的影响,并认为文艺复兴的美术才是 真正的艺术。早期的达维特作品严格 遵守着学院派的制作法则,而且保留 着罗可可风格的痕迹,但由于在意大 利学习期间受到人文主义传统的影响, 开始转向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创作。 他常常选择古希腊、罗马历史中的英 雄人物故事为题材进行作品的创作。 在形象塑造上,以古代雕塑为范本, 力求表现人物的共性,构图上力求严 谨、均衡,对素描的追求超过了对色 彩的注重。在形式上,力图用古典的 法则来“改造”实际生活中的物象, 表现一种静穆而严峻的美。
安格尔在人物肖像画上也实现 了他对古典美的追求,高贵、 雅致,甚至一种不凡的气质透 溢其间,《贝尔坦肖像》最能 体现这种美学品格。贝尔坦是 一位精力充沛的法国报办人士, 安格尔以严谨的形象刻画予其 以饱满的精神展现。贝尔坦充 满睿智的目光沉着、稳健地凝 视着前方,一丝不易觉察的自 信从微抿的嘴角间溢出,特别 是他那宽阔而厚重的身躯和充 满张力的双臂,在朴素凝练的 暗色调下,显得更为坚实有力 而气度不凡。
普桑作品
普桑作品
普桑作品
普桑作品
普桑作品
b.以达维特为代表的宣扬革命和斗争精 神的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 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 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 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 重视素描 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 不够重视。
安格尔作品
安格尔作品
安格尔作品
古典主义绘画大师莱顿作品: 头顶水果篮的少女
古典主义绘画大师莱顿作品: 赞美诗
• 讨论:
• 1、《阿卡迪亚的牧人》表现什么样的思想 主题?
• 2、新古典主义绘画创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 美?
课堂小结:
• 古典主义画派以古典艺术原则为准绳,在艺术思想 和风格上,分化出不同的派系。尽管每个时期不同 画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倾向性,但在古希腊、古罗 马以及文艺复兴大师身上汲取的传统精髓,却一直 是古典主义绘画中永恒、崇高和典范的精神脊梁。 特别是在艺术美感上追求完美,表现肃穆,崇尚典 雅,创造和谐等方面,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成为整个西方绘画中令人瞩目的艺术流派。但是古 典主义过于僵化的教条和呆板的形象模式,也是被 后来浪漫主义所冲击的桎梏。
• 在这幅画里,三男一女四位牧人正在辨认 墓碑上的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 (我曾在阿卡迪亚生活过),不管ego是否 死亡本身,整个画面表现的确实是对“死
亡”的讨论和思索。天色有点暗,有三棵
远近不一的树都倾向左边,石墓线条端庄,
四个人神态各异。画面的右后方,在较暗
的地方透出晚霞,这几缕光线使整个画面
安格尔(1780~1867)是法国古 典主义、学院派的重要画家,是达维 特的学生和追随者。安格尔在学习上 非常勤奋,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已是 一个出色的画家了。他在达维特的画 室里深受“理想美”信条的熏陶,把 自己称为拉斐尔和古典艺术的热情崇 拜者,并声称他所创作的作品是对实 物的精确反映,只是在必要之处,依 据古典艺术的准则加工了一下。安格 尔以准确娴熟的写实技巧和典雅的画 风著称。他精于观察,对形的追求以 现实为基础,并能加以适当的主观处 理。在人体和肖像画中多把体态线条 做了变形,形成有节奏的曲线,加强 流动感,他自始至终地追求着理想化 的美。
a.以普桑为代表的崇尚永恒和自然理性的 古典主义 。
普桑﹙1594-1665﹚ 是17世纪古典主义绘 画的奠基人,也是法国 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作
品多以神话、宗教和 历史故事为题材,富有 深度思想与象征意义, 辅以自然景色的描写, 画作气氛含蓄而宁静,
充满田园诗般的抒情 味道
阿卡迪亚的牧人
法国第一个“矫饰主义”画家。他使得“被拒绝者的沙龙” 在艺术史上出现,他排斥莫奈和其他印象派作品。
布格霍(Bouguereau,Adolphe William,1825.11.30-1905.8.19)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是法国19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 绘画的最重要人物。他以神话和寓言题材的绘画吸引大批
追随者。一生获得多种殊荣,成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画家。
其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
为特征。在人物造型处理上,为了追求高度的优美,舍弃
技法创新,维护官方正统的艺术,排斥其他艺术流派,因 而被现代批评家指责为保守的画家。
布格霍作品
布格霍作品
布格霍作品
布格霍作品
c.以安格尔为代表的追求形式完美和典范风格的 学院古典主义。
显得特别优美,这种对幽暗的平衡,使人 丝毫感觉不到死亡的可怕。
诗人的灵感
• 普桑是17世纪法国画坛上最伟大
普桑 的画家,他深受巴洛克艺术及多 米尼基诺、提香等人画风的影响。 《诗人的灵魂》标志着他艺术风 格的形成。他似乎为古典的理性 所支配,把古典的形式美运用到 自己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 作品中控制着自己的感情,不为 感情所动,以尽量求得画面的统 一和完整。《诗人的灵感》一画 显示了其浪漫的古典气质,他对 欢乐的牧歌场面早已失去了兴趣, 而代之以对沉静的艺术世界的思 考。这幅作品构图平稳,严谨端 庄的造型和大块平涂的色彩处理, 造成一种少有的伟大庄重的寂静 感,具有古典理想主义的特征。
男人需要“弱女子”,女人需要“强汉子”这一性关 系存在的幻想模式被达维特直觉化、图像化了。“这 种二分法和列维—斯特劳斯所述的任何原始部落中的 情况一样明显(琳达·诺克林《女性,艺术与权力》)。
马拉之死
《马拉之死》既是一幅历史画又是肖像画是不朽名作。马拉是一 位物理学家、医药博士,法国大革命是成为职业革命家,他是雅 各宾党的领导人之一,他在1793年7月13日在家中浴盆中被与反 对雅各宾党的吉伦特党有勾结的女保皇分子夏洛特.科尔黛刺杀 身亡马拉的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和抗议,也深深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