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4.1食物与营养教案新版浙教版
4.1.1食物和营养 课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人体能量的消耗情况(来自)人体消耗的能 量主要用于维持 体温和神经、循 环、呼吸等系统 的基本生理活动
感悟新知
(2)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 ①年龄
感悟新知
②日常活动的激烈程度
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生长迅速, 机体需要的能量相对较多
书写 1.7 千焦/小时
打乒乓球 18.4 千焦/小时
活动越激烈,需要的能量越多
将等质量的糖类、蛋白质和 脂肪充分燃烧,释放出来的 热量用于加热相同的液体, 比较液体温度升高的多少就 能知道哪种营养素中贮存的 能量多。
测定某种食 物中的能量 (参考)
感悟新知
感悟新知
1.用天平分别称取干燥的花生仁、大米、 牛肉干各1克,并用小刀尽量切碎。 2.在试管内加入5毫升水,在带孔的橡皮塞 上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口塞紧,注意温 度计不能接触试管底部。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4.测量最初水温并记录在表中。
课堂小结
食物 含有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提供 燃烧
能量(多少)
反映(转换法)
水温的变 化
作业1 必做: 请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作业2 补充: 请完成本课时习题
课后作业
(3)实验结果
用大米和牛 肉干进行实 验时水的末 温相同(或相 近),而用花 生仁进行实 验时水的末 温要高些。
(4)结论
同等质量的糖类 与蛋白质完全氧 化所释放的能量 相同,而同等质 量的脂肪完全氧 化所释放的能量 要比蛋白质和糖 类高得多
感悟新知
提示 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与 在体外氧化(或燃烧)的化学 本质是相同的,但有机物 在生物体内是缓慢、复杂 的氧化过程,而在生物体 外的氧化(或燃烧)是快速释 放能量的过程。
热量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案(含教学反思+习题)《食物与营养》

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营养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食物中蕴含能量;2.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3.知道平衡膳食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比较不同食物中能量的多少;2.通过活动体会吃早餐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食物与能量,各种营养素的作用。
比较不同食物中能量的多少。
多媒体课件、花生仁、大米、牛肉干、燃烧匙、试管、水、温度计。
师:据调查,现在中小学生不吃早餐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很不好的。
因为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不吃早餐将会影响他(她)们的身体发育。
现在请同学们如实记录今天早餐吃了什么?(种类和数量)活动1:老师发放早餐情况调查表,学生快速填好上交。
设计意图:调查材料将用于本节课的教学,材料真实,来自身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老师快速找出没有吃早餐或吃得很少的几张备用。
师:我们为什么要吃早餐?生答。
师:请几位没有吃早餐的同学说一说现在感觉怎么样?生答。
设计意图:让没有吃早餐的同学现身说法,凸显早餐的重要性。
(一)食物与能量思考: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否相同?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比较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师:为什么用燃烧法可以比较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生:食物在人体内是通过氧化释放能量的,这个过程与物质在体外的燃烧有些相似,只是体内的氧化过程更缓慢、更复杂。
(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在体内不提供能量,但在体外燃烧时也会放出能量,所以本实验只能是大致比较一下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师: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生:大致比较一下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师:所以这是一个定性实验。
师:实验中要控制哪些变量?生:食物的质量、水的初温、火焰离试管的距离等等。
老师开始实验,为节省时间,实验装置、材料等都要在课前准备好。
因为是定性实验,比较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所以可以在各组材料中都滴入1—2滴酒精,这样可以使材料一次性燃烧完。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师: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生: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它所含的能量也各不相同。
2021年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4.1 食物与营养学案(无答案)

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营养重难点处理策略重点方面:注意学会用分类的方法来记忆营养素难点方面:根据营养素的特点和功能联络详细的生活情境探究点一食物与能量[情景展示1][情景分析] 绿色植物生长需要阳光;马有了能量才能奔跑;人有了能量才能正常生活。
[问题探究] 这些消耗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考虑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食物。
人和其他动物各项运动的能量都来自食物。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各种各样的食物[问题探究] 上图是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你知道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哪些吗?[考虑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七大类。
[继续探究1] 哪些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考虑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精品教学课件:4.1 食物与营养

糖类
16.8千焦/克
脂肪
37.7千焦/克
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其所含能量也 各不相同.
营养素的作用:
水 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水占人体
体重的60~70%。 各种生化反应只有在水 溶液中才能进行。营养物质及废物只有溶 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无机盐:占体重约为4%
主要贮能物质
1、儿童、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 需要多吃蛋、鱼、肉、奶?
答: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 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秋天长得肥肥的熊经过冬眠后,会消瘦很多。 你知道为什么?
答:熊是恒温动物,即使冬眠也需要保持自身体温的恒 定,同时还要维持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因此冬眠时.仍 需要消耗能量,但冬眠时,熊没有从外界摄取糖类等食物, 只能分解体内脂肪提供能量,所以消瘦很多。
膳食纤维
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辅助对食物的消化吸 收(刺激_消_化_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 利于排便等。
维生素:
不能提供能量,人体的需要量很 少,但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关系 极大。
维生素 主要作用
缺乏时症状
A
视觉.生长发育. 增抗病力
夜盲症.干眼症.皮肤粗糙
B1
维持神经系统正 常功能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脚气病
糖类
糖类:包括_淀_粉、葡_萄_糖_、蔗_糖_、_麦芽_糖_等,存 在于大米、马铃薯、麦类等。人体所需能量的 主要来源。
主要供能物质
蛋白质
蛋白质:是_细_胞_生_长及_组_织修_复_的主要原料, 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蛋白质也提供 能量。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九年级科学上册4.1食物与营养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1节食物与营养教学目标:1、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了解“热量价”的含义,知道食物中蕴含能量2、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3、通过对食物燃烧测量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的评价,进一不促进学生认识到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去认识食物。
4、通过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让学生认识和了解食物中的主要7大类营养物质5、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食物中的7大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6、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平衡膳食的理念,能自觉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1、食物中所含能量的测定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教学难点:设计测定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实验及实验的设计方案的评价实验器材:花生仁、大米、牛肉干、燃烧匙、试管、水、温度计教学流程设计:课堂引入:利用时下最火的一档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视频片段,展现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的食物,民以食为天,引入食物与营养的课题。
一、热量价讲授:动物的能量来自于食物,这些食物是怎样变成能量的呢?食物在体内氧化和在空气中燃烧氧化有相似之处,但进行的方式不同。
等质量的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否相同? 究竟哪种食物提供的能量多?我们是否能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呢?你认为如何测量呢?引导学生设计测定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实验1、在人体中食物发生了怎样的反应将能量释放出来?2、在实验中我们怎样把食物的能量释放出来呢?3、在实验中将食物释放出的能量怎样显示出来?4、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量?5、实验中需要控制哪些量?6、你认为本实验还存在哪些缺陷,对测量结果会有何影响?你能提出哪些改进建议?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1、为什么选择花生仁、大米、牛肉干?2、如何粗略检测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吗?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选用的食物应是容易燃烧的,并具有典型性;控制条件为相同质量1.用天平分别称取干燥的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各1 克,并用小刀尽量切碎。
2.在试管内加入5 毫升水,在带孔的橡皮塞上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口塞紧,注意温度计不能接触试管底部。
九年级科学上册 4_1 食物与营养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1

《食物与营养》[教学内容]九年级《科学》第四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让100%学生体会食物中存在能量。
2.通过热量价的概念教学,让95%学生知道蛋白质、糖类、脂肪的热量价。
3.通过教材阅读和案例分析,让85%能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教学准备]牛肉干、大米、花生各1克,燃烧匙三个,试管三支,铁架台三个,酒精灯三盏,火柴一盒,学生照片两张(一张是现在的,一张是幼年期的)空盒子一个(内有肥肉、瘦肉、花生、巧克力、番薯、马铃薯、鸡蛋、大米)教学幻灯片若干[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班级里一个学生目前的一张照片师:同学们,看看这个人你们认识吗?她是谁?生:认识,是喜喜。
出示同个人的婴儿照师:那么,这张呢,你们认识吗?她是谁?生:也是喜喜。
师:哦,真了不起,你们婴儿的时候就互相认识了呀!我们来问问喜喜,你知道自己刚出生时是几斤重吗?喜喜:不太清楚。
师:我今天也从妈妈那里知道了自己刚出生时是八斤八两。
也是一个胖娃娃哦,我现在已经有……同学们想知道我现在的体重吗?生:想。
师:我现在的体重是……It’s a secret!但肯定不止八斤八两,对吧?同学们,喜喜从一个婴儿长成现在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老师从八斤八两长成现在这么大一个块头,试问,我们是怎么长大的?生:吃东西,吃食物……师:对!靠吃食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板书第一节食物与营养二、新课教学师:刚才,同学们说,靠吃食物长大,那么,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有哪些呢?生:大米、馒头、肉、鱼、鸡、蔬菜……师:很好,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能够给我们提供能量。
那么,同学们知道食物中都含有什么营养物质吗?生:蛋白质、塘类、脂肪、无机盐……师:好,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只盒子,里面放有番薯、马铃薯、鸡蛋、瘦肉、巧克力、大米等)游戏规则:教室分四大组,采用抢答形式,老师从盒子中拿出一个物品,学生迅速说出它们所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答对记一分,答错扣一分,获胜的小组可获得盒内的速食食品作为奖励)游戏结束后师:好,现在,同学们,把老师百宝箱(称放食品的盒子为百宝箱)里的食物进行分类。
4.1食物与营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如促进消化和排泄、降低血糖和胆固醇、预防结肠肠癌等。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营养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掌握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学生能够准确地列举出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并理解每种营养物质的基本生理功能和作用。例如,学生应该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同时可以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2.在教学手段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合理膳食的搭配原则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同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知识点的互动提问、答题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网络资源,了解食物与营养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4.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学生能够主动探索食物与营养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念:学生能够认识到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关注自身健康。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4.1《食物与营养》教案

《食物与营养》教案一、教材分析内容:初中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第4章第1节食物与摄食,本节主要包括食物与能量、营养素的作用、动物的摄食以及人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牙四部分内容。
其中第一课时又包括常见食物中的能量及测定、食物中各种营养素及作用两部分知识。
地位:在上一章中我们主要介绍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而在下一节我们将安排“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因而本节内容“食物与摄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用:食物是我们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
通过对这节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每天所摄入的食物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膳食,平衡营养,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的好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情分析食物虽然是学生每天都要食用的,但通常学生对各种食物的营养以及其所能供给我们人体的能量,并没有太多的认识。
对于初三学生,要说出各种食物中营养素提供的能量以及作用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Flash演示,并配合讲解,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各种食物的能量及其中主要营养素的作用;通过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阐明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方法;(2)说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三者的热量价;(3)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养成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2)通过介绍各种营养素及其作用,养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计测定不同食物的能量实验,进一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学习各种营养素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食物中的营养及其作用;(2)演示实验测定不同食物燃烧并计算释放出的热量。
教学难点:各种食物所产生的热量是不同的。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六、教具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七、教学策略1、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食物与营养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了解“热量价”的含义,知道食物中蕴含能量。
2、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3、培养对照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食物中的营养及其作用
2.实验测定不同食物燃烧并计算放出的热量
难点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各种食物所产生的热量是不同的。
三、教学设计:
一、食物与能量
引入: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要消耗能量,对吗?
问:一天中进行不同的活动时,消耗的能量一样吗?
师:如书写时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消耗的能量约为1.68千焦,打乒乓球时约为18.40千焦。
那你计算一下你上一节课需要消耗多少能量?上一节体育课呢?
问:这些消耗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食物
问:这些食物是怎样变成能量的呢?
生:呼吸。
归纳:食物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与在体外燃烧有相似之处,都能放出能量。
但食物在体内的氧化更缓慢、更复杂,属于缓慢氧化。
问:同样质量的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也一样多吗?究竟哪种物质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呢?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测得食物中所含的能量?
引出实验,观察教材134页,指出:
(1)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2)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食物种类应具有典型性,如富含糖类的、富含脂肪的、富含蛋白质成分的等等,以便进行比较。
(3)1毫升水每升高1度,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
(4)为比较不同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对实验原料应进行必要的称量。
讨论:食物(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或燃烧有什么不同?食物的缓慢氧化有什么好处?归纳:本质是相同的,进行的方式大不一样,细胞内生物氧化是在常温、PH值中性或近于中生及水环境中进行,是在一系列酶、辅酶和中间电子受体等的作用下是逐步完成的,因而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这样就使细胞不致因能的骤然大量释放而受到损伤,也使释放的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结论:从实验中可知,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通过实验,知道食物中蕴含能量。
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叫热量价。
据
营养学的测定,蛋白质的热量价为16.7千焦,糖类的热量价为16.7千焦,脂肪的热量价为37.7千焦。
板书热量价的概念
思考并讨论:食物除了提供给我们能量外,还能提供给我们什么?
归纳得出:食物除了提供给我们能量外,还为我们提供了组成身体所必须的各种物质,使我们能正常生长和发育。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师:食物可以提供我们能量,是因为食物中含有可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也称营养素),各种食物提供的能量不是,正是由于构成食物的营养素成分及含量各不相同。
引出问题: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哪些营养物质可提供能量呢?
学生先阅读教材第138-140页,完成下列表格:(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教师边分析补充,逐个讲解,突出重点,最后利用练习加以巩固)
补充说明:
(1)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三类物质都有两方面的作用,既能作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的原料,又能提供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和保持体温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以供给原料为主;糖类是供给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以供给能量为主;脂肪是人体内贮备的能源物质,以贮能为主。
(2)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如鸡、鸭、鱼、禽蛋等)蛋白质含量较丰富,而植物性食物中豆类植物蛋白质含量较高。
蛋白质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反而会导致消化不良。
(3)熊是恒温动物即使冬眠时也需要保持自身体温的恒定,同时还要维持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因此,熊在冬眠状态下仍然需要不断消耗能量。
但熊在冬眠时不进食,只有消耗脂肪来提供能量,所以冬眠后明显瘦许多。
(4)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不能提供能量。
粗纤维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物质,却可辅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5)水在人体中的含量最高,约占2/3,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还有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和体内物质运输的作用。
(6)并不是每种食物都含有上述七类营养物质,在一些物质中含有较多的其中几类营养物质,而另一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其他几类营养物质。
引导学生得出:养成“合理摄食,均衡膳食”的健康的饮食习惯。
作业:作业本
板书:
4.1食物与摄食
1.食物中能量的测定方法
2.热量价
3.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中由实验定性的测得各种食物的热量价,同时引出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且本章内容与人的生活关系密切,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联系实际进行学习。
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获取知识,同时在实验中复习控制变量法,学会误差分析,但实际上课中发现学生的控制变量的思想比较深入,但误差分析的能力较差,考虑问题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