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毕业设计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毕业设计项目立足于我国当前某行业现状,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项目目标1. 分析现有问题,明确研究目标;2. 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3. 验证方案的有效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4.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即将步入职场做好准备。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行业现状分析;(2)问题识别与归纳;(3)解决方案设计;(4)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估。

2.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行业背景及研究现状;(2)实地调查法:深入企业或实地进行调查,收集一手资料;(3)比较分析法:对比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佳方案;(4)实验验证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评估其实际效果。

四、项目进度安排2. 第二阶段(第34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分析问题;4. 第四阶段(第912周):实施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五、预期成果与创新点1. 预期成果(1)形成一份详尽的行业现状分析报告;(2)提出一套针对研究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3)完成实验验证,证实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 创新点(1)研究视角: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行业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2)解决方案:结合前沿技术,设计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3)实验方法:采用独特的实验方法,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对策1. 困难(1)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数据收集不全、不准确的问题;(2)设计方案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遇到技术难题;(3)实验过程中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对策(1)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沟通,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2)请教专业人士,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减少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

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样板(格式)

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样板(格式)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要表现在对零件的耐磨性、配合性质的稳定性、抗腐蚀性、密封性、疲劳强度、外观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在这里我参考的是国标GB/T131—1993,由图2-1可以知道铣变速箱箱体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不是很高。
图2-1变速箱零件图
2.
从上述的资料表明我这次设计的汽车变速箱箱体零件,虽然不是很复杂,但是从它的用途及承受的压力来看,我选择的毛坯材料是:铸铁HT200,。由于年产量为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较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Key words: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Fixturedesigning ; Operation sheet
前言
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可简要概述为: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要是想根据零件的加工图样的要求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刀具参数,再按规定编写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然后通过手动数据输入方式或计算机通信等方式将数控加工程序送到数控系统,在数控系统控制软件的支持下,经过分析处理与计算后发出相应的指令,通过伺服系统使机床按预定的轨迹运动,从而控制机床进行零件的自动加工。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原始资料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播种机和排种器的种类及型式;
2.了解板蓝根的栽植及播种情况及要求并查取相关文章;
3.简易播种机构照片。
二、毕业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板蓝根收获机并绘制装配图1张;
2.播种部件图1张及主要零件图。
3.独立查阅文献和调研;正确翻译外文资料;较好地完成开题报告按时进行中期报告;综合利用各种资料信息,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案进行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合理、工艺可行;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
本毕业设计旨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实践,通过设计、实施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内容
本毕业设计选取了《XXX》作为设计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设计和分析,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设计方法
本毕业设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学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四、设计步骤
1. 调研阶段: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研究阶段: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信息;
3. 实施阶段:根据前期研究,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4. 总结阶段:在设计实施完成后,对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五、设计意义
本毕业设计的完成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为相关专业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六、结语
通过本毕业设计的完成,相信学生们将会收获满满,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提升,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继续不断地努力和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一、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这一部分,简要介绍本研究课题的背景,包括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现有问题以及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明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希望达到的具体目标。

1.3 研究意义阐述本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和贡献。

二、相关理论概述2.1 相关理论定义明确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的概念和定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 相关理论发展历程概述相关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有助于理解其在当前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2.3 相关理论应用现状分析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3.1 研究方法选择说明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并说明选择该方法的理由和依据。

3.2 实验设计说明如果采用实验方法,详细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案、实验对象、实验过程以及实验变量的控制和操作。

3.3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说明数据采集的方法、来源和样本量,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包括统计分析、可视化技术等。

四、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4.1 实证研究过程描述实证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4.2 研究结果分析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使用图表和数据支持结论。

4.3 结果讨论与解释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解释,探讨结果的意义和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5.1 研究结论总结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概括和提炼。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

二、设计目的和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图像识别与分类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毕业设计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以满足日常生活中对图像识别与分类的需求,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设计内容:1. 系统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和分析目前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确定设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深度学习技术研究,深入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3. 图像处理算法设计,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特征提取、图像分类和识别等。

4.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确定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和数据流程。

5. 系统实现与测试,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设计的系统,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四、设计方法和技术路线:1. 调研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市场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技术研究,深入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包括CNN、RNN等,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3. 算法设计,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特征提取、图像分类和识别等。

4. 系统实现,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设计的系统,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五、设计预期成果:1. 完成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原型。

2. 实现图像处理算法,提高图像识别与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完成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报告。

六、设计进度安排:1. 第1-2周,调研分析,确定系统需求和功能要求。

2. 第3-4周,深度学习技术研究,掌握相关原理和应用。

3. 第5-6周,图像处理算法设计,完成算法设计方案。

4. 第7-10周,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格式及要求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格式及要求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CJS-4磁性管路过滤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基于Pro/e等的三维设计系部:机械工程系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班级:机计091班学生姓名:李江波学号:90115126指导教师:田长留2012年4 月日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CJS-4磁性管路过滤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任务是利用Por/E CAD等绘图软件画出过滤器的滤筒,滤芯以及滤头等重要组成部件的三维立体实物图,并对其进行虚拟装配模拟动画。

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步首先对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作了简单的概述,介绍了各种过滤器的特点以及行业标准;接着分析了过滤器的选择原则及使用方法;然后根据这些选择原则分析工程图。

第二步首先对知道老师所提供的CAD工程图进行了深入分析,接着对各个零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并按照给定参数进行了三维立体造型设计。

第三步利用Pro/E三维绘图软件对各个零件进行建模,并做装配动画,最终完成CJS-4磁性管路过滤器的设计装配。

本次CJS-4磁性管路过滤器的毕业设计代表了工厂内部开发新产品的一般流程, 对今后毕业进入工厂工作有好处。

关键词过滤器 Pro/E CAD 工程图三维立体Abstract: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on the CJS-4magnetic pipeline filter computer aided design, the main task is to use Pro / E CAD drawing software to draw the filter cartridge, filter and the filter of paramoun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real image, and carries on the virtual assembly simulation animation.Paper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 the first step to filter the principle of a simple outline, introduced a variety of filter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industry standard; and then analyzes the filter selec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us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se principles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drawing. Step second first to know the teacher provided by CAD engineering drawing is analyzed, then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iven parameter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design. The third step by using the Pro / E 3D drawing software for each part and assembly modeling, animation, eventually completed the CJS-4magnetic pipeline filter design assembly.The CJS-4magnetic pipeline filter graduation design represents the internal factory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future graduates to enter the factory work.Key Words:Filter Pro/E CAD Engineering drawing Three-dimensional目录摘要 (I)绪论 (1)第一章 (2)1.1过滤器的分类 (2)1.2过滤器的特点 (2)1.3管道磁性过滤器的特点 (2)1.4管道磁性过滤器的类型 (3)1.5过滤器的行业标准及等级 (3)1.6过滤器的选择原则 (4)1.7过滤器的使用方法 (4)1.8过滤器的测试原理 (4)1.9过滤器选型考虑因素 (5)第二章 (6)重要部件的工程图 (6)第三章 (8)3.1滤芯的建模过程 (8)3.2滤筒的建模过程 (12)3.3滤头的建模过程 (14)3.4其他部件的建模过程 (17)第四章 (21)模拟装配动画截图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绪论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或其它设备的进口端,用来消除介质中的杂质,以保护阀门及设备的正常使用。

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图纸)格式、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图纸)格式、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图纸)格式、内容要求一、说明书装订顺序1、封面2、任务书3、开题报告4、目录5、设计说明书(正文)6、参考文献(格式见附件二论文格式要求)7、致谢8、成绩表(含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评分表、答辩评分表)图纸(物料流程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设备一览表、设备平面布置图):图纸不需装订附件:设计草稿二、设计说明书(正文)内容要求1、总论1.1 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及有关文件1.2 建设规模1.2.1 产品品种、规格、数量1.2.2 主要原料、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规格、来源1.3 产品方案1.3.1 产品的用途1.3.2 工艺路线的确定(生产方法的比较及评价)论述生产工艺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说明本设计工艺特性:化学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催化剂、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原料配比、操作周期、原料转化率、选择性,三废处理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1.3.3 工艺流程简述物料的来龙去脉;主要设备特性;工艺操作条件;加料量及出料量;每批产量或单位时间产量等2、工艺计算2.1 物料衡算2.1.1基础数据生产工艺技术经济指标(设计任务书);生产制度:年生产日,生产班数2.1.2 原料、产品的技术规格表原料的技术规格表中间产品的技术规格2.1.3 物料衡算(参见附录1)××设备物料衡算(要有具体计算过程)表××设备物料平衡表2.2 热量衡算2.2.1基础数据(设计任务书及有关物性数据)2.2.2 动力(水、电、汽、气)技术规格2.2.3 热量衡算1、××设备物料平衡表2、表物料的物性参数表3、××设备热量衡算(要有具体计算过程)4、××设备动力(水、电、汽、气)消耗量3 、设备选型计算(参见教科书、化工设计概论及设计手册)3.1 贮罐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2 反应设备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3 塔设备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4 换热器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5 泵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6 其他设备选型说明及计算4、设备布置4.1 设备布置原则4.2 车间建筑要求4.3 设备布置5、消耗定额、控制指标、定员5.1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及消耗量原材料消耗定额一览表5.2 生产控制分析主要控制指标5.3 定员车间各班采用五班三倒制,连续生产,每班8h。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总说明1.1 设计任务及依据依据地形图、《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完成给定路线的初步设计。

包括: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路线平面交叉设计,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

1.2 沿线自然情况本设计路段为山岭重丘区,沿线为第四级冲击和洪积层,表层土壤为粉质中液限粘土,中层为冲积形成的砂砾、圆砾,底层为砂岩土壤。

土壤渗透性较好,地层比较稳定。

1.3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该道路为汽车专用公路的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5000~15000。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8%。

技术指标选取表1.4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路线的起点桩号为K69+000.000 ,终点桩号为K79+089.893,总里程为10.090公里,全线设置了涵洞13道。

最大纵坡度为6%,路面宽度为10.5米。

该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面层(水泥混凝土),基层(水稳砂砾),垫层(砂垫层)。

1.5 路线设计起讫点及设计高程起点坐标 N- 5367600E-22545000 设计高程342.030终点坐标 N- 5373600E-22547700 设计高程421.570第二章路线线形设计2.1 纸上定线和路线方案的确定2 .1.1 了解资料首先要熟悉地形图和所给的原始资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况。

2.1.2 定线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航空(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

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

(1)在1:10000的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在起,终控制点间研究路线的总体布局,找出中间控制点。

根据相邻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农田等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的地带,拟定路线各种可行方案。

对于山岭重丘地形,定线时应以纵坡度为主导;对于平原微丘区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纵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带,选线以路线平面线形为主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二章 采区基本开采条件
• 一、采区基本条件
• (一)、佛洼分区开采境界
• 佛洼分区位于新景矿的西南部,东部以y=86600与芦湖南、芦湖北分区为界,西部以 y=82000与规划中的七里河井田为界,北部以x=103000与新景矿北条带为界,西南部为 保安煤矿,南部隔桃河为阳煤集团二矿,分区东西长4600m,南北宽平均3200m,面积为 14.76km2。
(四)、分区服务年限 按下式计算:T=Z/(A×K) 式中:T——服务年限,a;
Z——设计可采储量,万吨; A——设计生产能力,万吨/a; K——储量备用系数,取1.4; 则:分区服务年限为T= 12752/(350×1.4)≈26(a) 其中分煤层服务年限分别为:3号煤为6.4年;8号煤为5.7年;15号煤为13.8年。 (五)、采煤方法选择 采煤方法是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 时间,空间上相互配合的总称
大巷
风井 广 小计 场
设 计
开采 可 损失 采
储 量
4240
3
. 237.9
1
53.7
291.6
789.7
315 9
8
3803 . 235.1 0
61.4
296.5
701.3
280 5
15
9792.0
2262. 678 68
合 1783 计5
1036. 6
293.5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本分区设计储量和设计可采储量进行 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1-1、2-1-2。
煤 层
编 号
块段 面积 (km2)
工业 储量
平均 厚度
(m)
容重 (t/m3)
永久煤柱损失
矿界
高速公 路
小计
3 14.76 4646.4 2.25 1.4 46.9 359.4
406.3
是佛洼分区初期开采3号煤层,3号煤层倾角平缓,一般为6°~10°,地质构造简 单,煤层赋存稳定,平均厚度为2.25m,顶、底板均为砂质泥岩,为半坚硬岩石, 适合于机械化开采。
根据佛洼分区开拓部署和煤层的赋存情况,该分区达产时在3号煤同时布置两个回 采工作面,为此,设计确定3号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综采,顶板管 理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
二、采区开采煤层条件
(一)、煤层赋存特征 井田开采过程中揭露的断层均为中、小断层,构造破碎带不发育,对矿床充水的作
用和影响不大,揭露的陷落柱基本不含水,只是在雨季向斜部位出现少量涌水。井
田基本构造形态为单斜,在此基础上发育有宽缓褶曲和短轴褶曲,断层稀少,属简 单略偏中等,基本适宜于机械化开采。
(二)、地质状况及煤层概况 本区开采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及二迭系下统山西组煤系地层,共含16层煤,其中l—6 号煤产于山西组,8—15号煤产于太原组。煤层总厚度18.63m,煤系地层总厚为 181m,含煤系数为10.6%。现将本区主要煤层情况分述如下: (1)2号煤层:大部分地区不可采,向北部逐渐尖灭,仅芦湖、坡头、张家岩一带 有一片可采区。见煤点厚度为0—1.42m,平均厚度为0.46m,可采区厚度一般仅 0.8m,属薄煤层。 (2)3号煤层:位于2号煤层下6.05—26.63m,平均间距为11.75m。见煤点厚度为 1.87~3.30m,平均厚2.25m。 (3)6号煤层:距3号煤层7.60—52.53m,平均间距23.5m,全区只有东部的张家 岩,中部的芦湖、高岭、新庄窝以及西部的枣园、旧街三片可采区,其余大部尖灭。
1330. 1
3753. 6
127 5 2
安全煤柱的留设 井田内煤柱的留设和计算方法如下: 井田境界:留设20m煤柱;大巷:3号、8号煤两侧各留设30m煤柱;15号煤两侧各 留设40m煤柱。 建、构筑物按照保护等级外推围护带,表土按45°移动角下推,遇基岩再按72°移 动角下推留设保安煤柱。 村庄:按照集团公司搬迁规划,设计本分区村庄均未留设煤柱。 (三)、分区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可采储量、工作面装备水平等情况,确定本分区设计生产能力 为3.50Mt/a,日生产能力为1万吨。其主要理由如下: 1、本分区设计可采储量为12752万吨,其中,3号煤:3159万吨;8号煤:2805万 吨;15号煤:6788万吨。储量丰富,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6°一10°,适宜于 综合机械化开采。 2、依据地质报告,本区地质构造简单,断层、陷落柱稀少,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适 宜布置高产高效工作面进行开采。 3、集团公司经过多年开采,已有多个中厚煤层单产超100万吨/年的综采队,本区东 部现已装备一个高产高效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本矿已经积累了建 设、管理特大型矿井的丰富经验。 为此,从资源、煤层开采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三)确定本分区设计生 产能力为3.50Mt/a是比较合理的。
• (二)、储量
• 佛洼分区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参加储量计算的煤层为3号、8号、15号煤层(注:本次 设计未计算9号煤储量,其原因在开拓方案部分叙述)。根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确 定能利用储量最低可采厚度为0.8m,最高可采灰分为40%。
• 1、储量计算方法
• 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地质块段法:
设计 储量
4240
8 13.61 4258.4 2.06 1.52 44.8 410.6
455.4 3803
15 14.76 11033.8 5.23
合 计
19939
1.435
133.5 225.2
1108.0 1878
1241.5 9792 2103.2 17835
煤 层 设计
编 储量 号
开采煤柱损失
• 计算公式:Q=S×M×D
• 式中:Q——储量 ,万吨

S——水平投影面积 ,m2

M——平均厚度 ,m

D——容重, t/m3
2、煤层厚度:根据南条带储量计算图,单独对佛洼分区的储量块段进行加权平均后 计算得各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3号煤2.25m;8号煤2.06m;15号煤5.23m。 3、煤的容重:3号煤层为1.40t/m3;8号煤层为1.52t/m3;15号煤层为1.435t/m3; 经计算,本分区保有地质储量分别为:3号煤为4646.4万吨;8号煤为4258.4万吨; 15号煤为11033.8万吨;合计为19939万吨。 可采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