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连续运行的PLC控制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动机连续运行的PLC控制PPT课件

第47页/共65页
②适当的分离继电器电路图中的某些电路。
第48页/共65页
注意事项
1L 0.0 0.1 0.2 0.3
2L 0.4 0.5 0.6
3L 0.7 1.0 1.1
N
③尽量减少PLC的输入和输出点。
1L 0.0 0.1 0.2 0.3
2L 0.4 0.5 0.6
3L 0.7 1.0 1.1
M0.0缓存器中存放着I1.0和I1.1相与的结果; M1.1存放着I1.0、I1.1、I1.2和I1.3相与后取反的结果; M2.2存放着整个逻辑运算的结果。
第50页/共65页
⑤设立外部互锁电路
控制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交流接触器如果同时动作,将会 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事故,应在PLC外 部设置硬件互锁电路。
第5页/共65页
•软继电器
•
PLC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沿用了继电
器这一名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
部辅助继电器等,但是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
电器,而是一些存储单元(软继电器),每一
软继电器与PLC存储器中映像寄存器的一个存储
单元相对应。该存储单元如果为“1”状态,则
表示梯形图中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通电”,
第6页/共65页
• 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称这种状态是该软继电器的“1”或“ON” 状态。如果该存储单元为“0”状态,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的状态与上述 的相反,称该软继电器为“0”或“OFF”状态。使用中也常将这些“软继电器” 称为编程元件。
第7页/共65页
能流
第8页/共65页
• 如上图所示触点1、2接通时,有一个假想的 “概念电流”或“能流”(Power Flow)从左向 右流动,这一方向与执行用户程序时的逻辑运 算的顺序是一致的。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 利用能流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和分析梯形图。图a中可能有两个方向的能流流 过触点5(经过触点1、5、4或经过触点3、5、 2),这不符合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的原则, 因此应改为图b所示的梯形图。
②适当的分离继电器电路图中的某些电路。
第48页/共65页
注意事项
1L 0.0 0.1 0.2 0.3
2L 0.4 0.5 0.6
3L 0.7 1.0 1.1
N
③尽量减少PLC的输入和输出点。
1L 0.0 0.1 0.2 0.3
2L 0.4 0.5 0.6
3L 0.7 1.0 1.1
M0.0缓存器中存放着I1.0和I1.1相与的结果; M1.1存放着I1.0、I1.1、I1.2和I1.3相与后取反的结果; M2.2存放着整个逻辑运算的结果。
第50页/共65页
⑤设立外部互锁电路
控制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交流接触器如果同时动作,将会 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事故,应在PLC外 部设置硬件互锁电路。
第5页/共65页
•软继电器
•
PLC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沿用了继电
器这一名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
部辅助继电器等,但是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
电器,而是一些存储单元(软继电器),每一
软继电器与PLC存储器中映像寄存器的一个存储
单元相对应。该存储单元如果为“1”状态,则
表示梯形图中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通电”,
第6页/共65页
• 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称这种状态是该软继电器的“1”或“ON” 状态。如果该存储单元为“0”状态,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的状态与上述 的相反,称该软继电器为“0”或“OFF”状态。使用中也常将这些“软继电器” 称为编程元件。
第7页/共65页
能流
第8页/共65页
• 如上图所示触点1、2接通时,有一个假想的 “概念电流”或“能流”(Power Flow)从左向 右流动,这一方向与执行用户程序时的逻辑运 算的顺序是一致的。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 利用能流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和分析梯形图。图a中可能有两个方向的能流流 过触点5(经过触点1、5、4或经过触点3、5、 2),这不符合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的原则, 因此应改为图b所示的梯形图。
电器及PLC控制技术PPT课件

因此,在振荡电路后面接上放大电路与 输出电路,就能检测出金属物体存在与否, 并能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控制继电器, 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注:使用接近开关时应注意选配合适的
有触点继电器作为输出器,同时应注意温度 对其定位精度的影响。
作业:
习题册 P8 1-1,1-2
书上
P19 1-1
第三节 接触器和继电器
1.3.1 接触器
接触器属于控制类电器,是一种适用于远距离频繁 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实现远 距离自动控制,并具有欠(零)电压保护功能的电器。
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其他电力 负载,如电热器、电焊机等。接触器具有欠压保护、 零压保护、控制容量大、工作可靠、寿命长等优点, 它是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电器,其实物图 如图所示。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是以电动机或其它执行电器为控 制对象,介绍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和 PLC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技术,典 型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以及电气控制系统 的设计方法。
要求
本课程要求同学们:
1.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了解 其型号规格并能够正确使用。
④磁吹灭弧法:电 磁吸力的作用下 迅速拉长电弧使 用于熄灭直流电 弧。
a)、b)机械性拉长电弧 c)双触点灭弧 d)磁吹灭弧 e)纵缝灭弧 f)金属栅片灭弧 g)纵缝陶土灭弧罩 —静触点 2—动触点 3—引弧角
v1—动触点移动速度 v2—电弧在磁场力作用下移动速度
接触器的用途:
接触器是一种用来频繁接通和断开 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 切换电器。它具有低压释放保护功能,可 进行频繁操作,实现远距离控制,是电力 拖动自动控制线路中使用最广泛的电器元 件
注:使用接近开关时应注意选配合适的
有触点继电器作为输出器,同时应注意温度 对其定位精度的影响。
作业:
习题册 P8 1-1,1-2
书上
P19 1-1
第三节 接触器和继电器
1.3.1 接触器
接触器属于控制类电器,是一种适用于远距离频繁 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实现远 距离自动控制,并具有欠(零)电压保护功能的电器。
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其他电力 负载,如电热器、电焊机等。接触器具有欠压保护、 零压保护、控制容量大、工作可靠、寿命长等优点, 它是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电器,其实物图 如图所示。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是以电动机或其它执行电器为控 制对象,介绍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和 PLC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技术,典 型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以及电气控制系统 的设计方法。
要求
本课程要求同学们:
1.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了解 其型号规格并能够正确使用。
④磁吹灭弧法:电 磁吸力的作用下 迅速拉长电弧使 用于熄灭直流电 弧。
a)、b)机械性拉长电弧 c)双触点灭弧 d)磁吹灭弧 e)纵缝灭弧 f)金属栅片灭弧 g)纵缝陶土灭弧罩 —静触点 2—动触点 3—引弧角
v1—动触点移动速度 v2—电弧在磁场力作用下移动速度
接触器的用途:
接触器是一种用来频繁接通和断开 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 切换电器。它具有低压释放保护功能,可 进行频繁操作,实现远距离控制,是电力 拖动自动控制线路中使用最广泛的电器元 件
3.2 电动机连续运行的PLC控制

零
对于复位(R)操作,
一旦RLO为“1”,则操作数的状态
置“0”,即使RLO又变为“0”, 输出仍保持为“0”;若RLO为 “0”,则操作数的信号状态保持 不变。
位操作类指令
网络1 LD I0.0 S …… Q0.0, 1
网络2 LD I0.1 R Q0.0, 1
RS和SR触发器
SR触发器为“置位优先”型触发器(当R和S驱 动信号同时为“1”时,触发器最终为置位状态); RS触发器为“复位优先”型触发器(当R和S驱
3.2
电动机连续运行PLC控制
主讲:万三国
第七周
主要内容
1.电动机运行控制线路 2.置位和复位指令,SR指令 3.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PLC梯形图 4.程序编写
5.控制逻辑仿真
一、电动机连续运行PLC控制
一、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线路
L1 L2 L3 N QF FU1 FR SB1 SB2
HL1 KM
HL1 KM
KM KM KM
HL2 HL3
FR
M 3~
FU1 基本方法 FR SB1 SB2
HL1 KM
KM KM
HL2 HL3
注意事项
① 应遵守梯形图语言中的语法规定。
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梯形图不能完全照搬 继电器控制电路。在继电器电路中,线圈可 以放在任意位置侧,但是在梯形图中,线圈 必须放在电路的最右边。
②适当的分离继电器电路图中的某些电路。
注意事项
1L 0.0 0.1 0.2 0.3 2L 0.4 0.5 0.6
L1
3L
0.
③尽量减少 的输入和输出点。 1L 0.0 PLC 0.1 0.2 0.3 2L 0.4 0.5 0.6
电动机正反转连续运行PLC控制课件

案例分析二:某电梯的电动机正反转连续运行控制
电梯运行原理: 电动机驱动正 反转交替运行
控制方式: PLC控制实现 正反转连续运
行
控制程序:编 写PLC程序实 现电动机正反
转控制
实践操作:安 装PLC控制器 调试程序实现 电梯的正反转
连续运行
实践操作: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电动机正反转连续 运行PLC控制系统
01
安全注意事项与维护保养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误操作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维护保养要求
定期检查电动机、PLC控制器、线路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更换润滑油、过滤器等易损件保持设备清洁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使用寿命
输入设备:如按钮、传感器等将信号 输入PLC控制器
输出设备:如继电器、接触器等接收 PLC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控制电动机正反 转
通信设备:如以太网、串口等实现 PLC控制器与上位机、其他PLC控制器 的通信
电源:为PLC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提供电源
编程软件:用于编写PLC控制器的程 序实现电动机正反转连续运行的控制 逻辑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电机过热:检查电机散热系统是否正常 必要时更换散热风扇或散热片
电机无法启动:检查电机电源是否正 常必要时更换电源线或电源插座
电机转速异常:检查电机驱动电路是 否正常必要时更换驱动电路板
电机无法停止:检查电机刹车系统是 否正常必要时更换刹车系统
电机噪音过大:检查电机轴承是否磨损 必要时更换轴承
输入输出:电动机正反转、速 度控制、保护等
plc电动机“长动+点动”控制 ppt课件

周2: Y2保[通] X3点动[通]通+通=?Y2态[续1] 点动钮P3[松开]
周3: Y2保[通] X3点动[断] 通+断=? Y2态[续1,不可能变成0]
2021/3/26
plc电动机“长动+点动”控制 ppt 近
上 5下
项目3.1
plc基本应用例
长动+点动
●预备知识 ●工序图 ●直接拼合法 ●中间元件法 ·问题讨论 ·关键点提醒 ●实操演示 ●实操任务单 ·实况点评
●实操演示 2021/3/26
plc电动机“长动+点动”控制 ppt 近
上 14 下
项目3.1
plc基本应用例
长动+点动
●预备知识 ●工序图 ●直接拼合法 ●中间元件法 ·问题讨论 ·关键点提醒 ●实操演示 ●实操任务单 ·实况点评
●接线图 ·接线回路 ●梯形图+表 ●程序下传 ●故障1图解 ·第3章链接
电动机[启转]
停钮P1[按下→松开] 点动P3[按下]
何为点动?
P3[松开]
电动机[停转] 电动机[启转]
电动机[停转]
控制要求
何为经验法? 典型程序
中间元件
逐步拼合 反复修改
所需的 梯形图程序
[通断电] 电动机M
根据项目的控制要求, 对典型程序进行拼合,并在典型程序之间引入联络元件, 反复试探,最后设计出所需的控制程序。
●接线图 ·接线回路 ●梯形图+表 ●程序下传 ●故障1图解 ·第3章链接
对比:继电器-电动机“长动+点动”控制电路
QF FU1
FU2
L1
U11 U12
L2
V11
V12
L3
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PLC控制课件

12
项目实施 (五)程序编写
2.梯形图、指令表程序、及状态时序图如图1-4-5所示
图1-4-5 卷帘门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梯形图、指令表程序、状态时序图
13
项目实施
(六)程序调试 1.程序写出至PLC; 2.核对外部接线; 3.空载调试:不接通主电路电源的情况下,将PLC置于“RUN”状态,按 下启动按钮SB5观察PLC输出指示灯Y0的状态;压下行程开关SQ1观察PLC 输出指示灯Y0的状态。 4.系统调试:接通主电路电源,按下启动按钮SB5.压下行程开关SQ1分别 观察接触器KM、电动机动作是否符合控制要求。
输入端 子
X0
输出端(O)
外接执行元 件
输出端子
接触器KM 线圈
Y0
启动按钮SB1常开触点 X1
限位开关SQ1常开触 点
X2
表1-4-2 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PLC控制LC的I/O接线图
图1-4-3 卷帘门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的PLC控制项目接线原理图
项目实施
(三)项目器材
17
思考与练习
2. 请设计如图1-4-9所示控制线路的梯形图。 图1-4-9 习题2梯形图程序
18
思考与练习
3. 根据图1-4-10所示梯形图程序,补充状态时序图。
图1-4-10 习题3梯形图程序及状态时序图
19
思考与练习
4.请对图1-4-11所示的梯形图进行优化。
图1-4-11 习题4梯形图
20
项目评估
1.请对本项目的知识及项目实施情况等进行总结。 2.请总结交流项目任务的控制过程,并分享学习体会。 3.填写项目评估表。项目评估表见教材表1-4-4。
21
6
项目实施
(一)确定PLC的I/O分配表
项目实施 (五)程序编写
2.梯形图、指令表程序、及状态时序图如图1-4-5所示
图1-4-5 卷帘门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梯形图、指令表程序、状态时序图
13
项目实施
(六)程序调试 1.程序写出至PLC; 2.核对外部接线; 3.空载调试:不接通主电路电源的情况下,将PLC置于“RUN”状态,按 下启动按钮SB5观察PLC输出指示灯Y0的状态;压下行程开关SQ1观察PLC 输出指示灯Y0的状态。 4.系统调试:接通主电路电源,按下启动按钮SB5.压下行程开关SQ1分别 观察接触器KM、电动机动作是否符合控制要求。
输入端 子
X0
输出端(O)
外接执行元 件
输出端子
接触器KM 线圈
Y0
启动按钮SB1常开触点 X1
限位开关SQ1常开触 点
X2
表1-4-2 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PLC控制LC的I/O接线图
图1-4-3 卷帘门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的PLC控制项目接线原理图
项目实施
(三)项目器材
17
思考与练习
2. 请设计如图1-4-9所示控制线路的梯形图。 图1-4-9 习题2梯形图程序
18
思考与练习
3. 根据图1-4-10所示梯形图程序,补充状态时序图。
图1-4-10 习题3梯形图程序及状态时序图
19
思考与练习
4.请对图1-4-11所示的梯形图进行优化。
图1-4-11 习题4梯形图
20
项目评估
1.请对本项目的知识及项目实施情况等进行总结。 2.请总结交流项目任务的控制过程,并分享学习体会。 3.填写项目评估表。项目评估表见教材表1-4-4。
21
6
项目实施
(一)确定PLC的I/O分配表
电动机典型控制设计—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控制设计(PLC设计课件)

与运算: I0.1为“1”且 I0.1为“0”时, Q0.2为“1”
或运算: I0.1为“1”或 I0.1为“0”时, Q0.3为“1”
项目二:电动机典型控制设计
任务一
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控制
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连续运转 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工作
一六、本PL课C外程部的电性路质接线
启动按钮 SB1
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接线图
一、位逻辑指令
P L C 实 训 台
主 电 路
输 入 部 分
KM
com Q0.0
CPU 1500
coM I0.0 IC外部接线图
输 入 接 线
KM
com Q0.0
CPU 1500
coM I0.0 I0.1 I0.2
FR SB1 SB2
出
模
块
指示灯
名称
点数 符号
PLC的I/O特性 编号
特点
输入继电器 32 输出继电器 32
I 0 . 0 ~ I 0 . 7 专门接收外部输入的数字量信号
I
I1.0~I1.7 I2.0~I2.7
必须由外部信号驱动
I 3 . 0 ~ I 3 . 7 常开常闭触点使用次数不限
Q0.0~Q0.7 将PLC内部信号传送给控制对象
七、梯形图设计---PLC移植设计法
SB KM
SB2 SB1 FR KM KM
I0.0 Q0.0
()
I0.2 Q0.0
I0.1 I0.0
Q0.0
(
)
梯形图
电路块1 (+) I0.0 I0.2
(热) (停)
电路块2 I0.1启
通通断 I0.1 Q0.1
(Q0.1) Q0.1保
或运算: I0.1为“1”或 I0.1为“0”时, Q0.3为“1”
项目二:电动机典型控制设计
任务一
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控制
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连续运转 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工作
一六、本PL课C外程部的电性路质接线
启动按钮 SB1
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接线图
一、位逻辑指令
P L C 实 训 台
主 电 路
输 入 部 分
KM
com Q0.0
CPU 1500
coM I0.0 IC外部接线图
输 入 接 线
KM
com Q0.0
CPU 1500
coM I0.0 I0.1 I0.2
FR SB1 SB2
出
模
块
指示灯
名称
点数 符号
PLC的I/O特性 编号
特点
输入继电器 32 输出继电器 32
I 0 . 0 ~ I 0 . 7 专门接收外部输入的数字量信号
I
I1.0~I1.7 I2.0~I2.7
必须由外部信号驱动
I 3 . 0 ~ I 3 . 7 常开常闭触点使用次数不限
Q0.0~Q0.7 将PLC内部信号传送给控制对象
七、梯形图设计---PLC移植设计法
SB KM
SB2 SB1 FR KM KM
I0.0 Q0.0
()
I0.2 Q0.0
I0.1 I0.0
Q0.0
(
)
梯形图
电路块1 (+) I0.0 I0.2
(热) (停)
电路块2 I0.1启
通通断 I0.1 Q0.1
(Q0.1) Q0.1保
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课件

四、控制逻辑仿真
拨动开关2: “I0.2〞指示灯亮,反转按钮按下 “Q0.0〞指示灯灭,表示电机停顿, 经过10S延时, “Q0.1〞指示灯亮,电机反转运行。
四、控制逻辑仿真
拨动开关1: “I0.1〞指示灯亮,正转按钮按下 “Q0.1〞指示灯灭,表示电机停顿, 经过20S延时, “Q0.0〞指示灯亮,电机正转运行。
主要内容:
1.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2.硬件接线 3.程序编写 4.控制逻辑仿真
一、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一、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二、PLC接线
二、PLC接线 〔一〕PLC电源
二、PLC接线 〔二〕控制接线
KM1、KM2-交流接触器
的线圈
SB1-停顿按钮 SB2
-正传按钮 Βιβλιοθήκη B3-反传按钮FR-热继电
三、程序编写
三、程序编写
三、程序编写
四、控制逻辑仿真
四、控制逻辑仿真
首先导出程序,从菜单命令“文件->导出…〞导 出后缀为“awl〞的文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awl 〞。 程序导出后,翻开S7-200仿真程序装入程序, 然后开场进展仿真。
导出:导出的程序供给仿真程序或PLC使用。 保存:保存的程序只能给编程软件使用。
器的常闭触点
三、程序编写
三、程序编写
启动STEP 7 MicroWin 4.0,建立工程“电动 机正反转控制〞,输入控制梯形图。
控制要求: 1.按下正传按钮,如果电机停顿立即启动,否 那么先停顿10S钟,再启动。
2.按下反传按钮,如果电机停顿立即启动,否 那么先停顿10S钟,再启动。
3.按下停顿按钮,电机立即停顿。
四、控制逻辑仿真
程序装载完成后,运行仿真程序,CPU上的运 行“run〞指示灯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继电器
❖ PLC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沿用了继电器 这一名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部辅 助继电器等,但是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 而是一些存储单元(软继电器),每一软继电器 与PLC存储器中映像寄存器的一个存储单元相对 应。该存储单元如果为“1”状态,则表示梯形图 中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通电”,
HL2 HL3
FR
M 3~
❖ 功能分析:
❖ (1)当接通三相电源时,电动机M不转; ❖ (2)当按下正转启动按钮时,电动机M连
续运转 ❖ (3)当按下停止按钮时,电动机M停转
二、基础知识
❖梯形图
❖ 梯形图是PLC使用得最多的图形编程语言, 被称为PLC的第一编程语言。
❖四个概念
❖ 软继电器、能流、母线 ❖ 梯形图的逻辑解算
位操作类指令
1. 逻辑取(装载)及线圈驱动指令
LD(load):常开触点逻辑运算的开始 。
LDN(load not):常闭触点逻辑运算 的开始
=(OUT):线圈驱动指令。
2. 触点串联指令A/AN指令 A (And):与操作,表示串联连接单个常开触点。 AN (And not):与非操作,表示串联连接单个常闭触点。
三、位逻辑指令
1) 输入继电器 I
I0.0=“0”:输入点状态为“断” I0.0=“1”:输入点状态为“通”
2) 输出继电器(输出映像寄存器):Q Q0.0=“0”:输出点状态为“断电”Q0.0=“1”:输出点状态为“通电”
3) 辅助继电器:M
M作为逻辑运算中的中间继电器来使用,暂存中间状态。 M也称为内部标志位(Marker)。
,这一方向与执行用户程序时的逻辑运算的顺序
是一致的。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利用能流这
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梯形图
。图a中可能有两个方向的能流流过触点5(经过
触点1、5、4或经过触点3、5、2),这不符合能
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的原则,因此应改为图b所示
的梯形图。
母线
❖ 梯形图两侧的垂直公共线称为母线(Bus bar)。在 分析梯形图的逻辑关系时,为了借用继电器电路图的 分析方法,可以想象左右两侧母线(左母线和右母线 )之间有一个左正右负的直流电源电压,母线之间有 “能流”从左向右流动。右母线可以不画出。
可以将PLC想象成是一个控制箱,其外部接 线图描述了这个控制箱的外部接线,梯形图是 这个控制箱的内部“线路图”,梯形图中的输 入位和输出位是这个控制箱与外部世界联系的 “接口继电器”,这样就可以用分析继电器电 路图的方法来分析PLC控制系统。
基本方法 ①了解和熟悉被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过程
置位/复位指令 S/R
❖ 置位(S)和复位(R)指令根据逻辑运算 结果(RLO)的值来决定操作数的信号状 态是否改变,
❖对于置位指令(S),
❖一旦RLO为“1”,则操作数的状 态置“1”,即使RLO又变为 “0”,输出仍保持为“1”;若 RLO为“0”,则操作数的信号状 态保持不变。
❖只有复位指令(R)才能把它变为 零
3.2 电动机PLC控制
主讲:
第七周
主要内容
1.电动机运行控制线路 2.置位和复位指令,SR指令 3.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PLC梯形图 4.程序编写 5.控制逻辑仿真
一、电动机连续运行PLC控制
一、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线路
L1 L2 L3 N
QF FU1
KM
FR SB1
SB2
KM KM
HL1 KM
梯形图的编程规则
五、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 PLC梯形图
PLC使用与继电器电路图极为相 似梯形图语言。根据控制继电器的 电路图设计PLC梯形图,是系统升级 改造和学习PLC梯形图编程的比较实 用的方法。
基本方法
继电器电路图是一个纯粹的硬件电路图。将 它改为PLC控制时,需要用PLC的外部接线图和 梯形图来等效继电器电路图。
3. 触点并联指令:O(Or)/ON(Or not)
O:或操作,表示并联连接一个常开触点。 ON:或非操作,表示并联连接一个常闭触 点。
网络1 LD I0.0 O I0.1 ON M0.0 = Q0.0
网络2 LDN Q0.0 A I0.2 O M0.1 AN I0.3 O M0.2 = M0.1
❖对于复位(R)操作,
❖一旦RLO为“1”,则操作数的状 态置“0”,即使RLO又变为 “0”,输出仍保持为“0”;若 RLO为“0”,则操作数的信号状 态保持不变。
位操作类指令
网络1 LD I0.0 S …Q…0.0, 1
网络2 LD I0.1 R Q0.0, 1
RS和SR触发器
SR触发器为“置位优先”型触发器(当R和S驱
梯形图的逻辑解算
❖ 根据梯形图中各触点的状态和逻辑关 系,求出与图中各线圈对应的编程元件的 状态,称为梯形图的逻辑解算。梯形图中 逻辑解算是按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顺序 进行的。解算的结果,马上可以被后面的 逻辑解算所利用。逻辑解算是根据输入映 像寄存器中的值,而不是根据解算瞬时外 部输入触点的状态来进行的
起动保持停止电路(起保停电路)
1
I0.0 I0.1 Q0.0
LD I0.0 起动 I0.0
0
()Hale Waihona Puke O Q0.0 停止 I0.1
0
1
Q0.0
AN I0.1
11
= Q0.0
Q0.0
用S7-200仿真演示
四、梯形图的基本绘制规则
❖ 1)NETWORK ❖ 2) 能流/使能 ❖ 3)编辑顺序 ❖ 4)编号分配 ❖ 5)内、外触点的配合 ❖ 6)触点的使用次数 ❖ 7)线圈的使用次数
动信号同时为“1”时,触发器最终为置位状态
);
RS触发器为“复位优先”型触发器(当R和S驱
动信号同时为“1”时,触发器最终为复位状态
)。
RS触发器和SR触发器的“位地址”、置位(S)
、复(S)及输出(Q)所使用的操作数可以是:I、
Q、M、L、D。
回本段
RS触发器指令的真值表
位操作类指令应用实例
❖ 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称这种 状态是该软继电器的“1”或“ON”状态。 如果该存储单元为“0”状态,对应软继电 器的线圈和触点的状态与上述的相反,称 该软继电器为“0”或“OFF”状态。使用 中也常将这些“软继电器”称为编程元件。
能流
❖
如上图所示触点1、2接通时,有一个假想的
“概念电流”或“能流”(Power Flow)从左向右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