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法全方位解析
静脉注射原理

静脉注射原理静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它通过将药物或营养液注入人体的静脉血管中,使药物能够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起到快速、有效地治疗疾病或滋养身体的作用。
静脉注射原理是指在进行静脉注射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原则,以确保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就静脉注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进行静脉注射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药物。
常见的静脉注射器材包括针头、输液管、注射器、消毒棉球等。
在选择针头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注射部位来确定大小和类型,以确保注射的准确性和舒适度。
此外,需要准备好需要注射的药物,确保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符合医嘱,避免出现错误注射或药物浪费的情况。
其次,进行静脉注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常用的静脉注射部位包括手部静脉、前臂静脉、上臂静脉等。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注射药物的性质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部位进行注射。
此外,还需要注意避开静脉瓣膜和静脉曲张部位,以免影响注射的顺利进行。
然后,在进行静脉注射时需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
在使用注射器、输液管等器材时,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引入细菌或其他病原体,造成感染的风险。
同时,在进行静脉穿刺和注射时,需要保持操作部位的清洁,避免污染。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注射后的并发症,保障患者的安全。
最后,在进行静脉注射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深度,确保针头能够准确进入静脉血管,并且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在注射药物时,需要控制注射速度和压力,避免药物外溢或造成注射部位的疼痛。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综上所述,静脉注射原理是一项需要严格遵循的操作规程,它涉及到器材准备、注射部位选择、无菌操作和操作技巧等方面。
只有在严格遵循原理的基础上,才能确保静脉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保障。
因此,在进行静脉注射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原理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次注射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静脉注射法

静脉注射法
(一)目的
1.不宜口服及肌内注射的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迅速发挥药效。
2.通过静脉注入用于诊断性检查的药物。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
(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血管状况。
2.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
(3)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取药液,排尽空气。
(4)选择患者合适的血管,紧止血带,按照无菌技术原则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缓慢注入药液。
(5)注射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和全身反应。
(6)注射完毕后迅速拔针,按压穿刺点。
3.指导患者:
(1)向患者解释注射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三)注意事项
1.对需要长期静脉给药的患者,应当保护血管,由远心端至近心端选择血管穿刺。
2.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3.静脉注射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时,应当防止因药物外渗而发生组织坏死。
静脉注射评分标准。
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法

【操作前准备】评估患者并解释患者准备护士准备用物准备环境准备肌肉注射注射部位的选择:最常用的部位:臀大肌其次: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注意事项:补充:2岁以下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操作步骤】按医嘱吸取药液→核对→取合适体位,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待干→穿刺→推药→拔针、按压→再次核对→操作后处理一、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了解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患者注射部位状况皮肤消毒:我们医院使用的是艾尔碘拉上床挡防止患者在侧卧位时发生意外臀大肌注射也可取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暴露注射部位,使肌肉放松指导患者告知患者所注射的药物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若发生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绪,嘱患者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科医生处理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2岁以下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并选用细长针头,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健康教育】臀部肌内注射放松方法: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对因长期多次注射出现局部硬结的患者,教给其局部热敷的方法无痛注射技术:1、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
2、取合适体位,使肌肉松弛,易于进针。
3、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快和出针快,推药慢,注药速度均匀。
4、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选用针头宜粗长,进针宜深,否则易造成注射部位硬结和疼痛。
5、同时注射多种药液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液,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同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皮内注射部位选择:皮肤实验:前臂掌侧下1/3,因皮肤较薄,皮色较淡,易于注射和辨认,预防接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
【操作步骤】按医嘱吸取药液→核对→选择注射部位→消毒→二次核对,排尽空气→穿刺、注射→拔针→再次核对→操作后处理评估: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我们医院采用的是“青霉素阳性”醒目标识挂在患者输液架上并在医嘱单、治疗单上予以注明,【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
静脉注射法

【操作步骤】
选择动脉→显露穿刺部位→消毒皮肤→ 戴无菌手套 →取出并检查动脉血气针→ 将活塞拉至所需的血量 刻度→ 用左手示指和中指摸到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固定于两指间→ 右手持血气针→ 于两指间垂直刺入 或与动脉走向呈45°角刺入→ 见鲜红色回血→ 固定 血气针→ 自动抽取所需血量→拔针→立即刺入软塞 →搓动注射器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无菌纱块按压穿 刺点5~10min
❖ 整理记录
15-20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不宜采用此法. (3)抽出鲜红色血:
▪ 说明进入股动脉 ▪ 立即拔出针头 ▪ 用无菌纱布紧压穿刺处5~10min
15-21
血标本采集
[目的] 协助诊断 [种类] 静脉(V)血标本、动脉
(A)血标本
15-22
一、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 【目的及方法】
标本采15集-25
1、真空采血器采血
15-26
1、真空采血器采血
【操作流程】
选择静脉→扎止血带→ 消毒皮肤→持真空采 血针→ 静脉穿刺→ 见回血→真空采血针另一 端针头刺入真空采血管→ 血液流入采血管至 所需血量→ 取下采血管→ 置换另一采血管→ 最后一支采血管即将完毕→ 松止血带→ 病人 松拳→ 拔针→按压穿刺点
二、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
【目的及方法】 【部位】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15-31
【目的及方法】
【目的】
作血液气体分析
【方法】
·动脉血气针采血 ·普通注射器采血
标本采15集-32
动脉血气针采血
标本采15集-33
【部位】
·桡动脉穿刺点: 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 cm
·股动脉穿刺点: 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
静脉注射法

《基础护理技术》电子书静脉注射内容提要:一、静脉注射二、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三、微量注射泵使用一、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V 或 iv)是将药物直接注入静脉的方法。
(一)目的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或需迅速发挥药效,尤其是治疗急重症患者时。
2.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性检查。
3.输液、输血或静脉营养治疗。
(二)操作程序1.护理评估(1)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药物过敏史、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2)患者意识状态、对静脉注射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3)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静脉充盈度及管壁弹性。
(4)部位选择)①四肢浅静脉浅静脉位于皮下组织内,在体表显而易见。
常选用的有:上肢浅静脉:肘部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腕部及手背部浅静脉;下肢浅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部浅静脉。
②头静脉③股静脉(图12-18):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点为股动脉,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 0.5cm 处。
2.护理计划(1)患者准备患者了解静脉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配合要点,取舒适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口罩。
(3)用物准备①治疗车上层:手消毒液、注射卡、注射盘内备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砂轮、弯盘、止血带、一次性注射器(规格视药量而定)、头皮针、无菌纱布、敷贴,遵医嘱备药液。
②治疗车下层:锐器回收盒、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4)环境准备环境安静、整洁、光线适宜,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3.实施(表12-14)。
表 12-14 静脉注射法操作要点操作步骤说明◆四肢浅静脉注射1. 备药遵医嘱抽吸药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 核对(1)核对▲操作前查对(2)向患者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合作3. 选择静脉(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根据病情选择合适静脉(2)用手指探明静脉走向及深浅,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放小垫枕▲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以手指探明静脉走向及深浅4. 消毒(1)消毒皮肤,待干(2)在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约6cm 处扎紧止血带,嘱患者握拳(3)再次消毒▲止血带末端向上,以免污染无菌区5. 核对排气(1)再次核对(2)调整针尖斜面向上,排尽空气▲操作中查对▲保证安全与正确用药6. 穿刺静脉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º~30º角,自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再沿静脉走向进针少许▲使静脉充盈、显露,便于穿刺▲穿刺时应沉着,一旦出现局部血肿,应立即拔出针头,按压局部,另选静脉注射7. 推药(1)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固定针头(2)缓慢推注药液(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药速度)▲随时倾听患者的主诉,观察患者用药的反应和局部情况▲若患者诉局部疼痛、肿胀、抽吸无回血时,提示针头已脱出静脉,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注射8. 拔针按压(1)快速拔针,按压(2)再次核对▲防止引起渗血或皮下血肿▲操作后查对9. 整理记录(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2)清理用物,洗手,记录▲严格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记录注射时间,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股静脉注射1. 核对遵医嘱抽吸药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 安置体位(1)核对、解释,取得合作(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选择并暴露穿刺部位▲操作前查对▲股静脉穿刺时取仰卧位,下腿伸直并外展外旋▲常用股静脉,股静脉穿刺点在股动脉内侧 0.5cm 处3. 消毒常规消毒皮肤,待干▲消毒范围直径大于 5cm4. 核对排气(1)再次查对(2)排气▲操作中查对5. 固定推药(1)操作者立于穿刺侧,戴无菌手套或常规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在已消毒的范围内摸到股动脉内侧 0.5cm 处,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90° 或45°刺入(2)见有暗红色回血,即固定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推注药液6. 拔针按压(1)迅速拔出针头,局部用无菌纱布按压直至不出血为止(2)再次查对▲加压止血 3~5min ▲操作后查对7. 整理记录(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2)清理用物,洗手,记录▲严格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用物▲记录注射时间、药物名称、浓度、剂量、患者的反应等4. 护理评价1.患者理解注射目的,愿意积极配合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法ppt课件

进针
将针头迅速刺入静脉,平 行向前推进,避免刺破静 脉壁。
注射
缓慢注射药物,观察患者 反应,避免药物外渗。
注射后的处理
拔针
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消 毒棉签按压穿刺点片刻。
观察
观察患者反应,有无过敏症状或 药物不良反应。
整理
整理用物,做好垃圾分类处理。
03
药物配制和检查
配制药物
根据医嘱将药物配制好,注意配 伍禁忌和正确稀释。
检查药物
确保药物无沉淀、变色或杂质, 如有疑问应重新核对。
穿刺静脉的选择和准备
选择静脉
选择粗大、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 选择有炎症、硬结、瘢痕或静脉瓣的 静脉。
准备静脉
让患者平卧,暴露注射部位,选择合 适的体位。
穿刺和注射
排气
04
静脉注射法的技术创新 和改进方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05
总结与展望
静脉注射法的总结
静脉注射法的定义和目的 静脉注射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静脉注射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静脉注射法与其他给药方式的比较
静脉注射法的展望
静脉注射法的发展历史 和现状
静脉注射法与其他给药 方式的联合应用及前景
01
02
03
静脉注射法在临床上的 应用及前景
静脉注射法课件
目 录
• 静脉注射法简介 • 静脉注射法的基本操作流程 • 静脉注射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 静脉注射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静脉注射法简介
静脉注射法的定义
01
静脉注射法是指将药物直接注入 静脉血管内的方法。
静脉注射法课件

❖ 3.同时抽取不同种类血标本,先注入血培养 瓶、再注入抗凝管、最后注入血清管。
❖ 4.严禁在输液、输血针头处取血标本。
❖ 5.针头应浸泡消毒、再处理。
❖ 3.对组织强烈刺激的药物 ❖ 药液外溢 皮下组织坏死
股静脉注射法
❖ 目的:抢救、加压输液、取标本 ❖ 病人准备: ❖ 体位:仰卧、下肢伸直、略外展 ❖ 小儿 尿布遮盖会阴
❖ 概念(标本)
一、
是指采取病人少许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
标本 采集
的
呕吐物、体液、脱落细胞等样品,经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的试验室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 检验,作为判断病人有无异常存在的依据, 从而获得发映出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
❖ 5.寒冷:热敷
失败的原因
❖ 1.过浅 或静脉滑动 : ❖ 未见回血 隆起 疼痛 ❖ 2.过深 刺破对侧血管壁 到深层次组织: ❖ 未见回血 少量药液无隆起 疼痛 ❖ 3.斜面部分部分在血管 ❖ A.浅:回血 隆起 疼痛 ❖ B.深:回血 隆起 (不明显) 疼痛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注意
❖ 1.长期静脉注射者,保护血管 ❖ 2.用药反应及速度 ❖ 稀释 慢与均匀
注射法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
❖ 一.四肢浅静脉 ❖ 肘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 ❖ 手背静脉 ❖ 足背静脉 ❖ 大隐静脉 ❖ 小隐静脉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
❖ 目的: ❖ 1.药物治疗:急、重 ❖ 2.静脉营养 ❖ 3.诊断性检查 ❖ 4.输血、采集血标本
Intravenous Injection -----Step4)
When blood flows back into the needle tubing见回血, Release the tourniquet and fist,松止血带、拳, Fix the needle securely固定, Push the medication to vein推药
静脉注射法ppt课件

静脉注射法
25
静脉注射法
26
管壁弹性、
静脉注射法
17
静脉注射法
18
用物准备
静脉注射法
19
【实施】
• 按医嘱抽吸药物——核对——选静脉——垫 小棉垫——系止血带——消毒皮肤——再次 核对——排气——嘱病人握拳——绷紧皮 肤——进针见回血——推进——两松一固 定——拔针——按压——再次核对——清理 用物——记录
静脉注射法
20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针头进入皮下后,未能一针见血,反复沿静脉穿刺, 易擦伤血管壁,抽吸无回血,注入药物,局 部会疼痛肿胀
静脉注射法
21
穿刺后见回血,但针头斜面部分在 血管内,部分在血管外,注药时渗 入药液,局部隆起肿胀
静脉注射法
22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针头刺破对侧血管壁穿刺前未探明深浅针头 刺入过深穿透对侧血管壁部分在血管内,部 分在血管外,注入药物时,患者感疼痛
静脉注射法
静脉注射法
1
教学目标
1掌握静脉注射常用的静脉 2掌握静脉注射的目的 3掌握静脉注射的操作方法 4熟悉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静脉注射法
2
静脉注射术(IV)
• 定义: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静脉注射法
3
【目的】
1.用于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 或需迅速发挥药效时只适宜用静脉注射 如急救时
静脉注射法
23
刺入过深,穿刺后见回血,针尖 斜面全部穿过血管壁。注入药物 无隆起,但患者有疼痛,药液注 入深部组织
静脉注射法
24
注意事项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原则 • 止血带末端向上,以免污染注射部位 • 如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回抽未见回血,应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注射法全方位解析
(1) 目的:
①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时,需要迅速发生药效者。
②作诊断性检查。
③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④输液或输血。
(2) 部位:
①四肢浅静脉: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腕部、手背、足背、踝部的浅静脉。
②小儿头皮静脉。
(3) 操作步骤:
①携物床前核对解释,戴手套,选择合适静脉。
②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枕,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止血带末端向上,用2%碘酊消毒皮肤,待干后以70%乙醇脱碘,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③再次排气,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示指固定针栓,针头与皮肤呈2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见回血证明针头已经进入静脉,再顺静脉进针少许。
松压脉带,嘱病人松拳,缓慢推药液。
④在注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必要时试抽回血。
⑤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血管穿刺处皮肤,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压迫片刻,以免出血。
再次核对安瓿药名。
随即拉开注射器活塞浸泡在消毒液中,脱手套。
(4) 注意事项:
①静脉注射宜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和易于固定的静脉。
②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保护静脉,应有计划地由小到大、由远心端到近心端地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③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注射局部以及病情变化。
④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另备盛有等渗盐水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时先作穿刺,并注入少量等渗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调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注射。
(5)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①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可有回血,部分药液溢出至皮下。
②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可有回血,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
③针头刺入太深,穿破对侧血管壁,没有回血,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
药物注入深部组织,有疼痛感。
④注射过程中,针头固定不好而脱出血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