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科学思维常识 专题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高考政治专题复习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政治课堂。
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个既有趣又实用的话题——如何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科学思维,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但其实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不信?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思维的奇妙世界吧!一、开篇小插曲:科学与思维的“邂逅”首先,让我们来聊聊科学和思维的关系。
科学,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蕴藏着无数的知识和智慧。
而思维,则是我们挖掘这个宝藏的“神器”。
没有科学的思维,我们就无法发现宝藏中的秘密;而没有思维,科学也只是一堆毫无生气的数据和理论。
所以,科学和思维,它们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科学思维观念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树立科学思维观念呢?简单来说,科学思维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它让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判断,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此外,科学思维观念还能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独辟蹊径、敢于创新。
三、科学思维观念的核心要素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科学思维观念的核心要素。
客观实证客观实证是科学思维观念的基础。
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时,要尊重客观事实,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观点和假设。
比如,我们在学习历史时,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来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而要通过查阅史料、分析数据来得出结论。
同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用客观实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避免被主观偏见所左右。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科学思维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用合理的推理来得出结论。
比如,我们在做数学题时,要遵循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推理;在写议论文时,要运用合理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通过逻辑推理,我们可以让思维更加严密、准确,避免出现逻辑上的错误和漏洞。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科学思维观念的高级形式。
它要求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敢于打破常规、挑战权威,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科学思维常识 第1课时《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第1课时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60分)1.周雯的妈妈是豫林水泥厂的化验员。
一天,周雯来到化验室做作业,做完后想出去玩。
“等等,妈妈还要考你一个题目,”她接着说,“你看这6只做化验用的玻璃杯,前面3只盛满了水,后面3只是空的。
你能只移动1只玻璃杯,就使盛满水的杯子和空杯子间隔起来吗?”爱动脑筋的周雯,是学校里有名的“小机灵”,她只想了一会儿就做到了。
请你想想,“小机灵”是怎样做到的?(4分)其中反映了思维的什么特征?(6分)解析:本题难度不大,第一小问,是一道一般的智力测试题;第二小问考查思维的特征,思维的特征包括:间接性、能动性、概括性。
答案:(1)将第二个杯子中的水倒入第五个空杯中,并放回原处。
(4分)(2)①思维具有能动性。
周雯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开动脑筋,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②思维具有概括性。
周雯没有从表面上去思考,而是抓住了题目的本质要求,保证“盛满水的杯子和空杯子间隔起来”。
(6分)2.2009年7月22日出现了堪称21世纪中国人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日全食现象,引起了全国诸多天文学爱好者和游客的关注。
许多旅行社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在华东、湖北、重庆、四川等地推出“追日”线路,以满足广大“追日族”目睹日全食风采的需求。
可见,正确的思维决策实现了旅行社与游客的双赢。
(1)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有哪些?(5分)(2)许多旅行社推出“追日”线路,体现科学思维主要特点中的哪些特点?(5分)解析:此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识记是做好此题的前提,也是关键。
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一共有五个,此题主要体现了其中三个。
答案:(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精确性;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普适性。
(5分)(2)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许多旅行社推出“追日”线路,是基于天文学家对天象变化规律的预测作出的。
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确性。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课件第1课树立科学思维观念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典例1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树,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细,
或阔叶或针叶,或乔木或灌木,或落叶或常绿……具有不同的个体特
征。“树”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树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木本植物。
这反映出思维具有________特征。
( C)
A.间接性
B.能动性
C.概括性
D.主观性
[解析] “树”这个概念,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了一 切树木所具有的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这是思维具有概括性的 表现。
2.形象思维: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③__形__象__特__征___, 并以④___感__性__形__象___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
3.思维的基本形态是⑤___抽__象__思__维___和⑥___形__象__思__维___。 4.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⑦___概__念__性___、运行方式的 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⑧___严__谨__性___。 5.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⑨___形__象__性___、运行方式的 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⑩___情__感__性___。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第一课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目标导航·定考向 体系构建·统全局 考点辨析·提素能 课时达标·即时测
目标导航·定考向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 1.科学精神:把握思维的作用、含义、
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 方法、差异、特征、形态,明确思维
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变式训练3〕
下列说法中不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
( C)
A.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有追求不好,没有追求也不好
B.这个罪犯的行为既是故意的,又不是故意的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一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解析】选D。正确思维促进实践发展,D符合题意,B错误;实践决定思维,思维 反作用于实践,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实践对思维产生的作用,C与材料无关。
2.(思维的差异)在一列火车的一个车厢里有3个人,他们分别是德国人、日本
人和中国人。途中上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将手里端着的鱼缸放在空座上。德
国人开始发问:“您能告诉我这种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的类别及有哪些
联系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根据思维加工时所使用的基 本单元而区分的两种不同思维形态;无论是形象思维 还是抽象思维,都来源于实践。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 的基础,抽象思维依赖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待于 上升到抽象思维,二者相辅相成
【典题研磨】
1.(思维的作用)某农民为了发家致富,进行了长期努力。他通过梳理嫁接,将
3.论证: (1)论证是指阐述自己的观点后,对其加以证明,使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个证实。 (2)论证的形式: ①事实论证:运用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 心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②理论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③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使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 有吸引力。 ④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是历史故事,也是少儿题材,它们的发行可让人回味历史,其中所表现的幼年司
马光的智慧、勇气和责任感对当代少年儿童仍富于教育意义。司马光的思维
说明思维具有 ( )
①概括性
②能动性
③间接性
④直接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思维的三个主要特性包括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排除④,故 选A。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综合探究1学会科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综合探究(一) 学会科学思维 提升思维品质
探究梳理 | 知识归纳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的思维风格虽然不同,但 都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等共同特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 维的两种基本形态。
2.科学思维是以科学精神为向导的思维,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的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要求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 识结果的思维。
3.科学思维之所以需要逻辑,是因为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 性、一致性、明确性,这是任何正确思维都必须具备的品质。
4.能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顺利地 推进工作,既是思维品质和水平如何的体现,也是思维是否科学命题材料】 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是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 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科学思维是每个孩子 都需要的基本素质。因为它会引导孩子不断获取知识,成长为一个具有 自我意识的成年人。而缺乏科学思维能力的孩子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暂 时取得良好的成绩与排名,这样的孩子非常缺乏创造力,遇到问题时, 他们也没办法变通,不知道如何综合运用多学科。比如,有些婴儿非常 喜欢扔东西,一旦家长摆放一些东西在宝宝面前,他们就会抓起并将物 品扔掉。这样的举动有时会让很多家长感到生气。
但如果你知道孩子真正在做什么事,你就会发现生气是完全没有必要 的。宝宝在扔东西时其实也在思考,他们靠感知自己的力度,观察物体 在空中所形成的抛物线,并通过物体最后落点的远近程度来做实验,通 过不断地抛物来控制自己的力度,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从而培养自己的 科学思维能力。
【问题设计】 为什么要重视孩子的科学思维?
【命题视角】 (1)考查的核心素养和能力:通过分析重视科学思维的原因,提升政 治认同和科学精神。 (2)难度分析:考查基础知识,难度适中。 (3)选材形式:以社会中的具体情境作为命题素材。 【解题策略】 (1)解题角度:重视孩子科学思维的原因。 (2)解题步骤:解读设问中的事件限定、角度限定。
高考政治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基础知识点突破复习

问题设计
()天气预报信息的作出不是凭空臆造出来 的,每个地方的气象台站都是根据本地 的气候特征,结合实践经验,确定对某 类天气的预报流程,这是科学预报的基 础。()天气预报信息的作出,就是凭借过 去积累下的经验和历史资料,再加上对 现实天气资料的跟踪分析,然后作出正 确的判断和推理。在这一过程中,还要 找出天气变化的规律,然后对天气变化 的发展趋势作出更进一步的准确预报。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纳森·爱德瓦兹]
特点
科学思维的含义及其
.思维
()思维的基本形式
抽象思维:人们把以概念为基本单元 进行的思维,称为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如果思维抽象、概括的是 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
特别提示:依据思维主体是个人还是群体, 可以将思维分为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群体思 维又称为社会思维或集体思维,它是集合众人 的认识能力、思维智慧共同认识同一事物的思 维活动。
年月日,人民网载文指出,近年来,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传播工具的进一步 发展,更多的人可以随时更方便地获取 全国各地的天气预报信息,并且我们也 发现如今的天气预报准确率越来越高。 天气预报员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实际上 是一个收集、整理信息进行思维决策的 过程。对于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报 员的结论又是各级领导对社会公众指导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高中政治选修4课件专题1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二、克服思维定式 [背景材料]在荒无人迹的河边停着一只小船,这只小船只能容纳 一个人。有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只船过了河。 [问题设计] 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第七页,共11页。
[探究提示] 本题考查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考查对“定式”思 维的克服能力。很简单,两人是分别处在河的两岸,先是一个 渡过河来,然后另一个渡过去。的确,小船只能坐一人,如果 他们是处在同一河岸,对面也没有人(荒无人迹),他们无论如何 也不能都渡过去。当然,你可能也设想了许多方法,如一个人 先过去,然后再用什么方法让小船空着回来等。但你为什么始 终要想到这两人是在同一岸边呢?题目本身并没有这样的意思 呀!看来,你还是从习惯出发,从而形成了“思维嵌塞”。 正确答案是两人分别处在河的两岸,先是一个人渡过河来,然 后另一个人渡过去。
专题一 树立科学(kēxué)思维的观念
专题优化总结
第一页,共11页。
第二页,共11页。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背景材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 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 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 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 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第八页,共11页。
第九页,共11页。
本部分内容(nèiróng) 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tuìchū)全 屏播放
第十页,共11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专题(zhuāntí)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No Image
第十一页,共11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科学思维常识 第1课时树立科学思维的观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核心解读
1.思维及其特征 什么是思维呢?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课程所使用的“思 维”概念与“意识”同义,是广义的“思维”概念,本教材 所使用 的“思维”概念是狭义的思维,它指人的意识的理性阶段,
是
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而概括的反映。我们知道人的意识可以 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3.正确认识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能
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客观事物是有规律的,人的认识也是有规律的,科学思维是符 合认识规律的思维。 逻辑规律和规则是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如果思维中含有逻辑 错误,就不可能是科学思维,也不可能是正确的思维。
我们进行思维都希望达到正确的认识结果,但只有科学思维才
特别提示!依据思维主体是个人还是群体,可以将思维分为 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又称为社会思维或集体思维, 它是集合众人的认识能力、思维智慧共同认识同一事物的思 维活动。
(二)科学思维的含义及其特点 1.含义:泛指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它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 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 2.特点:(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2)科学思维追求 认识的精确性;(3)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 (4)科 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5)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
对客观事物的现象、部分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其形式是感
觉、知觉和表象。经过对感性认识材料的加工整理,产生认 识的飞跃,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
思维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间接性是
指思维能够凭借已获得的感性材料、经验和知识,推测没有直
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及其属性,从而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 践的检验。 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 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 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4)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 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然后对事物 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提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由于科学思 维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它的结果具有超前性。
(4)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思维定势的两重 性。 “定势”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由于重复以往认识活 动而形成的倾向性心理状态。 在认识活动中,人们容易形成一 种自己惯用的思考方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思维定势。 遇到与 过去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利用思维定势可以快速解决。 这是思 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但思维定势也有负面作用,如果死守老经 验,思维僵化,就不利于解决新问题。 总之,把握科学思维的精 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 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有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 生观,做聪颖智慧的人,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5)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科学思维的结果 (如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等),是对认识对象本质和 规律的反映,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只要是在某一科 学定律或科学原理适用的范围内,只要它起作用的 条件得到满足,都可以显现其效果。
【典例导引】 (2013 年福建文综,42B,10 分)1929 年, 丹麦的达姆博士研制了一种饲料,并利用小鸡进行试验, 发现食用了该饲料的小鸡皮下和肌肉都会出血。达姆进 行了无数次试验,都没有解决小鸡出血问题。直到 1939 年,达姆在农村调研时,发现食用了该饲料的农家小鸡, 没有一只患出血症。他猜想农家小鸡一定是吃了某种能 防治出血的特殊物质。 经研究,他发现农家小鸡经常食用 的绿色植物叶子中含有的维生素 K,可以防治食用该饲 料的小鸡患出血症。
【典例导引】 (2012 年重庆文综,27,4 分)从我国国 情出发,探讨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方案,需要( ) ①具体分析每一个家庭的收入状况 ②合理的想象 和创新思维 ③在分析不同方案基础上进行综合研 究 ④运用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具体分析 每一个家庭的收入状况,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排除 ①。从我国国情出发,探讨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方 案,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需要合理的想 象和创造性思维,故②③④符合题意。案为 D。
答案:(1)A (2)①达姆进行试验、调研,体现追求认识的客观 性。 ②达姆进行无数次实验后,从绿色植物中发现 了维生素 K,体现追求认识的定量化。③维生素 K 对防治小鸡出血症有奇效,体现结论具有可检验 性。④达姆通过调研分析,作出猜想,体现结果具 有预见性。 ⑤维生素 K 可以治愈小鸡出血症,体现 结果具有普适性。
点击进入课时训练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科学思维的含义及其特点 考点透析
1.科学思维的含义 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 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它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 的、片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
2.科学思维的特点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它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 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 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证,坚持 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 (2)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定量化。科学思维不仅重视对认 识对象进行定性分析,还特别重视对认识对象进行定量分 析,同时使用数学分析的手段来提高认识的量化程度。
(1)上述材料启示我们,科学思维( ) A.要从实际出发 B.需要主观臆想 C.只要定量分析 (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特点? 解析:本题以丹麦科学家解决小鸡出血症为背景,考查 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第(1)问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 识的识记;第(2)问要抓住“无数次试验”“农村调研” “猜想”“研究”等题眼信息,在明确科学思维特点的 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二
科学思维的意义
考点透析
把握科学思维精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具有 重要意义 (1)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自觉地遵守形式逻辑 的要求,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科学思 维一定是符合形式逻辑要求的思维,违背形式逻辑 规则的思维就不是科学思维。
(2)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正确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 的。认识世界,不仅要认识事物的某个部分、某个方面、某 个阶段,还要认识发展变化着的事物整体。我们应该学会运 用辩证思维方法,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 (3)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思维方法 , 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 创造。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创新中的思维活动离 不开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思维方法。学会综合运用各 种科学思维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提高我们的创 新能力。
选修四
科学思维常识
专题一
考纲 展示 考情 分析 1.从考查内 容上看 2.从考查形 式上看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近几年本专题的高频考点有科学思维的特点和意义。 通常结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用非选择题的形 式考查科学思维的特点和意义。
1.科学思维的含义及其特点 2.科学思维的意义
考点突破
考点一